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沌理论下的英语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教学系统的混沌性与教学设计

教学系统的混沌性与教学设计

教学系统的混沌性与教学设计黄津成(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发表于《中国教育学刊》1997.3教学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这一观点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但如果站在混沌科学的立场上,用混沌的观点来审视教学系统,从更确切的意义上来讲,教学系统是一个混沌系统。

既然教学系统是一个混沌系统,那么它的运动过程必然要受混沌科学所揭示的混沌系统规律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当具备一些混沌科学的思想观点,自觉地遵循混沌系统的运动规律,以求使自己的教学实践更符合教学系统的运动规律,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在混沌理论所揭示的混沌系统众多的运动规律中,有4个理论对课堂教学设计具有非常深刻的启示意义。

一、作为混沌系统的教学系统是线性与非线性的统一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系统是线性的,教学与学生发展之间,呈清晰的因果线性关系,一定的教学必然导致学生一定的发展变化,知识、能力的简单累积会自然地导致学生的整体发展。

这样的观点常造成教师教学的简单化、刻板化,把学生的发展归结为点滴发展的机械累加。

课堂教学往往被设计为线性的一维过程,把预定的目标和步骤的顺序作为达到最终目标的途径,一经给定,就再无变化。

在教学中,教师常常把预定的教学方案强硬地塞给每一位学生,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机械的接受者。

作为混沌系统的教学系统应该是线性与非线性的统一。

从总体上来看,教学必然带来学生的发展,教学是因,学生的发展是果,呈线性因果关系。

但从局部来看,教学和学生的发展表现为互为因果关系,而且它们之间结合成一个密切联系而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课堂教学中这种非线性特征表现得非常明显,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其身心状况制约着教学,而教学又促进和调节着学生的发展与身心状况。

课堂中的任一偶发事件或对教学目标的微小偏离,都会导致课堂教学系统的巨大变化,这就是非线性系统所特有的初始条件敏感性。

如果不能把握这一特征,不能对教学作适时适当的调整,则必然导致教学的失败。

教学系统的非线性特征,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等初始条件,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每一步骤、每一环节及过渡。

混沌世界数学教案

混沌世界数学教案

混沌世界数学教案教案标题:混沌世界数学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混沌世界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数学中的混沌理论,并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数学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培养他们的数学建模能力。

教学内容:1. 混沌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混沌世界中的数学模型和算法3. 混沌世界中的数学应用案例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图片或视频,介绍混沌世界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知识讲解:2. 解释混沌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混沌系统、混沌现象和混沌吸引子等概念。

3. 介绍混沌世界中常见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如洛伦兹系统、分形等。

示例演练:4. 带领学生通过实例演练,理解混沌世界中的数学模型和算法的具体应用过程。

例如,通过洛伦兹系统模型,演示混沌现象的产生和变化规律。

小组讨论:5.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主讨论混沌世界中的数学应用案例,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问题解决:6.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小组讨论中提出的问题。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并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评估。

总结回顾:7.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强调数学在混沌世界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8.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混沌世界中的数学问题,并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参考书目。

教学评估:9. 设计一份简单的测验或作业,评估学生对混沌世界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0.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资源:- 混沌世界数学模型的相关文献和资料- 数学建模软件或工具的使用指南- 洛伦兹系统的模拟软件或可视化工具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深入研究混沌理论的相关领域,如混沌动力学、非线性系统等。

2. 组织数学建模比赛或项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3. 推荐学生阅读与混沌世界相关的科普书籍或研究论文,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视野。

混沌/复杂系统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路径探析

混沌/复杂系统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路径探析

作者: 王兰兰[1];苗兴伟[2]
作者机构: [1]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2]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北京
100875
出版物刊名: 外语教学
页码: 43-48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6期
主题词: 混沌;复杂系统理论;群体动力;大学英语教学
摘要:混沌/复杂系统理论最初兴起于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并广泛应用于物理,生物及数学等学科的研究,被称为21世纪的理论。

但这一全新的理论视角在我国学界并未引发足够关注。

本文试图通过梳理该理论的内涵、历史演变过程,分析该理论在应用语言学领域的意义和前景。

文章最后阐述了该理论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以及具体的实际操作要点。

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人教版下册《Our Universe》教案

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人教版下册《Our Universe》教案

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人教版下册《OurUniverse》教案引言:Our Universe是小学四年级下册英语教材中的一本课本。

本教案旨在通过针对该教材内容的分析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Our Universe》中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教案分为五个部分,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活动及课堂小结。

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与太空和宇宙有关的英语单词和句型;2. 学生能够理解文本中的主要内容,能够流利地朗读并正确运用;3. 学生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4.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和应用与太空和宇宙有关的英语单词和句型;2. 理解并流利地朗读课文;3. 运用听说读写等方式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课文中较长的复杂句子;2. 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四、教学活动:活动一:预习导入1. 教师出示包括星星、月亮、太阳等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和回顾已经学过的与太空和宇宙相关的英语单词;2. 学生小组之间展开小组对话,表达自己对太空的认知,分享观点和经历。

活动二:听说读活动1.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认真听并跟读;2. 学生进行同伴间合作,模仿课文录音进行对话练习,增强口语表达能力;3.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鼓励他们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

活动三:写作活动1. 学生小组内合作,讨论太空的特点和奇观;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篇关于太空的短文,包括他们对太空的想法以及他们梦想成为宇航员的理由。

活动四:游戏活动1. 教师设计朗读比赛,学生分组进行比赛;2. 游戏中学生需要快速准确地朗读与太空和宇宙有关的单词和句子。

五、课堂小结:在这节课中,我们通过预习导入、听说读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了与太空和宇宙相关的英语单词和句型。

通过小组合作和游戏活动的设计,学生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运用混沌性理论指导课堂教学设计

运用混沌性理论指导课堂教学设计

运用混沌性理论指导课堂教学设计
陈凌志
【期刊名称】《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06)004
【摘要】教学系统是混沌世界中的一部分,是一个相对较小的混沌系统.它的运动过程必然要受混沌科学所揭示的混沌系统规律的影响.为此就有序建构线性教学模式,解决教学系统中线性与非线性的统一,重视混沌吸引子在教学系统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总页数】3页(P433-435)
【作者】陈凌志
【作者单位】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J], 周丹
2.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J], 周丹;
3.“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七步走——学习进阶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J], 阮传志
4.遵循认知规律重视过程方法——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J], 张林;何龙;
5.教学系统的混沌性与课堂教学设计 [J], 黄津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混沌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2019年精选文档

混沌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2019年精选文档

混沌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数学与物理学领域的混沌理论与相对论、量子理论被称为20世纪的三大科学理论革命。

17世纪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奠定了近代物理世界的机械科学观、简单秩序观、系统封闭观,其核心思想是确定性的宇宙可以通过联系和关系定理进行预测与控制,原因和结果存在着线性的关系等重要观点。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突破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量子力学的创立,揭示了微观粒子运动的随机和不确定性。

量子物理学认为,宇宙并非是一个巨大的、事先决定的存在,所有的物理现象都是不可决定的,也是不可预测的。

这种非决定论为理解世界的混沌现象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

混沌学的相关研究指出:世界是确定的、必然的、有序的,但同时又是随机的、偶然的、无序的;有序运动会产生无序,无序的运动又包含着更高层次的有序。

现实世界是确定性和随机性、必然性和偶然性、有序和无序的辩证统一。

本文试从混沌理论的要点去分析英语学习过程,旨在加深英语教师和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过程的了解,对大学英语教学有所启示。

一、混沌理论的三个基本概念“混沌”是指非决定论的不可预测性与无序性、复杂性、不平衡性、多样性、非线性及不稳定性的存在。

混沌并不意味着无序。

理解混沌,应当注意把握两点:第一,混沌系统中隐藏着有.序,混沌是有序的前兆和伙伴而不是敌手,它在有机体的进化和成熟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第二,混沌是存在于无序中的有序模式。

混沌理论中有三个基本概念:蝴蝶效应、分形和奇异吸引子。

1.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Sensitive dependence on initial conditions)。

混沌系统对初始条件是敏感的,在初始状态,一点轻微的变化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也常被称为“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 (一只蝴蝶在世界上某个地方震动一下翅膀,就会引起世界上另一个地方的风暴)。

根据这一理论,一点小的偏差都可能使我们偏离所希望达到的状态。

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是与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相关联的。

英语学习过程的混沌性与英语教学

英语学习过程的混沌性与英语教学

英语学习过程的混沌性与英语教学
黄巧云
【期刊名称】《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4(020)003
【摘要】本文通过简单介绍混沌理论,结合外语学习过程的相关理论,分析英语学习过程的"非线性"现象、"蝴蝶效应"、"混沌吸引子",旨在更深入地了解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提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总页数】3页(P83-85)
【作者】黄巧云
【作者单位】湛江师范学院,英语系,广东,湛江,52404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分析与英语教学 [J], 易金兰;肖莉
2.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中介语现象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J], 马文静;
3.具有环状结构的离散神经网络的混沌性 [J], 吴小英;陈员龙
4.带有N个不同神经元的神经网络混沌性 [J], 吴小英;李倩
5.重庆藕塘滑坡地下水位时间序列混沌性判别与预测 [J], 林宇;苏爱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oullet混沌系统的演化和控制实验讲义

Coullet混沌系统的演化和控制实验讲义

Coullet 混沌系统的演化和控制实验混沌理论与量子理论和相对论并称为二十世纪物理学三大突破性理论。

混沌理论揭示了自然界中一类确定性系统的不确定行为,是对牛顿确定性理论的重大突破。

人们对混沌现象的认识和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即渗透到数学、物理、生物、电子、气象、信息等各个学科,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和广泛关注,成为非线性科学研究的热点。

混沌是非线性系统表现出的类随机性,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由著名的LORENZ 系统引出的“蝴蝶效应”就说明了天气预报不可能长期预测;Logistic 系统和Henon 系统分别揭示了生物竞争和天体演化中的混沌行为;Coullet 系统就是描述三维流体中湍流发生机制的简化模型。

因此对混沌现象的认识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我们根据Coullet 系统设计了混沌演化和控制的实验,通过实验,了解混沌系统从周期状态演化到混沌状态的分岔过程,从而理解混沌系统外在无序表象下的内在规律性;通过对混沌系统的控制,理解混沌系统仍然是可以控制并加以利用的。

[实验目的]1.观察Coullet 系统产生混沌的演化过程。

2.测量Coullet 系统各个稳定周期状态以及混沌状态对应的参数值。

3.测量Coullet 系统各个稳定周期状态的周期。

4.研究Coullet 系统的控制过程 [实验原理]1. Coullet 系统的特性及分岔过程Coullet 系统是一个典型的三阶自治立方非线性混沌系统,其方程为034321=++++x a x a x a x a x (1) 通过变量代换,令23121,,x x xx x x ===,式(1)可表示为下列方程组 31413223133221x a x a x a x a xx xx x----=== (2)系统具有如下特性:1)系统具有奇对称性且满足),,(),,(321321x x x x x x →---的变换不变性。

2)系统有三个平衡点,分别为0P (0,0,0)、±P (43a a -±,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混沌理论下的英语教学设计孙华(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北京100081)摘 要:混沌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完美结合的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混沌学的理论已渗透至教学设计研究领域,对现代英语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英语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设计,应当掌握混沌学的理论,利用其特征如蝴蝶效应、分形、奇异吸引子等理论来思考,从而拓宽现代英语教学设计研究的视野。

关键词:混沌理论;英语教学设计;蝴蝶效应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28(2009)01-0116-03一 混沌的阐释混沌一词源于英文“chaos ”,原意是指一种混乱、动荡和无序的状态。

[1]目前,还难以给出一个关于混沌的明确统一的定义,然而,部分科学家对混沌的表述有:混沌是“确定系统的内在随机运动”(费根包姆);“混沌是非周期性的有序”(赫柏林);“混沌是宏观无序、微观有序的现象”(钱学森)……根据上述理解,可以做出如下的理解:混沌是指确定的非线性系统在一定条件下所呈现的不确定的或不可预测的随机现象;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或规则性与非规则性,或有序性与无序性融为一体的现象。

[2]其不确定性或无序、随机性不是来源于外部干扰,而是来源于系统内部。

二 混沌理论的特征为了正确理解混沌理论,必须把握以下三个关键的概念,了解混沌学的特征:1.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Butterfly effect )又称蝴蝶效应,是研究混沌理论的出发点,是对系统混沌不稳定性的形象描述。

该概念源于混沌学开创人之一E .N.洛伦兹在美国科学发展学会第139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蝴蝶效应》的论文,其中的论断是:在巴西一只蝴蝶扇动能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发生一场龙卷风,并由此提出了天气的不可准确预报性。

[3]就是说系统的混沌运动,无论是离散的或连续的、低维的还是高维的、时间演化的还是空间分布的,均对初始值具有极度敏感性。

这一特征也常被称作“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即在起初发展方向上的一个微小变化,会产生出完全不同的现象。

因为初始条件是不稳定的,不为人知的,系统某一部分中的微小混乱所产生的后果,能导致系统其它部分的巨大变化,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2.分形自相似性(Fractals )分形是混沌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般把其组成部分以某种方式与整体相似的整体称为分形,有时间演化分形和空间分布分形。

就如一条河流的支流里会发现还有支流一样,分行的产生一个嵌套递归的过程。

分形具有二个普遍特征:第一,它们自始至终都是不规则的;第二,在不同的尺度上,不规则程度却是一个常量。

混沌学与分形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计算机的进步,对纯数学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

在混沌集合的计算机图像中,常常是轨道不稳定的点集形成了分形,这些分形由一个确切的规则(对应一个动力系统)给出:它们是一个动力系统的混沌集,是各种各样的奇异吸引子。

[4]3.奇异吸引子(Strange attract ors )所谓吸引子是指这样的行为:它使系统被吸引、约束、控制、限定着物体的运动范围。

有三类不同的吸引子:不动点吸引子、有限极限环吸引子、奇怪吸引子。

不动点吸引子的作用是约束系统达到一个静止稳定态;有限极限环吸引子是指重复或循环代表系统的周期运动;奇怪吸引子是非平衡、非线性系统演化的一种归宿,代表系统的混沌运动。

奇怪吸引子通过诱发系统向不规则发展,使系统产生复杂、丰富、多收稿日期:2008-12-10作者简介:孙华(1971-)辽宁省辽阳市人,文学硕士,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第7卷 第1期2009年2月 红河学院学报Journal of Honghe University Vol .7 No .1Feb .2009变、不确定性。

依据奇怪吸引子的观点,系统被视为可通过限制活动范围的参数而进行限定,但不是可以简单预测的。

[5]混沌理论认为,所有的系统都遵从于不可预测的扰动,混沌系统不是混乱的系统,而是有秩序的,是隐藏在无序中的有序方式。

三 混沌学基本原理在英语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混沌是非线性系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也是非线性系统所特有的一种复杂状态。

麦克弗森认为,既然混沌是一切领域的正常现象,也可以用混沌理论来研究教学设计问题。

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层次的学与教的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因为教与学系统的结果与该系统要素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动态变化过程。

[6]另外,系统中的要素—学生与教师本身就是动态变化的,所以,用混沌理论指导英语教学系统设计是适宜的。

1.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的应用(1)设计弹性灵活的英语教学过程教学系统作为一个典型的非线性系统,对其过程设计应避免传统教学设计简单线性的局限,设计弹性灵活的教学过程,以适应充满复杂性的真实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随机问题。

传统的教学设计受还原论影响,将系统简化、分解为若干主要(或核心)要素,通过分析,将这些核心要素按假定因果关系按次序排列,在执行过程中具有确定的先后顺序,前一步往往是后一步的前提条件。

这是简化的、线性的教学过程设计。

然而,教学系统本身是复杂的、非线性的,其系统内部各要素具有内随机性,且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在英语教学设计方案实施过程中,因为参与主体、环境的复杂性,使教学过程充满了混沌,使简化的、线性的传统教学设计往往流于形式。

复杂非线性系统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意味着系统发展过程的动态性与系统长期行为的不确定性。

(2)设计近期具体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蝴蝶效应说明系统长期行为的不可预测性,然而初始条件的细微变化在系统短期行为上却没有明显差异。

教学系统作为一个非线性系统,其长期行为同样具有不确定性,课程教学大纲正是这一特性的准确反映。

在实践中,因缺乏对教学系统非线性特征的准确认识,制定教学目标不考虑时间长短,一律制定确定性教学目标。

混沌理论表明制定长期的确定性教学目标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系统初始状态的精确值是不可能得到的,也不可能精确控制系统发展过程。

然而,短期或阶段性的具体目标则有利于引导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

从实用、经验的角度看,长期教学过程不需要把握它的细节,而是整体趋势,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理想的做法就是近期具体目标与长期概要目标相结合。

(3)设计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传统教学设计剥去了产生混沌的复杂性,将教学系统简化为因果式对应的线性系统,重知识技能传授与教学过程控制,轻情感态度与学生学习感受,而实际上“重大的、综合的教育问题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众多错综复杂、相互作用的要素”。

[7]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愉快的情绪、积极的情感有利于智力活动,低落的情绪、消极的情感则不利于智力发展。

教师和学生的情绪、情感都可能成为教学系统的敏感初始条件,对教学结果或学习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混沌理论表明了情感在教学系统中的蝴蝶效应,而实践验证了情感对学生发展产生的非线性放大作用。

理论与实践都说明,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情绪、情感会显著影响教学效果。

2.分形的应用分形是指系统在不同标度下的自相似性。

元认知是一种帮助学习者处理复杂、劣构现实世界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学习者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者的认知具有跨尺度的相似性,帮助学习者反思其学习活动,发展元认知,提高元认知能力应该成为教学活动的任务之一。

元认知(metacogniti on)是关于认知的认知,是学习者对自己认知过程理解、控制和操作的知识与能力的自觉意识,它可以分为元记忆、元理解、自调、图式训练和迁移几个主要部分。

[8]在英语教学设计中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元认知,利用分形迭代的思维方法,促进认知的蝴蝶效应发生。

例如,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加强对基础知识与核心概念的重点设计,以培养元记忆,运用类比或隐语的方法促进学习迁移;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学生“学什么”到“为什么”的设计,逐步培养问题思考能力,运用反思法培养学生的自调能力等。

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是解决复杂世界现实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

3.吸引子的应用教学中利用负反馈机制控制教学过程,努力实现预定目标,忽略或排斥正反馈机制的作用,消除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干扰等因素。

混沌理论认为教学过程的错误、干扰等因素往往是学习吸引子,若处理711孙华:基于混沌理论下的英语教学设计得当,能促进学生认知的非线性扩张。

负反馈使系统趋于平衡与稳定,其作用类似于收敛吸引子对系统的收敛作用。

正反馈与负反馈相反,它是一种破坏原有的稳定状态,使系统趋于不稳定的反馈,其作用类似于奇怪吸引子对系统的作用。

两类吸引子使系统以稳定—不稳定—新的稳定的方式螺旋式发展。

在教学系统中,目的、目标、总体要求属于收敛吸引子,而学生各自的独特的个性、独特的学习风格与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干扰等属于奇怪吸引子。

英语教学设计应同等重视两类吸引子和两种反馈机制,既要发挥收敛吸引子和负反馈机制作用,努力实现预期的总体目标,又要发挥奇怪吸引子和正反馈机制作用,使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得到充分发展。

传统教学设计只重视负反馈,往往忽视甚至排除正反馈机制的作用,对学习者的认知扩散和个性张扬起着抑制作用。

四 结语混沌学有力地推动了经典科学范式的变革,改变了一些教学设计模式。

本文在分析教学系统非线性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混沌学基本原理在英语教学设计中的应用问题。

是混沌理论具体应用到英语教学设计实践的一些粗浅性尝试,期望我们能用混沌学思想、从复杂性视角看待教学设计问题,使教学设计方案能够适切地反映动态复杂的教学情境,突破长期以来教学设计应用的瓶颈问题。

参考文献:[1]李曙华.从系统论到混沌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余长根.混沌大世界[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8.12.[3]李曙华.从系统论到混沌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黄润生.混沌及其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2000.[5]高文.混沌学与教学系统设计[J].王海澜译.外国教育资料,1996.(5):5~8[6]何克抗等.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何克抗等.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钟志贤.阐释学、模糊逻辑、混沌理论与教学系统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4.(2):9~14[责任编辑 张灿邦]English Teach i n g D esi gn on the Ba si c of Chaos TheorySUN Hua(The Central University f or Nati onalities,Beijing100081,China)Abstract:Chaos is a kind of theories that integrates s ocial science and natural science.A t the end of1970s, chaos theory was per meated in the field of teaching and i m posed i m portant directi on on English teaching design.Eng2 lish teaching activity is a dyna m ic p r ocess design,and it should be mastered and us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butterfly effect,fractals,and strange attract ors t o expand ne w horiz on f or English teaching.Key words:Chaos Theory;English teaching design;Butterfly Effect811红河学院学报 2009.1/教育・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