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传染性疫病(18种)

合集下载

鹌鹑常见疾病的防治下

鹌鹑常见疾病的防治下
境安静。
鹌鹑农药中毒症
要点一
症状
中毒鹌鹑会出现神经兴奋、痉挛、共济失调等症状, 严重时死亡。
要点二
防治
立即清除毒源,将中毒鹌鹑移至安全地带,及时用清 水洗胃,并使用相应的解毒剂。
06
防治措施及用药方案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免疫力
01
02
03
保证饲料质量
选择营养均衡的饲料,避 免营养不足或过剩,以维 持鹌鹑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
接种疫苗时,要确保接种方法和操作正确,避免交叉感染和人为 传播病原。
定期检测抗体水平
接种后,定期检测鹌鹑体内的抗体水平,以便及时了解免疫效果 ,及时补种或调整免疫程序。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治继发感染
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根据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和数量,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避免滥用 抗生素。
控制药物使用剂量
防治
本病对药物治疗较为敏感,可投喂痢特灵、氯苯胍、球痢灵或磺胺类药物等抗球虫药,连喂7~10天 。搞好环境卫生,保持舍内干燥、通风和饮水清洁。
鹌鹑蛔虫病
症状
鹌鹑轻度感染时无明显症状。当感染严重时,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羽毛蓬乱,消瘦,下痢和便秘交替出现 等症状。幼鹌鹑发育不良,成年鹌鹑产蛋量下降。
症状
食欲减退,饮欲增强,体温升高,呼吸急促 ,翅膀张开下垂,精神萎靡,生长迟缓,产 蛋量下降。
防治
加强通风,搭建遮阳网等设施防止高温,饮 水中添加电解多维、维生素C等抗应激药物 。
鹌鹑中毒症
症状
中毒鹌鹑神经兴奋,狂躁不安,乱撞乱飞, 倒地挣扎,身体痉挛,呼吸困难,最后死亡 。
防治
及时找出中毒原因,清除毒源,饮水中添加 电解多维、维生素C等抗应激药物,保持环

规模化养殖鹌鹑的疫病防治

规模化养殖鹌鹑的疫病防治

规模化养殖鹌鹑的疫病防治1. 引言鹌鹑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家禽,近年来在养殖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鹌鹑疫病的防治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介绍规模化养殖鹌鹑的疫病防治措施,帮助养殖户有效预防和控制鹌鹑疫病,提高养殖效益。

2. 主要疫病及其防治方法2.1 鹌鹑禽流感2.1.1 病原介绍鹌鹑禽流感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

流感病毒易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眼结膜等途径传播。

2.1.2 防治方法•隔离:新购入的鹌鹑要进行充分隔离观察,确保没有患病情况。

•清洁消毒:定期对养殖场的环境进行彻底清洁消毒,比如洗刷、喷洒消毒液等方式。

•免疫接种:按照兽医的建议,定期对鹌鹑进行疫苗接种,确保免疫力的提高。

2.2 鹌鹑白血病2.2.1 病原介绍鹌鹑白血病是鹌鹑淋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的血液系统疾病,该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2.2.2 防治方法•严格检疫:鹌鹑的新成员要进行严格的检疫,确保没有患病情况。

•控制传染源:对感染的鹌鹑进行隔离,避免病毒进一步传播。

•加强保健:鹌鹑的养殖环境要保持清洁,定期观察鹌鹑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3 鹌鹑新城疫2.3.1 病原介绍鹌鹑新城疫是由鹌鹑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易通过呼吸道、食物和污染物接触传播。

2.3.2 防治方法•废弃鸟粪:定期清理和处理鹌鹑的粪便,避免病毒在环境中滋生和传播。

•消毒饮水:定期更换饮水容器,并添加消毒剂对饮水进行消毒处理。

•提高饲养标准:合理调配饲料配方,确保鹌鹑获得充足的营养,提高其抵抗病毒的能力。

3. 养殖环境管理3.1 温度控制合理控制鹌鹑的饲养环境温度是预防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要根据鹌鹑的生长发育过程和气候变化,调整饲养环境的温度,确保鹌鹑处于适宜的生长环境中。

3.2 空气流通保持鹌鹑饲养场的良好通风状态对于预防疫病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设置通风设施,保证饲养场内空气的流通,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鹌鹑的疾病防护措施

鹌鹑的疾病防护措施

鹌鹑的疾病防护措施鹌鹑在其生长的时候会遇到个各种各样的疾病,对养殖鹌鹑产生重大的威胁,怎样去防治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鹌鹑的疾病防护措施,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鹌鹑如何防治鹌鹑支气管炎1)流行特点:鹌鹑支气管炎是鹌鹑支气管病毒(QBV)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

特点是流泪、打喷嚏、咳嗽、呼吸困难、鼻窦发炎、蔓延迅速、死亡率高。

QBV通过接触及空气传播,8周龄以内鹌鹑易感染,鹌鹑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为50%~100%。

2)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①临床症状:潜伏期4~7天。

病鹑精神委顿,结膜发炎,流泪;鼻窦发炎,甩头;打喷嚏,咳嗽,呼吸急迫,气管?音;常聚集在一起,群居一角;时而出现神经症状。

成鹑产蛋量下降,生畸形卵。

②病理变化:结膜发炎,角膜混浊;鼻窦发炎,时有脓性分泌物;肺、气管发炎有病变,内有大量黏液;气囊膜混浊,呈云雾状,有黏性渗出物;肝有时发生坏死病变;腹膜发炎,腹腔有脓性渗出物。

3)防治措施: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预防,也无特效药物治疗。

①平时要加强管理,适当提高雏室及鹑舍的温度,改善通风条件,保持合理饲养密度,可减少死亡。

②病鹌鹑可使用抗生素,患病期间在饲料与饮水中添加0.04%~0.08%土霉素和金霉素。

③加强防疫工作,严防带毒者与按鹌鹑接触。

鹌鹑舍加强消毒。

发病期间停止孵化,病鹑不可作种用,发病群的种鹑要淘汰。

鹌鹑如何防治鹌鹑溃疡性肠炎(l)流行特点:鹌鹑溃疡性肠炎是由鹑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是对鹌鹑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因而又称为“鹌鹑病”,它是一种以下痢、肠道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本病通过消化道传播,鹌鹑采食被污染的饲料、饮水或垫料感染。

任何年龄的鹌鹑均可以发病,但以4~12周龄幼鹑最常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2)临床症状:急性病例常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并于2~3天内几乎全群覆灭。

死亡的幼鹑肌肉丰满,一般病鹑精神委顿,食欲不振,嗦囊中充满食物,闭目呆立,弓背缩颈,羽毛粗乱,动作迟缓,腹部膨胀,下痢、排水样白色粪便,后期严重消瘦。

鹌鹑养殖技术和鹌鹑常见病防治_5

鹌鹑养殖技术和鹌鹑常见病防治_5

鹌鹑养殖技术和鹌鹑常见病防治_5---------------------------------------------------------------最新资料推荐------------------------------------------------------ 鹌鹑养殖技术和鹌鹑常见病防治鹌鹑养殖技术和鹌鹑常见病防治鹌鹑别名赤喉鹑,属于脊椎动物门鸟纲鸡形目雉科鹑属动物。

鹌鹑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耐粗饲、成熟早、产蛋多、耗料少、生长周期短的特点,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特种经济禽类。

鹌鹑肉是高蛋白、低脂肪食品,适宜肥胖型高血压患者食用。

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全面。

据分析测定,鹌鹑肉中蛋白质、铁、钙、磷的含量都较鸡肉高,胆固醇含量较低。

鹌鹑蛋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据研究,鹌鹑蛋的组成物质比鸡蛋丰富而且纯度高,其中蛋白质比鸡蛋高3%、铁比鸡蛋高46. 9%、 VB1 和 VB2 分别比鸡蛋高 20%和188. 3%,是一种很好的营养补品,对于幼儿发育和病人补养极为适宜。

鹌鹑按经济用途分蛋用和肉用2 种,现就如何提高蛋用鹌鹑产蛋率提出几点措施。

1 选好蛋用鹌鹑品种选择适宜的蛋用鹌鹑品种至关重要。

我国现在饲养的蛋用鹌鹑品种中,日本鹌鹑、朝鲜鹌鹑、法国白羽鹌鹑、中国白羽鹌鹑都较好。

日本鹌鹑体型较小,成年公鹑体重 100~120g,母鹑 130~160g;40 日龄左右开产,年产蛋 250~300 枚,蛋重 10g 左右;1 / 14产蛋期日耗饲料 25~30g,是世界著名的蛋用鹑品种之一。

朝鲜鹌鹑体型较日本鹌鹑大,成年公鹑体重125~130g,母鹑150g, 45~50 日龄开产,年产蛋量 270~280 枚,蛋重 12g,产蛋期日耗饲料 23g 左右。

法国白羽鹌鹑体羽为白色,成鹑体重为 140g; 40 日龄开产,年平均产蛋率 75%,最高达 80%,平均蛋重 11g; 产蛋期日耗饲料30g 左右。

鹌鹑常见疫病及防控对策

鹌鹑常见疫病及防控对策

鹌鹑常见疫病及防控对策鹌鹑常见疫病及防控对策鹌鹑肉和鹌鹑蛋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特点,营养价值高,具有动物人参的美誉。

早在20世纪,鹌鹑养殖就已成为养殖业热点,目前我国已成为鹌鹑养殖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养殖的商品鹌鹑主要有蛋用型鹌鹑和肉用型鹌鹑,其中蛋用鹌鹑主要有日本鹌鹑、中国白羽鹌鹑、黄羽鹌鹑、朝鲜鹌鹑、自别雌雄配套系鹌鹑;肉用鹌鹑主要有法国迪法克肉用鹌鹑、中国白羽肉用鹌鹑、法国菲鹌鹑、美国加利福利亚鹌鹑、法拉安肉用鹌鹑、莎维麦脱肉用鹌鹑等。

近年来,随着鹌鹑养殖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各种疾病问题也困扰着鹌鹑养殖业,已成为阻碍鹌鹑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大难题。

鹌鹑常见疾病根据病原,大致可分为三类:即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及寄生虫疾病。

现据笔者所掌握资料,将鹌鹑常见疫病及防控对策简介如下,供参考。

1细菌性疾病1.1溃疡性肠炎该病由魏氏梭菌引起,可感染多种禽类,尤以鹌鹑最易感,特别是幼龄鹌鹑。

肠道梭菌能产生芽孢,对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强,所以一旦发病且未能及时对栏舍进行彻底消毒,则会形成长期污染,导致连续多批年复一年发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患病鹌鹑轻者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腹泻,重者废食,排白色水样稀粪,急性者可突然死亡。

剖检病死鹌鹑可见十二指肠出血性肠炎,整个肠道浆膜面可见许多出血点,肝有黄色斑点状坏死,脾充血肿大。

防控对策:魏氏梭菌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口感染,污染饲料、垫料、粪便、饮水等都能成为传播媒介,所以该病的预防工作主要是及时清理粪便,搞好栏舍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药物治疗可选用甲硝唑,新霉素,泰乐菌素等。

1.2雏白痢该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雏鹌鹑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发病的幼龄鹌鹑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羽毛蓬乱,食欲下降甚至废绝,翅膀下垂,怕冷,不愿走动,腹泻,排出白色浆糊样稀便,污染肛门及周围绒毛。

剖检可见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蛋卵变色、变形,多呈囊状。

防控对策:该病可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且病愈鹌鹑可长期带菌,是主要传染源。

鹌鹑常见的疾病的诊治

鹌鹑常见的疾病的诊治
、改善环境条件等方面来进行综合防治。
05
鹌鹑常见中毒性疾病
鹌鹑农药中毒
症状
鹌鹑农药中毒时,会出现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口流白沫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昏迷。
原因
鹌鹑农药中毒一般是由于吃了被农药污染的饲料或饮水,或者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农药使用不当,造成环境污染。
防治
预防鹌鹑农药中毒的关键是严格控制饲料和饮水的质量,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同时要避免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过度使用 农药。治疗鹌鹑农药中毒可以使用解毒剂和催吐剂,严重时需要洗胃和灌肠。
鹌鹑蛔虫病
症状
鹌鹑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于鹌 鹑肠道引起的疾病,感染后表 现为食欲不振、消瘦、贫血、 下痢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
死亡。
诊断
通过观察鹌鹑的粪便和症状, 可以初步诊断是否为鹌鹑蛔虫
病。
治疗
使用抗蛔虫药物,如阿苯达唑 、伊维菌素等,进行治疗。
鹌鹑外寄生虫病
症状
鹌鹑外寄生虫病是由跳蚤、螨虫等寄生在鹌鹑体表引起的疾病, 感染后表现为瘙痒、不安、脱毛、皮肤炎症等症状。
鹌鹑脂肪肝综合征
总结词
鹌鹑脂肪肝综合征是指由于肝脏中脂肪积累 过多而引起的疾病,常常导致肝脏肿大、腹 水等症状。
详细描述
鹌鹑脂肪肝综合征的原因主要包括高脂肪饲 料、缺乏运动、环境应激等。该病对鹌鹑的 生长发育和产蛋量都有较大的影响。肝脏肿 大是该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同时还会伴有食 欲不振、精神萎靡、体重减轻等症状。治疗 该病主要是通过调整饲料配方、增加运动量
症状表现
贫血,消瘦,食欲减退,肝、脾 、肾肿大,死亡率较高。
防治方法
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通过预防手 段,如接种白血病疫苗,加强饲养 管理。
02
鹌鹑常见细菌性疾病

如何防治鹌鹑禽霍乱?

如何防治鹌鹑禽霍乱?

如何防治鹌鹑禽霍乱?(1)流行特点:鹌鹑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鹌鹑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主要特征是发病急,流行快,体温高,腹泻剧烈,粪呈黄绿色,死亡率高。

病原菌一般通过气管或上呼吸道黏膜侵入组织;也可通过眼结膜或表皮伤口感染;鹌鹑的粪便、鼻分泌物、死鹌鹑、带菌鹌鹑及污染的饲料和饮水均能传播本病。

康复的鹌鹑仍带菌,高温潮湿季节易流行,6周以上的鹌鹑易发病,死亡率高达75%。

(2)临床症状:潜伏期一般为1~2天。

最急性型:基本不显示症状,最快可在功小时内死亡,通常经2~3天出现败血症而死亡。

急性型:精神不振,羽毛蓬松,翅膀下垂,不食,频频饮水,不爱动,腹泻剧烈,粪呈黄绿色,冠髯黑紫,鼻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产蛋停止。

慢性型:精神委顿,体况消瘦,冠髯苍白,或水肿变硬,鼻窦肿大,鼻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持续性腹泻,关节发炎,跛行,病程较长,一般15~35天。

(3)病理变化:①最急性型:心外膜可见出血点。

②急性型:皮下组织、腹膜、心外膜及心冠脂肪有小出血点,十二指肠和肌胃黏膜有点状、块状出血,盲肠有溃疡灶;肝轻度肿大,表面有小的灰白色坏死点,肺充血并有出血点。

③慢性型:肺炎病变明显,肝有灰黄色干酪样病灶,心包水肿,雌鹑卵巢充血、出血,雄鹑肉髯肿大,关节有炎性干酪样分泌物。

(4)防治措施:①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和磺胺类药物对本病有效。

青霉素2万单位或链霉素5万单位,每隔6小时肌注1次。

也可用土霉素0.05%~0.10%拌料喂服,连用5天。

②鹌鹑可用禽巴氏杆菌灭活苗,进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③鹌鹑不能与其他禽类混养。

④注意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

⑤发现病鹌鹑应淘汰,以免病原扩散。

鹌鹑的疾病防治

鹌鹑的疾病防治

•·
2. 防治措施:定期接种禽流感疫苗,加强饲养管理,保 持鹌鹑舍清洁卫生,发现病鹌鹑及时隔离治疗。
案例三:起的 一种寄生虫病,对鹌鹑养殖业
危害极大。
02
•·
03
04
1. 症状识别:病鹌鹑会出现 食欲不振、腹泻、消瘦等症状
,且死亡率较高。
2. 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鹌鹑舍清洁卫生,定期 消毒,发现病鹌鹑及时隔离治
疗。
05
鹌鹑疾病防治的未来展望
加强鹌鹑疾病研究与防治技术研发
深入研究鹌鹑疾病的发生机制和传播途径,为防治技术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投入,开展鹌鹑疾病防治技术的创新研究,提高防治效果 和降低防治成本。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鹌鹑疾病防治技术和经验,促进技术的本土 化应用。
政府应加强对鹌鹑养殖行业的监 管力度,制定严格的疾病防治标
准和规范,并加强执法力度。
建立健全的鹌鹑疾病监测和预警 体系,及时发现和应对疫情,防
止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加强行业协作和信息共享,推动 鹌鹑养殖企业和养殖户之间的合 作与交流,共同应对鹌鹑疾病的
挑战。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建立健康养殖档案
记录每只鹌鹑的健康状况、疫苗接种 情况、饲料和饮水变化等。
与专业兽医保持联系,及时咨询和解 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定期对养殖档案进行分析,发现异常 及时采取措施。
03
鹌鹑疾病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鹌鹑疾病防治中最为常见 的方法,通过使用抗生素、抗炎药、 抗病毒药物等,可以有效缓解病情, 促进鹌鹑恢复健康。
促进产业发展
鹌鹑养殖业的发展离不开 有效的疾病防治,有效的 疾病防治可以促进产业的 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鹌鹑传染性疫病(18种)鹌鹑常见疾病有传染病(新城疫、马立克病、传染性支气管炎、溃疡性肠炎、慢性呼吸道病、鹌鹑痘、鹑白痢、伤寒、鹑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曲霉菌病、白喉病、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法氏囊病、绿脓杆菌病、禽流感),寄生虫病(球虫病、隐孢子虫病、羽虱、石灰脚病) ,营养代谢性疾病(维生素A缺乏病,维生素B1、B2、B3以及维生素D、E缺乏症),普通病(胃肠炎、脱肛)等。

1 .新城疫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是一种烈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火鸡、鹌鹑和雏鸡等,常给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可通过空气、昆虫、人员和伺料,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鹑体,迅速传播。

不同日龄的鹌鹑均可发病,死亡率高达 50 %。

随着日龄的增加,机体对该病的抵抗力增强,发病率降低,死亡率在 10 %左右。

[临床症状] 病鹑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缩头呆卧。

产蛋率下降,蛋壳颜色变白,软壳蛋增多,拉绿色或白色稀便。

成年鹌鹑出现扭头、歪颈、转圈、瘫痪、观星、张口伸颈等神经症状。

有时会出现不明症状的突然死亡,死亡率高,但成活的鹌鹑大群精神状态不错。

雏鹑头向后背,或偏瘫,呼吸声音异常。

一般 2 一 6 天死亡,慢性的可存活10-30天,也有的个体能存活更长时间。

[剖检变化]腺胃乳头及粘膜出血,心肌、心脏脂肪出血,盲肠扁桃体出血,肠扁桃体出血,小肠有斑状和枣核样坏死灶。

「防治]本病无特效治疗药物,中草药对慢性病有一定的疗效。

新城疫可用抗新城疫高免血清肌肉注射,每只 0 . 5 一 1 毫升;也可用抗新城疫高免蛋黄,每只 1 毫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用抗新城疫高免血清和高免蛋黄治愈的鹌鹑,第 7 天用新城疫IV系饮水或滴鼻、点眼。

另外,一种有效的方法是用Lasota 苗,或克隆 30 ,或新城疫IV 系紧急预防接种。

预防本病最好的方法就是按照防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并搞好环境控制和饲养管理。

5 一 7 日龄用 1 月Lasota苗,或新城疫IV 系,或克隆 30 ,或新城疫 II系滴鼻、点眼; 28 一 30 日龄重复免疫 1 次,同时用复合强化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油苗胸部肌肉注射 0 . 5 毫升/只。

190 一 210 日龄再用Lasota VH120 28/86 2 倍量饮水,复合强化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油苗接种 1 次。

2 .马立克病马立克病是马立克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以肿瘤为特征的危害性很大的传染病。

该病毒通过羽毛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染和饲料传播。

鹑场一旦发生此病很难根除。

病鹑发病 5 个月后排毒, 70 日龄以后才表现症状。

[临床症状] 病鹑呆立缩头闭眼,食欲不振,消瘦,特别是胸肌消耗的只剩皮包骨头。

瘫痪、劈叉,皮肤毛囊肿瘤,拉黄绿色粪便,连续不断地零星死亡。

[剖检变化] 肌肉、内脏、皮肤广泛性肿瘤。

肝、卑肿大,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白色肿瘤。

心脏肌肉有大小不等白色肿瘤。

肾脏肿大,严重者全部呈肿瘤。

卵巢似菜花样肿瘤。

肠道、肠系膜、胰、腺胃、肌胃等肿瘤病变明显,手摸变硬,肠道有时有菜花样肿瘤形成梗阻。

坐骨神经水肿出血。

[防治]幼鹑出壳后24小时内注射液氮苗 CV1988 ,每只雏鹑皮下注射0.2毫升。

注射马立克疫苗对鹌鹑有较高的保护率,但不能保护100%的鹌鹑不发病。

幼鹑对本病易感。

出壳后即使接种了马立克疫苗,但 20 日龄以内如果有马立克病的野毒感染则发病率还很高。

因此加强育雏前、育雏期的消毒和隔离非常重要,也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所在。

3 .传染性支气管炎鹌鹑支气管炎是由一种禽腺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

该病常发生在雏鹑阶段, 1 月龄以内的最易感,常突然发病,传播速度快,发病率达 100 % ,病死率可超过 50 %。

雏鹑发病,成年后产蛋量会降低 30 %左右。

〔临床症状〕病鹑张口伸颈,呼吸困难,甩头发出怪叫,咳嗽打喷嚏,结膜炎,流泪,有神经症状。

个别鹌鹑突然甩翅挣扎死亡。

〔剖检变化〕鸣管处有干酪样栓塞物堵塞或黏液堵塞,气囊浑浊。

眼结膜发炎,角膜雾状。

鼻窦和眶上窦充血。

成年鹌鹑剖检可见气管下 l / 3 处有出血,鸣管、支气管出血,内有分泌物。

卵巢发育正常,输卵管囊肿或发育不良,无产蛋能力。

〔防治〕主要是接种疫苗。

接种新城疫疫苗时,同时接种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

7 日龄接种 H120 疫苗。

28 一 30 日龄接种 H120疫苗,同时用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油苗肌肉注射,每只 0 . 5 毫升。

本病用中草药煎服或拌料有定的疗效,一般 3 一 5 大可以得到控制。

日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

使用中药时,辅以青霉素 5000 单位/只和链霉素 3000 单位/只饮水,每天 2 次,或者用红霉素、强力霉素、高力米先饮水,以防继发感染。

4 .慢性呼吸道病慢性呼吸道病是由败血性支原体引起的传染病,带菌鹌鹑是主要的传染源。

饲养管理条件差、通风不良、湿度大.饲养密度大、卫生条件差等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原因。

[临床病症]呼吸声音异常是典型症状。

发病后传播速度快,很短时间内蔓延到全群。

病鹑流泪、流鼻液、咳嗽、羽毛松乱、呼吸困难。

鼻腔充满液体,眼睑肿胀,最后眼部突出,甚至死亡。

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不高,但严重影响生长发育。

「剖检变化」呼吸道黏膜增厚,鼻腔、气管内有豁液性渗出物。

眼睑、鼻窦内有豆腐渣样物。

胸部、腹部和气囊中有大量灰色、黄色豆腐渣样物质。

[防治]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加强通风换气、减少饲养密度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

冬季寒冷季节应防止贼风和温度忽高忽低对鹌鹑的侵袭。

该病可以在 40 日龄用败血性支原体疫苗预防。

治疗可选用支原净、北里霉素、链霉素、盐酸环丙沙星、强力霉素、强力米先等药物。

具体用法是 5 %的恩诺沙星饮水剂 100 毫升+ 65 千克凉开水(或深井水),连用 5 天。

也可选用百病消、普杀平、呼泻净等药物饮水,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该病如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净化,商品蛋鹑产蛋率会受到很大影响。

环境变化)、认激可诱发该病反复发生。

种鹑还可以通过种蛋将该病传给后代,影响后代的成活率和产蛋性能。

5 .鹌鹑痘鹌鹑痘是由鹌鹑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该病病毒与其他家禽痘病毒不同,主要发生在青年鹑,通过蚊子、黏膜创口感染。

[临床症状]眼肿,流泪,流鼻涕,脸、眼皮无羽区生长一种疣肉状结节,眼睑内充满干酪样渗出物。

呼吸困难,最后死亡。

〔剖检变化〕咽喉部、口腔豁膜有白色不透明的假膜或突起的小结节,然后形成黄色干酪样物堵塞喉头使鹌鹑窒息死亡。

[防治」目前没有鹌鹑痘苗,发现病鹑应立即淘汰、深埋或焚烧。

也可在饲料中加病毒灵,每千克饲料 4 片,连用 3 一 5 天;或用 0 . 2 %的甲紫水溶液饮水 3 一 5 天。

此外,饲料中添加克痘灵等中草药也有一定的疗效。

6 .鹌鹑白喉白喉是嗜血杆菌、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等侵人鼻腔、口腔、咽喉、眼睑等部位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该病梅雨季节多发、幼鹑多发。

[临床症状]初期眼睛肿,流水样鼻液,流泪,打喷嚏,减食,气短,眼内出现黄色渗出物,口腔私膜出现黄色斑点。

[防治」发现病鹑,立即隔离或淘汰。

用复方新诺明拌料,用量为0.04%,连喂 3 天;或用土霉素( 0 . 4 % )拌料,连用 5 天。

复方泰灭净 0 . 5 %拌料,连用3天。

病鹑用碘酊涂抹,或者用高锰酸钾局部消毒。

7 .鹌鹑的白痢病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杆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对雏鹑危害很大,死亡率高。

该病可垂直传播,也可以水平传播。

[ 临床症状] 病鹑精神不振,缩头怕冷,翅膀下垂,羽毛干燥无光泽,食欲大减,呆立不动,发出连续不断的轻声鸣叫。

病程长的消瘦,手摸似枯柴棒。

拉稀,肛门周围糊有白色黏稠样粪便。

副伤寒的症状与白痢基本相同,但肝脏肿大出血。

[剖检变化]肝脏表面有针尖大小的坏死灶,小肠和十二指肠壁出血严重。

小肠、盲肠上有灰白色坏死灶,泄殖腔内有白色恶臭稀粪。

盲肠有时灰白色硬性结块。

[ 防治]首先应对种鹑群检疫,净化白痢病,检出的阳性鹌鹑严格淘汰,防止垂直传播。

其次应改善育雏环境,让鹌鹑和粪便分离,育雏温度适宜,及时淘汰病雏。

「治疗」饮水中每天添加 3 000单位链毒素/只,连用 5-7天。

同时,在饲料中添加 0 . l%氯霉素原粉,连喂 5天。

也可以在饮水中每天添加 5 000 单位的庆大毒素/只,连用5-7天。

许多药物如痢特灵、氟哌酸、复方新诺明、金霉素、普杀平、百病消、特效白痢净、恩诺沙星、盐酸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对该病都有预防和治疗效果。

8 .伤寒是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

潜伏期 4-5 天。

一般死亡率为 20 %一 50 % ,幼鹑死亡率高。

[ 临床症状]病鹑早期精神不振,离群呆立,继而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消失,极度口渴,体温升高,缩颈垂头,翅膀下垂,呼吸困难,或打咯声,排黄绿稀便,肛门周围沾有污粪。

病程约5 天,慢性病程可拖至 2 -3 周。

[病理变化]特征性病变是肝脏肿大 2 一 3 倍,呈现古铜色,表面散有灰白色小斑点。

胆囊扩张,胆汁浓厚。

肠道黏膜发炎,有出血点及小的溃疡灶,小肠病变严重。

带有心包炎或腹膜炎。

卵泡出血、变形或变色。

[防治]可用磺胺喹噁啉和呋喃类药物治疗,在饲料中添加 0 .1 %磺胺喹噁啉,连用 3 一 5 天;或在饲料中添加 0 . 02 %一 0 . 04 %的呋喃唑酮,连用 10 一 15 天,宰前停止用药。

可用疫苗进行预防。

要注意环境的消毒与卫生,加强饲养管理。

9 .鹌鹑的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包括急性败血症、脐炎、气囊炎、肝周炎、肠炎、关节炎、肉芽肿和卵黄性腹膜炎等。

该病是一种条件性疾病,改善环境是预防该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大肠杆菌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脐部和皮肤创口感染。

[临床症状] 鹌鹑表现脐部感染变红、大肚子、腹水症、眼炎、呼吸声音异常、败血症、精神萎靡、羽毛散乱、脱肛、拉稀便、关节炎等症状。

[剖检变化 ] 心包炎,心脏表面有白色胶冻样附着物。

心包内有黄色液体。

肝周炎,肝脏表面有绍维膜包裹,似凉皮样。

气囊肠系膜发炎增厚。

肝脏表面有时会有针尖大小的黄白色或灰白色坏死灶。

盲肠内可能有灰白色、白色或灰褐色硬性栓子。

肠道黏膜有火山口样肉芽肿,有时肉芽肿呈现黄豆样大小不等的病变。

[ 防治] 改善舍内通风条件,保证舍内空气新鲜;合理饲养,饲养密度适中。

杜绝使用腐败变质和受霉菌、大肠杆菌污染的饲料。

加强饲养管理,勤刷水槽及饮水器具,使用优质饲料,增强抗病力。

饲料中添加 0 . 3 %的禽窝康或 0 . 4 %的土霉素原粉,饮水中添加氧氟沙星连用 7 天,有良好的疗效。

此外,还可用壮观霉素、速灭沙星、恩诺沙星、氟哌酸和庆大霉素等饮水或拌料。

5 %的恩诺沙星饮水剂 100 毫升+ 65 千克水连续饮用 5天,或每天给予庆大霉素 5 000 单位/只,连续饮用 5 天,都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