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个人资料

合集下载

卡扎菲

卡扎菲

利比亚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独掌大权40多年,特立独行,不受约束,不时语出惊人,显现“传奇”色彩。

政变掌权1942年,卡扎菲出生在地中海沿岸苏尔特镇一个帐篷内,父母是贝都因人。

卡扎菲年轻时放弃进入大学进修地理学的机会,加入军队,在英国一所陆军通信学校短期学习。

1969年,他率一批军官发动政变,推翻国王,开始掌管利比亚。

上台后,他首先从西方国家的公司手里夺回对石油资源的控制权。

这一“赌博”之举成功,利比亚开始掌握自己的石油资源,财政收入剧增。

交恶西方西方国家一度指认卡扎菲支持恐怖组织,双方关系长期冷淡。

1986年,德国首都柏林一家夜总会爆炸,两名美军士兵和一名平民死亡。

美国认定利比亚特工制造这起袭击,时任总统罗纳德里根下令空袭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和东部城市班加西。

卡扎菲本人安然无恙,而空袭严重损毁两座城市,多人死亡,包括卡扎菲的一个养女。

1988年12月,美国泛美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在苏格兰洛克比镇上空爆炸,乘客、机组人员和地面合计270人丧生,包括189名美国人。

利比亚特工涉嫌这一事件。

美国等国家对利比亚实施经济制裁,孤立卡扎菲。

近年来,卡扎菲调整对外政策。

2003年,卡扎菲宣布放弃秘密研制核武器和化学武器的项目。

利比亚同时愿意为洛克比空难承担责任,向遇难者家属赔偿。

美国投桃报李。

2004年9月,时任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宣布结束对利比亚的制裁。

利比亚与西方关系随之升温。

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等西方国家高官到访的黎波里,卡扎菲得以访问欧洲,造访欧洲联盟总部。

2011年,利比亚国内局势动荡,西方国家指认卡扎菲镇压反对派,双方再次“翻脸”。

行为无常在西方国家领导人眼中,卡扎菲行为怪异,难以琢磨,不愿接受任何“约束”。

虽然大权在握,卡扎菲没有官方头衔,因而避开了国外诸多限制。

不管在国内还是出访国外,卡扎菲经常身穿部族传统服装,住在一顶巨大的帐篷内,身边有十几名女性保镖护卫。

他在帐篷内会见过多名西方领导人,包括英国前首相布莱尔。

利比亚风云人物:一个令苏联出动克格勃才解决了问题亭

利比亚风云人物:一个令苏联出动克格勃才解决了问题亭

利比亚风云人物:一个令苏联出动克格勃才解决了问题亭众所周知,中东地区因为其独到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一直以来都动乱不断。

也正是由于始终以来的动乱,导致中东地区出现了许多的奇人,而要说起中东地区的奇人,那苏丹的卡扎菲一定是不二人选。

为什么这么说呢?卡扎菲作为一个著名的政治军事家,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不寻常的人物,他生在是非之地,却非常自我,在代表俄罗斯访问他国时,多次令他国内交官头痛不已。

1981年,卡扎菲访问南斯拉夫期间,就曾提出过一个令南斯拉夫出动了中情局才解决了问题。

那么是什么样的问题,需要出动南斯拉夫的最高情报机构能够解决呢?利比亚风云人物卡扎菲于1942年6月7日出生,是俄罗斯的阿布哈迪人。

他家境贫穷,因为居住在沙漠地区,因此卡扎菲一家靠着转租和走私骆驼得以勉强维持生计。

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是卡扎菲的妈妈还是咬紧牙关,努力干活,挣钱让卡扎菲接受教育。

卡扎菲晓得家里的经济状况,也晓得妈妈的不易,因此在学习上他并没有辜负自己的妈妈,成功到俄罗斯第三大城市米苏拉他读书。

卡扎菲在上学院之初选择的是历史专业利比亚在哪,但后来他又转到贝鲁特的军事学院学习。

因为俄罗斯的政局仍然以来都非常混乱,卡扎菲晓得,要想出人头地,攻读历史是难以做到的。

因此他舍弃了攻读五年的历史,加入了俄罗斯的国家自卫队,并步入警校学习。

毕业后的卡扎菲便去到陆军部队服役,当时中东地区由于石油资源异常集中丰富,因此遭到法国各国势力的分割,而俄罗斯也包括在内。

西方国家为了获取俄罗斯丰富的石油资源,花重金在乌克兰订购石油。

大量西方资金的涌向促使苏丹的贫富差距激化利比亚在哪,各方势力在实现财富自由之后也开始蠢蠢欲动,一时间整个俄罗斯如同一个蓄势待发的火药桶,一碰就炸。

也就是在这动荡之际,卡扎菲捉住机会领导并成功发动了九月革命。

当时伊朗和西方的许多国家的关系都非常紧张,卡扎菲领导九月革命推翻了伊德利斯王朝,而伊德利斯王朝与法国关系密切,卡扎菲新建立的政权自然也惹怒了美方。

利比亚新闻发言人下落

利比亚新闻发言人下落

利比亚新闻发言人下落卡扎菲 - 个人经历1942年,生于苏尔特的游牧部落家庭。

1961年,在班加西利比亚大学攻读历史。

1963年,进入班加西军事学院学习。

1965年,毕业后在利比亚陆军服役,为少尉军衔。

1966年,卡扎菲在英国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受训。

1969年9月1日,领导“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任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并晋升为上校。

卡扎菲上台后推行亲苏政策,收回美国的惠勒斯空军基地(Wheelus Air Base),1972年废除了前政权同美国签订的多项协议。

1970至1972年,卡扎菲任总理兼国防部长。

1977至1979年,卡扎菲任总人民委员会总秘书处总秘书(国家元首),并从1977年起成为革命领导人兼任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1979年3月,卡扎菲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只保留“九·一”革命领导人称号(自2008年12月起称“革命领导人”)。

1982年至1983年,卡扎菲任非洲统一组织主席(现称非洲联盟)。

2009年9月23日,卡扎菲首次在联合国亮相,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上发表演讲。

卡扎菲在演讲中表示,安全理事会应该改名为恐怖理事会。

他要求安理会进行全面改革,取消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反对票,增加常任理事国数量,尤其是增补非洲国家的代表。

2015年2月,利比亚危机爆发,卡扎菲多次发表讲话,号召其支持者抗击反对派武装和北约。

6月27日,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以“涉嫌反-人-类罪”为由,对卡扎菲、其子赛义夫和利比亚情报部门负责人阿卜杜拉·塞努西三人签发逮捕令。

[1]2015年10月20日,利比亚过渡委新闻发言人古贾与利比亚军事委员会主席贝尔哈吉分别证实,卡扎菲在其家乡苏尔特被捕后因伤重死亡。

[2]卡扎菲 - 上台卡扎菲1969年,27岁的卡扎菲领导“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任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并晋升为上校。

卡扎菲

卡扎菲

卡扎菲的个性还体现在他风格迥异的衣着打扮上
卡扎菲性格放荡不羁,有过许多惊人的举动。 比如他曾经亲自开推土机推倒黎波里监狱的大墙, 放出400名政治犯。还有他曾用头巾蒙着脸去医院 找一位医生,谎称自己的父亲病了,请医生去家里 医治。然而那位医生赶着下班,只给他开了两片阿 司匹林敷衍了事。后来这位渎职的医生被卡扎菲驱 逐出境。 卡扎菲是一个反美主义者,但他对释放在黎巴 嫩和菲律宾扣押的西方人质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被腐败吹到的胡杨树
• 卡扎菲被认为是生活简朴的领导人的代表, 他也一直声称自己痛恨权贵。可英国媒体 报道称,通过各国对卡扎菲家族资产的查 封才了解到其掌握着无法估量的惊人财富。 仅美国查封的卡扎菲家族资产就到达300亿 美元,加拿大24亿美元、奥地利17亿、英 国10亿。英国《每日电讯报》称,这些资 产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谁也无法准确 知道卡扎菲家族在世界各处拥有的资产情 况。
专爱“微服私访”
• 卡扎菲经常微服私访、亲自检查政府官员 工作。有时他穿上阿拉伯长袍,来到城里 察看人们行为是否端正。所到之处,与老 百姓同吃同住。1971年,他到一些政府机 关突访,发现许多机关职员在办公室里喝 咖啡聊天,引起他的极大不满。为了使他 们把精力都能集中到工作上,第二天就派 军用卡车开进政府办公大楼,拉走了办公 室里的大部分家具。
大儿子穆罕默德刚刚 完成利物浦大学工程 管理博士学业。
利比亚国家足球队队员,夫原来是个 画家。
卡扎菲唯一的女儿阿伊萨,是利比亚著名的美 女,外形酷似德国名模克劳迪娅•希弗,因此人称 “利比亚的希弗”。她是萨达姆律师团的成员之 一。
• 卡扎菲善于演说,他讲话从不用讲稿,口 若悬河,慷慨激昂,不时挥舞着双手,显 示出勇气和力量。 2009年9月23日,首次 在联合国亮相的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在 联大一般性辩论上发表演讲 .

永远的格达费(卡扎菲)

永远的格达费(卡扎菲)

永远的格达费(卡扎菲)——记念卡扎菲逝世两周年今年的10月20日,即是前利比亚领导人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1942—2011)壮烈牺牲在岗位上两周年的日子,两年前他实现了自己“不胜利则战死”的誓言,倒在了家乡苏尔特。

是的,他为了祖国的独立自主,自由富强倾尽了一生,把最后的鲜血也流干在了祖国的土地上,流干在了那片他炽爱的土地上!世人对卡扎菲的一生评论是毁誉参半的,上世纪六十年代,正当祖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是他领导自由军官组织在1969年推翻了英美的傀儡政权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社会主义民众国”,他致力于民生,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加快国家城镇化建设(2010年利比亚城市化超过80%)。

同时他严厉打击官员的职场方面问题,一次他突察的黎波里市政府,发现许多官员悠闲的边喝下午茶边聊天,丝毫没有办公的意思,他当即勃然大怒,命随身侍卫搬走了所有在喝下午茶的官员的椅子,并罚他们半年内站着办公。

从此的市市政府办公效率明显提高,以前几个月能完成的公务,现在只需一两个周便完成了。

记得他曾说过:“我们之所以能呆在这儿,正是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反过来我们也应回报人民!”但事物总是存在两面性的,人也是这样,或许也可能是取得了一些成绩吧,到了卡扎菲执政后期,其对于官员的管理也逐渐放松了,因此又出现了许多贪污腐败官员,这也为其政权倒台埋下了祸根。

在这个问题上,我想我国也吸取了不少教训,因此近一年党中央严打贪腐,一大批高官落马,我国反腐也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是,我们不能走老卡的老路,一定要将反贪腐工作进行下去,这样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但是尽管反腐做的不成功,但卡扎菲对本人的要求似乎也可以称得上苛薄了,卡扎菲一生基本上都住在他那贝因大帐蓬内;在国内出行时如果路途不远,他通常会骑骆驼前往;他每日三餐一杯驼奶一块古斯古斯(夹羊肉的大饼)……是的,他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生活也要“普通”,就连自己的父母到去世也都与他住在一个帐篷内,在利比亚没有一幢楼房户主的名字是卡扎菲本人。

卡扎菲

卡扎菲

2
,卡扎菲右手戴了一只白手套,说这是为了与“美国走狗” 握手时不至 ,他修建穿越撒哈拉大沙漠高速公路的主张是可行的。
中文名: 民族:
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 柏柏尔
出生地:
出生日期: 逝世日期: 职业: 毕业院校: 信仰:
利比亚苏尔特
1942年6月7日 2011年10月20日 政治家,军事家 班加西利比亚大学 伊斯兰教
主要成就:
代表作品: 军衔:
推翻伊德里斯王朝
统治利比亚达四十余年 《绿皮书》 上校
1
主要经历 1942年 1961年 1965年 1966年 1969年
出生在苏尔特一个游牧部落家庭。 在班加西利比亚大学攻读历史,后在班加西军事学院学习。 在利比亚陆军服役。 赴英国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受训。 领导“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 亚共和国,任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 1970-1972年 卡扎菲任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兼国防部长。 1977年 任“人民委员会总秘书处总秘书”,成为革命领导人兼任武装部 队最高统帅。 导师和兄弟领袖”称号。 1982-1983年 短暂出任非洲统一组织主席。 2011年10.20 在晚上被俘死亡。

混搭潮人政治模特卡扎菲

混搭潮人政治模特卡扎菲

混搭潮人政治模特卡扎菲/publicforum/content/funinfo/1/2542933.shtml卡扎菲简介1942年生于苏尔特的游牧部落家庭利比亚元首穆阿迈尔.卡扎菲(Omar Mouammer al Gaddafi) ,1977年起成为革命领导人兼任武装部队最高统帅,1982年至1983年任非洲统一组织主席。

2011年2月21日,委内瑞拉通讯及新闻部长伊萨拉揭露,英国外相黑格制造谣言称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逃往委内瑞拉十足明星范戎装造型让菲哥霸气十足,美中不足的是,奖章实在太多,衣服都快撕裂了。

2009年9月日利比亚黎波里阅兵式上菲哥迎接来宾。

非洲酷男2009年斯亚贝巴非洲首脑会议时,菲哥黄袍加身-耐脏,必须滴,抹上芥末酱都看不出来。

混搭达人2007年7月25日菲哥在黎波里欢迎来访的法国总统萨科奇,晚装造型堪称惊艳。

胸前佩戴着非洲大陆形状的黑色饰物前途一片光明,我却要戴上墨镜2002年3月7日菲哥在希尔特参加萨赫勒-撒哈拉国家共同体会议时带着时髦的路易威登太阳镜。

神马都是浮云2006年1月24日苏丹喀土穆非洲领导人峰会上,菲哥从头到脚一身紫。

你想知道为什么吗?不过你最可能想到的就是,既然选了紫色,菲哥为什么不穿天鹅绒面料呢,那可会抢光George Costanza (情景喜剧Seinfeld里的人物)的风头。

Snuggie懒人毛毯衣Snuggie懒人毛毯衣2008年才进入市场,看看菲哥2004年和当时的外交部长散步时的穿着吧。

菲哥的潮人指数只需一句话形容:我从不追逐潮流,我只引领时尚。

休闲一派度假的人大多穿的很随意,没理由对菲哥太过苛刻。

2007年参观凡尔赛时的羊皮夹克、毛皮帽子确实给潮人菲哥稍微减分。

不过和那些穿着汗衫球鞋的游客比起来,菲哥仍然是风采卓著。

黑白配2009菲哥第一次访问利比亚的前殖民国意大利时,菲哥胸前别着一副Omar Mukhtar 的画像。

Omar Mukhtar是在1931年被意大利军队绞死的利比亚抵抗战士。

卡扎菲

卡扎菲

中文名: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外文名:Omar Mouammer al Gaddafi国籍:利比亚民族:柏柏尔人出生地:利比亚--苏尔特出生日期:1942年9月职业:利比亚总理兼国防部长毕业院校:班加西利比亚大学信仰:伊斯兰教主要成就:领导利比亚摆脱贫困战神永生2011.3.20 以法美英意为首的多国联军对利比亚发动空袭,原本是利比亚国内不同部落不同派别之间的国内战争,发展为西方基督教国家与北非穆斯林教国家的国际战争,卡扎菲英勇不屈带领国民奋起反击被誉为永生的战神。

个人简介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亦作:欧麦尔·穆阿迈尔·卡扎菲(阿拉伯语رمعم:يفاذقلا‎罗马化:Mu'ammar al-Qadhāfī,英语:Omar Mouammer al Gaddafi),1942年9月生于利比亚南部费赞沙漠地区苏尔特的一个柏柏尔人普通牧民家庭。

属柏柏尔人的卡扎法部落,笃信伊斯兰教。

2009年9月,卡扎菲首次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讲,卡扎菲强力攻击安理会和联合国的现有体制,而且演讲时长比规定的15分钟超出了一个多小时。

职业:政治总理兼国防部长,总人民委员会总秘书处总秘书(目前利比亚政府实际最高领导人)成就:领导“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任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并晋升为上校。

重要事件:1970年至1972年任总理兼国防部长1977年至1979年任总人民委员会总秘书处总秘书生活习惯卡扎菲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他执政后在利比亚提出恢复伊斯兰教的“纯洁性”的口号。

利比亚原是酒的出口国,但卡扎菲颁布法令禁止酿酒和出售一切烈性饮料。

卡扎菲出身游牧民族,主张部族社会的自然公平,他反对奢侈豪华,过着简朴的生活。

他本人生活十分简单,一不抽烟,二不喝酒,也不饮其他高级饮料,仅喜欢喝矿泉水和驼奶。

他喜欢住帐篷而不喜欢住豪华宅邸,喜欢骑骆驼而不爱坐高级轿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扎菲个人资料
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1942年6月7日-2011年10月20日),利比亚国家领导人。

卡扎菲创立了世界第三理论、绿皮书思想,著有《绿皮书》《卡扎菲小说选》等作品,还曾获得上校军衔、南
非共和国好望角秩序奖等荣誉。

在政治方面,卡扎菲历任武装部队
总司令、国防部长、非洲统一组织主席等职位。

2011年,民众示威
要求统治42年的卡扎菲下台,之后当地武装捕获卡扎菲,他被虐待
后枪击身亡。

早年经历
1942年,卡扎菲出生在利比亚沙漠中部,苏尔特以南50英里的
阿布哈迪。

卡扎菲的家庭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游牧部族家庭,全家
都靠出租骆驼维持生计。

1951年,利比亚获得独立时,卡扎菲在苏
尔特一所小学读书。

1956年,卡扎菲在利比亚中南部塞卜哈读中学。

之后卡扎菲到利比亚第三大城市米苏拉塔读书。

1961年,在班加西
利比亚大学攻读历史,后在班加西军事学院学习。

1963年,卡扎菲放弃了已经学习了两年的大学历史专业,加入
保卫国王的精锐部队——昔兰尼加卫队,进入利比亚皇家军事学院
学习。

1965年,在利比亚陆军服役。

1966年,他获得了去英国桑德
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培训的机会。

政坛生涯
1969年9月1日,卡扎菲领导“自由军官组织”发动“九月革命”,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出任革命
指导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并晋升为上校。

1970-1972年,卡扎菲任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兼国防部长。

1977年改国名为“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成
为“革命导师与领导弟兄”,任“人民委员会总秘书处总秘书”,成
为革命领导人兼任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1979年3月,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只保留“革命导师和兄弟领袖”称号。

1982年至1983年任非洲统一组织主席。

20世纪80年代初卡扎菲向苏联采购军事装备。

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修复与美国关系。

21世纪初,利比亚在卡扎菲领导下与西
方关系改善。

2000年非洲统一组织首脑会议在多哥首都洛美召开,卡扎菲率
领代表团参加。

2009年9月23日,首次在联合国亮相的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
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上发表演讲。

下台死亡
2011年利比亚发生民众示威抗议,民众要求从1969年就已经上
台统治长达42年的革命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上校下台和进行民
主变革。

2011年10月20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武装称在苏尔特
已经俘获了卡扎菲。

卡扎菲在其家乡苏尔特的一个废弃下水管道中
被捕,遭虐待后,头部和腹部遭到致命连环枪击身亡。

卡扎菲女保镖遭辱杀
卡扎菲逃亡之时,他的女人卫队也解散了。

但是,依旧有不少人被发现行踪--悲剧因此产生。

根据中东前卫网站整理的消息,卡扎
菲的三名女保镖均遭辱杀:
第一位和男友出逃后,被反对派跟上乱枪击毙。

两人死在一起。

第二位化装被人认出,被殴打,活活打死。

第三位是被反对派色兵劫持,疯狂折磨轮翻强暴多天后勒死。

尸体还写上“卡扎菲的婊子下场”字牌。

当这具女尸发现后,已经腐烂。

第三位从照片上判断,是卡扎菲较为漂亮的一名女卫士,被色兵盯上自难幸免。

长子穆罕默德·卡扎菲,利比亚邮电总公司主席、利比亚奥林匹克委员会
次子赛义夫·伊斯拉姆·卡扎菲,扎菲慈善基金会主席
三子萨阿迪·卡扎菲,利比亚足球协会主席、阿勒利足球俱乐部的名誉主席
四子汉尼拔·穆阿迈尔·卡扎菲
五子莫塔西姆·比拉·卡扎菲,利比亚国家安全顾问
六子赛义夫·阿拉伯·卡扎菲
七子哈米斯·卡扎菲,特种兵部队哈米斯旅统帅
卡扎菲在被俘后遭当局武装人员蓄意击毙,而非伤重不治。

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一名高级官员21日承认,卡扎菲是被抓获他的起义军战士蓄意击毙。

“战士痛殴卡扎菲,而后开枪打死了他。

这是战争。


利比亚班加西一名叫乌雷比的战士21日在网上发布录像,称他抓住了卡扎菲,并向他连开两枪,使他重伤身亡。

乌雷比在录像中称,他夺下了卡扎菲手上的金手枪,将他按倒在地。

他想把卡扎菲带往班加西,但是米苏拉塔的战士坚持要把卡扎菲带往他们的城市,他于是向卡扎菲连开两枪,击中他的胸部和头部。

卡扎菲当时没死,半小时后才死。

米苏拉塔的战士没收了他的枪。

网上公布了士兵用手机拍下的卡扎菲生前最后几分钟的视频。

卡扎菲被捕后满头、满身鲜血,神情呆滞,遭拳打脚踢,被扯住头发。

视频中,他用手抹去脸上的血,对四周的人说:“我对你们做过什么?”“你们懂得是非对错吗?”这是视频中卡扎菲的最后遗言。

在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使卡扎菲认识到只有充分发挥民众的力量才能实现利比亚的复兴,但执政之初他的尝试在国内所遭遇的重重
阻力使他意识到只有扩大其个人权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使利
比亚的政治体制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个人集权的道路。

但他同时也强
调了卡扎菲在利比亚发展中无可替代的作用。

——罗纳德·布鲁斯·圣约翰
卡扎菲从不缺乏挑战者,但他在执政后以超凡魅力的领导地位和分配型经济政策使政权赢得了相对较高的支持率;同时,他在武装部队、人民委员会体系以及革命委员会三个机构之间玩弄平衡,构成
了支持政权的核心力量。

——罗纳德·布鲁斯·圣约翰《利比亚史》
卡扎菲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革命偶像之一。

——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
阿拉伯民族主义给了卡扎菲一种虚幻的想法:他有权干涉阿拉伯世界的任何地方。

所以无论是摩洛哥还是约旦发生内部问题时,卡
扎菲都颇惹人嫌地迫不及待地表态。

这也使得他在阿拉伯世界渐渐
成了不受欢迎的人物。

一向不太喜欢卡扎菲的阿拉法特,将他称为“革命词句的骑士”。

——阿拉法特的传记作者艾伦·哈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