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根瘤菌的使用技术
大豆根瘤菌剂使用技术

大豆根瘤菌剂使用技术
根瘤菌剂是指以根瘤菌为生产菌种制成的微生物制剂产品,它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元素,为宿主植物提供大量氮肥,从而达到减肥增产的目的。
一般在大豆播种时以拌种方式使用,也可以播种前沟施,具体操作方法和用量因品牌和菌剂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需要按产品说明书进行操作。
1.拌种方法
(1)液体菌剂拌种
液体根瘤菌剂使用之前应先加入适量粘附剂,反复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后将菌剂与大豆混合并搅拌均匀,一般每25ml液体根瘤菌剂与5kg大豆混合,于阴凉通风处将拌好的种子适当阴干后即可播种。
(2)固体菌剂拌种
常规用量(豆种:菌剂为10:1)。
拌种前,将配套的粘附剂倒入适量清水中,反复搅拌,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倒入固体菌剂中搅拌混匀,调成糊状与大豆充分混合,使糊状菌剂均匀粘附在种子表面。
在阴凉通风处,将拌好的种子适当晾干后即可播种。
2.沟施方法
固体(及颗粒)菌剂与豆种混合后,由人工或播种机沟施;液体菌剂一般稀释200倍后(具体按说明书操作),喷洒于播种的沟穴内,液体菌剂还可以配合滴灌系统使用。
3.注意事项
(1)根瘤菌剂的有效成分是根瘤菌活细胞,可与其他生物肥料混合使用,但是不能与防治病害的农药一起使用。
(2)尽可能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
(3)如用于拌种,晾干后建议当天使用。
如用于沟施,要把菌剂撒在播种的沟中或穴内,不要等播完豆种,盖土后再撒在土壤表面。
大豆根瘤生物固氮的途径

大豆根瘤生物固氮的途径一、引言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栽培面积广泛且产量高。
然而,大豆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氮素供应,而土壤中的氮素往往不足以满足大豆的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发现了大豆根瘤生物固氮的途径,使得大豆能够自主地吸收氮气并转化为可利用的氮素。
二、大豆根瘤生物固氮的原理大豆根瘤生物固氮是通过与根瘤菌共生来实现的。
根瘤菌是一类共生菌,它们能够感染大豆根部并形成根瘤结构。
在根瘤结构中,根瘤菌会与大豆根系形成共生关系,通过固氮酶的作用将氮气转化为氨基氮,供大豆吸收利用。
三、根瘤菌的感染和根瘤的形成大豆根瘤菌主要通过土壤中的感染源传播。
当大豆种子发芽并生长时,根瘤菌会通过感染源进入大豆根部,并利用根部的营养物质进行繁殖。
随着根瘤菌的繁殖,大豆根部会产生一系列变化,形成根瘤结构。
根瘤结构具有红色或粉红色的外观,其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
四、根瘤菌固氮的机理根瘤菌固氮的关键是固氮酶的作用。
固氮酶是根瘤菌在根瘤结构中产生的一种酶,它能够将氮气转化为氨基氮。
固氮酶由两个组分组成,分别是铁蛋白和大豆植物为其提供的铁蛋白酶。
铁蛋白是固氮酶的活性中心,能够与氮气结合并催化其转化为氨基氮。
大豆植物通过根瘤结构向根瘤菌提供铁蛋白酶,使其与铁蛋白结合形成活性固氮酶。
五、大豆吸收利用固氮产生的氮素固氮酶催化的氨基氮可以被大豆根系吸收和利用。
在根瘤结构中,大豆根系会释放出一些有机酸和糖类物质,这些物质能够促进固氮酶的活性,并调节大豆根系对固氮酶的吸收。
大豆根系通过根瘤结构吸收的固氮产生的氮素可以供大豆植株的生长和发育使用。
六、大豆根瘤生物固氮的优势与应用大豆根瘤生物固氮具有以下优势和应用价值。
首先,与化学合成氮肥相比,根瘤生物固氮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氮素供应方式。
其次,根瘤生物固氮能够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根瘤生物固氮还可以改善土壤的氮素循环,提高土壤肥力。
七、结论大豆根瘤生物固氮是一种重要的氮素供应途径,通过与根瘤菌共生,大豆能够自主地固定氮气并转化为可利用的氮素。
大豆根瘤菌应用技术

大豆根瘤菌应用技术作者:张再峰金重明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0年第22期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是自然界中最强的生物固氮体系。
大豆从根瘤菌中得到的氮素营养可占其一生氮素营养的30~70%。
大豆根瘤菌肥增产机理明确,在大豆播种前接种根瘤菌是国际公认的生物固氮技术。
推广大豆根瘤菌是促进大豆增产、提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用技术,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一、根瘤菌的作用1、固氮作用大豆根瘤菌以大豆光合作用产物为能源,将空气中的氮素转变成大豆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根瘤菌与大豆是共生固氮的关系,开始大豆根瘤菌固氮很少,到开花至鼓粒初期是大豆根瘤菌固氮的高峰,以后由于豆粒发育消耗了大量植株光合产物,限制了对根瘤菌养分的供应,根瘤菌逐渐衰老,固氮能力下降。
大豆根瘤菌在大豆生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豆一生需要氮肥60%左右是大豆根瘤菌提供的,其余的由土壤和肥料提供。
而大豆籽粒中的氮素,根瘤菌提供80%左右,土壤和肥料中的氮素大部分供给大豆根、茎、叶的生长。
2、增产作用大豆应用根瘤菌,可以使大豆产量提高10%以上,同时大豆的蛋白质提高2%、粗脂肪含量提高1—2%,每亩净收入增加40—50元。
经过施用根瘤菌增加了根瘤菌的数量和重量,提高了大豆固氮能力。
表现出大豆生长旺盛,产量增加。
2008年9月由东北农业大学等5个单位的专家对大豆应用根瘤菌剂示范项目进行田间鉴评。
结果表明:大豆应用根瘤菌剂拌种,株高、植株干重分别增加了4~12cm、7~27克,单株根瘤数明显增加。
3、减少氮肥施用量大豆根瘤菌在固氮之前,植株生长需要一定的氮素,但施氮过多会抑制根瘤菌生长,从而影响根瘤菌固氮能力,影响产量,所以在施根瘤菌条件下应施多少氮肥,使作物既不缺氮,又不出现氮素过剩。
科研站以前做了这方面的研究,认为接种根瘤菌后,施纯氮1kg左右大豆增产最多,根据我们现在施肥水平施入根瘤菌可节省2kg左右的尿素。
二、技术要点1、选择合适的大豆根瘤菌品种采集大豆生产区的主要土壤类型,进行土壤、根瘤菌匹配试验,筛选活性强、效果好、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的大豆根瘤菌品种。
大豆根瘤菌应用技术

大豆根瘤菌应用技术
大豆生产中使用根瘤菌是一项成熟的、广泛使用的技术,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大豆生长期中的自身固氮能力,供给充足的氮素,供大豆生产所需。
大豆根瘤菌有液体、固体两种剂型。
固体型根瘤菌采用拌种或土施方式应用。
液体型根瘤菌采用浸种方式使用。
也可以在种子包衣时加入大豆根瘤菌剂,但是要注意包衣剂和根瘤菌剂之间应相互匹配,不能因种衣剂药效抑制根瘤菌的活性。
一、增产增效情况
根据大田示范结果,大豆应用根瘤菌,可以使大豆产量提高10%以上,同时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提高2%、粗脂肪含量提高1~2%,每亩净收入增加40~50元。
二、技术要点
1、选择合适的大豆根瘤菌品种采集大豆生产区的主要土壤类型,进行土壤、根瘤菌匹配试验,筛选活性强、效果好、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的大豆根瘤菌品种。
2、采用适宜的施用方法根据大豆根瘤菌的剂型,固体菌剂采用拌种或造粒后随大豆种子、肥料穴施;液体菌剂采用
浸种方式使用。
也可以在种子包衣时加入大豆根瘤菌菌剂,但是要注意包衣剂和根瘤菌剂之间应相互匹配,不能因种衣剂药效抑制根瘤菌的活性。
3、合理用量菌剂拌种时每亩用量0.5千克,菌剂造粒
后随大豆种子、肥料穴施时每亩用量1~2千克;液体菌剂浸种时用量0.5千克;种子包衣时用量根据包衣剂要求的用量。
大豆根瘤菌是一种活的微生物制剂,在储藏、运输、使用过程中,要避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同时不能与杀菌剂类农药混用。
三、适宜区域和范围
在我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以及黄淮海的大豆主产区,均可广泛使用大豆根瘤菌。
2002~2004年,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的大豆生产区示范推广800万亩,取得很好效果,应用前景广阔。
根瘤菌的施用条件和方法如何?

根瘤菌的施用条件和方法如何?根瘤菌是一类好气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它通过豆科植物的根毛,从土壤侵入根内,形成根瘤。
豆科植物为根瘤含菌组织,提供生活和固氮作用所必须的能量和矿物营养;这就是根瘤菌的共生固氮作用。
因为各种根瘤菌一般有它自己各自相适应的豆科植物,表现了根瘤菌的专异性,一定的根瘤菌只能在一定的植物上结瘤固氮。
但这种专性感染亦非绝对,它们之间的交叉感染,甚至与非豆科植物的感染,仍然存在,这对根瘤菌的使用意义更大。
目前根瘤菌大面积作为肥料,还只在豆科作物上,其他作物还处在研究阶段。
在过去未种过紫云英的地区,不进行根瘤接种不结根瘤,鲜草产量极低。
对种过某些豆科作物的田块,接种强种的根瘤也能增加产量。
根据浙江、江西和湖南等地的资料,接种根瘤可以增加绿肥产量10-100%、豆科种子增产10-20%。
目前,我国的根瘤菌菌剂,要求每克菌肥含活菌3亿,杂菌含量不超过1%,一般每公斤可拌6-10亩地的种子。
拌种时要地阴凉处进行,当天拌种,当天种完。
拌种的方法可用直接拌种或拌肥播种,直接法如花生根瘤菌肥,可用100克菌种加凉水拌匀,当天播种。
如拌苕子,则种子可先用水浸6-12小时,用箩筐等滤干,然后将根瘤菌剂调成浆糊状,洒在摊在地上的种子上拌匀,凉干2小时左右即可播种,也可把浆糊状的菌剂兑水用干净的喷雾器喷洒,晾干后播种。
拌肥盖种,即把菌剂兑水后喷在肥土上作盖种肥用。
为了提高根瘤菌的增产效果,要注意下列问题:1. 选配高效共生固氮组合。
在选育高效固氮菌株时,必须进行亲和性、结瘤性测定。
2. 严格把好菌肥生产质量关。
保证菌剂有足够的含氮量,控制含杂量,含水量控制在30%以下,室温下贮存,有效期三个月之内来变质。
3. 掌握接种技术。
按照每100克接种一亩地用种的要求,可以达到美国根瘤菌公司提出的参考标准,即小粒种每粒接种菌103-105个。
大粒种每粒106-108个。
种植豆科作物的老区还要加大些剂量,以确保接种优势。
工艺方法——大豆根瘤菌接种及配套施肥技术

工艺方法——大豆根瘤菌接种及配套施肥技术工艺简介大豆根瘤菌是能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并进行生物固氮的一类革兰氏阴性杆菌。
通过接种大豆根瘤菌及科学合理施肥,能够增强根瘤菌共生固氮能力,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培肥地力。
一、大豆根瘤菌剂要求选用取得农业农村部肥料登记的大豆根瘤菌剂产品,产品质量符合《农用微生物菌剂(GB20287-2006)》要求,已按《根瘤菌生产菌株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T1735-2009)》完成质量评价,在保质期内、包装完好。
二、接种方式(一)拌种适用于现拌现用的小规模种植农户。
1、拌种剂量及时间根据播种量,按大豆根瘤菌剂产品说明书确定用量。
应在大豆播种前12小时内进行根瘤菌拌种作业。
2、拌种器械根据用种量和当地生产条件,使用干净的盆、桶、袋子等容器或拌种机械进行拌种。
拌种容器或机械进行过农药种衣剂作业的,应用水清洗3次以上。
3、拌种作业拌种地点应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将适量根瘤菌剂与大豆种子混合,轻轻搅拌至所有种子表面都附着根瘤菌剂,种子阴干后播种。
拌种时应避免碰破种皮。
(二)喷施适用于使用带喷施设备播种机具的种植农户。
1、菌液配制根据喷施面积和大豆根瘤菌剂产品说明书确定根瘤菌剂和水的用量。
使用自来水配制菌液时,提前将自来水接入容器静置1-2天。
将根瘤菌剂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
喷施菌液应现用现配。
2、喷施设备用喷施设备在大豆播种时将根瘤菌液喷洒在大豆种子表面及周围土壤。
使用过抑菌或灭活作用药剂的喷施设备,应用清水将容器、管路和喷头清洗3次以上。
3、喷施作业喷施作业前应检查喷施设备的压力部件、控制部件、喷头和接口,保证喷施设备正常运行。
喷施时,作业人员应注意观察喷头是否堵塞、各接口是否有滴漏现象,发现问题及时排除。
(三)种子包衣适用于种子企业对大豆种子包衣操作。
1、包衣剂要求包衣剂所用材料应对根瘤菌、大豆植株、人畜和环境无毒无害,并能保证包衣1个月后每粒大豆种子根瘤菌存活数量在1×104以上。
大豆固氮原理

大豆固氮原理
大豆固氮原理如下:
1.大豆根瘤菌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将氮气转换为让大豆根系容易吸收利用的氨氮。
2.大豆根瘤菌将这些氨氮分解为氢氧根离子(OH-)和氨根离子(NH4+),这样大豆根系就能够吸收其作为氮的营养来源。
3.大豆根瘤菌在这个过程中也获得能量,并在与大豆根部的共生作用中获得生长所需的一些有机物质。
值得注意的是,大豆固氮需要大豆根瘤菌与大豆根部合作,只有当二者合作才能形成适合大豆吸收的氮气形式。
此外,大豆根瘤菌与大豆根系的共生状态也需要一些条件的支持,例如对于固氮合作而言,土壤中的pH值应该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而且大豆根瘤菌的数量和品种也会影响固氮的效果。
因此,在实际的大豆种植过程中,合理施肥、合理耕作等一系列措施十分重要,以确保大豆固氮的效果。
大豆根瘤菌接种技术

大豆根瘤菌接种技术大豆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
为了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大豆根瘤菌接种技术逐渐受到重视。
根瘤菌能够与大豆植株形成共生关系,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氮素,从而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有利于环境保护。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大豆根瘤菌接种技术。
一、根瘤菌的作用及特点根瘤菌是一类能够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并固定空气中氮气的细菌。
当大豆种子萌发后,根瘤菌会侵入大豆的根部,刺激根部形成根瘤。
在根瘤内,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氨,然后提供给大豆植株使用。
根瘤菌具有特异性,不同的大豆品种可能需要不同种类的根瘤菌与之匹配,才能达到最佳的共生效果。
此外,根瘤菌的存活和繁殖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酸碱度等。
二、大豆根瘤菌接种的时机1、种子接种在播种前,将根瘤菌剂与大豆种子充分混合,使每粒种子表面都能沾上根瘤菌。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2、土壤接种在播种前,将根瘤菌剂均匀撒施在土壤表面,然后通过耕翻等措施将其混入土壤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壤中根瘤菌数量较少的情况。
一般来说,春季播种的大豆在播种前 1-2 天进行接种;夏季播种的大豆在当天接种效果较好。
三、大豆根瘤菌接种的方法1、液体接种法将根瘤菌剂稀释成一定浓度的菌液,然后将种子浸泡在菌液中一段时间,使种子充分吸收根瘤菌。
这种方法接种效果较好,但操作相对复杂。
2、固体接种法将根瘤菌剂与一定量的细土、泥炭或蛭石等载体混合均匀,制成固体菌剂。
然后将固体菌剂与种子直接混合,使种子表面沾上菌剂。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
四、大豆根瘤菌接种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根瘤菌剂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大豆品种以及种植季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根瘤菌剂。
同时,要选择质量可靠、活菌数量高的菌剂产品。
2、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不同的根瘤菌剂使用方法和剂量可能有所不同,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影响接种效果。
3、避免与杀菌剂、杀虫剂同时使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可能会杀死根瘤菌,影响接种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响 ,并能有 效减少 、抑制 大豆 田恶 性杂草 的蔓延发 展 ,这样 才能从 根本 上解决 目前大 豆重
迎 茬 所 引 起 的 各 种 危 害 与 不 利 影响。 参 考文 献 : []刘丽君主编. 1 中国东北优质大豆
实 践证 明 :①多 克福种衣 剂与 适乐 时 ( 菌腈 ) 咯 同时拌种 ,可
害 ,必 须 合 理 搞 好 作 物 间 轮 作 ,至少 3 5 以上的合理 轮 — 年
【】 M・ 哈尔滨: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 版 u u
有减因迎导的害 类作 通与麦玉等谷 言 19 效轻重茬致病 作物 过小 、米禾 析料 9o ,轮作 ,与亚麻 、油菜 等 影 响 ;② 以多克福 种衣剂 和适
增效 6 . 元 。 76 O 1 节能减排 ,环境友好 . 4
根 瘤 菌 剂 在 储 藏 和 运 输
时 ,一定 要在 5 0℃ 避光 条件 ~2 下 进行 ,避免 阳光直 射 。
24 拌种 _
广 。本 文就 大豆根 瘤菌 的使 用 方法做 一简 单介绍 ,供使 用者
参考 。
摘要 :对 大豆根 瘤菌的应 用情况和使 用根 瘤 菌的好 处进行 了介 绍 ,指 出使 用大
豆根 瘤茵具有 节省 氮肥 、增加 产量 、增加 效益和 节能减排 、环 境友好 的 良好作
减少 污染 的好措 施 ,受 到世界 各 地研究 人员 的重 视 。大豆 根瘤菌
因菌 株和环 境 的不 同 固氮 量有很
1. ,平均 增 产 75 3% 4 . %;20 年 09 海 伦 、友 谊 、瑷 珲 等 l 县 、 2个
场试 验 增产 50 ~2 .%,平 均 . % 0 9
一
定要 选用 在 试验 中表 现好 、
增产效 果好 的菌 剂 。
22 保 证足 够 的菌数 . 有 足 够 的 活 菌 数 量 是 根 瘤
使用 大 豆根瘤 菌既 节肥 又
增 产 , 因 此 增 收 效 益 好 。据 华
上 , 以 保 证 根 瘤 菌 的 充 分 侵 染 ,发挥根 瘤 固氮 的作 用 。
23 做 好储 藏 .
龙 生物科技有 限公 司 20 年 在 09
海 伦 等 1 个 县 的试 验 ,平 均 亩 2 、
,
学技术出 版社, 0. 24 0
收稿 日期 :2 1 —0 —1 队农 副业基地副主任 ,助理农 艺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豆根瘤菌 52 部
技7 推广 l 【
一
般 认 为 大 豆 根 瘤 菌 每 公 顷 可 固 氮7 5~8 公 斤 。 因此 ,根 瘤 固 4 氮 菌 的研 究 受 到 普 遍 重 视 ,应 用 也 十 分 普 遍 , 在 美 国 、 巴 西 、阿 根 廷 等 大 豆 生 产 先 进 国 家 大 豆一般 不 施氮 肥 ,7 %以上 0
■ 技7 推广 I c
中图分类号 : l43 s4 .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号 :6 4 34 (0 20 — 0 10 17 — 5 72 1)2 0 6 - 2
大 豆根瘤 菌的使 用技 术
魏鲁 玉
( 黑龙 江省鹤 岗市6 46 5 2 部队农副业基地 ,黑龙江 鹤 岗 140 ) 5 17
用,并提 出了选好 菌种 、保持 足够菌数 、做 好储藏 、播 前拌种 和拌 种与施 肥配
合等五点使 用根 瘤茵需注意的问题 。 关键词 :大豆 ;根 瘤菌;使 用技术
大的差 别 ,美 国为 16 12 1 ~ 9 公 斤/ 顷 ,加 拿 大为 3 —11 公 3 5 公
大豆 根瘤 菌是一 种 与大豆 共 生 的生物 菌 ,它 固定 空气 中游 离
增 产 1.%;多 点试 验 证 明大 豆 09 根瘤 菌具有 明显 的增 产效果 。
13 增 加 效 益 - ‘
菌 增 产 的 保 证 ,好 的 菌 剂 要 求
每毫升的活菌数要在 2 0亿 以
的大 豆生 产 田都接 种 根 瘤 菌 ,
而 我 国大 豆 根 瘤 菌 的应 用 面 积 只有 l %。其 原 因 ,一 是缺 少 固 氮 率 高 的 菌 株 ,二 是 菌 剂 的 含 菌 数 量 不 足 ,三 是 使 用 方 法 不 当 ,影 响 了根 瘤 菌 的 大 面 积 推
1 使 用大 豆根瘤 菌 的好处
11 节省 氮肥 .
据 资料 介 绍 ,每生 产 1 吨化
肥需要 3 吨煤的能源 ,使用根瘤
菌 可 通 过 生 物 固定 空 气 中 的 氮
肥 ,不 需 要 能 源 ,可 减 少 大 量
衣 剂 ,致 使 土 壤 中害 虫 与 病 原 菌 产 生 较 强 抗 性 ,其 防效 明 显 降 低 , 据 孙 吴 县 农 业 中 心 20 - 20 0 2 0 5年 田间 试 验 与 生 产
根腐病 、胞囊线 虫 ( 火龙秧 子 ) 等防效 显著 ;③辛硫磷 拌人 种 肥 施用 时 ,种 子还可选 用多 菌
的氮供 给大 豆 ,以满足 大豆对 氮 素 的 需 求 ,是 大 豆 增 产 、节 肥 、
斤/ 顷 ,中国为 6 公 7~10公 斤 / 4 公 顷 ( 新 民 19 ) 李 9 9 ,在 中 国一
在北部 地 区 ,生 产 中单一 应 用种衣 剂较 多 ,但是 由于长 期 在重迎 茬地块 使用多 克福种
乐 时进 行拌 种 ,待播 种时将 辛 硫磷 混 人 种 肥 中施 人 耕层 内 , 对北部 地 区大豆重迎 茬引起 的 轮作 ,能有效 降低土壤 中虫 口 与病 原 菌基数 ,减轻土壤 中因 大 豆 根 系 分 泌 酸 性 物 质 的影 []刘丽君 胡 立 成, 3 杜维 广编 . 高油 大豆 栽培 关键技术【] M. 哈尔滨: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