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政治一轮把握思维的奥妙导学案

2020届高三政治一轮把握思维的奥妙导学案
2020届高三政治一轮把握思维的奥妙导学案

2016高三政治一轮《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课导学案

一、考纲要求: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3、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核心线索:一个概念:意识

一个辩证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两个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重视意识能动性

三、命题规律:

1、从内容看,意识能动作用、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几乎每年

都有所涉及,物质决定意识考查较少。

2、从形式看,往年高考中,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选择题往往以漫画、古诗文、

名人名言以及热点材料为考查背景。非选择题往往以社会热点为背景,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四、考点梳理:

考点1:物质决定意识

1、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

物质的反应特性___生物的反应形式__ 动物心理__人的意识。

(2)意识更重要的是_____发展的产物。

意识一开始就是_____产物,社会的产物。

结论:从起源看,意识是__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生理基础

(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_________。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_____的机能。

注意问题:A、大脑不等于人脑

B、意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C、有了人脑就有意识

D、电脑有意识,可以取代人脑

E、区分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3、意识的内容

(1)意识是_________

(2)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_________的反映。

注意问题:A、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不能独立存在

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具有主体差异性:不同的人因立场、思维方式、方法和知识构

成等不同,意识不同

D、意识的形成过程: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4、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_____是本原的,_____是派生的,物质_____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5、什么是意识?意识的本质是什么?P37

考点2: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与动物的本能区别)

(1)、意识活动具有_______。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确定目

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___________。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_____和_____。它不仅能

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_____,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

幻想的世界。

注意: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_____ 重要条件。

标志性语言:目的、计划、目标、对同一事物认识的主体差异性等等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1)、人能够能动地_________。

A、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B、世界上只有_________之物,没有_________之物。

C、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知识整合:思维和存在统一性、世界具有可知性、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标志性语言:成功证明了、发现了、研究出等等

(2)、人能够能动地_________。

A、从意识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_________。3、

B、从意识与人自身的关系: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_____和控制作用。

总之,意识具有_______,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_____,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_______。

注意问题:A、意识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B、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作用

C、区分意识对物质反作用和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D、区分意识对物质反作用、意识能动作用和主观能动性

E、区分意识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意识能动的改造世界

F、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能动作用不可分,又不可等量齐观

标志性语言:坚持某一理论、发挥某政策作用、在什么的指导下、重视经验等等

考点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_________,从_________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_____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要求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的知识分析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集备资料

1.立足课时结构:本课时主要以“意识”为主线,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立足于“是什么”,分析了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内容和形式。立足于“为什么”,分析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即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立足于“怎么样”,分析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立足单元与教材结构:本课时是对辩证唯物论的展开,一方面,要证明世界的物质性,在证明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后,还需要说明意识的本质,只有在证明了意识也离不开物质,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之后,才能真正说明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统一于物质。另一方面,我们不仅要看到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还要看到意识的能动作用,这才是既唯物又辩证的观点。 3.本课时的核心在于凸显意识的能动性,所以复习中要做到:①结合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认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运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作用,分析人们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中的新成果(如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交会对接,开展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等)。 二【主干梳理】 1.物质决定意识 (1)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意识的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注意:①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②植物的反应,纯粹的动物心理不能形成意识。③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物质器官,但有人脑不一定产生意识,还需要客观存在。④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但不等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可结合PPT 的易错易混点讲解) 2. 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动之前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而动物的活动纯粹是无目的的本能活动。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可以通过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抽象出其本质性的东西,把握其规律。它不仅能够反映当前,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③A.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B.每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是无限的。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的作用(导学案)学生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5.2意识的作用 【学习目标】 1.记忆意识活动的特点,记忆并理解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2.准确理解并会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3.准确理解并会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4.准确理解并会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原理。 5.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意识的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难点:一切从实际出发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带着学习目标认真研读课本,理清知识脉络;做好对重、难点的尽可能突破, 2、在前一基础上限时、独立、主动、认真、快乐完成本导学案。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意识活动的特点: 2、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 方法论: 二、【预习目标检测】 1.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有记者问一位红军老战士:“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你们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也不倒下?”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理想!革命理想高于天。”“革命理想高于天”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意识对人体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②理想信念是我们取得一切胜利的最重要法宝 ③意识决定物质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班级:小组:姓名:励语:学习使人充实,讨论使人聪慧。

2.2016年2月4日世界癌症日的主题为“我们能,我能战胜癌症”(WECAN,ICAN)。通过全球范围的宣传活动,旨在帮助公众消除对癌症的错误认知,引导公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癌症早诊水平,降低癌症病发率;对癌症患者加强康复指导、心理关怀,帮助患者重找社会角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说明 ①真诚的心理关怀决定着癌症者的生活质量②正确的认识有利于指导我们更好地战胜癌症 ③健康生活方式有赖于对癌症发病规律的认知④健康的心理对于我们战胜病魔起着重要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2016年8月21日,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夺得奥运会金牌。央视《新闻联播》呼吁:我们要弘扬女排精神,可以被打败,却始终无法被打倒,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中华民族需要这样的精神。这体现了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B.意识能够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C.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D.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 4.“人间随处有诗意,千年至美莫如诗”。诗词之美,美在意境,贵在意境。诗词的意境,是指诗词的意(情意、思想内容)和景(景象、画面)的结合,“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诗词的意境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人脑的机能 B.诗人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 C.诗词的意境是诗人通过直接再现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寓情于景 D.诗词的意境是艺术家自身主体意识的产物,是实现艺术创作意图的物质载体 5、.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在发射之前,科学家就发射时间、设备安装、运行轨迹等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论证,为其成功发射奠定了基础。这表明 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改变规律D.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三、【感悟平台】——我来探究(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发挥小组集体智慧,共研共究,交流展示) 探究一:情景:天文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当时,人们对太阳、月亮和星星进行观察,确定它们的位置、找出它们变化的规律,并据此编制历法。现在,随着探测器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能够准确地预测一些天文现象。 (1)人们可以依据对天文现象的预测,制定最佳的观测方案,这反映了人类的意识活动有什么特点 (2)人类为什么能找出天体变化的规律、准确地预测到各种天文现象? 探究二:情景:雕塑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要严谨构思,创作前要做到“胸中有数”,才能创作出脍炙人口的雕塑作品。服装设计师进行服装设计,需要先有时尚的设计理念,才能设计出满意的作品。这些活动都体现了人的意识具有强大的能动作用。人们调查发现,无论是雕塑家还是服装设计师,在精心设计作品时,都需要精力充沛,这样在创作设计时,才能思路敏捷,创意丰富。若精力不济,则容易心浮气躁,很难设计出满意的作品。 (1)雕塑艺术家、服装设计师的创作意识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吗?这些创作意识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2)设计者的精神状态会对设计产品造成一定的影响。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班级:小组:姓名:励语:学习使人充实,讨论使人聪慧。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5课《把握思维的奥妙》专题精练(含答案)

第三十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一、选择题 1.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体现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B.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D.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解析】B项错误,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C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题意。D项不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讲的。 【答案】C 2.“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我们才能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精神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 B.只有忧患意识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C.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D.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解析】A、B两项说法错误,精神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材料中没有讲到规律,C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D 3.右图标志图案简洁明了: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 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 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落笔处是由一群自由飞翔的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和 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这说明()。 ①意识活动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②意识的内容于客观世界 ③艺术创作是对客观事物的直观反映④意识依赖于物质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③本身是错误的,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是能动的,不是直观的。①②④均 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B 4.下列说法能体现漫画寓意的是()。 A.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B.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 C.不同的人世界观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对同 一事物的认识也不同 D.人的主观精神有时起着决定作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漫画寓意的理解和 对意识的本质的把握。漫画中两人面对同样的一件 事情的不同反应,体现了C;A观点过于绝对,排 除;B和漫画寓意不符;D观点错误。 【答案】C 5.2019年11月10日,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私庄煤 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致35名矿工遇难。国务院 事故调查小组初步分析认定,这是一起违法违规组织生产导致的特大事故。这表明()。 ①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②人类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造世界 ③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是相互决定的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导学案

第五把握思维的奥妙导学案第五 把握思维的奥妙 导学案 【前延伸学案】 【学习目标】 .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的能动作用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 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 的产物。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 ,是意识活动的 。没有 ,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 3.意识的客观存在的反映 (1)从意识的内容看,是 的反映。

①要形成意识,不仅需要人脑,还必须有被反映的 。 ②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 的反映。因此,意识是 的 。 (2)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 4、总之,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1)意识活动具有 和 。 (2)意识活动具有 和 。 ①表现: A.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 的,有 的。 B.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 ,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

.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 、 ,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②作用: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 。世界上只有 之物,而没有 之物。 2.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1)人能够能动地 世界。 (2)人能够能动的地 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 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 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3)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 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 。高昂的精神,可以 ;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含义 2.哲学依据: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规律客观性原理 3.要求(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知识整合】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错误倾向: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内探究学案】 【探究1】已经颁布十几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被修订。国家工商总局已经建议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订列入十届全国人大的五年立法规划。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制定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期,受制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水平,许多问题没有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反映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含试题及答案)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一框《意识的本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意识的起源、意识的本质。理解——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运用——结合哲学原理,分析在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一切生命物质所具有的刺激感应,再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过程中,人的意识产生的条件,论证意识是物质世 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能力目标:通过意识起源和本质原理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辨物质与意识的界限、把握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牢固树立物质决定意识的思想观点,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 重点: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难点: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https://www.360docs.net/doc/8e9970562.html,/jiaoxueziyuan/fangan/ 第 1 页2014/10/30复习:

师: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的物质性》,我们知道了世界是物质的,那么世界的物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师:人类社会是怎么样产生的呢? 生:…… 【活动探究】前苏联著名生物学家巴浦洛夫曾做过的一个试验:黑猩猩经过人们的反复训练,它能打开水龙头,用水桶放水灭火。后来,人们把黑猩猩放到船上,同样点上火,给它一个水桶,让它灭火,但它此 时已束手无策了。 问题:黑猩猩不会就地取水灭火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生:…… 结论:动物是没有意识的。只有人类才有意识。 设问:人的意识是怎么产生的呢?它与动物的反应是什么关系呢? 【新课讲授】 一、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师:我们都知道在自然界里,一切物质,不论是有没有生命的,都会有一些反应特性,比方说,像铁会生锈,岩石会风化。还有低等生物会对外界的刺激所作出的应激反应,向日葵会向着太阳转,含羞草被碰到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一) 知识准备: 1、物质的含义、 2、意识的含义、 3、意识的作用。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探究 例题示范: 牧羊童发明了防御网 美国加利福尼亚洲有个小孩叫约瑟夫,小学毕业后,由于家境困难,无法继续读书,只得去帮人家放羊。约瑟夫喜欢读书,他常常因为在放羊时埋头读书,羊撞倒栅栏跑到地里损坏了庄稼,而受到老板的训斥。约瑟夫决心找出一个能防止羊群冲出栅栏的好办法来。他经过细心地观察发现,羊群能冲倒用铁丝做成的栅栏,却不敢去碰用蔷薇做成的围墙,因为蔷薇有刺。他试着栽了一些蔷薇在铁丝做的栅栏旁边,果然解决了问题。 过了一段时间,约瑟夫感到,要在几十公尺的范围内密密麻麻地种植蔷薇,未免太费力气了。他把蔷薇刺缠在铁丝上,也起作用。但是,蔷薇刺容易枯萎,效果不太理想。不过,他又想到,把细铁丝剪成四五公分长短,就像蔷薇的刺那样,然后把它们缠在栅栏的铁丝上,再一试,效果好极了。 就这样,约瑟夫开了一家小工厂,专门生产这种“不需要看守”的铁丝,后来,他又将两根铁丝绞合起来,把剪短了的铁丝夹在当中,就更牢固了。改良后的带刺铁丝,大受国内外用户的欢迎,不但一般的家庭可以用来防盗,就连军队也用它作为战地的防御网。 点评:(看我的——)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也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即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意识还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约瑟夫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充分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模拟练习: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一家门口,向一位大嫂乞讨。这个乞丐太可怜了,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随风晃荡着,让人看了非常难受。 大嫂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让我搬砖。不愿意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这位大嫂听了并没有生气,而是弯下身子搬起砖来,她故意把一只手插进裤兜里,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回来说: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哲学与生活》 第二单元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2019-2020年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 妙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一、高考考点。 1、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了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4、理解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5、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 6、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7、理解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二、知识梳理。 1、意识的本质。 (1)起源: (2)生理基础: (3)内容: 2、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能够反映物质) ① ②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物质) ① ②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要求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起来。

[总结] [唯物论]知识结构 [唯物论]基本原理及方法论 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原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原理表述】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方法论意义】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2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原理表述】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主观出发。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的原理 【原理表述】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意义】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表述】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且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意义】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高中政治必修4《 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4《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 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忆目标: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2、理解目标 (1)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的产物;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运用目标 (1)结合所学哲学原理,分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结合所学哲学原理,谈谈人为什么能够认识世界,论证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得出世界是可知的结论。 (3)结合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原理,列举生活实例,说明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4)列举生活实例,依据有关原理,说明要想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必须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既要有高度的革命热情,又要具备严谨踏踏实实的科学态度;既要

反对无限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保守主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通过意识起源和本质原理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辨物质与意识的界限、把握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能力。 2、通过学习意识作用的原理,使学生对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正确的估计,逐步培养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3、通过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原理的学习,让学生明确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途径,培养学生具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相结合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牢固树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思想观点,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信仰。 2、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把握客观规律。这要求我们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旺盛的斗志,积极投身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中去。 3、通过对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认识,增强自觉贯彻和执行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难点: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意识的含义 (2)意识的作用 ◇理解: (1)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意义的哲学依据 (5)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应注意的问题 ◇分析: (1)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2)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并联系现实,说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3)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 2、能力目标: (1)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通过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分清框题中的层次 (4)通过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学习,从理论上提高理解能力,从实践上提高分析能力,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提高对哲学的学习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世界客观性的认识,初步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2)思考人类对世界的各种创造活动,深刻体会意识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二、【重点、难点】: 1、意识的本质 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3、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三、【整体感知】: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进一步理解意识的基本概念,认识到人不仅能通过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四、【方法点津】: (1)读教材,概括出意识的含义、作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 (2)深入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3)结合“是先有电脑,还是先有人们关于电脑的设计”的讨论,说明意识能正地认识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4)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明应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五、【课文导语】: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

【人教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34:把握思维的奥妙习题(含答案)

第34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一、选择题 1.(2018山西朔州模拟)“礼”字的繁体是“禮”,本字为“”,一看便知与祭祀有关。在甲骨文中“”的顶部就像两串美玉,底部就像有支架的建鼓,合起来会意,就是击鼓奏乐,用美玉敬奉祖先和神灵。上升到定义,就是履行敬神祈福的仪式。这种合数文以成一字,而义在其中的会意造字方法( ) ①表明客观存在可以被人的头脑所反映 ②体现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说明世界上存在着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 ④反映了整体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这种合数文以成一字,而义在其中的会意造字方法说明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因此①符合题意;同时也说明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故②应选;世界上不存在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因此③说法错误;④与题意无关。 2.(2018江苏苏州月考)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反映意识形成前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的是( ) ①含羞草受到人们触动时,叶柄下垂小叶合闭 ②海参遭遇天敌时会“献出”自己的内脏,供其食而自逃 ③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作用下破碎 ④科研发现某些星系中造星运动趋于停止的原因 A.①—②—④ B.③—①—② C.③—②—④ D.③—①—④ 【答案】B 【解析】首先,题目要求分析的是意识形成前经历的发展阶段,④指向的是意识已经形成,故排除含有④的选项。其次,根据意识产生的过程,最早影响意识的是一切物质,其次生物,再次是动物,故正确顺序应该是③—①—②,故B符合题意。 3.(2019届湖南浏阳月考)2018年3月14日,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他在世时公众曾向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您觉得我们死后,意识上哪里去了?”他回答:“我觉得大脑就像计算机,意识就像是软件程序。你关了电脑,程序也就终止运行了。”从意识的角度看,霍金的回答反映了( ) ①一切物质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人的大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④意识依赖于物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解析】人的大脑是计算机,意识是软件程序,关了电脑,程序也就终止运行了,说明

把握思维的奥妙教学设计教案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意识的含义 (2)意识的作用 ◇理解: (1)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意义的哲学依据 (5)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应注意的问题 ◇分析: (1)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2)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并联系现实,说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3)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分析说明现实

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 2、能力目标: (1)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通过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分清框题中的层次 (4)通过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学习,从理论上提高理解能力,从实践上提高分析能力,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提高对哲学的学习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世界客观性的认识,初步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2)思考人类对世界的各种创造活动,深刻体会意识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二、【重点、难点】: 1、意识的本质 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3、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三、【整体感知】: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进一步理解意识的基本概念,认识到人不仅能通过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四、【方法点津】: (1)读教材,概括出意识的含义、作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 (2)深入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3)结合“是先有电脑,还是先有人们关于电脑的设计”的讨论,说明意识能正地认识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4)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明应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五、【课文导语】: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能够通过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也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本要求,也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要求。 第一框题意识的本质 一、意识的本质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第二十课时) ◇课堂探究:想一想,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生物的反应形式同人的意识是什么关系?

把握思维的奥妙教学设计教案

把握思维的奥妙教学设计 教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意识的含义 (2)意识的作用 ◇理解: (1)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意义的哲学依据 (5)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应注意的问题 ◇分析: (1)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2)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并联系现实,说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3)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 2、能力目标: (1)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通过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分清框题中的层次 (4)通过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学习,从理论上提高理解能力,从实践上提高分析能力,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提高对哲学的学习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世界客观性的认识,初步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2)思考人类对世界的各种创造活动,深刻体会意识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二、【重点、难点】: 1、意识的本质 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3、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三、【整体感知】: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进一步理解意识的基本概念,认识到人不仅能通过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四、【方法点津】: (1)读教材,概括出意识的含义、作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 (2)深入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3)结合“是先有电脑,还是先有人们关于电脑的设计”的讨论,说明意识能正地认识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4)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明应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五、【课文导语】: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能够通过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也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本要求,也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要求。 第一框题意识的本质

《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2)(1)

把握思维的奥妙 三国时魏国的皇帝曹睿,准备选拔一个有才能的人到 朝廷做官。曹睿对他的大臣说:“选择人才,不能只找有虚名 的人。虚名好像在地上画了一个饼,只能看,不能解决肚子 的饥饿问题!这就是画饼充饥典故的由来。而他的父亲带兵 到一个没有水喝的地方,士兵口渴难行。曹操传令说,前面 有许多梅树,又酸又甜。士兵听后不再感到饥渴,最终坚持 到有水的地方。这就是望梅止渴的故事。画饼不能充饥,而 望梅却能止渴,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第一框意识的本质 主干知识梳理 一、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_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 ⑴____________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基础。 ⑵_____________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的----________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_________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拓展提升】意识的产生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由一切物质具有反应特性到生命物质的刺激感应性;由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由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二、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_______,是意识活动的_________,具有产生意识的________,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探究反思】有位老中医擅长治疗肝病,慕名前来求医的人很多。科技人员根据这位老中医几十年来诊断的经验和所开的处方,把肝病分为八个主型、36个亚型,输入电脑,从而可以可以开发出多种不同的处方,做到因人而异,对症下药。电脑和人脑有哪些区别?电脑能进行意识活动吗? 三、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生成意识的厂房和机器----________。 2.生成意识的原材料----____________。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_________。 【拓展提升】错误的意识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人们意识中的那些错误的思想、片面的认识,也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只是这种反映是歪曲的,有时甚至是虚幻的。正确意识与错误意识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做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做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 答案速查:一、1. 自然界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生物的反应形式 2.人脑语言 二、物质系统物质器官生理基础 三、1.人脑 2.客观存在 3. 主观映像 重难疑点探究

《把握思维的奥妙》练习题

《把握思维的奥妙》练习题选择题部分1.爱尔兰国立大学的菲尔·马圭尔和同事认为信息能从意识系统中以泄露的方式暗示,意识是不 可计算的,也就是意识无法在计算机上建模。从意识的容看,它应来源于() A.客观存在B.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客观存在在大脑中的反映D.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 “人脑工程”负责人瑞士神经学家马克拉姆称,他们正在向欧盟为该工程申请拨款10亿欧元。工 程预计在2023年前完成。“人脑工程”将会在治疗帕金森氏症等疑难杂症、研发新超级计算机和智能 机器人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据此回答2~3题。 2.2023年“仿真人脑”将问世。这说明() A.规律是客观的B.意识的容是客观的 C.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D.自然界具有客观性 3.2023年“人脑工程”研究小组将在计算机上制造一个完整人类大脑的模型——“仿真人脑”,“仿真人脑”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此有人说,“仿真人脑”也有意识,能够完全取代人。从哲学上看,这一观点() A.肯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B.否认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肯定了意识的容来自于客观事物D.否认了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4.“镜像自我”理论认为,每个人对自己的意识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根据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和评价而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在人的一生中一直进行着。这一理论充分说明() A.意识是社会的产物B.生物的反应形式是意识产生的前提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5.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到底长什么模样,相信今世之人谁也说不清楚,市面上孔子画像的版本有 几十个,在孔子诞辰2 557年纪念日前夕,中国孔子基金会在孔子故里曲阜向全球正式发布了孔子标 准像定稿,引发了广泛争议。同一人物常会见到好多种差别很大的画像,这表明() ①人们的意识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性②人们认识对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 ③对于没有客观根据的领域,认识的片面性总是难免的④画像是一种有一定历史根据的艺术再现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6.文人云: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丘壑深 邃,画上者妙在笔墨淋漓,梦中者妙在景象变幻,胸中者妙在位置自如。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①画上、梦中、胸中之山水是对地上之山水的再现②地上之山水是画上、梦中、胸中之山水 的容③画上、梦中、胸中之山水是对地上之山水的主观映象

把握思维的奥妙练习题全新

贵阳为明国际学校文科班训练题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人类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 A.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B.人脑 C.思维着的精神D.客观存在 2.从意识的产生来看,意识更重要的是的产物。() A.自然界长期发展 B.物质世界 C.大脑 D.社会发展 3.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如“嫦娥奔月”,有许多关于月亮的名言佳句,如“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而动物只能在月光下从事它们的本能活动。这说 明 ( ) A.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 B.意识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它和动物的心理有本质区别 C.人能反映事物,而动物则不能 D.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 4.一些地方出现过“狼孩”、“熊孩”、“豹孩”,他们虽为人所生,但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长期与人类社会活动脱离,所以他们没有形成人的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A.人脑不一定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B.有了人脑一定会有意识

C.脱离社会实践,人脑不会有意识功能 D.意识是大脑的产物 5.对于人来说,“望梅”可能“止渴”,“谈虎”可能“色变”,而对于动物来说则不是。这是因为() A.动物没有条件反射 B.动物没有第一信号系统 C.动物的意识水平比人类差 D.动物没有第二信号系统 6.2010年,有一些热词、新词进入并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它们折射出这一年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进步和变化。这些词包括:“豆你玩”、“算你狠”、“姜军”等。从哲学上看,这一事实说明() A.意识是对人的主观认识的反映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7.“万物皆有思想”的论调违背的是下列哲理( ) A.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 B.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 C.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 D.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8.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够自动调节,导弹能够自动命中目标,宇宙飞船能够自动导航。因此,有人认为,电脑是有意识的。上述观点() ①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③ 否认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④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②③ 9.医学科学证明,大脑皮层受损,人会成为白痴。这说明

高二政治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

高二政治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意识的含义 2意识的作用 ◇理解: 1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意义的哲学依据 5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应注意的问题 ◇分析: 1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2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并联系现实,说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3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 2、能力目标: 1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通过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分清框题中的层次 4通过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学习,从理论上提高理解能力,从实践上提高分析能力,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提高对哲学的学习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世界客观性的认识,初步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2思考人类对世界的各种创造活动,深刻体会意识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二、【重点、难点】: 1、意识的本质 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3、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三、【整体感知】: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进一步理解意识的基本概念,认识到人不仅能通过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四、【方法点津】: 1读教材,概括出意识的含义、作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 2深入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3结合“是先有电脑,还是先有人们关于电脑的设计”的讨论,说明意识能正地认识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4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明应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五、【课文导语】: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能够通过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也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本要求,也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要求。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把握思维的奥妙专题检测

把握思维的奥妙 一、选择题 1、16年江苏26. 俗话说:“人闲百病生。”医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有益于健康激素的分泌,这种激素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抵御外界的不良刺激和疾病的侵袭。这说明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 B.没有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控制作用 D.物质是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16年陕西22. 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3、15年重庆3.人类在享受机器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担心某一天机器人会在智能上超越人类,就像科幻电影中所描绘的:人被机器人关在“动物园”中,供机器人观赏。科幻电影表达的这种观念 A.否认了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B.证实了机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C.说明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D.体现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 4、15年江苏31.“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诗句表明 A.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B.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5、15年重庆4.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正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科幻文学的最大魅力不是描写发生的事情,也不是描写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而是描写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科幻文学 A.虚构的世界是现实世界发展的最高阶段 B.扩展了人类的想象力,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C.任意想象,不符合现实生活,是唯心主义的表现 D.描写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缺乏社会实践基础 6、15年江苏2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认定证人证言,可以通过对证人的智力状况、品德、知识、经验、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等的综合分析作出判断。”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 A.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B.意识是主观的也是不真实的 C.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7、15年福建34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 ①滴水穿石②根系沃土③敬德保民④犬吠非主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④→② D. ①→④→②→③ 8、15年陕西21.安全生产是生产发展的底线。缺乏安全意识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麻痹大意往往导致生产事故频发,从哲学上看,安全意识之所以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因为 ①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②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