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剂员职业标准

中药调剂员职业标准
中药调剂员职业标准

《中药调剂员》职业标准一、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中药调剂员

1.2职业定义

根据医师处方要求和病家需要,按照中医用药特点,从事中药饮片调配、中成药配方、临方制剂、非处方药销售和用药指导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五级(初级)中药调剂员、四级(中级)中药调剂员、三级(高级)中药调剂员。

1.4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能进行正确的计算。视力听力正常,嗅觉灵敏,手指、手臂灵活性、身高正常。符合国家药品经营人员的身体健康要求。肝功能正常、HAA阴性、无传染病、无皮肤病或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的疾病。

1.6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以上(如为初中文化程度,须有五年以上从事药品经营工作的经历)。

1.7鉴定要求

1.7.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7.2申报条件

参照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申报条件及相关规定。

1.7.3鉴定方式

五级(初级)、四级(中级)中药调剂员采用非一体化的鉴定模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考核成绩实行百分制,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考核成绩各达60分为合格。

三级(高级)中药调剂员采用一体化的鉴定模式,分为中药鉴别、中药调剂、用药指导分为合格。60和经营管理四个模块,考核成绩实行百分制,各模块的考核成绩各达

1.7.4鉴定场所设备

场所、设施、设备、工具

鉴定场所:中药配方的场地、中药鉴别的场地、中药检测的场地、临方炮制和临方制剂的场地、用药指导和中药处方审核的场地(模拟药店)。

设备:计时钟、药斗(二格)、匾、筛、显微镜(带电光源)、烘箱(不锈钢内胆)、分析天平(万分子一)、电阻炉、干燥器、称量瓶、减压干燥箱、水浴锅、电炉、临方炮制炉子(加热设备)薄层色普扫描仪。

材料:中药材、中药饮片、包药纸、常用化学试剂、中药对照品(标准品)、临方炮制各种辅料。工具:不锈钢盛药盘、不锈钢盛药缸、戥秤、盛药盘、冲筒、常用化学分析器皿、临方炮制炒具、电子秤、算盘、计算机、计算器、国家药典。

设施:鉴定用桌(台)、饮片斗架(百眼橱)、配方操作台、考评员校对评分台、算方操作台。.

二、工作要求

2.1 “职业功能”、“工作内容”一览表

工作内容业职功能五级四级三级

㈠识别 400种中药饮片种中药饮片及㈠识别300种中药饮片㈠识别200相关品种的质量区别和㈡检测中药的水分和灰㈡检测中药饮片的杂质相似品种的区别份和药炮制品的规格和和灰屑及片型、厚薄

㈡识别50种中药材质量标准中一㈢掌握中药的化学定性㈢掌握显微鉴别方法检鉴药鉴别法、薄层鉴别法、中验中药显微化学鉴定方法㈣能辨别中药饮片和验中成药的各种变异现象

能采取正确的保管养方㈠掌握处方应付和需㈠核对中药处方和调㈠独立完成疑难处方㈡调配麻毒性中药饮殊处理药物的技配方操

的配㈡正确审阅中药处㈡进行中药配方抛翻㈢介㈢介1只常用方剂格斗操作和包纸包的只常用方剂1应应㈣制备中药临方散剂㈣中药临方炮

煎膏(膏滋)㈤中药饮片零售的计

㈠介4种常用非处㈠柜台应用常7味㈠辩证应4种中成㈡规范应3种化学类中成药的应㈡应用常5种中成1种常用非处㈡介㈢规范应用常用抗生类化学药的应

㈠正确进行中药市场㈠进行市场营销策㈠掌握中药行业的诚

㈡正确执行特殊管理分和市场定位以及计服务与职业道德规

品的管理规市场占有掌握中药零售企业㈢掌Windows㈡执行《零售企业中药经营活动及中药零售的资管理Wor业的提高服务质量的片质量管理办法》和《的文本输入编Exce工作表的建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㈢熟悉中药零售企业的一理办法编辑Interne操、中日常经营报表与销售㈢会中Window

㈣掌握常用医药专业Exce和中Word200个和中药简单操词与词6㈣掌握中药零售企业常用英㈣掌握常用医药专业4药政管理规定依法从个和中药3词与词经营活常用英2句

2.2各等级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各等级的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

2.2.1中药调剂员(五级)

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专业知识要求比重

1.药用植物的器官能区分药用植物的各1.个部分的器官和分类

2.能正确识别200种中药2.中药学的一般知(一)中药识别饮片及相关品种的质量区30% 识

别和相似品种的区别3.200种中药的一性状特征源产地中药鉴规格和功1中药炮制的一1质、灰屑含知识和炮制方(二)中药检10%

能检查中药饮片的中药商品质量2.2准及常用检测方型、厚能按处方应付的规1中药调剂的起源1进行中药配发

能根据需特殊处理药典和《中药炮22(一)中药的药物应用到中药配方规范20%

中药的处方应付3方应作熟悉毒性中药4麻醉中药的调二11能独立正确地进行中药店饮片配中药调药配方操的布局以及中药

2能按日常工作需要方的规程和配方行抛翻药格斗操质量规能按质量要求进行3(二)中药调抛翻药格斗操210%程序和质量要操纸包的操包纸包的质量3中药配方时需4特殊处理的药1能根据中医学的整中医学的基本特1

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中医学的主要内2

(一)中医基三进行简单的辨3阴阳学5%

知用药指阴阳学说在中医学2的应用.

2.2.2中药调剂员(四级)

中药调剂员(三级)2.2.3比重专业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工作内容职业功能

中药调剂学

第一单元绪论 要点:中药调剂与中药调剂学的概念第二单元调剂人员职责与道德规范细目一:调剂人员职责 要点:各级调剂人员职责 细目二:调剂人员道德规范 要点: 1.药学道德的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 2.调剂人员道德责任和道德准则 第三单元中药处方与处方应付 细目一:组方原则要点: 1.处方的概念 2.君臣佐使的概念 3.处方配伍规律 细目二:处方类型 要点: 1.处方的意义 2.处方的分类 3.法定处方 4.协定处方 5.医师处方 细目三:处方格式 要点:处方格式和项目 细目四:处方常用术语 要点: 1.处方常用术语及分类 2.药引的概念及分类 3.处方脚注的含义 细目五:处方管理制度 要点:处方管理制度 细目六:处方药品的规范化名称 要点: 1.处方药品正名与应付常规 2.处方药品合写与应付 3.药品别名与应付 第四单元中药配伍及用药禁忌 细目一:中药配伍要点: 1."七情"配伍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2.相畏的意义 3.相反的意义 4.相恶的意义 细目二:用药禁忌 要点: 1.配伍禁忌的概念

2.十八反 3.十九畏 4.妊娠用药禁忌 第五单元合理用药 细目一:概念要点: 1.合理用药的概念 2.合理用药的意义和目的 细目二:合理用药指导 要点:合理用药指导 细目三:中药不良反应监测 要点: 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概念 2.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制度 3.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范围 细目四:中药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要点: 1.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基本概念 2.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制度 3.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方法与内容 4.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第六单元特殊中药的调剂与管理 细目一:麻醉中药的调剂与管理要点: 1.麻醉中药的概念及品种 2.麻醉中药的使用 3.麻醉中药处方管理制度 细目二:毒性中药的调剂与管理 要点: 1.毒性中药的概念 2.毒性中药的品种与分类 3.毒性中药的调配管理制度 4.毒性中药的用量用法 5.毒性中药处方管理制度 6.常见中药中毒反应和治疗的基本原则与知识细目三:贵细中药调剂与管理 要点: 1.贵细中药的概念 2.品种确定原则 3.调配与管理制度 4.处方管理制度 第七单元中药用量与计量 细目一:中药用量要点: 1.中药剂量的概念 2.确定中药剂量的原则 3.临床处方的用量规律

中药调剂流程

中药调剂流程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中药调剂规范 中药调剂按工作流程分为审分、计价、调配、复核、发药五个环节。 一、审方 1、审查处方各项内容: a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或单位、处方日期、医师签字等是否填写。 b药品名称、剂型、规格、用法用量等是否则正确、经审查无误后方可计价。 2、如发现处方中药味或剂量字迹象清时,不可主观猜测以免错配,发现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服用药方法有误,临时缺药都应与处方医师联系,请处方医师更改或释放后重新签字,否则可拒绝计价或调配。 二、计价 1、计价时必须按照药品单价计价,不得任意估价或改价,做到计价准确无误。 2、计价时要精神集中,注意剂量、剂数、新调价格、将总价、计价员签名填定居处方相应位置。 三、调配 1、调剂人员接到计价收费处方后,应再次审方,特注意处方中有无配伍禁忌药,是否有需临时炮制或捣碎药、别名、并开药名、剂量是否有误等。 2、所调配的饮片应洁净、无杂质。符合当地的炮制规格,如发现发霉变质或假冒伪劣等质量不合格饮片应及时向有关负责人提出,更换后才可继续调配。

3、为便于复核,应按处方药味顺序调配,间隔摆放,不可混成一堆。 4、需先煎、后下、包煎等特殊处理的饮片不论处方有否脚注都应按调剂规程的要求处理。 5、一张处方不宜两人共同调配,防止重配或漏配。 6、调配完毕后,应按处方要求自查,确认无误后签字,交复核人员复核。四、复核 1、调配完毕后的药品必须经他人按处方要求逐项复核,发现错味、漏味、重味、得量有误或该捣未捣。需临时炮制而未炮制的饮片等及时纠正。 2、复核确认无误后签字,分剂包装。 五、发药 1、坚持三对:对取药凭证、对姓名、对剂数、查外用药专用包装。 2、向患者说明用法用量、煎煮方法及有无禁忌并答复患者提出的有关用药问题。 3、发药人签字。

中药调剂流程

中药调剂规范 中药调剂按工作流程分为审分、计价、调配、复核、发药五个环节。 一、审方 1、审查处方各项内容:a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或单位、处方日期、医师签字等是否填写。b药品名称、剂型、规格、用法用量等是否则正确、经审查无误后方可计价。 2、如发现处方中药味或剂量字迹象清时,不可主观猜测以免错配,发现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服用药方法有误,临时缺药都应与处方医师联系,请处方医师更改或释放后重新签字,否则可拒绝计价或调配。 二、计价 1、计价时必须按照药品单价计价,不得任意估价或改价,做到计价准确无误。 2、计价时要精神集中,注意剂量、剂数、新调价格、将总价、计价员签名填定居处方相应位置。 三、调配 1、调剂人员接到计价收费处方后,应再次审方,特注意处方中有无配伍禁忌药,是否有需临时炮制或捣碎药、别名、并开药名、剂量是否有误等。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具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第一句:本草明确的指出了十八种药物的配伍禁忌 第二句:半(半夏)蒌(瓜蒌)贝(贝母)蔹(白蔹)芨(白芨)攻击或与乌(乌头)相对 第三句:藻(海藻)戟(大戟)遂(甘遂)芫(芫花)都与草(甘草)不和 第四句:诸参(人参、丹参、沙参、元参等所有的参)辛(细辛)芍(赤芍白芍)与藜芦相背叛 十九畏: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中药药剂学课程标准

《中药药剂学》课程标准 学院医药学系刘丽宁 一、前言 (一)课程定位 中药药剂学是高职中药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核心专业课。本课程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二)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理念 理念:以“够用实用”为原则,以“淡化理论强化技能”为出发点,以“技能培养”为重点,以构建“岗位人、职业人、社会人”需要的经验和知识体系为准则,加强与医药行业企业进行合作,聘请行业技术骨干进校讲学。注重理实相结合,力求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职业型、实践性、开放性。 2.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应以“体现高职特色,强化技能操作”为要务。做到:掌握中药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等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中药调剂学的理论与方法,掌握现代中药药剂学的有关理论与技术;熟悉中药药剂新技术、新辅料、新工艺、新剂型,专用设备的基本构造与使用方法及保养方法等内容;了解国外制药学的发展。 教学内容模块整合,主要有四大模块:基本知识模块、技能知识模块、拓展知识模块、技能训练模块。各模块之间环环相扣,互为基础,又相互

独立。每一模块中包含多个教学情景,每一教学情景又是一个独立的教学模块,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结合实验室产品制作(教、学、做)、观看实际生产过程录像片;同时加大了企业现场观摩教学(理实一体)、生产车间参观(见习);毕业顶岗实习等多元化的模式与手段等。增强本课程的企业行业的参与度,聘请医药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岗位熟练工等讲解实践性强的环节。充分体现本课程的职业特色与技能培养的主线。 二、课程总标准 表1:课程总标准

中药调剂员心得体会

中药调剂员心得体会 【篇一:职业资格培训融入专业教学的探讨——以中药 调剂员培训为例】 职业资格培训融入专业教学的探讨——以中药调剂员培训为例摘要:随着国家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药学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依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药学服务型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医 药行业对中药调剂员的需求,结合高职院校药学人才培养,以药学 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为依托,从药学职业道德、专业核心理论知识以 及岗位操作技能等几个方面,结合职业岗位、联系专业实际,对中 药调剂员的培训进行探讨和分析,为培养合格的高技能服务型药学 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药调剂员;药学服务;职业素养;理论素质;职业技能 近年来,随着国家卫生体制改革方案的相继出台以及医药卫生事业 的蓬勃发展,社会对药学服务型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基于目 前药学人员的培养与飞速发展的医药行业需求有一定的距离,所以,药学工作人员在一段时间内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按照《国家药品 安全“十二五”规划》,每家药品零售企业配备1名药师的标准,到 2020年我国药品零售企业需要药师约39万名,共需要药师1 00余万名,对比目前不到40万名药师的实际数量,药学人才培 养和药师队伍建设工作显得任重道远[1]。中药调剂员作为从事 中药饮片调配、中成药配方、临方制剂、非处方药销售和用药指导 的药学服务人员,已越来越得到医药行业岗位,特别是药品零售企 业的青睐。近年来,国家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们联合,为执 行国家职业资格制 【篇二:中药调剂员的考试资料和复习题】 中药调剂员的考试资料和复习题 一、选择题 2.我国最早的一部药典是() 3.巴豆的命名方法是() 4.延胡索醋制后其什么成分与醋酸结合成盐() 5.一般饮片含水量控制在() 6.中成药与化学药合用产生毒性的是() 7.牛膝多切段,为圆柱形的段状,其断面特征为()

中药调剂学

1.中药调剂学涉及以下哪个学科知识()。 A、仿生学 B、植物学 C、中药商品学 D、中药营销学 E、信息科学 2.合理用药的概念()。 A、是指运用医药学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用药,在充分了解疾病和药物的基础上,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地使用药物,达到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医疗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B、是指运用医药学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用药,在充分了解疾病和药物的基础上,安全、有效、简便、实用药物,达到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医疗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C、是指运用医药学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用药,在充分了解疾病和药物的基础上,安全、有效、简便、实用药物,达到以最小副作用 D、是指运用医药学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用药,在充分了解疾病和药物的基础,达到最小副作用 E、是指运用医药学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用药,在充分了解疾病和药物的基础上,经济、有效、简便、实用药物,无副作用 3.中药毒性专用处方,取药后处方保存()。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E、6年 4.在斗谱中,白梅花因质地较轻用量较少应放在斗架哪层()。 A、高层 B、中层 C、低层 D、边架 E、储备架 5.鉴别麝香真伪的标志是()。 A、天丁 B、子眼清楚 C、当门子 D、白眉 E、云头 6.通心络胶囊注意事项()。 A、腹泻者忌服 B、孕妇忌服 C、老体弱者慎服 D、脾胃虚寒、便溏者忌服 E、出血性疾患、孕妇及妇女经期和阴虚火旺卒中禁用 7.常用蜜炙的药物有()。 A、厚朴 B、紫菀 C、淫羊藿 D、小茴香 E、白芍 8.煎煮前必须用冷水在室温下浸泡,其目的错误的是()。 A、为使中药湿润变软,细胞膨胀 B、使有效成分首先溶解在药材组织中 C、产生一定的渗透压,使有效成分渗透扩散到细胞组织外部的水中 D、避免在加热煎煮时,药材组织中所含蛋白质凝固,淀粉糊化,使有效成分不易渗出 E、为了减少时间 9.能全部通过5号筛,并含能通过6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是()。 A、最粗粉 B、中粉 C、细粉 D、最细粉 E、极细粉 10.中药饮片炮制品质量要求错误的是()。 A、炒黄药物色泽均匀,有药材固有气味,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 B、炒炭药物基本保持原片型,生片和完全炭化片不得超过5%,不允许炭化 C、蒸制后药物表面略鼓起,内无生心,色泽黑润,未蒸透的不得超过3% D、发芽类发芽率不得低于85%,水分小于13%,药屑杂质小于l% E、蜜炙色泽均匀,有光泽,黏手,有辅料香气,药屑、杂质不得超过0.5% 11.中药调剂学涉及以下哪个学科知识()。 A、仿生学 B、植物学 C、中药商品学 D、中药营销学 E、信息科学 BAAAB EBECE B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中药调剂 2、法定处方 3、中药正名 4、处方全名 5、麻醉中药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毒性中药是指毒性剧烈, _____________相近,使用不当会 ____________的一类中

中药调剂课程标准

中药调剂技术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中药学 授课系部:药学系 主持人: 参与人员: 一、课程性质和课程定位 1.课程定位 中药调剂技术是中药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核心技术课程。本课程是专门培养中药学专业学生学习并掌握中药调剂技术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培养中药调剂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一个必备环节。本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完成中药调剂工作项目中审方、计价、配方、复核、发药、临方炮制、汤剂制备、中药储藏保管等具体工作任务,掌握其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必备知识。 2.课程设计思路 中药调剂技术的课程是依据《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设置,在理论为实践服务、工作过程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理念指导下,结合中药行业现状、我校现有条件以及高职中药专业学生学习特点,制定该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的每一项目下的工作任务又分为具体模块。其内容确定以完成中药调剂的具体工作项目为出发点,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国家中药调剂员等高级工种要求安排选取,同时考虑理实一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整体工作项目编排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具有典型性、可操作性。本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共计32学时,学分为2分。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中药处方常用术语、中药处方应付常规、中药配伍禁忌等知识,了解中药处方的管理制度; (2)掌握中药饮片的调配程序;

(3)掌握中药临方炮制的相关知识; (4)理解汤剂制备的理论知识; (5)了解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 (6)了解中成药销售的相关知识,理解中药贮藏保管的理论知识。 2.能力目标 (1)具备熟练进行中药饮片调剂各工序的操作能力,具备具体分析、解决技术难点的能力; (2)能熟练进行中成药的调剂,具备正确分析顾客病因,合理推荐非处方药的能力; (3)具备针对要求进行临方炮制的能力; (4)具有正确使用煎药等设备制备汤剂、散剂的能力; (5)能正确贮藏保管中药饮片,具有正确处理变异中药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专业思想巩固,热爱中药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2)具有努力实践、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3)具有团队协作能力、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4)具有勇于奉献的精神,能树立榜样作用,带动他人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设计与要求 1.课程内容

(中药调剂员)职业标准

(中药调剂员)职业标准 【一】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中药调剂员 1.2职业定义 依照医师处方要求和病家需要,按照中医用药特点,从事中药饮片调配、中成药配方、临方制剂、非处方药销售和用药指导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五级〔初级〕中药调剂员、四级〔中级〕中药调剂员、三级〔高级〕中药调剂员。 1.4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能进行正确的计算。视力听力正常,嗅觉灵敏,手指、手臂灵活性、身高正常。符合国家药品经营人员的身体健康要求。肝功能正常、HAA阴性、无传染病、无皮肤病或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的疾病。 1.6差不多文化程度 高中以上〔如为初中文化程度,须有五年以上从事药品经营工作的经历〕。 1.7鉴定要求 1.7.1适用对象 从事或预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7.2申报条件 参照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申报条件及相关规定。 1.7.3鉴定方式 五级〔初级〕、四级〔中级〕中药调剂员采纳非一体化的鉴定模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考核成绩实行百分制,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考核成绩各达60分为合格。 三级〔高级〕中药调剂员采纳一体化的鉴定模式,分为中药鉴别、中药调剂、用药指导和经营治理四个模块,考核成绩实行百分制,各模块的考核成绩各达60分为合格。 1.7.4鉴定场所设备 场所、设施、设备、工具 鉴定场所:中药配方的场地、中药鉴别的场地、中药检测的场地、临方炮制和临方制剂的场地、用药指导和中药处方审核的场地〔模拟药店〕。 设备:计时钟、药斗〔二格〕、匾、筛、显微镜〔带电光源〕、烘箱〔不锈钢内胆〕、分析天平〔万分子一〕、电阻炉、干燥器、称量瓶、减压干燥箱、水浴锅、电炉、临方炮制炉子〔加热设备〕薄层色普扫描仪。

2020年初级中药师《中药调剂学》试题及答案(卷十)

2020年初级中药师《中药调剂学》试题及答案(卷十) 一、A1 1、中药流浸膏每1ml相当于原药材 A、0.1g B、1g C、2g D、5g E、10g 2、单糖浆的浓度为 A、64.71%(g/g) B、62.07%(g/g) C、67.24%(g/g) D、85%(g/g) E、62.04%(g/g) 3、中药糖浆剂的含蔗糖量不低于 A、55%(g/ml) B、60%(g/ml) C、25%(g/ml) D、35%(g/ml) E、45%(g/ml) 4、流浸膏的浓度为 A、每1g相当于原药材2~5g

B、每5g相当于原药材2~5g C、每1ml相当于原药材1g D、每1g相当于原药材1g E、每1ml相当于原药材2~5g 5、需要做含甲醇量测定的制剂是 A、中药合剂 B、糖浆剂 C、煎膏剂 D、酒剂 E、浸膏剂 6、煎膏剂制备时加入炼蜜或炼糖的量一般不超过淸膏量的 A、7倍 B、6倍 C、5倍 D、4倍 E、3倍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药糖浆剂中含蔗糖量应不低于45%(g/ml) B、煎膏剂以滋补作用为主,同时兼有缓和的治疗作用,药性滋润,故又称膏滋 C、煎膏剂多用于某些慢性疾病的治疗,具有药物浓度高、体积小、易保存、服用方便等优点

D、流浸膏剂每1ml相当于原饮片2g E、浸膏剂每1g相当于原料药2~5g 8、下列关于合剂说法错误的是 A、单剂量灌装者又称“口服液” B、浓度高 C、吸收快 D、服用剂量较小 E、可随证加减 9、制备过程中要防止有“返砂”现象产生的是 A、茶剂 B、流浸膏剂 C、酒剂 D、煎膏剂 E、酊剂 10、糖浆剂的制备工艺是 A、浸提→精制→浓缩→配液→分装→灭菌 B、浸提→精制→浓缩→配制→滤过→分装→成品 C、浸提→浓缩→精制→配液→灭菌→分装 D、煎煮→浓缩→收膏→分装→成品 E、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 11、关于浸出药剂叙述错误的是 A、服用量较少,使用方便

中药调剂员岗位职责

编号:SY-GW-02195 ( 岗位职责)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中药调剂员岗位职责 Post responsibilities of Chinese medicine dispensing staff

中药调剂员岗位职责 备注:持证上岗,主动组织排查各类有关安全隐患,并制定合理方案或填写排查记录。研究本部门主要安全 问题,在思想上统一安全责任,认真研究落实公司各项安全规章管理制度的可行性,确保本部门顺利实行安 全生产工作。 1、中药调剂人员须取得中药调剂员资格方可上岗; 2、调配处方的过程中应认真仔细,对于涉及到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特殊人群用药、别字、错字、毒性药品的处方要辨别清楚,有疑问的必须及时向医师或执业药师咨询; 3、调配过程中应遵循“三.三制”、等量递减原则,减少误差,确保疗效。坚决杜绝以次充好、生炙互换、差量等现象。对于需要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兑服的药物应有说明; 4、复核环节中应确保药物的数量、质量、特殊要求的准确性,仔细核对是否与处方要求一致;调配过程完成交付给顾客时必须再次对处方要求向顾客说明,交待用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熟练掌握煎药机、切片机、粉碎机、打粉机等中药设施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 6、服务周到,耐心细致为顾客解答问题,提供正确的用药指导。对

顾客反馈的相关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对现场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处理,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在最短的时间里予以回复; 7、负责门店中药商品验收工作,对于有霉变、虫蛀、变色、泛油等质量问题的商品禁止入库。 8、负责中药商品的请货,应顾客需求,对品种、规格、等级、包装、价位的信息有收集和反馈。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

第七章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 第一节处方概述 ■处方的意义(略) ■处方的格式 ■处方术语 1.炮制类---酒蒸大黄、蜜炙麻黄、炒山药; 2.修治类---远志去心、山茱萸去核、乌蛇去头和鳞; 3.产地类---怀山药、田三七、东阿胶、杭白芍、广藿香、江枳壳; 4.品质类---明天麻、子黄芩、左牡蛎、左秦艽、金毛狗脊、鹅枳实、马蹄决明、九孔石决明; 5.采时、新陈类---绵茵陈、陈香橼、陈皮、嫩桂枝、鲜芦根、鲜茅根、霜桑叶; 6.颜色、气味类---紫丹参、香白芷、苦杏仁。

处方旁注: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打碎、冲服、煎汤代水。 ■处方的分析要点(略) 练习题 最佳选择题 属于处方正文内容的是 A.患者姓名 B.规格 C.临床诊断 D.药价 E.药师签名 [答疑编号501232070101] 『正确答案』B 最佳选择题 中药处方脚注中不包括 A.包煎 B.剂数 C.后下 D.烊化 E.打碎 [答疑编号501232070102] 『正确答案』B 多项选择题 中成药处方正文应含有 A.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址 B.药品的名称、剂型 C.药品的规格、数量 D.药品的用法用量 E.医师签名、药师签名、药价及现金收讫印 [答疑编号501232070103] 『正确答案』BCD 第二节中药饮片处方名称 一、中药饮片的正名和别名 正名的依据:《中国药典》一部和局、部颁《药品标准》或《炮制规范》。每年必考别名: ■丁香---公~ ■儿茶---孩~ ■木瓜---宣~ ■牛膝---怀~

■乌药---台~ ■苍术---茅~ ■牡蛎---左~ ■青蒿---嫩~ ■松节---油~ ■秦艽---左~ ■蛤壳---海~ ■赭石---代~ ■僵蚕---白~ ■功劳叶---十大~ ■肉桂---紫油~ ■升麻---绿~周~ ■白芍---杭~~药 ■白芷---杭~香~ ■防己---粉~汉~ ■羌活---川~西~ ■泽泻---建~福~ ■茵陈---绵~~蒿 ■独活---川~香~ ■桔梗---苦~白~玉~ ■柴胡---北~南~软~ ■当归---秦~云~川~ ■桑叶---霜~冬~ ■蒺藜---刺~白~ ■橘叶---南~青~ 重点记忆: ■干姜炭---炮姜炭姜炭 ■土鳖虫---地鳖虫地鳖蟅虫■山豆根---广豆根南豆根 ■山药---怀~淮~淮山 ■王不留行---王不留留行子■五味子---辽~北~五梅子■白果---银杏 ■肉苁蓉---淡大芸 ■千金子---续随子 ■杜仲---木绵 ■辛夷---木笔花 ■细辛---小辛 ■青果---橄榄 ■牵牛子---黑白丑 ■茺蔚子---益母草子坤草子■佩兰---省头草醒头草

2020初级中药士考试《中药调剂学》章节试题:中药调剂设施及工作制度

2020初级中药士考试《中药调剂学》章节试题中药调剂学第六单元中药调剂设施及工作制度 一、A1 1、不属于中药调剂基本设施的有 A、包装台 B、毒性中药柜 C、成药柜 D、调剂台 E、发药台 2、中药斗谱排列的目的是 A、便于监督部门的检查 B、便于审核发药 C、便于特殊药品的存放 D、便于药品质量自查 E、便于调剂操作 3、矿石类、化石类一般放在斗架的 A、最高层 B、高层 C、低层 D、中上层 E、中层 4、下列药物应放在斗架高层的是

B、月季花 C、磁石 D、甘草 E、薄荷 5、质地松泡且用量大的饮片应放在斗架的 A、最上层 B、最下层 C、下层 D、中层 E、上层 6、下列在药斗架中不用特殊存放的中药是 A、需要先煎或后下的药物 B、属于配伍禁忌的药物 C、形状类似的饮片 D、贵重药物 E、毒性中药和麻醉中药 7、宜存放在加盖的瓷罐中的药物是 A、升麻 B、龙眼肉 C、焦麦芽 D、焦山楂 E、焦神曲 8、需要专柜存放的贵细药是

B、酸枣仁 C、甘草 D、大黄 E、茜草 9、原则上,药房贮用量不宜超过日消耗量的 A、50倍 B、5倍 C、10倍 D、20倍 E、30倍 10、不属于中药调剂室基本设施的是 A、饮片斗柜 B、毒性中药柜 C、调剂台 D、包装台 E、粉碎机 11、常用的调剂工具有 A、铜冲钵 B、天平 C、台称 D、药架 E、贵重药柜 12、不能与郁金一起存放的药物是

B、党参 C、黄芪 D、人参 E、丁香 13、在斗谱中,白梅花因质地较轻用量较少应放在斗架哪层 A、高层 B、中层 C、低层 D、边架 E、储备架 14、下列中药需要专柜存放的贵细药有 A、血竭 B、龙眼肉 C、肉苁蓉 D、牛黄 E、甘草 15、排列斗谱常用的依据是 A、按药名相似 B、按相同用药部位 C、按同一品种不同炮制 D、按常用方剂 E、按药物功效相似 16、中药处方的调配程序是

中药调剂学(1)

《中药调剂学》 1.中药调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根据医师处方或患者需求,将中药饮片或中成药调配给患 者使用的过程,它是一项负有法律责任的专业操作技术。 L药晶 楷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鬧节人的生理捉能井规定有适应证或苦功能生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桔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蓟及其制刑,杭生翥、生比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3.假药和劣药的概念(简答) 第四+八条禁止生产(包括配制.下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規定的圾盼不符的; (二)以非药品旨充药晶或若以他种药品骨充就种药品的。 有下列悄形之一的药品.枝锻药论处; (-)国务院药品监督件璋部门規定禁止便用的; {二)故照車袪必硕批准崗未经批准生产、逬口.或者依照本注必須检豎丽未经检验即钠禅的; (三)变质的< (四)兹污染的; (五)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褂扯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 (A)所标明的适应££?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圈的。 第国十九第幫止生产、捎将劣药? 药品成份的含It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的论处* (~)未标明有效期a/fx改有效期的; (二)不注期或箱更改生产批号的* (三)超过有效期的* (V3)僅接接融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扯准的* (五)損自添加着色剂、RiWffl.看料*娇昧剂及辅料的罩 I (A)蔑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規定的° 4?中药处方组方原则(简答) 每一个完整的处方组成一般包括君、臣、佐、使四个方面。 (1)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剂组成中不可或缺的主药。(2)臣药:有两种意义,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症的药;二是针对兼病或兼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3)佐药:有三种意义,一是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降低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的峻烈之性的药物;三是返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

中药学基础知识——中药药性、配伍及中药调剂

中药学基础知识——药性、配伍及中药调剂 薛玲 第一部分概述 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制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以及中药的来源、产地、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中药是以植物,动物、矿物为主要来源,尤以植物为多。故传统的中药专著称之为“本草” 。我国地域辽阔,跨寒,温、热三带,天南地北,平原,高山,丘陵,盆地,各处有着非常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为世界著名的天然药材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各地目前使用的中草药已达五千多种。 中医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 ,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药性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学家在长期用药实践中,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中医理论为依据,根据药物的各种性质及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配伍、禁忌及有毒无毒等。 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叫“四性” 。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两类不同的性质。温与热, 寒与凉是性质相同仅在程度上的差异。药物寒、热、温、凉的性质是古时医家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 是与所治疗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 一般属于凉性或 寒性。反之, 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温性和热性。 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原是通过口尝而得知的, 逐渐发展为利用医疗作用来说明药物的味, “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古人在长期尝试药物的过程中,发现不同味道的药对疾病产生不同的作用;相同味道的药, 其作用也有相近和共同之处,而后逐渐演变成中药药性的五味。然而, 中药的味, 其实也是其所含化学物的滋味。如含生物碱类的中药大多具有苦味, 由于生物碱类物质大 多具有良好的治病疗效。含一些无机盐类如钠、钾、钙、镁的药物大都具有咸味。含有机酸类如苹果酸、酒石酸、枸橼酸等的药物则具有酸味。含糖类、氨基酸、淀粉类的药物则具有甘味。含挥发油的药物则具有辛味。以五味归纳出的中药五类基本作用, 也主要是中药中的一些能治病的化学物质所表现的药理作用。 升降浮沉也是从用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药性理论.主要是表示药物对人体气机的影响,是与疾病中气机逆乱的趋向相对而言的。中医认为,人体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基本运动形式,一旦升降出入反常便导致疾病的发生。实践中发现,能使气“升”的药物往往也能使气“浮” ,能使气“沉”的药物往往也能使气“降”,所以,中医常按作用趋向将药物分为升浮药与沉降药两类。升浮药属阳,沉降药属阴。此外,中医有时还用升降浮沉表示药物所治疾病的大致部位,认为,具有升浮之性的药物能治上焦病证,具有沉降之性的药物能治下焦病证。 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选择性的治疗作用, 也就是指药物治病的适应范围和作用的部位。中药口服后, 其中的药效物质经吸收入血液循环后可达身体的各个部位。然而, 中药口服后并不是对全身各部位都发生作用, 而是只对某个或某几个部位发挥作用, 即药物对机体某部位有选择的作用。 归经是中医在用药治病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的药物作用的又一特性同属性寒的药可用来治疗热病, 但又有清肺热和清肝热的不同;同是补气药也有补肺、补脾、补肾的差异, 从而发现药物在机体产生效应的部位有侧重, 将这一对药物作用特性的认识用脏腑经络理论加以归纳, 使之系统化便形成了归经理论。然而中药归经的作用特性其根本也是

2020年主管中药师《中药调剂学》试题及答案(卷一)

2020年主管中药师《中药调剂学》试题及答案(卷一) 一、A1 1、柱外异常形成层所形成的三生维管束称为 A、罗盘纹 B、齿轮纹 C、环纹 D、金钱环 E、珍珠点 2、泽泻药材表面的环状突起称为 A、羊角 B、连丝 C、芦头 D、鸡头 E、岗纹 3、不需要记入调剂室差错事故登记本的是 A、毒性药品包装标记、用法用量未注明 B、毒性药品、麻醉药品超过使用规定量 C、毒性药品、麻醉药品总称量、分帖量误差小于±2% D、发出药品中有假药 E、出现用药禁忌 4、下列问题不属于不合格药品的是 A、药品品种、规格差错

B、合理用药 C、药品有质量问题 D、中药饮片药剂帖重或总重与处方差距超过±5% E、包装袋上姓名、用法等内容未注明或不完整 5、山参主根上端较粗的部分具细密、深的黑色横环纹称为 A、铁线纹 B、云纹 C、五花层 D、涡纹 E、菠萝纹 6、具有鹦哥嘴的药材是 A、黄芩 B、天麻 C、桔梗 D、黄连 E、连翘 7、指砍茸脑骨后端的一对弧形骨,习称 A、沙皮 B、白颈 C、虎口 D、虎牙 E、龙头虎口

8、鹿角自然脱落于山地,被青草覆盖,受风雨潮湿的摧残、浸腐的角称为 A、出枪老茸 B、朱砂点 C、合点 D、同心鳞片 E、吃青角 9、四大怀药不包括的是 A、牛膝 B、地黄 C、菊花 D、秦皮 E、山药 10、合点是指 A、指药材加工时蒸煮时间过短,中心未透 B、沿同一点逐渐向一边扩展形成的鳞片状 C、药材横切面上棕红色的麻点 D、种皮上维管束汇合处 E、羚羊角通体如玉,手握有舒适感 11、发药制度中的“三对”指的是 A、对取药凭证、对姓名、对年龄 B、对包装、对剂数、对价格

中医基础课程标准1

《中医基础》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中医基础》是中药制药专业的基础课。中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宝贵经验总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疾病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课程主要研究并讨论了五脏六腑、气血津液、阴阳五行、四诊、八纲辨证和一些常见疾病的辨证。 该课程的后续课程有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等。 1. 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以中医学的观念指导中药材的使用,为理解中药材的药理、药性及安全用药提供保证。 2. 课程的基本理念 课程以培养中药调剂工职业技术能力为目标,按照药品相关行业技术领域相关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国家相关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重构,强化中药调剂工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并通过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本课程教学内容应与《国家职业标准中药调剂工》所要求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相结合,安排学生参加中药调剂工(中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 课程的设计思路 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中药制药专业相关的调剂制备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为依据来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 本课程的设计“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继承传统中医基础理论的同时,适度增加了一些新的教学内容和研究和成果,以反映中医学现代化的要求。注重中医基础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在对中医学的

中药调剂员职业标准

中药调剂员国家职业标准 1.1 职业名称 中药调剂员。 1.2 职业定义 从事中药饮片调配、中成药配方、临方制剂配制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连续从事本职业2年以上。 (3)从事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药学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药学专业毕业证书。

3.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 的要求。 3.1初级 职业 功能 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 一、中药鉴别(一)中药 识别 1.能识别根及根茎 类中药饮片85种 2.能识别皮类中药 饮片15种 3.能识别花、叶类 中药饮片20种 4.能识别果实、种 子类中药饮片25种 5.能识别其他类中 药饮片55种 200种常用中药 饮片的功能 (二)中药 检测 1.能检测中药饮片 杂质 2.能检查中药饮片 的片型、厚薄 1.中药饮片杂 质的检测方法 2.中药整理、 切割知识 二、中药调剂(一)饮片 调配 1.能识别中药饮片 处方 2.能按中药调配的 操作规程进行调配 1.中药调剂的 常用术语、药名全 称、通用名称、处 方应付及配伍禁 忌知识 2.中药调配操 作规程及要领 (二)包、 捆扎、翻 1.能熟练进行药品 的包、捆扎 2.能按规范翻抛药 斗 中药调配基本 功练习要诀 三、 用药指导(一)中药 用法介绍 能介绍不同种类中 药的服用特点和方法 不种类中药的 服用特点和服用 方法

中药调剂学

《中药调剂学》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中药调剂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课程以完成中药调剂的具体工作项目为出发点,教学内容与职业要求相一致。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熟练完成中药调剂工作项目中审方、计价、配方、复核、发药、临方炮制、汤剂制备、中成药销售等具体工作任务,掌握其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必备理论知识。使学生能胜任中药调剂工作,达到中药调剂工种的要求,为今后从事中药调剂工作,成为调剂方面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以“市场需要的人才”为培养导向。通过学习课程,使学生能熟练进行中药调剂各工序的操作,胜任中药调剂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掌握中药调剂的技能操作技术与相关理论知识水平达到工种要求的技术标准,并能考取中药调剂员工种资格证书。 《中药调剂学》训练周 教学内容: 为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熟练掌握中药调剂操作全过程,尽快完成由学生到工作岗位人员的角色转换。 1、开展“模拟药店”的实训教学,加强中药调剂技能审方、计价、配方、复核、发药、临方炮制、汤剂制备、中成药销售、饮片质量鉴别、常见中药鉴定等的训练。

2、常见200种中药鉴定。 3、组织学生到医院、医药公司、药店参观学习,接受第一线的中药调剂技能训练。 教学目标: 通过强化技能训练,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让学生能熟练掌握并规范操作中药调剂技能,达到在药品企业或医院中药房实习时,能独立规范完成中药调剂操作全过程,完成由学生到企业一线工作人员的转变,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达到“中药调剂员”工种的标准,成为中药调剂一线技能专业型人才。

中药调剂学

1、中药调剂:根据医师处方,将中药饮片或中成药调配成供患者使用的药剂的过程,是一项负有法律责任的专业操作技术。 2、中药调剂学:专门研究中药调剂理论和操作技术的一本应用学科。 3、中药调剂的内容:(1)中药饮片调剂(2)中成药调剂 《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颁行的官修本草。 世界上最早的官办药房——太医局卖药所 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局方《太平惠民和济局方》 二、中药调剂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1、医药学的人道主义原则:(1)尊重患者的生命(2)尊重患者的人格(3)尊重患者平等的医疗权力(4)尊重生命的价值 2、社会效益优先原则 3、诚实守信、交易公平原则 4、尊重患者、慎言守密原则 三、中药调剂人员的道德规范(药德) 中药调剂人员的道德规范(简称“药德”),是调整和维护人员与被服务对象、调剂人员之间以及人员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调剂人员的药德观念和药德行为。 一、国家药品标准 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和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1、国家药典 (1)定义:是一个国家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由国家组织编纂和修订,并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性。(2)历史沿革: 版本年份特点 1 1953年只有一部,没收录中药材和中成药 2 1963年分为中药、化学药品两部 3 1977年收录药品增至1925种,收录了少数民族的药 4 1985年出版了英文版 5 1990年新技术、新方法的收录、增长 6 1995年跌入取消拉丁文,才用英文 7 2000年附录有很大的改进提高 8 2005年分为三部,增加了第三部生物制剂 共八部,现行05版。 2、部颁标准:药典的补充,法律效力 二、地方药品标准::药品标准分为国家药品标准和地方药品标准,国家药品标准又分为药典和局部颁药品标准。 三、中药的标准 包括药材的产地加工和炮制方法标准、药品鉴别标准、药品检查标准、药品贮藏与养护标准等等。 第四章中药的管理 第一节、国家药品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1984年9月20日通过,1985年7月1日起施行。2001年2月28日修订,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共10章,106条。 《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2002年8月4日公布,2002年9月15日施行。共10章,86条。 2、《药品管理法》的用语含义 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的调解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

中药药剂学课程标准

中药药剂学课程标准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中药药剂学》课程标准 学院医药学系刘丽宁 一、前言 (一)课程定位 中药药剂学是高职中药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核心专业课。本课程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二)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理念 理念:以“够用实用”为原则,以“淡化理论强化技能”为出发点,以“技能培养”为重点,以构建“岗位人、职业人、社会人”需要的经验和知识体系为准则,加强与医药行业企业进行合作,聘请行业技术骨干进校讲学。注重理实相结合,力求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职业型、实践性、开放性。 2.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应以“体现高职特色,强化技能操作”为要务。做到:掌握中药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等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中药调剂学的理论与方法,掌握现代中药药剂学的有关理论与技术;熟悉中药药剂新技术、新辅料、新工艺、新剂型,专用设备的基本构造与使用方法及保养方法等内容;了解国外制药学的发展。

教学内容模块整合,主要有四大模块:基本知识模块、技能知识模 块、拓展知识模块、技能训练模块。各模块之间环环相扣,互为基础,又相互独立。每一模块中包含多个教学情景,每一教学情景又是一个独立的教学模块,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结合实验室产品制作(教、学、做)、观看实际生产过程录像片;同时加大了企业现场观摩教学(理实一体)、生产车间参观(见习);毕业顶岗实习等多元化的模式与手段等。增强本课程的企业行业的参与度,聘请医药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岗位熟练工等讲解实践性强的环节。充分体现本课程的职业特色 与技能培养的主线。 二、课程总标准 表1:课程总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