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谜语温习大纲及答案

中国谜语基础知识期末复习大纲

(注:以下为答案参考≠100%正确。可能有99%正确吧O(∩_∩)O哈哈~

一a、填空题:

?1、刘勰认为谜语的形成过程是: 自魏代以来,颇非绯伏,而君

子朝隐,化为谜语。 

2、闻一多在《诗经上篇·说鱼》对隐语和比喻的使用手法进行比较,说:

 它的手段和喻一样,而目的完全相反。喻训晓,借另一事物把原本说不明白

 说的明白些;隐训藏,借另一事物把本来可以说的明白的说的不明白。

3、谜体是表示 灯谜文字所应采用的某种特定的表达 形式,不同的表达形式存在着 扣合谜底的应该遵循不同的规律。主要包括:

会意体,离合体,象形体,谐声体,假借体,别裁体 等六种。

4、三十而立道师恩(字一)谜底 莘 ,这是属于 谐声体 谜体中的

音韵扣合方法。

5、夹击法的扣合方法有两种,一是:以上下,左右或前后两侧向中间夹击,

二是:中间向两旁出击。它与侧击法的区别在于:夹击法一定有3个紧密相关

的词语,分别分布在谜面和谜底之间。

6、分扣法在有些谜语书中也称为分段会意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先分

析灯谜的谜面。根据词句的不同含义、谜目的要求和扣合的需要,把谜面划分

成 两个或两个以上小部分,再根据每个小部分的意思逐

步扣合,从而得到谜底;

断读法在灯谜中是经常可以见到的。所谓灯谜断读法就是:通过谜面扣合出谜

底后,对谜底文字重新句读来吻合谜面的意思。

7、早在东汉时期就出现了离合体诗谜,最成熟且又被人们经常涉及的是由孔融

所作的《郡姓名字诗》。

7、明末马苍山创出了 《 广陵十八格 》 谜格,其中还有 会意、谐声、

典雅、传神、碑阴、徐妃、卷帘、寿星、燕尾、比干、双钩、钓鱼、含沙、锦屏、回文等 18 种谜格至今仍在沿用这种名称。

8、“荆公谜”又称为贺姿谜。其谜面是:目字加两点,不作贝字猜,贝子

欠两点,不作目字猜。是由周亮工所作。

9、谜面中的牡丹、玫瑰、水仙等分别都可以扣合为花。谜面中的“鱼” 

倒吊扣合为各种鱼的名称。同样,谜面中的杜鹃、黄鹂、喜鹊等分别都可以扣

合为鸟。反之,属于鸟类 ,这在谜语扣合中是拢意法允许的。

10、向西一直走(打字一) 谜底:句,主要是采用方位扣合方法。一直

向前走(打字一) 谜底: 句 ,主要是采用 方位法 扣合方法。

11、梧桐半死霜半消(打字一) 谜底:霖 ,这是属于半字法扣合方法。

12、大小错落(打一字) 谜底:灯,这是属于移位扣合方法。

12

13、牧童归去横牛背(打字一)谜底:升,是属于倒装法、谜面注销法和

象字法三种扣合方法。

14、破帽遮颜过闹市(出版社用语三)谜底:漏发、封面、上下集。是属于分

扣法扣合方法。

15、山东快书(书名一) 谜底鲁迅全集。一朝选在君王侧(电视剧二)

谜底:杨家将、喜从天降。这两则灯谜的扣合方法,前者属于

分扣法扣合方法,后者属于断读法扣合方法。

16、杜甫为何搔白头?(打时代一) 谜底:春秋战国。这则灯谜是属于 谜。其扣合方法主要是采用拢意法和通假法。

17、隔江犹唱后庭花(通假字一) 谜底:亡通忘。扣合时主要采用了 承上法和通假法。

18、 六 (唐诗一句)谜底:残星几点雁横塞。采用象物法扣合方法。

谜底是唐代诗人赵碬所作的 《长安秋望》诗句。

?19、阅读(电影一)谜底:音乐之声。其扣合方法是属于谐音法。

20、伍 (《西厢记》一句)谜底:疑是玉人来。采用象字扣合方法。

21、饭(建材一)谜底:水泥,这是属于音韵法。

22、守株待兔(打字一) 谜底:柳。这是采用 借代 扣合方法。

23、译(《西厢记》句一)谜底:一声去也。这是采用 音韵扣合方法。

24、人面不知何处去(股市用语一)谜底:护盘,这是属于拢意扣合方法。

25、谜格都有两个底,扣合谜面之义的称为正底,也叫做真底 ,或 新

底 。另一个则称为副底 ,也就是假底 。

26、移字类谜格,一般是指移动 谜底中个别或全部的字词,使新组成的

词句与谜面之义吻合。

27、螺旋格分为 内旋和 外旋两种。请以1234为序号排列出螺旋格

的两种旋转顺序。即内旋的顺序为3241 ;外旋的顺序为4132。

28、山在虚无缥缈中(打宋代人名二) 谜底: 岳飞、岳云。其所采用

的谜格应当是 蕉心格 。

29、牵萝格和移帜格的区别于:牵萝格是把谜底中的某一个字的偏旁移到

另一个 字上;移帜格是把谜底中的某个字的偏旁移到非邻近字上。

30、玉璜格和徐妃的根本区别在于:徐妃格谜底中所有各个字的偏旁相同;玉

璜格谜底中各个字的偏旁不能全部相同。例如讲义中例子:枝头吐绿(《水浒》

人名二)谜底:林冲、张清,就是属于玉璜格;郁郁寡欢(影片一)谜底: 

沙砾就是属于 徐妃 格。

一b、填空题:(50%)

1、谜语起源的时期有: 3种 说法,其说法的起源时期分别为:

春秋时期、夏商周时期有的将谜语的起源追溯的更加久远(黄帝造字时期。

2、谜语与花灯的结合是始于宋代时期,而灯谜的称法则始于明时期,起最鼎盛时期则是在清朝。因此,人们常说灯谜是起于宋、

成于明、而盛于清。

3、在谜坛界,一般认为:最早的离合体诗谜是由: 孔融 所作的《郡姓名

字诗》,其谜底是:鲁国孔融文举。

这首诗谜是由南宋文学家叶梦得收集于《石林诗话》中。

4、最早把谜语融入到文学作品中的是唐代李公佐的传奇小说《谢小娥传》。其中有一则解谜破案的故事,谜面是:1. 杀我者,車中猴,门东草;2. 杀我者,禾中走,一日夫。谜底为:1. 申蘭(兰) 2 .申春。

5、夹击法的扣合方法有两种,一是:以上下,左右、前后进退两侧向中间夹击,二是:中间向两侧出击。它与侧击法的区别在于:夹击法一定有三

个紧密相关的词语,分别分布在谜面和谜底之间。

6、分扣法在有些谜语书中也称为分段会意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先分析

灯谜的谜面。根据词句的不同含义、谜目的要求和扣合的需要,把谜面划

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小部分,再根据每个小部分的意思逐步扣合,从而得到谜底;断读法在灯谜中是经常可以见到的。所谓灯谜断读法就是:通

过谜面扣出谜底后,对谜底文字重新句读出来吻合谜面的意思

7、“小荷才露尖尖角”是引用南宋诗人杨万里所赋、题为《小池》

的诗句作为谜面的,其谜底是一个个字。扣合时是采用了启下法和

象物法的方法。

8、增补法又叫做加法和添补法“荆公谜”又称为 贺资谜。

其谜面是: 目字加两点,不作贝字猜,贝字欠两点,不作目字猜。是由北宋

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周亮工所作。

9、谜面中的牡丹、玫瑰、水仙等分别都可以扣合为 花 。谜面中的“鱼” 

 倒吊 扣合为各种鱼的名称。同样,谜面中的杜鹃、黄鹂、喜鹊等分别都可

以扣合为 鸟 。反之,属于 鸟类 ,这在谜语扣合中是拢意法 允许的。

9、笙笛悬梁(成语一),谜底: 双管齐下 。这是属于 会意 

谜体的灯谜,这则灯谜主要采用了 侧扣法 的扣合方法。是根据与谜面中词或

字的相关谜底的词或字来扣合的。

10、北京晴,包头雨(打字二)谜底:景、雹,主要是采用方

位扣合方法。

11、半城桃李半城楼(打地名一)谜底:桂林,这是属于增减法扣

合方法。 12、一朝分离重聚首(打一字)谜底:萌,这是属于移位法

扣合方法。

13、牧童归去横牛背(打字一)谜底:升,是属于倒装法、谜面注销

法和象字法三种扣合方法。

1. 春秋、战国时期,谜语称为“隐”、“辞”。比如,在《史记?楚世家》所记

载的“有鸟在阜”中就有:“伍举见楚庄王曰:‘愿有进隐’“。在《国语?晋语》

中记载:范文子暮退于朝,武子曰:”何暮也“?对曰”有秦客辞于朝,大夫莫

之能对也,吾知三焉。

14、破帽遮颜过闹市(出版社用语三)谜底:漏发、封面、上下集。是

属于分扣扣合方法。

15、才气(《三字经》一句)谜底:始发愤。一朝选在君王侧(电视剧二)

谜底:杨家将、喜从天降。这两则灯谜的扣合方法,前者属于分扣法

扣合方法,后者属于断读法扣合方法。

16、杜甫为何搔白头?(打时代一)谜底:春秋战国。这则灯谜是属于问

答谜。其扣合方法主要是采用拢意法法和通假法法。

17、景色遥看近却无(通假字一)谜底:景同影。扣合时主要采用了通假

法的扣合方法。

18、幼小无力架小桥(字一)谜底:萦。它是采用减损法和谐声的扣

合方法。

19、M.I.N.G(外交用语一)谜底:联合声明。其扣合方法是属于

谐声法。

20、伍(《西厢记》一句)谜底:疑是玉人来。采用象字扣合方法。

21、版(食品名一)谜底:泡面,这是属于音韵法。

22、守株待兔(打字一)谜底:柳。这是采用借代扣合方法。

23、译音(《西厢记》句一)谜底:一声去也。这是采用音韵扣合方法。

24、姑妇手谈(国策一)谜底:人口布局,这是属于用典扣合方法。

25、谜格都有两个底,扣合谜面之义的称为正底,也叫做真底,或新底。另一个则称为副底,也就是假底。

2、曹著是 唐朝 时期人。段成式在 《庐陵官下记 》 中记载:曹著

善辩由此可见,这个时期,人们是把猜谜称为 辩 。其实这种称法早在北魏 时期就已形成。这可以有杨衔在《 洛阳伽蓝记 》 的记载中得以证实。

26、移字类谜格,一般是指移动 谜底 中个别或全部的字词,使新

组成的词句与谜面之义吻合。

27、辘轳格至少为 四 个字以上,且必须是 偶 数。其谜底

字的移动规则是:把偶数位的字移到奇数位置之前,奇数位的字移到偶数位置之后。

28、山在虚无缥缈中(打宋代人名二) 谜底: 岳飞、岳云

。其所采用的谜格应当是 蕉心格 。

29、牵萝格和移帜格的区别于:牵萝格是把谜底中的某一个字的偏旁移到

 另一个 字上;移帜格是把谜底中的某个字的偏旁移到 非邻近 字上。

30、玉璜格和徐妃的根本区别在于:徐妃格谜底中所有各个字的偏旁相同;玉璜格谜底中各个字的偏旁 不能全部相同 。例如讲义中例子:枝头吐绿(《水浒》人名二)谜底:林冲、张清,就是属于 玉璜 格;郁郁寡欢(影片一)谜底: 砂砾 就是属于 徐妃格。

一c填空题:(50%)

1、岁逢除夕道师安(字一)谜底:山,这是包含谐声体和离合体两种谜体,分别采用了音韵法和减损法的扣合方法。

2、最早产生谜格在宋朝时期。根据李开先在《诗禅又序》记载:宋时有“坐占鸥沙”、“眠分犊草”等谜格。

3、万里赴戎机(字一)谜底:珲。这是属于假借体、会意体、离合体三中谜体。采用了借代法、分扣、增减法三种谜语扣合。谜面中的万里是王万

里,所以,可以用“王”来扣合。

4、不解其中意(历史用语一)谜底:明末清初,这则灯谜的扣合方法是:夹击法。它与侧击法的区别在于:这类灯谜中都含有3个紧密相关的词

语,分别分布在谜面和谜底之间。

5、打起黄莺儿(字一)谜底:蹄。这是属于启下法扣合方法。这类灯谜主

要有两种扣合方法,一种是承上法,另一种则是启下法。如“隔江犹唱后庭花(通假字一)”谜底:亡通忘。虽然是归类于通假法,但是,扣合时还必须采用承启法。

7谜面中的杜鹃、黄鹂、喜鹊等分别都可以扣合为鸟。“千里”可以扣合为马,

那么“马”是不可以扣合为“浮云、赤兔、的卢”,这是因为前者是属于大概念,

后者属于小概念。这样的扣合方法,在灯谜中称为拢意法。

9、提前一天到东北(打字一) 谜底: 指 ,主要是采用方位法 

扣合方法。

10、西装一套作应酬(打字一) 谜底: 州 ,这是属于 补明法 

扣合方法。

11、旺(影目一) 谜底:王中王,这是属于 易帜格 谜格的扣合方法。

扣合时是根据“旺”字的结构,把它先变成开日王,然后再按照谜格的规则

在和开两个日的字中互相移动某一笔画,从而得到谜底。

12、牧童归去横牛背(打字一)谜底: 升 ,是属于 倒装法 和

 方位法 两种扣合方法。(+谜面注销法)

13、一朝选在君王侧(电视剧二)谜底:杨家将、喜从天降。这则灯谜属于

分扣法扣合方法。破帽遮颜过闹市(出版社用语三)谜底:漏发、封面、上下

集。是属于分扣法扣合方法。

14、问君能有几多愁?(成语一) 谜底: 对答如流 。这则灯谜是属

于 问答 谜。同时也采用了 承启 法的扣合方法。

15、东食西宿(影目二) 谜底: 女儿的心愿、两家人 。扣合时主要采用了 用典法 和 断续 法。

16、 末 (宋诗二句)谜底: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采用 象物法扣合方法。谜底是宋代诗人 杨万里 所作的《小池》诗

句。

17、折枝话别(刊目一)谜底: 读者之声 。其扣合方法是属于 谐

声 体中的谐音法。

18、赋马无诗句 (五言唐诗一句)谜底: 岂不如贼焉 。采用的

是 象字扣合方法。

20、贴上春联迎己卯(植物一) 谜底: 柳 。这是采用 借代

扣合方法。

21、午后休闲(植物一)谜底: 马尾松 。这是采用 借代法、正

扣 扣合方法。

22、织杼半隐读书声(字一)谜底: 纾 ,这是采用了 谐声法法

和半字法的灯谜制作手法。

23、东西爵石声声在(字一)谜底:石角。这类灯谜是属于方位

法。

?24、凤凰台上凤凰游(数学名词一)谜底:相似三角形。这是采

方位法和注销法两种扣合方法。如果把谜目改为“行政区

一”,那么谜底应当扣合为:云南。

26、灯谜一般都有谜眼,比如表性词、提示句等。而对于单字谜面的灯谜,

扣合时往往是要根据字的结构来扣合。如“春(影目二)”,扣合时就要先

把“春”字拆成三、人、日,于是就可得到谜底:三人行、日出

28、南郭学艺终得成(成语一) 谜底:何乐而不为。其所采用的谜格应

当是 双下楼格(垂柳) ,其副底应当为:而不为何乐。

30、徐妃格和添花格的不同在于:徐妃格谜底中必须去掉所有各个字

的偏旁,所得到的副底才能与谜面的意思吻合;那么“朱笔作画”,谜底为:

工会,就是属于添花格谜格,而“门可罗雀”的谜底为:硼砂,则属于

徐妃格谜格。

一d、填空题:(50%)

?1.谜语的形成过程有多种不同的观点,其中刘勰认为是:(2%) 自魏代以来,颇非绯伏,而君子朝隐,化为谜语.谜者也,回互其辞,

使昏迷也。或体目文字,或图象品物,纤巧以弄思,试察而衒辞。义欲婉而

正,辞欲隐而显。

?3.本书是采用“广义谜语”的概念吗? 是 。请按照本书的谜语定义,画出谜语分类示意图:(3%)

4.在我们所学习的课程中,谜体主要包括: 会意体、离合体、象形体、谐声体、假借体、别裁体(面注体)等六种。(2%) 

6、美学家朱光潜说在 《 诗论〃诗与谐隐 》 中对我国谜语的起源是这么说的: “ 中国的谜语可以说和文字同样久远,六书中的会意据许慎的解释是‘比类合宜,以见指伪,武信是也’。这就是根据谜语的原则。止戈为武,人言为信,就是两则字谜。 ”。

?8.“谜”的称法始见于 南朝宋 时期的文学家 鲍照 所著的《鲍参军集》 收录的《字谜三首》中。其三则字谜的谜底是: 井、龟、田 。(2%)

7离家之前(字一)谜底:豕。属于会意体别解法和离合体方位法。其中?离?可用脱离来离开扣合

7\在灯谜中,往往把?是?扣合为?十?,把?非?扣合为?一?。比如?杜绝是非(字一)?可扣合谜底:木。那么?并非绝后(字一)?的谜底呢?谜底:艳

4、扫荡春华一半空(字一)谜底:草。属于离合体谜体。采用半形法的扣合方法。这种灯谜也叫做取半法、一半法。它往往在谜面上都有半、一半、平分

等表性词,谜面上一般都有 2 个以上的主体字。

9.唐代也是沿用“谜”或“谜语”的称法。这可根据段成式在《 庐陵官下记 》、

《 酉阳杂俎 》中的记载得到证实。曹著是唐朝时期人。?我谜吞得你谜?的

故事,客人的谜面是:?一物坐也坐,卧也坐,立也坐,行也坐。?曹著的谜面

是:?一物坐也卧,卧也卧,立也卧、行也卧。两者的谜底前后分别为?青蛙?和

?蛇?。

(2%)

11、干(《红楼梦》人名一)谜底: 王一贴 。为了简便,谜目也可以

用 

石人一 表示。这则灯谜是属于 离合体 谜体中的 增补 法谜法。这种谜法的谜面或谜底一般都有 加、添、有 等表性词。

??11.半部《包公案》(打字一) 谜底: 构 ,这是属于 半形法 扣合方法。(1%)

12.一直为改革(打一字) 谜底:协,这是属于 移位法扣合方法。(1%)

13.大一样,小变动(打字一)谜底: 买,是属于 倒装法和移位法

扣合方法。(1%)

14.破帽遮颜过闹市(出版社用语三)谜底:漏发、封面、上下集 。是

属于 分扣法 扣合方法。(2%)

15.才气(《三字经》句一) 谜底: 始发愤 。一朝选在君王侧

(电视剧二)谜底: 杨家将 、 喜从天降 。这两则灯谜的

扣合方法,前者属于 分扣法 扣合方法,后者属于 断读法 扣合方法。(2%)

16.闻似笑声门为外过(成语一)谜底: 格格不入 。是属于谐声 谜

体中的 拟声 法的扣合方法。(2%)

17.杜甫为何搔白头?(打时代一) 谜底: 春秋战国 。这则灯

谜是属于 问答 谜。其扣合方法主要是采用 拢意 法和 通假 法。

(2%)

18.隔江犹唱后庭花(通假字一) 谜底: 亡通忘 。扣合时主要采

用了 承上法 和 通假法 法。(1%)

19.六(唐诗一句)谜底:残星几点雁横塞。采用象物法扣合方法。谜底是

唐代诗人赵碬所作的《长安秋望》诗句。

??21.生有一女字昭君(字一)谜底: 墙 。采用 补明 扣合方

法。(1%)

24.凤凰台上凤凰游(数学名词一)谜底: 相似三角形 。啤酒厂

出酒(字一)谜底:碑 。两则灯谜都是属于谜面 注销 法。(1%)

??9、无边落木萧萧下(字一)谜底: 日 。这是属于 会意体(离合体)

谜体的灯谜,采用了 侧扣法 、减损 法的扣合方法。这种谜法也叫做 旁

面推敲、旁敲侧击 。它的谜面或谜底中,必定会有一组 相互关联 的词语。

10、流水五月黄梅天(冠商标饮料一)谜底: 三星白兰地 。这则灯谜是

属于 面注 体中的 破格 法。其中谜面上的 流水 是谜格 遥对

格的别名;它的别名还有 锦屏 、菱花 、对偶、 鸳鸯格 等。

??25生女犹得嫁比邻(形近字一)谜底: 字近宇 。这是属于

《字谜技法四十式》之 象字法 。(2%)

23、明郎英在 《 七类修稿 》中所记载了北宋时期文人以谜语相互往

来的情况,他说: 隐语化为谜语、至今苏黄而至圣 。这段话中所提到的

两个人是 苏轼 、黄庭坚 ,他两还创出了一种被人们称为苏黄格 的谜格。

26.隐约似见马牛羊(字一)谜底: 朱 ,是属于 象形体

和 假借体 两种谜体,采用 象字法 和 代法

两种扣合方法。(2%)

27.折枝话别(报刊栏目一)谜底: 读者之声 。是属于 谐声 谜体,

是采用 谐音法 的扣合方法。而织杼融读书声(字一)谜底: 纾

。则是属于 谐声体 和 离合体 两种谜体;采用 谐声

法 法和 半形法 法的扣合方法。(2%)

28.岁逢除夕道师安(字一)谜底: 山 。是属于 谐声体

和 离合体 两种谜体,采用了 音韵法 和 增减法 的

扣合方法。(2%)

28三十而立——丰——离合体倒装法的扣合方法

??29.东食西宿(影目二)谜底: 女儿的心愿两人家 是属于 谜体中的 法。(用典法、断读法)

(1%)

一e、填空题:(50%)

3、最早运用谐音法和计算法的是 西汉 在 《 太平广记 》中所记载

的故事:汉武帝尝以隐语招东方朔……

4、不解其中意(历史用语一)谜底:明末清初,这则灯谜的扣合方法是:夹击

法。它与侧击法的区别在于:这类灯谜中都含有3个紧密相关的词语,分别分布

在谜面和谜底之间。

1、鹬蚌相争(法律名词一)谜底:受益人。这是属于承启法扣合方法。这类

灯谜主要有两种扣合方法,一种是承上法,另一种则是启下法。如?家祭

勿忘告乃翁(报纸名一)?谜底:宁夏日报。扣合时就必须采用承上法。打

起黄莺儿(字一)谜底:蹄。这是属于启下法扣合方法

2、问管仲(字一)谜底:他。这则灯谜是属于会意体、离合体两种中谜体。采用了承启法、增损法两种扣合方法。这则灯谜是由明朝之人徐文长所作。谜面是

选自与《论语》中的句子

??5.早在 东汉 时期就出现了离合体诗谜,最成熟且又被人们经常涉及的是由 孔融 所作的 《郡姓名字诗》。这首离合体诗谜是被宋代叶梦得收集于《十年诗话》中。

??3、问君能有几多愁(成语一)谜底:对答如流。这是属于文艺谜。这类灯谜的米面大多是成句,而谜底往往是从_下句____中得到。因此,对于这类灯谜的扣合通常就要采用承启法。比如:何以解忧(休闲场所一)谜底:酒吧。其扣合方法亦是如此。

4、在拢意法中,我们提到了词性。词性有大概念和小概念之分,要以大概念扣合谜面的小概念。即,用作谜底的词性一定是小概念。而被扣合的谜面的

词性,一定是属于大概念。否则就是属于倒吊。

5、今夜共君不须睡(甘肃地名、石人各一)谜底:临夏、贾惜春,主要是用拢意法扣合方法。也用了承启法。

6、外圆内方(打字一)谜底:回,这是属于方位法和象物法扣合方法。如:

湖心岛上垂钓钩(字一),谜底:乱,也是属于这种扣合方法。

7、一生搞改革(泊人一)谜底:牛二。这是属于移位法的扣合方法。这类

扣合方法的字谜很多,如:政变结束(字一)谜底:整

?8、昨日之日不可留(国家一)谜底:乍得。这是属于谜面注销

法的灯谜。而牧童归去横牛背(打字一)谜底:升,这是属于倒装法和象字

法两种扣合方法的灯谜。

9成人教育(称谓二)谜底:大将、上校。这则灯谜是属于断读法扣合方法。破

帽遮颜过闹市(出版社用语三)谜底:漏发、封面、上下集。是属于分扣法扣合方

10、胡服(白居易诗句一)谜底:身上衣裳口中食。这则灯谜是属于问答谜。“胡”在灯谜中的意思通常为何。而谜句的原意是胡人的衣服;同时也是刘少奇的笔名

11、生临终伸二指(石人二)谜底:云光、大了。扣合时主要采用了用典法和断读法。

12、大蜻蜓(称谓一)谜底:硕士。是采用象物扣合方法。南宋诗人杨万

里所作《小池》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句作为谜面的,谜底:个。

3、李双双、李四光(新词语一)谜底:打白条。采用的是谜面注销法扣合方法。

14、太公(泊人二)谜底:史进、时迁。这是属于补明法。而“亭中系赤

兔(地名二)”谜底:汉寿、侯马。二者之间的不同在于,前者是采用断读法,后者是采用方位法。

15、九九话重阳(植物一)谜底:白果。这是采用计算法扣合方法。二六

一下加四,除八进一十(字一)谜底:章,则是属于方位法和增减法。

16、下午参加(字一)谜底:驾。这是采用借代法、方位法扣合方法。

??17、东西嚼食声声在(字一)谜底:确。是属于谐音法和方位发的扣

合方法。东食西宿(影目二)谜底:女儿的心愿、两家人。扣合时主要采用了

用典法和断读法。(会意体)

23.闻似笑声门前过(成语一)谜底:格格不入。这类灯谜是属于谐声谜体中的拟声法的扣合方法法。

25.通假也叫为 通借和古通 .是用 同音或音近字 来代替本字。它有三种通假形式,即: 同音通假、双身通假、叠韵通假 。

26.灯谜一般都有谜眼,比如表性词、提示句等。而对于单字谜面的灯谜,

扣合时往往是要根据字的结构来扣合。如“春(影目二)”,扣合

时就要先把“春”字拆成三、人、日,于是就可得到谜底:三人行、日

出。

27.古人征战几人回(通假字一)谜底 卒同猝 。是属于叠韵 通

假。

28.已是黄昏独自愁(外国作家一) 谜底: 莫里哀 。其所采用

的扣合应当是 通假法 。

29.仁者静,智者动(影目一)谜底 山不转水转 。谜是由《论语·雍

也》中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二句演绎而来。是属于 借代 法扣

合方法。

30.在灯谜中,往往把“是”扣合为 十 ,把“非”扣合为 一

。比如“杜绝是非(字一)”可扣合谜底为 木 。那么“并非绝后(字一)

”的谜底呢?它的谜底应当是 艳 。

一f填空题:(40分 每道2分)

1、谜语在春秋之前没有名称,只有语言的表达形式,一般是以民间口头文学形

式来表现。春秋时期至汉代,分别称谜语为隐、廋辞、隐语。汉代称法为隐语。

2、半城桃李半城楼(地名一)谜底:桂林。这则灯谜是属于离合体的谜题。它

是采用半行法的扣合方法。这种灯谜也叫做取半法、一半法。它往往在谜面上

都有半、一半、平分等表性词,谜面上一半都有2个以上的主体字。

3、“谜”字之称始见于南北朝(南朝宋)时期,是由当时的文学家鲍照在

《鲍参军集》中收录了《字谜三首》,从此便有了“谜”这个名称,并且一直沿

用至今。

4、唐段成式在《庐陵官下记》中记载一则“我谜吞得你谜”的故事,客人

的谜面是:一物坐也坐,卧也坐,立也坐,行也坐。曹著的谜面是:一物坐也卧,卧也卧,立也卧、行也卧。两者的谜底前后分别为青蛙和蛇。

4.简单概括灯谜的发展过程是:起于宋,成于明,盛于清。

5.谜体共分为 6 种,分别为: 会意体、离合体、象形体、谐

声体、假借体、别裁体(本书作为面注体) 等。

6.闭门推出窗前月(清人一),谜底是: 石达开 。这是属于 

会意体 体中的 用典法 扣合方法。

7.孤山梅鹤两无猜(影目一),谜底是: 妻子的信 。其扣合方法

主要是采用 借代法 法,同时也运用到了 分扣法 。“孤山梅鹤”说

的是关于宋代诗人林逋,隐居在 杭州湖边“梅妻鹤子”的故事 的故事。

8.三十而立(字一),谜底是: 丰 。采用的是 离合体倒装法 扣

合方法。而“三十而立念师恩(字一)”的谜底则是: 莘 ,其扣合

方法是属于 音韵法(增减法 法。

9.离家之前(字一),谜底是: 豕 。是采用 会意体别解法和离

合体方位法 扣合方法,其中“离”可以用 脱离 来 离开 扣合。

??10.油灯将尽(形近字一)的谜底是: “火”近“灭” 。采用的

扣合方法是 象字法 。这种谜底的表示方式,即是张伯人《 字谜技法 》中的“形近字法”。

11.内外方圆(字一),谜底是: 贝 。这是属于谜底 增补 法,同时结合采用 方位法 的扣合方法。

12.月上始见残花影(字一)谜底是: 背 。其扣合方法是 倒装

法 法和 方位法 法。

13.隐约看见马牛羊(字一),谜底是: 朱 。这是属于 象字法 法和 方位法 法。

?15.早晨读英语(歌手名一),谜底是: 毛宁 。这是属于 合方法。

16.直接用英语字母、单词或句子来制作灯谜的方法,是由被称为谜圣的

清末民初时期的张起南 中首先拓展的一种制作方法在《橐园春灯话》。

如:morning(字一),谜底是: 谭 。而“A(数学名词二)”,的谜底应当是:

 立方、组合 。

18.音韵法的谜面一般都有表性词 反?或?切? 如:切记(时令用语一)

,谜底是: 节气 。那么,谜面为“版(食品名一)”,谜底就应当是: 

泡面。但是,有时谜面没有表性词,其主要的扣合方法就是依据声调的变化来

表示。如:译声(《西厢记》一句),谜底是: 一声去也 。

19.面注体(或称别裁体)主要包括: 谜面注销法、补明法、破格法 等几种扣合方法。如“凤凰台上凤凰游(数学名词一)”,谜底是:相似三角形

就是属于 谜面注销 法。扣合时还结合运用了 方位法

和 象物法 法。

?12

?20.曹娥阴碑碑文是: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其谜底为: 绝妙好辞

,是由东汉时期 所书。这种形式的灯谜被后人成为 曹娥格或称碑阴 格。

一g.填空题:(40分 每道2分)

1.泰国谜家林仲杰在 《典谜浅识》 中说:有称谜语为超短篇 

之文艺作品,盖以一道谜语,从底到面,等于一段故事叙述,其内涵、情节,

不让于长篇小说,或少则数十字之小小说 。

2.:“时日曷丧?予以汝偕亡。”是出自于《书经〃汤誓篇》 中所记载

的歌谣。

3.“谜”字之称始见于 南朝宋 时期,是由当时的文学家 鲍

照 ,在《 鲍参军集 》中收录了 《字谜三首》 ,从此便有了“谜”这个名称,并且一直沿用至今。其三则字谜的谜底是:?井、龟、田?5.谜体共分为 六 种,分别为: 会意体、离合体、象形体、谐声

体、假借体、别裁体(面注体) 等。

7.孤山梅鹤两无猜(影目一),谜底是: 妻子的信 。其扣合方法

主要是采用 借代法 法,同时也运用到了 分扣法 。“孤山梅鹤”说

的是关于宋代诗人林逋,隐居在 杭州湖边“梅妻鹤子”的故事 的故事。

15.闯王自尽(泊人名一)谜底是: 李成 。这是属于 谜面注销 的制作方法。

二a、问答题:

1、什么叫做通假?通假的形式有哪几种?试各举出一个完整的通假字灯谜

的例子。通假也叫通借和古通法,是同音或音近字来代替本字。包括

同音通假、双声通假、叠韵通假三种。

同音通假:莫贪不义之财谜底:得通德

一唱雄鸡天下白谜底:鸣通明

双声通假:莫里哀(五言唐诗一句)谜底:向晚意不适(李商隐《乐游原)

叠韵通假:为问门前客,今日几个来(聊目二)谜底:小官人,张老相公

2、补明法原来是属于别裁体,本书则归为哪一种谜体?请简要说明补明法的

扣合方法,并试举出一个例子。

面注体,也可称为谜面注明体。

补明法是根据谜面的提示,在谜底中加入所提示的字、词,使之与谜面暗

示的意思相互吻合;有时谜面中没有明确的提示,那么,扣合时就需要根据暗

示来判断谜面中应该加入某些字、词后才能与谜底的意思吻合。例子:安居其

中则东山再起(宋人一)谜底:谢石。补明法也可以在谜底中予以说明和体现,例子:八十五(电影名一)谜底:月到中秋

2、灯谜与民间谜语有何不同?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分别提到了王安石所

制作的灯谜和民间谜语是什么?请完整地将它的内容写出来。这两则灯谜又称

为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称法?

灯谜是以“文义”即文字的含义来扣合的,又被称为“文义谜”、“文虎”等。它主要着眼于文字的含义或字句、字型的组合和结构方面的不同,巧妙地

运用汉子的一词多义、一字多音、笔画组合、偏旁结构、摹状形象等特点,通

过会意、假借、用典、拆字等方法,使谜面与谜底在词义上或在字形上达到相

扣吻合。民间谜语,除了少量以字、词为谜底外,通常都是采用事物的特征来

影射的。一般说来都是以事物或现象作为谜底的,如动物、植物、器物、器官、自然现象等。它主要着眼于事物的形体、性能、动作、等特征,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手法来描述谜底,从而达到隐射谜底的目的。

灯谜:目字加两点,不作贝字猜。贝字欠两点,不作目字猜。谜底:贺、资。又称荆公谜。

民间谜语:常随措官大人,满腹文章儒雅。有时一面红装,爱向风前月下。

谜底:印章

3、移位法和倒装法有什么不同?请分别结合例子予以说明。

倒装法,也叫移形法。是将谜面中的主体字整个或部分地进行翻转或倒下、或倒置,从而得到谜底。例子:观看影片(字一)谜底: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