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的内寄生虫病

合集下载

鹌鹑易得哪几种常见病,怎样防治?

鹌鹑易得哪几种常见病,怎样防治?

鹌鹑易得哪几种常见病,怎样防治?
白痢疾。

这是对雏鹑危害较大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雏鹑感染后即会出现拉白痢、瞌睡、食欲消失等症状。

这种病主要是通过被细菌污染的孵化器、饲料、饮水传染所致。

预防的主要方法是对种蛋,孵化器、食槽、饮水器等用具进行定期消毒。

育雏室也要保持干燥清洁,温度适宜。

治疗方法是;①呋喃唑酮按0.02%,或用呋喃西林按0.01%拌入饲料中喂服,连喂3天;②用土霉索或四环素,每日只喂1-2毫克,连喂3-4天;③用氯霉素或金霉索按0.2%拌入饲料或饮水中喂3-4天。

2.球虫病。

这是常见肠遭寄生虫病,四季均可发生,而多见于潮湿季节。

这种病是通过由球虫卵囊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传染所致。

患病鹑的症状是拉血痢,反应迟钝,羽毛倒竖,肛门粘满痢粪,身体逐渐消瘦,并出现贫血状态,严重的闭目呆立,甚至昏迷而死。

预防方法:①育雏器,鹑舍经常用20%的石灰乳或2%的烧碱溶液进行消毒,以防止虫卵传染;②幼鹑用呋喃唑酮、球痢灵、磺胺二甲基嘧啶等抗球虫病药拌入饲料中喂服,用量为各自治疗剂量的一半。

治疗方法:①用球痢灵按0.01-0.02%拌入饲料中,连喂5~7天;
②用青霉素,按每只雏鹑200-300国际单位,放在清水中溶解,然后一半拌入饲料,一半作饮水喂服,连喂3天。

3.霍乱病,也叫败血病,多见于成年鹑和产蛋鹑,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而发病。

患鹑症状是体温升高,不吃食,喜饮水,翅膀
1。

鹌鹑球虫病的诊治

鹌鹑球虫病的诊治

鹌鹑球虫病的诊治1发病原因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每年的6~8月份多发,多雨、潮湿、高温的季节最适应卵囊的发育,发病感染最多。

鹌鹑群饲养密度过大,鹌鹑舍潮湿、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饲料配合不当等都是本病的诱因。

另外,在鹌鹑群发生某些疾病以及饲料中维生素A、硒和维生素E等含量不足时,为孢子的入侵提供方便。

2临床症状鹌鹑群突然发病,病雏发育不良,羽毛松乱,翅下垂,眼半闭,缩颈呆立或挤成一堆。

不食,嗉囊充满液体,下痢,粪便呈黄褐色或灰黄色粘液性,混有血液,似西红柿样粪便,以后排带血液的粪便,明显贫血,自血便后1~2天内大批死亡。

部分鹌鹑兴奋不安,后期两翅下垂、共济失调、昏睡,死前尖叫数声,死后腹部向上,两腿后伸,全身苍白。

成年鹌鹑采集减少,产蛋下降或停止,极度消瘦,病程7~20天。

3剖解变化死亡鹌鹑嗉囊空虚或充满液体,小肠肿胀,浆膜面呈奶酪样色泽,空肠、回肠呈弥漫性出血和充血,肠道内含有大量血液、粘液,黏膜上有无数粟粒大的出血点和灰白色病灶。

盲肠肿大,内有大量粘稠或稀薄血液,肠壁变薄,黏膜呈炎性出血。

4实验室诊断取有典型症状病鹌鹑的新鲜粪便或病死鹌鹑肠管病变部刮屑物2~5克,加入少量饱和盐水,用玻棒将粪便捣成糊状,然后添加饱和盐水,其量约为粪便的10-20倍,充分搅拌,用2层纱布滤过,将滤液装入水平放置的直径约1厘米的小瓶内,使液面稍凸出于瓶口。

10分钟后用清洁无油脂的盖玻片平平地接触瓶顶的液面,立即提起盖在载玻片上镜检,可见到数量不等的球虫卵囊,卵囊呈无色或黄色、圆形或椭圆形,有2层轮廓的卵囊壁。

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确定为球虫病。

5防治措施5.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鹌鹑舍、饲料、饮水的清洁卫生,粪便、污物等及时清除,堆积发酵,利用堆肥发酵产生的热和氨气完全杀死鹌鹑粪中的卵囊。

外来人员更换鞋和工作服,保证鹑舍适宜的温、湿度和密度,进行适量的通风。

饲料的营养要全面。

5.2药物预防1-25日龄前用预防量0.025%(10千克饲料中加2.5克)抗球虫药“球痢灵”(二硝托胺)拌料;25日龄以后根据大群情况选用0.5%磺胺二甲嘧啶拌料投予适量剂量饮水进行控制,同时用抗菌药物控制肠炎;45日龄后添加中药抗球虫制剂,连用3个疗程,每个疗程5天。

鹌鹑的内寄生虫病

鹌鹑的内寄生虫病

鹌鹑的内寄生虫病1.球虫病鹌鹑感染球虫卵囊,孢子在肠道中游离出来,钻入肠壁上皮细胞内,发育成裂殖体~裂殖子,再进入肠壁上皮细胞内发育成裂殖体,反复几次后,使肠壁严重损坏,肠道出血。

简言之,是鹌鹑感染球虫后诱发的肠壁严重损坏、出血的症状。

[临床症状]贫血,羽毛松乱,雏鹑缩头呆立,严重时食欲废不饮水,粪便带有鲜血、血块、死肉串等。

轻度球虫病患鹑,粪便稀黄,稀水样粪便中间有成形粪便,或者成形粪便表面有血丝。

死亡率升高,死亡率高达30%一50%。

[剖检变化]主要病变是小肠、盲肠肿胀,肠壁有点状、斑状出血,呈暗红色。

肠道内充满凝血块、血团,内容物混有血液及干酪样坏死物。

[防治]及时清理粪便,更换笼底垫布,清理消毒笼底网、粪便,减少鹌鹑与粪便接触的机会。

进鹑前对笼网用喷灯火焰消毒,杀死球虫卵囊。

防止粪便污染饲料。

病情严重的鹑群用三字球虫粉50克十25千克水,混合均匀,饮水3一5天,在24小时停止死亡。

球速治50克十50千克水混匀,连饮5天。

对于食欲废绝,无饮水欲的病鹑,用滴管吸取上述药液滴滴口,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也可在饲料中添加克球粉、氯苯胍、球净等抗球虫药。

2.鹌鹑的白细胞原虫病白细胞原虫病白是由住白细胞原和卡氏白细胞原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

白细胞原虫病寄生在红细胞、单核细胞、内皮细胞以及内脏器官的实质细胞中。

每年夏秋季蚊子、纳虫和蠓虫活跃的季节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临床症状]急性暴发,病鸡精神不好,食欲废绝,严重者呼吸困难,咯血,体温升高。

排绿色或黄绿色粪便。

倒提病鹑,从口腔流出淡绿色液体,一般2-3天死亡。

病程长者食欲变差,贫血,消瘦,脚软,排绿色粪便,10一15天死亡。

蛋鹑产蛋率下降。

有的的病鹑死前摇头、颤颈、猛烈挣扎后爬地,呼吸微弱、但不立即死亡;胫部、趾部皮下有红色结节样出血点,俗称红腿病。

皮肤襄周围出血。

[剖检变化]主要剖检症状是肝脏表面、肠壁层、肠系膜、肌胃脂肪表面、腹脂表面和肌肉表面有小米粒大小的出血囊(一个或者多个突起于表面,有时候白色或者黄色)心外膜有白色小结节。

鹌鹑传染性疫病(18种)

鹌鹑传染性疫病(18种)

鹌鹑传染性疫病(18种)鹌鹑常见疾病有传染病(新城疫、马立克病、传染性支气管炎、溃疡性肠炎、慢性呼吸道病、鹌鹑痘、鹑白痢、伤寒、鹑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曲霉菌病、白喉病、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法氏囊病、绿脓杆菌病、禽流感),寄生虫病(球虫病、隐孢子虫病、羽虱、石灰脚病) ,营养代谢性疾病(维生素A缺乏病,维生素B1、B2、B3以及维生素D、E缺乏症),普通病(胃肠炎、脱肛)等。

1 .新城疫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是一种烈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火鸡、鹌鹑和雏鸡等,常给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可通过空气、昆虫、人员和伺料,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鹑体,迅速传播。

不同日龄的鹌鹑均可发病,死亡率高达 50 %。

随着日龄的增加,机体对该病的抵抗力增强,发病率降低,死亡率在 10 %左右。

[临床症状] 病鹑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缩头呆卧。

产蛋率下降,蛋壳颜色变白,软壳蛋增多,拉绿色或白色稀便。

成年鹌鹑出现扭头、歪颈、转圈、瘫痪、观星、张口伸颈等神经症状。

有时会出现不明症状的突然死亡,死亡率高,但成活的鹌鹑大群精神状态不错。

雏鹑头向后背,或偏瘫,呼吸声音异常。

一般 2 一 6 天死亡,慢性的可存活10-30天,也有的个体能存活更长时间。

[剖检变化]腺胃乳头及粘膜出血,心肌、心脏脂肪出血,盲肠扁桃体出血,肠扁桃体出血,小肠有斑状和枣核样坏死灶。

「防治]本病无特效治疗药物,中草药对慢性病有一定的疗效。

新城疫可用抗新城疫高免血清肌肉注射,每只 0 . 5 一 1 毫升;也可用抗新城疫高免蛋黄,每只 1 毫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用抗新城疫高免血清和高免蛋黄治愈的鹌鹑,第 7 天用新城疫IV系饮水或滴鼻、点眼。

另外,一种有效的方法是用Lasota 苗,或克隆 30 ,或新城疫IV 系紧急预防接种。

预防本病最好的方法就是按照防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并搞好环境控制和饲养管理。

5 一 7 日龄用 1 月Lasota苗,或新城疫IV 系,或克隆 30 ,或新城疫 II系滴鼻、点眼; 28 一 30 日龄重复免疫 1 次,同时用复合强化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油苗胸部肌肉注射 0 . 5 毫升/只。

鹌鹑养殖技术和鹌鹑常见病防治_5

鹌鹑养殖技术和鹌鹑常见病防治_5

鹌鹑养殖技术和鹌鹑常见病防治_5---------------------------------------------------------------最新资料推荐------------------------------------------------------ 鹌鹑养殖技术和鹌鹑常见病防治鹌鹑养殖技术和鹌鹑常见病防治鹌鹑别名赤喉鹑,属于脊椎动物门鸟纲鸡形目雉科鹑属动物。

鹌鹑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耐粗饲、成熟早、产蛋多、耗料少、生长周期短的特点,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特种经济禽类。

鹌鹑肉是高蛋白、低脂肪食品,适宜肥胖型高血压患者食用。

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全面。

据分析测定,鹌鹑肉中蛋白质、铁、钙、磷的含量都较鸡肉高,胆固醇含量较低。

鹌鹑蛋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据研究,鹌鹑蛋的组成物质比鸡蛋丰富而且纯度高,其中蛋白质比鸡蛋高3%、铁比鸡蛋高46. 9%、 VB1 和 VB2 分别比鸡蛋高 20%和188. 3%,是一种很好的营养补品,对于幼儿发育和病人补养极为适宜。

鹌鹑按经济用途分蛋用和肉用2 种,现就如何提高蛋用鹌鹑产蛋率提出几点措施。

1 选好蛋用鹌鹑品种选择适宜的蛋用鹌鹑品种至关重要。

我国现在饲养的蛋用鹌鹑品种中,日本鹌鹑、朝鲜鹌鹑、法国白羽鹌鹑、中国白羽鹌鹑都较好。

日本鹌鹑体型较小,成年公鹑体重 100~120g,母鹑 130~160g;40 日龄左右开产,年产蛋 250~300 枚,蛋重 10g 左右;1 / 14产蛋期日耗饲料 25~30g,是世界著名的蛋用鹑品种之一。

朝鲜鹌鹑体型较日本鹌鹑大,成年公鹑体重125~130g,母鹑150g, 45~50 日龄开产,年产蛋量 270~280 枚,蛋重 12g,产蛋期日耗饲料 23g 左右。

法国白羽鹌鹑体羽为白色,成鹑体重为 140g; 40 日龄开产,年平均产蛋率 75%,最高达 80%,平均蛋重 11g; 产蛋期日耗饲料30g 左右。

鹌鹑常见疫病及防控对策

鹌鹑常见疫病及防控对策

鹌鹑常见疫病及防控对策鹌鹑常见疫病及防控对策鹌鹑肉和鹌鹑蛋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特点,营养价值高,具有动物人参的美誉。

早在20世纪,鹌鹑养殖就已成为养殖业热点,目前我国已成为鹌鹑养殖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养殖的商品鹌鹑主要有蛋用型鹌鹑和肉用型鹌鹑,其中蛋用鹌鹑主要有日本鹌鹑、中国白羽鹌鹑、黄羽鹌鹑、朝鲜鹌鹑、自别雌雄配套系鹌鹑;肉用鹌鹑主要有法国迪法克肉用鹌鹑、中国白羽肉用鹌鹑、法国菲鹌鹑、美国加利福利亚鹌鹑、法拉安肉用鹌鹑、莎维麦脱肉用鹌鹑等。

近年来,随着鹌鹑养殖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各种疾病问题也困扰着鹌鹑养殖业,已成为阻碍鹌鹑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大难题。

鹌鹑常见疾病根据病原,大致可分为三类:即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及寄生虫疾病。

现据笔者所掌握资料,将鹌鹑常见疫病及防控对策简介如下,供参考。

1细菌性疾病1.1溃疡性肠炎该病由魏氏梭菌引起,可感染多种禽类,尤以鹌鹑最易感,特别是幼龄鹌鹑。

肠道梭菌能产生芽孢,对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强,所以一旦发病且未能及时对栏舍进行彻底消毒,则会形成长期污染,导致连续多批年复一年发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患病鹌鹑轻者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腹泻,重者废食,排白色水样稀粪,急性者可突然死亡。

剖检病死鹌鹑可见十二指肠出血性肠炎,整个肠道浆膜面可见许多出血点,肝有黄色斑点状坏死,脾充血肿大。

防控对策:魏氏梭菌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口感染,污染饲料、垫料、粪便、饮水等都能成为传播媒介,所以该病的预防工作主要是及时清理粪便,搞好栏舍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药物治疗可选用甲硝唑,新霉素,泰乐菌素等。

1.2雏白痢该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雏鹌鹑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发病的幼龄鹌鹑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羽毛蓬乱,食欲下降甚至废绝,翅膀下垂,怕冷,不愿走动,腹泻,排出白色浆糊样稀便,污染肛门及周围绒毛。

剖检可见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蛋卵变色、变形,多呈囊状。

防控对策:该病可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且病愈鹌鹑可长期带菌,是主要传染源。

鹌鹑常见的疾病的诊治

鹌鹑常见的疾病的诊治
、改善环境条件等方面来进行综合防治。
05
鹌鹑常见中毒性疾病
鹌鹑农药中毒
症状
鹌鹑农药中毒时,会出现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口流白沫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昏迷。
原因
鹌鹑农药中毒一般是由于吃了被农药污染的饲料或饮水,或者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农药使用不当,造成环境污染。
防治
预防鹌鹑农药中毒的关键是严格控制饲料和饮水的质量,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同时要避免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过度使用 农药。治疗鹌鹑农药中毒可以使用解毒剂和催吐剂,严重时需要洗胃和灌肠。
鹌鹑蛔虫病
症状
鹌鹑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于鹌 鹑肠道引起的疾病,感染后表 现为食欲不振、消瘦、贫血、 下痢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
死亡。
诊断
通过观察鹌鹑的粪便和症状, 可以初步诊断是否为鹌鹑蛔虫
病。
治疗
使用抗蛔虫药物,如阿苯达唑 、伊维菌素等,进行治疗。
鹌鹑外寄生虫病
症状
鹌鹑外寄生虫病是由跳蚤、螨虫等寄生在鹌鹑体表引起的疾病, 感染后表现为瘙痒、不安、脱毛、皮肤炎症等症状。
鹌鹑脂肪肝综合征
总结词
鹌鹑脂肪肝综合征是指由于肝脏中脂肪积累 过多而引起的疾病,常常导致肝脏肿大、腹 水等症状。
详细描述
鹌鹑脂肪肝综合征的原因主要包括高脂肪饲 料、缺乏运动、环境应激等。该病对鹌鹑的 生长发育和产蛋量都有较大的影响。肝脏肿 大是该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同时还会伴有食 欲不振、精神萎靡、体重减轻等症状。治疗 该病主要是通过调整饲料配方、增加运动量
症状表现
贫血,消瘦,食欲减退,肝、脾 、肾肿大,死亡率较高。
防治方法
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通过预防手 段,如接种白血病疫苗,加强饲养 管理。
02
鹌鹑常见细菌性疾病

鹌鹑的疾病防治

鹌鹑的疾病防治

•·
2. 防治措施:定期接种禽流感疫苗,加强饲养管理,保 持鹌鹑舍清洁卫生,发现病鹌鹑及时隔离治疗。
案例三:起的 一种寄生虫病,对鹌鹑养殖业
危害极大。
02
•·
03
04
1. 症状识别:病鹌鹑会出现 食欲不振、腹泻、消瘦等症状
,且死亡率较高。
2. 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鹌鹑舍清洁卫生,定期 消毒,发现病鹌鹑及时隔离治
疗。
05
鹌鹑疾病防治的未来展望
加强鹌鹑疾病研究与防治技术研发
深入研究鹌鹑疾病的发生机制和传播途径,为防治技术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投入,开展鹌鹑疾病防治技术的创新研究,提高防治效果 和降低防治成本。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鹌鹑疾病防治技术和经验,促进技术的本土 化应用。
政府应加强对鹌鹑养殖行业的监 管力度,制定严格的疾病防治标
准和规范,并加强执法力度。
建立健全的鹌鹑疾病监测和预警 体系,及时发现和应对疫情,防
止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加强行业协作和信息共享,推动 鹌鹑养殖企业和养殖户之间的合 作与交流,共同应对鹌鹑疾病的
挑战。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建立健康养殖档案
记录每只鹌鹑的健康状况、疫苗接种 情况、饲料和饮水变化等。
与专业兽医保持联系,及时咨询和解 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定期对养殖档案进行分析,发现异常 及时采取措施。
03
鹌鹑疾病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鹌鹑疾病防治中最为常见 的方法,通过使用抗生素、抗炎药、 抗病毒药物等,可以有效缓解病情, 促进鹌鹑恢复健康。
促进产业发展
鹌鹑养殖业的发展离不开 有效的疾病防治,有效的 疾病防治可以促进产业的 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球虫病
鹌鹑感染球虫卵囊,孢子在肠道中游离出来,钻入肠壁上皮细胞内,发育成裂殖体~裂殖子,再进入肠壁上皮细胞内发育成裂殖体,反复几次后,使肠壁严重损坏,肠道出血。

简言之,是鹌鹑感染球虫后诱发的肠壁严重损坏、出血的症状。

[临床症状]
贫血,羽毛松乱,雏鹑缩头呆立,严重时食欲废不饮水,粪便带有鲜血、血块、死肉串等。

轻度球虫病患鹑,粪便稀黄,稀水样粪便中间有成形粪便,或者成形粪便表面有血丝。

死亡率升高,死亡率高达30%一50%。

[剖检变化]
主要病变是小肠、盲肠肿胀,肠壁有点状、斑状出血,呈暗红色。

肠道内充满凝血块、血团,内容物混有血液及干酪样坏死物。

[防治]
及时清理粪便,更换笼底垫布,清理消毒笼底网、粪便,减少鹌鹑与粪便接触的机会。

进鹑前对笼网用喷灯火焰消毒,杀死球虫卵囊。

防止粪便污染饲料。

病情严重的鹑群用三字球虫粉50克十25千克水,混合均匀,饮水3一5天,在24小时停止死亡。

球速治50克十50千克水混匀,连饮5天。

对于食欲废绝,无饮水欲的病鹑,用滴管吸取上述药液滴滴口,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也可在饲料中添加克球粉、氯苯胍、球净等抗球虫药。

2.鹌鹑的白细胞原虫病
白细胞原虫病白是由住白细胞原和卡氏白细胞原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

白细胞原虫病寄生在红细胞、单核细胞、内皮细胞以及内脏器官的实质细胞中。

每年夏秋季蚊子、纳虫和蠓虫活跃的季节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临床症状]
急性暴发,病鸡精神不好,食欲废绝,严重者呼吸困难,咯血,体温升高。

排绿色或黄绿色粪便。

倒提病鹑,从口腔流出淡绿色液体,一般2-3天死亡。

病程长者食欲变差,贫血,消瘦,脚软,排绿色粪便,10一15天死亡。

蛋鹑产蛋率下降。

有的的病鹑死前摇头、颤颈、猛烈挣扎后爬地,呼吸微弱、但不立即死亡;胫部、趾部皮下有红色结节样出血点,俗称红腿病。

皮肤襄周围出血。

[剖检变化]
主要剖检症状是肝脏表面、肠壁层、肠系膜、肌胃脂肪表面、腹脂表面和肌肉表面有小米粒大小的出血囊(一个或者多个突起于表面,有时候白色或者黄色)心外膜有白色小结节。

血液稀薄、凝固不良。

心包和胸腔积液。

肝、脾肿大出血,肺、肾等内脏器官出血。

[防治」
主要是夏秋季节消火场内的蠓虫、纳虫、蚊子等。

用0.0001%的乙胺嘧啶和0.001%磺胺二甲氧嘧啶拌料,250万单位/片或0.25克/片的氯喹,每千克饲料4片拌料,连用3天,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也可以用痢特灵、三字球虫粉、复方泰灭净、氯喹、伯氨喹和可爱丹等治疗和预防。

3.蛔虫病
鹌鹑生产中很少有蛔虫病发生。

但近几年饲料来源复杂,饲料中会带有蛔虫卵,由此而引起鹌鹑蛔虫病,多发于成年鹑。

[临床症状]
食欲减退,生长发育不良,贫血,体重下降,产蛋率下降。

粪便变稀,呈肉红色或混有带血黏液。

[剖检变化]
肠道肿大。

十二指肠之后一段小肠用剪刀剖开可见两头尖、中间粗的灰白色、白色蛔虫。

严重者蛔虫会堵塞肠道,形成肠梗阻,也可见穿孔,肠道出血。

其他部位少见虫体。

「防治」
患病鹑群饲料中添加盐酸左旋咪唑或驱蛔灵,可收到良好效果。

具体使用方法是每5只鹌鹑1片盐酸左旋咪唑片,每片含量25毫克,隔10一15天重复使用l次。

喂药时,当天下午停料1次,将盐酸左旋咪唑一次性加入到l次喂料量中拌匀饲喂,待吃完后再将当天剩余饲料加人料槽让其自由采食,吃完为止。

预防该病的方法是开产前用药物,预防方法同上。

4.绦虫病
「临床症状」
消瘦,产蛋减少,羽毛无光泽。

粪便变稀,粪便带血或肉丝,粪便上有绦虫节片。

[剖检变化]
剖检可见十二指肠后的小肠肠壁增厚出血。

剖开肠道可见扁平节片相连的白色虫体。

用镊子挑起虫体有弹性,松开后恢复原状。

[防治]
7只成鹑用吡唑酮10毫克拌料,一次喂给;14只成鹑用丙硫苯咪唑20毫克拌料,一次喂给。

治病时应增加维生素用量。

预防本病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幼鹑易感染绦虫病,不同日龄鹌鹑不能混养。

饲料中要含有足量蛋白质和维生素,增强机体抵抗力。

及时清理粪便,粪便集中堆放发酵杀死虫卵。

加强场区环境卫生管理。

要消灭甲虫、苍蝇等中间宿主。

加强饲养用具的消毒。

防止饲料被粪便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