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永福区铀矿化层特征研究

合集下载

湖北省主要铀矿化类型及区域铀成矿规律

湖北省主要铀矿化类型及区域铀成矿规律

第39卷第3期2022年9月World Nuclear Geoscience世界核地质科学Vol.39No.3Sep.2022湖北省主要铀矿化类型及区域铀成矿规律李安邦,冯超,陈小凡,丁迪生(湖北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湖北孝感432000)[摘要]为系统梳理湖北省铀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文章以湖北省各类型铀矿化信息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归纳前人勘查成果基础上,通过研究典型铀矿床(点)成矿地质特征和区域成矿规律,将湖北省主要铀矿化类型划分为硅泥岩型热液叠加改造亚型、砂岩型、花岗岩型内外带热液亚型等3种主要类型。

总结了鄂西北桂坪、鄂东南麦市和宜昌盆地大桥边等典型铀矿床(点)的成矿地质特征。

圈定了鄂西北碳硅泥岩型铀成矿带、鄂东南花岗岩型铀成矿带、鄂中砂岩型铀-多金属成矿带3个主要铀成矿区带。

提出未来铀矿勘查工作部署应以鄂西北两竹两郧地区、鄂中荆门、当阳、宜昌地区和鄂东南幕阜山岩体内外接触带为主,主攻找矿类型为碳硅泥岩型热液叠加改造亚型、砂岩型、花岗岩型内外接触带热液亚型3种。

[关键词]铀矿化类型;铀成矿规律;碳硅泥岩型;花岗岩型;区域成矿模式;湖北[文章编号]1672-0636(2022)03-0458-11[中图分类号]P619.14[文献标志码]AMain Uranium Mineralization Types and Regional UraniumMetallogenic Patterns in Hubei ProvinceLI Anbang ,FENG Chao ,CHEN Xiaofan ,DING Disheng(Hubei Nuclear Industry Geological Surrey,Xiaogan,Hubei 432000,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the previous exploration results ,this paper divided uranium mineralization in Hubei Province into three main type:hydrothermal superposition transformation subtypes of carbonaceous-siliceous-argillaceous type ,sandstone type ,inner and outer zone hydrothermal subtypes of granite type.Through the study of typical uranium deposits (occurrence)and mineralization regularity.The mineralizatio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uranium deposits (occurrence)in Guiping northwest Hubei ,Maishi southeast Hubei and Yichang Basin were summarized.The three main uranium mineralization belts were delineated,they are the carbonaceous-siliceous-argillaceous belt in northwest Hubei ,the inner and outer contact subtype of the granite belt in southeastHubei ,and the sandstone uranium-polymetallic belt in central Hubei ,and it was proposed that thefuture uranium exploration work should mainly focus in the area of Jingmen ,Danyang ,Yichang of the northwest Hubei ,around the inner and outer zone of Mufushan granite body in southeast Hubei.The main prospecting should be oriented to the types of hydrothermal superposition transformation subtypes of carbonaceous-siliceous-argillaceous type ,sandstone type and inner and outer contact zone subtype of granite type.Keywords :uranium mineralization type ;uranium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carbonaceous-siliceous-argillaceous type ;granite type ;regional metallogenic model ;HubeiDOI :10.3969/j.issn.1672-0636.2022.03.007[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地勘基金项目“湖北省罗田-蕲春地区铀钍多金属矿远景调查评价”(编号:﹝2018﹞46)支持。

中国四大类型铀矿化指示元素组合特征及其成因

中国四大类型铀矿化指示元素组合特征及其成因

中国四大类型铀矿化指示元素组合特征及其成因付锦;赵宁博;裴承凯;李新春【摘要】对筛选的中国四大类型铀矿元素及组合特征、指示元素成因、指示机理以及与铀矿化的关系进行了系统阐述,通过指示元素及组合异常圈定富铀地质体,识别铀成矿有利要素,进行铀矿预测评价,甚至直接寻找盲矿体,对铀矿预测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This paper made a systematic exposition of indicator elements for four types of uranium mineralization in China, i.e., ele⁃ment combination characteristics, genesis, mechanism and relationship with uranium mineralization. Based on the anomalies of indica⁃tor elements and combination, the authors delineated a uranium⁃rich geological body, identified favorable metallogenic essential factors, and even directly searched for blind orebodies. The results obtained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uranium ore prediction and evalua⁃tion.【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5页(P217-221)【关键词】铀矿化;指示元素;组合特征;元素地球化学【作者】付锦;赵宁博;裴承凯;李新春【作者单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 100029;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 100029;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 100029;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2水系沉积物是世界上公认的区域地球化学填图中最具代表性的采样介质,它是汇水域内各种岩石风化产物的天然组合[1]。

361铀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361铀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中国科技信息 2 1 0 0年第 2 3期
C IA S IN E A D TC N L G IF R HN CE C N E H O O Y NO MATO e .0 0 IN D c 2 1
D :1 3 6 /jis 1 0 -8 7 2 1 . 3.0 OI 0.9 9 . n.0 1 9 2. 0 0 2 0 7 s
。 f 萎 掂 j} 青 o : 。


1五群岩 簧也裂
霉 锫 矿 劈
i .静 I : 『 _造 f ■ 婆 花 堰 夸 岗 绿 毫 老 掌 , 主
口《 缳碧

粗 柱 巨斑 状 黑 云母 花 岗 岩 ;2 中粗 粒 斑 状 黑 云 母 二 长花 岗 .
的 曲 线形 态 基 本一 致 , 说 明 他 们 的 形 成 演 化 条件 和 时期 基 本相
在富矿石沥青铀矿脉中稀土元素高度富集 , 稀土元素总量
∑RE E达到 3 4 0 g g 3 .5 / ,明显高于地壳平均值 ( 4 . 16 8 gg ) / / ,L H值为 3 1 g g,较低 ,L / b N值为 2 2 .3 / (a Y ) .5 g g,E 亏损 明显 , 6 E / u u值 为 0 2 .4“g g, e 为 0 9 / 6C 值 .2 ug g, C 亏损 型, / 属 e 在稀土元素 配分模式 图上 , 呈轻稀土元 素轻微亏损和重稀土 元素轻微富集的海鸥型模式 ( 3 。 图 ) 导致 沥青铀 矿中稀土元素富集以及 L /H 比值较低 ,使分 配模式呈海鸥型的 因素可能是在成矿热液中 , 稀土元素以络合
二 、3 1铀矿 床稀 土元 素地 球化 学特 征 6
根据 图 2 可以明显看出 ,沥青铀矿脉的稀土总量最高 ,其 次为碱交代富矿石和绿泥石化 、水云母 化碎 裂花 岗岩 ,主构造 边部的辉绿岩的稀土总量相对较低。

某地区铀矿化特征及找矿标志

某地区铀矿化特征及找矿标志
变 为 弱 硅 化 ,水 云 母 化 ,绿 泥 石 化 ,绿 帘 石化 等 。岩
北 隆起 越 城 岭 褶 断 带 的 西侧 中 部 , 区域 出 露地 层 有丹 洲群 、 南 华 系 、震 旦 系 、寒 武 系 、 奥 陶 系 、 泥盆 系 、 石炭 系 、 白垩 系 和少 量第 四系 。 区域 岩 浆 活 动 频 繁 , 以 酸 性 岩 浆 侵 入 为主 , 形 成 多 期 多 阶 段 侵 入 的 X X 岗 复 式 岩 体 , 主 体 为 加 里 东 X花
在 ,伴生 的金属 矿物 有方 铅矿 、 闪锌 矿 等 。
( 任编辑 = 4 企业 2 1 .7 0 0 1
岩 为硅 化碎 斑 花 岗岩 、碎 裂 花 岗岩 、构 造 角 砾 岩 ,充
填 有块 状石 英 、微 晶 石英 、 红色 ( 色 )玉 髓 等 热 液 杂 脉体 。下 盘 分 布有 F。、F。、Fo 级 带 ,上盘 密 集 分 : 。 2 次 5
布有F F0、Fo 条 平行 次 级带 。 2 2 4 2 等3 6 2 3 .F 断裂 带组 : 主 带总 体 走 向2 。 ,倾 向南 东 , 5
二 、 工 作 区地 质 特 征
某 地 区 出 露 有 加 里 东 期 花 岗岩 ( 、燕 山早 期 r) 第 一 阶 段 花 岗 岩 ( )、 燕 山早 期 第 二 阶 段 花 岗岩 r ( ), 次 为 少量 脉 岩 ,另 出露 有 少量 前 寒 武 纪 浅 r 其 变 质岩 。
构造岩主要有轻微压碎花岗岩 、碎裂花 岗岩、碎斑
花 岗岩 等 。
( 热 液活 动及 围 岩蚀 变 四) 工作 区热液 脉体 与 围岩 蚀变 发 育 。热液 脉体 的种类
主要 有 块 状 石 英 、细 晶石 英 、 杂 色微 晶石 英 、 玉髓 、 萤 石 、方解 石 、辉 沸石 等脉 体

广西永福县镉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

广西永福县镉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

171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广西永福县镉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范汝海,林清梅,李庚华,唐嘉俊,倪战旭(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一地质队,广西 桂林 541199 )摘 要:为了解永福县镉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共采集3888个表层土壤样品,研究结果表明,表层土壤镉含量平均值为0.54×10-6,是全国土壤镉含量平均值(0.097×10-6)的5.58倍,表明镉在本区相对富集。

研究区内镉分布不均匀,高值区与碳酸盐岩密切相关,碳酸盐岩地区镉的含量明显要高于碎屑岩区,碳酸盐岩母质是本区表层土壤镉地球化学异常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永福县;重金属;镉含量;地球化学中图分类号:TQ46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07-0171-2收稿日期:2021-04作者简介:范汝海,男,生于1986年,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矿产资源勘查和勘查地球化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镉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一直是包括地球化学在内的各相关学科持续关注的学术热点[1],近年来随着我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的开展[2],广西高背景镉的地球化学特征引起了大量学者的关注[3,4],本文从镉的含量及分布进行了地球化学特征总结,以期为广西镉重金属地球化学异常区的研究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概况研究区位于永福县境内,分东西两大区块近南北向展布,东区主要位于驾桥岭山脉和大崇山山脉之间,沿江两岸而成的长廊一带;西区主要位于大崇山山脉和大雾山山脉之间,由百寿镇至三皇镇一带的山间盆地组成,总面积达796km 2。

研究区地处亚热带温带交界处,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据永福县气象局统计资料,极端低温-3.8℃,极端高温38.8℃,历年平均降水量1937.3mm,是全国水资源丰富地区之一,气候条件对土壤形成影响很大,区内土壤主要为红壤(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5%),其次为石灰土(27%)和水稻土(25%),少量紫色土和冲积土,总体呈酸性。

铀矿床成因与选矿技术研究

铀矿床成因与选矿技术研究

铀矿床成因与选矿技术研究铀矿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能源矿产,其储量和开采利用直接影响着全球的核能发展和经济利益。

在铀矿床研究和开采过程中,铀矿床的成因和选矿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一、铀矿床成因研究铀矿床是指含铀物质较丰富,可供经济开采利用的地质体或矿体。

铀矿床的形成是由多种成因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

矿床成因研究是为了更好地了解铀矿床的成因机制和发现更多的铀矿床;同时,也为矿床的探测和勘探提供理论依据。

目前,对于铀矿床成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球化学成因:大多数铀矿床是由地下水或海水溶解物中移动的铀成矿物沉积物形成的。

这种成因会受到地球化学因素的影响,如含水地下环境的化学性质、地下水流速度、沉积质量以及地壳构造等。

2. 地质构造成因:地质构造是铀矿床发生、聚集的重要原因,如断裂、褶皱、优势方向、氧化带等。

铀矿床的形成、聚集通常伴随着岩石圈构造运动,地质构造环境变化也会对其成因产生一定影响。

3. 生物成因:某些特殊的生物过程,如细菌還原作用、降解有机质等,会对地下水及矿物质进行还原或氧化,导致铀离子聚集成矿物形态沉淀形成铀矿体。

以上成因因素都存在于同一地域,相互作用、影响、补充形成铀矿床及其矿化特征。

二、选矿技术研究铀矿开采是实现铀资源利用的重要手段。

然而,铀矿石中的铀占比较低,需要经过提纯和选矿过程才能得到纯度较高的铀。

因此,选矿技术在铀矿采选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目前,主要的铀选矿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 重选法:采用重力分选器等设备把矿石按密度、粒度组成分离,分离出中、重质铀矿石。

2. 浮选法:采用气体或液体做介质,使铀矿石选择性地吸附在气泡或泡沫上,形成浮选浓缩物,然后将泡沫和杂质分离。

3. 化学提取法:采用化学反应原理和溶剂进行提取浓缩。

其中氧化亚氮、二甲酰胺和三氯乙酸等具有较高的抽提能力,是铀的典型提取剂。

以上的技术主要是将铀矿石尽可能的有效选取出,保证产出的铀精矿含铀量高,而到达经济利用的标准。

铀矿地质学概论

铀矿地质学概论

铀矿地质学概论铀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稀有元素,可用于核能发电。

铀矿地质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主要用于了解铀矿地质成因、分布规律和勘探开采工作。

本文从铀矿地质成因、铀矿岩石学特征、分布规律和勘探开发四方面介绍铀矿地质学,旨在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视野,为勘探开发铀矿提供基础理论。

一、铀矿的成因铀矿的成因比较复杂,地质学家通常将其归纳为海底热液成因和古洞穴成因两大类。

海底热液成因中,存在大量铀矿物质,高温高压下,铀、钡、铌、硼、磷等稀有金属元素被溶解,随溶质沉积和沉淀,有利于铀矿的成因。

古洞穴成因中,受热、潮湿、有机碳和金属离子营养物质的作用,地下铀矿物质形成了二氧化铀酸根矿体,构成了现代铀矿。

二、铀矿岩石学特征铀矿的岩石学特征以痕量稀土元素为主,以二氧化铀酸根为主要成份。

除了二氧化铀酸根外,还包括石英、活性矿物、蒙脱石等,有的含有少量的稀土硼酸矿物以及少量的D-水杨酸盐矿物,综合构成了铀矿的多样性。

三、铀矿的分布规律铀矿的分布规律与岩石物理化学特征有关,一般可以概括为花岗岩,火山岩,碳酸盐岩,高温岩类地层包裹体,神秘深层岩类地层包裹体以及堆积物中的磁性性质等六类地质环境。

有利矿化地质环境中,铀矿的数量大;受地表改造时间过程长,铀矿的数量少。

四、铀矿的勘探开发铀矿的勘探开发主要围绕地质工作、监测工作、矿业环境评价和技术改造四个方面进行。

地质工作主要是地质调查和资源评价,以及地质灾害预测和监测,进一步发现、归纳和分析铀矿分布特点和储量数据;监测工作主要是地质勘探、采样分析、成分组成分析和活性测试,用以发掘丰富的铀矿资源;矿业环境评价主要是采矿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评价,以及开采后环境恢复技术,旨在确保采矿过程中环境安全;技术改造是指运用技术手段实施多孔性、立体颗粒结构、反射性、耐腐蚀性和长期保存性等采矿技术进行改造,旨在提高铀矿的开采成效,实现高效率的资源开发。

本文从铀矿地质成因、铀矿岩石学特征、分布规律和勘探开发四个方面,总结了铀矿地质学的基础知识,以期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视野,为勘探开发铀矿提供基础理论及技术支持。

永福地质地貌

永福地质地貌

永福县至今发现的底层有震旦、寒武、泥盆、石炭诸系,沿洛清江和大小河沟谷底有第四系分布。

尚未发现地下岩浆侵入岩体。

架桥岭复背斜,寒武系地层北西向,褶皱幅度一般1000余米,两翼岩层倾角30-60°,有铜、铅、锌矿化。

大崇山复背斜,龙山以北寒武系地层组成北西——南东向,轴面向南倾斜的倒转褶皱;江口以南为不对称的拱形褶皱,幅度一般为2000米,倾角45°-70°次级褶皱发育,背斜核部为震旦系。

江口以南走向断层发育,有铜、铅、锌和重晶石矿化。

县东部沿湘桂线一带。

褶皱、断裂发育,构成洛清江复向斜,西翼受永福断裂切割,不完整、北端褶皱、断裂呈北北东——北东向,永福镇以南构造线折转为以西——南东向,架桥岭南部下泥盆统紫红色岩层中有含铜石英脉或含铜矿硅化带。

县西部百寿——三皇复向斜,构造线北北东向,发育北北东向断裂,西翼受百寿断裂破坏不完整,永安以东为一泥盆系单斜构造,永安以西构成数个复式褶皱,背斜核部为上泥盆统,向斜核部下石炭统,背向斜间受断裂破坏,造成背、向斜不完整。

北东向丁兴断裂形成小型黄铁矿床,信都组有劣质赤铁矿、菱铁矿层。

县境地势东西不一,东部东南高西北低,西部西北高东低,但在西部的山间盆地却是中高,南、北低。

县东部大部分大小江河由东南流向西北,少许由西北流向东南或由西南流向东北。

县西部大小江河,有的由西北流向东南,有的由西南流向东北,有的由北流向南,有的由南流向北,尽管全县大小江河流向不一,但最后多归宿洛清江。

永福地貌特征可归纳为:三脉两廊;东南与西北山地对称;山丘多,平原少;江河流向不一,归宿一江。

永福地貌类型,可归纳为山地、丘陵、平原、岩溶峰林谷地和盆地、岩峰从洼地、溪谷和山间盆地六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为深灰色灰色厚层状硅质岩 。 . a
e a5

泗顶一带 , 区位于广西“ 该 山字型 ” 耕造脊 柱部分东侧 , 区域地
层 出 露基 本 齐 全 , 有 震 旦 系老 堡 组 , 武 系 清溪 组 , 岗组 主要 寒 东 及 上 泥盒 统 榴 江 组 , 下石 炭 系上 段 、 段 和 白垩 系 上 、 、 三 下 中 下
正 台
震旦系 :
育, 含铀丰富, 是一个具有铀矿前景的地区 , 研究该区铀矿化的

z 为灰 色、 灰绿色砂岩 , 页岩泥质板岩 , 硅质岩 , 含炭硅质
岩 , 7 m, 厚3 . 含铀 层 量 6 3p 9 . p m。 5
12 地 质 构 造 .
般特征, 进一步指导选点找矿 ,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段岩性。区内经历了四次主要构造运动 , 其中加里东运动 、 印支 运动性质较为强烈 , 造成了奥 陶系 、 留系地层分部缺失 , 了 形成

个古陆区的残留体。 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 造成了泥盆系与下
£a 为 巨厚层状硅质岩 。
sa 为 灰绿 色细 砂 岩 加 浅 层 页 岩 泥 岩 , 3 . 含 铀 层 ’ 厚 8 m, 6
髓 璐 褒
TEC HN 0L0 G Y AN D A RKET M V0 .7, .0,01 1 No 1 2 0 1
桂 北 永福 区铀 矿化 层 特征 研 究
赵献周
( 西 三0 核 地 质 大 队 , 西 柳 州 5 5 0 ) 广 五 广 4 0 5
摘 要 :通过 对 桂 北 永福 县 西 南方 向地 区的铀 矿 化 层 的 野 外 观 察 , 造 特 征 分 析 , 型 矿 床 成 矿 特 征 比较 , 结 出该 地 构 典 总
白垩 系 :
Kb为紫 红 色 页 岩夹 钙 质 页岩 , 砂 岩 。 粉 Kg 灰 白紫 红 色 中粗 粒 长石 石 英 砂 岩 。 。为 Kd为灰 白色 中粗 粒 石英 细 砂 岩 , 岩 。 砾
( 三迭 系 , 迭 系 缺失 ) 二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 ~
不 正 合 ~ ~ ~~ ~
为褐 黄 色 细 粒 砂 岩 加 浅 层 状 泥 岩 , 1.m, 含量 厚 8 4 铀
6.0 m 。 8 pp
s4 为褐黄 、 a 灰色、 白色巨厚层状 硅质岩 。 s .为浅层状 硅质岩 , a 含炭硅质岩 , 炭质岩 及含云母砂
岩 。厚 6 . 为 主要 含 铀 层 , 含 量 3 . p m。 73
Cb 为泥 质 灰 岩 , 岩 。 。 粉砂 CY 为 黑色 页 岩 , 质 页岩 , 岩 夹 灰岩 。 炭 砂
… … … … … … … … … …
关 系 不 清 … … …… … … …
泥盆系: D 为 浅灰 深 灰 色灰 岩 , , 白云 质灰 岩 。 Dd 为 浅 灰 深 灰 及 灰 黑 色 灰 岩 , 厚 2 .m, 铀 含 量 2 8 6
铁矿 等矿 产 , 沿 主 干 断 裂 两 侧 次 级 断 裂充 填 ; 部 有 三 江一 多 西 融安 断 裂 穿过 , 北 北 东 向展 布 , 呈 南端 转 为 北 东 向 。 断裂 倾 向北
上覆第 四系浅黄色亚粘土 , 细砂砾石层 。
一 一 ~ ~ ~ ~ ~ ~
不正 合 ~ ~~ ~ ~ ~~ ~
1 区 域 地 质 11 地 质 划 分 .
第 四系覆盖其上 。现将综合性剖面岩性组合特点 , 由新至
者 描 述 如下 :
本区位 于广西“ 山字型” 耕造脊柱部分东侧 , 是华夏式耕造 的组成部分 , 区内经历了四次主要构造运动 , 中加里东运动、 其 印支运动性质较为强烈 , 造成 了奥陶系 、 留系地层分部缺失 , 形 成了一个古陆区的残 留体。受加里东运动 的影响 , 造成了泥盆 系寸下伏地层之 间的角度不正合接触 , 印支运动之后 , 从根本 上改变 了本 区不 同时期 的沉积环境和生物活动的条件 , 决定了 区内大构造阶段的存在 , 山运动 以断裂运 动为 主, 燕 造成了构 造方向平行印支期 断裂方 向, 以北北东方 向为主。区内东部有 永福一龙胜断裂穿过 , 呈北北东1度方 向舒缓波状展布。断面 5 倾 向西 , 倾角2 —8度 , 2 5 西盘上升 , 东盘相对下降, 为逆 冲断层 。 断裂控制晚古 生代沉积环境和 白垩纪断陷盆地。 断裂错 断晚元 古代至 白垩纪地层 , 沿断裂发育6— 0 宽的断层破碎带 , 4m 带内 为断层角砾岩和糜棱岩 , 局部具韧性剪切特征 。中部有寿城断 裂穿过 , 倾向北西西 , 倾角3 8 m, 8— 0 北陡南缓 , 为逆 冲断层 。 与 元古界及上古生界褶皱平行展布 , 与寒武系褶皱斜交。断距 由 南 向北增 大, 断层破碎带宽 1 ~5 m, 中发育断层角砾岩、 0 0 其 构 造透镜体 、 糜棱 岩 、 片理化和不 同方 向擦痕 , 断裂带上有铀 、 褐
区 的铀 矿 化特 征 , 进 一 步指 导 选 点找 矿 , 供 参 考依 据 。 对 提
关 键 词 : 北 永福 ; 矿 ; 铀 层 特征 桂 铀 含
di 036 /i n10 — 542 1. . 5 o: .9 9 .s.06 85 .001 0 1 js 03
研究 区位 于 永福 县 西 南方 向 , 括 永 福 、 城 、 皇 、 包 寿 三 桥板 、
量 92 p m。 .3 p
伏地层之问的角度不正合接触 ; 印支运动之后 , 从根本上改变 了
本 区 不 同时期 的沉 积 环境 和生 物 活动 的条 件 ,决定 了区 内两 大
构造阶段的存在 。 燕山运动以断裂运动为主 , 了构造方向平 造成 行 印支 期断 裂方 向 ,以北北 东方 向为主 。该 研究 区域 内构 造 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