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左贡县根多地区铀矿化特征

合集下载

西藏强龙铜钼矿地球化学背景特征分析

西藏强龙铜钼矿地球化学背景特征分析

西藏强龙铜钼矿地球化学背景特征分析西藏强龙铜钼矿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左贡县,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铜钼矿床之一。

该矿床地质地球化学背景复杂,深受地质构造和地球化学作用的影响。

本文将对西藏强龙铜钼矿地球化学背景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规律。

一、地质地球化学背景概述西藏强龙铜钼矿地处喜马拉雅造山带北段,处在青藏高原南缘的交代带。

该地区地质构造活动频繁,火山岩和碱性侵入岩广泛分布,受多期岩浆活动的影响。

矿床主要由含有石英脉和石英脉状片岩组成,主要矿物有铜矿、钼矿和黄铜矿等。

地貌类型主要是构造地貌、风蚀地貌和冰蚀地貌,地形起伏大,地表水系发育。

地球化学背景特征受到地形、地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西藏强龙铜钼矿区岩石类型主要有花岗岩、辉长岩、石英二长岩等,其中含有较高的铜、钼等有机物。

矿区还发育了大量的岩浆活动,形成了多种矿物成分丰富的岩石。

矿区土壤中主要含有铜、钼等矿物元素,土壤呈碱性,具有良好的矿化作用条件。

土壤中也含有适量的有机质,有利于矿物成分的富集和矿床的形成。

矿区大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氧气含量较高,对地表矿化作用有一定影响。

矿区也受到火山气体的影响,火山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对矿床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三、成矿规律分析1. 地质构造作用西藏强龙铜钼矿床所处地区地质构造活动频繁,受构造活动的影响较大。

地质构造活动使得矿床成因受到多期次地质构造的影响,成矿规律多样化。

2. 岩浆活动矿区发育了多期次的岩浆活动,岩浆活动使得矿床成分丰富、多样化,有利于矿床的形成。

岩浆活动还使得矿床受到热液热液蚀变的影响,成矿规律多样。

3. 地表水系活动4. 地下水作用地下水活动对地热作用有一定影响,使得矿床受到了热液热液蚀变的影响。

地下水活动也使矿床成分得以富集,对矿床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西藏强龙铜钼矿具有复杂的地质地球化学背景特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成矿规律多样。

藏东“三江”地区热液型铀矿成矿条件与找矿方向

藏东“三江”地区热液型铀矿成矿条件与找矿方向

2 9 3 l
65 . 65 . 56 .
3 . 11 2. 64 1 . 96
29 . 59 . 31 .
48 . 44 . 39 .
8 o
1 6
表 2为藏东 “ 三江 ”地 区各 时代 地层 的伽 玛 能谱 测量 资料 统 计 结 果 。从 该 表 可 以看 出 , 本 区地 层 的铀 含 量 大 多介 于 35 1 ~ 5 5 .× 0 .
型铀矿床成矿对古陆壳存在的依赖性 ;()古 2
陆块 中的克拉 通盆 地 中热液 型铀 矿床 形成 于再
点 的 矿化 特 征 进 行 了研 究 [ 。本 文 就 是 在 野 2 ] 外 铀 矿地 质 调 查 的 基 础 上 ,从 热 液 型 铀 矿 的 基本 成 矿 地 质 条 件 人 手 ,与 我 国 典 型 热 液 型
丁 c 7
2 2 13 9
94 . 1. 63
2. 68 4. 03
46 . 54 .
31 . 25 .
侏 罗纪
二长花 岗岩
二 长 花 岗岩 花 岗 闪长 岩 8
2 7
36 2 8 1
83 .
80 . 72 .
3. 43
3 . 25 3. 33
持续 发 展 的基地 [ 。 1 ]
矿 工 作 能有 所 裨 益 。
1 大 地 构 造 背 景及 基 底 成 熟 度
热液 型 铀矿 床 的形成具 有 独特 的大 地构 造 背景 ,现 今 世界上 的热液 型铀 矿床 产 出的大 地
构造 背景 可 归纳 为如 下几种 :( )位 于 显生 宙 1
Ⅱ2 一澜沧江结合带 ; I。 昌都一 I一 思茅陆块 ;Ⅱs一俄 让 一

青藏高原—滇西三江地区铀(铀-钍)找矿前景探讨(续)

青藏高原—滇西三江地区铀(铀-钍)找矿前景探讨(续)

青藏高原—滇西三江地区铀(铀-钍)找矿前景探讨(续)王木清【摘要】处于祁漫塔格复合构造岩浆带的乌兰乌珠尔复式花岗岩体是已发现铀矿化的主要聚集地.西藏布姆松绒花岗岩基存在产铀花岗岩体,是重要的寻找铀矿床靶区;柴达木盆地北缘中、下侏罗统具有较好的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已发现部分铀矿化.【期刊名称】《世界核地质科学》【年(卷),期】2016(033)004【总页数】6页(P210-215)【关键词】黑山铀矿点;控矿因素;找矿标志;花岗岩型和砂岩型铀矿床【作者】王木清【作者单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100029北京【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2;P619.14综上所述,布姆松绒岩体为一个多期次、多阶段侵入的复式岩体,岩体内部断裂破碎构造,热液蚀变交代作用和脉体活动十分发育,剥蚀程度中-深度,符合产铀花岗岩地质构造特征。

近年来,核工业二八○研究所对冈底斯构造带进行了铀资源调查,首次在布姆松绒岩体内部发现了一些高放射性异常区及铀矿化[5]。

本区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勘查。

2.4 柴达木盆地北缘砂岩型铀矿区内具有砂岩铀成矿的地质构造演化条件,构造斜坡带发育有辫状河、三角洲等具泥-砂-泥地层结构沉积组合,盆地蚀源区及目的层内铀含量均较高,铀源条件较好,地下水补-径-排水动力系统和水文地化条件良好,在目的层内已发现发育完善的层间氧化带及相关砂岩型铀矿化,如石地26、北大滩、绿草山等砂岩型铀矿点、矿化点和五彩山301,路乐河123等煤岩型铀矿点。

区内开展了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调研和找矿工作,获得一批有价值的找矿信息和成果,其成矿潜力和找矿前景应持积极评价[7]。

柴达木盆地是在元古宙海槽基础上经晋宁运动克拉通化,晚古生代海西运动加积增生后发展起来的大型中、新生代压扭盆地。

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它属于柴达木准地台的一部分。

铀资源评价工作主要位于盆地北部断块带和德令哈坳陷,并着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断块带的北侧部分[7]。

柴达木盆地北缘基底由元古宇、古生界组成。

藏东根多铀矿点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藏东根多铀矿点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资 助 项 目] 中 国 核 工 业 地 质 局 科 研 课 题 “ 藏 东 三 江 北 段 热 液 型 铀 矿 成矿 条 件 和找 矿前 景 研 究”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0 5 — 2 3 [ 改 回 日期 ] 2 0 1 3 — 0 4 — 0 9 [ 作者 简 介 ] 王 四利 ( 1 9 7 8 一) ,男 ,高级 工程 师 ,主要 从 事铀 矿勘 查与评 价 工作 。E—ma i l : w s 1 7 8 1 0 @1 6 3 . c o n r
波 里拉组 ( T 。 6 ) 、阿堵拉 组 ( T 。 a )和 夺 盖拉 组 ( T 。 ) ,为 一 套 碎 屑 岩 与 碳 酸 盐 岩 组 合 建
造 。其 中 ,东 达 村 组 是 根 多 铀 矿 点 的赋 矿 层 位 ,岩性 为 砂 砾 岩 、砂 岩 、黏 土 岩 夹 生 物 碎 屑灰 岩 、泥 晶 灰 岩 等 。 区 内岩 浆 活 动 强 烈 ,
烈 的暗 色 碎 屑 岩 夹 灰 岩 和 火 山 岩 组 合 ;上 三 叠 统东 达 村 组 ( T。 d d c ) 、 甲丕 拉 组 ( T 。 J ) 、
仁普 2地段 、小 咱伦地 段 、咱伦 地段 和 国庆 沟
地段 5 个 矿化 段 。含矿 主岩 为上 三叠 统东 达村
组 ( T。 d d c )砂 岩 和顺层 贯入 的细 晶 岩 。
藏 东 王四利 ,陈友 良 ,郭晓杰 ,孙 悦 ,周 君 ,刘志鹏
( 1 .核 工 业 2 8 0 研 究 所 ,四川 I广 汉 6 1 8 3 0 0 ;2 . 成 都 理 工 大学 ,四川 成都 6 1 0 0 5 9 )
晚期 花 岗 闪 长 岩 与 东 达 村 组 的外 接 触 带 中 ,

西藏类乌齐-左贡成矿带中段有色金属矿成矿条件探讨

西藏类乌齐-左贡成矿带中段有色金属矿成矿条件探讨

[转载]西藏类乌齐-左贡成矿带中段有色金属矿成矿条件探讨西藏类乌齐-左贡成矿带是西南三江成矿带的成矿亚带(插图1)。

区域上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巨型构造带之三江特提斯构造域北段,属羌塘-昌都微陆块之类乌齐-左贡陆缘山盆带(插图2),形成了区域规模巨大的北西向-近南北向的弧形构造,发育一系列的大型走滑断层、逆冲断层和复式背向斜,并伴生一系列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期的岩浆弧带,由此构成本区基本地质构造格架,也控制西藏东部地区的丰富矿产资源。

插图1 昌都地块成矿带和主要矿集区分布插图2 区域构造分区图1 成矿地质背景区域属华南地层大区羌塘-昌都-思茅地层区,察雅-盐井地层分区。

1.1 区域地层区域地层主要发育古生界前泥盆系、石炭系下统、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新生代第三系。

与成矿有关的地层单位为上三叠统、下二叠统、上二叠统,主要分布于桑多-左贡断裂两侧的大片区域,呈北西向展布。

前泥盆系吉塘群(AnDjt)变质地层分布在桑多-吉塘断裂带南西侧;泥盆系主要分布在妥坝断裂带及都日村北东一带;石炭系分布在桑多-吉塘带断裂两侧及妥坝一带;二叠系地层主要分布在妥坝断裂带和王卡都日村一带,由下统交嘎组(P1j)、上统妥坝组(P2t)、卡香达组(P2k)、夏雅村组(P2x)组成;三叠系以上三叠统最发育,分布于桑多-吉塘断裂带北东的大片区域及断裂带南西夏雅一带;侏罗系分布于妥坝断裂带与桑多-吉塘断裂带之间的区域,总体呈北西向展布,由红色碎屑沉积岩系组成,与上三叠统(T3)呈整合接触。

1.2 区域构造区域构造单元位于三江褶皱系-昌都板片内的桑多-左贡断裂带的交汇部位,发育一系列断层和复式背向斜(插图3)。

插图3 区域构造纲要图桑多-吉塘断裂带(F6)是昌都板片和唐古拉板片的分区界线,具明显的构造分割作用,是澜沧江断裂带的北西延伸部分。

该断裂带性质为一扭压性逆冲断层,是区域主干导矿断裂之一,其生成时期主要为华力西期,印支期和燕山期再次活动改造。

藏东“三江”地区热液型铀矿成矿特征与找矿方向

藏东“三江”地区热液型铀矿成矿特征与找矿方向

藏东“三江”地区热液型铀矿成矿特征与找矿方向郭涛;陈友良;王四利;屈李鹏;杨宾【摘要】藏东“三江”地区是我国著名的多金属成矿地带,但区内的铀矿地质工作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对区内已有典型铀矿(化)点的成矿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火山岩型与花岗伟晶岩型铀矿的找矿前景不大.而花岗岩内、外接触带型铀矿化的规模相对较大,成矿条件相对较好,是区内下一步寻找热液型铀矿的主攻目标类型.【期刊名称】《四川冶金》【年(卷),期】2018(040)005【总页数】6页(P14-19)【关键词】热液型铀矿;成矿特征;找矿方向;藏东“三江”地区【作者】郭涛;陈友良;王四利;屈李鹏;杨宾【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 610059;核工业280研究所,四川广汉618300;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 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15我国藏东“三江”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区域,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产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矿产勘查与可持续发展基地[1]。

但由于受客观自然地理以及恶劣气候条件的限制,区内的铀矿地质工作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近年来在该地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铀成矿地质条件调查,并对区内典型铀矿(化)点的矿化特征进行了研究[2][3]。

旨在系统总结区内已有热液型铀矿成矿特征的基础上,对该地区热液型铀矿的成矿前景与找矿方向进行分析,以期对该地区今后的铀矿找矿工作能有所裨益。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按照多岛弧盆系的学术观点,研究区由一系列岩浆弧、弧后盆地与断裂结合带相间组合而成[4][5]。

其一级构造单元属于羌塘—三江构造区,包括南羌塘—左贡陆块(Ⅱ1)、澜沧江结合带(Ⅱ2)、昌都—思茅陆块(Ⅱ3)、金沙江结合带(Ⅱ4)4个二级构造单元;其中昌都—思茅陆块又可进一步划分为3个三级构造单元(图1)。

对西藏某某县某某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的分析

对西藏某某县某某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的分析

作者简介:赖正德(1963.11—),男,汉族,四川德阳人,水工环工程师,从事水、工、环及铀矿勘探工作。

该盆地位于西藏××地区××县××乡境内,盆地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南东宽而北西窄,长约30km,宽约20km,总面积约600km 2,在盆地的西北部有一内陆湖仓木错,面积约100km 2。

盆地内基底主要是由古生界二叠系中统下拉组(P 2x)的灰岩、细砂岩;中生界白垩系则弄群(K 1Z)的砾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砂岩、页岩、生物碎屑砂岩;中生界白垩系多尼组(K 1d)的含煤碎屑岩、灰岩;中生界白垩系郎山组(K 1l)的灰、深灰色、灰黑色灰岩、生物灰岩和泥质灰岩地层组成。

盖层由新近系芒乡组(N 1m)陆相碎屑岩与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洪积(Q h al )松散堆积物组成。

通过本人的野外调查和收集前人的资料,认为新近系芒乡组(N 1m)为盆地砂岩铀矿的找矿目的层。

1区域大地构造背景该盆地在区域上地处青藏高原的腹地,在Ⅰ级大地构造单元上属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南侧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北侧为班公错—怒江缝合带;次级大地构造单元中区域大部属革吉—措勤复合弧后盆地;南部有隆格尔—江达断隆带;西南部有冈底斯岩浆弧带(图1)。

图1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图1.班公湖-怒江结合带;2.雅鲁藏布江结合带;3.羌塘复合板片;4.冈底斯板片;5.班戈燕山晚期岩浆弧带;6.狮泉河-申扎结合带;7.革吉-措勤复合弧后盆地;8.隆格尔-江达断隆带;9.冈底斯岩浆弧带;10.喜马拉雅板片从盆地建造特征看,盆地北缘主要为古生界地层,它可能是盆地的陆缘基底;盆地内部主要为上侏罗—上白垩系各不同时代地层,其中则弄群(J 3K 1Z)角度不整合于下拉组(P 1x)之上,说明盆地于晚侏罗—早白垩世形成发展而成,这与班—怒带南向俯冲会聚及其岩浆弧的形成时限是基本同步的,表明盆地的形成与班—怒带的南向俯冲有着紧密的联系,是班—怒带南向俯冲过程中弧后扩张形成的弧后盆地。

西藏左贡县某多金属矿区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概况

西藏左贡县某多金属矿区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概况
(1)松散岩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分布较大。主要由残 坡积物、冲洪积物等组成。堆积物成分基本为亚砂土与块石、 砾石,厚度一般 0.30m~35m,结构松散,分布于尼曲、开曲 河谷两侧,面积较大。松散堆积物的安息角为 30° ~32°。
(2)弱—较坚硬岩组。三叠系上统阿堵拉组粉砂质页岩, 岩石风化面呈褐黄色、浅灰白色,新鲜面呈浅灰色,粉砂质 泥质结构、纹层构造、页理构造。岩石由泥质和细碎屑组成, 其中泥质约占 60%、细碎屑约占 40%。有石英细脉侵入。岩 石节理裂隙发育,风化较强烈,为弱~较坚硬岩组。
1 工程地质 1.1 矿区工程地质条件
矿区分布于龙嘎卡北部山坡上,海拔 4200m ~ 4420m, 地形北高南低。矿体顶底板围岩为 :侏罗系中统雁石坪组粉 砂岩(st),该组岩石为较坚硬岩组,厚度较薄,矿(化)体赋 存在该层蚀变带中,该层为较坚硬岩组 ;顶部为侏罗纪西中 统雁石坪组岩屑砂岩(ds),该层为较坚硬岩组,底部岩层为 侏罗系中统雁石坪组细砂岩(ss)较坚硬岩组,以层状岩为 主,地层岩性较单一,岩石呈块状均较完整 ;矿区内美玉— 塔 鲁 断 裂 位 于 矿( 化 )体 的 底 板 斜 坡 的 下 方,且 距 离 较 远, 对首采区范围影响较小 ;矿区地貌条件简单地形有利于自 然排水,因此矿区工程地质勘探类型属三类,矿区工程地质 勘探的复杂程度划分为简单型。 1.2 工程地质岩组
2 环境地质 本 区 地 处 藏 东 横 断 山 脉 地 带,由 北 西 向 的 岭、谷 相 间
构成举世闻名的“三江峡谷”总体地势西高东低。矿区海拔 4200m ~ 4450m,为高山、冰川、河谷地貌,开曲、尼曲河 谷宽阔平缓,山坡坡角较小,一般 25°左右,局部地带存在 陡坎。目前不存在发育大型滑坡、泥石流的自然环境条件。 受人为活动及地形地貌影响局部存在小型泥石流和滑坡发 生。主要环境问题为矿山建设与开采过程中对自然边坡的破 坏引发小地质灾害,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弃渣、尾矿、废水对 环境的影响,采矿可产生局部地表变形,但不会对地质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 ANG i i Z AO a — u n 8— , H l B o g a g,W ANG n DU a —i Qi , Xi o l n
( s a c n t u eNo 2 0 Ch n t n lNu la o p r t n, Gu n h n 6 8 0 Re e r h I si t . 8 , t i a Na i a ce r C r o a i o o a g a 1 3 0,Ch n ) i a
接触 带 型 。
关键 词 : ;矿化 特征 ;根 多 ;西 藏 铀
中 图分 类 号 :P 1 . 4 69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4 5 ( 0 2 3 0 4 0 0 4 0 1 2 1 )0 —0 4 — 4
Th r ni m i e a i a i n c a a t r o n u r a Zu g n o nt n Ti e e u a u m n r l to h r c e fGe d o a e o o g c u y i b t z
gr p i pp rT ra sc t a e i e le n t l y r c des di e t r i lfa ace ou n u e is i h ts dm ntat r a e y b e e e m n a y tda—l tf is, s a ho ef ce d e s r a isan s a hor t i e hef a is The w ho e or d pr a d orhwe t 4 00 e gt es e ou sd s l f ce . l e be s e de n t s , 0 m l n h, 0. 4~ 13 a ge m lr
( h c ) a e a e3 t ik Th n r l a i n s r a e sfo r n e sb d , t eo eb d ( o y r n i t ik , v r g m h c . e mi e ai t p e d d a l o d ln o y h r e z o a b d )ta s—
5 k ,属 左 贡 县 美 玉 乡 边 玉 行 政 村 范 围 。地 理 坐 5m
宗 白组 ( 。b ,第 四 系 ( )及 印 支 晚 期 花 岗 Ez) Qh
岩 、花 岗闪长岩 ( ) 。上 三叠 统 甲丕 拉组 ( ) Tj 是该 矿点含 矿层 ( 1 。 图 )
W e ee n a y t i k t e m i e aia i n a e s d me t c u e a d h d o h r lc u e Th y e ma b s lme t r h n h n r l t r e i n a s n y r t e ma a s . z o etp ye i g a i u sd o c ett p r s dme tat r t n t p . r n t o t i e t u h b l y e o e i n le a i y e e o
摘 要 : 多 铀矿 点 是 中 核 地 质 在 西 藏 铀 矿 调 查 中发 现 的前 景 良好 的 一 处 矿 点 。含 矿 层 是 以退 积 型 根 潮 坪 相 、滨 岸 相 、滨 外 陆 棚 交 替 沉 积 的上 三叠 统 甲丕 拉 组 (r ) ] j 。整 个 含 矿 层 呈 北 西 向展 布 ,长 40 m , 3 00 宽 ( J 0 4 1m 不 等 ,平 均 厚 度 3 g) . ~ 3 m。矿 化 呈 似 层 状 、透 镜 状 ,矿 层 ( ) 与 围 岩 逐 渐 过 渡 。 矿 石 中 体 铀 含 量 0 0 3 ~O 8 5 ,一 般 0 0 ~0 3 ,其 成 矿 作 用 认 为 是 热 液 成 因 ,其 类 型 可 能 属 花 岗岩 外 .0 % . 5 .2 .O
第 2 卷 第 3期 1
21 0 2年 3月
中 国 矿 业
CHI NA I NG AGAZI M NI M NE
V0. 1 21, No. 3 M a. r 2 2 O1
西 藏 左 贡 县 根 多地 区铀 矿 化 中国核 3 业 集 团公 司二 八 O研 究所 ,四 川 广 汉 6 8 0 ) - 1 3 0
t nwi al o k g a ul. T ee i 0 0 3 ~ 0 8 5 u a i i t eo e v rg . 2 ~0 3 %. i t w l r c rd l o h y h r . 0 % s . 5 rnu n h r ,a ea e0 0 m .0
K e r s:U r i ;m i e aia in ha a t r y wo d anum n r lz to c r c e ;G e du n o;Ti e bt
1 概 述
(Y) J 、大野 组 ( ) Jd 、达 布 卡 组 ( b ,古 近 系 Jd )
根多 铀 矿 点 位 于 西 藏 左 贡 县北 西 ,距 县 城 约
Ab ta t sr c :Ge d o mi e aie r a i d s o e e a ey b u n t u e i b t Th r e s Ja i n u n r l d a e s ic v r d l t l y o ri s i t n Ti e . z t eo e b d i ip l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