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学习瓮安事件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对瓮安“6·28”事件的再反思(之三)——从瓮安事件看打黑除恶斗争

对瓮安“6·28”事件的再反思(之三)——从瓮安事件看打黑除恶斗争

对瓮安“628”事件的再反思(之三)——从瓮安事件看打
黑除恶斗争
崔亚东
【期刊名称】《公安教育》
【年(卷),期】2010(000)006
【摘要】瓮安“6·28”严重打砸抢烧事件的发生已一年多了,反思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其中,社会治安不好,黑恶势力猖獗,群众安全感低,“瓮安不安”,是重要原因之。

特别是在“6·28”事件中,当地黑恶势力直接参与、推波助澜,极端地发泄对社会的仇恨,疯狂地进行打砸抢晓,
【总页数】7页(P4-10)
【作者】崔亚东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1.41
【相关文献】
1.通过对贵州瓮安“6·28”事件中的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帮教看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对瓮安“6·28”事件的再反思之四 [J], 崔亚东
2.对瓮安“6.28”事件的再反思(之一)——从瓮安事件看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置 [J], 崔亚东
3.对瓮安“6·28”事件的再反思(之二)——从瓮安事件看公安机拱规范执法 [J],
崔亚东
4.探究群体性突发事件中舆论传播的特征及引导——以"6·28瓮安事件"为例 [J], 宋方方;吴俊杰
5.6·28瓮安事件与信息公开——关于群体暴力事件的分析 [J], 权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7.16事件学习总结(5篇)

7.16事件学习总结(5篇)

7.16事件学习总结(5篇)第一篇:7.16事件学习总结“7.16大连新港火灾事故”学习总结经过本次火灾事故案例的学习,我们得知一切事故的发生,归根结底是安全因素占主导地位,正是由于我们石油操作工人在工作当中麻痹大意,才酿成了种种大错。

油气泄漏,遇明火后发生的燃烧,产生的爆炸,最终上升为火灾。

“7.16大连新港火灾事故”惨重的后果让我们陷入了沉思,它不仅使企业蒙受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可能对我们的工人的人生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我们要时刻警惕,预防为主,安全生产。

惨重的火灾事故的发生,才使我们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明白了作为一名职工所应该具有的基本安全常识。

鉴于过去发生的种种事故,自我感觉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生产班组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班组及重点岗位责任制不完善、不明确、可操作性不强;生产一线人员安全技术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班组安全生产自查、互检不细,落实到位率低,“三违”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为了进一步做到安全生产我们必须通过强化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加以规范、解决。

下面简单介绍火灾的预防措施。

控制火源:1、提高员工素质,增强安全意识。

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杜绝违章动火、吸烟等现象,按规定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经常性地向职工进行安全和健康防护方面的教育;2、严格管理明火,建立禁火区;3、防止摩檫和撞击产生热和火花;4、防止电火花和过热的产生;5、防止静电火花的产生;6、防止物质长期堆垛受热自燃;7、防止雷电火灾,安装防雷装置。

预防措施:1、建立健全防火制度和组织;2、加强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3、加强防火检查消除不安全因素;4、认真落实防火责任制;5、配备使用足够的灭火器材。

第二篇:4 7.5事件学习总结“7.5”事件专题思想教育总结我校教职工为期4个月的学习教育活动就要结束了。

这次学习教育活动全面完成了各项安排和学习任务,基本达到了“澄清认识,统一思想,加强团结,维护稳定”的目的。

下面就我校教职工专题学习教育活动做如下小结:一、教职工学习活动的基本情况按照校党支部的安排部署,连月来,全体教职员工集中进行了“7.5”事件专题思想教育。

瓮安红色之旅有感

瓮安红色之旅有感

瓮安红色之旅有感当时光从指缝中悄然离去的时候,我们知道,历史就这样在岁月中沉淀,淡了容颜,没了声响。

然而,在历史的土地上,那些英雄的故事、那些神奇的篇章却永远不会淡去,因为它是我们的祖先、先辈所酿成的绝妙美酒,需要我们静静的品味、深深的思考。

瓮安的历史便是一杯佳酿,在她的故事里,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回忆的东西,在她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有一个英雄故事,一个神奇色彩的传说。

今天的瓮安,再没有硝烟弥漫的战场,再没有轰隆隆的枪炮声,呈现给我们的是历史的沧桑,让我们不得不对无数先烈的革命精神肃然起敬。

在骄阳似火的夏季,我们一行人参观了猴场会议会址、冷少农故居、工业园区以及渡江广场等地方。

我们震撼于红军的运筹帷幄、前辈对革命的忠贞不渝,震撼于瓮安的日新月异,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洗礼。

在猴场会议会址,我们了解了在这小小的屋子里所举行的会议,曾在民族存亡之际、生死攸关之刻挽救了革命,挽救了民族挽救了党和红军的命运,为著名的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革命先辈在这里部署红军摆脱了国民党反动派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给人民的解放事业指出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来到令多少瓮安人为之自豪的工业园区,它是我县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全省打造黔中经济的大好机遇,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有效捷径。

据园区管理委员会代表介绍:在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的入驻企业或项目享受国家和省、州、县有关招商引资和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的确,这对于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有效捷径。

看到园区内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怎能不为之而自豪?怎能看不到未来瓮安的美好前景?后来,我们来到了冷少农故居,这里的花很香,这里的草木很绿,这里的环境更是清幽,而这一切正是革命烈士高尚情怀的反应,象征着一种大无畏的、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走在院内清幽的小径上,看着古朴的小木屋,以及少农那从容的遗像,我们仿佛看见了这位红色“间谍”在白色恐怖下的忠诚信仰以及坚强毅力,宁可放弃优厚的俸禄,也要为革命、为人民做出一份贡献,即使是牺牲也在所不惜。

观看瓮安之变影片心得体会

观看瓮安之变影片心得体会

观看瓮安之变影片心得体会观看瓮安之变影片心得体会前言每一个国家都有一段痛苦的历史,每一个国家的历史都是深刻而且反复的。

在中国,有很多人民的鲜血铸成了历史,瓮安之变也是其中之一。

它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珍惜和维护和平的重要性。

今天,我将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谈一下观看瓮安之变影片的心得体会。

体现自己的真实感受通过观看瓮安之变影片,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段历史时期的黑暗和残酷,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痛苦和苦难。

影片记录了瓮安之变的始末,反复描绘了那些突然袭击和肆意屠杀的场景,让我感到非常的心痛和愤慨。

我觉得这部影片很好地呈现了人性的丑陋和残忍,同时也展示了人们在面对外来侵略时的强烈抵抗和不屈不挠精神。

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亲人和家人,想像一下如果这些场景发生在我的身边,我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表达中心思想在我的理解中,瓮安之变是一个典型的残暴侵略和帝国主义压迫的案例。

影片中所描绘的这场屠杀和摧毁,不仅是中国的历史上的一段黑色篇章,同时也是世界人民反对侵略和支配的永恒要求和战斗的标志。

由于受制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经济基础,那些弱势人群无法为自己的权利和利益辩护,无法在社会力量上取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但是,这种不屈不挠的反抗和奋斗的精神,在今天的中国和世界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中,依然散发着坚定的光芒!突出重点虽然影片中的每一个镜头都显得非常沉重和悲壮,但是我认为影片的关键点在于对侵略者进行了揭示和揭露。

观看这部影片,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场屠杀和摧毁在当时的震撼力和残酷性,更为重要的是,它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当年那些无私奉献的人,不要忘记那些已经不在人间但留给我们很多的爱国精神。

注意思辨,遣词造句准确、简练当我们谈论历史的时候,我们必须谨记的是真相和发泄自己的思想感受是两个概念,我们必须遵循一定的思考原则和根据。

观看这部影片时,我时刻警醒着自己不要被情感所蒙蔽,也不能因此而失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在当今这个讲究实用和言简意赅的时代,我们必须注意到语言的准确和简练。

我们从瓮安事件中学到了什么

我们从瓮安事件中学到了什么

我们从瓮安事件中学到了什么作者:华闻在线来源:《今传媒》2008年第08期6月28日下午,贵州瓮安县城发生一起围攻县委、县政府部门的打砸烧事件,当地一些群众因对瓮安县公安局对该县一名女学生死因鉴定结果不满,聚集到县政府和县公安局。

期间,少数不法分子趁机打砸办公室,并点火焚烧多间办公室和一些车辆。

事件造成百余名民警受伤,县委、县政府和县公安局被焚烧打砸,公共财产损失严重。

事件发生后,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省委书记石宗源表示:“该事件反映一些社会矛盾长期积累,多种纠纷相互交织,没有得到重视,没有及时解决,干群关系紧张所致。

”他的讲话受到了舆论的赞赏。

政府部门真实、准确地公布事实真相以及对相关责任人的免职处理推动着事件的妥善解决。

瓮安最新发生的这一群体性事件,它的演变、激化和政府的应对处理方式,对于化解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和谐,积累了经验教训。

一、传统媒体对瓮安事件的评论保护民众利益,才能化解社会矛盾(22%)《长江日报》刊登的《反思瓮安事件:维护稳定需要解决深层次问题》:极少数借机闹事的人,应该受到制裁。

排除这极少数人,应该说,一些群众对政府工作不满意,导火索可能是某项政策、某个行政行为,但深层次则是观念和体制问题。

政府在向服务型政府、亲民政府、责任政府转型,但就步伐而言,与公众迅速增长的期待之间,仍存在一定落差。

《南方周末》刊登的《瓮安事件揭示稳定之道》:长期矛盾一朝引爆,这不是瓮安一地的情况,在社会转型期,在利益分配不平衡之当下,这应有一定的普遍性。

只不过在瓮安表现为矿群、移民和拆迁,而在别的地方,则可能表现为别的纠纷。

但无论其表现形式如何千差万别,民众权益受损,因而在利益分配格局中不对等,不能充分享受社会发展的红利,则很少能够例外。

基层政府治理混乱(22%)《潇湘晨报》刊登的《瓮安群体事件折射基层治理混乱》:瓮安事件所暴露的一个重要方面,恰恰是一些基层政府治理功能的弱化,矛盾不是迅速地解决,而是长期地积累起来,官员与民众不是和谐的互动,而是关系紧张缺乏互信……基层政府亦须改进处置突发事件的习惯性做法。

瓮安事件学习心得(1)

瓮安事件学习心得(1)

学习瓮安经验的心得体会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醒广大党员干部牢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

开区组织党员干部赴瓮安实地考察,集中学习瓮安事件经验教训。

使我对瓮安事件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感受,并且深受启发。

一、杜绝官僚主义,强化服务宗旨赵克志书记在瓮安警示基地视察时指出,瓮安事件的根本原因是我们一些领导干部的作风出了问题,官僚主义盛行,严重脱离群众,干群关系对立。

这告诫我们,要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各项工作各个环节都细心研究群众的利益,关心群众疾苦,体察群众情绪,努力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这条根本的生命线和工作路线,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党性和宗旨。

一旦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和事业也就无从谈起。

从开发区的具体情况来讲,干部职工要坚决杜绝官僚主义,牢记开发区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服务宗旨。

做好日常接访工作,及时疏导、积极化解政府拆迁、企业欠薪等工作中存在的矛盾。

避免矛盾僵化。

二、转变干部作风,推动基层工作发展瓮安事件之后,当地政府吸取事件经验教训,积极转变干部作风,真抓实干,推动了瓮安经济快速发展。

在开发区当前的形势下,转变干部作风的关键在于抓好落实,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开发区领导要做好带头示范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正扑下身子开展调查研究。

通过走访开发区企业、走访村民,特别是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最多的地方去开展问题调查研究活动,对发现的问题要明确责任,盯住不放,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对策,同时要指导帮助和监督问题的解决,要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反思,查找根源,举一反三,有效预防和减少问题的发生。

要坚持少说多做,坚持群众路线,依靠广大群众解决难题、求发展。

三、主抓民生保障,推动社会和谐瓮安事件发生之后,当地政府认真总结事件的经验教训,以民生工程为抓手,加强社会管理,推动瓮安和谐稳定。

到2012年底,瓮安建设保障性住房1655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385万元。

大力提高社会控制科学化水平——瓮安“6.28”事件的再反思

大力提高社会控制科学化水平——瓮安“6.28”事件的再反思

2013年8月第8期总第234期理论学刊田嘲,r y J0u删mA略2013N o.8S盯.N o.234大力提高社会控制科学化水平——瓮安“6.28”事件的再反思魏磊(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49)[摘要】瓮安“6.28”恶性群体性事件,到现在虽已过去5年,仍然很有必要从不同学科角度进行理性的反思。

如果从社会控制的角度反思这一事件,那么,瓮安“6.28”事件是瓮安县社会控制失灵的必然反应。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法律治理的失效导致社会治安状况恶化、社会控制没能有效梳理长期积聚交织的各种社会矛盾、社会控制的教化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履行社会控制职能的主体失职等四个方面。

在全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共同致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伟大征程中,必须把它作为一面镜子。

心平气和地真正吸取教训,并将之应用于提高社会控制科学化水平工作中。

【关键词】社会控制;瓮安事件;启示;科学化水平(中圈分类号】D60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909(2013)08—0074—052008年6月28日,发生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的严重打砸抢烧事件,相对于近年来发生的重庆万州事件(2004年)、安徽池州事件(2005年)、浙江瑞安事件(2006年)、四川大竹事件(2007年)、湖北石首事件(2010年)等群体性事件,无论是参与人数、经济损失,还是造成的国内国际负面影响程度,更具有代表性。

这起惊动党中央国务院、胡锦涛总书记亲自作出重要处理指示的恶性群体性事件,是瓮安县社会控制失灵的直接反应和必然结果。

瓮安“6.28”事件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它作为一面镜子,仍然为我们深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搞好社会管理,提高社会控制科学化水平提供一些镜鉴。

一、瓮安“6.28一事件回顾瓮安县是一个地处贵州省中部、总人口48万人的革命老区。

2008年6月22日零时27分,瓮安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在县西门河大堰桥处有人跳河。

石宗源_反思瓮安事件

石宗源_反思瓮安事件

两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以坦诚的
会期间,贵州代表团开放日那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态度,面对媒体主动反思瓮安事件,赢 得了媒体的一致赞誉。 早在 2006 年 7 月《小康》曾经报道 过石宗源。事隔 2 年多,两会期间记者 再次采访到了低调的石宗源。 3 月 6 日,石宗源代表坦然回答中 外记者提问,并表示,回头来看八个月 前的“瓮安事件” ,有许多教训和经验需 要总结,其中之一就是要在第一时间向 媒体披露信息。 “光靠官方说的,人们不 信,媒体一说就信了。 ” 石宗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信 息透明,是“瓮安事件”能够迅速平息 的一个重要原因。 “瓮安事件”发生后, 网上流传着很多谣言,比如死者被强奸、 死者的叔叔被打死等。贵州有关方面真 实、准确、全面地披露信息并借助媒体 的力量披露真相。 他表示,过去一遇到群体性事件, 愿意上镜,也不愿意接受采访,就是想干 就说什么“不明真相的群众”“少数坏 、 点活。谈及此事时石宗源对 ” 《小康》 : 说“去 人煽动”“不法行为” 、 ,基本上就是这么 年瓮安事件是逼着我走向前台。凤凰卫视 个公式。 “要打破这个公式,事实是怎么 的吴小莉约了我 3 年,也是那个时候才见 样就是怎么样,谁该负责谁就负责。 ”石 了面。 ”虽然说是“被逼” ,但在平息“瓮 宗源说, “瓮安事件惊动了境内外,造成 安事件”的过程中,石宗源开明的作风却 很不好的影响。作为贵州省的主要负责 广泛受到媒体赞誉。媒体报道,2008 年 6 人,我是有责任的。 ” 月 30 日,石宗源赶到瓮安县后一天三次 石宗源实干低调的精神一直为人称 就瓮安事件向百姓鞠躬道歉。 道,据一位贵州的同志介绍,贵州电视 事后有媒体将他评选为二 00 八年 台曾经最长 26 天没有石宗源的新闻。但 “魅力五十人”之一,但石宗源却只给自 面对突发事件,石宗源的开明作风又受 己打五十分。 到媒体的赞誉。 3 月 11 日,下午四点多,在两会代表 瓮安事件经验 驻地, 记者见到了一向低调的石宗源。 “长 期以来,我和你们是一个战壕的,一般不 “2007 年, 瓮 安 群 众 的 安 全 感 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学习瓮安事件心得体会
学习瓮安事件心得体会,瓮安事件是2016年6月28日一名贵州女学生死因鉴定不清而导致的打砸抢烧事件,这里第一公文网整理学习瓮安事件心得体会
学习瓮安事件心得体会
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3月29日,我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赴瓮安开展警示教育和红色教育活动,活动参观了瓮安县警示教育基地和猴场会址,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我们了解了瓮安经历"6·28"事件后从"大乱到大治"的蜕变之路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党的事业奋斗的艰辛历程,没参观一个地方都令人震撼,催人静思,让人警示,通过观看学习,得到如下体会:
一、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密切联系群众。

在参观中我们了解到,"6·28"事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党员干部队伍在作风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党群干群关系紧张,致使群众对党政机关和干部缺乏基本的信任,最终导致事件发生",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真心实意同群众拉近距离。

密切联系群众,不只是认识问题和方法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世界观问题,是能否树立和发扬优良作风、牢记根本宗旨的问题。

二、转变干部作风,推动基层工作发展。

瓮安事件之后,当地政府吸取事件经验教训,积极转变干部作风,真抓实干,推动了瓮安经济快速发展。

在开发区当前的形势下,转变干部作风的关键在于抓好落实,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开发区领导要做好带头示范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正扑下身子开展调查研究。

通过走访开发区企业、走访村民,特别是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最多的地方去开展问题调查研究活动,对发现的问题要明确责任,盯住不放,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对策,同时要指导帮助和监督问题的解决,要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反思,查找根源,举一反三,有效预防和减少问题的发生。

要坚持少说多做,坚持群众路线,依靠广大群众解决难题、求发展
三、要以史为鉴,痛定思痛,以"六好"意识推动作风转变。

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瓮安在经历了此次"6·28"惨痛事件后,以史为鉴,深刻吸取教训,痛定思痛,以狠抓"六个好",实现了从大乱到大治的蜕变之路,百姓满意度从2016年的59.9%跃升至2016年的99.62%,位列全省第一。

瓮安的"美丽转身"发人深省。

四、主抓民生保障,推动社会和谐。

瓮安事件发生之后,当地政府认真总结事件的经验教训,以民生工程为抓手,加强社会管理,推动瓮安和谐稳定。

以上这篇是学习瓮安事件心得体会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

更多心得体会在:心得体会望大家多支持本网站,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