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运动镜头的特点和拍摄

一、运动镜头的特点运动镜头的魅力来自于其突出的特点:1、运动镜头的画面框架相对运动观众视点不断变化运动镜头是通过摄像机的运动和连续的记录,在电视屏幕上呈现出被摄主体的运动、多变的景别和角度、连续动态的背景、多维空间和层次,形成多变的画面构图和审美效果;而且,摄像机的运动使不动的物体和景物也发生了运动和位置的变换,在屏幕上直接表现了人们生活中流动的视点和视向。
运动镜头不仅赋予电视画面丰富多变的造型方式,也使得电视成为更加逼近生活、逼近真实的艺术;使电视观众能够通过屏幕,用运动着的视点观察运动中的生活和生活的运动。
“这就起着与蒙太奇相似的作用,最后使影片有了它自身的节奏,这种节奏也正是构成影片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2、运动镜头有很强的主观性和指向性摄像机的运动不仅是摄像者发挥创造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影响观众视点和心理反应的主观介入方式。
“活动的摄影使空间产生了某种动态,它不再是一种呆板的框框,而变成一种流动而活跃的表现因素。
”摄像者在进行推、拉、摇、移、跟等运动拍摄时,观众所看到的画面外部运动过程就等于是构图、调整的过程,是摄像者主观创作意图和实际操作情况的外化和反应。
因此,观众一直是“跟着摄像机镜头”在观看。
画面表现出了摄像人员的创作意图和内容上的指向性,尤其是一些移、跟镜头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同时也比较明显地具有摄像者的主观性。
摄像机一旦动起来,画面内容即观众的视野也将随着改变,观众的期待心理被调动起来,对框架移动后的新画面产生较强的渴望和关注,因此运动镜头具有很强的指向性。
3、运动镜头保持了画面表现时空的连续和统一运动镜头中所呈现的时空与现实时空是一致的,不具有剪辑所带来的画面时空表现上的假定性,画面形象的连续运动和画面时空的连续转换具有不可置疑的真实性。
特别是在纪实性节目中,保留了事件发展的时间进程,保证了现场拍摄的空间完整和动作连贯,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和真实性。
运动镜头在运动过程中,在连续的时间内实现了空间的自然转换,也就是机内编辑。
运动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运动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一运动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运动镜头,是相对于固定镜头而言的。
在拍摄过程中,变动机位、变动焦距或镜头光轴后拍摄的镜头就称之为运动镜头。
运动镜头在视觉呈现上具有独特的表现魅力。
一般来说运动镜头能够创造视觉空间立体感的幻觉,造成观众介入影片事件、冲突的视觉感;展示动作的场面与规模;突出表现剧情中的关键性戏剧元素;突出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创造特定的情绪与气氛;创造影片的节奏;造成两个戏剧元素间的有机联系;揭示和深化场面的内涵。
有些移动镜头所产生的视觉效果,被直接反映到人类最隐蔽的核心大脑,影响人的心理情绪,等于摄影直接参与了剧作。
这样,运动镜头这一摄影造型手段就不仅停留在表层层面上,而成为造型语言,直接表达了某种思想和意念。
不同的运动镜头有着不同的功能和表现力。
一、推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1.突出主体人物和重点形象。
突出细节,突出重要的情节因素;2.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局部、客观环境与主体人物的关系;3.推镜头推进速度的快慢可以影响和调整画面节奏,从而产生外化的情绪力量;4.推镜头可以通过突出一个重要的戏剧元素来表达特定的主题和涵义;5.推镜头可以加强或减弱运动主体的动感。
二、拉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1.拉镜头画面的取景范围和表现空间是从小到大不断扩展的,是一种纵向空间变化的画面形式,它可以通过纵向空间和纵向方位上的画面形象形成比照、反衬或比喻等效果,使得画面构图形成多结构变化;2.一些拉镜头以不易推测出整体形象的局部为起幅,有利于调动观众对整体形象逐渐出现直至呈现完整形象的想象和猜想;3.拉镜头内部节奏由紧到松,与推镜头相比,较能发挥感情上的余韵,产生许多微妙的感情色彩;4.拉镜头常被用作结束性和结论性的镜头作为转场镜头。
三、摇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1.展示空间,扩大视野,能够介绍、交待同一场景中两个主体的内在联系;2.利用性质、意义相反或相近的两个主体,通过摇镜头把它们连接起来表示某种暗喻、比照、并列、因果关系;3.便于表现运动主体的动态、动势、运动方向和运动轨迹,对一组相同或相似的画面主体用摇的方式让它们逐个出现,可形成一种积累的效果;4.可以用摇镜头摇出意外之象,制造悬念,在一个镜头内形成视觉注意力的起伏。
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分析

1试比较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在艺术表现力上的优劣势,并以影片实例举例说明。
答:固定镜头让摄影机处于静观的位置,不参与到场景中,具有不做任何引导和评价的客观性。
同时,固定镜头常常用来描述或强调细节,以及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建立镜头节奏感。
但固定镜头缺乏真实立体感,没有主观能动性,同时镜头语言没有运动镜头丰富多彩。
都说一部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很重要,而影片《铁皮鼓》中的第一个镜头就是一个远景的固定镜头。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是在一大片一大片的土豆地里,主人翁Oscar的外婆蹲着的一个背影,旁边放着两大筐土豆,外婆前面就是一堆炊烟。
在着这个远景的固定镜头中,我们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天和土豆地分界线上有一个人在跑动,后面有两个影子在追。
这也为后面外祖父怎么钻到外祖母的裙底下,以及妈妈的出生先交代了大的环境的缘由,为下文做了铺垫。
都说影片中每个镜头都不是多余的,都有他自己的作用,而导演施隆多夫对这个开头的固定镜头的布置和设计以及对隐喻的深刻运用,大气而又尖锐,深刻而又鲜明,完全体现了一个优秀导演的厚道功底。
而运动镜头因为有多变的景别和角度,多变的空间和层次,以及多变的画面构图和审美效果,所以画面丰富多变,动感十足,也使得电影脱离了戏剧的美学特征,动作发生的空间和时间得到完整的和连续的表现,同样也使得银屏艺术拥有了立体的空间感,成为更加逼近生活、逼近真实的艺术。
而运动镜头具有强制性,不够客观真实。
就拿《刺客联盟》来说吧,韦斯利在得知自己被斯隆利用并杀死自己的亲生父亲时,便展开了一场复仇计划。
当韦斯利把一车的老鼠炸药倒出来,老鼠在地上快速的涌动,一个个特写镜头镜头呈现在我们眼前,镜头紧紧跟着老鼠,模拟逼真和身临其境的视线效果。
在老鼠进入房间后,人们发现满地的老鼠并且还绑着炸弹,那多镜头多景别的切换运用营造出紧张、激烈的快节奏感。
同时,对一个飞在空中的老鼠炸弹进行特写追拍,后期还对时间进行了延伸和冻结的处理,紧接着就是炸弹爆炸的场面。
运动镜头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在影视制作中,运动镜头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表达手段,能够增强画面的动态感和视觉冲击力。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和掌握不同运动镜头的拍摄技巧,分析其效果,并总结出适合实际拍摄场景的运动镜头运用方法。
二、实验目的1. 熟悉不同运动镜头(推、拉、摇、移、跟)的拍摄技巧和操作方法。
2. 分析不同运动镜头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效果。
3. 总结适合实际拍摄场景的运动镜头运用方法。
三、实验内容1. 推镜头- 拍摄技巧:在摄像机与被摄物体之间进行近距离拍摄,使物体逐渐放大。
- 操作方法:保持摄像机稳定,缓慢推进,避免画面抖动。
- 应用效果:突出主体,引导观众视线,增强视觉冲击力。
2. 拉镜头- 拍摄技巧:在摄像机与被摄物体之间进行远离拍摄,使物体逐渐缩小。
- 操作方法:保持摄像机稳定,缓慢拉远,避免画面抖动。
- 应用效果:展现空间感,拓展画面视野,引导观众思考。
3. 摇镜头- 拍摄技巧:摄像机围绕某一固定点进行旋转拍摄,使画面呈现环状运动。
- 操作方法:保持摄像机稳定,缓慢旋转,避免画面抖动。
- 应用效果:模拟人眼观察到的运动轨迹,增强画面的动态感。
4. 移镜头- 拍摄技巧:摄像机沿着某一固定方向进行平移拍摄,使画面呈现水平或垂直移动。
- 操作方法:保持摄像机稳定,缓慢移动,避免画面抖动。
- 应用效果:展现空间关系,引导观众视线,增强画面的动态感。
5. 跟镜头- 拍摄技巧:摄像机跟随被摄物体进行拍摄,使画面呈现跟随运动。
- 操作方法:保持摄像机稳定,与被摄物体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画面抖动。
- 应用效果:展现动态场景,增强观众的代入感。
四、实验过程1. 实验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种运动镜头的拍摄。
2. 拍摄练习:每组根据所学技巧,进行实际拍摄练习。
3. 分析讨论:拍摄完成后,各组分享拍摄心得,分析不同运动镜头的应用效果。
4. 总结归纳:根据实验结果,总结适合实际拍摄场景的运动镜头运用方法。
运动镜头

跟 镜 头
定义: 摄像机跟随被摄主体运动拍摄的镜头。通常 与其他运动镜头不固定的组合起来用。 分为:跟移、跟摇。
跟镜头分类和拍摄
* 1 跟移:摄像机在移动中始终跟随被摄主体运动。 2 跟摇: 摄像机机位不动,以摇拍的方式来跟随
运动主体。
摇移: 跟的方法:采用广角,尽量使主体在画框中的位置
基本保持不变。
㈡拉镜头
摄像机运动方式与推镜头方向相反,摄 像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镜头画面显示出由 局部到整体的变化,背景空间越来越大。
运 动 镜 头
1 表现主体事物处在何种空间环境中。
2 归纳总结段落或全片收场
因为拉镜头使人的感觉从局部窄小的空间过渡到开 阔舒展的空间,使局部强调过的景物囊括到落幅的全景 之中,因此具有归纳总结的含义。 另外,它使一个富有动作性的场面趋于安稳平和。
转镜头
定义:摄像机以镜头光轴为中心倾斜、旋转 拍摄时产生的“转”的效果的镜头 。
作用:多用于表现人物兴奋或头晕目眩的主观 镜头。
小窍门:对于四周高耸林立的楼房,用广角仰
拍环摇一圈,也会产生“转”的效果。
甩镜头
定义:有一个稳定的起幅画面,后面是一个快 速的跟摇,使画面景物虚化。再接一个 静止的画面。 作用:1 表现快速运动主体,运动前后的状态 2 表现剧中人快速搜寻时的主观镜头
运动镜头
固定镜头:摄影机位置不动、镜头焦距固 定不变的情况下摄取的画面。 运动镜头:摄影机位置改变的情况下拍摄 的画面。
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 升降镜头、甩镜头等。
起幅和落幅:在运用运动摄影时,在运 动的起点与终点处要留有一段稳定时间, 称之为起幅和落幅。
镜头的运动往往意味着视点的运动 客观视点:镜头代表叙事人的视点,镜 头的运动只是单纯交代事实与细节。 主观视点:镜头运动的路线正是剧中人 物的运动,代表剧中人物的视角。 无人称视点:既不代表剧中人物,又并 非叙事人的视点,往往用以表示悬念。
无人机影视航拍及后期制作课件:运动镜头

参与者,从而增加真实感
5. 较好地渲染开朗、压抑、舒畅、紧张等各种气氛、情绪,
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运动镜头
推镜头
快速地推:节奏感强,视觉冲击力强,可造成紧张不安或
惊险刺激的感觉
慢速地推:节奏舒缓,可显示安宁、幽静气氛,有比较强
的抒情意味
运动镜头
推镜头
推镜头具有明确的主体目标,推进的方向、最终落点落幅
还可以几种运镜方式结合使用
运动镜头
优势
1. 可以展现出情绪、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2. 有助于突破固定的画幅限制,扩张视野,增强画面的动感
和空间感,丰富画面的造型形式
3. 起到描绘事件的发生、发展的真实过程,表现事物在时空
转换中的因果关系和对比关系,增强画面的可信度
4. 将观众从旁观者的地位,逐步引人画面,成为身临其境的
拉镜头
拉镜头有利于表现主体与环境、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并且强调主体 所处的环境
运动镜头
摇镜头
指摄像机机位不动,借助于云台或拍摄者自身,变动摄像机光学 镜头轴线拍摄的镜头 航拍时,以飞行器为轴心做旋转运动,或者控制云台相机做纵向 旋转运动,画面扫过一定角度即为摇镜头
运动镜头
摇镜头
摇镜头具有介绍环境的功能,可以包容更多的视觉信息 对于横向分布的物体,如群山、大坝、大桥、长城等横线条景物 用水平摇;纵向分布的物体用垂直摇,能够完整而连续地展示其 全貌,形成高大、威武、壮观、雄伟的气势
运动镜头
运动镜头
一、运动镜头 二、固定镜头
运动镜头
运动镜头
定义
运动镜头这个词来自于电影工业
视频中的运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拍摄时镜头的
运动,一个是被摄对象的运动
镜头运动的名词解释

镜头运动的名词解释镜头运动是电影制作和摄影领域中常见的一项技术,通过对摄影机或摄像机的位置、视角和焦距的变化,来创造视觉上的动态效果。
镜头运动可以让观众感受到画面的生动和变化,增强电影、电视剧或广告等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1. 前景与后景的对比镜头运动常用的一种技巧是通过调整焦点和镜头的位置,将前景与后景分别呈现给观众。
这种运动常见于追逐场景中,通过快速调整焦距,让前方的景物清晰可见,而背景则模糊不清,从而让观众更加专注于主要人物或行为。
2. 倾斜和偏移倾斜和偏移是常用的另一种镜头运动方式。
通过倾斜摄影机或摄像机,或者使用特殊的镜头来创造一个斜视角度,可以给观众一种不同寻常的感觉。
这种运动常用于表达紧张、不稳定或夸张的情绪,例如悬疑片或恐怖片的紧张时刻。
3. 运动的跟随镜头运动还可以通过跟随主体物体或人物的运动,在画面中模拟观看者的视角。
这种技术常见于追逐、激烈运动或动作片中。
通过通过镜头追踪主要人物的运动,观众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其速度、力量和紧张感。
4. 缩放和变焦缩放和变焦是另一种常用的镜头运动技术。
通过调整镜头的焦距,可以在不改变摄影机的位置的情况下,改变画面的大小,从而提供一种近距离或远距离的效果。
这种技术常常用于追捕或表达人物内心矛盾的时刻。
5. 中焦和超视角中焦和超视角是镜头运动中常用的两种技术,通过调整镜头的焦距,可以创造不同的视觉效果。
中焦可以提供更接近真实视角的拍摄效果,更贴近人眼的观察方式。
而超广角则可以使画面增加透视感和视觉冲击力,让观众感受到更广阔的场景。
总结:镜头运动在电影制作和摄影中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和艺术手法。
通过调整镜头的位置、焦点和焦距,可以创造出富有动感和生动效果的画面,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无论是追逐戏、悬疑片还是动作电影,镜头运动都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视觉感受,使观众更加沉浸于作品中。
对于电影制作人员和摄影师来说,了解和掌握镜头运动的技巧是必不可少的,以便能够创造出更具艺术性和戏剧性的视觉作品。
运动镜头中的艺术

运动镜头中的艺术摘要:本文通过详尽的实例全面分析了运动镜头的表现作用和镜头运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镜头运动表现艺术电影诞生初期,一直是以固定画面展示给受众,如《火车进站》这部影片。
当卢米埃尔公司的摄影师普洛米奥在一次钓鱼的过程中,通过流淌的河水感受到一种运动的存在,瞬间突发奇想,于是运动镜头就产生了。
在运动的方式上逐步出现了推、拉、摇、移、跟、升降等形式。
对影视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运动镜头的表现作用运动摄影作为画面外部的运动形式,所带来效果是丰富的。
与固定镜头相比,固定镜头只能让观众看到一个视平面上的主体运动状态,而运动镜头却可以利用角度方向的变化,构成多角度,多视点的观看运动对象。
运动与变化有无限的可能性。
因为摄影机是建立在场景关系、人物运动关系之上的一种主观运动形式,所以导演、摄影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机位运动方式得到不同的画面效果。
摄影运动本身并没有规律可言,也没有现成的模式。
但当它与影片中画面具体内容、运动结合起来时就会产生作用。
在如今的影片中运动镜头已经无处不在。
运动镜头在影视作品中有以下几种表现作用。
1、调节画面构成当拍摄距离和拍摄角度确定后,面临着如何把被摄对象装进画面里来,这就是构图。
运动镜头在此的作用是帮助平衡画面内主体的运动。
主体不可能呆在画面中一动不动,他或从画面一侧再到另一侧,或干脆走出画面。
此时,镜头就必须以主体为主,保持主体中心地位,跟随主体运动,调整画面构图。
这时运动镜头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受众只看到主体的运动,而看不到摄影机的运动。
2、突出主体、展示空间运动镜头使受众强迫性地接受信息。
在表现人物时通过运动镜头既能突出主体,也能与内容结合为主题服务。
比如影片《巴顿将军》中有一个经典镜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一具尸体脸上爬过的蝎子,将镜头拉开,逐渐展示出战场的规模,横尸遍野一片凄凉,使观众在视觉上融入环境进入规定情景。
这一切都与运动镜头分不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朱尉贺清
运动镜头,是相对于固定镜头而言的。
在拍摄过程中,变动机位、变动焦距或镜头光轴后拍摄的镜头就称之为运动镜头。
运动镜头在视觉呈现上具有独特的表现魅力。
一般来说运动镜头能够创造视觉空间立体感的幻觉,造成观众介入影片事件、冲突的视觉感;展示动作的场面与规模;突出表现剧情中的关键性戏剧元素;突出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创造特定的情绪与氛围;创造影片的节奏;造成两个戏剧元素间的有机联系;揭示和深化场面的内涵。
有些移动镜头所产生的视觉效果,被直接反映到人类最隐蔽的核心大脑,影响人的心理情绪,等于摄影直接参与了剧作。
这样,运动镜头这一摄影造型手段就不仅停留在表层层面上,而成为造型语言,直接表达了某种思想和意念。
不同的运动镜头有着不同的功能和表现力。
一、推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1.突出主体人物和重点形象。
突出细节,突出重要的情节因素;2.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局部、客观环境与主体人物的关系;3.推镜头推进速度的快慢可以影响和调整画面节奏,从而产生外化的情绪力量;4.推镜头可以通过突出一个重要的戏剧元素来表达特定的主题和涵义;5.推镜头可以加强或减弱运动主体的动
感。
二、拉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1.拉镜头画面的取景范围和表现空间是从小到大不断扩展的,是一种纵向空间变化的画面形式,它可以通过纵向空间和纵向方位上的画面形象形成对比、反衬或比喻等效果,使得画面构图形成多结构变化;2.一些拉镜头以不易推测出整体形象的局部为起幅,有利于调动观众对整体形象逐渐出现直至呈现完整形象的想象和猜测;3.拉镜头内部节奏由紧到松,与推镜头相比,较能发挥感情上的余韵,产生许多微妙的感情色彩;4.拉镜头常被用作结束性和结论性的镜头作为转场镜头。
三、摇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1.展示空间,扩大视野,能够介绍、交待同一场景中两个主体的内在联系;2.利用性质、意义相反或相近的两个主体,通过摇镜头把它们连接起来表示某种暗喻、对比、并列、因果关系;3.便于表现运动主体的动态、动势、运动方向和运动轨迹,对一组相同或相似的画面主体用摇的方式让它们逐个出现,可形成一种积累的效果;4.可以用摇镜头摇出意外之象,制造悬念,在一个镜头内形成视觉注意力的起伏。
四、移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
1.移动镜头在表现大场面、大纵深、多景物、多层次的复杂场景时具有气势恢宏的造型效果;2.移动摄像可以表现某种主观倾向,通过有强烈主观色彩的镜头表现出更为自然生动的真实感和现场感,使运动物体更具动感和特色。
五、跟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1.跟镜头能连续而详尽地表现运动中的被摄主体,它既能突出主体,又能交待主体运动方向、速度、体态及
其与环境的关系,有利于通过人物引出环境;2.从人物背后跟随拍摄的跟镜头,由于观众与被摄人物视点相同,可以表现出一种主观性镜头,还可以随时抓拍,使观众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3.跟镜头对人物、事件、场面的跟随记录的表现方式,在纪实性节目和新闻的拍摄中有着重要的纪实性意义。
六、升降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1.升降镜头有利于表现高大物体的各个局部,有利于表现纵深空间中的点面关系;2.利用镜头的升降可以实现一个镜头内的内容转换与调度,常用以展示事件或场面的规模、气势和氛围;3.升降镜头的升降运动可以表现出画面内容中感情状态的变化。
七、综合运动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
在实际拍摄中常常用到综合运动拍摄,即将两种以上运动拍摄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例如跟摇、拉摇、移推等),实现多角度、多构图、多景别的造型效果。
综合运动镜头的视点更自由,信息量更丰富,表现力更强,更自然真实,贴近生活,视觉连贯流畅,构图形式丰富多彩,并考虑人们的视觉心理,合理地选用不同的
运动拍摄方式。
1.综合运动镜头有利于在一个镜头中记录和表现一个场景中一段相对完整的情节;2.综合运动镜头有利于通过画面结构的多元性形成表意方面的多义性;3.综合运动镜头在较长的连续画面中可以与音乐的旋律变化相互“合拍”,形成画面形象与音乐一体化的节奏感。
参考文献:
①李文波:《运动镜头的独特表现魅力》[J],《记者摇篮》,2007年第7期
②林洪桐:《银幕技巧和手段》[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
③付庆军:《影视运动镜头的造型功能和拍摄》[J],《影视技术》,2004年第4期
④唐士都:《试论运动镜头的思维和语言》[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