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世系表

十六国世系表
十六国世系表

十六国世系表

成汉(304—347)

1、301年,氐族首领李特在绵竹起义,303年改元建初(年号可先于称帝前创立,称为“承制改元”),同年身亡。

2、304年李雄称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成”,来自于地名“成都”,338年李寿发动政变,改国号为“汉”。

3、李班即位时未改元,沿用“玉衡”年号,同年为李期所杀。

前赵(汉赵)

(304—329)

己祖先与汉朝宗室刘氏约为兄弟而自称“汉王”,建国号汉,改元元熙。308年11月,刘渊称帝。

2、319年刘曜迁都至长安,改国号为赵。

1、319年前赵刘曜自立为帝,迁都长安。石勒脱离前赵,自称大单于、赵王。

2、330年石勒称帝。

3、石世、石遵、石鉴即位时都未改元,沿用石虎“太宁”年号。

4、350年11月,冉闵围攻石袛,石袛放弃帝号,向前燕、姚弋仲求援。

前凉(320—376)

1、前凉除张祚改元外,其余君主都使用晋朝年号。

2、301年,张轨出任西晋凉州刺史兼护羌校尉,314年张轨病死,长子张寔继任,后被晋愍帝封为凉州刺史、西平公。317年西晋灭亡,因此也有把317年作为前凉独立之年。

3、320年,有说张茂私下改元,此举被认为前凉独立标志。张茂在位时,派使臣向前赵称藩,被封凉王。

4、345年,张骏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假凉王。

5、353年12月,张祚废年仅十岁的张曜灵,并于354年正月改元称帝。

6、张玄靓即位后,废除年号“和平”,使用东晋年号。

1

、吕光原为前秦将领,前秦内乱后夺取凉州,386年十月,吕光得知苻坚死讯后宣布改元太安,十二月,吕光自称使持节、侍中、中外大都督、督陇右、河西诸军事、大将军、凉州牧、酒泉公。389年二月,吕光自称三河王。396年六月,吕光称天王,建国号为大凉。

2、隐王吕绍即位未改元,仅5天就被吕纂夺权后自杀。

南凉(397—414)

1、秃发即“拓跋”的异译。

2、397年秃发乌孤与后凉决裂,自称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建立南凉政权,398年改称武威王。

3、399年弟利鹿孤即武威王位,迁都西平,401年利鹿孤改称河西王。

4、402年三月,利鹿孤卒,弟傉檀立,更号为凉王,迁都乐都。

5、404年因后秦势盛,傉檀去年号,称臣于后秦,408年傉檀大败后秦军,复称凉王。

1、397年段业自称凉州牧,以李暠为效谷县令,后又升敦煌太守,400年李暠据敦煌自称大将军、护羌校尉、秦凉二州牧、凉公,改元庚子,以敦煌为都城405年李暠迁都酒泉。

2、420年,李歆伐北凉都城张掖,为北凉所败,北凉杀李歆,进占酒泉。

3、420年九月,歆弟李恂据敦煌称冠军将军、凉州刺史,改元永建,421年,北凉又率兵来攻,灭亡。

北凉(397—439)

1、关于北凉建国时间,也有把沮渠蒙逊即位(401年)作为北凉建国标志,沮渠蒙逊为北凉开国君主。

2、段业原为后凉建康太守,397年5月段业自称大都督、龙骧大将军、凉州牧、建康公,建元神玺,建都骆驼城,399年2月段业自称凉王,401年为沮渠蒙逊所杀。

1、慕容皝为西晋辽东公慕容廆第三子,公元333年慕容皝以平东将军继其父慕容廆之位,337年自称燕王,建立前燕,其子慕容儁称帝后,追谥为文明皇帝。

2、352年十一月(公历353年1月)慕容儁称帝。

后燕(384—407)

1、384年,在淝水之战后,原前燕吴王慕容垂集合鲜卑士卒脱离前秦复国,在荥阳自称燕王,史称后燕。386年2月慕容垂在中山称帝,改元建兴。

1、后燕慕容宝在位时,叔父慕容德镇守邺城。397年,北魏攻后燕都城中山,慕容宝北奔龙城。十月,北魏破中山,后燕被截为两部分。慕容德以魏将来攻,邺城难保,于398年率户4万南徙滑台,自称燕王,史称南燕。

北燕(407—436)

1、高云,原为后燕惠慜帝慕容宝的养子,赐姓慕容,407年冯跋反叛,杀皇帝慕容熙,并让慕容云即天王位,改元正始,恢复高姓。因此亦有把高云归为后燕末代皇帝,冯跋为北燕开国皇帝。

前秦(350—394)

1、350年苻洪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不久为石虎旧将麻秋所毒死,苻健称帝后,追谥其为惠武皇帝。

2、351年苻健自称大秦天王、大单于。352年改称皇帝,国号秦,因此亦有把苻健作为前秦开国君主。

1、姚苌病死后,姚兴秘不发丧,直至394年五月局势稳定,才即位称帝。史书对姚苌病逝时间记载有争议,但应晚于394年1月。

西秦(385—400,409—431)

1、385年前秦将领乞伏国仁自称大将军、大单于、领秦河二州牧。388年国仁死,弟乾归继位,称河南王。394年乾归改称秦王。

2、400年被后秦灭亡,409

年乾归乘后秦衰弱,逃回苑川,重称秦王复国。 3、412年乞伏炽磐继位,称河南王。414年改称秦王。

夏(407—431)

1、赫连勃勃,原姓刘,匈奴铁弗部人,407年袭杀岳父、后秦高平公没弈干,吞并其部,自称大夏天王、大单于,改姓赫连,自以为匈奴是夏后氏后裔,建立大夏政权。

不属于十六国的同期较有影响力的政权

代(338—376)

1、拓跋部原为北方部落,310年其首领拓跋猗卢被晋怀帝进封为大单于,封代公,315年被晋愍帝进为代王。338年拓跋什翼犍即代王位,置百官,制法律,由部落联盟最终转变为国家形式。

西燕(384—394)

1、前秦淝水兵败后,北地长史慕容泓在关中起兵,建立西燕。

冉魏(350—352)

1、冉闵原为石虎的养孙,赐姓为石闵,后乘后赵内乱掌握大权自立为帝,改回原来姓氏,352年为前燕所灭。

高昌北凉(443—460)

1、439年北凉灭亡,沮渠无讳据酒泉自保,一度向北魏投降,441年被封为酒泉王,不久北魏以无讳终为边患而讨之,无讳败退。442年无讳占据高昌,对南朝宋称臣,被封为河西王,443年无讳改元“承平”。

2、安周继立后,未改元。

历朝历代皇帝列表

历朝历代皇帝列表 黄帝王朝纪元前2698年建立BC2698-BC2208年共7帝立国491年 第一代首任黄帝姬轩辕首都有熊(河南新郑) 第二代长子姬玄嚣生子蟜极次子姬昌意帝子 第2任姬己挚BC2598年—BC2515年 第三代姬蟜极 第3任玄帝姬颛顼BC2515—BC2437年 第四代 第4任俈帝姬夋BC2437—BC2367年 姬穷蝉生子敬康 第五代 第5任姬挚BC2367—BC2358年 第6任尧帝姬伊放勋BC2358—BC2258年敬康/句望 第六代姬句望 第七代姬桥牛 第八代姬瞽叟 第九代 第7任舜帝姬姚重华BC2255—BC2208年 大夏王朝BC23世纪—BC18世纪首都安邑(山西夏县)共19王立国440年 第1任禹帝姒文命BC2205—BC2198年姒文命也是黄帝姬轩辕的后裔 第2任姒启 第3任姒太康 第4任姒仲康 第5任姒相 第6任后羿(妻嫦娥) 第7任寒浞 第8任姒少康 第9任姒杼 第10任姒槐 第11任姒芒 第12任姒泄 第13任姒不降 第14任姒扃 第15任姒廑 第16任姒孔甲 第17任姒皋 第18任姒发 第19任桀帝姒履癸BC1819—BC1766年 大商王朝BC18世纪—BC12世纪首都亳邑(河南商丘)共31王立国662年第1任成汤帝子天乙

第2任子外丙 第3任子仲壬 第4任伊尹 第5任子太甲 第6任子沃丁 第7任子太庚 第8任子小甲 第9任子雍己 第10任子太戊 第11任子仲丁一迁嚣邑(河南荥阳)24年 第12任子外壬 第13任子河亶甲二迁相邑(河南内黄)10年 第14任子祖乙三迁耿邑(山西河津)9年四迁邢邑(河北邢台)117年 第15任子祖辛 第16任子沃甲 第17任子祖丁 第18任子南庚 第19任子阳甲 第20任子盘庚五迁殷邑河南安阳)204年(此时商朝也称殷朝) 第21任子小辛 第22任子小乙 第23任子武丁 第24任子祖庚 第25任子祖甲 第26任子廪辛 第27任子康丁 第28任子武乙六迁朝歌(河南淇县)行都77年 第29任子太丁(文丁) 第30任子帝乙 第31任纣帝子受辛 大周王朝之西周 BC12世纪—BC771年共37王立国879年第1任天王姬发(武王) 第2任成王姬诵(周公姬旦摄政八年) 第3任康王姬钊 第4任昭王姬瑕 第5任穆王姬满中国第一部成文法典,大臣吕侯制定,史学家称"吕刑". 第6任共王姬翳扈 第7任懿王姬囏 第8任孝王姬辟方 第9任夷王姬燮 第10任厉王姬胡BC841—BC828(周公召执政BC841年中国历史开始有纪年) 第11任宣王姬静BC827—BC782年在位46年 第12任幽王姬宫湦BC781—BC771年在位1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结束。

中国历史朝代皇帝列表大全

中国历史朝代皇帝列表大全 一、中国古代皇帝概况: 中国历代皇帝到底有几位?各说不一,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代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还有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408位。 但如果把秦始皇以前历时840年的东、西周朝和春秋、战国时代之王、公、侯加进去,就更多了,这些君王总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进去,中国帝王应该有829位。 尝试从廿五史等工具书中搜集大量帝王资料,编制一览表,包括朝代、称号、生殁年代、在位年代、登基岁数、年号等,并在备注中列出死因。试将这四百多位帝王之资料浓缩在此文中。 中国皇帝虽然自命天子,被称万岁,但长寿者不多,短命者不少,五十岁以下的占一半以上(秦始皇以前的不算在内。其余约卅位生卒年份不可考)。 超过八十岁的只有五位,即最长寿的乾隆皇帝(88)、梁武帝萧衍(85)、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81)、宋高宗赵构(80)和五代吴越武肃王钱□(80)。 超过七十岁的有十位,包括元世祖忽必烈(79)、唐玄宗李隆基(77)、明太祖朱元璋(70)和三国吴大帝孙权(70)等。 超过六十岁的有38位,包括汉武帝刘彻(69)、康熙皇帝(68)、元太祖成吉思汗(65)、隋文帝杨坚(63)和汉高祖刘邦(61)等。 超过五十岁的有60位,包括雍正皇帝(57)、唐太宗李世民(50)等。 40岁到49岁的有55位,包括秦始皇赢政(49)、宋太祖赵匡胤(49)、南唐后主李煜(41)、清太宗皇太极(41)等。 30岁到39岁的有62位,包括魏文帝曹丕(39)、光绪皇帝(37)、咸丰皇帝(30)等。 20岁到29岁的有50位,包括秦二世赢胡亥(23)、顺治皇帝(23)等。 10岁到19岁的有28位。 而十岁以下的娃娃皇帝有29位,包括八岁的汉质帝刘缵,六岁的元宁宗、两岁的汉冲帝刘炳和才生下100天就登基、不满周岁就死去的汉殇帝刘隆。 这些未成年就夭折的小皇帝,不可能有所作为。然而,有些皇帝才几岁就登上皇位,一坐就是几十年,而且影响相当深远。 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康熙(61年)和乾隆(60年)。 汉武帝和西夏仁宗都是54年,西夏崇宗53年。 在位超过40年的有11位,包括辽圣宗(49年)、明神宗万历帝(48年)、梁武帝(47年)、辽道宗(46年)、元顺帝(46年)、明世宗嘉靖帝(45年)、

唐朝皇帝列表唐朝历代皇帝顺序简介

唐朝皇帝列表唐朝历代皇帝顺序简介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高祖李渊于 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在其鼎盛时的公元7世纪,一度建立了南至罗伏州、北括玄阙州、西及安息州、东临哥勿州的辽阔疆域. 在690年,67岁的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史称武周。705年唐中宗李显 恢复大唐国号,还都长安。唐玄宗开元年间国力达到极盛,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祐四 年(907年)灭亡。唐共历经21位皇帝(若含武则天),共289年。唐在文化、政治、经 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 唐朝重要历史人物: 李世民: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武后四子: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显(哲),四子李旦。 代宗:不哑不聋,不做家翁升平公主郭暧《打金枝》 白居易生于公元772年,病死于846年 唐懿宗:骄奢淫逸,不思进取,宠信宦官,迎奉佛骨,面对内忧不知其危,遭遇外患 不觉其难,把宣宗在位期间重新点燃起来的一点希望之光彻底熄灭了。 唐昭宗?一个聪明而又有才能的年轻人,他充分了解阻碍恢复唐朝力量和权威的形势, 并发誓自己要复兴王朝。但是唐朝已经积弱难返, 回天无力。这种境况恰恰是昭宗的哥哥僖 宗(公元873—888年在位)造成的。 唐宪宗贬谪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李白(701年2月28日一762) 杜甫(公元712 —公元770) 白居易(772年?846年?)

你认为唐朝在哪个皇帝最有作为?C李渊,唐高祖,唐朝开创者; C李世民,唐太宗,开贞观之治; 李治,唐高宗,开永徽之治; 武则天,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以及各朝皇帝的顺序

速记口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夏】 (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 共432 年妣姓,共传十四世,十 七 王建都:安(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年 2、帝启9 年 3、太康29年 4、仲康l3 年 5、帝相40 年 6、少康22 年 7、帝抒17 年 8、帝槐26 年 9、帝芒l8 年 lO、帝泄l6 年 l1 、不降59年 l2 、帝扃2l 年 l3 、胤甲2l 年

l4 、帝孔甲 3l 年 l5 、帝皋 l1 年 l6 、帝发 l9 年 17、履癸 53 年 周】——西周、东周 西周:公元前 l122--770 共 353 年。历十二帝。建都:镐京 姬姓 l 、武王发 2、成王诵 3、康王钊 4、昭王瑖 5、穆王满 6、共王紧 扈 7、懿王囏 8、孝王辟 方 9、夷王变 l0 、厉王胡 ll 、宣王靖 12、幽王宫湼 7 年 37 年 26年 5l 年 55 年 l2 年 25 年 15 年 16 年 37 年 46 年 ll 年 东周:公元前 77O--225 共 545 年,历二十六帝。建都:洛阳。 l 、本王宜臼 5l 年 2、桓王林 3、庄王 23 年 15 年

4、厘王胡齐 5、惠王阆 6、襄王郑 7、顷王壬臣 8、匡王班 9、定王瑜 1O、简王夷 11、灵王泄心l2 、景王贵13、悼王猛l4 、敬王匈15、元王仁l6 、贞定王介 17、哀王去疾 18、思王叔 19、考王嵬 20、威烈王午2l 、安王骄 22、烈王喜 23、显王扁 24、慎靓王定 25、赧王延 26、东周君杰 【春秋战国】——秦、汉 春秋, 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 年。 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 共15 年,历 5 年 25 年 33 年 6 年 6年 2l 年14 年27 年 25 年 1 年44 年 7 年28 年 1 年 1 年15 年44 年 26 年 7 年 48年 6年59 年7年

五胡十六国皇帝列表

1页 年号 庙号 姓名 即位时间 即位年龄 在 位 年数 死时年龄 世系 备注 汉(前赵)世系 永凤 高祖 刘渊 304 7 新兴县凶奴人,呼韩邪单之后,曹魏时改姓刘,祖父为南凶奴单于, 父刘豹为凶奴左部帅 西晋太康末为北部都尉,后为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受晋封为汉光乡侯, 后起兵反晋,304年称汉王,308年十月称帝,迁都平阳 光兴、嘉平、建元、麟嘉 烈宗 刘聪 310 9 刘渊第四子 刘渊死,太子刘和即位,刘聪杀兄夺位,311年,派刘曜攻破洛阳,俘晋怀 帝,316年,派刘曜破长安,俘晋愍帝,灭西晋 汉昌 隐皇帝 刘粲 318 1 刘聪子 以皇太子总摄朝政,318年七月即帝位,九月,为大将军,录尚书事靳准所 杀。 光初 刘曜 318 12 刘渊侄,少孤,由刘渊收养 靳准杀刘粲夺帝位,曜率兵攻准,被太保呼延晏等拥立为帝,进军平阳,

尽杀靳氏,迁都长安,改汉为赵,史称前赵,后被石靳所杀成汉世系 建兴、晏平、王衡太宗李雄304313161氏族人,李特子,巴西容渠 人 301年,其父李特在绵竹率流民起义反晋,李特战死,李雄继为帅,304年取成 都,城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成,成汉,或称前蜀 玉衡戾太 子 李班33447147李雄之兄,李荡子被李雄立为太子,334年六月即位,十月被李雄之子李越所杀,在位不及半年 玉衡、玉 恒幽公 哀皇 帝 李期33522425李雄第四子李越杀李班后,被拥立为帝,帝暴戾骄虐,大臣多不自安,338年四月,汉王李 寿拥兵矫太后令,废李期为邛都县公,自立为帝 汉兴中宗李寿33839644李特弟李骧 汉兴、太 和、嘉宁 李势5李寿长子347年三月晋征西将军恒温攻成都,李势降,361年死于建康 前凉世系 2页

中国历代皇帝到底有几位

中国历代皇帝到底有几位?各说不一,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代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还有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408位。 但如果把秦始皇以前历时840年的东、西周朝和春秋、战国时代之王、公、侯加进去,就更多了,这些君王总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进去,中国帝王应该有829位。 尝试从廿五史等工具书中搜集大量帝王资料,编制一览表,包括朝代、称号、生殁年代、在位年代、登基岁数、年号等,并在备注中列出死因。试将这四百多位帝王之资料浓缩在此文中。 中国皇帝虽然自命天子,被称万岁,但长寿者不多,短命者不少,五十岁以下的占一半以上(秦始皇以前的不算在内。其余约卅位生卒年份不可考)。 超过八十岁的只有五位,即最长寿的乾隆皇帝(88)、梁武帝萧衍(85)、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81)、宋高宗赵构(80)和五代吴越武肃王钱□(80)。超过七十岁的有十位,包括元世祖忽必烈(79)、唐玄宗李隆基(77)、明太祖朱元璋(70)和三国吴大帝孙权(70)等。 超过六十岁的有38位,包括汉武帝刘彻(69)、康熙皇帝(68)、元太祖成吉思汗(65)、隋文帝杨坚(63)和汉高祖刘邦(61)等。 超过五十岁的有60位,包括雍正皇帝(57)、唐太宗李世民(50)等。 40岁到49岁的有55位,包括秦始皇赢政(49)、宋太祖赵匡胤(49)、南唐后主李煜(41)、清太宗皇太极(41)等。 30岁到39岁的有62位,包括魏文帝曹丕(39)、光绪皇帝(37)、咸丰皇帝(30)等。 20岁到29岁的有50位,包括秦二世赢胡亥(23)、顺治皇帝(23)等。 10岁到19岁的有28位。 而十岁以下的娃娃皇帝有29位,包括八岁的汉质帝刘缵,六岁的元宁宗、两岁的汉冲帝刘炳和才生下100天就登基、不满周岁就死去的汉殇帝刘隆。 这些未成年就夭折的小皇帝,不可能有所作为。然而,有些皇帝才几岁就登上皇位,一坐就是几十年,而且影响相当深远。 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康熙(61年)和乾隆(60年)。 汉武帝和西夏仁宗都是54年, 西夏崇宗53年。 在位超过40年的有11位, 包括辽圣宗(49年)、明神宗万历帝(48年)、梁武帝(47年)、辽道宗(46年)、元顺帝(46年)、明世宗嘉靖帝(45年)、唐玄宗(44年)、宋仁宗(41年)、宋理宗(40年)和刘备的儿子阿斗、蜀后主刘禅(40年)。 在位超过30年的有19位,

五胡十六国皇帝列表

五胡十六国皇帝列表 年号 庙号 姓名 即位时间 即位年龄 在 位 年数 死时年龄 世系 备注 汉(前赵)世系 永凤 高祖 刘渊 304 7 新兴县凶奴人,呼韩邪单之后,曹魏时改姓刘,祖父为南凶奴单于, 父刘豹为凶奴左部帅 西晋太康末为北部都尉,后为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受晋封为汉光乡侯, 后起兵反晋,304年称汉王,308年十月称帝,迁都平阳 光兴、嘉平、建元、麟嘉 烈宗 刘聪 310 9 刘渊第四子 刘渊死,太子刘和即位,刘聪杀兄夺位,311年,派刘曜攻破洛阳,俘晋怀 帝,316年,派刘曜破长安,俘晋愍帝,灭西晋 汉昌 隐皇帝 刘粲 318 1 刘聪子 以皇太子总摄朝政,318年七月即帝位,九月,为大将军,录尚书事靳准所 杀。 光初 刘曜 318 12 刘渊侄,少孤,由刘渊收养 靳准杀刘粲夺帝位,曜率兵攻准,被太保呼延晏等拥立为帝,进军平阳, 尽杀靳氏,迁都长安,改汉为赵,史称前赵,后被石靳所杀 成汉世系

建兴、晏平、王衡太宗李雄304313161氏族人,李特子,巴西容渠 人 301年,其父李特在绵竹率流民起义反晋,李特战死,李雄继为帅,304年取成 都,城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成,成汉,或称前蜀 玉衡戾太 子 李班33447147李雄之兄,李荡子被李雄立为太子,334年六月即位,十月被李雄之子李越所杀,在位不及半年 玉衡、玉 恒幽公 哀皇 帝 李期33522425李雄第四子李越杀李班后,被拥立为帝,帝暴戾骄虐,大臣多不自安,338年四月,汉王李 寿拥兵矫太后令,废李期为邛都县公,自立为帝 汉兴中宗李寿33839644李特弟李骧 汉兴、太 和、嘉宁 李势5李寿长子347年三月晋征西将军恒温攻成都,李势降,361年死于建康 前凉世系 建兴高祖张实31444750张轨长子301年,西晋任张轨为凉州刺史,轨保据一方,314年轨病死,其子张实继之, 317年西晋灭亡,张氏以姑臧为中心世守凉州 建兴太宗张茂32044548张轨子320年六月,张实被部下杀害,实子骏年幼,茂袭平西将军行都督凉州诸军事,

明朝历代皇帝列表简介

明朝历代皇帝列表简介 欧阳学文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历十二世,传十六帝。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明朝皇帝,则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检共16位。

1、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灭亡。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他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2、惠帝朱允炆(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明惠帝朱允炆,明朝无谥,清乾隆元年追谥「恭闵慧皇帝」,史籍称为建文帝。性寡断。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3、成祖朱棣(13601424)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争,在1420年打败惠帝统治集团,夺取了明朝政权,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4、仁宗朱高炽(13781425)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 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5、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6、英宗朱祁镇(qí)(14271464)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23年。 英宗,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

南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南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自公元420年东晋王朝灭亡之后,在南方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国家,而它们存在的时间都相对较短。南朝有出现哪些皇帝?下面就是给大家整理的南朝皇帝列表及简介,希望对你有用! 南朝-宋(420-479) 武帝刘裕(363-422)420年称帝在位3年武帝刘裕,小名寄奴,小时家贫。后因战功逐渐成为东晋的权臣,420年,他迫晋恭帝禅让,建立南朝*宋,在位3年死,时年60岁。 少帝(406-424) 422年即位在位3年少帝刘义符,刘裕长子,即位3年,被杀,时年19岁。 文帝(407-453) 424年即位在位30年文帝刘义隆,刘裕第三子,他是一位较有作为的皇帝。453年,他被太子所杀,时年47岁。 孝武帝(430-464) 453年即位在位12年孝武帝刘骏,文帝第三子,残暴昏君。死于464年,时年35岁。 前废帝(449-465) 464年即位在位6个月前废帝刘子业,孝武帝长子,暴君一个,嗜杀乱伦,在位6个月被杀,时年17岁。 明帝(439-472) 465年即位在位8年明帝刘彧,文帝第十一子,残暴昏庸之君,在位8年,死时34岁。

后废帝(463-477) 472年即位在位5年后废帝刘昱,明帝长子,淫暴无比,一日不杀人,就闷闷不乐,被萧道成杀死,死时15岁。历代王朝中,没有像南北朝时宋朝的前废帝,明帝,后废帝这三个皇帝这样,闺门无礼,乱伦淫秽,手足相残,几近禽兽。 顺帝(469-480) 477年即位在位3年顺帝刘准,明帝第三子,在位3年后退位,480年被杀,时年12岁。 南朝-齐(479-502) 高帝(427-482) 479年称帝在位4年高帝萧道成。南朝*宋的宰相,后废顺帝自立,建立南朝*齐,在位4年,时年56岁。 武帝(440-493) 482年即位在位11年武帝萧赜,高帝长子,死于493年,时年54岁。 郁林王(473-494) 493年即位在位1年郁林王萧昭业,武帝长孙。在位1年被杀。时年22岁。 海陵王(480-494) 494年即位在4个月海陵王萧昭文,郁林王弟,在位4个月被杀,时年15岁。 明帝(452-498) 494年即位在5年明帝萧鸾,高帝侄,即位后大杀手足,南齐国衰,死于498年,时年47岁。 东昏侯(483-501) 498年即位在3年东昏侯萧宝卷,明帝第二子,他残忍凶暴,嗜杀成性,挥金如土,被萧衍杀死,时年19岁。和帝(488-502) 501年即位在1年和帝萧宝融,明帝第八子,在位1年,被萧衍所杀,南齐亡。

十六国汉国刘渊传

十六国汉国刘渊传 西晋末年,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急剧激化。在错综复杂的政局中,内徙中原的匈奴屠各种贵族建立了第一个少数族政权——汉国。从此,中国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汉国的开创者就是刘渊。 ①本节材料依据《晋书·载纪·刘元海》,凡引此传者,不另作注。 两次仕进受阻 刘渊(?—310 年),字元海。远祖是汉初的冒顿单于。冒顿单于娶汉高祖刘邦的宗女为妻,并与刘邦约为兄弟,故其子孙遂以刘氏为其汉姓。刘渊所属的屠各种,是东汉以来依附于中原王朝并建庭于山西离石的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县北)的南匈奴的一支。刘渊祖父于扶罗,在黄巾起义时率兵助汉镇压黄巾。因单于庭内乱而不能被立为单于,遂留居中原。自立为单于,乘董卓之乱而攻掠太原、河东等郡,屯驻于河内郡。于扶罗死后,其弟呼厨泉立为单于。刘渊的父亲刘豹被任命为左贤王。曹操执政,分呼厨泉部为五部,刘豹又为左部帅。左部有众万余落,居故兹氏县(今山西临汾市南),是当时左右南北中五部最大的一部。五部共三万余落,分布于晋阳汾涧之滨(今山西汾水流域)。五部虽在形式上保留了匈奴的部族组织,但“单于恭顺,名王稽颡,部曲服事供职,同于编户”(《三国志·梁习传》),实际上却置于中原封建王朝的严密有效的控制之下。 刘渊的母亲也是匈奴人,姓呼延氏。大约在曹魏嘉平年间(249—254)生下刘渊。他自幼就十分聪慧伶俐。母亲去世时,他年仅七岁,就像大人一样号哭不绝,哀感四邻。宗族部落的人都为之赞叹。当时的司空王昶听到此事,也派人送来办丧事用的财物,以褒奖刘渊的孝道。刘渊所在的匈奴部落,因久在中原,汉化程度较高,故刘渊自幼就拜上党士人崔游为师,学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等儒家经典。他特别喜欢读《春秋左氏传》和《孙子兵法》,并大体上可以将二书内容背诵出来,他勤勉好学,博览《史记》、《汉书》及诸子百家。他曾对同学朱纪、范隆说:“每当我读《汉书》列传时,常常鄙视随何、陆贾没有武功,周勃、灌婴缺乏文治。承上启下,开创大业,全在于人。做不到博学广识,是君子的耻辱。随何、陆贾在汉高祖开国之世而不能建军功封侯,周勃、灌婴辅佐汉文帝却不能设学立教,真是可惜啊!”于是刘渊又学习武事,并且武艺超众,擅长射箭,体力过人。成年后,身高八尺四寸,胡须三尺余长,体态魁伟,一表人才。屯留人崔懿之、襄陵人公师彧以善于相面著称,见到刘渊后,大惊失色说:“此人形貌非凡,平生头一次看见。”于是对刘渊非常崇敬,甘居其下与之交结。太原士族王浑也虚襟与刘渊交友,命其子王济拜见刘渊。 曹魏咸熙年间(264—265),刘渊作为任子居住在洛阳,当时输政的司马昭对他十分礼遇。西晋建立后,时为越骑校尉的王浑屡次向晋武帝谈起刘渊。晋武帝遂召见刘渊,与之交谈后,非常高兴,对王济说:“刘渊仪表堂堂,虽由余、金日 c 也无法与之相比!”王济回答说:“刘渊仪表,诚如圣旨,但他的文武才干却远在由余、金日c 之上。陛下如果用他负责对东吴征伐,平定江南,指日可待。”武帝深以为然。但孔恂、杨珧却进言道:“臣下观察刘渊的才能,感到当今之世恐怕无人与之匹敌。陛下如果让他掌握少量兵马,则平吴事难成;若授以威权,则平吴之后,恐怕他将据有江南,不复称臣。与我族类不同者,其心必然不同。以刘渊统帅其部族,臣下尚且为陛下担忧寒心。如果以有天险为凭依的江南资助刘渊,怎么可以呢!”晋武帝默然不语,任用刘渊事亦按下不提。 西晋咸宁年间(275—280),关陇地区氏族在树机能领导下起义,朝廷屡次镇压均告失败。晋武帝为一举扑灭起义烈火,决定选拔得力胜任的将帅出征。尚书仆射上党人李憙劝武帝说:“陛下如果能够征发匈奴五部的兵力,授刘渊以一将军名号,令其西征平叛,凉州指日可定。”孔恂说:“李公的话,还没有点破消除危患的道理。”李憙勃然大怒说:“以匈奴的强悍善战,刘渊的通晓用兵,再加上奉宣圣威,消除叛乱,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孔恂说:“刘渊如果能够平定凉州,斩树机能,恐怕凉州才真正有危难罢了。那时蛟龙如得云雨,将

五胡十六国概述

五胡十六国概述 【摘要】:魏晋十六国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南下西迁,中原尤其是关中 世族、百姓避地河西,使历史上落后的河西地区人口陡增,而作为周秦汉代中原王朝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区的关中一带,则是人口凋残,百不存一。这一局面直到隋朝统一南北后才出现了转机。 【关键词】:五胡十六国五胡华乱 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和华夏的河西张氏除了建立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胡夏、成汉等十六国之外,此外还有在当时具有较大影响的仇池、代国、高句丽、冉魏、西燕、吐谷浑、谯蜀和翟魏等,实际远不止十六国。(其中谯蜀、前凉、西凉、北燕、冉魏等国均系华夏人所建) 五胡十六国兴替的历史相当繁乱,这里仅述其大势。以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为界,这百来年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既人们常说的“胡亡氐乱”。永嘉(307-313)之乱后“五胡”所建立的多个政权一度为氐族前秦政权所统一,但淝水一战失败后顷刻之间便土崩瓦解。第二阶段更是祸乱不息,前秦灭亡后北方重又分裂,关中、关东、陇右政局纷乱,民族之间的斗争又出现一个高潮,社会动荡比以前更厉害。直到北魏统一北方,才结束“五胡乱华”。 历史 五胡十六国时期是北方(有时包括蜀地)在西晋灭亡到北魏统一华北期间的时期,当时南方则为东晋时期。「五胡」为匈奴、鲜卑、羯(匈奴别支)、羌和氐(包括大月氐、小月氐、巴氐、仇池氐),代表建立北方诸国的主要民族。但实际上建立者还有汉族(前凉、西凉等等)、高句丽族(北燕)、丁零族(翟魏)、北马兰羌、巴、卢水胡、杂胡、铁弗、乌桓、九大石胡、姜、扶余、坚昆等族。 「十六国」则是源自北魏末年的史官崔鸿私下撰写的《十六国春秋》而得名。他自北方所有大大小小的七十八个政权中选出国祚较长、影响力大、较具代表性的十六国。这十六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和四川地区,共有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南燕、北燕及胡夏等国。 疆域范围 西晋末年,全国共有21州。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诸国的范围大约是华北地区及四川地区。疆域的变更可分成五期,分别是:前赵、后赵、成汉及东晋时期;前燕、前秦及

中国历朝历代皇帝列表

中国历朝历代皇帝列表 一、历朝历代皇帝列表 华黄帝王朝纪元前2698年建立 第一代首任黄帝姬轩辕首都有熊(河南新郑) 第二代长子姬玄嚣生子蟜极次子姬昌意帝子第2任姬己挚 BC2598年—BC2515年 第三代姬蟜极第3任玄帝姬颛顼BC2515—BC2437年 第四代第4任俈帝姬夋BC2437—BC2367年姬穷蝉生子敬康 第五代第5任姬挚BC2367—BC2358年第6任尧帝姬伊放勋 BC2358—BC2258年敬康/句望 第六代姬句望 第七代姬桥牛 第八代姬瞽叟 第九代第7任舜帝姬姚重华BC2255—BC2208年 黄帝王朝BC2698-BC2208年共7帝立国491年 大夏王朝BC23世纪—BC18世纪首都安邑(山西夏县) 第1任禹帝姒文命BC2205—BC2198年姒文命也是黄帝姬轩辕的后裔 第2任姒启

第3任姒太康第4任姒仲康 第5任姒相第6任后羿(妻嫦娥)第7任寒浞 第8任姒少康 第9任姒杼 第10任姒槐 第11任姒芒 第12任姒泄 第13任姒不降 第14任姒扃 第15任姒廑 第16任姒孔甲 第17任姒皋 第18任姒发 第19任桀帝姒履癸BC1819—BC1766年 大夏王朝共19王立国440年 大商王朝BC18世纪—BC12世纪首都亳邑(河南商丘)第1任成汤帝子天乙原都亳邑227年 第2任子外丙第3任子仲壬第4任伊尹 第5任子太甲 第6任子沃丁 第7任子太庚

第8任子小甲 第9任子雍己 第10任子太戊 第11任子仲丁一迁嚣邑(河南荥阳)24年 第12任子外壬 第13任子河亶甲二迁相邑(河南内黄)10年 第14任子祖乙三迁耿邑(山西河津)9年四迁邢邑(河北邢台)117年 第15任子祖辛 第16任子沃甲 第17任子祖丁 第18任子南庚 第19任子阳甲 第20任子盘庚五迁殷邑(河南安阳)204年(此时商朝也称殷朝)第21任子小辛 第22任子小乙 第23任子武丁 第24任子祖庚 第25任子祖甲 第26任子廪辛 第27任子康丁 第28任子武乙六迁朝歌(河南淇县)行都77年

历史年代世系表汇总

夏(约前2070—前1600)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柕槐芒 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履癸) 商前期(前1600—前1300) 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迁殷前) 商后期(前1300—前1075) 商王纪元时间在位年数 盘庚(迁殷后)前1300 50 小辛 小乙前1251 武丁前1250 59 祖庚前1191 44 祖甲 廪辛 康丁前1148 武乙前1147 35 文丁前1112 11 帝乙前1101 26 帝辛(纣)前1075 30 西周(前1046—前771) 庙号姓名纪元时间在位年数 武王姬发前1046 4 成王姬诵前1042 22 康王姬钊前1020 25 昭王姬瑕前995 19 穆王姬满前976 55 共王姬繄扈前922 23 懿王姬囏前899 8 考王姬辟方前891 6 夷王姬燮前885 8 厉王姬胡前877 37 共和周定公、召穆公前841 14 宣王姬静前827 46 幽王姬宫涅前781 11 东周(前770—前256) 庙号姓名纪元时间在位年数 平王姬宜臼前770 51 桓王姬林前719 23 庄王姬佗前696 15 釐王姬胡齐前681 5 惠王姬阆前676 25

襄王姬郑前651 33 顷王姬壬臣前618 6 匡王姬班前612 6 定王姬瑜前606 21 简王姬夷前585 14 灵王姬泄心前571 27 景王姬贵前544 25 悼王姬猛前520 1 敬王姬匄前519 44 元王姬仁前475 7 贞定王姬介前468 28 哀王姬去疾前441 1 思王姬叔前441 1 考王姬嵬前440 15 威烈王姬午前425 24 安王姬骄前401 26 烈王姬喜前375 7 显王姬扁前368 48 慎靓王姬定前320 6 赧王姬延前314 59 秦世系表(?—前206) 庙号纪元时间在位年数 西周秦嬴不详不详秦侯不详不详公伯不详不详秦仲前844 23 东周 (春秋时代)秦庄王前821 44 秦襄王前777 12 秦文公前765 51 秦宁公前715 13 秦出公前703 7 秦武公前697 21 秦德公前677 3 秦宣公前675 13 秦成公前663 3 秦穆公前659 40 秦康公前620 13 秦共公前608 6 秦桓公前603 27 秦景公前576 40 秦哀公前536 36 秦惠公前500 10 秦悼公前490 14

【十六国皇帝】西凉皇帝

西凉皇帝 李暠 李暠(351年—417年),字玄盛﹐小字长生,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是其父李昶的遗腹子,十六国时期西凉国的建立者。自称是西汉将领李广之后,李氏先祖自汉代移居狄道,世为西州大姓,唐朝李氏亦称李暠为其先祖。 第一章李暠的生平 李暠(351年—417年),字玄盛﹐小字长生,汉族,陇西成纪人,是其父李昶的遗腹子,十六国时期西凉国的建立者。自称是西汉将领李广之后,李氏先祖自汉代移居狄道,世为西州大姓,东汉时有西凉军阀李傕,唐朝李氏亦称李暠为其先祖。北凉神玺元年(397年),段业自称凉州牧﹐以李暠为效谷县令,后又升敦煌太守。北凉天玺二年(400年),李暠自称大将军、护羌校尉、秦凉二州牧、凉公,改元庚子,以敦煌为都城,疆域广及西域。405年,改元建初,遣使奉表于晋,并迁都酒泉,与北凉长期争战。 李暠本人喜好读书,因此在位时注重文化教育,境内文风颇盛。建初十三年(417年),李暠过世,谥武昭王,庙号太祖。子李歆继位。 相关整本阅读https://www.360docs.net/doc/8f16280076.html,/ebook/4d4536da172ded630b1cb6b1.html 第二章李暠的主要事迹 北凉神玺元年(397年),段业自称凉州牧﹐以李暠为效谷县令,后又升敦煌太守。 北凉天玺二年(400年),李暠自称大将军、护羌校尉、秦凉二州牧、凉公,改元庚子,以敦煌为都城,疆域广及西域。405年,改元建初,遣使奉表于晋,并迁都酒泉,与北凉长期争战。 晋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北凉晋昌(郡治冥安,今甘肃安西县东南)太守唐瑶向敦煌、酒泉、晋昌、凉兴、建康、祁连六郡发出倡议,推举北凉敦煌太守李暠任冠军大将军、凉公,领秦凉二州牧,护羌校尉。同年,李暠在敦煌建立西凉国,疆域东自建康,西至鄯善。 安帝隆安四年(400),晋昌太守唐瑶将六郡檄交给李暠,并推他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领秦凉二州牧、护姜校尉。于是李暠的西凉政权建立了,年号为“庚子”。建国后,李暠以“诸事草创,仓帑未盈,故息兵按甲,务农养士”为指导思想;在政治上努力做到知人善任,积极纳谏,执法宽简,赏罚有信。他赦其境内,号召因战乱而背井离乡的百姓返回家园,重视农桑,并给这些重返家乡的百姓以优惠待遇和资助,很快就有逃民2.3万多户迁回

帝王顺序表

史前时代错误! 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高等灵长类中华曙猿在4,500万年前生活在中国江南一带。考古证据显示224万年至225万年前,中国就有直立人居住,目前考古发现的有巫山人、元谋人、蓝田人、南京直立人、北京直立人等。这些都是目前所知较早的原始人类踪迹。 中国史前时代的各种文化是经过以下几个阶段:以直立猿人为主的旧石器时代早中期(距今约50至40多万年前),接着进入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以山顶洞人为代表,距今约在20至10余万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代表性文化是裴李岗文化,这一时期属于母系氏族社会,社会尚无明显分层。紧接着是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中期,这一时期,社会性质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逐渐加深,同时生产力水平有显著提高。而以龙山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约出现在四千多年前。目前考古工作已经在长江、黄河流域发现数个属于这一时期的城址群,如中原城址群、江汉城址群、海岱城址群等。这或许表明在龙山时代,社会的组织形态发生较大的转变。 根据现在的考古学研究,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呈现多元并立的情形:约7,000年到5,000年前在河南省、河北省南部、甘肃省南部和山西省南部出现的仰韶文化便具备使用红陶、彩陶以及食用粟米和畜养家畜的特质。而大约在同一时间,尚有在浙江省东边出现的河姆渡文化、浙江省北边出现的良渚文化、山东省的大汶口文化。 传说时代 华夏文明形成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早期的历史,口口相传。神话中有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的説法。 三皇五帝传説中的三皇五帝,是夏朝以前数千年杰出首领的代表,具体而言有不同的説法。三皇一般指燧人、伏羲、神农以及女娲、祝融中的三人。五帝一般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自三皇至五帝,历年无确数,最少当不下数千年。 炎黄蚩尤据现今整理出来的传说,黄帝原系炎帝部落的一个分支的领袖,强大之后在阪泉之战中击败炎帝,成为新部落联盟首领,之后又与东南方的蚩尤部落发生冲突,在涿鹿之战中彻底击败对手,树立自己的霸主地位。 后来黄帝的孙子颛顼和玄孙帝喾继续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帝喾的儿子尧继位,他是一名贤君,创立禅让制,传位给舜。在舜时期,洪水泛滥,鲧采用堵塞的方法,结果洪水更厉害了,鲧被处决,他的儿子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成功治理洪水,因此被推举为首领。 历史朝代 排列: —朝代---起讫年代---都城---今地---开国皇帝---末代皇帝— 一、上古【三皇五帝】,存在争议。 三皇五帝年表 燧人氏约公元前10000年在位110年

中国历代君主世系简表

中国历代君主世系简表 上古时代炎帝神农氏 黄帝轩辕氏 少昊金天氏 颛顼高阳氏 帝喾高辛氏 帝挚高辛氏 唐尧放勋 虞舜重华夏: (前2070—前1600),禹(姒文命)始建国,亡于商。姒姓。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建都: 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东),帝禹建立夏朝时所定首都;阳翟(今河南禹州),帝禹迁都; 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帝启迁都…… 1、夏禹45年 2、帝启29年 3、太康29年 4、仲康l3年; 5、帝相28年--(羿-寒浞) 6、少康21年 7、帝杼17年;

8、帝槐44年9、帝芒l8年lO、帝泄21年l1、不降59年; l2、帝扃2l年l3、帝廑2l年l4、帝孔甲3l年l5、帝 皋l1年; l6、帝发l1年17、履癸52年。商: 商王朝(前1600—前1046),高祖太武王成汤(子履)灭夏建立王朝; 世祖文成王盘庚(子旬)迁殷后又称为殷朝(前1300—前1046),亡于周。 其实在之前的几百年,子契因为随禹治水有功,被虞舜封于商。 从此商先后作为虞、夏的诸侯国,一直到商汤灭夏成为商朝。商朝首都也特别多,这里说商王朝建立以后的三个著名都城: 西亳(今河南洛阳偃师西),高祖太武王成汤迁都; 殷(今河南安阳):世祖文成王盘庚迁都; 朝歌(沬,今河南淇县),武祖烈王武乙迁都。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 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

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周: 1.西周王朝(前1046—前771),武王(姬发)灭商建立王朝,结束于犬戎。 在此之前,后稷姬弃被虞舜封于邰,作为虞、夏、商的诸侯国。 此后,一度改国号豳(邠,今陕西郴县),至太王(文王的父亲)时期才改国号周。 周在成为王朝之前也数次迁都,灭商后以镐京(西都宗周,今陕西西安长安西北)为首都。 不久,成王(姬诵)又以洛邑(东都成周,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为陪都。 2.东周王朝(前770—前256),平王(姬宜臼)迁国,亡于秦。 东周起先以陪都王城(洛邑/河南,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为首都; 后来,又以成周(洛阳,今河南洛阳白马寺东)为都城,实际上两座城都在今天的洛阳内。西周:

五胡十六国诸帝世系

五胡十六国诸帝世系详 【五胡】即鲜卑族,匈奴族,羯族,氐族,羌族。若是【六夷】,那就还要加上賨人。 【十六国】成汉,汉赵(后称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 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但并不仅仅只有十六个国家 【汉】汉光文帝刘渊:304年登基于左国城,匈奴族 汉废帝刘和:310年7月18即位,不久被刘聪攻杀。 汉昭武帝刘聪:310即位,316年派刘曜攻陷长安,灭西晋 汉隐帝刘粲:318年,在位三个月,被大将军靳准所杀 汉和武帝靳准:318年8月--12月 【前赵】前赵秦王刘曜:刘渊堂侄,尽灭靳氏后即汉帝位,迁都长安,改国名 前赵,匈奴族 前赵摄政太子刘熙:329年亡国前夕登基。被后赵所灭。 【成汉】成汉武帝李雄:成汉景帝李特第三子,成汉秦文王李流侄。304年称王,306年称帝。建国成。定都成都。巴氐人(賨人) 成汉哀帝李班:334年6月到10月在位。 成汉幽公李期:在位4年,被堂兄李寿夺帝位,自缢而死 成汉昭文帝李寿:成汉景帝李特侄,李骧子。338年杀尽李雄诸子, 改国号为汉 成汉归义侯李势:347年投降东晋桓温 【前凉】前凉昭公张寔:前凉武穆王张轨子,314年继任凉州刺史,名义上仍属 东晋。汉族。 前凉成公张茂:修建国都姑臧城。324年投降前赵刘曜,接受前赵 官爵。 前凉文公张骏:仍然心向东晋,但前凉相对东晋已成飞地。335年 征服西域。

前凉桓公张重华:被晋朝封为西平公。349年抛弃祖训,称王。情绪化的帝王。 前凉哀公张曜灵:在位1个月,355年11月登基。 前凉威公张祚:张骏庶长子,哀公张曜灵伯父。废张曜灵后自立,后称帝。在位2年,355年在部众反抗中被厨子徐黑杀死。 前凉冲公张玄靓:张重华少子,在位8年,去凉王号,被张天锡派人杀死。 前凉归义侯张天锡:张骏少子,在位13年,376年归降前秦苻坚,后投奔东晋。 【后赵】后赵高祖石勒:奴隶皇帝,319在襄国建赵。329年灭前赵,330年称大赵天王,后称帝,次年迁都邺城。发展生产。333年病死。羯族。 后赵海阳王石弘:在位1年,被石虎废杀。 后赵太祖石虎:石勒侄,生性残暴。杀尽石勒诸子。348年称帝,349年病死。 后赵少帝石世:在位33天。349年4月被废。 后赵彭城王石遵:废石世后自立称帝,在位183天,被冉闵部下所杀。 后赵义阳王石鉴:杀死石遵后称帝,在位103天,350年被冉闵夺去帝位,被杀。 后赵新兴王石袛:在位2年,被大将军刘显所杀。刘显投降冉闵。【前燕】前燕文明帝慕容皝:前燕武宣帝慕容廆第三子,337年自称燕王,建立前燕,迁都龙城,击败后赵进攻,破高句丽,袭夫余,攻灭鲜卑宇文部。与民休息的政策。348年死。鲜卑族。 前燕景昭帝慕容儁:348年九月即位,352年灭冉魏,迁都蓟城,称帝,后迁都邺城,前燕进入鼎盛期。360年死。

请问诸位有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姓“付”(傅)的人做皇帝的吗请详细说

请问诸位有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姓“付”(傅)的人做皇帝的吗请详细说 应该没有的,以下几乎包含所有皇帝姓氏。 1.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2汉高祖刘邦 3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 4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5三国魏武帝(曹操)——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6.三国魏文帝(曹丕)——政坛、文坛双峰并峙的皇帝 7.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智慧与魅力并存的皇帝 8.三国吴大帝(孙权)——智勇兼备的英雄 9.西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 10.东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的第一代皇帝 11.十六国汉光文帝(刘渊)——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国皇帝 12.十六国前赵皇帝(刘曜)——神射手 13.十六国后赵高祖(石勒)——受汉文化相关信息涩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您有不想去的......涩叔跟谷岳刘畅熟吗嘻嘻,阿涩,能不能把你旅途中经历过的最感......我在曼谷生活了几年,想知道涩哥对曼谷的感......克罗米芬普罗米修斯下载普罗米修斯高清西安相声满腹经纶普罗米修斯盗火影响较深的少数民族皇帝 14.十六国前秦宣昭帝(苻坚)——古代三位最杰出的皇帝之一 15.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 16.南北朝南齐高帝(萧道成)——“鱼鳞子” 17.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鲜卑骄子

18.南北朝北齐文宣帝(高洋)——历史上最癫狂的皇帝 19.南北朝时代南朝陈国皇帝陈叔宝-隔江犹唱后庭花 20.南北朝时代南朝梁 ... 应该没有的,以下几乎包含所有皇帝姓氏。 1.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2汉高祖刘邦 3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 4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5三国魏武帝(曹操)——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6.三国魏文帝(曹丕)——政坛、文坛双峰并峙的皇帝 7.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智慧与魅力并存的皇帝 8.三国吴大帝(孙权)——智勇兼备的英雄 9.西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 10.东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的第一代皇帝 11.十六国汉光文帝(刘渊)——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国皇帝 12.十六国前赵皇帝(刘曜)——神射手 13.十六国后赵高祖(石勒)——受汉文化相关信息涩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您有不想去的......涩叔跟谷岳刘畅熟吗嘻嘻,阿涩,能不能把你旅途中经历过的最感......我在曼谷生活了几年,想知道涩哥对曼谷的感......克罗米芬普罗米修斯下载普罗米修斯高清西安相声满腹经纶普罗米修斯盗火影响较深的少数民族皇帝 14.十六国前秦宣昭帝(苻坚)——古代三位最杰出的皇帝之一 15.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