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再发性腹痛病因分析
小孩腹部疼痛的原因

小孩腹部疼痛的原因不少家长都经历过孩子经常喊肚子疼的情况,但常常不知道是为什么,以下就是店铺整理的导致小孩腹部疼痛的原因,希望对你有用。
小孩腹痛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1、胃肠生长痛病因胃肠生长痛是因为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的儿童不但骨骼在快速增长,内脏的胃肠也在同步生长,其血液供给相对不足(尤其是身高增长比较快的孩子),加上幼儿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导致胃肠平滑肌因血液循环不良而发生痉挛性收缩,随之出现阵发性疼痛。
症状其特点是反复发作,每次疼痛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疼痛发作次数因人而异,有的每天数次,有的每小时数次;疼痛部位以脐周为主,其次是上腹部;疼痛无规律,程度也不一样,轻则腹部不适,重则痉挛样痛,并伴有面色发青或发白,疼痛难忍,甚至恶心呕吐,肚子内还可听到“咕噜咕噜”的声音;通常情况下,疼痛缓解快,缓解后儿童的精神、饮食和玩耍恢复常态。
特点(1)多见于4~8岁儿童;(2)腹痛可反复发作,发生在夜间睡觉前或入睡以后,孩子饥饿时也易出现腹痛;(3)腹痛部位主要在脐周,也可在腹部其他部位,腹痛为痉挛性,持续5~15分钟,在腹痛间歇期则表现正常;(4)检查腹部压痛多在中腹部或不固定;(5)化验血尿粪及肝功能等均无异常;(6)常可不治疗而慢慢缓解;(7)一般情况下会被一些经验不足的医生误解成急,慢性阑尾炎。
治疗儿童胃肠生长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无需治疗。
疼痛时在腹部放热水袋热敷,按揉足三里穴,或顺时针轻轻按揉腹部,可以缓解或减轻疼痛。
若腹痛时间较长,呈绞痛发作,可在儿科医生指导下服用解痉止痛药治疗。
(颠茄)2、小儿胆道蛔虫症病因胆道蛔虫症是蛔虫钻入胆道引起的疾病。
胆道蛔虫症是人类尤其是儿童常见的寄生虫病。
在农村及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感染率较高。
男性多于女性。
肠蛔虫寄生于人体的小肠内,消耗人体的营养,并妨碍消化吸收功能,造成小儿营养不良、贫血、腹痛等症。
蛔虫习性喜钻孔和扭结成团,并能产生一种致肠痉挛的物质以及从肠内带来感染,由此可引起一系列外科并发症。
基层医院患儿再发性腹痛病因特点临床分析

3 讨论
R A P是 儿童最常见 的腹部综合症 之一 ,根据有无器 官损害 可以将 RA P分为器质性 与功 能性 两种 。既往认为功能性 R A P 占9 0 % 以上 ,而器 质性者 不足 1 0 %嘲。由表 1 可见 ,本 组患儿 中器质性 R A P 7 9例 ( 6 2 . 7 %) ,功能性 R A P 4 7例 ( 3 7 . 3 %) ,可见 ,
【 摘要 】 目的:探讨基层 医院患儿再发性腹痛 ( R A P ) 的病 因特点 ,为基层医院临床选择辅助检查及诊治提供依 据。方法 : 对 笔者所在医院 3 0 8
例腹痛原因待查患儿 中 , 符合 R A P的患儿 1 2 6 例给予诊断 、 治疗 和随访 , 并进行病 因分析 。结果 : 功能性 R A P 4 7 例( 占3 7 . 3 % ) , 器质性 R A P7 9 例( 占 6 2 . 7 % ) ,其中肠系膜淋 巴结病变 3 9 例 ,占 3 1 . 0 %,胃及十二指肠病变 2 5 例 ,占 1 9 . 8 %。结论 :随着基层 医院辅助 检查水 平的提高 ,患儿 R A P的器 质性病变 比例增加。基层医院辅助检查手段 的局限性使诊断功能性 R A P时,必须先通过辅助检查 排除器质性病变 ,再根据 R A P 性 质对症治疗 。
【 关键词 】 再发性腹痛 ; 基层 医院
中图分类号 R 5 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8 0 5 ( 2 0 1 3 ) 3 6 — 0 0 1 4 — 0 2
患儿 再发 性腹 痛 ( r e c 嘲 t a b d o m i n a l p a i n ,R A P ) 由A p l e y 等… 提 出 ,是儿科 常见 的临床症状之 一 ,准确 发病 率 目前尚不清楚。
孩子反复肚子痛,竟是长了脑肿瘤!

孩子反复肚子痛,竟是长了脑肿瘤!宁波江北一个2岁小男孩,有一天突然无缘无故肚子痛。
家长以为吃坏了东西,没有特别放心上。
但接下来的两个月里,男孩反反复复喊肚子痛,不拉肚子,也吃不下东西。
医生仔细检查后,排除了胃肠炎、阑尾炎等各种可能的腹部问题。
在医院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医生发现,小男孩在肚子痛时,神情有点淡漠。
医生说,孩子这样很像是癫痫引起的腹痛,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做个脑电图。
脑电图果然发现了异常。
后经头颅CT进一步检查发现:幕下占位;室管膜瘤首先考虑,髓母细胞瘤不能除外;建议增强磁共振。
阻塞性脑积水。
面对这一结果,孩子的父母傻了眼。
也就是说,2个月没看好的“腹痛”,竟是因为孩子脑袋里长了个肿瘤。
好在及时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
术后病理切片提示:(小脑肿瘤)髓母细胞瘤(MB)。
髓母细胞瘤是好发于儿童的颅内恶性肿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恶性程度最高的神经上皮性肿瘤之一。
有人认为,其发生是原始髓样上皮未继续分化的结果。
这种起源于胚胎残余细胞的肿瘤可发生在脑组织的任何部位,但绝大多数生长在第四脑室顶上的小脑蚓部。
小脑髓母细胞瘤早期病症不明显,当肿瘤迅速生长出现占位,压迫到小脑时,首发症状为头痛(68.75%)、呕吐(53.75%)、走路不稳(36.25%),之后可出现复视、共济失调、视力减退。
而这个小男孩的腹痛,可能是脑瘤所致的阵发性癫痫引起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分子变异谱,将髓母细胞瘤分为4 个独立的亚型——WNT、SHH、Group3、Group4。
♦WNT 亚型最少见,仅占11%,确诊年龄多见于6-10 岁,发病无性别差异。
在所有的亚型中,WNT 亚型对术后放化疗敏感性最高,且最不易发生转移,因此预后也最好。
♦SHH 型多累及婴幼儿和成人,发病率无性别差异,青少年相对少见,很少发生转移。
该亚型的预后与Group 4 相当,比Group 3 预后好。
♦Group 3 型以婴幼儿为主,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两倍,易发生远处转移,临床预后最差。
小儿再发性腹痛240例病因分析

有多种 , 以腹内疾病 为主。胃及十二指肠炎症和溃疡是引起4 J 中上腹和脐周腹痛的主要病 因。临床 ,L 诊断需要结合详细病史及全面体检 , 并选择合理的辅助检查 。
【 关键词 】 4J再发性腹痛 ; 病因 ; 幽门螺杆菌 ,L
z J 再发性腹痛 (eurn adm nl an R P 是 指病 bL rcr t b o ia pi, A ) e
常见的临床 症状 之一 , 是 目前儿 科 临床 医生 所 面临 的难 也 题 。R P的准确发病率 目前 尚不清楚 , A 国外资料显示 1% ~ 0 2 % 的学龄期儿童存 在 R P A 0 A 。R P病因繁多 , 发病机制也 因 病因不同而不 同。根据有无 器官损 害大致可 以将 R P分 为 A
对 腹 痛 的叙 述 不 准 确 , 延 误 治 疗 。 因 此 需 要 医 务 人 员 耐 常
史: 直系亲属 患有 胃、 十二 指肠炎 症或 消化性 溃疡病 7 , 5例
占3 . % , 中H ( 5 12 其 p +)8例 。
三 、 法 方
所有病例均详细询问病史 、 既往史 、 家族史 , 所有 病例均 做血 、 、 尿 便常规 , 粪便虫 卵浓缩试 验 , 腹部 B超 检查 。其 中 6 8例做 了钡餐 造影 ( 2 . % ) 阳性病 例均 做 了 H 占 83 , p—l g G 和 ( )1C 尿 素 呼 气 试 验 ; 1 例 做 了 胃 镜 检 查 ( 或 3 10 占 4 . % ) 所有进行 胃镜检查 的病 例均做 了胃窦粘膜 病理 活 61 , 检 。有 2 5例同时或先后进行 了钡餐造影 和胃镜 检查。6 8例
、 一
般 资料
2 0例腹痛小 儿均 为 20 4 0 2年 7月 至 2 0 0 4年 6月在笔 者
儿童再发性腹痛病例常见病因分析

DOI:10.19368/ki.2096-1782.2022.20.160儿童再发性腹痛病例常见病因分析郑泽洪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儿内科,重庆408400[摘要]目的研究儿童再发性腹痛病例的常见病因,为临床再发性腹痛的诊疗提供有力依据。
方法选择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再发性腹痛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并整理再发性腹痛患儿的一般资料、体格检查结果、辅助检查结果等资料,对引发再发性腹痛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中再发性腹痛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依据。
结果 60例再发性腹痛患儿的主要病因为器质性,其次为功能性,器质性再发性腹痛的发生率为76.7%(46/60),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的发生率为23.3%(14/60)。
器质性再发性腹痛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十二指肠溃疡、胆汁反流性胃炎,以上3种疾病的构成比在10.0%以上,10.0%以下的病因包括:十二指肠淤积症、十二指肠炎、糜烂性胃炎、梅克尔憩室、其他疾病;功能性再发性腹痛中,其主要病因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结论儿童再发性腹痛和器质性病变密切相关,功能性的构成比比较低,常见的器质性致病因素包括: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中需要强化判断器质性以及功能性再发性腹痛,以便进行有效地诊断治疗,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保证患儿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患儿;再发性腹痛;病因;器质性;功能性[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2)10(b)-0160-04Analysis of Common Etiology of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Cases in Chil⁃drenZHENG Zehong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Chongqing Nanchu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Chongqing, 4084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mmon etiology of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cases in children and to provide a strong basis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Methods Sixty cases of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admitted to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Nanchuan District, Chongqing, China,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0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The general data, phys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and auxiliary examination results of the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were collected and collated, and the factors triggering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were analyze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in clinical prac⁃tice.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organic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was 76.7% (46/60), and the incidence of functional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was 23.3% (14/60) in 60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Among the organic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chronic gastritis had the highest incidence, followed by duodenal ulcer and bile reflux gastritis, with the composition ratio of the above three diseases above 10.0%, and the etiologies below 10.0% included: duodenal sta⁃sis, duodenitis, erosive gastritis, Meckel´s diverticulum, and other diseases; among the functional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its main etiology was functional dyspepsia. Conclusion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in children is closely related to organic pathology, with a relatively low functional component. The common organic pathogenic factors include: chronic gastritis, duodenal ulcer, and bile reflux gastritis. In clinical practic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judg⁃ment of organic as well as functional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so as to carry out effectiv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children, and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hildren.[Key words] Children;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Etiology; Organic; Functional[作者简介] 郑泽洪(1970-),男,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感染与消化。
156例小儿再发性腹痛临床病因分析

156例小儿再发性腹痛临床病因分析
田政;赵仕勇
【期刊名称】《浙江临床医学》
【年(卷),期】2006(008)008
【摘要】再发性腹痛(recurrent abdominal pain,RAP)是小儿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因其反复发作,常规治疗得不到理想疗效,使患儿身心健康及家庭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
现对本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156例RAP患儿进行病因及诊断分析,旨在提高小儿RAP的早期诊断水平。
【总页数】1页(P836)
【作者】田政;赵仕勇
【作者单位】321001,浙江省金华市第五医院汉;321000,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
【相关文献】
1.小儿再发性腹痛病因分析 [J], 彭曙辉;周红;孙艳萍
2.小儿再发性腹痛病因分析 [J], 赵岩
3.小儿再发性腹痛128例病因分析 [J], 顾红英;蒯华;唐伟国;金忠芹;武庆斌
4.小儿再发性腹痛240例病因分析 [J], 李炳植;方英莲
5.小儿再发性腹痛的临床病因分析 [J], 王素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腹痛的病因分析

小儿腹痛的病因分析发表时间:2017-07-04T13:43:17.10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作者:刘其雷滕彩芹[导读] 小儿腹痛病因多种多样,诊断需结合病史、全面体检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山东省平度市大泽山镇卫生院 266700刘其雷滕彩芹小儿腹痛病因多种多样,诊断需结合病史、全面体检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只有综合分析才能了解腹痛病因,及时正确作出诊断。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2例小儿腹痛均为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住院患儿。
男28例,女24例,男∶女为1.17∶1。
患儿年龄2~14岁,平均(7.5±2)岁。
1.2 方法:所有病例均详细询问病史、既往史、家族史,均进行血常规、大便常规、小便常规分析,选择性做大便隐血、大便查虫卵、腹部B超、胃镜、病理检查、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心电图、胸片、胸透、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腹腔穿刺、空气灌肠及脑电图等检查。
2讨论2.1 发病年龄:腹痛部位和性质的确定有赖于患儿的语言表述,但由于年龄的差异,使得小儿腹痛的年龄特点表现显著。
新生儿和婴儿表述腹痛为一大难题,常表现为哭闹之频率、声调与受惊或发怒时的“哭声”不同;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已具有初步的腹痛表述能力,但准确性差,评估时仍需慎重;学龄期儿童表述腹痛较为准确,随着年龄的增长,疼痛的局限化趋于明显。
通常以腹痛为主诉的儿童均为2岁以上,而2岁以下的小儿腹痛常以哭闹为表现形式,查体时应特别注意,要和正常小儿啼哭相鉴别。
2.2 腹痛发生的急缓:起病急缓对鉴别诊断往往具有重要意义。
发病急骤或阵发性加剧者常为外科性疾病,如急性阑尾炎、绞窄性肠梗阻、胃肠道穿孔、肠套叠及腹股沟疝嵌顿等。
发病缓慢而疼痛持续者常为内科性疾病,如肠蛔虫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及病毒性肝炎等。
但要注意有时慢性腹痛和急性腹痛的病因可以相同,这是因为疾病在不同阶段其性质发生变化所致,如溃疡病原属慢性腹痛,在合并穿孔时即为急腹症。
儿童再发性腹痛138例临床病因及治疗体会

2 结 果
儿 童再 发 性 腹 痛 ( A ) 儿 科 常 见 的 临 床 症 状 之 一 , RP是 因 其 反 复 发 作 , 期 持 续 , 规 治 疗 经 常 得 不 到 理 想 疗 效 , 患 长 常 使 儿 的身 心健 康 及 其 家 庭 正 常 生 活 受 到 影 响 。 国 外 资 料 显 示
巴结 炎 可 能 是 儿 童 再 发 性 腹 痛 的 常 见 原 因 之 一 , 于 急 性 上 常
儿童 再 发 性 腹痛18例 临床 病 因及 治疗 体 会 3
赵 世 良
( 西 省 柞 水 县 凤 镇 中 心 卫 生 院 ,陕 西 柞 水 7 10 ) 陕 14 0
[ 要 ] 目的 探 讨 儿 童再 发 性 腹 痛 ( A ) 摘 R P 的病 因、 临床 表 现 及 治 疗 方 法 ,为 临床 选 择 辅 助 检 查 及 治 疗 提 供 依
精 神 因素 2 5例 ( 8 1 ) 无 明 确 诱 因 1 1.% , 9例 ( . % ) 经 过 1 8 3 。 治疗 ,2 1 6例 患 儿 腹 痛 症 状 消 失 , 访 半 年 未 复 发 ;0例 患 儿 随 1 腹 痛 症 状 减 轻 , 数 减 少 ; 效 2例 , 次 无 总有 效 率 9 . % 。 86
据 。 方 法 对 1 8例 R P进 行 病 因 、 床 表 现 、 断 和 治 疗 方 法 进 行 分析 。 结 果 8 3 A 临 诊 2例 ( 9 4 ) 器 质 性 疾 病 ,以 5.% 为 肠 系膜 淋 巴结 炎为 首位 , 性 胃炎 次 之 。功 能性 再 发 性腹 痛 5 慢 6例 ( 0 5 ) 采 用 健 脾 止 痛 汤 治 疗 ,2 4 .% ; 1 6例 惠 儿 腹 痛 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1 行 电子 胃镜 作检 查。检查 完毕取 胃窦粘膜活组织 l .. ~ 3 ,作病理检查及行快速尿素检测 。} 感染判断标准 :① 胃 块 { p 粘膜病理组织切片 染色检查 ;② 快速 尿素酶试验,③血清H p 蛋 白芯片检测 。3 中2 项 项阳性即为H 感染,其中血清H 蛋 白 p p 芯片检测 ,C g  ̄性为阳性标准 。 aA 14 2 用便携式2 h 红素监测仪 ,对食管 内p 及胆红素行 .. 4胆 H 2 h 监测 检查2 h 4双 4 。详 细记 录平 卧、直立、进餐及症状发生 的时间;测得 的数据 以专用 软件处理 ,2 h H 4 p 监测 结果根据 p 1. 9 示 有 酸 反 流 异 常 。2 h 汁 反 流 监 测 以胆 红 素 吸 收 H 19 提 4胆 值 ≥0 1 为异 常指 标 ; 检 查 期 间 给 予 规 定 饮 食 , 可 自 由活 动 .4 及 睡 眠 ,但 避 免 剧 烈 运 动 J 。
中 国 民 族 民 J 6 7医 药
・
医 疗 论 坛
M e ia r a m e t F r n d c IT e t n o u l
9 ・ 2
Chnee J u n lo h o dcn n h o h r e i s o r a fEt n me iie a d Et n p a ma y
2 结 果
此H 感染是引起R P p A 的重要原 因。近 年来 ,对H 感染 的流行 p 病学研究表 明,人类对H 普遍 易感,各年龄段 儿童 都可 以发 p 生H 感染 ,H 感染发病年龄较早 ,并且 与年龄 正相 关;H 感 p p p 染率 随年 龄增长而增 高 ,尤其 6 以后H 染 率 明显增高 已接 岁 p
近 成 人 H 感 染 率 ,说 明儿 童 时期 是 H 感 染 的高 危 时期 。儿 童 p p 随 年 龄 增 长 ,社 会 活 动 增 加 ,暴 露 于 H 环 境 的机 会 越 大 ,人 p 与人之间及家庭 内的交叉传播机会显著增加 ,及儿童个人不
良卫生习惯 ,居住条件差是H 感率逐年增 高的重要 原因。此 p 外,} 感染有家庭聚集现象 ,父母感染H 的儿童 比双亲未感 { p p 染H 的儿童检 出率高 。本组 资料 中慢性浅表性 胃炎并胆汁返 p 流说 明胆汁返流与慢性 胃炎 的发病具有一 定的相关性 。已证 实返流的胆汁 中含胆汁酸盐其结合胆汁酸在酸 性环境下 ,对 胃粘膜表面的寂液有清除作用 ,可破坏 胃正常粘膜屏障 ,使 H 反 向弥 散 而 损 害 胃粘 膜 。 p
儿童 再发性腹痛 ( A )是儿科 常见临床症状 ,病因复 RP 杂 ,成 为 临床 治 疗 的 一 个 难 题 , 明 确 病 因 是 诊 断 治 疗 的 关 键 。本文 回顾性 分析我 院儿科 2 0 年9 0 7 月至2 0 年9 0 9 月因R P A 行胃镜及 消化 道动 力监测等检 查患儿 资料 ,现报告如下 。 I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 般 资 料 本 组2 9 ,男 1 4 , 女 l5 0 年龄 . 4例 4例 of , 3 1 岁 。3 6 9 例 , 男女 之 比 l l ~ 1 岁 1 3 ,男 女 ~ 5 ~ 岁 6 : 。7 5 5 例 之 比为l4 :。其中剑头下痛3 例 ,上腹疼痛7 例 ;脐周痛 _2 1 4 l 1 1 ,疼痛点不 固定3 例 ,疼痛 大多无规律性 ,仅4 l 岁 1例 3 例 0 以上诉饥饿痛 夜间痛。伴腹胀不适 、嗳气4 例 :纳差 、偏食 6
炎伴十二指肠球炎食管炎1 例,十二指肠球部炎2例 ,十二 级1 9 指肠球炎伴食管炎1 例 ,胃溃疡5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 级1 例 3
[ ] 万红娟 ,赵红 霞,李凯歌,赵云萍 .小儿再 发性腹痛 与幽门螺旋杆菌感 3 染的关 系[ ] . .实用医技杂志,2 0 1 ):4 . T 0 6( 9 3
参 考 文 献
胃镜 诊 断 :慢 性 浅表 性 胃炎 13 ,慢 性 浅表 性 胃炎 伴 胆 1例 汁 反流 4例 ,慢 性 浅表 性 胃炎 伴食 管 炎 1 2 ,慢 性 浅表 性 胃 O 级 例 炎伴胆汁反流食管炎l 例 ,慢性浅表性 胃炎伴食管单发性息 级2 肉1 ,慢性浅表性 胃炎伴十二指肠球炎3 例,慢性浅表性 胃 例 7
14 方 法 .
例 ,复合 性溃 疡3 , 胃溃 疡伴十 二指肠 球 部息 肉1 ,无 例 例 明显 异常 者 1 。} 检 出率 :2 9 例 I p 4 例患 J H  ̄ 性7 f ,感染 L pH 6 4 率 为 3 . 2 , 男 4 例 ( 8 0 % , 女 3 例 ( 2 8 % 。 在 05% 5 1.7 ) 2 1 .5 ) 消化道疾病 中消化性 溃疡感染 率最 高 1 例 ( 8 1 % 5 6 . 8 )食管 2h H 4 p 监测和2 h 4 胆汁监 测结果 :1 例忠儿 中酸 反流异常9 7 例 ( 3 3 ),胆汁反流6 8 .% 例,其中6 5 O )为 胃酸和胆汁混 例7 .% 合反流 。单纯酸反流3 ( .% 例 8 3 )。1例 胃内胆汁监测 ,A s 2 b ≥0 1 时 ,有 3 5 时 间p 值 。 .4 /的 H 3 讨论 d J 慢性 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在小儿器质性再发性腹痛 ,L 中发病 率较高 ,是小儿器质性 再发性腹 痛的主要病 因. 因此 对有反复发作性腹痛 的d J ,尤其伴有恶心,呕吐及食欲不 ,L
1 6 ,恶心 、呕吐2 例 ,黑便 3 ;体 重低于 同龄儿 体重 3例 7 例 12 0 2 f ,身高低于 同龄儿身高6 例 ,贫 血9 例,胸骨 后不适4 O 3 例 ,反复咳嗽5 ,哮喘吸入 治疗控制 不佳2 。 例 例 12 R P 断标准 ① 腹痛病程超 过3 . A 诊 个月 ;②疼 痛为非特 异性 间断发作 ,很 少表 现绞痛;③疼痛部位多在脐周 、上腹 或无 固定 点;④可伴恶心 、呕吐 、腹胀等症状 … 。 i3 检 查病例入选 标准 ① 胃镜检查有 食管炎及胆 汁反流 . 征象 。② 反复腹痛 伴有反复恶心呕吐或胸骨后痛 ,排除心原 性疾病 。③反 复腹 痛伴有反复咳喘排除肺部感染性疾病 ,抗 炎抗过敏治疗疗效不佳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再 发 性 腹 痛 病 因 分 析 BJ L
赵 岩
镇赉 17 1 334 吉林省镇 赉县黑鱼泡镇 卫生院 ,吉林
【 摘 要】 目的:探讨再发性腹痛 ( A )儿童临床表现 ,进一步提高该病 的诊 断率 。方法:分析2 9 A 患儿l RP 4 例P P 临床表现,行 胃镜及H p 检查。结果 :胃镜下改变检 出率9 . 0 ,依次为单纯慢性浅表性 胃炎 l0 ,慢性浅表性 胃炎伴 胆汁返流4 例,慢性浅表性 胃炎伴十二指肠 96% l例 0 球炎3 例 ,十二指肠球 炎2 例、消化性溃疡2 例、食管炎6 、息 肉2 7 9 l 例 例。2 9 4 例患儿H 阳性7 例 ,感染率 为3 . 2 。1 例 食管2 hH p 6 0 5% 7 4 p 监测和 2h 4 胆汁监测患儿中酸反流异 常9 。结论 :胃镜及消化道动力监测是检查儿童不 明原因P P 例 A 的检查手段之一 。 【 关键 词 】 再 发性 腹 痛 : 胃镜 ;病 因 【 中图分类号 】R 2 . 75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 5 7( 0 0 4 0 2 1 0 7 8 1 2 1 )1 — 9 —
振者 ,有必要进行纤维 胃镜检查 。以便及 时明确诊断,以防 延误治疗 。国内外多项研究表 明.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d J 慢性 ,h 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 。本组儿童29 ,2 8 4例 4 例胃镜 下有病变 ,以胃部为主,十二指肠次之,食管最少,除1 例胃
溃疡 病 检 为不 典 型增 生 外 ,余 均 为 良性病 变 。H感 染与 儿 童上 p 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 ,H 是导致儿童慢性 胃炎,消化 性溃疡 的 p 重要 因素,而消化 性溃疡和慢 性 胃炎是R P A 的主要原 因,因
[] 顾红英 ,蒯华 ,唐 伟国,等.d J 再发性腹痛 18 1 ,L 2 例病 因分析 [ ] J .苏州 大学学报 ,2 0 ,2 5 0 3 3( ):6 2 1.
[ ] 董梅 .小儿腹痛 的治疗原则 [] 2 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 0 ,1 3 0 3 8( ):
1 8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