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的算法

合集下载

天干地支推算法

天干地支推算法

天干地支推算法第一种、不用看历书推年干支法一、年干基数:7. 取年个位数+7推算当年天干。

大于10除以10,用余数。

二、1、(1900—1999)年支基数:是1. 取年右边两位数+1推算当年地支。

大于12除以12,用余数。

2、(2000—2099)年支基数:是5. 取年右边两位数+5推算当年地支。

大于12除以12,用余数。

第二种、不用看历书推年干支法一、年干基数:-3,年支基数:-3.二、推算法:年支公式:1、(1900—1999)年右边两位数+37推算当年地支。

大于12除以12,用余数。

简易公式:a+37,2、(2000—2099)年右边两位数+17推算当年地支。

大于12除以12,用余数。

简易公式:a+17,第三、不用看历书推日干支法31、(1900—1999)基数公式:5a+10+(a-1)/4+b.2、(2000—2099)基数公式:5a+50+(a+19)/4+b。

例1:1972年9月18日的干支,由公式得:5a+10+(a-1)/4+b=360+10+(72-1)/4+22=49 公式中除以4中取商不取余。

即:27+4+18=49 9是天干的壬,1是地支子。

故,1972年9月18日的干支是壬子。

例2:2010年8月1日的干支,由公式得:5a+50+(a+19)/4+b=50+50+(10+19)/4+33=80 即:47+32+1=80 10是天干的癸,8是地支的未。

故,2010年8月1日的干支是癸未。

注:年右边两位数为a,b是各月天数。

干除以10,用余数。

支除以12,用余数。

又见菊花朵朵黄,文房四宝笔奔忙,谁说百花匿踪影,待看三春遍地香。

德与秀六甲纳音序自生十二宫吉凶表注:从子起顺行12宫农历日干支推法大小月卦记心间,正一干支起根源。

大后干同地支冲,小后干支退一天。

初一十三二十五,支同隔干一位算。

推算方法:“大小月卦记心间,正一干支起根源。

”农历的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固定不变。

天干地支手指掐算方法

天干地支手指掐算方法

天干地支手指掐算方法
天干地支手指掐算法,是一个用手指头来记忆天干地支的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手指的位置和关节来表示天干和地支的序号。

具体的算法如下:
1. 首先,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排列为一列,天干在前,地支在后。

2. 用左手呈掌状,将掌心对自己,将五个手指平行地分布,并使第一个手指弯曲,其他手指保持伸直。

3. 从左数第一个手指弯曲的位置开始,数到对应的天干或地支,弯曲手指。

例如,数到甲,则弯曲第一个手指;数到乙,则弯曲第二个手指。

4. 继续数下一个天干或地支,再弯曲对应的手指。

5. 数到最后一个天干或地支后,根据需要,可以再从头开始数。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方便地记忆和计算天干地支的序号。

比如,要计算己丑年的地支序号,我们先从第一个弯曲的手指开始数,数到丑,并弯曲第二个手指,然后数下一个地支,即寅,弯曲第三个手指,最后数出己丑年的地支序号为3。

总结来说,天干地支手指掐算法是通过手指的位置和关节来表示天干地支的序号,通过弯曲对应的手指来计算和记忆天干地支的序号。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方便实用。

农历天干地支算法

农历天干地支算法

农历天干地支算法+天干地支年月日时算法2013-01-06 09:51:09| 分类:五运六气|字号订阅农历天干地支算法(来自网络)干支纪年法一.十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12345678910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123456789101112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

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

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

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天干;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

干支还有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天干经六个循环,地支经五个循环正好是六十,就叫做“六十干支”。

按照这样的顺序每年用一对干支表示,六十年一循环,叫做“六十花甲子”。

二.查看不同时间段的万年历。

如:1516—2060年的万年历,记着五百年的干支,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 2 3 4 5 6 78 9 10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己壬午癸未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41 42 43 4445 46 47 48 49 50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根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

天干地支和算法详解!

天干地支和算法详解!

天干地支和算法详解!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天干;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

读音依次读作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干支还是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

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任寅 40.癸卯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己 55.戊午 56.己未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干支纪年法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纪。

天干地支年月日时算法

天干地支年月日时算法

一、快速推算年柱干支法二、推算公式:三、①推算天干:西元年末位数-3=年干(适用於任何年代)。

四、②推算地支:西元年末二位数+9=年支(适用於十九世纪,即1800—1899 年);五、西元年末二位数十1=年支(适用於二十世纪,即1900—1999 年);六、西元年末二位数+5=年支(适用於廿一世纪,即2000—2099 年);七、说明:①年干按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顺序;八、年支按1(子)、2(丑)、3(寅)、4(卯)、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顺序。

九、②求年干,不够减则借10;求年支,超过12要递减12,取余数。

十、③求年干之公式,适用於任何年代;求年支之公式,不同公式只适用於某一世纪“00年)。

十一、例一:求1800年的年柱干支十二、①末位数0-3:7(不够减借10),天干序数7是“庚”。

②末二位数00+9:9,地支序数9是“申”。

则知1800年是‘‘庚申”年。

十三、例二、求1989年的年柱干支十四、①末位数9-3=6天干序数6是“已”。

③末二位数99+9=108递减8个12後余12,地支序数12是“亥”。

则知1899年是“己亥”年。

十五、例三:求1935年的年柱干支十六、①末位数5-3=2天干序数2是”乙”。

②末二位数35+1:36递减2个12後余12,地支序数12是“亥”。

则知1935年是“乙亥”年。

十七、例四:求1981年的年柱干支十八、①末位数1-3=8(不够减借10),天干序数8是“辛”。

②末二位数81+1=82,递减6个12後余10,地支序数10是”酉”。

则知1981年是“辛酉”年。

十九、例五:求1999年的年柱于支二十、①末位数9-3=6天干序数6是“已”。

②末二位数99十1=100递减8个12後余4,地支序数4是“卯”。

则知1999年是·己卯”年。

天干地支纪年月日的计算方法

天干地支纪年月日的计算方法

天干地支纪年(月日时)法一、年的计算方法1、年的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2. 年的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例1. 我们以2010年为例;天干算法: 2010-3=2007, 2007/10=200余7, 7对应天干第7位是庚,即天干为庚;地支算法: 2010-3=2007, 2007/12=167余3, 3对应地支第3位是寅,即地支为寅;综上公元2010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庚寅年。

为使各位信任此算法,本人再举一例来说明:例2. 我们再以1987年为例;天干算法: 1987-3=1984, 1984/10=198余4, 4对应天干第4位是丁,即天干为丁;地支算法: 1987-3=1984, 1984/12=165余4, 4对应地支第4位是卯,即地支为卯;综上公元1987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丁卯年。

二、月的计算方法查表三、日的计算方法查表1、3、5、7、9、11月的日期分别加47、46、47、48、50、51。

2、4、6、8、10、12月的日期分别加18、17、18、19、20、21其中1月和5月一样,2月和6月一样(平年)天干:甲1、乙2、丙3..........壬9、癸0.(个位数)地支:子1、丑2、寅3..........戌11、亥0(除12得的余数)例如:阳历 2010.7.13 7月,日期加48 13+48=61 尾数为1则天干是甲 61/12=5. 余数是1,则地支是1,2010.7.13是甲子日又例:阳历 2010.10.1日 10月,日期加20 1+20=21 尾数是1则天干是甲 21/12=1 余数是9,则地支是9。

2010.10.1是甲申日。

四、时的计算方法。

天干地支的算法

天干地支的算法

天干地支的算法1. 简介天干地支,即“十天干、十二地支”,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种表示时间、纪年的方式。

在中国传统农历中,天干是指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的组合用来表示年、月、日、时等。

天干地支算法是一种用于计算天干地支的方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天干地支的算法原理,并给出一个示例来说明如何使用这种算法。

2. 算法原理天干地支算法的核心原理是通过数学运算根据输入的年份,计算出相应的天干地支。

其具体步骤如下:1.首先,确定甲子年的天干地支。

甲子年是天干地支中的起始年份,对应甲子天干和子地支。

以起始年份为基准,通过求余运算,可以计算出其他年份对应的天干地支。

2.接下来,根据输入的年份,计算出对应的天干。

天干的计算规则是:年份对甲子年进行求余运算,再加上甲子年的干支序数,然后对10取余,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对应的天干。

3.然后,计算出对应的地支。

地支的计算规则是:年份对甲子年进行求余运算,再加上甲子年的干支序数,然后对12取余,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对应的地支。

4.最后,根据计算得到的天干地支的序数,找到对应的天干地支名称。

3. 示例假设输入的年份为2022年,我们来计算2018年的天干地支。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甲子年的天干地支。

甲子年对应的天干是甲,地支是子。

然后,我们计算出对应的天干。

年份对甲子年的干支序数(即1)进行求余运算,再加上甲子年的干支序数(即0),得到的结果是1。

再对10取余,最后得到的天干是乙。

接下来,计算出对应的地支。

年份对甲子年的干支序数(即1)进行求余运算,再加上甲子年的干支序数(即0),得到的结果是1。

再对12取余,最后得到的地支是丑。

最后,根据计算得到的天干地支的序数(天干序数为1,地支序数为1),找到对应的天干地支名称,即乙丑。

因此,2022年的天干地支是乙丑。

4. 总结天干地支算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表示时间、纪年的算法。

天干天干地支的算法

天干天干地支的算法

年的干支方法一:首先要能记住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纪年法首先是天干在前,地支在后,比如今年2005就为-乙酉年。

天干算法:4、5、6、7、8、9、0、1、2、3对应的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数字为年代的最后的一位数字,比如2005年,最后一位是5,对应的天干就是乙;地支的算法:用年代数除以12,后面的余数就代表某个地支,余数分别为:4、5、6、7、8、9、10、11、0(能整除)、1、2、3,代表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比如2005年为例:年代末尾数为5,对应的天干为乙,2005除以12,余数为1,对应的地支为酉,所以2005年为乙酉年。

方法二:对应数字:1、2、3、4、5、6、7、8、9、0相应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对应数字:1、2、3、4、5、6、7、8、9、10、11、0相应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公元年份-3,除以10得余数可得天干,如1984年,(1984-3)|10=1所以天干为甲;公元年份-3,除以12得余数可得地支,如1984年,(1984-3)|12=1所以地支为子;所以公元1984年为甲子年。

方法三:用一个你知道的年份的天干地支来推算,比如用2006年算1955年的天干地支,先要知道2006年是丙戌年,用2006-1955=51,再用51除以10,余数为1,表明天干是丙往前推一位,答案是乙,接着用51除以12,余数为3,表明地支是戌往前推三位,答案是未,那么1955年就是乙未年。

方法四:查表法,前提是你要有个六十甲子表六十甲子表1甲子13丙子25戊子37庚子49壬子2乙丑14丁丑26己丑38辛丑50癸丑3丙寅15戊寅27庚寅39壬寅51甲寅4丁卯16已卯28辛卯40癸卯52乙卯5戊辰17庚辰29壬辰41甲辰53丙辰6已巳18辛巳30癸巳42乙巳54丁巳7庚午19壬午31甲午43丙午55戊午8辛未20癸未32乙未44丁未56已未9壬申21甲申33丙申45戊申57庚申10癸酉22乙酉34丁酉46已酉58辛酉11甲戌23丙戌35戊戌47庚戌59壬戌12乙亥24丁亥36已亥48辛亥60癸亥1,比如,记住几个特殊的年份如1984年为甲子年,类推1924,1864,1804,……均为甲子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干地支的算法: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时。

年月日时就象四个柱子一样撑起“时间”的大厦,所以称为四柱。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进行循环组合: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共得到60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如此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天干地支的算法:
首先要能记住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纪年法首先是天干在前,地支在后,比如今年2005就为-乙酉年,先来算算天干,有个公式:
天干的算法:4、5、6、7、8、9、0、1、2、3 对应的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数字为年代的最后的一位数字,比如今年是2005,最后一位是5,对应的天干就是乙;
地支的算法:用年代数除以12,后面的余数就代表某个地支,余数分别为:4、5、6、7、8、9、10、11、0(能整除)、1、2、3,代表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比如2005年为例:年代末尾数为5,对应的天干为乙,2005
除以12,余数为1,对应的地支为酉,所以2005年为乙酉年。

纪年
用六十甲子依次纪年,六十年一个轮回。

比如1911年是辛亥年,爆发了辛亥革命。

干支纪年,新的一年是立春交节之后开始的。

比如2006年立春在2月4日上午7点27分,那么7点26分还属于乙酉年,7点27分开始就是丙戌年。

纪月
同样的道理,用六十甲子依次纪月。

一个新的干支月也是从一个节气开始的。

比如2006年3月6日01时29分是惊蛰,那么在此之前是庚寅月,在此之后就是辛卯月。

纪日
一个昼夜为一天。

用六十甲子来依次纪日。

比如今天是甲子日,明天就是乙丑,60天一个循环。

新的一天是从夜里子时开始的。

纪年和纪月,都是根据节气划分的。

而节气的交节时间,则是精确观测天象后才能确定的,它反映了太阳系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运行位置。

纪时
每天划分为12个等份,是12个时辰。

5天共60个时辰,用六十甲子表示。

比如当前时辰为丙寅,下一个时辰就是丁卯。

纪日和纪时,记录了地球绕太阳运动和自转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