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合理用药 (超实用)
多病共存的老年患者如何合理用药

多病共存的老年患者如何合理用药80多岁的朱大爷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前列腺增生等慢性病,每天清晨空腹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格列齐特缓释片、阿卡波糖胶囊等5种以上的药物。
朱大爷常常苦恼于早上服用太多的药物而吃不下早饭,同时也担心药物之间是否有相互影响。
70岁的王奶奶因严重的肺炎入院,过去曾患有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后遗症,长期口服银丹心脑通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胞磷胆碱片、二甲双胍片等药物。
入院后加用了抗生素、止咳化痰药。
王奶奶生病期间胃口不好,现在变得焦虑和烦躁,更不想吃东西了。
很多类似于朱大爷、王奶奶的老年患者会因成堆的药品而忧心忡忡,或者在治疗期间出现新的症状,那么对于多病共存的高龄慢病患者,该如何减少“用药负担”呢?老年机体对药物处理的特点口服药物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药物通过胃肠粘膜吸收入血液循环。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组织和器官功能会逐渐衰退,例如胃肠道蠕动减慢,延长了药物到达肠道的时间,对一些在肠道吸收的药物,会影响其吸收的速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胃黏膜的萎缩使分泌胃酸的壁细胞数量下降,胃液的酸碱度升高使一些药物容易解离,药物吸收变差。
内脏血流减少,如胃肠道的血流减少影响药物的吸收速率,肝肾功能减退影响药物的清除和排泄。
随着老年人脂肪组织占体重的比例增加,脂溶性药物在体内的分布量增加,滞留时间较长,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在老年人血浆中与血清白蛋白结合率低,使游离在血液循环中的药物浓度升高。
总的来说是药物的吸收减少,代谢能力减弱,清除排泄功能降低,血药浓度升高[1]。
老年人多药联用的安全性老年慢病患者同时接受多种药物治疗,两种药物如果与血清白蛋白同一部位结合,产生竞争性抑制,使某一药物的血药浓度升高,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当老年患者发生由药物不良反应而引起的症状时,增加对抗不良症状的药物,其结果可能由于新增药物而又出现的新的不良事件。
老年患者因患多种疾病接受多个医生的诊治时,尤其是接受复方制剂时,可能会出现重复用药的情况;部分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差,记忆力减退,可能存在增减用药剂量或用药次数的情况。
老年人合理用药

5.双氯芬酸钠软膏外用
6.入院检测血糖 (D)
以上遵行了冠心病2级预防 ABCD原则
27
2014-9-14
28
10
2.血浆蛋白结合的影响
老年人血浆白蛋白减少,a1-酸性糖蛋白增加,
导致游离血药浓度增加,毒性增加。(华法林)
3.红细胞结合率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药物与红细胞的结合率 下降,使血药浓度升高。(哌替啶)
11
(三)代谢(metabolism)
肝脏重量
功能性肝细胞数
经肝代谢的 药物在体内 存留时间
17
(二)心血管系统药物反应性
心脏传导减慢。 动脉血管硬化脉压增大,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及高血压时易出血。
低钾、低蛋白血症及心肌损害时地高辛中毒。 利尿药、抗凝血药、洋地黄类敏感性增高。
18
(三)内分泌系统 药物反应性
应用糖皮质激素时不良反应增加。 胰岛素,特别是长效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物 时易致低血糖。
肝实质组织减少;肝血 流量减少
肾血浆流量减少;肾小
肾清除率
球滤过率减少
15
二、老年人药效学特点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敏感性;
心血管系统药物反应性;
糖皮质激素、降血糖药物的反应;
16
(一)神经系统药物反应性
巴比妥类; 镇静催眠药、抗惊厥药、抗抑郁药; 抗乙酰胆碱药、抗组胺药;
氨基苷类抗生素、利尿药。
24
三、使用原则
1.治疗方案简单易行; 2.讲清治疗方案和措施; 3.监督用药; 4.检查肝肾功能; 5.抗生素、激素和维生素; 6.时间药理学特点用药。
25
下面回顾前面病例的用药
1.氨氯地平片 能否改为 ACE-I or
老年人应该怎样合理用药

老年人应该怎样合理用药随着我国的经济的飞速发展,医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也在相应增加,人口老龄化的情况反而越来越严重,人们到一定年龄阶段以后,身心都处于急剧衰退状态。
大多数老年人都患有很多基础疾病,以慢性病居多,需长时间接受治疗,因此用药种类繁多,很多药物都会引起明显的副作用,因此老年人用药的过程中,需要对其问题进行特别的关注和探究,以确保老年人用药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通过一些措施,也可以避免卫生资源的浪费。
为了保证老年人的合理用药,我们首先要了解老年人的系统器官、组织生理、生化功能以及病理生理所发生的特点,以及怎样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正确使用药品至关重要。
一、老年药动学特点(1)吸收特点由于老年人肠胃功能不断的退化,胃排空的时间有所增加,所以对其主动转运吸收的药物如铁剂、半乳糖、钙、维生素 B等,吸收是减少的,对于被动扩散方式吸收的药物没有什么影响。
(2)分布特点当老年人的血浆蛋白含量出现下降的情况时,会对药物和蛋白的结合造成影响,药物在血浆蛋白中的游离药物浓度会有所增加,相对来说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也会有所增强。
类似的药物比如华法林、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瑞格列奈等,蛋白结合律都较高,当老年人在服用这些药物的时候都需要注意。
(3)代谢特点肝脏是药物代谢解毒的重要场所,但是老年人的肝功能逐渐在退化。
例如肝重量的减轻,肝细胞以及肝血流量下降,因此会造成肝微粒体药酶合成的减少,药物代谢减慢,长时间处在半衰期,使药物大量时间聚集在体内产生不良反应,所以以下药物应该适当减少用量。
例如:利多卡因、普萘洛尔、苯巴比妥、阿司匹林等等。
但是由于老年人年龄,个体体质,以及肝脏药物代谢酶的活性不尽相同,目前也没有能够直接反映老年人使用药物肝脏代谢能力的临床检验部门,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用药剂量还需要考虑个体化治疗。
(4)排泄特点肾脏是药物主要的排泄器官,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肾脏器官功能也在不断的退化,老年人血管的硬度也在不断增加,血管中的血流量也在不断减少,相比年轻人来说,老年人的肾功能作用强度只有其一半,老年人经常使用的一些药物,比如苯巴比妥、氨基糖苷类、地高辛以及四环素类等等,这些药物在平时使用的过程中更应该谨慎一些,对用药剂量的把握也应该更严格。
老年人合理用药

2023-11-04
目 录
• 老年人合理用药概述 • 老年人常用药物 • 老年人合理用药原则 • 老年人药物治疗管理 • 老年人安全用药建议 • 老年人合理用药教育
01
老年人合理用药概述
老年人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护脏器功能
合理用药可以保护老年人 的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 ,避免因药物使用不当而 加重器官负担。
定期检查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发现 和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以降低对身体的 损害。
做好记录
对于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记录并 上报,以便对不良反应进行跟踪和总结, 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定期进行药物调整
调整用药方案
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药物治疗效果,定 期调整用药方案,以优化药物治疗效果和减 少不良反应。
提高老年人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1 2
定期检查
敦促老年人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及时发现并 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遵从医嘱
教育老年人严格遵守医生的用药建议,包括用 药老年人因自我感觉良好或不好而自行增加 或减少用药剂量。
提高家庭对老年人药物治疗的关注度
家庭支持
加强家庭成员对老年人药物治疗的关注,确保老年人得到及时的 药物治疗。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合理用药,可以有效 缓解老年人的各种疾病症 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预防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可以降低老年人 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减少药物对身体带来的 损害。
老年人药物代谢特点
药物吸收
老年人的胃肠道功能减弱,对药物的吸收 能力下降,可能导致药物浓度降低。
药物代谢
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减弱,对药物的代谢能 力下降,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
《老年人合理用药》课件

老年人常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需要使用多种药物。为了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 良反应的发生,应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特别是那些具有相似作用的药物。
05
老年人安全用药建议
定期检查药物
01
定期检查药物
老年人应定期检查所使用的药 物,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
性。
02
避免重复用药
避免同时使用多种相同成分的 药物,以免过量引起不良反应
详细描述
老年人由于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容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其 他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导致药效增强或减弱,甚至产生新的副作用。
药物不良反应
总结词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药剂量下,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 的有害反应。
详细描述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更容易出 现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痛、皮疹 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害或生命危险。
。
03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老年人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 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提高用药依从性
03
遵循医嘱
避免自行增减剂量
保持良好用药习惯
老年人应严格遵循医生的用药建议,按时 按量服用药物。
老年人不应自行增减药物的剂量,以免影 响治疗效果或引发不良反应。
老年人应保持稳定的用药习惯,避免频繁 更换药物或中断用药。
06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老年人的用药问题及解决方案
01
02
总结词:用药不当
详细描述:某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但经常自行增减药物剂量 ,导致血压和血糖控制不稳定。医生建议他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并定 期监测血压和血糖。
老年人合理用药

关注老年人用药安全
注意药物与饮食的相互作用:有些药物可能会与食物产生
1 化学反应,影响药物的吸收和利用。因此,在使用药物时,
特别是中药和西药联合使用时,要注意药物的饮食禁忌
避免使用已经淘汰或副作用较大的药物:一些传统的药物
2
已经被现代医学证明疗效不确切或副作用较大而被淘汰。 这些药物包括一些抗生素、激素类药物等。老年人使用药
延长寿命
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 因此合理用药对于老年人的
健康至关重要
同时,也要关注老年人的身 体状况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 改善和保护措施的综合治疗 和护理方法的应用也是非常
重要的
THANK YOU
6
自我监测与教育:老年人要学会自我监测药物反应,如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向医生反映。同时,医 生也应向患者及其家属充分说明药物治疗的目的、效果、剂量及注意事项等
3
老年人常见病症及用 药建议
老年人常见病症及用药建议
高血压: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症 之一。对于老年人来说,控制血压非 常重要,因此合理使用降压药物是关 键。在选择降压药物时,应考虑药物 的副作用和患者的个体差异。同时, 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避免不合理 的药物组合导致血压波动或不良反应
糖尿病: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常见慢 性病之一。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使用 降糖药物时,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降糖药物。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副 作用和相互作用,避免使用可能加 重病情的药物
老年人常见病症及用药建议
失眠:老年人失眠问题也比较常见。 在治疗失眠时,应首先排除病因,如 疼痛、咳嗽、呼吸困难等。对于轻度 失眠的老年人,应避免使用催眠药, 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放松身心等 方法改善睡眠质量。对于严重失眠的 老年人,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催眠药 ,并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时间
老年人合理用药

对治疗指数较小的药物 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 达到剂量个体化
(四)加强对药物作用的监测
抗高血压药 抗心律失常药
注意经常测量心率 ( 脉 搏 ) 、 心率 及 心 电图 定期检测血压
利尿药 降血糖药
检测血钾、钠、氯 定期测量血糖、尿 糖
审核处方的合理性
(一)合 并 用 药 须 谨 慎
老年人一般一人身患多种疾病,对患有多种疾病的老年 人,不宜盲目应用多种药物,可单用药物时绝不联用多 种药物,当病情确实需要联用时,应了解各药间潜在的 相互作用对疗效或毒性的影响。
一日过补,十日不复
私自用药
有些老年人喜欢自己直接去药店买药来吃,即使到医院看病,也是不顾自身所患疾病的 具体情况,向医生盲目点名用药。老年人这样随意用药容易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依从性差
老年人依从性差,主要表现在:
自作主张,背着医生拒服某药 私下自购药品服用 将自购药与医生开具处方药一同服用 记忆衰退,忘记按时服药,或这次漏服,下次 加倍服 用药突然中断 其后果不仅会贻误病情,还能引起药物相互作 用等不良反应。
10-20 50-60 60-80 80-100
求
贵
有些老年人常把药物的价格和货物的价格相提并论,容易受“一分价格一分货” 心态的误导,认为价格贵的药疗效一定比价格低廉的药“力量大”,见效快。 合理用药=高效+无毒+方便+价廉
滥用补药
由于市场上的保健药品功能上多是强调以“补”为主,而忽视了 生理机能上的调理,有的甚至含有多种违规的添加剂或激素,老年人过 多的服用了这些保健品,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甚至引发药源性疾病。 如每日服人参根粉3 g以上,可引起人参综合征,表现为高血压、 失眠、皮疹、晨泻、精神错乱等症状。阴虚火旺者服人参,不但不能获 得疗效,还可能出现便秘、流鼻血等症状。
老年人群合理用药完整版资料

5 老年人家庭用药的注意事项
家庭常 备药品 管理
标签
•最好保留原标签 •标明药品名称、用法、用量、适应症、禁忌证,、有效期。 •外用药品用红色标签或红笔书写,以便区分,防止误用。
存放
•避光、干燥、密封、阴凉处,不要放在潮湿、 高温和阳光直射的地方; •内用药与外用药不要混放;
清理
•清理国家明文规定的淘汰药品、过期药品、霉 变药品以及标签不全的药品等,及时丢掉,更 换新药。
02 心律失常者的病情错综复杂,需经医师确诊后指导用药。绝不能根据药品 的广告或说明书自行选用。
03 用药过程中,切忌症状好转则停药,时断时续;一听别人介绍则换药,更 换过频;自觉症状突出则擅自加药,堆积疗法 注意药物的标注,“禁用”:一定会产生不良反应;“忌用”:很可能发
04 生不良反应;“慎用”:可以使用,但需密切注意有无不良反应,一旦出
共“慎病用现”:象可、以多使药用共,用但现需象•密常降切见糖注药意有无不良•发反应生,不一良旦出反现应应的立即停用•药。品用完后没有及时
•降压药
风险增加
补充
•降脂药
•慢性疾病失控
•擅自停药
•不按医嘱服药
4 老年人用药应遵循的原则——提高对药物的依从性
老年人用药,依从性很重要
提高依从性
• 价格贵的药品并不一 定是最好的,只有适 合自己的药品才最重 要。
中国人口老年化是不争的事实
老年人肾脏重量降低,肾小球数目减少,肾小球表面积减少,滤过能力减弱 ①药越补越好,药越新越好,药越贵越好 ①药越补越好,药越新越好,药越贵越好 轻型高血压通过限钠、运动、减肥等治疗 老年人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 早期糖尿病采用饮食疗法 便秘多吃粗纤维食物和加强腹肌锻炼等,病情可能得到控制 ②在非正规医疗机构用药 “忌用”:很可能发生不良反应; 老年患者服药过程中不可以自行随意更改剂量。 老年人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 缓释片,缓释胶囊,控释片,肠溶片,对局部粘膜有刺激性的,味苦的药物 标明药品名称、用法、用量、适应症、禁忌证,、有效期。 “慎用”:可以使用,但需密切注意有无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应立即停用。 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的比例将达到30%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卡波糖
比卡鲁胺 坦索罗辛 氯吡格雷 阿托伐他汀
检查结果
时间 CK IU/L CK-MB ng/ml 肌红蛋白 ng/ml 肌钙蛋白 ng/L BNP pg/ml ALT IU/L AST IU/L 肌酐 umol/L
02.08 (am) 02.08(pm)
6527 -------
从药物相互作用角度分析CK升高原因
环孢素与阿托伐他汀联用,导致阿托伐他汀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代 谢减少,血药浓度升高,产生其副作用——肌痛,横纹肌溶解症;
有报道,环孢素亦会引起肌痛、横纹肌溶解症,但其概率远小于阿
托伐他汀。该患者多药共用中,坦索罗辛、比卡鲁胺、甲地孕酮、
硝酸异山梨酯均可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作用,增加环孢素的血药浓
5
美国老年人医疗现况
• 超过 20% 的美国老年人至少患有 5种慢性疾病:心脏疾病、糖尿病、关节 炎、骨质疏松和痴呆;
• 老年人消耗了全美80%的医疗费用;
• 老年人ADRs上花费至少300亿美元。 • 老年人住院病因分析,ADR占15%-30%,而成年人只占3%。
AGS Policy Priorities 2012
33.78 49.84
>3000 >3000
106.7 124.6
377 375
115 --------
233 --------
115.1 --------
02.09
02.10 02.12
8065
------11003
42.93
49.10 35.58
>3000
>3000 >3000
122.0
152.8 161.7
肿、皮疹等。
查体:下肢肌力3级,上肢肌力5级,病理征(-)。
共病情况(16种)
肺部感染 颈椎病 腰椎压缩性骨折
2型糖尿病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狭窄 下肢动脉闭塞
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冠心病,心绞痛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3
中国人口老年化是不争的事实
• 2012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1.9亿,占总人口的14%
• 未来20年平均每上
• 日本现在老年人口占了23%
我们国家在到2030年和现在的日本相似
4
老年人的医疗现况及特点
• 共病现象(Comorbidity)普遍; • 多药共用(Polypharmacy)常见; • 药物不良反应(ADR)事件发生率高; • 因ADR导致的住院率高、花费高和死亡率高; • 医患双方对不合理用药及不恰当用药的认识率低,未引起足够重视。
比卡鲁胺 坦索罗辛 氯吡格雷 阿托伐他汀
治 疗
停
药
——停用阿托伐他汀!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学会曾于1982年根据中国国情及传统概念, 建议规定以60岁以上为老年人。
2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2010年: 总人口13.7亿; 60岁以上人口1.7亿
2050年: 总人口15.2亿; 60岁以上人口4.5亿 80岁以上人口1.2亿
/pgda/working.htm
氨氯地平
艾司唑仑 厄贝沙坦
甲地孕酮
胸腺五肽 可待因 还原型谷胱甘肽 硝酸异山梨酯 多烯磷脂酰胆碱 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 血栓通
比卡鲁胺
坦索罗辛 氯吡格雷
阿托伐他汀
可疑用药史分析
纯红再障:口服环孢素10年,剂量增加至300mg/d 1.5年,未停药; 冠心病:口服他汀类降脂药5年,最初为辛伐他汀,后改为阿托伐他汀 ,未停药;
老年人群合理用药
1
老年人的定义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年龄超过65岁者即是老年人,而老年人 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四个阶段: (1) (2) (3) (4) 65-74岁,青年老年人(young old) 75-84岁,中年老年人(middle old) 85-99岁,高龄老年人(old old) 100岁以上,高寿(长寿)老年人(oldest old)
7
从一个病例引发对 “老年人群合理用药”的思考!
病历摘要
患者苏xx,男性,88岁,主因“咳嗽、咳痰5天”入院。入院前5天,受 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伴全身乏力、酸 痛、 头昏等不适,痰为白色粘
痰,少, 不易咳出,无发热、胸痛、咯血、胸闷、心累、气紧等,为求 进一步治疗入院。 入院后患者四肢乏力、疲软症状逐渐加重,伴胸痛,无肢体麻木、关节红
前列腺癌
开角型青光眼 痛风 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前列腺增生
多药共用情况(22种)
环孢素
头孢他啶 盐酸氨溴索
氨氯地平
艾司唑仑 厄贝沙坦
前列地尔
乙酰谷酰胺 泮托拉唑
甲地孕酮
胸腺五肽 可待因 还原型谷胱甘肽 硝酸异山梨酯 多烯磷脂酰胆碱 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 血栓通
373
460 511
137
-------188
287
-------372
95.6
-------112.3
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患者的肌痛、乏力与CK、MYO明显升高是否相关? CK与CK-MB升高不成比例——原因?
急性心肌梗死?
脑卒中? 肌病?
多药共用情况(22种)
环孢素 头孢他啶 盐酸氨溴索 前列地尔 乙酰谷酰胺 泮托拉唑 阿卡波糖
度,导致其副作用的出现。
多药共用情况(22种)
环孢素
头孢他啶 盐酸氨溴索
氨氯地平
艾司唑仑 厄贝沙坦
前列地尔
乙酰谷酰胺 泮托拉唑
甲地孕酮
胸腺五肽 可待因 还原型谷胱甘肽 硝酸异山梨酯 多烯磷脂酰胆碱 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 血栓通
阿卡波糖
6
中国的老年人医疗状况
• 2011 年中国 ADR 报告数量比 2010年增长23.1%, 45岁以上的中 老年人ADR占总数的45.3%, • 严重ADR报告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为58.0%, • 因ADR入院者中老年人占15%30%, • 死于ADR的老年人占ADR死亡总数的50%。
2011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反应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