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基因组测序与序列组装4.8

合集下载

ch4 DNA sequencing and assembling基因组学

ch4 DNA sequencing and assembling基因组学


Automated DNA sequencing with fluorescently labeled dideoxynucleotides
Theory of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Electroosmotic flow (电渗流) The speed of ionic movement is governed by ionic size and charges. Less Joule heat(焦耳热)produced in electrophoresis
4.1.1 chain termination sequencing

A small amount of a dideoxynucleotide (ddNTP) DNA polymerase for chain temination sequencing (Sequenase)—T7 DNA polymerase

成本核算系统
由生产办公室和财务部牵头,深入各个班
组,分级设立核算员 细致而全面的成本核算 为部门和中心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4. 4 Departures from conventional DNA sequencing
Pyrosequencing

(p172)
Sequencing-By-Synthesis ultra high throughput sequencing


High separation efficiency High speed Very small sample volume needed—1-50 nanoliter
电渗流 方向
样品分子泳 动方向
Platform of genome sequencing

基因组测序技术

基因组测序技术

Maxam-Gilbert测序法的特异断裂
化學法
32P 32P
断裂处
ATCGATCG ATCG
断裂处
AT
ATCGATCGAT
32P
ATCGAT
無放射線片段 不能顯像
Specific Reaction to G
Maxam-Gilbert 法所用的化学技术:
• G反应(在G 残基上的裂解) : DMS使鸟嘌呤的7位氮 原子甲基化,其后断开第8位碳原子和第9位氮原子间的 化学键,哌啶置换了被修饰鸟嘌呤与核糖的结合。 • G+A反应(在嘌呤残基上的裂解) : 甲酸使嘌呤环上的 氮原子质子化,削弱了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和鸟嘌呤 脱氧核糖核苷酸中的糖苷键,然后哌啶置换了嘌呤。 • T+C反应(在嘧啶残基上的裂解) : 肼断开了嘧啶环, 产生的碱基片段能被哌啶所置换。
测序步骤:
①用M13噬菌体做载体获得单链DNA模板,克隆并扩增 待测DNA片段,使其变性。 ②选择一条与DNA单链互补的短链引物,将引物用放 射性同位素标记。 ③引物先同单链模板复性。 ④在四个反应管中分别加入待测DNA单链模板、互补 引物分子、四种的dNTP、DNA聚合酶(Klenow 酶)以 及不同的ddNTP。 ⑤进行聚合反应 ,DNA新生链延长,当掺入ddNTP时, 聚合反应终止。 ⑥在聚丙烯酰胺凝胶或琼脂糖凝胶中电泳。 ⑦根据X底片对凝胶曝光所显的条带位置,读出 DNA 序列。
荧光标记物
ddATP
ddTTP
ddGTP
ddCTP
பைடு நூலகம்
聚合反应及产物
5ˊ P DNA聚合酶, dATP,dTTP, dGTP,dCTP
HO
ddATP ddGTP
OH 3ˊ P 5ˊ

基因组组装过程

基因组组装过程

基因组组装过程嘿,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基因组组装过程,这可真是个神奇又复杂的事儿。

你知道吗?基因组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密码本,里面藏着生命的无数秘密。

而组装这个基因组,就像是拼一幅超级复杂的拼图。

想象一下,一堆零散的拼图碎片,每一片都有着独特的形状和颜色。

要把它们拼成一幅完整的图画,那得多不容易啊!基因组组装也是这样。

首先,科学家们得收集到大量的DNA片段,这些片段就像是拼图的碎片。

它们来自细胞,通过各种高科技手段被提取出来。

然后,就是对这些片段进行分析和比对。

这可不像我们平常找相似的东西那么简单,得用上超级厉害的计算机和算法。

这些DNA片段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相似,有的完全不同。

就好像拼图碎片,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边缘相似,有的完全不搭边。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们得像侦探一样,仔细地寻找线索,判断哪些片段应该放在一起。

有时候,会遇到一些特别难搞的情况。

比如说,有一些片段看起来很相似,但其实有细微的差别,一不小心就会搞错。

这就好比拼图里有两片看起来几乎一样,但实际上有一点点不同的碎片,如果放错了,整个图案就乱了。

还有啊,基因组中的重复序列也是个大麻烦。

就像拼图里有很多一模一样的碎片,要搞清楚它们到底该放在哪里,可真是让人头疼。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这些片段逐渐拼凑起来,形成一个初步的基因组框架。

但这还没完呢!还得进行反复的检查和修正,确保没有错误。

这就像是拼完拼图后,要仔细看看有没有缝隙对不上,颜色不协调的地方。

等到一切都完美无误,一个完整的基因组就组装成功啦!这整个过程,是不是特别神奇又充满挑战?基因组组装对于我们了解生命的奥秘,治疗疾病,发展农业等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所以说,科学家们在这个领域的努力和探索,真的是太了不起啦!你说是不是?。

生物工程中的基因组测序方法指南

生物工程中的基因组测序方法指南

生物工程中的基因组测序方法指南基因组测序是生物工程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在基因研究、疾病诊断和治疗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生物工程中的基因组测序方法指南,包括测序技术原理、常用测序方法以及其应用。

1. 基因组测序技术原理基因组测序是指将生物体DNA或RNA的序列信息解读出来的过程。

它基于离子、荧光或磁珠等不同的原理,通过测定核酸分子中的碱基序列来确定基因组的组织和结构。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样品制备:将生物样品(如细胞、组织等)中的DNA或RNA提取出来,并进行纯化、浓缩等处理,以保证后续测序的准确性。

(2) 文库构建:将提取出的DNA或RNA进行剪切、连接等处理,构建成符合测序平台要求的文库。

(3) 测序:将文库引物与测序平台上的模板DNA或RNA结合,通过扩增、合成等过程进行测序。

根据不同的测序方法,可以得到不同长度的读段信息。

(4) 数据处理:将测序得到的数据进行质控、去除低质量序列、比对和拼接等步骤,生成完整的基因组序列。

2. 常用的基因组测序方法2.1 Sanger测序Sanger测序是最早发展的测序技术,可以得到较长的连续读段。

它基于DNA 链延伸过程中加入的二进制反应体(ddNTP),通过分析不同长度的碱基链来决定序列。

虽然Sanger测序准确可靠,但速度相对较慢,费用较高。

因此,在大规模测序项目中很少使用。

2.2 下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下一代测序是目前最常用的基因组测序技术。

它通过并行测序的方式,同时分析多个DNA模板,大幅提高了测序速度和数据产量。

常见的NGS平台包括Illumina HiSeq和Pacific Biosciences等。

NGS技术可以根据测序原理的不同分为:(1) Illumina测序:采用桥式PCR技术,将DNA模板扩增成簇,然后逐个测序。

优点是高通量、准确性高,适用于常规测序和单细胞测序。

动物基因组的高质量测序与组装

动物基因组的高质量测序与组装

动物基因组的高质量测序与组装随着DNA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也随之不断深入。

而基因组测序技术的推广和成熟,让人们对生物体内各种基因的组成、功能、调控机制等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

而动物基因组的高质量测序和组装技术,有着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应用价值。

I. 动物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在动物基因组测序技术发展的历程中,Sanger酶法是最早被使用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测序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DNA单链随机裂解成短片段,再利用有多个试管中的缓慢扩增来获取该DNA序列。

然而,由于Sanger酶法必须逐个单循环扩增,所以对于较大的基因组而言,测序成本太高,时间周期过长,效果不尽如人意。

为了克服Sanger酶法的种种限制,人们又相继发展出了Illumina、PacBio等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

在这些技术中,Illumina技术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测序平台之一,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序列特异性扩增引物直接胶接短片段DNA,再利用软件对碱基序列信息进行处理。

而PacBio则可以高效地直接扩增出整个基因组的长DNA片段,识别错误高达10%以上却避免了其他方法的clone偏见,成为了测序领域的领头羊之一。

II. 动物基因组测序与组装技术的研究现状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更新,动物生物体内各种基因组序列已经得到了广泛测序:例如,黄蜂、甲虫、海绵、裂腹鱼、珊瑚等基因组的测序被取得了成功。

这些所掌握的基因组信息,为不同程度上的生物学问题提供了基础的解释和解决,甚至可帮助先行研究完成一些逆向遗传学的工作。

但是,由于动物基因组复杂性的增加以及测序难度问题,精确拼接和组装不同物种的基因组序列,依然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不断地探索着新的基因组序列测序和组装技术。

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技术包括,群体立体式技术、跨代(“母子”)配对技术、对偶定位分区技术、针对低水平杂交的组装技术等。

基因组学_课件_4基因组测序与序列组装

基因组学_课件_4基因组测序与序列组装

• 重要区域的优先测序
– 人类疾病相关基因,功能相关的基因常常聚集 在染色体的特定区域,优先选择基因富集区测 序。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区(human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hMHC ),与 人类免疫系统有关,6号染色体,3.6Mb,平均 每16kb 1个基因,多态性最丰富的区域,有些 座位等位基因成员超过200个
• 基因组计划的最终目标是获得所研究的生物的完 整的DNA顺序。最佳状况是将物理图谱和遗传图谱 进行有机整合,以确定基因以及其他重要的序列 在DNA顺序中的位置。
• 主要内容: • 1.DNA测序的方法 • 2.DNA序列的组装 • 3.基因组测序的其他路线 • 4.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和组装

• DNA测序技术主要有两种方法,都是在20 世纪70年代中期发明的。
• 首先在整个水稻基因组上生成许多已知长度的DNA切片, 然后使它们按DNA序列的重合区域进行排列。这些切片数 量足以覆盖水稻基因组4次。接着,确定每个切片的碱基 对序列,并用计算机程序将其组装成更长的片段,然后将 这些片段排序、装配成10万多个被称为支架的更大组件。
• 设计出的软件重点是通过支架水平上的接近来进行组装, 并采取了独特的重复序列处理算法,可识别并暂时屏蔽占 水稻基因组约40%的重复序列。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减少 计算量,又最大限度降低了错误拼接的可能性。
• 根据克隆插入子两端的DNA序列查找与之连接的克 隆建立重叠群,直到覆盖整个DNA片段,甚至染色 体
• 拟南芥基因组的测序完全依据克隆重叠群,先进 行各个BAC克隆的随机测序,再进行序列组装
• 引导鸟枪法
–构建插入片段为2kb的人类基因组质粒, 每个克隆经双向测序可读500bp

基因组测序与序列组装

基因组测序与序列组装

基因组测序与序列组装
第38页
基因组测序与序列组装
本章内容结束,谢谢!
第39页
E2f5
E2F5
E2f6
E2F6
第10页
假基因(Pseudogene)
起源于功效基因 但已失去活性DNA序列
产生假基因原因有: 1. 由重复产生假基因; 2. 加工假基因, 由RNA反转录为cDNA 后再整合到
基因组中; 3. 残缺基因(Truncated gene)
基因组测序与序列组装
第11页
重合基因:
动物
真菌 等 细菌
第6页
重复次序
➢ 高度重复次序: 长度:几个——几千个bp 拷贝数:几百个——上百万个 首尾相连,串联排列
集中分布于染色体特定区段(如端粒,着丝粒等)
也称卫星DNA
➢ 中度重复次序: 普通分散于整个基因组中; 长度和拷贝数差异很大
➢ 单一次序:
基因主要位于单一次序
动物中单一次序约占50%
一些已绘制了遗传图与物理图微生物基因 组测序中也采取这一方法.
如高等植物拟南芥基因组测序完全依据克 盛大叠群,先进行各个BAC克隆随机测序,再 进行序列组装;
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采取策略与此相同.
基因组测序与序列组装
第33页
4.3 指导测序与序列组装
建立在基因组图谱基础上”鸟枪法”,即所谓”指导 鸟枪法”或”指导测序”。
基因组测序与序列组装
第24页
基因组测序与序列组装
第25页
3.4 非常规测序
毛细管电泳
用毛细管电泳取代聚丙烯凝胶平板电泳,节 约时间,加紧测序进程,其它程序同链终止法或 化学测序法。
基因组测序与序列组装
第26页

基因组组装步骤

基因组组装步骤

基因组组装步骤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基因组组装那些事儿。

你想想,基因组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拼图,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拼图碎片给拼起来,还原出整个画面。

这可不是个简单的活儿呀!首先呢,得收集那些拼图碎片,也就是各种测序数据。

这就好比是我们到处去搜罗那些散落在各处的小图片块儿。

这可得细心点儿,不能落下任何一块儿重要的。

然后呢,就开始对这些碎片进行整理和分析啦。

这就像是把一堆乱七八糟的图片先分分类,看看哪些是一块儿的,哪些可能是另一部分的。

这一步可需要点耐心和技巧呢,不然很容易就搞混啦。

接下来呀,就是尝试把这些碎片拼接起来。

哎呀呀,这可不容易哦,就像要把那些形状差不多但又不完全一样的拼图块儿给严丝合缝地对上。

有时候会发现这里好像能拼上,但那边又有点不太对劲,就得不断地尝试和调整。

这时候就会遇到各种问题啦,比如说有些碎片好像能放这儿也能放那儿,那到底该放哪儿呢?这可真让人头疼啊!还有啊,有时候会发现少了那么一块儿关键的碎片,那可咋办呢?就得继续去寻找呀。

等好不容易把大部分碎片都拼起来了,还得仔细检查检查,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拼错了,有没有缝隙呀啥的。

这就跟我们拼完拼图后要检查一遍是不是都完整一样。

在这个过程中,真的需要很多的知识和技术呢。

就好像是一个厉害的拼图大师,得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双灵巧的手。

而且还得不断地学习新的方法和技巧,才能把这个基因组组装得越来越好。

你说这基因组组装是不是很神奇呀?它能让我们了解到生命的奥秘,知道我们身体里的那些基因都在干些什么。

这就像是打开了一个神秘的盒子,里面充满了让人惊叹的东西。

总之呢,基因组组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但却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儿。

它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为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所以呀,让我们一起为那些致力于基因组组装的科学家们点个赞吧!他们真的是太厉害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通量测序方法日渐成熟》
4.2 基因组测序的策略
1. 作图测序 (克隆依次测序,限制测序) 2. 全基因组随机测序 (全基因组鸟枪法测序,随机测序)
4.2.2 基因组测序的覆盖面
测序覆盖率计算, P定义为丢失的概率. P0=e-m, m为覆盖面, 即当量数 若m=1 P0=e-1=0.37 若m=5 P0=e-5=0.0067=0.67% 若m=10 P0=e-10=0.000045=0.0045% 要使测序的覆盖率达到99.99%,就必须使覆盖 面达到8次以上。
玉米基因组如何测序
1) 玉米基因组大小为2500 Mb(2.5 x 109),约85%的序列是重复序 列,由逆转座子组成。 2) 虽然利用EST可从基因组中抽提 出基因组序列,但因表达丰度过 低或组织专一性表达的原因, ESTs库会丢失50%的基因成员。 3) 绝大多数逆转座子和非基因编码 区都被甲基化,而95%的基因未 甲基化。 因此采用大肠杆菌 Me 302:2115-217,2003
链 终 止 法 测 序
DNA
4个泳道显 示了4种碱 基的终止位 置,彼此间 隔为一个碱 基。序列读 取由下至上。
链终止法对DNA聚合酶的要求
目前普遍采用的测序酶为Sequenase, 来自T7噬菌体
链终止法测序要求单链作为模板
制备单链DNA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将DNA克隆到质粒载体的变异率。 此外2 kb大小 降低了克隆片段含有完整基因的可能性,有 些完整基因的表达产物对宿主菌是有隆测序均为两端测序。
2. 以M13载体克隆单链DNA。
3. 以噬粒载体克隆DNA。
4. PCR产生单链DNA。
PCR产生单链DNA
引物的序列决定了DNA测序的起点
不同类型的引物用于链终止法测序
4.1.2 化学降解法
(Maxam-Gilbert)
链终止法测序的一个局限: 链内碱基配对能干扰链终止 法测序。 化学降解法:将一个DNA片 段的一端作放射性标记,再 分别采用不同的化学方法修 饰和裂解特定碱基,从而产 生一系列长度不一片段,这 片段群通过凝胶电泳分离, 确定各片段末端碱基。
第4章 基因组测序与序列组装
学习要点:
1) 基因组测序的方法
2) 序列组装的程序与方法
4.1 DNA测序的方法
DNA测序有几种方法,但到目前为止最常用的

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明的链终止法(Sanger
法)
Sanger is the only chemist to have received two Nobel Prizes in Chemistry, the first as the sole recipient in 1958 for his work on insulin, and the second in 1980, shared with Paul Berg and Walter Gilbert, for the sequencing of nucleic acids.
序列间隙缝合
物 理 间 隙 缝 合
4.3 基因组序列组装的概念定义
1) BAC末端序列(BAC-end sequenced) :一个 BAC克隆插入片段两端的已测序的序列,不包括 内部序列。可用于确定BAC的排列方向以及重叠 群(contig)在支架(scaffold)中的排列方向。
2) 重叠群(contig) :一群相互重叠的克隆或DNA 序列,可以是草图序列或精确序列, 包括连续 的(内部无间隙)或不连续的(内部含间隙)DNA 序列。
技术路线:
将双链DNA样品变为单链 ↓ 每个单链的同一方向末端都用放射性同位素 标记,以便显示DNA条带 ↓ 分别用不同方法处理,获得只差一个核苷酸 的降解DNA群体 ↓ 电泳,读取DNA的核苷酸顺序
化学降解法所用的化学技术
碱基 特异修饰方法
G
A+G
Ph8.0,用硫酸二甲酯对 N7进行甲基化, 使 C8-C9键对碱基裂解有特殊敏感性 pH2.0 哌啶甲酸可使嘌呤环的N原子化, 从而导致脱嘌呤,并因此消弱腺嘌呤和鸟 嘌呤的糖苷键
测序技术展望
非光学显微镜成像:确定 DNA 序列的最直接方法之一 就是将核苷酸的空间线性排 列方式可视化。如果一个 DNA 链的图片具有足够高的 分辨率, 可以将DNA 链上 的4 种碱基区分开来, 那么 序列将非常容易地被读出。 这正是目前显微镜领域科研 人员所努力实现的。
《DNA测序技术发展及其展望》 《下一代测序技术: 技术回顾与展望》
几种不同生物基因组的测序
1) 2) 3) 4) 4) 5) 大肠杆菌基因组测序----作图法 流感嗜血杆菌基因组测序---鸟枪法 果蝇基因组测序---鸟枪法 人类基因组测序---作图法和鸟枪法 拟南芥基因组测序—作图法 水稻基因组测序---作图法和鸟枪法
大肠杆菌基因组测序
流感 嗜血 杆菌 基因 组鸟 枪法 测序 流程
玉米基因组甲基化过滤测序法
1) 大肠杆菌McriA和McriB系统可以破坏入侵的含有 胞嘧啶甲基化的外源DNA,动物和植物DNA对这一 系统也很敏感。 2) 用甲基化敏感的限制酶切割玉米基因组DNA,将 克隆载体转化大肠杆菌McriA和McriB系统菌系, 凡是含有胞嘧啶甲基化的克隆均被淘汰。 3) 采用甲基化过滤法可将玉米基因组中93%的甲基 化序列除去。
毛细 管电 泳技 术的 创新
毛细管装置有96个泳道, 每次可同时进行96次测序。
毛细管
Sanger等发明的双脱氧核苷酸末端终止法 和Gilbert等发明的化学降解法,标志着第 一代测序技术的诞生。
4.1.4 其它测序方法
1. 光点测序(焦磷酸测序): 往反应液中每次只加入1种核苷酸,当加入的核 苷酸结合时,反应液发出亮点,记录核苷酸种类。 原理:脱氧三磷酸核苷酸连接到DNA 3’-末端时 会释放1个焦磷酸(PPi) ,焦磷酸在磷酸化酶的作 用下转化为化学能,并发出光亮。 当核苷酸未结合时,反应液中的核苷酸酶迅速分 解此核苷酸,由此来测定DNA序列。
测序结果略高预计结果, 42个物理间隙和98个顺序间隙
4.2.3 序列间隙与物理间隙
测序后将DNA序列进行组装,会发现存在不连续 的区段,它们产生于:
1) 因覆盖率的原隆载体自身的限制或DNA顺序特殊的组 成等原因造成某些顺序丢失或未能克隆, 这类 间隙称为物理间隙。
第三代测序技术(单分子测序,直接测序)
近期出现的Helicos公司的Heliscope单分子测序仪、 Pacific Biosciences公司的SMRT技术和 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 公司正在研究的纳米孔单分 子技术, 被认为是第三代测序技术。 纳米孔:不再基于目前所用测序技术广泛使用的边 合成边测序的思想,而是使用外切酶从ssDNA的末 端逐个切割形成单碱基,被切下来的单个碱基会落 入纳米孔,并和纳米孔内的环糊精相互作用,短暂 地影响流过纳米孔的电流强度,这种电流强度的变 化幅度就成为每种碱基的特征。 利用不同碱基产生的电信号进行测序。
4.4 基因组测序的其他路线
4.4.1 重要区域优先测序
人们对感兴趣的基因或与疾病相关的基因优 先测序。 如: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区位于第6号染 色体,与人类免疫系统有关,因而优先测序。
链终止法:合成与单链DNA互补的多核苷酸
链,由于合成的互补链可在不同位置随机终止
反应,产生只差一个核苷酸的DNA分子,从而 来读取待测DNA分子的顺序。
技术路线:
制备单链模板 ↓ 将单链模板与一小段引物退火 ↓ 加入DNA聚合酶 4种脱氧核苷酸
分别加入少量4种双脱氧核苷酸 ↓ 将4种反应产物分别在4条泳道电泳 ↓ 根据4个碱基在4条泳道的终止位置读出基因序列
质粒(高拷贝) 2.0 1 903 468 570 7.3 x 质粒(低拷贝) 10.0 1 278 386 567 5.4 x BAC 130.0 19 738 500 0.07 x -----------------------------------------------------------------------------------注: 测序总长1.2 x 1010, 组装后草图为116.2 Mb. 3) 果蝇基因组总长180 Mb, 草图顺序占其2/3. 其余顺序为异染色质区, 约60 Mb. 因异染色质区重复顺序大多, 不能有效克隆或组装. 4) 果蝇基因组草图仍有1000个间隙. 5) 草图序列包含97.5%基因.
流感嗜血杆菌基因组鸟枪法测序结果预测
1) 流感嗜血杆菌基因组总长: 1.8 Mb 2) 两端测序, 每次有效的可读顺序为460 bp, 每个克 隆为920 bp. 3) 随机挑选质粒载体克隆9600个, 两端测序共获得 测序总长为8.84 x 106, 覆盖面约5, P0=e-5=0.67%. 4) 预计丢失的顺序为Le-m=1.8 Mb x 0.0067=1.25 x 104bp. 5) 空隙长度为: L/n=1.8 Mb /(9600 x 2) (L为基因组 总长, n为测序数)=100 bp. 6) 空隙数为:1.25 x 104bp/100 bp=128
肼可打开嘧啶环,后者重新环化成五元环 后易除去 1.5mol/L NaCl存在时,可用肼除去胞嘧啶
C+T C
以尿苷酸G反应为例
化学降解测序法不需要进 行酶催化反应,因此不会 产生由于酶催化反应而带 来的误差;对未经克隆的 DNA片段可以直接测序。
4.1.3 自动化测序
荧光染料标记物的发明:
使链终止法用于自动化测序,用不同的荧光 色彩标记ddNTP,如ddATP标记红色荧光, ddCTP标记蓝色荧光,ddGTP标记黄色荧光, ddTTP标记绿色荧光。由于每种ddNTP带有 各自特定的荧光颜色,而简化为由1个泳道同 时判读4种碱基。
4.3.1 作图 法测 序与 序列 组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