航道疏浚工程水域环境影响评价与对策
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的生态影响及对策

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的生态影响及对策港口与航道工程的施工对周边生态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一方面需要满足港口和航道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需要保护和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
本文将从生态影响的角度出发,探讨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所带来的生态影响,并提出针对这些影响的对策。
1. 水质受污染港口建设和航道疏浚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和废水,其中包括含有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废水。
这些废水直接排放或通过渗漏等途径进入周边水体,导致水质受到污染,影响水生生物和周边的生态系统。
2. 水域生态系统破坏在建设港口和航道时,常常需要进行水域的填海造地和堆填工程,这种行为会破坏原有的水域生态系统,影响海洋生态平衡,导致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减少、迁徙路线受到影响等问题。
3. 河口与海岸带变化港口与航道工程的施工可能导致河口和海岸带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如滩涂的消失、海岸线的改变等,这些变化将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4. 生物多样性减少港口和航道工程对周边水域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包括水生生物的栖息地丧失、鱼类迁徙路线受到阻碍、珍稀物种的数量减少等问题。
1. 提前进行生态评估在进行港口和航道工程施工前,应充分了解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对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科学的评估和预测,制定相应的保护和修复措施。
2. 采用生态友好工程技术在港口和航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采用具有生态友好特性的工程技术,比如采用低影响开发技术、模拟自然生态过程等方法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 建立生态保护区和恢复区在港口和航道工程的周边设立生态保护区和恢复区,保护原有的水生生物和植被,对受到影响的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重建。
4. 控制废水排放严格控制港口建设和航道疏浚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污水排放,采用科学的废水处理方法,确保不对周边水质产生污染。
5. 加强监测和评估对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后的生态环境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生态问题,确保施工不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持久的影响。
河道疏浚工程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河道疏浚工程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一、引言本报告对河道疏浚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分析。
通过评估,我们可以了解工程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从而减少或消除潜在的负面影响。
二、工程项目概述(这部分可根据具体情况来填写工程项目的背景、目的和范围等内容)三、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依据1.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这部分可填写你使用的具体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如经验法、专家咨询等)2.评价依据(这部分可填写你参考的法律法规、标准规定、技术文件等)四、环境影响评估结果1.水质影响评估(这部分可以根据工程对水质的潜在影响进行分析,如水质污染、水生态系统恢复能力等)2.生态系统影响评估(这部分可以根据工程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进行分析,如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3.土壤环境影响评估(这部分可以根据工程对土壤环境的潜在影响进行分析,如土壤质量变化、土壤侵蚀等)4.人类活动影响评估(这部分可以根据工程对人类活动的潜在影响进行分析,如生活用水供应、农田灌溉等)五、环境保护措施(这部分可以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如水质监测与治理、生态补偿措施等)六、总结与建议通过对河道疏浚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估,我们得出以下总结与建议:(这部分可针对评估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对工程实施的建议)七、参考文献(这部分可列举你在评估过程中所参考的文献、法律法规等)以上是根据题目提供的格式进行的示例。
具体根据河道疏浚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要求,你可以对每个小节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保证全文的逻辑性和准确性。
同时,你还可以在每个章节之间做好过渡,使文章整体流畅。
记得要注意语言的精炼和文笔的优美,以及排版的整洁,以提高阅读体验。
2024年浅析疏浚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2024年浅析疏浚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一、疏浚工程概述疏浚工程是指对水体底部进行挖掘、清理和拓宽等作业,以改善水流条件、增加航道深度、扩大港口规模或满足其他水利工程建设需求的一种工程活动。
疏浚工程广泛应用于河流、湖泊、港口、航道等水域,对于促进水上交通、提高水体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环境影响分析疏浚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疏浚工程会改变水体的自然形态和流动状态,影响水体中的生物群落结构和生态平衡。
挖掘作业会破坏底栖生物的栖息地,导致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减少。
同时,水流速度的改变也可能导致水体中的营养盐分布不均,影响水生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2. 地质环境的影响疏浚工程会破坏河底或海底的地质结构,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如河床侵蚀、海岸侵蚀等。
此外,挖掘产生的弃土和废弃物可能堆积在河道或海岸线上,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安全隐患。
3. 水质的影响疏浚工程可能导致水体中的悬浮物、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增加,对水质造成污染。
同时,疏浚作业产生的噪音和振动也可能对周边水体中的生物造成不利影响。
三、环境保护措施为了减轻疏浚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包括:1. 优化疏浚工艺选择科学合理的疏浚工艺和设备,减少挖掘对底栖生物和水体环境的破坏。
同时,优化施工时间,避开生物繁殖季节和敏感时段,以减少对生物的影响。
2. 强化施工现场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规范作业流程,防止弃土和废弃物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同时,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
3. 生态保护与修复在疏浚工程前进行生态评估,预测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疏浚过程中采取生态保护措施,如设置生态保护区、生态补偿等。
工程完成后进行生态修复,如种植水生植物、放养生物等,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
4. 水质监测与治理加强水质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疏浚工程对水质的影响。
对于产生的污染问题,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如增加沉淀池、过滤设备等,确保水质达标排放。
航道疏浚工程环境监理控制措施

航道疏浚工程环境监理控制措施航道疏浚工程是指对港口、航道进行疏浚和清淤的工作,是保障船舶通行安全、维护水道畅通的重要工程。
随着航运业的发展和水道淤积的不断加剧,航道疏浚工程成为港口建设和水运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航道疏浚工程的进行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需要进行严格的环境监理和控制措施。
一、疏浚施工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在进行航道疏浚工程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这项工作包括对疏浚工程对周边水域生物、水质、水文、地质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以确定疏浚工程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和风险。
通过评价,可以针对性地制定环境监理控制措施,确保在疏浚工程进行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 水质监测在疏浚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水质的监测,以确保疏浚作业不会对水域的水质产生负面影响。
监测的指标包括水体中的悬浮物、溶解氧、PH值、营养盐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水质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2. 生物监测疏浚工程会对水域生物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底栖生物和鱼类的栖息地和繁衍地。
在疏浚工程进行过程中,必须进行对水域生物的监测,及时发现生物群落的变化,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在疏浚工程进行过程中,可以采取缓慢作业、设置警戒线等方式,以减少对水域生物的干扰。
3. 废弃物处理在进行疏浚工程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淤泥,必须对这些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处置。
废弃物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和重金属等,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
在疏浚工程进行过程中,必须对废弃物的处理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4. 施工工艺优化在疏浚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优化工艺和采用环保的施工设备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比如可以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疏浚设备,减少对水域生物的干扰;采用不挖掘、不破坏水域生态系统的无土施工技术,减少对水域生态环境的破坏。
航道疏浚工程环境监理控制措施

航道疏浚工程环境监理控制措施航道疏浚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它不仅可以保障航道通畅,促进水运事业的发展,还能够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增强水域的生态功能。
由于疏浚工程所涉及的水域环境较为敏感,一旦环境监理控制不到位,就会对水域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为了确保航道疏浚工程的顺利实施和水域生态环境的全面保护,必须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环境监理措施,确保水域生态环境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1. 制定环境保护方案在进行航道疏浚工程前,必须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方案,明确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守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明确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目标和施工期间应该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方案应当经过相关水利部门和环保部门的审批,并在施工前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2. 严格控制施工排水在航道疏浚工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挖沙、清淤工作,这就意味着会有大量的废水排放。
为了减少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必须严格控制排水工作。
施工单位应当合理规划排水方案,采取科学的水质监测方案,确保排水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采取必要的治理措施。
3. 妥善处置挖掘物航道疏浚工程中,挖掘出的废沙、淤泥等挖掘物也是一个需要妥善处理的环境污染源。
在施工中,应当采取合理的挖掘物处置方案,尽量减少挖掘物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挖掘物的处置应当符合相关环保法规,采取适当的填埋、利用或者处理措施,确保挖掘物对水域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4. 保障生物多样性航道疏浚工程的施工往往会对水域生物带来一定影响,尤其是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采取保护措施,保障水域生物多样性。
施工单位应当合理规划施工时间和施工区域,避免对水生生物的直接干扰,确保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5. 强化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环境监理控制措施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航道疏浚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全程的环境监测,及时掌握水域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
环境监测应当覆盖水质、底质、生物等多个方面,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港口航道疏浚工程的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估

港口航道疏浚工程的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估港口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航道的疏浚工程是确保港口正常运营的关键环节。
然而,这些疏浚工程可能对港口周边水域的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进行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估是必要的,以保护港口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港口航道疏浚工程的生态影响评估应该关注渔业资源的保护。
航道疏浚通常涉及底质沉积物的移动和清除,这可能会破坏渔场的栖息地。
在评估过程中,应该考虑评估区域内的渔业资源类型和数量,以及这些资源对于当地经济和社会的重要性。
评估还应该关注如何控制工程活动对渔业资源的潜在损害,并提出必要的保护措施,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港口航道疏浚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估应该关注水质和水动力的变化。
疏浚工程可能导致水体中底质的悬浮物增加,从而影响水质。
评估应该考虑与底质沉积物悬浮物相关的水质参数,并预测悬浮物的传输和沉积情况。
此外,评估还应该考虑疏浚工程对水动力的影响,包括潮汐和海浪的变化,以及疏浚对岸线侵蚀的影响。
为了保护港口周边水域的生态环境,评估结果应该提出相应的水质和水动力管理策略。
第三,港口航道疏浚工程的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估应该关注对沿岸生态系统的影响。
疏浚工程可能改变沿岸带的生态特征,例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
评估应该考虑这些生态系统的保护状况和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在评估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疏浚工程对这些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和恢复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态系统的破坏。
此外,港口航道疏浚工程的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估还应该考虑社会经济因素。
疏浚工程可能导致港口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当地居民和相关产业造成经济影响。
评估应该考虑这些影响,例如土地资源的重分配和工程活动对当地就业的影响。
此外,评估还应该关注工程活动对当地社区的社会影响,包括声响、震动和对居民生活的干扰等。
在评估过程中,应该积极与当地居民和相关利益相关方进行合作,确保他们的关切和意见得到充分考虑。
航道疏浚对水域生态的影响

航道疏浚对水域生态的影响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航运需求,航道疏浚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程活动。
然而,这一活动在改善航道条件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水域生态产生了诸多影响。
航道疏浚,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挖掘、清淤等手段,加深、拓宽航道,以提高通航能力。
但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底泥被搅动、挖掘和搬运,这对水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直接和间接的干扰。
首先,航道疏浚会对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造成破坏。
水域底部的底泥通常是许多底栖生物的生活场所,如贝类、虾蟹等。
疏浚作业会直接破坏这些生物的栖息环境,导致它们失去家园。
一些底栖生物可能会在这个过程中死亡,而那些幸存下来的生物则需要重新寻找合适的栖息地。
这对于底栖生物的种群数量和多样性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疏浚过程中产生的悬浮泥沙会使水体变得浑浊。
悬浮在水中的泥沙会降低水体的透明度,影响光线的穿透,从而对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抑制作用。
光合作用的减弱会导致水生植物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而水生植物作为水域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对于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至关重要。
它们的减少会连锁影响到以它们为食的草食性动物,进而影响整个食物链。
再者,疏浚作业还可能会带来污染物的释放和扩散。
底泥中往往积累了一定量的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物等。
在疏浚过程中,这些污染物可能会被重新释放到水体中,加剧水质的恶化。
这不仅对水生生物的生存造成威胁,还可能影响到周边地区的用水安全。
另外,航道疏浚会改变水流的速度和流向。
水流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传递的重要载体。
水流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到鱼类等水生动物的洄游路线,干扰它们的繁殖和生长。
同时,水流的变化也可能会影响到营养物质的分布,进而对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完全否定航道疏浚的积极作用。
在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的前提下,航道疏浚可以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例如,它可以提高航运效率,促进贸易发展,为地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航道疏浚对环境的影响及措施分析

水 利建 设
建材发展导向 2 0 1 4年 3月
航道疏浚对环境的影响及措施分析
并起到越 来越重要 的作 用, 同时 , 其对环境造成 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关键词 : 航道疏浚 ; 环境 ; 影响 ; 措 施
中图分类号 : X 8 2 6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1 6 7 5 ( 2 0 1 4 ) 0 5 — 0 2 8 0 — 0 2 内。释放出来的有毒物质对当地海洋生物造成潜在危 险, 疏浚有
浮游生物大面积增长 , 这 些 会 大 量 消 耗 水 中 的溶 解 氧 。 同 目影响因素多 ,因此对疏浚 的航道周 围水质和周边环境产 生了 藻类 、 时, 各种有机物 、 油类污 染物 、 氧化物 等, 经过扰动后 都需要消耗 很 大 的影 响 。1 9 8 9年 1 2月 2 6日, 我 国 实施 了《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环 进 一步 使 水 质 缺 氧 。挖 泥 船 施 工 时 排放 的船 舶 废 气 及 油 境保护法》 ,将建设项 目中加强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 溶解 氧 , 污 泄漏 , 生 活 垃圾 都 会 对 环 境 产 生 影 响 。浮 游 植 物 是 处在 水 中 生 因此 , 正确 处 理 好航 道 疏 浚对 周 围环 境 的 作用 和 影 响十 分重 要 。 物链 的最底层 , 因此 , 整个 生态系统都会受到影响。
夏 辉 军
( 安徽省交通航 务工程有 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 3 0 0 1 1 ) 摘 要 : 航道疏浚是指利 用挖泥船或其他机具进行航道挖深或拓宽 , 它是 一种 能够有效 维护和提 高航 道尺度的措施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影响评价航道疏浚工程水域环境影响评价与对策康启兵,徐晓峰(安徽省公路工程检测中心,安徽合肥230051)摘要:航道疏浚对改善通航条件、预防洪涝灾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疏浚工程也会给水域环境造成负面影响,除了影响工程项目周边空气质量和噪声变化外,还会对河道生境、浮游和底栖生物等造成影响。
在分析航道疏波工程水域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航道疏浚;环境影响评价;环保疏浚中图分类号:X8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72X(2017)05-0041-02D〇I:10.16647/15-1369/X.2017.05.026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nd countermeasure of w aterway dredging projectKang Qibing, Xu Xiaofeng(Anhui Highway Engineering Testing Center, Hefei A nhui 230051, China)Abstract: Channel dredging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navigation conditions and preventing floods and disasters. However, dredging works will also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water environment, in addition to affecting the surrounding air quality and noise changes, River habitats, planktonic and benthic organism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 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 he watershed dredging project, the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Key words: Channel dredg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nvironmental dredging疏浚工程是指采用挖泥船或其他机具以及人工进行水下挖掘土石方 的工程。
我国江河湖泊众多,水系发达,截至2016年底,全国内河航 道通航里程达12.71万公里,航道疏浚工程目的在于改善航道航行条件,维护航道尺度,预防洪涝灾害等都发挥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但航道疏浚 工程会改变施工区域水力条件,影响水域底部形态变化,对水生生物以 及航道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在疏浚工程中要认真做好环境影 响评价,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航道疏浚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 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1航道疏浚工程及环评概述1.1航道疏浚工程特点航道疏浚工程周期长、复杂且工程量大等。
(1)涉水作业项目较多。
航道疏浚工程易受到水域水位变化影响,通常需要在枯、洪水期完成主 体工程,其中,抛石、抛透水框架以及水下沉排等涉水作业量大,施工 强大高,涉水作业项目多会造成水体扰动、水中悬浮物浓度会在短时间 里急剧上升,工程区域水域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水面船舶占 用空间较大。
航道疏浚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铲斗挖泥船、绞吸挖泥船、交通船、补给船等,这些船舶会占用水域较大空间,并对环境的影响是 较明显的。
(3)水下作业复杂多变。
航道疏浚工程水下作业多,且难 控制,施工环境复杂多变,容易受到水位、暴雨、台风等自然因素而影 响工程的施工进度,此外,水下作业的复杂多变增添了工程的监理难度。
航道疏浚工程的上述特点,对其在疏浚过程中降低环境影响提出了更高 要求。
1.2水域环保总体要求航道疏浚工程要符合《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的通知要 求,对水域周边的污染与生态灾害防治、工程项目建设与生态补偿、水 域生态修复和生态养殖等做好相应的管理措施,以降低人类活动或者因 航道疏浚水域自然生态灾害对水域生态所造成的损坏,并及时对遭到破 坏的水域生态进行修复。
航道疏浚工程若涉及自然保护区、种质资源保 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湿地等生态敏感区的,还要満足相应的法律 法规的要求,如航道疏浚工程涉及到产卵场、素饵场、越冬场等鱼类“三 场”时,应做好现状调查,并对项目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变化做出预测,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満足《渔业法》等相关规定和要求。
1.3航道疏浚环境影响识别航道疏浚时会产生大量的悬浮泥沙,这些泥沙一部分会随水体沉积 在疏浚施工区,另一部分会在抛泥地区域形成较高的含沙水体。
疏浚过 程中所产生的水体悬浮颗粒浓度较高,削弱水体中真光层厚度,降低水 体初级生产力,减少浮游植物生物量,扰动底泥附近底栖生物群落,影 响水体生物的动态平衡。
悬浮物、噪声、船舶废水、废气以及垃坂会给 水域鱼类资源产生较大影响。
因此,航道疏浚工程的水域环境影响识别 要重点关注:水生生物种群、作业设备尾气、施工机械噪声、施工期船 舶运输及事故引发水上溢油对地表水环境影响等。
如底沙悬扬引起局部 水域浑浊、污染性物质的再次输移、水质“富营养化”、盐水楔上溯等 不利影响。
2航道疏浚工程对水域环境影响分析2.1河道生境影响航道疏浚施工作业包括抛石、沉排、抛投透水框架等,会导致施工 区域水生生境环境发生局部变化或消失,例如,河岸衬砌硬化,隔离了 土体与水体,阻断了河道水域生物、微生物与陆域的直接接触,降低河 道自净能力。
此外,抛石、沉排还会增加河床糙度,形成河道水下障碍 体,这些阻碍体下面会形成湍流的尾流,长期会形成人工鱼礁效应,为 洄游生物提供避让或栖息场所。
2.2浮游生物影响航道疏浚作业的抛石、沉排等会扰动施工水域水体原有平衡,一方 面会在短时间里提升施工水域悬浮物浓度,减少施工作业水域浮游生物 的数量。
航道疏浚作业所产生的悬浮物大多为黏性淤泥,会造成只能分 辨颗粒大小的滤食性浮游动物因摄入过量泥沙而导致内部系统紊乱而 亡。
另一方面,作业水域悬浮物浓度升高会降低水体透光率,阻碍部分 藻类等浮游植物光合作用,降低水域浮游植物总量,长期会影响以浮游 植物为食物的鱼群数量。
2.3底栖生物影响河道中一些栖息于石质和砂质滩地的生物相对运动能力较差,在航 道疏浚施工作业期间的抛石、沉排等过程中会直接河床地步的底栖生物HUANJINGYUFAZHAN 41</环境与发展被掩埋,造成底栖生物数量和种群的减少。
施工期对底栖生物的损失影 响分为永久和临时占用,枯水平台以下的占用面积按照临时占用计算, 损失量以三倍计算,枯水平台以上的按永久占用,损失量以20倍计算[1]。
航道疏浚工程对于水域环境的影响还包括鱼类数量和种群、珍稀野 生动物等。
此外,在分析环境影响的同时,还要具体计算并预测出污染 源强现状,为后期做好环保工作提供现实基础。
通常的航道疏浚污染物 为悬浮物,挖泥、抛泥所产生的悬浮物源强根据《内河航运建设项目环 境影响评价规范》(JTJ227-2001)所推荐的计算公式进行预测,预测不 同作业方式所产生的悬浮物源强的总量。
3加强航道疏浚工程环保对策 3.1合理制定疏浚方案航道疏浚之前要认真要好作业水域的环境现状调查,在分析预测沉 积物总量,以及污染源强基础上,根据水域底泥沉积现状、分布特点、 理化性质、水域生物种群等调查结果合理制定疏浚方案。
方案包括疏挖 深度、范围、规模,作业划分和疏挖方式等做出周密安排,并选择合适 的底泥堆放场地和处置工艺。
3.2合理选择疏浚时令航道疏浚的工期时令选择对于水域生物的影响较大,通常来说,对 于底栖生物来说,应选择枯水期以及冬季作业,此时,对于底栖生物的 幼虫和繁殖期影响较小。
在河流退潮以及大潮期水流流速较大,此时挖 掘出的悬浮物和溢流泥沙不易沉淀,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应避免 或减少在大潮期及退潮时进行绞吸疏浚作业。
3.3合理制定施工技术航道疏浚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能够有效起到降低对水域环 境的影响。
例如,在挖泥时要防止泥浆或有害气体扩散,安装气体吸收 装置。
在挖泥作业区或围堰溢流口外一定范围内,设置数层封闭式网帘, 防止浑水外流。
底泥输送过程中防止因泄漏造成水体二次污染,做好输 泥管道连接的严密性定期做好设备检查维修。
做好底泥安全处理,防止 对堆场附近的地下水及其他环境造成新的危害或潜在威胁。
施工结束后(上接第40页)2.4数据处理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具体结论:基站监测断面电磁辐射功率密度最大值为0.5889 ^W /cm 2,基站周围保护目标电磁辐射功率密度最大值1.5535 pW /cm 2,远低于国家相关标准限值[4]。
基站周围50m 内的监测最大值绝大部分出现在距基站30〜40m 处。
2.5环境评价及保护措施(1)合理选择建站区域,并且对当地的电磁辐射进行深入调查,若该地点电磁环境复杂,可承载容量不足,则应更换站址,避免叠加后 的功率密度超出相应标准。
(2)对个别选址不合适的基站,相关部门应该给予一定程度的重视,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建设,进而使建站单位的行为得到规范和约束。
(3)应该加强建站单位的环保观念,以及电磁辐射方面的研究, 在进行基站建设时,必须要遵守环保手续、电磁标准[5]。
(4)从本文监测结果可知,对于绝大部分手续合法、环境达标的 基站,其周边电磁辐射数值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公众不必过于恐慌。
要及时做好平整和植被绿化恢复,减少对陆生生态系统的破坏。
做好疏 浚施工降噪工作,作业时关闭传播机舱门或者在机舱内安装吸音板等。
做好废水收集,严禁施工时产生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道中,并做好 水域水质的定期监测,时时掌握水质现状。
3.4积极做好环保宣传航道疏浚过程中,工程建设单位要高度重视环保知识的宣传,提升 广大施工作业人员的环保意识,把环境保护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具体的工 作实际中[2]。
一方面是要做好《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 法规的知识宣传,增强环保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另一方面,要积极 做好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的宣传,提升施工人员环保施工的能力和 水平,把航道疏浚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环保措施落到实处。
4结语为改善航道航行条件、扩大通航能力、增加通航里程、提高水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航道进行必要的疏浚是必要的[3]。
根据《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导则》(HJ616-2011),做好航道疏浚工程项目环 评工作,实现航道疏浚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的统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