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中国文化课之中国龙的故事

合集下载

《中国龙》教案及试讲稿分享

《中国龙》教案及试讲稿分享

《中国龙》教案及试讲稿分享《中国龙》教案及试讲稿《中国龙》教案一、课题:中国龙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 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国龙的历史、象征等知识,与同学合作完成舞龙道具。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的过程,了解龙造型、意义等知识,激发学生创作的主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中华文化的历史悠久,产生作为“ 龙的传人” 自豪感。

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龙的历史,了解龙的象征意义,体会龙的精神。

难点 :在感悟“ 龙” 文化的基础上,合作制作一件有精气神的舞龙道具。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演示法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视频八、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1.教师歌曲导入,演唱《龙的传人》,提问,我们为什么被称为龙的传人呢 ? 2.引导学生回答,因为我们是炎黄子孙,进而引出课题《中国龙》。

(二 )讲授新知 1.初步感知 1)教师展示龙文化的视频,提问:你了解哪些中国龙文化的历史 ?(中国文化中,龙有重要的作用,新石器时代出现,周确定大致造型,汉代与皇权联系在一起,明清达到艺术巅峰,现代只是一种符号图形 ) 2)提问:龙象征什么呢 ?(原始人崇拜的图腾,象形幸福、吉祥、威武,现代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 3)教师放大龙的图片,四人小组观察讨论。

4)龙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 ?(龙头、龙身、龙尾 ) 5)组成龙的各个部分代表了什么 ?(龙身如蛇灵敏矫健、龙鳞如鱼鳞,条理有序,龙爪如鹰抓,扎实气魄,龙角如鹿角,风华稳重, ) 教师总结:集多种优势于一身的万物之灵,代表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2.深入探究 1)教师播放不同时期龙的图片,四人小组观察讨论。

2)不同时期的龙表现特征有什么不同 ?(新石器时期龙的形象比较简单,比较接近猪的形象,在汉代的时候呢龙头又比较像马,到了隋唐时期,龙的形象就跟现在比较接近,而到了明清时期龙就看上去比较苍老。

) 3)画龙的要点是什么 ?(画龙技巧:昂首、张口、露齿、睁眼,才能画出龙的气魄 ) (三 )教师示范播放教学视频,展示制作舞龙道具的过程,重点讲解关键环节。

《中国龙》课件02

《中国龙》课件02

老九:貔貅 pí xiū
貔貅是以财为食的,纳食四方之财 。 和龙狮一样,有将这地方的邪
气赶走、带来欢乐及好运的作用。
蒲牢(pulao)
生活在海边, 受击就大声吼 叫,充作洪钟 提梁的兽钮平 时最怕的是鲸 鱼。每每遇到 鲸鱼袭击时, 蒲牢就大叫不 止。
麒麟:
传说中记载的神马, 与凤、龟、龙共称 为“四灵”,是神 的坐骑,现实中常 认为长颈鹿是麒麟 的原型,常用来比 喻杰出的人。
朝天吼:
传说是龙 王的儿子, 上传天意, 下达民情。 在天安门 的蟠(pán) 龙柱上就 有朝天吼。
螭首(chī shǒu):
螭: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属传说 中的蛟龙类。 首:头,脑袋。
故 宫 太 和 殿 下 的 螭 首
• 划龙舟的节日是?
赛龙舟
线 描 表 现 :
神 话 传 说 中 的 龙 女
老二:睚眦(yazi)
龙身豺首,性格 刚烈,好勇擅斗, 嗜杀好斗,总是 嘴衔宝剑,怒目 而视,刻镂于刀 环、剑柄吞口, 以增加自身的强 大威力。
老三:狴犴 (bi’an)
样子像老虎,是威力的象 征,因此把它装饰在监狱 的大门上,用来威吓罪犯。
老四:狻猊(suānni)
形如狮,喜烟好 坐,所以形象一 般出现在香炉上, 随之吞烟吐雾。 佛祖见它有耐心, 便收在胯下当了 坐骑。所以形象 一般出现在香炉 上,随之吞烟吐 雾。
《 中 国 龙 》 课 件
中华民族是龙的后代是龙的传人!
希望我们每个中国人成为一条中国龙 !
下面我们来了解下—中国龙
古代
皇权,神权 有不可侵犯的威严
今天
龙的精神是 团结统一、 进取自强、 宽厚包容 诚信义勇 的民族精神
中国——龙的国度,龙的传人

传统龙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体现

传统龙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体现
传 统 龙 文 化 在 对 外 汉 语 教 学 中 的 体 现
刘 明 佳
( 林大学 文学院 , 吉 吉林 长 春 1 0 1 ) 3 0 2 摘 要 :中 国 人 自称 “ 的 传 人 ” 以 龙 为 尊 , 下 数 千 龙 , 上 年 , 已渗 透 到 中 国社 会 的 各 个 方 面 , 政 治 、 事 、 龙 在 军 宗教 、 哲 学、 济、 化 、 术、 经 文 艺 民俗 等 领 域 , 都 作 为 重要 的组 成部 分 , 龙 以盘 旋 、 跃 、 飞 等 多种 形 式 , 腾 奋 占据 着 醒 目的位 置 , 现 着文 体 化 的 丰 富 内涵 。 以说 不 了解 龙 文 化 . 无 法 了解 古 老 的 中 华 可 就 文 明 。对 于外 国 留 学 生 来说 。 国龙 文 化 是 神 秘 的 . 中 生动 地 讲 述 出龙 文 化 的 内涵 ,对 帮 助 留 学 生 更好 理 解 中 国文 化 起 到 至
( ) 文 化 在 皇 权 中的 体 现 一 龙 在 原 始社 会 中 , 龙作 为超 自然 的象 征 . 是全 社 会共 同的 精神 财 富 。到 了奴 隶社 会 的初期 , 位等 世袭 制 度 的产生 和 奴隶 阶级 皇 对 社会 财 富 的 占有 , 龙被 转 化 为最 高 统治 者 的祖 先 , 种 观念 发 这 展 到 了 封 建 社 会 , 建 帝 王 把 龙 当作 个 人 绝 对 权 威 的标 记 。 封 在 中 国封 建 社 会 , 似乎 没 有 哪个 帝 王 不 说 自己是 龙 的。 秦
中 国古 代 北 方 的匈 奴 人 , 方 的楚 人 、 人 . 是 以龙 为 南 越 都 图腾 的 民族 。 具 有 强 大 生 命 力 的 民 间文 化 中 . 的题 材 占有 在 龙 极 为 重 要 的 地 位 。 民间 , 们 习惯 把 有 权 势 地 位 的人 比作 龙 在 人 凤 。在 民间 文 学 艺 术 中 , 的形 象都 是人 格 化 的 . 拿 海 龙 王 龙 就 的形 象 来 说 , 的为 民造 福 , 的与 民为 害 。 我 国各 地 , 去 有 有 在 过 人 们 建 有 祈 祷 风 调 雨 顺 、 丰 收 的龙 王庙 , 是 人 们 对 超 自然 保 这 力 盲 目崇 拜 的 结 果 。民 间鲤 鱼 跳 过 龙 门就 能成 为 龙 的 传 说 , 潜 藏 着 世 俗 与 神 奇 、 凡 与 伟 大 之 间 可 以转 化 的辩 证 观 点 。 逢 平 每 喜 庆 节 日 , 式 各 样 的舞 龙 活动 便 在 黄河 上 下 、 江 南 北 的 谷 各 大 场 、 巷 、 院 、 边 乃 至 城 市 中 心 展 开 。 的 品种 丰 富 多 彩 , 村 街 海 龙 有竹龙 、 龙 、 龙 、 龙 、 龙 、 龙 , 荷花和 蝴蝶组成 的 木 荆 草 布 纸 有 “ 叶 龙 ” 用 长 板 凳 首 尾 钉 上 铁 扣 子 , 在 一 起 的 “ 凳 龙 ” 百 , 连 板 , 将 一 棵 棵 大 白 菜 插 上 竹 竿 , 间 串 绳 索 的 “ 龙 ” …正 因 为 中 菜 … 龙 这 一 动 物 的人 格 化 及 其 蕴 藏 着 哲 理 思 想 和 人 民对 美 好 生 活 的 愿 望 ,所 以龙 一 直 是 中 国各 族 人 民喜 爱 的 体 育 活 动 和 文 艺 活 动 的 重要 道具 , 别 是 赛龙 船 和龙 舞 。 特 龙舞 的活 动 在 汉 代 已 见 于 文 献 记 载 , 在 汉 代 的 石 刻 中 反 映 出来 。 并 三 、 外 汉 语 教 学 中 的 龙 文化 对 中 国人 可 以说 “ 龙 书 、 龙 戏 、 龙 歌 、 龙 舞 、 龙 树 、 读 演 唱 跳 栽 养 龙花 、 龙菜 、 龙茶 ”以“ ” 名 、 龙 、 龙 、 龙 、 吃 喝 , 龙 为 说 写 画 雕 龙 、 龙 、 龙 、 志成龙 , 处有龙 、 时见龙 , 舞 赏 立 处 时 哪里 有 华 人 , 哪 里 就有 龙 。 人 已经 把龙 文 化 带 到 世 界 各 地 。 于 学 习 汉 语 华 对 的外 国人 来 说 , 中 国龙 是 一种 很 奇 妙 的 动 物 ,与 西方 的龙 相 比 , 国龙 具 有 特 殊 的 文 化 底 蕴 和 深 远 的意 义 。 一 种 文 化 的 中 是 传 承 。 习 者 掌 握 这种 龙文 化 不 仅 仅 是 对 知 识 单 纯 的把 握 . 学 更 重 要 的 是 能 够 把 这 种 知 识 转 化 为 跨 文 化 交 际 中 的交 际 能 力 , 也 就 是 能正 确 理 解 语 言 中的 文 化 内 涵 , 自觉 遵 守社 会 规 约 。 对 此 , 对 外汉语教学 中 , 们要 重视对龙文 化渗透和 引导 , 在 我 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身边随处可见的“ ” 龙 的意 义 。 在 中 国古 代 经 典 著 作 中几 乎 每 一本 书都 有 关 于龙 的传 说 和 神话 。 对 外 汉 语 的 教材 中 . 及 龙 的 主要 是 一 些 带 有 龙 字 在 涉 的成 语 、 后语 、 故 事 等 . 着 语 言 学 习 的 深 入 , 就 在一 些 歇 小 随 龙 比较 长 的篇 章 中 出现 了 , 有 鲜 明 的 拟 人 形 象 和 象 征 意 义 , 具 带

《中国龙文化》课件

《中国龙文化》课件
龙的形象也寓意着创新和进取精神 ,鼓励人们在追求个人和民族发展 的过程中勇于开拓、不断进步。
信仰与传承
龙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成为中 华民族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维系 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03 龙的形象与艺术表现
龙的形象特征
龙的形象通常被描绘为一种神 秘的生物,具有强大的力量和 威严。
龙的头部像驼头、鹿角、蛇颈 、龟眼、鱼鳞、虎掌、鹰爪、 牛耳,是中国传统中的九种动 物特征的组合。
、社会和谐等方面的考量,实现文化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展望龙文化的未来发展前景
01
国际文化交流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龙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将
有更多机会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增进世界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02
文化产业升级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升级,龙文化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有望成为具
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03
可持续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龙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
《中国龙文化》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龙文化的起源 • 龙文化的象征意义 • 龙的形象与艺术表现 • 龙文化的传承与影响 • 龙文化的未来发展
01 龙文化的起源
龙的起源传说
龙的起源众说纷纭,其中最为流传的是“天龙下凡”的传说。据传,远古时期, 天上的神仙为了拯救苍生,化身为龙,下凡传授农耕、治水等技艺,从而开启了 华夏民族的文明史。
05 龙文化的未来发展
保护和传承龙文化的意义
保持文化多样性
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龙文化有助 于保持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
弘扬民族精神
龙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力量和独立精神,传承龙文化有助 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有关龙文化的内容

有关龙文化的内容

有关龙文化的内容《龙文化》篇一:《龙文化》龙,在中国那可是相当牛的存在,简直就是超级大明星。

你要是在中国混,不知道龙文化,那就好比外国人不知道lady Gaga一样out。

我记得小时候,每到过年,村里就特别热闹。

到处都能看到龙的影子,像什么舞龙灯啊。

那些个大汉们,把龙灯舞得虎虎生风。

那龙灯做得可精致了,五彩斑斓的,在夜里就像一条闪闪发光的彩带在飞舞。

我就像个小跟屁虫似的,跟在舞龙队伍后面跑,感觉自己就像被龙的神秘力量给吸引住了。

我当时就想,这龙可真酷,为啥大家这么喜欢它呢?后来我才知道,龙在咱中国文化里那象征可多了去了。

它可能是权力的象征,皇帝老儿不是老说自己是真龙天子嘛。

这就有点夸张了哈,难不成他还能真变成龙飞起来?不过这也说明龙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那是相当的高。

龙还可能是吉祥的代表,大家都盼着龙能给带来好运。

就像有些人家盖房子,还会在房梁上雕个龙的图案,说这样能镇宅。

我就寻思,这龙真有这么大能耐?也许就是大家的一种美好的愿望吧。

龙文化可不仅仅是这些个象征意义。

龙还出现在好多故事里呢。

像叶公好龙,这个叶公啊,口口声声说喜欢龙,结果龙真来了,他却吓得要死。

我就觉得这人有点搞笑,你说你不喜欢就不喜欢呗,还装。

这也从侧面说明龙在人们心中是很有威慑力的。

还有哪吒闹海,那里面的龙也是有好有坏。

这龙啊,感觉就像人一样,有各种各样的性格。

这是不是也说明咱中国人把龙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呢?龙文化在中国已经传承了几千年,它就像一棵大树,深深扎根在我们的土地上。

可是现在呢,我有时候会担心,这龙文化会不会慢慢被大家给淡忘了呢?你看现在的年轻人,好多都追那些外国的超级英雄,像蜘蛛侠啊、钢铁侠啊。

当然我不是说这些不好,但是咱们自己的龙文化也不能丢啊。

咱不能让龙文化变成一个老古董,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

也许我们可以把龙文化和现代的东西结合起来,比如说做一些龙主题的动漫、游戏啥的。

这样既能让龙文化传承下去,又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

中国龙说课稿3篇

中国龙说课稿3篇

中国龙说课稿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场文书、书信函件、教学范文、演讲致辞、心得体会、学生作文、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工作报告、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rrespondence, teaching samples, speeches, insights, student essay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work repor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龙说课稿3篇中国龙说课稿1一、主题背景说明:从古至今,龙与中国人的关系非常密切,龙和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对外汉语中中国龙文化的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中中国龙文化的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中中国龙文化的教学研究作者:李妍妍来源:《牡丹》2016年第21期“龙”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定位不同,不论是“龙”在文化中的寓意,还是人们对“龙”的态度上,双方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对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本文主要以龙文化作为主要导入点,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的龙文化,探究传播中国龙文化的方法,让留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

一、“龙”在中西方文化中内涵的差异性(一)中西龙文化起源的不同中国的龙文化起源于古代神话传说,“龙”在原始社会是能兴风作雨的神物,寄托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在西方,“龙”起源于毒蛇禁忌习俗。

西方人认为龙是具有法力的妖怪,是一种会对人类造成威胁的怪兽,西方人对龙只有厌恶和憎恨。

(二)中西方龙的形象不同龙在中国是图腾形象,是古人结合想象和现实生活幻想出来的一种不存在的动物。

而在西方,龙总是以凶恶的样子出现,是一种会喷火的怪兽。

中国龙和西方龙在形体方面并不是一种动物,不能混为一谈。

(三)中西方龙的代表意义不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总是代表积极正面的力量。

“龙体、龙袍、真龙天子”等,都说明了“龙”在古代地位的尊贵;在西方人眼里,“龙”却是恶魔的化身,圣经中“龙”是基督教的敌人撒旦的化身,是丑恶的,长期被基督教统治。

(四)“龙”在中西方语言中的差异“龙”在汉语词汇中,有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三种色彩含义,如“望子成龙、攀龙附凤、来龙去脉、降龙伏虎”等,但从数量上看,褒义词远远多于中性词和贬义词。

然而,在英语中,“Dragon”表示褒义词的基本没有,中性词也就只有少数,如Lighr dragon(轻型大炮牵引车)、Dragon fly(蜻蜓)等,更多的是贬义色彩,如“Like a dragon(凶狠地)、Sow dragon teeth(不和的种子)、Chase the dragon(吸毒)、Dragon's teeth(斗争的根源),等等。

二、中西龙文化差异成因(一)地理环境不同依据中国一些考古实物和古文的描述,中国龙的主要形态特征是蛇身。

中英龙文化对比及龙族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精品文档8页

中英龙文化对比及龙族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精品文档8页

中英龙文化对比及龙族词的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反映着文化的方方面面。

人们要想学好一门语言,了解与之相关的文化是基本的前提。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一部分,那些承载了本民族文化附加意义的大量词汇,不但承担语言的使命,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汉语中的“龙”就是比较典型的这类词。

汉语学生通过学习词汇了解其背后的文化,从而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更好地掌握这门语言。

因此,以“龙”为代表的这类词汇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应与文化教学相结合。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引入龙文化词汇教学,揭示其教学的原则与方法,从而可以探究文化承载词这一大类词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理论与方法。

一、中英龙文化内涵比较中英两国人民对龙的观点是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

基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宗教习俗、地理位置等原因,龙在中英文化中的地位和形象是差异巨大的,从而形成龙文化的不同内涵。

可以肯定地说,汉语中的“龙”与英语中的“dragon”是不同的,这两个词是无法对等的,但是,由于一些历史政治原因或者翻译不严谨的问题,这两个词在翻译时被通用,这是值得引起人们注意的问题。

(一)中英“龙”的不同形象和习性首先,在形象上,中国和英国的龙有着显著的差别。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的动物,具有蛇身、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口角有须、额下有珠的形象,是现实中存在的动物的综合体,产生于远古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缺乏知识的先民无法正确认识大自然的自然现象,认为天上有神异之物主宰着刮风下雨,于是有了龙崇拜,认为龙是管理风调雨顺的神仙,备受人民的尊崇,因而古代的龙王庙特别多。

在集中了各类动物的特点之后,加上文学作品的渲染和人们适当的想象,它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崇拜的龙的形象。

英语dragon源自于希腊语,本义为“to see,to look at(看,看守)”。

传说中的dragon是看守财物的怪物,长有翅膀,类似鳄鱼,口吐烈焰,生性凶残,令人望而生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中国文化课之中国龙的故事
Magical Chinese Dragon
对外汉语课程教学对象:此课件适用于中等汉语水平国外汉语学习者。

教学对象:此课件适用于中等汉语水平国外汉语学习者。

教学内容:龙的起源,龙字演变,龙的成语故事,有关龙的歌曲欣赏和游戏等。

教学建议:1.教师身着带有龙形图案的服装。

教师身着带有龙形图案的服装 2.准备剪刀、彩纸若干用于教学剪纸游戏环节。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教学素材进行整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教学素材进行整再用于实际教学过程。

神奇的中国龙
Magical Chinese Dragon
主要内容:Dragon 和龙中国人生活中的龙龙的特征龙的历史龙字演变成语故事歌曲欣赏
中国龙的特征:
能腾云驾雾
头上有角
遍身鳞甲尖利的爪身体庞大
中国龙和外国龙的区别
龙是十二生肖中人们喜欢的动物龙是十二生肖中人们喜欢的动物十二生肖
中国龙的特征Features of Loong 蛇身猪头鹿角
龙是以蛇为主体的图腾
Loong is the totem of Chinese nation, originated in ancient time. The image of loong comes from snake. 中国龙起源
在远古氏族社会时,以蛇为图腾的黄河流域的华夏族战胜了其他氏族,后来华夏族又联合了其他氏族,组成了巨大的氏族部落联盟,同时吸收了其他氏族的图腾,组合成龙图腾
龙的起源与农业生产有关
原始农业时期,没有灌溉工程,必须依赖雨水,更怕河水泛滥,于是便渴望有一种控制水的能力。

但在当时,他们实在难以具有这种能力,便将希望寄托在所创造的龙的这种神话形象上。

1987年在河南濮阳发掘了一处距离今天6000多年仰韶文化早期的大墓,在男性墓主人身边出土了一条用蚌壳堆塑的龙,这是目前我们见到的最早的龙,人称“中华第一龙”
中国龙的历史: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龙是皇权的象征,单词:龙椅龙床龙颜大怒龙床
龙的歌曲:龙的传人
龙的成语:龙飞凤舞叶公好龙龙蟠虎踞望子成龙龙争虎斗龙吟虎啸画龙点睛飞龙乘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