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化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与人文之关系及我的对策

关键字:科学人文实践

摘要:科学与人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不可对立,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才能推动事物以最完美的形态前进。本文通过分析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在历史中二者存在的形态,从而反观自身,对自身行为进行分析,从而在以后更好的指导自身实践。

一、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科学与人文有不同的内涵,但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科学是探索事物的规律,是求真;人文是把握科学的方向,是“求善”,如何做人。科学不能解决方向问题,价值观问题;人文不能直接解决科技问题。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便能产生最佳效应,推动社会和事物前进。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可以区分为下面几个不同的层次

1两种文化的分野与对峙。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两种文化概念的提出,是20世纪50年代英国著名学者斯诺,他在《两种文化》一书中指出:当今社会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种文化,一种是人文文化,一种是科学文化,”并认为两种文化截然区别,互不相干,互不理解。由于自然科学家与人文学者在教育背景、学科训练、研究对象以及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在文化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判断方面经常处于互相对立的位置,不仅一直相互鄙视,甚至还不屑尝试理解对方的立场。

2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并非与生俱来就是分裂与对立的。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曾实现了黄金搬的联姻。通过文艺复兴运

动,解放了被神学禁锢的思想,通过理性主义恢复了人的尊严,既为科学也为人文的发展开拓了道路。在这一时期所产生的许多巨匠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文与科学的融合,例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

两种文化的内在核心是相互交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科学文化蕴含人文文化,是真善美的统一。从某种意义来讲,求善是科学事业健康发展的保障。科学地美,是指科学内在结构的和谐统一与外在形式的赏心悦目。对美的追求是科学家进行科学活动的一个主要冬季。爱因斯坦在谈到他进行科学活动的动因时曾明确表示是被宇宙间和谐的美所吸引。现代科学大师,如海森堡,狄拉克,杨振宁等对科学探索中美的体验、美的论述和美的推崇,已使科学美成为现代科学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切都表明,随着科学的深入发展,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已使得科学文化富有丰富的人文意蕴。

二、科学与人文的分裂的形成以及后果:

1,自然科学和技术愈演愈烈的学科分化和扩张,使人文学科的领地日见狭窄。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在近代并不是两个旗鼓相当的阵营之间的分裂,而是作为传统知识主体的人文学科日渐缩小成一个小的学问分支。文理科的发展极度不对称,理工农医科的规模越来越大,而人文学科越来越小。不仅在学科规模方面人文地位越来越低,而且在教育思想方面,科学教育、专业教育、技术教育压倒了人文教育。

2,学问普遍的科学化倾向和功利化,导致了社会科学的兴起,也使人文学科的地位进一步下降。近代以来,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解决

社会问题的学科即社会科学日渐兴起,它们进一步挤占了传统人文学科的地盘。人文学科甚至到了只有栖身在社会科学这个牌子才有生存机会的地步。社会“科学”的概念取代了“人文”的概念,“功利”的概念取代了“理想”的概念。在一个科学化的时代,为了争得在学术殿堂中的位置,人文学界也出现了“人文科学”的说法。这个词组的用意并不是想阐明科学本质上就是人文――就象我们在第一二节所阐明的那样――而是说,人文也是一种象近代科学那样的“力量型”的学问,借以在科学时代合法地谋得一席之地。

3,重视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体制,人为的造成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疏远和隔绝。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谈论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时心中想的,正是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中严重的文理分科现象。这种分科现象在西方各国的教育史上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但都没有象当代中国这样突出。分科化、专门化和专家化与教育理念有关,凡重专才教育,则专科化倾向较严重;凡重通才教育者,则专科化倾向就比较淡化。在专才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理工科学生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对于社会进步和发展难以有一个宽阔的视野和深谋远虑的计划。正象许多教育家所指出的,如果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用自己学科的内部标准去判断事物,那就不是真正的高等教育。真正的高等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既掌握内部标准,也能够用其他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即“外部标准”来评判自己的学科,能够看出自己学科的优点和局限。[31]

4,自然科学自许的道德中立,使得科学家们心安理得的拒绝人文关怀。与之相关的是近代哲学对事实与价值的二分,这种二分将科学置

于澄清事实的范围,而不涉及价值问题。皇家学会的干事长胡克为学会草拟的章程时写道:“皇家学会的职责是:通过实验改进自然事物的知识,以及所有有用的技艺、制造业、实用机械、工程和发明的知识,同时不干预神学、形而上学、道德、政治、文法、修辞学或逻辑。”[32]科学家们也许并不反对博爱善行的人道主义,而且更深的认同唯人主义的“力量原则”,但当这种力量原则与特定的历史文化经验发生冲突时,他们有可能毫无犹豫的牺牲后者。科学与人文的分裂体现在科学对人文传统的轻视,特别是当这种人文传统不合技术理性的逻辑时。

三、自身缺失以及补救措施。

从自身角度来看。自身在科学与人文方面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兴趣使然。由于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长期以来形成兴趣固化。自然科学很严谨,严密的求证会让自身置身其中。无论是物理,化学还是数学,这些学科在我眼中充满了魅力。物理实验,化学反应,数学推理,这些变化无穷却万变不离其宗的学科给人以浓厚的兴趣去探索。这样以来,导致缺少对人文方面探索的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事没有兴趣的事情,心中总有不情愿,从而对人文方面的东西看的少,或者是不愿意看。但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人文氛围浓厚的环境中,必须的事情和想做的事情都应该列入生活的计划中。以后应该多多涉猎人文方面的书籍。

一些关于伦理,哲学方面的知识对科学的指导是有巨大帮助的。

科学的研究需要在伦理的范围内进行,同时伦理学又为科学研究

指明了方向。哲学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科学研究才会有新的突破。

2,观念使然。高中以来,对学科的划分分为文科生和理科生,在高考的压力下,理科生对历史、政治、地理这些知识基本不再光顾。学业的主要任务是以最后的高考为导向的,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因此只对高考要求的知识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演练。到了大学以后,这一长期形成的习惯一时之间难以更改。脑中的观念是理科的知识逻辑求证,很快出效果,人文知识麻麻烦烦。导致观念错位,以后要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重视人文知识,同时将人文知识的一些理念落实到行动中来。

参考文献:

(王忠武,对当代科学文化特征的系统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第17卷,第4期)

(杨爱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分裂的原因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第14卷第4期2001年8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