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培训讲义PPT课件( 88页)
合集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讲义PPT课件(PPT35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 • 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 • 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 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标准及规
划
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讲义(PPT35页)工作 培训教 材工作 汇报课 件PPT 服务技 术管理 培训课 件安全 培训讲 义
2.2.2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编写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总体设计 和行动指南,在开展评价工作前编制,在充分研读有 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后形成。
附: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图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
环境影响后评价(对建设项目)
《环评法》第二十七条: 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 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
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并 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 备案;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也可以责成建设 单位进行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
主讲教师:陈孟林
第 二 章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与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所决定,世界 上没有统一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也就没有统一的环境影 响评价程序,但一致的环境影响评价目的又规定了环境影 响评价程序所遵循的共同原则。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讲义(PPT35页)工作 培训教 材工作 汇报课 件PPT 服务技 术管理 培训课 件安全 培训讲 义
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讲义(PPT35页)工作 培训教 材工作 汇报课 件PPT 服务技 术管理 培训课 件安全 培训讲 义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包括的内容 (5)环境现状调查:根据已确定的各评价项目工作等级、
划
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讲义(PPT35页)工作 培训教 材工作 汇报课 件PPT 服务技 术管理 培训课 件安全 培训讲 义
2.2.2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编写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总体设计 和行动指南,在开展评价工作前编制,在充分研读有 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后形成。
附: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图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
环境影响后评价(对建设项目)
《环评法》第二十七条: 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 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
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并 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 备案;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也可以责成建设 单位进行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
主讲教师:陈孟林
第 二 章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与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所决定,世界 上没有统一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也就没有统一的环境影 响评价程序,但一致的环境影响评价目的又规定了环境影 响评价程序所遵循的共同原则。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讲义(PPT35页)工作 培训教 材工作 汇报课 件PPT 服务技 术管理 培训课 件安全 培训讲 义
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讲义(PPT35页)工作 培训教 材工作 汇报课 件PPT 服务技 术管理 培训课 件安全 培训讲 义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包括的内容 (5)环境现状调查:根据已确定的各评价项目工作等级、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PPT课件

而路基建成运营,在这个区域新增了一条 引进拼块,而且是条带状的特殊拼块(廊道), 必然产生切割作用,改变原有的功能与作用。
第15页/共84页
②全挖段路基 全挖段路基的生态影响与所在区域敏感的 生态保护目标关系密切,一般来讲有如下可能 的影响。 a.形成条件状沟堑,不仅切割生境,改变 区域生态功能与过程,也使得大型哺乳类野生 动物无法通过; b.阻断区域内某些类型的物流、能流和物 种流;
第11页/共84页
公路、铁路运营期 1)公路、铁路类工程运营对生态环境影响的
基本特征 (1)公路、铁路建成运营表现线型廊道的特
征; (2)线型廊道是一种特殊的拼块类型; (3)公路、铁路廊道对于人流、物流是种通
道;
第12页/共84页
• (4)公路、铁路对于区域自然系统中的物流、能流和物种流有双 重功能。可以成为一些物流、能流和物种流的通道;也可以成 为物流、能流、物种流的屏障、阻隔和阻断。 (5)线型廊道的阻隔和阻断作用是公路、铁路生态影响的主 要原因,这种作用结果常常是长期、潜在、累积和不可逆转的。 因此,线型工程生态影响评价的重点在运营期。
第30页/共84页
• (2)影响程度的确定
• 生态科学正在发展中,带有许多不确定性,要让这些数据具有严密的科学根 据还做不到,因此,这些数据只具有参考性质。
第31页/共84页
• (3)影响的敏感程度
• 敏感的生态因子包括两类,
• 一是敏感区域,当项目施工和运行对下述 区域产生不利影响时,包括自然、文化遗 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水源保护 区、重要生态功能区;
第16页/共84页
• c.如果与地下水水位有交叉,可以全部或部分阻断地下水的自 然流态,使与地下水相关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受到影响;
第15页/共84页
②全挖段路基 全挖段路基的生态影响与所在区域敏感的 生态保护目标关系密切,一般来讲有如下可能 的影响。 a.形成条件状沟堑,不仅切割生境,改变 区域生态功能与过程,也使得大型哺乳类野生 动物无法通过; b.阻断区域内某些类型的物流、能流和物 种流;
第11页/共84页
公路、铁路运营期 1)公路、铁路类工程运营对生态环境影响的
基本特征 (1)公路、铁路建成运营表现线型廊道的特
征; (2)线型廊道是一种特殊的拼块类型; (3)公路、铁路廊道对于人流、物流是种通
道;
第12页/共84页
• (4)公路、铁路对于区域自然系统中的物流、能流和物种流有双 重功能。可以成为一些物流、能流和物种流的通道;也可以成 为物流、能流、物种流的屏障、阻隔和阻断。 (5)线型廊道的阻隔和阻断作用是公路、铁路生态影响的主 要原因,这种作用结果常常是长期、潜在、累积和不可逆转的。 因此,线型工程生态影响评价的重点在运营期。
第30页/共84页
• (2)影响程度的确定
• 生态科学正在发展中,带有许多不确定性,要让这些数据具有严密的科学根 据还做不到,因此,这些数据只具有参考性质。
第31页/共84页
• (3)影响的敏感程度
• 敏感的生态因子包括两类,
• 一是敏感区域,当项目施工和运行对下述 区域产生不利影响时,包括自然、文化遗 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水源保护 区、重要生态功能区;
第16页/共84页
• c.如果与地下水水位有交叉,可以全部或部分阻断地下水的自 然流态,使与地下水相关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受到影响;
第3章 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方法-培训课件

1
2
3
4
5
工程分析方法 技术要点:
应用类比分析法、物料衡算法和资料复 用法,但重点考虑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逐一分析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 的建设内容,无论是临时的/永久 1.注意项目组成的完整性 的,直接的/ 间接的,施工期/ 运营期,不能漏项。 主要围绕重点工程展开,突 出主要的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2.明确重点工程和工作重点 使环境影响评价建立在比较可 信和可靠的基础上。 进行从前期准备到服务期满的全过程 分析,对找出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影响 3.进行全过程分析 源和影响因素。 污染源分析:多数项目的源强影 响较小,评价等级多为三级,可 采用类比法分析。 4.兼顾其它影响因素分析 环境风险因素分析:对于发生概 率小,但影响严重的情况,应进 行环境风险分析或评价。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量一览表
类 名 别 称 废 气 废 水 固 体 废 物 排 放 点 设计 排放 量 设计 排放 浓度 排 放 方 式 排 放 去 向 执 行 标 准 处理 后排 放量 处理后 排放浓 度 最终 排放 去向 削 减 量 备 注
建设项目环保措施及投资估算一览表
序号 环境保护措施 废气治理 (1) (2) …… 废水治理 (1) (2) …… 固体废物处置 (1) (2) 噪声控制 (1) (2) …… 主要建设内容及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1
工艺 名称
建设 规模
产品 产量
商品量
年操作 时数
备注
2
3 4 ……
项目组成一览表
序号
1 2 3 ……
生产 装置
辅助生产 装置
公用 工程
环保 工程
备注
主要原辅料消耗定额及来源一览表
序号
1 2 3 ……
《环境影响评价讲义》PPT课件

2021年3月18日
HOHAI UNIVERSITY
3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不宽于最低一级标准的反馈 基础与方法标准
各 环 境 要 素 的 质 量 标 准
专业 环境 质量 标准 由各 部门 单独 或联 合制
订
名 词 术 语
取 样 技 术
地区
监 测 分 析 方 法
污染 物排 放标 准制 定技 术原 Biblioteka 和方法一、基本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
• 环境 :
(1)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 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综合体。
环境科学研究:
大气环境、水环境、土环境和生态环境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
岩石圈
(2)生物中心观认为环境的中心项包括人类在内 的生物界。
(3)实用的环境观是把“环境”看成为物理—化
学—生物、社会经济、文化和美学等诸要素的复
2021年3月18日
HOHAI UNIVERSITY
9
了水甲基汞,人或动物吃鱼贝后,引起中毒或死
亡。
• 富山事件:日本
1955年—1965年
55年后,日本富山神通川两岸,发现一种怪病, 开始手、脚、腰等全身关节疼痛。几年后,骨骼变 形易折,周身骨骼疼痛,整天喊疼的“骨痛”,最 后病人饮食不进、在痛疼中死去或自杀。到65年底 ,近100人因“骨痛病”死亡。到61年才查明是当地 铝厂排放含镉废水,人吃大米和饮用含镉的水而造 成。
5
• 环境影响及其特征 1、环境影响概念
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2、环境影响的分类 (1)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累积影响 (2)有利影响、不利影响 (3)可恢复影响、不可恢复影响;可逆影响、不可逆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

23
(c)《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87年)第九条: “新建、扩建、改建直接或间接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项目,必须 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规定。” …... “建设项目的环 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大气污染和对生态环 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的措施,并按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 保护部门审查批准。…….”
26
• 1.2.3 强化和完善阶段(1990~2002年)
在此阶段,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得到了不断改革和强化;加强了国际合作 与交流,把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向世界介绍,汲取国外有益经验,进一步完善 了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992年:颁发《关于加强外商投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通知》(环保局、 外经贸部)、《关于加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 知》(环保局、计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原国家环保局成立“环境工程 评估中心”,作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技术支持单位,随后,许多省市也成 立了“环境评估中心”。
的报告》中,再次提出把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方针政策; 197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规定:“一
切企业、事业单位的选址、设计、建设和生产,都必须充分注意防止对环境 的污染和破坏。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 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设计。”--环境 影响评价制度正式确立。
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各地方、行业主管部门 制订了相应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共50多个,形成了国家、地方、 行业相配套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多层次法规体系。这阶段, 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也进行了广泛研究和探讨,并取得明显 进展。“六五”、“七五”期间分别完成大中型项目的环境影响 评价445和2592项。
(c)《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87年)第九条: “新建、扩建、改建直接或间接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项目,必须 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规定。” …... “建设项目的环 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大气污染和对生态环 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的措施,并按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 保护部门审查批准。…….”
26
• 1.2.3 强化和完善阶段(1990~2002年)
在此阶段,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得到了不断改革和强化;加强了国际合作 与交流,把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向世界介绍,汲取国外有益经验,进一步完善 了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992年:颁发《关于加强外商投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通知》(环保局、 外经贸部)、《关于加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 知》(环保局、计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原国家环保局成立“环境工程 评估中心”,作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技术支持单位,随后,许多省市也成 立了“环境评估中心”。
的报告》中,再次提出把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方针政策; 197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规定:“一
切企业、事业单位的选址、设计、建设和生产,都必须充分注意防止对环境 的污染和破坏。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 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设计。”--环境 影响评价制度正式确立。
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各地方、行业主管部门 制订了相应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共50多个,形成了国家、地方、 行业相配套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多层次法规体系。这阶段, 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也进行了广泛研究和探讨,并取得明显 进展。“六五”、“七五”期间分别完成大中型项目的环境影响 评价445和2592项。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培训PPT课件

15
例:
16
6.环境现状监测安排——应严格按照导则进行。
监测要素及监测因子的选择 布点:采样点数,布点方法,如大气:上下风向(兼顾功能区布点),
噪声网格布点、同心圆,地下水和地表水根据流向、断面布点。一定 要关注保护目标。 样品采集:注意监测时间和频次要求 样品分析:参照国家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质量控制和保证措施及程序
1、坚持系统全面的原则 2、项目组应当人少而精的原则 3、坚持分工合作的原则 4、开展阶段评估原则 5、结论经得住考察的原则 6、坚持顾问审核的原则
9
3 环评报告书编制要点
3.1 工业污染型项目
1.项目的产业政策符合性 核心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X年本)(202X年修正),原
则上是允许类、鼓励类才可以做,淘汰类不允许,限制类的必须 是技改优化、不能扩建。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编制培训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por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por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por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port
(3)现有工程(可能是潜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现有批复的落实情况、验收 情况和整改方案。 (4)分期建设项目,按不同建设期分别说明建设规模。给出分期建设的产品方案、 主要工程和公辅工程,给出分期验收时要完成的污染防治措施。给出分期验收一览表。 3.项目现场查勘一定要去现场。 (1)去现场前的准备工作。先收集项目可研等相关资料,要上平面布置图、周围环 境概况图(红线图,最好是测绘图),有规划图最好。查找同类型报告,弄清楚工艺 流程及产污节点关注点,去现场时带上测距仪、经纬度仪等等。 (2)现场查勘重点确认厂界位置,周边500m范围内居民的分布。要和红线图、平 面布置图对照看(不要搞错方位)。看看厂区是不是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风景区、水 源保护区中,是否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中,排口在哪里。顺便走访下周围老百姓的意见。 (3)现有工程要进行查勘,直观的了解环境问题、现有批复的落实情况、验收情况。
例:
16
6.环境现状监测安排——应严格按照导则进行。
监测要素及监测因子的选择 布点:采样点数,布点方法,如大气:上下风向(兼顾功能区布点),
噪声网格布点、同心圆,地下水和地表水根据流向、断面布点。一定 要关注保护目标。 样品采集:注意监测时间和频次要求 样品分析:参照国家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质量控制和保证措施及程序
1、坚持系统全面的原则 2、项目组应当人少而精的原则 3、坚持分工合作的原则 4、开展阶段评估原则 5、结论经得住考察的原则 6、坚持顾问审核的原则
9
3 环评报告书编制要点
3.1 工业污染型项目
1.项目的产业政策符合性 核心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X年本)(202X年修正),原
则上是允许类、鼓励类才可以做,淘汰类不允许,限制类的必须 是技改优化、不能扩建。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编制培训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por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por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por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port
(3)现有工程(可能是潜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现有批复的落实情况、验收 情况和整改方案。 (4)分期建设项目,按不同建设期分别说明建设规模。给出分期建设的产品方案、 主要工程和公辅工程,给出分期验收时要完成的污染防治措施。给出分期验收一览表。 3.项目现场查勘一定要去现场。 (1)去现场前的准备工作。先收集项目可研等相关资料,要上平面布置图、周围环 境概况图(红线图,最好是测绘图),有规划图最好。查找同类型报告,弄清楚工艺 流程及产污节点关注点,去现场时带上测距仪、经纬度仪等等。 (2)现场查勘重点确认厂界位置,周边500m范围内居民的分布。要和红线图、平 面布置图对照看(不要搞错方位)。看看厂区是不是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风景区、水 源保护区中,是否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中,排口在哪里。顺便走访下周围老百姓的意见。 (3)现有工程要进行查勘,直观的了解环境问题、现有批复的落实情况、验收情况。
环评技术方法-ppt

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搅拌设备)采取的环保措施。
所有工业场地逐一说明
施工营地:集中或单独建设的施工营地,以及与 其配套的供热、采暖、供水、供电和炊事、环卫 设施,都需要逐一说明。其中,占地类型与面积、
事后的恢复属于分Biblioteka 的重点弃土弃渣场:包括设置点位、每个场的弃土弃渣 量,弃土弃渣方式,占地类型与面积,事后复垦 或进行生态恢复的计划等。说明弃渣场坡度、径
放方式及去向
• 固体废物分析与核算: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
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分类,其中废液说明种类、
成分、浓度、是否属于危险废物、处置方式和去
向等;废渣说明有害成分、溶出物浓度、是否属
于危险废物、排放量、处理处置方式和贮存方法 等 • 噪声和放射性分析与核算:应列表说明源强、剂 量及分布
• 污染物源强统计:按P15表2-4分别列废水、废气、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方法
2009
一、工程分析
(一)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的方法(掌握) 1、类比法 • 手段1: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 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具体应用时要求:
工程一般特征相似。建设项目的性质、建设规模、
车间组成、产品结构、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原料、
燃料成分与消耗量、用水量和设备类型等
3 3
6
物料衡算法
• 适用于某些无法实测的污染源
• 既适合于整个生产过程,也适用于生产过程任何工
艺过程某一步骤或生产设备
G
排污系数法
投入
G产品 G流失
• 根据《产排污系统手册》提供的实测和类比数据, 按规模、污染物、产污系数、末端处理技术以及排 污系数来计算污染物的排放量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方法(掌握)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

法律法规体系
环境保护法
作为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律,规定 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法
相关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包括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一系列关于 环境影响评价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操作进行了 规范。
专门针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立法,详细 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要求和 责任。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评 价
在项目规划和建设中,应考虑减缓和适应气 候变化的措施,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 可再生能源、建设生态基础设施等。环境影
响评价需对这些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保障,环境影响评价需充分考虑生态文 明建设的目标,确保项目建设和生态保 护相协调。
《环境影响评价》 PPT课件
目录
•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和方法 • 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与实践 • 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与标准 • 环境影响评价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不 良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 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包括问卷调查、听证会、公示公告等多种形式,让公众能够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中来。
信息公开的要求
要求建设单位和环评机构在环评过程中及时公开相关信息,以便公众了解和监督环评工 作。
05
环境影响评价的未来发展 与挑战
应对气候变化的环境影响评价
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 生态系统、水资源、农业等产生重大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需要评估这些影响,并提出应 对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正常排污的源强统计与分析
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清洁生产指标的选取原则: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考虑(LCA 分析);体现污染预防为主的原则;容易量化;满足政策法 规要求并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清洁生产分析指标
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物耗指标,能耗指标和新水用量指标三类 产品指标 污染物产生指标 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环境管理要求
气候与气象: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 地面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土壤与水土流失、动植物与生态等
社会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及技术要求:
社会经济:社会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包括人口、工业与 能源、农业与土地利用、交通运输 文物与景观: 人群健康状况:项目传输某种污染物或拟排污染物毒性较大 时进行
二、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的筛选
1、环境影响识别
基本内容 一般技术要求
项目的特性 项目涉及的当环境特性及环境保护要求 识别主要的环境敏感区和环境敏感目标 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识别环境影响 突出对重要的或社会关注的环境要素的识别
初步识别(定性识别) 识别方法:清单法、矩阵法、叠图法、网络法等
经验估计法:适用于某些特征污染物的排放 量估算,如染煤排放的SO2,可借助于经验 公式或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
污染气象调查与分析
常规气象资料的统计应用
风场
风是空气水平运动,属于矢量,具有方向(风向, 16个方位)和大小(风速)
风频:表征下风向受污染的频率
g n 16 f n
fn c
n 1
fn:统计中吹n方位风的次数 n:方位 c:静风总次数 gn:n方位的风频
风玫瑰图:16方位风频联连而成的图
污染系数与污染系数玫瑰图:综合反映风速风向影
响
污染系数
风向频率 该风向平均风速
大气湍流与大气扩散系数
大气污染物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扩散方式:连续点源扩散、相对扩散(烟团扩散)
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处置措施的可行性
(二)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基本内容 工程概况 施工规划 生态环境影响源强分析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替代方案
工程分析技术要点 工程组成完全 重点工程明确 全过程分析 污染源分析 其他分析:施工期建设方式、运行期运行工况
分析程序:收集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若无与国 内外同类装置清洁生产指标比较;预测环评项目的 清洁生产指标值;对比预测值与标准值,得出清洁 生产评价结论,提出清洁生产改进方案和建议
分析方法:指标对比法、分值评定法
清洁生产分析编写要求:原则、内容(P206)
环保措施方案分析
分析项目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分析项目采用污染处理工艺后,排放污染物达标的 可能性
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投资中占的比例(P30 表2.7)
依托设施的可行性分析:如接纳外排废水的城市污 水处理设施
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分析
厂区与周围保护目标之间所定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 防护距离的保证性
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考虑气象、水文等自然 条件)
具体说:对地表水环境危害大以及国家和地方要 求控制的污染物
三、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一)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调查
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质、气候与气象)现状调 查的基本内容及技术要求:
地理位置:建设项目所处的经纬度,行政区位置和交通位置,要说 明项目所在地的距离和交通条件。
地质:当地地层概况,地壳构造的基本形式及与其相应的地貌表 现,物理与化学风化情况,当地已探明或已开采的矿产资源情 况。
污染源强分析
产污环节分析:利用装置流程图(大项目) 或流程示意图进行,工艺流程中标出污染物 产生的位置和种类(P24图2-1和P25图2-2)
源强分析与核算 技术要求:废气、废水、废渣 核算单元:车间或工段 核算方法:物料衡算
水平衡
污水回用量W
取水量Q
用
水
物料带入
量
水量A
Y
重复用水量C
耗水量H 排水量P 漏水量L
无组织排放源的统计
无组织排放:无排气筒或高度低于15m的排放源排 放的污染物,如工艺生产过程中设备的跑冒滴漏
无组织排放量的确定 物料衡算法 类比法:与工艺相同、原料类似的同类工厂相比 反推法:通过对同类工厂,正常生产时无组织排放 监控点进行现场监测,利用面源模式反推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一、工程分析
(一)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
工作项目与内容
工程概况、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污染物分析、清洁 生产水平分析、环保措施方案分析、总图布置方案分析 (P20表2.1)
工程分析方法
类比法: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 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 使用时要求:工程一般特征相似;污染物排放特征相似; 环境特征相似。 也利用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来计算污染物的总排放量
物料衡算法:
总物料衡算
G 投 入G 产 品 G 流失
G 排 G 放 投 G 入 回 G 收 处 G 理 转 G 化 产品
单元或某工艺操作过程的物料衡算
资料复用法: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料 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方 法简单,但数据准确性很难保证,只适用于低等级 评价的建设项目
2、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
依据:拟建项目的特点和当地大气污染状况 优先选择等标排放量教大的污染物 在评价区内已造成严重影响的污染物 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污染物
水环和水质现状调查结 果
从所调查的水质参数中选取:常规水质参数、特 殊水质参数及与水生生物、底质有关的其他参数
(二)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大气污染源分类 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
现场实测法 如排气筒排放的SO2、NOX或颗粒污染物,可根据废 气流量和污染物浓度计算
Q i( k/h g ) Q N ( m 3 /h )C i( m /m 3 ) g 1 60
物料衡算法:适合于整个生产过程及任意局 部
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清洁生产指标的选取原则: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考虑(LCA 分析);体现污染预防为主的原则;容易量化;满足政策法 规要求并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清洁生产分析指标
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物耗指标,能耗指标和新水用量指标三类 产品指标 污染物产生指标 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环境管理要求
气候与气象: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 地面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土壤与水土流失、动植物与生态等
社会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及技术要求:
社会经济:社会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包括人口、工业与 能源、农业与土地利用、交通运输 文物与景观: 人群健康状况:项目传输某种污染物或拟排污染物毒性较大 时进行
二、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的筛选
1、环境影响识别
基本内容 一般技术要求
项目的特性 项目涉及的当环境特性及环境保护要求 识别主要的环境敏感区和环境敏感目标 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识别环境影响 突出对重要的或社会关注的环境要素的识别
初步识别(定性识别) 识别方法:清单法、矩阵法、叠图法、网络法等
经验估计法:适用于某些特征污染物的排放 量估算,如染煤排放的SO2,可借助于经验 公式或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
污染气象调查与分析
常规气象资料的统计应用
风场
风是空气水平运动,属于矢量,具有方向(风向, 16个方位)和大小(风速)
风频:表征下风向受污染的频率
g n 16 f n
fn c
n 1
fn:统计中吹n方位风的次数 n:方位 c:静风总次数 gn:n方位的风频
风玫瑰图:16方位风频联连而成的图
污染系数与污染系数玫瑰图:综合反映风速风向影
响
污染系数
风向频率 该风向平均风速
大气湍流与大气扩散系数
大气污染物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扩散方式:连续点源扩散、相对扩散(烟团扩散)
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处置措施的可行性
(二)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基本内容 工程概况 施工规划 生态环境影响源强分析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替代方案
工程分析技术要点 工程组成完全 重点工程明确 全过程分析 污染源分析 其他分析:施工期建设方式、运行期运行工况
分析程序:收集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若无与国 内外同类装置清洁生产指标比较;预测环评项目的 清洁生产指标值;对比预测值与标准值,得出清洁 生产评价结论,提出清洁生产改进方案和建议
分析方法:指标对比法、分值评定法
清洁生产分析编写要求:原则、内容(P206)
环保措施方案分析
分析项目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分析项目采用污染处理工艺后,排放污染物达标的 可能性
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投资中占的比例(P30 表2.7)
依托设施的可行性分析:如接纳外排废水的城市污 水处理设施
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分析
厂区与周围保护目标之间所定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 防护距离的保证性
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考虑气象、水文等自然 条件)
具体说:对地表水环境危害大以及国家和地方要 求控制的污染物
三、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一)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调查
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质、气候与气象)现状调 查的基本内容及技术要求:
地理位置:建设项目所处的经纬度,行政区位置和交通位置,要说 明项目所在地的距离和交通条件。
地质:当地地层概况,地壳构造的基本形式及与其相应的地貌表 现,物理与化学风化情况,当地已探明或已开采的矿产资源情 况。
污染源强分析
产污环节分析:利用装置流程图(大项目) 或流程示意图进行,工艺流程中标出污染物 产生的位置和种类(P24图2-1和P25图2-2)
源强分析与核算 技术要求:废气、废水、废渣 核算单元:车间或工段 核算方法:物料衡算
水平衡
污水回用量W
取水量Q
用
水
物料带入
量
水量A
Y
重复用水量C
耗水量H 排水量P 漏水量L
无组织排放源的统计
无组织排放:无排气筒或高度低于15m的排放源排 放的污染物,如工艺生产过程中设备的跑冒滴漏
无组织排放量的确定 物料衡算法 类比法:与工艺相同、原料类似的同类工厂相比 反推法:通过对同类工厂,正常生产时无组织排放 监控点进行现场监测,利用面源模式反推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一、工程分析
(一)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
工作项目与内容
工程概况、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污染物分析、清洁 生产水平分析、环保措施方案分析、总图布置方案分析 (P20表2.1)
工程分析方法
类比法: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 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 使用时要求:工程一般特征相似;污染物排放特征相似; 环境特征相似。 也利用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来计算污染物的总排放量
物料衡算法:
总物料衡算
G 投 入G 产 品 G 流失
G 排 G 放 投 G 入 回 G 收 处 G 理 转 G 化 产品
单元或某工艺操作过程的物料衡算
资料复用法: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料 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方 法简单,但数据准确性很难保证,只适用于低等级 评价的建设项目
2、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
依据:拟建项目的特点和当地大气污染状况 优先选择等标排放量教大的污染物 在评价区内已造成严重影响的污染物 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污染物
水环和水质现状调查结 果
从所调查的水质参数中选取:常规水质参数、特 殊水质参数及与水生生物、底质有关的其他参数
(二)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大气污染源分类 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
现场实测法 如排气筒排放的SO2、NOX或颗粒污染物,可根据废 气流量和污染物浓度计算
Q i( k/h g ) Q N ( m 3 /h )C i( m /m 3 ) g 1 60
物料衡算法:适合于整个生产过程及任意局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