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232 DB9 计算机接口定义

RS232 DB9 计算机接口定义
RS232 DB9 计算机接口定义

RS232 DB9 计算机接口定义

DB9和DB25的常用信号脚说明;RS232接口针脚定义(2008-08-20 16:24:21)

9针接口针脚定义

Pin 1 Received Line Signal Detector (Data

说明:实际开发接口时,一般只要2,3,5,即收、发和地三根线,就能实现通信。接线说明

1.DB9和DB25的常用信号脚说明

9针串口(DB9)25针串口(DB25)

针号功能说明缩写针号功能说明缩写

1 数据载波检测DCD 8 数据载波检测DCD

2 接收数据RXD

3 接收数据RXD

3 发送数据TXD 2 发送数据TXD

4 数据终端准备DTR 20 数据终端准备DTR

5 信号地GND 7 信号地GND

6 数据设备准备好DSR 6 数据准备好DSR

7 请求发送RTS 4 请求发送RTS

8 清除发送CTS 5 清除发送CTS

9 振铃指示DELL 22 振铃指示DELL

2.RS232C串口通信接线方法(三线制)

9针-9针25针-25针9针-25针

2 3 3 2 2 2

3 2 2 3 3 3

5 5 7 7 57

RS-232接口

RS-232串行接口标准

目前RS-232是PC机与通信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串行接口。RS-232被定义为一种在低速率串行通讯中增加通讯距离的单端标准。RS-232采取不平衡传输方式,即所谓单端通讯。

图1

收、发端的数据信号是相对于信号地,如从DTE设备发出的数据在使用DB25连接器时是2脚相对7脚(信号地)的电平,DB25各引脚定义参见图1。典型的RS-232信号在正负电平之间摆动,在发送数据时,发送端驱动器输出正电平在+5~+15V,负电平在-5~-15V 电平。当无数据传输时,线上为TTL,从开始传送数据到结束,线上电平从TTL电平到RS-232电平再返回TTL电平。接收器典型的工作电平在+3~+12V与-3~-12V。由于发送电平与接收电平的差仅为2V至3V左右,所以其共模抑制能力差,再加上双绞线上的分布电容,其传送距离最大为约15米,最高速率为20kb/s。RS-232是为点对点(即只用一对收、发设备)通讯而设计的,其驱动器负载为3~7kΩ。所以RS-232适合本地设备之间的通信。其有关电气参数参见表1。

计算机常用外设接口定义

计算机常用外设接口定义 一、标准15针VGA接口定义 VGA接口引脚定义: 1、按照梯形口的宽朝上,窄朝下平放。 1、母头VGA接口从右到左顺序排列,焊接时从左到右顺序排列。 2、公头VGA接口从左到右顺序排列,焊接时从右到左顺序排列。 管脚定义 1 红基色red 2 绿基色green 3 蓝基色blue 4 地址码ID Bit 5 自测试( 各家定义不同) 6 红地 7 绿地 8 蓝地 9 保留( 各家定义不同) 10 数字地 11 地址码 12 地址码 13 行同步 14 场同步 15 地址码( 各家定义不同) 二、标准25针并行接口定义 并行接口引脚定义: 1、按照梯形口的宽朝上,窄朝下平放。 3、母头并行接口从右到左顺序排列,焊接时从左到右顺序排列。 4、公头并行接口从左到右顺序排列,焊接时从右到左顺序排列。 针脚功能针脚功能 1 选通(STROBE低有效) 14 自动换行(AUTOFEED低有效) 2 数据位0 (DATAO) 15 错误(ERROR低有效) 3 数据位1 (DATA1) 16 初始化(INIT低有效) 4 数据位2 (DATA2) 17 选择输入(SLCTIN低有效) 5 数据位3 (DATA3) 18 地(GND) 6 数据位4 (DATA4) 19 地(GND) 7 数据位5 (DATA5) 20 地(GND) 8 数据位6 (DATA6) 21 地(GND) 9 数据位7 (DATA7) 22 地(GND) 10 确认(ACKNLG低有效) 23 地(GND) 11 忙(BUSY) 24 地(GND) 12 却纸(PE) 25 地(GND) 13 选择(SLCT)

DisplayPort接口概述知识分享

D i s p l a y P o r t接口概 述

DisplayPort接口概述 摘要:DisplayPort是一种高清数字显示接口标准。本文概述了DisplayPort接口的历史及发展、现状、优缺点、接口组成及应用, 并与现有接口(DVI, HDMI, LDVS)的各项性能参数进行了对比。新 的数字显示接口能在更少的线数上提供更高的带宽, 并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 1.DisplayPort接口的历史及发展 DisplayPort是由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批准的接口规范。DisplayPort无需版权费,旨在若干领域跃过DVI和HDMI这两种接口技术。DisplayPort利用了目前工作速率为2.5Gbps的PCI Express 的电气层,可获得四条通道总共多达10.8Gbps的带宽。DisplayPort 将在传输视频信号的同时加入对高清音频信号传输的支持,同时支持更高的分辨率和刷新率。 2005年末,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 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宣布计划为平板电视、投影仪、PC以及DVD等图像信号源设备开发DisplayPort的新数字接口标准2006年5月,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正式发布了DisplayPort 1.0标准版。到今年7月,已经加强修正到了2.0版本。这就是DisplayPort接口的发展史。 2.DisplayPort接口的现状及优缺点 2.1 DisplayPort接口的现状 目前, 对于不用的应用类型, 显示连接具有不同的方式。对于嵌入式应用, 如笔记本电脑和电视的LCD 屏,主要使用LVDS( 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 将面板连接到显示驱动器。个人电脑的外部显示器则使用传统的VGA(Video Graphics Array) 模拟接口。一些高端的显示器除了VGA 接口外还配备有DVI (Digital Video Interface) 数字接口。在电视应用方面, 对于标准清晰度隔行扫描内容使用模拟复合视频( composite video) 连接, 这方面的例子有便携式摄像机或视频刻录机等; 对于标准清晰度逐行扫描内容使用模拟分量视频( component video) 连接, 这方面的例子有DVD 播放机等。高清电视应用则需要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数字接口, 该类接口还可传输音频及实施内容保护。这些显示连接方法的不同增加了产品设计的复杂性, 同时, 每种技术有其固有的局限性, 无法扩展以适合未来需要。 (1) VGA 受限于自身能力而不支持更高的分辨率和颜色深度, 且无法提供高清的内容保护方案。

标准9针串口引脚定义

标准9针串口引脚定义 从前面的内容中,知道了串口外形,就可以继续了解其每个引脚的定义,这是做线的基础。无论是RS-232C、RS-422,还是RS-485,串口接口的外形、尺寸都是相同的,部件间可以通用互换,但其引脚的定义却各不相同,因此要了解串口做线,首先要知道串口各引脚的定义。 观察一个标准的串口,会发现串口无论是9针的标准串口物理外形(如图3.4所示),还是25针串口物理外形(如图3.6所示),如果横着看,都显示两排引脚。除了两排引脚这一特征之外,还有就是无论是公头,还是母头,两个引脚的外围呈现一边大、一边小的“等腰梯形”的形状(俗称“D形”)。9针引脚中,大的一边有5个引脚,小的一边有4个引脚。 拆开串口接口,会发现在串口接口的内侧,同样有9个引脚,其形状与外侧布局相同,各引脚位置,也都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如图3.43所示。该引脚是用于焊接连线使用。当将该串口装到机箱上后,由机箱外部看到的线序和从机箱内部看到的线序不一样,考虑到本章将全面介绍串口的连接线的制作,二者的线序关系很重要,因而在做线章节中,专题讨论这一问题,详见第3.3.1.4 节。 本章除非专门说明,否则所有引脚线序都是指串口外侧的线序,各引脚编号及意义如图3.40所示。 根据图3.40的引脚顺序号,如果是作为RS-232C接口,则各引脚定义如表3.2所示。

表3.2 RS-232C引脚意义表 各引脚的电气特性为: 在TxD和RxD上,逻辑“1”为-3V~-15V;逻辑“0”为+3V~+15V。 在RTS、CTS、DSR、DTR和DCD等控制线上,信号有效为+3V~+15V;信号无效为-3V~-15V。 对于数据信号,逻辑“1”为低于-3V,逻辑“0”为高于+3V;对于控制信号,接通ON为低于-3V;断开OFF为高于+3V;-3V~+3V、低于-15V、高于+15V都表示电压无意义。 作为RS-232C接口,其各引脚由标准文档进行定义,所以也可以称为“标准引脚定义”。而作为RS-422和RS-485接口,则没有“标准”引脚定义的说法,因为RS-422和RS-485连通常的标准接口也没有,具体采用什么接口,接口中使用哪些引脚,完全取决于设备设计生产商自己的定义。不过,作为RS-422和RS-485标准本身,定义了按照这两个标准进行通信时,所必须提供的信号线,并且,实际的使用中,绝大多数厂商继续使用标准的串口接口作为其通信的硬件接口,所以才有前面所说“RS-232C/422/485”采用相同的硬件接口的说法。 RS-422采用的是4线模式,具体设备的名称与引脚定义由设备定义。表3.3是RS-422中各信号名称,与表3.2不同的是,此表中“序号”与引脚没有对应关系,只是表示一个流水号,在实际连线中,需要根据设备定义决定所在的引脚。 表3.3 RS-422引脚意义表

接口设计规范

目录 1接口类型 (2) 1.1人机接口 (2) 1.2软件-硬件接口 (2) 1.3软件接口 (2) 1.4通信接口 (2) 2接口设计规范 (2) 2.1基本内容 (2) 2.2规格说明 (3) 2.2.1人机接口 (3) 2.2.2软件-硬件接口 (3) 2.2.3软件接口 (3) 2.2.4通信接口 (3) 3接口设计文档提纲 (3)

1接口类型 1.1人机接口 人机接口是指计算机系统为完成人与机器之间互相传送信息而提供的功能的接口,包括硬件及程序。 1.2软件-硬件接口 软件-硬件接口是指软件系统中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接口。例如软件与接口设备之间的接口。 1.3软件接口 软件接口是软件系统中程序之间的接口。包括软件系统与其他系统或子系统之间的接口、程序模块之间的接口、程序单元之间的接口等。 1.4通信接口 通信接口是指处理机和标准通信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包括为实现数据通信用来完成接口功能的部件、装置及有关软件。 2接口设计规范 2.1基本内容 1、接口的名称标识 2、接口在该软件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3、接口在该软件系统中与其他程序模块和接口之间的关系 4、接口的功能定义 5、接口的规格和技术要求,包括它们各自适用的标准、协议或约定 6、各个接口的数据特性 7、各个接口的资源要求,包括硬件支持、存储资源分配等 8、接口程序的数据处理要求

9、接口的特殊设计要求 10、接口对程序编制的要求 2.2规格说明 2.2.1人机接口 准确地说明人机接口的设计条件、设计特征、编程要求等技术内容。包括人机交互环境、人机接口部件、信息传输方式及传输特性、信息格式、数据处理、存储资源分配和程序编制要求等。 2.2.2软件-硬件接口 逐个描述每一个软件-硬件间接口的设计特性。包括接口硬件说明、接口功能说明、接口信息说明、接口处理方法、接口控制方式、接口时间特性、存储资源分配和程序编制要求等。 2.2.3软件接口 逐个说明本软件系统与其他软件系统间接口的设计特征。包括接口功能说明、接口约定、数据特性、数据处理方法、接口程序运行控制、接口时间特性、存储资源分配和程序编制要求等。 2.2.4通信接口 逐个描述各个通信接口的设计特性。包括硬件描述、接口功能说明、通信协议、报文处理、存储资源分配、程序接口设计和程序编制要求等。 3接口设计文档提纲 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编写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术语和缩写词................................................................................................................................ 错误!未定义书签。2软件系统综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3接口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接口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接口一览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人机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软件-硬件接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接口定义及解析

1、何为GBIC? GBIC是Giga Bitrate Interface Converter的缩写,是将千兆位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接口器件。GBIC设计上可以为热插拔使用。GBIC是一种符合国际标准的可互换产品。采用GBIC 接口设计的千兆位交换机由于互换灵活,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市场分额。 2、何为SFP? SFP是SMALL FORM PLUGGABLE的缩写,可以简单的理解为GBIC的升级版本。SFP模块体积比GBIC模块减少一半,可以在相同的面板上配置多出一倍以上的端口数量。SFP模块的其他功能基本和GBIC一致。有些交换机厂商称SFP模块为小型化GBIC(MINI-GBIC)。 3、光纤分哪几种? 光纤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两种:其中,多模光纤由于发光器件比较便宜以及施工简易的特性,广泛用于短距离的通讯上,多模光纤又分为50um芯径和62.5um芯径两种,其中62.5um 的比较常见,但性能上没有50um的好。我公司的GBIC-SX多模产品均适合这两种多模光纤,传输距离分别为550米(在50um光纤上)和330米(在62.5um光纤上)。 单模光纤一般用于远距离通讯,芯径为9um,我公司的单模GBIC产品在单模光纤上传输距离分别达到10公里、20公里、70公里、120公里。一般交换机厂商在单模上只提供10公里和70公里两种型号,20公里产品可以有效的节约系统集成商特定网络方案的总体造价。120公里产品用于特殊的超长运行环境。 4、SONET/SDH SONET(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是ANSI定义的同步传输体制,是一种全球化的标准传输协议,采用光传输,传输速率组成一个序列,包括STM-1(155Mbit/s)、STM-4c (622Mbit/s)和STM-16c/STM-16(2.5Gbit/s),每一级速率都是较低一级的4倍。由于是同步信号,因此SDH可以方便地实现多路信号的复用。 5、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是CCITT(现在的ITU-T)定义的,使用SONET 速率的一个子集。 6、POS POS(Packet Over SONET/SDH,SONET/SDH上的分组)是一种应用在城域网及广域网中的技术,它具有支持分组数据,如IP分组的优点。 POS使用SONET作为物理层协议,在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级数据链路

DP接口(DisplayPort)高清晰数字线插头上的两个特殊结构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DP接口(DisplayPort)高清晰数字线插头上的两个特殊结构及正确使用方法 现在电脑显卡,显示器、液晶电视上都从过去的模拟接口升级到数字接口了,但一般都是模拟与数字接口共存的。就说电脑的显卡和显示器,既有VGA模拟接口,也有HDMI、DVI、DP数字接口。HDMI 又分为1.标准HDMI接口2.迷你mini HDMI接口3.微型micro HDMI 接口(常见于手机,平板电脑上)。 为了得到较好的显示效果,一般都是用数字接口连接线材来连接显卡与显示器的。譬如,当电脑显卡和显示器在既有VGA模拟接口,也有HDMI、DP数字接口可供选择情况下,我们都会用清晰度更高的DP数字接口。但如果不了解DP数字接口线插头上的特殊结构,在需要拔下来时操作不当就会将插头拔坏,本人最近就有拔坏DP数字线插头的教训。 先看DP数字线插头上的两个特殊构造,如下图1所示。

由于不了解DP数字接口线插头上的特殊结构,本人在强行拔出DP数字线时将插头与线拔分家了。 因为前不久,电脑出现开机不显示故障,需要将电脑与显示器连接的线都全部拔掉,才能打开检查。但在拔掉主机上的DP数字接口线插头时没有问题,很轻松的就拔下来了。就在拔除DP数字接口线插头与显示器连接端口时却出现问题,DP数字接口线插头就好像被显示器插座“咬住”一样,无论如何用力都不能拔下来。先是用小试电笔去撬动,不动!又用尖嘴钳试着去夹着拔,仍是不动。后来强行用力下终于活生生的将DP数字线插头与显示器连接这端的插头与线拔分家了,见以下图2所示。

后来无意中拿起被拔坏的线才观察到该DP数字线插头上有两个特殊的结构。原来是为防止插入电脑显卡和显示器的DP数字线插头插入后脱落,在DP数字线插头上设有“锁定勾”(倒勾),如要拔下来,必先按住插头上的塑料锁定勾退出压片后,才能顺利拔下DP 数字线插头。但在买到的该线材的外包装上没有这个提示,卖家网上(因从网上购买)介绍线材也都没有提到DP数字线插头上的两个特殊结构和应注意的使用提醒。再加上是第一次用这种DP数字线,也没有注意到插头上的特殊结构,才将线拔坏了。 看着新买的DP数字线,另一端是完好的,如果就这么扔掉不免有些可惜。仔细观察被拔掉的插头和线头后,发现插头里面有若干线

电脑接口定义

接触电脑的朋友面对着计算机后背那密密麻麻的各种接口和一大把连接线往往会不知所措; 接触电脑久的朋友有的时候想搞一些小点子,但常常会找不到各种接口的针脚定义; 如果你有以上的经历,那么这一篇文章想必会给您带来一点帮助,那就是外部接口大集合。 首先是ATX 20-Pin电源接口电源接口,根据下图你可方便判断和分辨。现在为提高CPU的供电,从P4主板开始,都有个4P接口,单独为CPU供电,在此也已经标出。 鼠标和键盘绝大多数采用PS/2接口,鼠标和键盘的PS/2接口的物理外观完全相同,初学者往往容易插错,以至于业界不得不在PC'99规范中用两种不同的颜色来将其区别开,而事实上它们在工作原理上是完全相同的,从下面的PS/2接口针脚定义我们就可以看出来。

上图的分别为AT键盘(既常说的大口键盘),和PS2键盘(即小口键盘),如今市场上PS2键盘的数量越来越多了,而AT键盘已经要沦为昨日黄花了。因为键盘的定义相似,所以两者有共同的地方,各针脚定义如下: 1、DATA 数据信号 2、空 3、GND 地端 4、+5V 5、CLOCK 时钟 6 空(仅限PS2键盘)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是由Compaq、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于1994年底联合提出的接口标准,其目的是用于取代逐渐不适应外设需求的传统串、并口。1996年业界正式通过了USB1.0标准,但由于未获当时主流的Win95支持(直到Win95 OSR2才通过外挂模块提供对USB1.0的支持)而未得到普及,直到1998年USB1.1标准确立和Win98内核正式提供对USB接口的直接支持之后,USB 才真正开始普及,到今天已经发展到USB2.0标准。 USB接口的连接线有两种形式,通常我们将其与电脑接口连接的一端称为“A”连接头,而将连接外设的接头称为“B”连接头(通常的外设都是内建USB数据线而仅仅包含与电脑相连的“A”连接头)。 USB接口是一种越来越流行的接口方式了,因为USB接口的特点很突出:速度快、兼容性好、不占中断、可以串接、支持热插拨等等,所以如今有许多打印机、扫描仪、数字摄像头、数码相机、MP3播放器、MODEM等都开始使用USB做为接口模式,USB接口定义也很简单: 1 +5V 2 DATA-数据- 3 DATA+数据+ 4 GND 地 主板一般都集成两个串口,可Windows却最多可提供8个串口资源供硬件设置使用(编号COM1到COM8),虽然其I/O地址不相同,但是总共只占据两个IRQ(1、3、5、7共享IRQ4,2、4、6、8共享IRQ3),平常我们常用的是COM1~COM4这四个端口。我们经常在使用中遇到这个问题——如果在COM1上安装了串口鼠标或其他外设,就不能在COM3上安装如Modem之类的其它硬件,这就是因为IRQ设置冲突而

DP接口

DP接口 编辑本段关于DisplayPort标准 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公布了DisplayPort显示接口标准的最终版本:DisplayPort 1.0。作为DVI的继任者,DisplayPort将在传输视频信号的同时加入对高清音频信号传输的支持,同时支持更高的分辨率和刷新率。 根据设计,DisplayPort既支持外置显示连接,也支持内置显示连接。VESA希望笔记本厂商不仅使用DisplayPort连接独立显示器,也能使用它来直接连接液晶显示屏和主板,方便笔记本的升级。为此,DisplayPort 接口也设计得非常小巧,既方便笔记本的使用,也允许显卡配置多个接口。 DisplayPort 1.0规格支持单通道、单向、四线路连接,数据传输率10.8Gbps,足以传送未经压缩的视频和相关音频,同时还支持1Mbps的双向辅助通道,供设备控制之用,此外还支持8位和10位颜色。在数据传输上,DisplayPort使用了“micro-packetised”格式。VESA还表示,DisplayPort具备高度的可扩展性,可以在今后不断加入更多新内容。与消费电子领域内的HDCP类似,DisplayPort也可以通过128位AES加密实现对HD视频数据的拷贝保护。事实上,VESA也盯紧了消费电子市场,声称DisplayPort同样可以很方便地连接电视、DVD播放器等设备。 VESA在一年前左右开始开发DisplayPort,而之后不久,特别利益组织(SIG)提出了UDI(通用显示界面),可以同时兼容HDMI和DVI,而这一点正是DisplayPort所缺乏的。不过,UDI虽然可以通过HDMI支持HDCP反盗版系统,但就像DVI,或者说不像HDMI和DisplayPort,它不支持音频信号传输。UDI 1.0预计本季度完成。 DisplayPort的支持者有戴尔、惠普、联想、飞利浦、ATi等,UDI得到了Intel、LG、苹果、国家半导体等的拥护,nVIDIA和三星等则同时支持DisplayPort和UDI 编辑本段DisplayPort在2008年的情况 制定DisplayPort接口标准的组织VESA(视频电子标准组织)于日前参加了2008年全球规模最大的消费电子展(CES2008),并且在展会上详细

串口RS232__485的9针引脚定义

RS485接口定义 rs485有两种,一种是半双工模式,只有DATA+和DATA-两线,另一种是全双工模式,有四线传输信号:T+,T-,R+,R-。全双工模式时可认为是rs422。 1.英式标识为TDA(-) 、TDB(+) 、RDA(-)、RDB(+) 、GND 2.美式标识为Y 、Z 、 A 、 B 、GND 3.中式标识为TXD(+)/A 、TXD(-)/B 、RXD(-) 、RXD(+)、GND rs485两线一般定义为(只接收不发送): "A, B"或"Date+,Date-" 即常说的:”485+,485-” rs485四线一般定义为: "Y,Z,A, B," 具体还要根据厂家的使用信号针脚而定,有的使用了RTS或DTR 等针脚的485信号 DB9(RS485)接口针脚定义 1脚为数据A,2脚为数据B,5脚为地。

RS-422的电气性能与RS-485完全一样。主要的区别在于: RS-422有4根信号线:两根发送(Y、Z)、两根接收(A、B)。由于RS-422的收与发是分开的,所以可以同时收和发(全双工)。RS-485有2根信号线:发送和接收都是A和B。 由于RS-485的收与发是共用两根线所以不能够同时收和发(半双工)。 * 能否将RS-422的Y-A短接作为RS-485的A,将RS-422的Z-B短

接作为RS-485的B呢? 回答:不一定。条件是RS-422必须是能够支持多机通信的。波士电子的所有接口转换器的RS-422口都能够支持全双工多机通信,所以可以这样简单转换为RS-485。 RS-485(或 RS-422)通信建议一定要接地线,因为 RS-485(或 RS-422)通信要求通信双方的地电位差小于 1V。即:半双工通信接 3 根线(+A、—B、地),全双工通信接 5 根线(+发、—发、+收、—收、地)。为了安全起见,建议通信机器的外壳接大地。 接线及引脚分配 RS-485的+A接对方的+A、—B接对方的—B、GND(地)接对方的 GND(地)。 RS-422 的接线原则:“+发”接对方的“+收”、“—发”接对方的“—收”、“+收”接对方的“+ 发”、“—收”接对方的“—发”、GND(地)接对方的 GND(地)。 一定要将GND(地)线接到对方的GND(地),除非确保通信双方都已经良好共地。

SPDIF接口规范详解

S/PDIF接口规范详解,S/PDIF Specification (Sony/Philips Digital Interface Format)是一种数字音频传输接口,普遍使用光纤和同轴线输出,将音频信号输出值解码器上,能保持高保真度的输出结果,广泛应用在DTS(Digital Theatre System,数字化影院系统)和杜比数字中。 基本上是以AES/EBU(也称为AES3)专业用数字接口为参考然后做了一些小变动而成的家用版本,可以使用成本比较低的硬件来实现数字讯号传输。为了定制一个统一的接口规格,在现今以IEC 60958标准规范来囊括取代AES/EBU 与规范,而IEC 60958定义了三种主要型态: ?IEC 60958 TYPE 1 Balanced ─ 三线式传输,使用110 Ohm阻抗的线材以及XLR接头,使用于专业场合 ?IEC 60958 TYPE 2 Unbalanced ─ 使用75 Ohm阻抗的铜轴线以及RCA 接头,使用于一般家用场合 ?IEC 60958 TYPE 2 Optical ─ 使用光纤传输以及F05光纤接头,也是使用于一般家用场合 事实上,IEC 60958有时会简称为,而IEC 60958 TYPE 1即为AES/EBU(或着称为AES3)接口,而IEC 60958 TYPE 2即为接口,而虽然在IEC 60958 TYPE 2的接头规范里是使用RCA或着光纤接头,不过近年来一些使用的专业器材

改用BNC接头搭配上75 Ohm的同轴线以得到比较好的传输质量,下表为AES/EBU与的比较表。 使用的编码方法 在传输数据时使用双相符号编码(Biphase Mark Code),简称BMC,属于一种相位调制(phase modulation)的编码方法,是将时钟讯号和数据讯号混合在一起传输的编码方法。 其原理是使用一个两倍于传输位率(Bit Rate)的时钟频率做为基准,把原本一位数据拆成两部份,当数据为1的时后在其时钟周期内转变一次电位(0->1或1->0)让数据变成两个不同电位的资料,变成10或01,而当数据为0时则不转变电位,变成11或00。同时每一个位开头的电平与前一个位结尾电平要不同,这样接收端才能判别每一个位的边界,如下图所示。 通信协议架构 与AES/EBU主要是做为传递PCM格式的信号,例如48kHz的DAT以及的CD,不过现在也有用来传递压缩过的多声道讯号。 标准传递两声道讯号的架构如下图所示,最上面为由192个框架(Frame)构成的区块(Block)。而每个Frame储存了两个声道的一组采样信号(Sample),分为Channel A与Channel B两个声道。而每组Sample由一个子框架(Sub

DisplayPort接口

DisplayPort接口 关于DisplayPort标准: Displayport接口 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VESA)公布了DisplayPort显示接口标准的最终版本:DisplayPort 1.0。作为DVI的继任者,DisplayPort将在传输视频信号的同时加入对高清音频信号传输的支持,同时支持更高的分辨率和刷新率。 根据设计,DisplayPort既支持外置显示连接,也支持内置显示连接。VESA希望笔记本厂商不仅使用DisplayPort连接独立显示器,也能使用它来直接连接液晶显示屏和主板,方便笔记本的升级。为此,DisplayPort接口也设计得非常小巧,既方便笔记本的使用,也允许显卡配置多个接口。 DisplayPort 1.0规格支持单通道、单向、四线路连接,数据传输率10.8Gbps,足以传送未经压缩的视频和相关音频,同时还支持1Mbps的双向辅助通道,供设备控制之用,此外还支持8位和10位颜色。在数据传输上,DisplayPort使用了“micro-packetised”格式。VESA还表示,DisplayPort具备高度的可扩展性,可以在今后不断加入更多新内容。与消费电子领域内的HDCP类似,DisplayPort也可以通过128位AES加密实现对HD 视频数据的拷贝保护。事实上,VESA也盯紧了消费电子市场,声称DisplayPort同样可以很方便地连接电视、DVD播放器等设备。 VESA在一年前左右开始开发DisplayPort,而之后不久,特别利益组织(SIG)提出了UDI(通用显示界面),可以同时兼容HDMI和DVI,而这一点正是DisplayPort所缺乏的。不过,UDI虽然可以通过HDMI支持HDCP反盗版系统,但就像DVI,或者说不像HDMI 和DisplayPort,它不支持音频信号传输。UDI 1.0预计本季度完成。 DisplayPort的支持者有戴尔、惠普、联想、飞利浦、ATi等,UDI得到了Intel、LG、苹果、国家半导体等的拥护,nVIDIA和三星等则同时支持DisplayPort和UDI DisplayPort在2008年的情况: 制定DisplayPort接口标准的组织VESA(视频电子标准组织)于日前参加了2008年全球规模最大的消费电子展(CES2008),并且在展会上详细的介绍了有关下一代显示设备接口——DisplayPort 1.1的相关情况。实际上早在2006年5月,VESA就对外发布了Displayport 1.0标准,这是一种针对所有显示设备(包括内部和外部接口)的开放标准,而

9针串口引脚定义

9针串口引脚定义 25针串口引脚定义 引脚简与功能说明 1 CD 载波侦测(Carrier Detect) 2 RXD 接收数据(Receive) 3 TXD 发送数据(Transmit) 4 DTR 数据终端准备(Data Terminal Read y) 5 GND 地线(Ground) 6 DSR 数据准备好(Data Set Ready) 7 RTS 请求发送(Request To Send) 8 CTS 清除发送(Clear To Send) 9 RI 振铃指示(Ring Indicator) 引脚简写功能说明 8 CD 载波侦测(Carrier Detect) 3 RXD 接收数据(Receive) 2 TXD 发送数据(Transmit) 20 DTR 数据终端准备(Data Terminal Read y) 7 GND 地线(Ground) 6 DSR 数据准备好(Data Set Ready) 4 RTS 请求发送(Request To Send) 5 CTS 清除发送(Clear To Send) 22 RI 振铃指示(Ring Indicator 1载波检测(DCD) 2接受数据(RXD) 3发出数据(TXD) 4数据终端准备好(DTR) 5信号地线(SG) 6数据准备好(DSR) 7请求发送(RTS) 8 清除发送(CTS) 9 振铃指示(RI) PC电脑串行口的典型是 RS-232C及其兼容接口,串口引脚有 9针和25针两类。而一般的个人电脑中使用的都是9针的接口,25针串行口具有20mA电流环接口功能,用 9、11、18、25针来实现。我们只介绍常用9针的 rs232c串口引脚的接口定义。 《串口引脚图》 9针串行口的针脚功能:

接口设计规范V1.0 - 参考

服务端与手机平台 接口协议 BespRout 2014年11月

文档修改/审批记录

目录 1.概述 (4) 2.涉及接口 (4) 3.接口总体要求 (4) 3.1.系统间接口的原则 (4) 3.2.处理流程 (4) 3.3.接口实现方式 (5) 4.XXX服务端接口 (5) 4.1.XX模块-根据XX下载相关的配置文件 (5) 4.2.XX模块-生成指定XX的文件配置 (6) 4.3.APP启动-初使化参数 (7) 5.附件 (8) 5.1.备注说明 (8)

1. 概述 本文档提供接口给手机端使用,为手机端提供业务平台数据 2. 涉及接口 本文档涉及的外围系统接口包括:无 3. 接口总体要求 3.1.系统间接口的原则 接口设计遵循如下原则: ?安全可靠性原则:系统应提供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策略,支持多种安全而 可靠的技术手段,制定严格的安全可靠的管理措施; ?开放性原则:提供开放式标准接口,提供与其它系统的互联互通; ?灵活性原则:提供灵活的接口设计,便于接口的变动。 ?可扩展性原则:支持新业务的扩展以及接口容量与接口性能的提高; ?可管理性原则:提供良好的管理机制,保证在运行过程中提供给管理员方便 的管理方式以处理各种情况; ?统一性原则:应当保证系统的接口方式、接口形式、使用的协议等标准、统 一。 3.2.处理流程 接口处理流程

3.3. 接口实现方式 手机APP 应用 与服务端采用基于HTTP 的REST 协议完成,数据传输默认为JSON 4. XXX 服务端接口 测试地址前缀: http://192.168.3.208:8088/xxx/xxx 4.1. XX 模块-根据XX 下载相关的配置文件

计算机接口大全及阵脚定义

PS2、USB、DB-9、网卡、串口、并口、VGA针脚定义及接口定义图 以下为仅为主板各接口的针脚定义,外接出来的设备接口则应与主板对应接口针脚定义相反,如鼠标的主板接口定义为6——数据,4——VCC,3——GND,1——时钟,鼠标线的接口定义则与之相反为5——数据,3——VCC,4——GND,2——时钟;其他外接设备与此相同。 首先是ATX20-Pin电源接口电源接口,根据下图你可方便判断和分辨。现在为提高CPU的供电,从P4主板开始,都有个4P接口,单独为CPU供电,在此也已经标出。

鼠标和键盘绝大多数采用PS/2接口,鼠标和键盘的PS/2接口的物理外观完全相同,初学者往往容易插错,以至于业界不得不在PC'99规范中用两种不同的颜色来将其区别开,而事实上它们在工作原理上是完全相同的,从下面的PS/2接口针脚定义我们就可以看出来。

上图的分别为AT键盘(既常说的大口键盘),和PS2键盘(即小口键盘),如今市场上PS2键盘的数量越来越多了,而AT键盘已经要沦为昨日黄花了。因为键盘的定义相似,所以两者有共同的地方,各针脚定义如下: 1、DATA 数据信号 2、空 3、GND 地端 4、+5V 5、CLOCK 时钟 6 空(仅限PS2键盘)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是由Compaq、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于1994年底联合提出的接口标准,其目的是用于取代逐渐不适应外设需求的传统串、并口。1996年业界正式通过了USB1.0标准,但由于未获当时主流的Win95支持(直到Win95 OSR2才通过外挂模块提供对USB1.0的支持)而未得到普及,直到1998年USB1.1标准确立和Win98内核正式提供对USB接口的直接支持之后,USB才真正开始普及,到今天已经发展到USB2.0标准。 USB接口的连接线有两种形式,通常我们将其与电脑接口连接的一端称为“A”连接头,而将连接外设的接头称为“B”连接头(通常的外设都是内建USB数据线而仅仅包含与电脑相连的“A”连接头)。 USB接口是一种越来越流行的接口方式了,因为USB接口的特点很突出:速度快、兼容性好、不占中断、可以串接、支持热插拨等等,所以如今有许多打印机、扫描仪、数字摄像头、数码相机、MP3播放器、MODEM等都开始使用USB做为接口模式,USB接口定义也很简单: 1 +5V 2 DATA-数据- 3 DATA+数据+ 4 GND 地 主板一般都集成两个串口,可Windows却最多可提供8个串口资源供硬件设置使用(编号

displayport

DisplayPort —— 新型数字接口的先锋 如今,曾经广泛应用于PC机的VGA模拟显示接口正逐渐淡出主流应用;尽管它在自己近20年的“服役”时间内表现优秀,但现在是时候该有一项能够满足当前以及未来需要的新型数字显示接口来取代它了——以上的话听起来是否很熟悉?是的,数字平板(DFP)标准和数字视频接口(DVI)标准都曾使用过上面的说辞来标榜自己。 但可惜的是,它们二者都没能成为众人期望中的合格继承者。而日前,DisplayPort数字接口标准的开发者宣称,DisplayPort改进了DFP标准与DVI标准的缺陷,并有希望最终成为能够普及PC及相关产品的数字显示接口。根据下文所述的观点,我们认为DisplayPort确实非常值得关注。而且鉴于DisplayPort已经得到诸如惠普(HP)和戴尔(Dell)等PC业巨头的强力支持,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它将受到业界和消费者广泛欢迎。 鉴往知来 回顾上一代数字接口可以发现,DVI接口在硅晶水平上的扩展性很差,这极大地阻碍它向主流显示接口迈进的步伐。DVI支持的是相对高电压的直流耦合架构,这就使得遵循追求更小规模设计原则,使用低压驱动电路的制造工艺实现起来十分困难,也意味着很难将它与另外一些硅晶模组集成。 惠普(HP)显示技术中心的杰出技术专家(Distinguished Technologist),DisplayPort标准主要倡导者Bob Myers,也指出了DFP接口的不足,“DFP一直尝试在数字接口领域取代VGA,但实际上它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数字接口的长处。事实上,与VGA相比,DFP并没有太大的进步。” 缺点明显的VGA和HDMI Myers还认为VGA模拟接口将在2010年左右完全退出主流应用。对高分辨率显示的追求是推动VGA走下历史舞台的一大动力。而分辨率方面,VGA接口最高支持到UXGA(1600 × 1200),对UXGA以上的分辨率就 2006年8月Copyright 2006 by Insight Media, LLC. All rights reserved. - 1 -

通用接口标准规范v1

接口标准规范 目录 接口标准规范 (1) 第1章概述 (3) 第2章基本要求 (4) 2.1信息通讯安全 (4) 2.1.1 安全评估 (4) 2.1.2 访问控制 (4) 2.1.3 防恶意代码 (4) 2.1.4 加密 (5) 2.2支持高并发 (6) 2.3可监控 (6) 2.3.1 日志全覆盖 (6) 2.4系统资源的动态扩展 (6) 2.5异常处理机制 (7) 2.6业务扩展 (7) 第3章接口通讯方式 (7) 3.1同步请求/应答方式 (7) 3.2异步请求/应答方式 (7) 3.3会话方式 (7) 3.4广播通知方式 (7) 3.5事件订阅方式 (7)

3.7可靠消息传输 (8) 第4章传输控制要求 (8) 4.1负载均衡 (8) 4.2伸缩性与动态配置管理 (8) 4.3网络调度 (9) 4.4充分理由 (9) 4.5单一职责 (9) 4.6高内聚低耦合 (9) 4.7状态及消息 (10) 4.8控制数据量 (10) 4.9禁止随意拓展参数 (10) 第5章接口技术 (10) 第6章接口规范 (11) 6.1域名规范 (11) 6.1.1 http接口 (11) 6.1.2 webservice接口 (11) 6.2 API路径规范 (11) 6.2.1 http接口 (11) 6.2.2 webservice接口 (11) 6.3版本控制规范 (12) 6.3.1 http接口 (12) 6.3.2 webservice接口 (12) 6.4 API命名规范 (12) 6.4.1 新增方法 (13) 6.4.2 删除方法 (13) 6.4.3 修改方法 (13) 6.4.4 获取方法 (13) 6.4.5 获取列表方法 (13)

DisplayPort接口介绍

目前,HDMI凭借支持音视频输出、提供足以播放1080p高清节目的带宽等优势,正向家电和PC领域展开猛烈的进攻。不过,HDMI的普及之路才开始,一种功能更强、带宽更大的新型接口DisplayPort就向它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 DisplayPort的技术优势 2006年5月,VESA(视频电子标准组织)正式发布了DisplayPort 1.0标准,这是一种针对所有显示设备(包括内部和外部接口)的开放标准。DisplayPort到底有何神奇之处? 1.高带宽 在高清晰视频即将流行之际,没有高带宽的显示接口是无法立足的。DisplayPort问世之初,它可提供的带宽就高达10.8Gb/s。要知道,HDMI 1.2a的带宽仅为4.95Gb/s,即便最新发布的HDMI 1.3所提供的带宽(10.2Gb/s)也稍逊于DisplayPort 1.0。DisplayPort可支持WQXGA+(2560×1600)、QXGA(2048×1536)等分辨率及30/36bit(每原色10/12bit)的色深,充足的带宽保证了今后大尺寸显示设备对更高分辨率的需求。 2.最大程度整合周边设备 和HDMI一样,DisplayPort也允许音频与视频信号共用一条线缆传输,支持多种高质量数字音频。但比HDMI更先进的是,DisplayPort在一条线缆上还可实现更多的功能。在四条主传输通道之外,DisplayPort还提供了一条功能强大的辅助通道。该辅助通道的传输带宽为1Mbps,最高延迟仅为500μs,可以直接作为语音、视频等低带宽数据的传输通道,另外也可用于无延迟的游戏控制。可见,DisplayPort可以实现对周边设备最大程度的整合、控制。 3.内外接口通吃 目前DisplayPort的外接型接头有两种:一种是标准型,类似USB、HDMI等接头;另一种是低矮型,主要针对连接面积有限的应用,比如超薄笔记型电脑。两种接头的最长外接距离都可以达到15米,虽然这个距离比HDMI要逊色一些,不过接头和接线的相关规格已为日后升级做好了准备,即便未来DisplayPort采用新的2X速率标准(21.6Gbps),接头和接线也不必重新进行设计。 除实现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连接外,DisplayPort还可用作设备内部的接口,甚至是芯片与芯片之间的数据接口。比如,DisplayPort就“图谋”取代LCD中液晶面板与驱动电路板之间主流接口——LVDS(Low V 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低压差分信号)接口的位置。DisplayPort的内接型接头仅有26.3mm宽、1.1mm高,比LVDS接口小30%,但传输率却是LVDS的3.8倍。 4.简化相关产品的设计 HDMI是在DVI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们都使用了TMDS(最小化传输差分信号)信号传输技术,图像传输前数字信号必须经过TMDS电路转换为TMDS信号。而采用DisplayPort,数字信号可直接输出,不需要TMDS转换电路。不仅如此,DisplayPort同样可简化LCD内部设计。因为DVI、HDMI不能直接驱动时序控制器,所以VGA或TMDS信号输入LCD 后,必须转换成LVDS信号。相比之下,DisplayPort则实现了与面板的集成,可直接驱动面板进行显示,精简了LVDS转换电路。 在平板电视领域,DisplayPort也有令人心动之处。为了传输DVI、HDMI、S端子等不同信号,现有平板电视的电路结构要求主板和输入单元之间架设多条独立的连接线。而使用DisplayPort后,仅需一条连接线就可以把所有信号输入到主板的视频处理器,主板设计难度降低了,成本也大为削减。 5.具备高度的可扩展特性 尽管DisplayPort 1.0标准只支持一条音频流传输,但DisplayPort具备高度的可扩展特性,要让它同时传输多条视频或音频流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画中画、分屏显示功能对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