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工程(9)_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
化工安全管理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评价单元的划分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3.环境因素 (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2)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3)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4)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4.管理因素 (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 (2)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 (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4)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 (5)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6)其他管理因素缺陷
二、失控
(1) 故障(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辅助设施等) 故障(含缺陷)是指系统、设备、元件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 性能(含安全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包括安全功 能)的现象。 (2) 人员失误 人员失误泛指不安全行为中产生不良后果的行为(即职工在 劳动过程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 的做法)
02
PART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 识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l3861--2009),将 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大类。 1.人的因素 (1)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物的因素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二、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综合 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 素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 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 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 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 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 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 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化工安全评价技术范文

化工安全评价技术范文一、引言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化工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化工安全评价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探讨化工安全评价技术的应用,并分析其在提高化工生产安全性方面的重要性。
二、化工安全评价技术的意义1.化工安全评价技术能够全面分析风险源化工生产涉及诸多化学物质和复杂的工艺流程,如果不进行综合评估,就难以准确判断存在的安全风险。
化工安全评价技术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建立定量分析模型等,能够全面、准确地分析化工过程中的风险源,为风险防范和事故应急处理提供依据。
2.化工安全评价技术能够提高事故预防能力通过对化工生产系统进行全面的评估,可以找出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提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化工安全评价技术能够对生产过程中的事故概率、事故后果等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提高事故预防的能力,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3.化工安全评价技术能够改善管理决策水平化工安全评价技术不仅能够帮助管理者了解化工生产系统的安全风险状况,还可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科学的管理决策。
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够有效地提升化工生产的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
三、化工安全评价技术的应用1.安全风险评估化工安全风险评估是化工安全评价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搜集化工生产系统的相关数据,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对各环节进行安全性评估,从而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危险源。
评估结果可用于判断系统的安全状态,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2.应急预案制定化工安全评价技术还可以用于制定应急预案。
通过全面分析化工生产系统的风险点和事故后果,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和救援方案,以提高事故应急管理水平。
应急预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各种可能的事故情景,化工安全评价技术能够帮助确定事故应急预案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事故应对能力。
3.改进工艺设计借助化工安全评价技术,可以对工艺设计进行全面评估,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和隐患,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

化⼯安全⼯程概论《化⼯安全⼯程概论》第⼀章绪论1.近年来⼀些⼤型化⼯企业为了防⽌重⼤的灾难性事故,提出了不少安全评价⽅法。
这些⽅法的核⼼内容是辨识和评价危险性。
所谓危险性是指在各类⽣产活动中造成⼈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潜在性原因。
2.安全设施与主体⼯程同时设计、施⼯、投产。
第⼆章物质性质、物化原理和安全1.化学物质的危险程度取决于贮存和加⼯物质的性质、应⽤的设备以及所属的过程。
2.易燃液体:是指容易燃烧的液体。
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其他类别的液体。
3.⾃然物品:是指⾃然点低、在空⽓中易被氧化、能放出热量,⾃⾏燃烧的物品。
4.氧化剂:是指处于⾼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释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
氧化剂是指⽆机过氧化物。
氧化剂本⾝不燃烧,但由于富氧可以助燃,能够强化可燃物的燃烧。
5.毒性危险可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致死,应⽤试验动物的半致死剂量表征。
6.有机化合物的毒性与其组成、结构和性质有密切关系。
7.闪点:定义为易挥发可燃物表⾯形成的蒸⽓和空⽓的混合物遇⽕燃烧的最低温度。
8.着⽕点:是指蒸⽓和空⽓的混合物在开⼝容器中可以点燃并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9.蒸⽓相对密度代表的是蒸⽓密度与空⽓密度之⽐。
绝⼤多数易燃液体的蒸⽓⽐空⽓重,他们极易积聚在低位区域、下⽔道和类似场所。
因此,⼚房的排⽓⼝应设在近地平⾯处。
对于⽐空⽓轻的可燃⽓体和蒸⽓,排⽓⼝应设在⼚房内最⾼处或近顶板处。
10.粉尘:是指悬浮在空⽓中的固体微粒。
国际上将粒径⼩于75µ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
11.烟雾:是指⽓体冷凝成液体,或通过溅落、⿎泡、雾化等使液体分散⽽产⽣的悬浮液滴。
12.蒸⽓:是指通常是固体或液体的物质的⽓体形式,通过增加压⼒或降低温度可使其变回原态。
蒸⽓会发⽣扩散。
13.氧差额:定义为系统的氧含量与系统中的碳、氢和其他可氧化元素完全氧化所需的氧量之间的差值。
在氧化反应系统中,应设计操作使负的氧差额保持最⼤值(绝对值),以尽可能减少潜能的释放。
系统安全工程-9

(2)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的特点
根据统计资料,由于设计不良,将不安全因素带入生产 根据统计资料,由于设计不良, 中而造成的事故约占总事故的1/4 为此, 1/4。 中而造成的事故约占总事故的1/4。为此,在设计开始时就应 注意消除系统中的危险性, 注意消除系统中的危险性,这样可以从本质上提高工厂生产的 安全性和可靠性。要达到此目的, 安全性和可靠性。要达到此目的,仅依靠设计人员的经验和相 应的标准、规范、手册,是很难实现的。 应的标准、规范、手册,是很难实现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工艺 过程复杂、操作条件严格的系统,更需要用新方法, 过程复杂、操作条件严格的系统,更需要用新方法,在设计开 始时能对拟议中的工艺流程的安全性进行预先审查, 始时能对拟议中的工艺流程的安全性进行预先审查,在设计定 型时能对工艺图纸进行详细的有关安全的校核。 型时能对工艺图纸进行详细的有关安全的校核。
④ HAZOP分析方法与故 HAZOP分析方法与故 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障模式及影响分析,不需要 更多的可靠性工程的专业知 因而很HAZOP HAZOP分析易掌 识,因而很HAZOP分析易掌 使用引导词进行分析, 握。使用引导词进行分析, 既可启发思维,扩大思路, 既可启发思维,扩大思路, 又可避免漫无边际地提出间 题。
9.1 概述 9.2 HAZOP分析的引导词及相关分析术语 HAZOP分析的引导词及相关分析术语 9.3 HAZOP分析 HAZOP分析 9.4 常用HAZOP分析工艺参数、 常用HAZOP分析工艺参数、 分析工艺参数 偏差及产生原因 9.5 HAZOP分析举例 HAZOP分析举例
9.1 概
述
(1)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的基本理念
原因: 原因: ① 磷酸贮槽中无原料 流量指示器/ ② 流量指示器/控制器因故障显示值高 ③ 操作人员将流量控制器设置过低 ④ 磷酸流量控制阀因故障关闭 ⑤ 管道堵塞 ⑥ 管道泄漏或破裂 安全保护:定期维护阀门B 安全保护:定期维护阀门B 建议措施: 建议措施: 安装当进入反应器的磷酸流量低时报警/ ① 安装当进入反应器的磷酸流量低时报警/停车系统 保证定时检查和维护阀门B ② 保证定时检查和维护阀门B 考虑使用DAP封闭贮槽, DAP封闭贮槽 ③ 考虑使用DAP封闭贮槽,并连接洗涤系统 对该过程的其他节点用“引导词+工艺参数” 对该过程的其他节点用“引导词+工艺参数”的分析 结果记录到HAZOP分析表中,见表9 HAZOP分析表中 结果记录到HAZOP分析表中,见表9-5:
安全工程考研方向及科目-精教材

安全工程考研方向及科目1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安全工程学院081903安全技术及工程01安全科学理论与技术02矿井瓦斯防治03矿井通风防灭火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5德语(二外)③302数学二④825矿井通风与安全081923安全管理工程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02安全法学与监察03安全管理信息系统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45德语(二外)③302数学二④801安全系统工程085224 安全工程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或245德语(二外)③302数学二④825矿井通风与安全复试科目:539安全系统工程B01安全科学理论与技术02矿业安全工程03安全检测及监控04火灾科学05气体及粉尘爆炸防治06交通安全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5德语③302数学二④401安全系统工程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083700)01 安全工程02 矿山安全工程03 安全管理04 消防工程05 应急救援06 矿井通风与空调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 ④ 829安全系统工程或 830矿井安全3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01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安全工程与技术02职业卫生工程与除尘、除毒技术04工业爆炸机理与技术03矿山通风理论与通风、除尘技术①101政治②201英语、202俄语、203日语选一③302数学二④457系统安全工程4、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0837安全科学与工程01安全工程02安全管理工程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02数学二④937安全系统工程5、重庆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081903 安全技术及工程01环境灾害预测及控制工程02职业危险防治技术03安全评价与安全管理工程04安全监测及信息化管理05工业安全技术06事故预测与风险评价07安全人机工程08消防安全工程09建筑安全工程10爆炸安全工程11化工安全技术12污染与生态安全13石油安全技术矿业工程(安全管理工程)/[08192101公共安全管理02职业安全健康管理03应急管理技术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德语③302数学二④4 865岩石力学二或866安全系统工程7. 中国科技大学工程科学学院01火灾动力学演化02火灾过程模拟仿真与虚拟现实03安全评估及性能优设计04火灾扑救优化控制理论05火灾探测原理与技术基础06智能化安全技术07新型阻燃材料科学及技术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453系统安全工程或460普通物理B8.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0819矿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01安全评价与风险管理02矿业灾害防治技术03矿业安全管理04安全检测与重大危险源监控技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40安全工程学083700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01 复杂过程系统安全理论与方法02 安全检测监控技术与装备安全03 火灾爆炸及其防治理论与技术04 危化品与化工过程安全理论与技术05 新型安全功能材料与装备06 安全风险评价理论与控制技术07 公共安全管理08 重大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09 职业危险与危害控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43安全学原理与应用9. 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081903●安全技术及工程01矿井通风及安全02灾害预测与防治03安全管理工程01矿井通风及安全02灾害预测与防治03安全管理工程①101政治理论或111政治理论(单考)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11英语(单考) ③302数学二或607数学(单考)④801安全系统工程复试笔试科目:安全人机工程学;10.安徽理工大学资源开发与管理工程系安全技术及工程(081903)01通风与空调工程02灾害防治理论及技术03安全管理与安全评价04安全工程信息化技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829通风学1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081903安全技术及工程01矿井通风与粉尘防治理论及技术02煤矿瓦斯灾害防治理论及技术03矿井火灾防治理论及技术04职业安全与健康081921★安全管理工程01安全信息与检测监控02煤矿安全管理工程03安全系统工程与安全评价04安全心理学与教育学101政治 111政治 01英语 302数学二安全学12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学院430125安全工程☆01瓦斯地质理论与应用02煤矿瓦斯灾害防治03通风理论与技术04火灾防治理论与技术05安全系统工程及安全管理06环境安全控制及工程081900 矿业工程(按一级学科硕士点招生,包括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最新精选安全工程师《化工安全》考试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共70套)第 (45)

最新安全工程师《化工安全》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根据系统不响应安全联锁要求的概率将安全仪表系统(SIS)分为1级、2级、3级3个等级,3级安全仪表系统适用于()。
A、事故不发生情况B、事故很少发生情况C、事故偶尔发生情况D、事故经常发生情况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答案】:D【解析】:SIL等级越高,安全仪表系统实现安全功能越强。
3级安全仪表系统用于事故经常发生,如发生事故,对装置和产品将造成严重的影响,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严重。
2.在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的区域内。
对可能发生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泄漏进行检测时,应按相关规定设置可燃气体检测器和有毒气体检测器。
下列关于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的一般规定中,不正确的是()。
A、同一检测区域内有毒气体和可燃气体同时报警,可燃气体报警优先B、同一检测区域内,二级警报优先于一级警报C、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测器,应采用固定式D、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宜独立设置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答案】:A【解析】:同一检测区域内有毒气体和可燃气体同时报警,有毒气体报警优先。
3.某化工企业以轻石油为原料,生产的主要产品为异己烷、正己烷、正庚烷,副产品为石脑油,厂区内有储罐区和装置区两处重大危险源。
为加强应急管理工作,该化工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开展了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下列有关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小组B、该化工企业辨识出的主要事故类型有火灾、容器爆炸、触电、高处坠落等C、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对该企业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D、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该企业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内审后签署发布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答案】:D【解析】:应急预案的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
外部评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组织审查。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复习题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为什么说化学工业发展伴生的新危险?对安全有哪些新要求?答:(1)很多化工物料的易燃性、反应性和毒性本身决定了化学工业生产事故的多发性和严重性。
反应器、压力容器的爆炸以及燃烧传播速度超过声速的爆轰,都会产生破坏力极强的冲击波.(2)为了确保生产装置的正常运转并达到规定目标的产品,装置的可靠性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对过程物料和装置结构材料进行更为详尽地考察,对可能的危险做出准确的评估并采取恰当的对策,对化工装置的制造加工工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工安全设计在化工设计中变得更加重要;对工艺设备的处理能力和工艺过程的参数,要求更加严格,对控制系统和人员配置的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需要辨别危险,对危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优化的安全措施,对危险进行辨识和评价的安全评价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化工安全必须采用新的理论方法和新的技术手段应对化学工业生产中出现的新的隐患,与化学工业同步发展。
2.化学工业的危险包括哪些?如何提高化工生产的安全性?所谓危险性指什么?答:分析了主要和次要原因把化学工业危险因素归纳为以下九个类型:(1)工厂选址:a 易遭受地震、洪水、暴风雨等自然灾害;b 水源不充足c 缺少公共消防设施的支援d 有高湿度、温度变化显著等气候问题e 受邻近危险性的工业装置影响3.系统解剖方法主要内容是什么?安全系统工程是指什么?答:系统解剖方法的主要内容是对危险性进行严格检查,理论依据是工艺流程的状态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一旦与设计值发生偏离,就会出现问题或发生危险。
安全系统工程是把生产或作业中的安全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对设计、施工、操作、维修、管理、环境、生产周期和费用等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各种状态的危险特点及导致灾难性事故的因果关系,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从而对系统的安全性做出准确预测,使系统事故减少至最低程度。
4。
危险状况测试、监视和报警的新仪器有哪些投入了应用?举例说明行业已采用消除危险因素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装置?答:应用方面:烟雾报警器、火焰监视器、感光报警器、可燃性气体检测报警器、有毒气体浓度测定仪、噪声测定仪、电荷密度测定仪和嗅敏仪。
化工安全课后习题(含答案)

化工安全课后复习题一、选择题1、“3E原则”认为可以采取()三种对策防止事故的发生。
A.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法制对策B.安全管理对策、监督与监察对策、法规对策C.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监督与监察对策D.预防对策、教育对策、法制对策2、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及其他损失。
A.事故;B.危险;C.管理不善;D.违章3、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是()。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防消结合,预防为主”C.”及时发现,及时治理”;D.”以人为本,持续改进”4、“三同时”是指生产性基本建设项目中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A.同时立项、同时审查、同时验收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C.同时立项、同时设计、同时验收D.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5、《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队重大危险源进行了分类,分为()。
A.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加工场所重大危险源B.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储存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加工场所重大危险源C.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场所重大危险源D.储存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加工场所重大危险源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A.安全宣传标语;B.安全宣教挂图;C.安全警示标志;D.警示颜色7、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大类,共()小类。
8、可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称为()。
A.事故;B.不安全;C.危险源;D.事故隐患9、()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
6/46
2.表示方法 (1)危险率: 事故频率与损失严重度的乘积称为危险率或风险 率,可表示为:
事故频率:根据经验和统计,得出的一定的时间 内危险性可能导致事故的次数; 损失严重度:一定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 损失的数值。
2014年9月22日
第九章
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
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
8/46
死亡概率在10-3数量级的产业或部门,与人的自 然死亡概率相当,操作危险性极高,必须立即采取 措施予以改进; 死亡概率在10-4数量级的产业或部门,其操作为 中等程度危险,应采取改进措施; 死亡概率在10-5数量级的产业或部门和游泳或煤 气中毒属同一数量级,人们对此比较关心,也愿采 取措施加以预防; 死亡概率在10-6数量级的产业或部门,相当地震 或天灾的死亡概率,人们并不担心这类事故的发生; 死亡概率在10-7~10-8数量级的产业或部门,相 当于陨石坠落伤人,没有人愿为此投资加以预防。
7/46
(2)死亡概率:
例如,1971年美国国内发生约1500万次汽车事故, 造成5万人死亡。美国总人口以20000万计,则美国 每个人在汽车事故中的年死亡概率为
死亡人数 50000 死亡概率 2.5 104 年 1 年 总人数 1 200000000
2014年9月22日
第九章
2014年9月22日
第九章
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
10/46
2.人的原因 导致事故的人的原因主要是误判断、误操作;违 章指挥、违章作业;精神不集中、疲劳及身体缺陷 等。所谓误操作是指在生产活动中,作业人员在操 作或处理异常情况时,对情况的识别、判断和行动 上严重失误。在危险性大的生产作业中,保持作业 人员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是避免事故的重要环节。 3.环境条件 主要是作业环境中的照明、色彩、温度、湿度、 通风、噪声、振动以及由于邻近的火灾爆炸和有毒 有害物质的泄漏弥散等所形成的次生灾害。
2014年9月22日
第九章
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
11/46
三、危险性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1.分析步骤 危险性分析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1) 危险性辨识。通过以往的事故经验,或对系统进行解 剖,或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把评价系统的危险性辨识出 来; (2)找出危险性导致事故的概率及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3) 一般以以往的经验或数据为依据,确定可接受的危险 率指标; (4) 将计算出的危险率与可接受的危险率指标比较,确定 系统的危险性水平; (5)对危险性高的系统,找出其主要危险性并进一步分析, 寻求降低危险性的途径,将危险率控制在可接受的指标之 内。
2014年9月22日
第九章
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
5/46
第二节 系统危险性分析
一、危险性及其表示方法 1.危险性:指对于人身和财产造成危害和损失的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危险性本身含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原因: 生产过程中的许多因素是随机的; 危险的程度也是难以确定的; 同装置运行可靠性有关的故障数据资料还不完备, 对于系统危险性的判定还不能提供充分的数据依据。 因此对于危险性,应探求用定量的方法加以表述, 即确定危险性的尺度。
2014年9月22日
第九章
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
9/46
二、危险性分析的基本要素
导致灾难性事故的原因来自于人、物、环三个方 面。为了预防灾难性的事故的发生,就应当从消除 事故主要原因着手,进行危险性分析和预测。 1.物的原因 导致事故的物的原因主要是设备、装置结构不良, 强度较低,磨损和恶化;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及火灾 爆炸危险性物质;安全装置及防护器具的缺陷等因 素。此外,对各种机械、装置、设备、管道等在整 个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们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 故障,这些故障对系统安全会产生哪些影响;以及 有毒有害及危险性物质的贮存、运输和使用的状况, 都应该进行具体分析,以便于防范和控制。
2014年9月22日
第九章
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
4/46
3.系统综合 系统综合是在系统分析与安全评价的基础 上,采取综合的控制和消除危险的措施,内容包括: (1)对已建立的系统形式、潜在的危险程度及可能的事故 损失进行验证,提出检查与测定方式,制定安全技术规程 和规定,确定对危险性物料、装置及废弃物的处理措施; (2)根据安全分析评价的结果.研究并改进控制系统,从 而控制危险,以保证系统安全; (3)采取管理、教育和技术等综合措施,对工艺流程、设 备、安全装置及设施、预防及处理事故方案、安全组织与 管理、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和检查测定,以有效 地控制和消除危险,避免各类事故。
第九章
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
第一节 安全系统工程简述 第二节 系统危险性分析 第三节 故障类型、影响及致命度分析 第四节 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 方法 第五节 事故树分析及其应用
2014年9月22日
1
第一节 基本程序和方法 安全系统工程是以预测和防止事故为中心,以检 查、测定和评价为重点,按系统分析、安全评价和 系统综合三个基本程序展开。 1.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以预测和防止事故为前提,对系统的 功能、操作、环境、可靠性等经济技术指标以及系 统的潜在危险性进行分析和测定。
2014年9月22日
第九章
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
2/46
系统分析的程序,方法和内容如下: (1)把所研究的生产过程和作业形式作为一个整体, 确定安全设想和预定的目标; (2)把工艺过程和作业形式分成几个部分和环节, 绘制流程图; (3)应用数学模型和图表形式以及有关符号,将系 统的结构和功能抽象化,并将因果关系、层次及逻 辑结构用方框或流线图表示出来,也就是将系统变 换为图像模型; (4)分析系统的现状及其组成部分,测定与诊断可 能发生的故障、危险及其灾难性后果,分析并确定 导致危险的各个事件的发生条件及其相互关系。
2014年9月22日
第九章
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
3/46
2.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包括对物质、机械装置、工艺过程及人 机系统的安全性评价,内容主要有: (1)确定适用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安全标淮; (2)依据既定的评价程序和方法,对系统进行客观 的、定性或定量的评价,结合效益、费用、可靠性、 危险度等指标及经验数据,求出系统的最优方案和 最佳工作条件; (3)在技术上不可能或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时,应对 计划和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反复评价,以达 到符合最优化和安全标准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