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花鸟画课件 共30页
中国工笔花鸟画优秀ppt课件

(中国画颜料) 11
工具材料
六、其它用具材 料
胶、矾、调色 (储色)工具、 笔洗、乳钵、笔 架、纸镇、裁纸 的裁刀、吸水的 棉质废布(或废 纸)、以及钤印 用的印泥、印章 等。
12
工笔画工具和材料介绍 一、毛笔:
1、勾线笔类
工笔画基本上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故多选用狼毫这类细而 尖的笔,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拖线 笔、勾线笔等。
10
五、颜料 从制作原料上分主要有矿物性、植物性和化学合成等三种类型;分
水剂(锡管装)、粉状和块状等几种形式。 传统 颜料分两大类:矿物性 颜料 “石色”和植物性颜料“水色”。矿物性颜料从各种有色矿石(或 贝类)中磨炼出,如石绿、石青、赭石、朱砂等;植物性颜料取材于植 物的不同部位,如花青、藤黄、胭脂等。
(宣纸)
(绢) 9
工具材料
四、砚 砚是用于研墨的器具,品种很多,有石砚、陶砚、砖砚、玉砚等,其形
式有方、圆、长方及随意型砚石。砚不仅有实用价值,而且还有观赏和收 藏价值。年代久远的古砚的价值尤为可观。我国有四大名砚,即端砚、歙 砚、洮砚和澄泥砚,以广东的端砚和安徽的歙砚名列前茅。
(砚台)
作画用砚不是收藏砚石,以不 吸水、易下墨的砚台为佳,一般用 青石砚即可。作工笔画不需要太多 墨,选用砚池也不用太大,方形圆 形都可,但要有盖,使墨汁保持清 洁又保湿。
花鸟画ppt课件模板

花鸟画的创作技巧
观察与写生
通过观察花鸟的真实形态和习性,进行写生练习,提高对花鸟画 的感知能力。
素材借鉴
借鉴前人的作品和经验,学习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技巧,提高绘画 水平。
实践与创新
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创新,发掘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推动花鸟画 的发展。
花鸟画的创作体验与感悟
耐心与毅力
花鸟画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只有具备耐心和毅力,才能创作出 优秀的作品。
绘画形式。
五代时期,花鸟画进一步发展, 出现了“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两种风格,标志着花鸟画走向成
熟。
花鸟画的发展历程
宋代时期,花鸟画达到了高峰 ,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花鸟画家 ,如崔白、赵昌、易元吉等。
元代时期,花鸟画风格发生了 变化,注重笔墨情趣和意境的 表现。
清代时期,花鸟画出现了多种 风格和流派,如恽寿平的没骨 花卉、朱耷的八大山人派等。
点缀环境
园林中常以花鸟画作为装饰元素,点缀建筑墙面 、走廊等,营造出中国古典艺术的氛围。
造景
通过将花鸟画与园林中的山水、植物等元素相结 合,营造出具有层次感和动态感的景观。
意境营造
花鸟画在园林中可以传达文化内涵和寓意,如松 鹤同春、梅兰竹菊等主题,营造出特定的意境。
花鸟画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设计
花鸟画的用笔与用墨
用笔
花鸟画的用笔要刚柔相济,自然流畅。笔锋要灵活多变,或 挺拔刚健,或柔和飘逸,表现出物象的形态和质感。
用墨
花鸟画的用墨要层次丰富,变化多端。通过运用不同的墨法 ,表现出物象的明暗、光影、质感等效果。同时,墨色的调 和与运用也要恰到好处,以营造出独特的画面氛围。
03
花鸟画的题材与寓意
花鸟画的常见题材
中国花鸟画欣赏 共44页PPT资料

花鸟画的历史:
中国花鸟画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唐代的《五 牛图》来看已相当成熟。 经五代直至清代,花鸟 画与山水画一样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的主流。
唐 韩混《五牛图》
此图画五头状 貌各异的黄牛,行 笔粗放凝重,设色 较为淡雅。作品以 淳朴的画风和精湛 的技艺,表现了唐 代画牛所达到的高 度水平。
花 鸟 画 的 分 类:
写生要求在真实描绘客观对象的同时 表现花鸟的生命力及其不同的特性。
•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强调抓住动植物 与人们生活遭遇、思想感情的某种联系 而给以突出表现。
五 代
黄 筌 《 写 生 珍 禽 图 》
《写生珍禽图》画中描绘鹡鸰、麻雀、鸠、腊嘴、龟、蚱蜢、蝉、蜂、牵牛 等二十四只昆虫动物。在画幅左下方有“付子居宝”字款。据邓白先生研究,此 画可能是一幅近于“粉本”的写生课徒画稿,大约是黄筌给他的次子黄居宝的参 考摹习作品。
《出水芙蓉图》 宋 佚名
《芙蓉锦鸡图》是一幅以宫
中秋天花鸟为内容的作品,画
面中间有一只羽翼丰满、带有
长尾十分珍贵的锦鸡,它攀栖
在婀娜妩媚的芙蓉枝上,可能
是芙蓉枝过于纤弱,或是锦鸡
太重,芙蓉枝被压得摇曳晃动 低垂下来。锦鸡回首仰望着画 面上方两只翩翩飞舞的蝴蝶,
《 芙 蓉 锦
这两只蝴蝶尽情地层示着翅膀
鸡
上美丽的斑纹,然而锦鸡不为
图
所动,显得安逸而高雅。画面
》
下方是数枝拒寒凌霜的菊花,
宋
似乎对芙蓉的华美不屑一顾,
赵
显得孤傲不阿。
佶
明
徐 渭 《 杂 花 图 卷 》
《
《
兰
兰
竹
竹
石
图
图
》
中国古代花鸟画ppt完整版

中国古代花鸟的历史轨迹
• 萌芽:原始社会 • 确立:魏晋南北朝—唐代 • 重要发展时期 :五代 两宋 • 元 明 清的发展 • 小结
原始社会就已经萌芽
《人面鱼纹彩陶盆》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花鸟画的正式确立是在唐代
韩干的《牧马图》
照夜白图 韩干 唐 代
韩混的《五牛图》
韩混的《五牛图》局部
现 实 中 的 荷 花 与 写 意 国 画 中 的 荷 花
现 实 中 的 樱 桃 与 写 意 国 画 中 的 樱 桃
“白眼向天”:是指清初画家朱耷多将鸟、
鱼画成翻白眼状,以此表达画家本人愤世嫉俗 的心情。
《 竹 石 图 》
任千立咬 尔磨根定 东万原青 西击在山 南还破不 北坚岩放 风韧中松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传统艺术特点
1)以写生为基础,从实际生活中撷取对象,并加以 艺术表现的优良传统。 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传统。把花 鸟的自然属性与人的品德相类比。比如“白眼向 天”和“四君子画”(梅、兰、竹、菊)。
中国花鸟画的分类
中国花鸟画 写意花鸟画 大写意花鸟画 小写意花鸟画
没骨花鸟画 工笔花鸟画 白描花鸟画 淡彩花鸟画 重彩花鸟画
•
朱 耷 清 《 荷 花 双 禽 图 》
的向肩小为荷穿成向画 表天敛禽一塘插基左面 情”羽,巨的三本上结 以的,均石空叶的斜构 一本虽单,间两架出以 贯色没足石进花势的一 之,有独上深,,荷枝 。 但“立栖;丰其花自 冷白,一下富中交右 清眼耸对方了又搭下
近现代的发展
• 吴 昌 硕 作 品
齐 白 石 作 品
中国古代花鸟画
本节课主要内容:
• 什么是古代花鸟画
•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 古代中国花鸟画的类型 • 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 • 小结和思考
美术桂美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中国花鸟画——花卉、禽鸟 课件(30张ppt)

清代是花鸟画最为发达的时期。
三、水仙的画法
1、水仙简介与形状特点
水仙属石蒜科,多年生草本,高 一二尺。有大蒜头般的鳞状茎, 有肉质小白须芽,叶从鳞茎顶端 丛生,狭长而扁平,顶端钝圆, 质软润厚,有平行脉。冬末由叶 丛抽花茎,花茎高尺余,薄膜式 的苞片开裂后出花梗,出花三至 八朵不等,最多可达16朵。花为 白色,瓣为六枚,花瓣端尖,有 杯状花冠,鲜黄色,雄蕊三枚, 雌蕊一枚,其香清幽。雅号“凌 波仙子”的水仙,在冰天雪地百 花凋零之时以其美丽的身姿吹香 弄影,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经唐、五代北宋,花鸟画完全发展成熟。五代出现的黄筌、徐熙两种风格流派,已能通过不同 的选材和不同的手法,分别表达或富贵或野逸的志趣。北宋的《圣朝名画评》更列有花木翎毛门 与走兽门,说明此前花鸟画已独立成科。北宋的《宣和画谱》在总结以往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撰写 了第一篇花鸟画论文──《花鸟叙论》,深入地论述了花鸟画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审美价值与社 会意义,阐述了花鸟画创作“与诗人相表里”的思维特点。此后,画家辈出,流派纷呈,风格更趋 多样。在风格精丽的工笔设色花鸟画继续发展的同时,风格简括奔放以水墨为主的写意花鸟画, 水墨写意“四君子画”(梅、兰、菊、竹)相继出现于南宋及元代。以线描为主要手段的白描花 卉亦兴起于同时。随着写意花鸟的深入发展,以明末的徐渭为代表自觉实现了以草书入画并强烈 抒写个性情感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革。至清初朱耷则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水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国花鸟画 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形成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特传统,终于在近现代产生了。
画水仙要注意哪几个方面?
1、叶子的组织一定要注意整体造型,要有前后、疏密、转 折的变化,既不能过于整齐,也不可散乱无序。 2、叶子画完后,最好在其他叶尖部分或缝隙里加一些被遮 挡的花朵,这样才显得真切自然,富有变化。 3、画水仙很少表现球状的鳞茎,常被其他东西所遮挡。若 要表现鳞茎,用笔要有提按顿挫的变化,最后在轮廓外用淡 赭墨略加勾染。 4、水仙花染色主要是染副花冠,可用藤黄染花蕊,中间少 点一点儿朱磦,主花冠可不染,也可待墨色干后再用白粉淡 淡地染出花瓣。
中国工笔花鸟画ppt课件

中国工笔花鸟画ppt课件目录CATALOGUE•引言•中国工笔花鸟画概述•工笔花鸟画技法基础•常见花卉与鸟类的描绘方法•创作实践与案例分析•工笔花鸟画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课程总结与展望01 CATALOGUE引言目的和背景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中国工笔花鸟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艺术价值。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旨在传承和弘扬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提高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学习中国工笔花鸟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其对美的感知、欣赏和创造能力。
拓展国际视野通过将中国工笔花鸟画置于国际艺术交流的背景中,本课件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增进对不同文化艺术的了解和尊重。
课件内容概述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历史发展介绍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起源、发展和各个历史阶段的代表作品,帮助学生了解这一艺术形式的演变脉络。
工笔花鸟画的技法与特点详细解析工笔花鸟画的绘画技法,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渲染等,以及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如精细入微的笔触、生动逼真的形象等。
经典作品欣赏与解析通过展示和解析多幅经典的中国工笔花鸟画作品,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和理解这一艺术形式的魅力和内涵。
实践与创作指导提供具体的绘画实践指导和创作建议,帮助学生掌握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并鼓励其发挥个人创意进行创作。
02CATALOGUE中国工笔花鸟画概述定义精细入微色彩鲜艳寓意深刻定义与特点中国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以精细的笔触描绘花卉、鸟类、虫鱼等自然生物。
运用丰富的色彩表现对象的质感和光影效果。
注重细节描绘,笔触细腻,追求形似和神似。
通过描绘自然生物表达作者的情感、志趣和审美追求。
历史与发展工笔花鸟画起源于唐代,当时多作为宫廷装饰画。
徐熙、黄筌等画家将工笔花鸟画推向高峰。
徽宗赵佶等皇帝热爱绘画,推动工笔花鸟画的进一步发展。
工笔花鸟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涌现出众多优秀画家和作品。
起源五代时期宋代元明清时期五代画家黄筌的代表作品,描绘了各种珍禽异兽,形态各异,生动逼真。
《花鸟画》PPT教学课件

-.
《水墨芭蕉》 明代 徐渭
写意花鸟画
用简练概括的手法 绘写动植物的一种中国画传统画科
这幅作品带给你什么感受?
《虾》 近现代 齐白石
讨论画面中竹子的笔墨特点?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墨竹图》 清代 郑板桥
欣赏作品
说说它们能表达人的 哪些情感和精神?
“四君子”——梅、兰、竹、菊 “岁寒三友”——松、竹、梅
傲寒
清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淡雅
劲节
长青
冷艳
幽雅
笔 墨 游 戏
找一找画面中的破墨法
《盈枝枇杷》 清代 虚谷
《紫藤》局部 近代 吴昌硕
《水仙》局部 现代 朱屺瞻
《丝瓜昆虫图》 近现代 齐白石
要求:1. 十分钟时间完成; 2. 体现写意花鸟画的特点; 3. 作品完成后落款、盖章,让画面完整。
拓展
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重要组成部 分,以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民族风格、极 高的艺术价值,影响于世界画坛,是我国 最可贵的艺术遗产。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课件:中国古代花鸟画

此图系册页,不知原载何册。在画的左下角款“李嵩画”三字。画一精美的藤编 提篮,内盛有茶花、蜀葵、萱草等各色花卉。它是一幅静物画,但不是画植物 标本。在画家灵巧的笔下,这些花卉被描绘得那样水灵鲜嫩和娇艳,就像刚从 枝上采摘下来似的,我们简直可以嗅到它的香味。这幅画,用笔严谨周密,但 并不使你感到繁琐滞涩。画家强调的是花卉的生命力 。
花篮图 宋 李嵩
字术垂翩画 是效,飞中 赵果使的描 佶。花双绘 的左、蝶了 瘦下鸟,一 金角、表只 书那蝶现绚 体丛三出丽 ,萧者跃丰 书疏之跃润 法的间欲的 与秋紧试锦 工菊密的鸡 细,联神, 、也系态停 富被起。立 丽描来锦在 的绘,鸡芙 画得而的蓉 风婀产回枝 是娜生头干 相多了,上 一姿美芙, 致。丽蓉回 的画动的首 。上人微注
与 马 匹
神 情 气
色 的 渲
染 ,
寓
国
古
代
早简
期练
画的
马概
图括
中与
的细
代腻
表 作 品
。
的 写 实 相
结
合
,
形
神
俱
妙
。
使
这Leabharlann 幅画成为
我
(三)、至五代,花鸟画迅速发展,产生了分别以 黄筌和徐熙为代表的两个主要派别,即画史上所谓 ‘徐黄异体’。两种风格,两种画法,对后代花鸟画 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黄筌是西蜀的宫廷画家, 对自然的观察,是十分认真仔细的,所以,他的作品富有 真实感。题材大都是皇家宫苑中的奇花怪石,珍禽异兽。
中国古代花鸟画欣赏
第八课 中国古代花鸟画
❖ 什么是古代花鸟画 ❖ 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 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 ❖ 小结和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宋 赵佶 《芙蓉锦鸡图》
富 贵 气 息 浓 厚 的 院 体 画
• 《芙蓉锦鸡图》,绢本设色,纵81.5厘米,横 53.6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全图设色艳丽, 绘芙蓉及菊花,芙蓉枝头微微下垂,枝上立一五 彩锦鸡,扭首顾望花丛上的双蝶,比较生动地描 写了锦鸡的动态。这种表现形式,在宋代花鸟画 中很是流行。五彩锦鸡、芙蓉、蝴蝶虽然均为华 丽的题材,但如此构图便不同于一般装饰,而充 满了活趣。加以双勾笔力挺拔,色调秀雅,线条 工细沉着;渲染填色薄艳娇嫩,细致入微。锦鸡、 花鸟、飞蝶,皆精工而不板滞,实达到了工笔画 中难以企及的形神兼备、富有逸韵的境界。画上 有赵佶瘦金书题诗一首,并有落款。
重点欣赏:各时期的重点画作
北京海淀八里庄王公淑墓 《牡丹芦雁图》
唐 韩干 《牧马图》
师法自然,形神兼备
• 唐代大诗人杜甫《丹青引》,曾间接评论曹霸的 弟子韩干画马的技巧。《牧马图》描绘骏马肥硕 雄骏马的英姿。图中画黑白二马,一奚官虬髻戴 头巾,手执缰缓行。此图线条纤细遒劲,勾出马 的健壮体形,黑马身配朱地花纹锦鞍,更示出其 神彩;人物衣纹疏密有致,结构严谨,用笔沉着, 神采生动,纯是从写生中得来。元汤垕《画鉴》 说韩干“画马得骨肉停匀法……至于传染,色入 兼素”。宋董卣《广川画跋》说;“世传韩干凡 作马,必考时日,面方位,然后定形骨毛色。” 这些记载从这幅《牧马图》可得见其大概。《牧 马图》原为《名绘集珍》册中之一帧,左有宋徽 宗赵佶的“韩干真迹,丁亥御笔”题字。
显示了作者娴熟的造型能力和精湛的笔墨 技巧,令人赞叹不已。
北 宋
北宋
崔白
《双喜图》
崔 》高 193.7厘米、宽103.4厘米,可以想见此 画的气魄,这与画史中记载的崔白性情 “疏阔”倒也一致。崔白还特别擅长把握 画面的整体气氛,无论是《双喜图》,还 是他的另一幅代表作《寒雀图》,同样都 在一种统一、和谐的画面氛围中又含有无 数丰富、细腻的变化,让人可以在画卷中 玩味许久,仍然会不断有新的东西发现, 感到无穷的趣味。
整幅画作以潇湘二水的交汇点为中心,远山
• 烟水,风雨瘦竹,近水与云水、蹲石与远山、筱竹与烟树 产生强烈对比,画面极富层次感,让人在窄窄
• 画幅内如阅千里江山。
北 宋
北宋 文同 《墨竹图》
文 同
《
墨 竹 图 》
• 《墨竹图》乃文同代表作,绢本水墨,纵 113.6厘米,横105.4厘米。画一枝低垂而 又“S”形倔曲向上的墨竹。用凝重圆浑的 中锋画竿,节与节虽断而意连;小枝用笔 迅疾坚挺,左右顾盼;竹叶则八面出锋, 挥洒自如,浓淡相间,在叶尾折转处提笔 露白,以示向背之势,聚散无定,疏密有 致,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功力。
• 五代在唐人卓有成就的基础上,花鸟画进入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形成南唐徐熙和孟蜀 黄筌为代表的在花鸟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两大流派,即后人所称“徐”“黄”二体。
• 至宋花鸟画到达高峰。北宋前期沿袭“黄家”画风,中后期则出现了钟情于野景野趣 的画家。代表作如赵佶《芙蓉锦鸡图》,苏轼的《潇湘竹石图》。
• 水墨写意“四君子画”(梅、兰、竹、菊)相继出现在南宋和元代。著名的是王冕的 《墨梅图》。明代是花鸟画大发展的时期。花鸟画融入了一些水墨写意的笔势从而赋 予画面更多的生动性。随着写意花鸟的深入发展,以明末的徐渭为代表自觉实现了以 草书入画并强烈抒写个性情感的变革。至清初朱耷达到史无前例的高水平。 明清两朝,画家众多,画派从起,花鸟画在工笔和写意两方面都有新突破,分别以恽 寿平和八大山人为代表。
唐 韩滉 《五牛图》
传世品中最早的纸本作品
• 《五牛图》卷是唐代画家韩滉的作品,该 画作是目前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纸 质为麻料,具有唐代纸张的特点。图画五 牛,形象不一,姿态各异,或行或立,或 俯首,或昂头,动态十足。其中一牛完全 画成正面,视角独特,显示出作者高超的 造型能力。《五牛图》是韩滉作品的传世 孤本,也是为数寥寥的几件唐代纸绢绘画 真迹之一,因此不论其艺术成就还是历史 价值都备受世人关注。
元 郑思肖 《墨兰图》
• 《墨兰图》卷是郑思肖留下的唯一传世作 品,也是反映他创作思想和艺术造诣的代 表作。这是一幅非常抒情的文人写意水墨 画,描绘出兰的野逸、不畏风霜,孤高自 傲,无人花自馨的高尚品格。作者借笔墨 抒发胸中逸气,是自我思想品格的写照。
北宋 《出水芙蓉图》
南 宋
《 出 水 芙 蓉 图 》
• 一幅中国古画 、扇面画,作者宋代吴炳。 《出水芙蓉图》一画虽小,画得却十分精 致生动。此画系用没骨法。用笔轻细,敷 色柔美,几乎不见笔迹,浅粉色的花瓣、 嫩红花蕊似乎还带有拂晓时分的露珠,这 正是花苞初发的最佳时刻。粉红色的莲花 在碧绿的荷叶映衬下显得格外的清妍艳丽。
第三课
中国古代花鸟画
中国古代花鸟画发展史略
• 花鸟形象出现在器物和其他艺术品上是新石器时期如《三鱼纹彩陶盆》、《鹳鱼石斧 图彩陶缸》等。
• 六朝时期,顾恺之的《凫雀图》、史道硕的《鹅图》等标志着花鸟画已经作为独立的 绘画种类,出现在我国画坛上。
• 至唐代花鸟画才发展为独立画科并走上成熟的阶段。出现了专门的花鸟画家。韩干画 马,戴嵩画牛,薛稷画鹤,边鸾画孔雀等。韩滉的《五牛图》是传世品中最早的纸本 作品。
五代 黄筌 《写生珍禽图》
• 写生珍禽图是黄筌传世的重要作品。画家 用细密的线条和浓丽的色彩描绘了大自然
中的众多生灵,在尺幅不大的绢素上画了 昆虫、鸟雀及龟类共24只,均以细劲的线 条画出轮廓,然后赋以色彩。这些动物造 型准确、严谨,特征鲜明。鸟雀或静立, 或展翅,或滑翔,动作各异,生动活泼; 昆虫有大有小,小的虽仅似豆粒,却刻划 得十分精细,须爪毕现,双翅呈透明状, 鲜活如生;两只乌龟是以侧上方俯视的角 度进行描绘,前后的透视关系准确精到,
北宋 苏轼 《潇湘竹石图》
• 苏轼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人,北宋词坛最杰出的代表 人物,他在政治上长期失意,生活坎坷,胸
• 怀大略,却壮志难酬。他是大诗人,同时又是著名画家, 与许多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一样,他的画作中
• 大有屈子离骚的情怀。 美术馆珍藏的《潇湘竹石图》为绢本,纵28厘米,横
105.6厘米。画作采用长卷式构图,展现湖南 • 省零陵县西潇、湘二水合流处,遥接洞庭巨浸的苍茫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