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与腹腔镜单孔手术

合集下载

单孔腹腔镜手术

单孔腹腔镜手术

单孔腹腔镜手术发展概况2011年04月11日15:55 来源:好医生网站张忠涛郭伟经自然孔道内镜外科(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概念和新技术,其基本理念是减少或隐藏手术瘢痕,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康复等[13]。

经胃、直肠、阴道、尿道等的内镜外科技术由于受到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如安全的腹腔入路、空腔脏器穿刺口的安全闭合、感染、缝合技术等,仍处于试验阶段。

脐是胚胎时期的自然孔道,也是人体固有的瘢痕,故经脐手术也应属于NOTES 范畴。

该手术既能够达到隐藏腹部瘢痕的效果,又避免了经胃、阴道或直肠的感染问题,还可以使用传统腹腔镜器械,因此经脐单孔腹腔镜外科技术是现阶段最可行的NOTES 技术。

一、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命名单孔腹腔镜手术目前尚无统一的国际命名。

现行的名称有的来自医生个人,有的来自研究机构,还有的来自工业厂商。

美国Drexel 大学医学院是较早开展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单位,他们将此技术命名为单通道手术(singleport access,SPA),并且已经成为Drexel 大学的商标。

一些参与开发单孔腹腔镜器械的工业公司也对这项技术进行命名。

如Covidien 公司称之为单切口腹腔镜手术(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SILS);强生内镜外科(ethicon endoSurgery,I nc),称之为单部位腹腔镜(singlesite laparoscopy,SSL)。

由于单孔腹腔镜主要是经脐完成,故有些外科医生将“ 经脐”列入名称之中。

如:单孔脐部手术(oneport umbilical surgery ,OPUS )、经脐内镜手术(transumbilical endoscopic surgery,TUES)、自然孔道经脐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umbilical surgery, NOTUS)等等。

妇产科医学的最新进展和挑战

妇产科医学的最新进展和挑战

妇产科医学面临的
挑战
分析当前妇产科医学面临的问题 和挑战,如不孕症、妇科肿瘤等 疾病的发病率上升,以及医疗资 源不足和不平等问题。
展望未来
探讨妇产科医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和可能取得的突破,以及应对挑 战的策略和建议。
02
妇产科医学最新进展
生殖医学技术
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
通过筛查胚胎基因,提高移植成功率和降 低遗传疾病风险。
04
妇产科医学未来发展趋势
个性化诊疗方案
01
精准医学
通过基因测序和生物标志物分析 ,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断和治 疗方案。
定制化手术
02
03
个体化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机器人 辅助手术等先进技术,实现手术 的精准化和定制化。
根据患者的基因型和药物代谢特 点,选择最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提高临床技能
通过模拟训练、手术观摩等方式,提高妇产科医生的临床操作技 能。
更新医学知识
定期组织妇产科医生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了解最新的医学理 论和研究成果。
强化实践能力
鼓励妇产科医生参与多学科协作,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完善政策法规,规范行业秩序
制定行业标准
建立完善的妇产科医学行业标准,规范诊疗流程和服 务质量。
卵巢组织冷冻与移植
为年轻癌症患者保存生育能力提供新选择 。
精子DNA碎片检测
提高男性不育症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胎儿医学与产前诊断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通过孕妇外周血中的胎儿游离DNA,准 确检测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
胎儿镜手术
在宫内治疗双胎输血综合征等复杂疾病方 面取得突破。
胎儿超声心动图

孔腹腔镜手术的现状与进展

孔腹腔镜手术的现状与进展
3
NOTES手术现状
制约 NOTES临床应用的因素主要为:入路 与自然腔道(胃或结肠)闭合困难,内镜进入腹 腔方向的调整以及腹腔感染等。
NOTES操作难度极大 ,器械设备有待于改 进。因此该技术与临床广泛应用还有相当长 的距离。
目前多用在动物实验阶段。
4
单孔腹腔镜(TUES )
脐是胚胎时期人与母体相连的天然孔道 , 出生后便无生理功能 ,成为永远存留在腹壁上 的天然“疤痕 ”。因此 ,经脐孔手术也称为 E-NOTES( embryonic natural orifice transumbilical endoscopic surgery )属于 NOTES的一种类型 ,由于相似于 NOTES,又被称 为TUES(transumbilical endoscopic surgery)。
2
NOTES手术
2003年,美国纽约Mount Sinai 昆士分院的 Daniel Tsin报告了经阴道内镜胆囊切除。
2004年,Kalloo介绍了经胃进入腹腔进行手 术的动物实验资料,提出了经自然腔道内镜 手术(NOTES: 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urgery)的新概念。 从此NOTES热席卷 全球。
目前国内已经有28家医院、我省有3家医 院开展了TUES手术。
9
手术方法
取脐下缘做10mm横弧形切口 ,盲穿法穿刺 10mmTrocar,建气腹。再于脐右上缘穿刺3mm、 左上缘穿刺5mm Trocar。分别置入3mm加长 小抓钳及5mm加长电凝钩。
10
单孔腹腔镜技术难点
违背了三角分布原则:表现为所 谓的“筷子效应”。
7
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的, 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同时 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现如 下:

单孔腹腔镜手术的技术瓶颈分析

单孔腹腔镜手术的技术瓶颈分析

单孔腹腔镜手术的技术瓶颈分析徐大华【摘要】@@ 外科手术微创化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三大主流趋势之一.近几年来,腹壁无瘢痕(no scar)手术引起了微创外科界的关注,其代表技术为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 NOTES)和单切口腹腔镜手术(single 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SILS).【期刊名称】《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年(卷),期】2010(010)001【总页数】3页(P21-22,32)【作者】徐大华【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北京,10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6外科手术微创化是 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三大主流趋势之一。

近几年来,腹壁无瘢痕(no scar)手术引起了微创外科界的关注,其代表技术为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和单切口腹腔镜手术(single 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SILS)。

NOTES即经人体的自然腔道(如胃、直肠、阴道甚至膀胱)置入软性内镜及操作器械完成手术,从而达到腹壁完全无瘢痕、术后疼痛轻等更加美观或微创的效果。

而SILS的临床意义在于将传统腹腔镜多个体表穿刺操作孔汇集于一个操作孔道,从而减少对腹壁的创伤,减轻术后的疼痛,降低与穿刺孔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手术瘢痕,使体表更加美观。

目前,SILS主要以经脐入路内镜手术(transumbilical endoscopic surgery,TUES)为代表。

脐部是胎儿与母体间的自然通道,也是人体与生俱来的天然瘢痕。

正如再次手术时尽量采用原手术切口的外科原则一样,脐部切口愈合后的瘢痕隐蔽,可以达到几乎无(增加)瘢痕的良好效果。

2004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Kalloo等[1]发表了经口、经胃置入消化道内镜,使用内镜电凝针切开胃壁,将胃镜经胃壁切口置入腹腔进行肝脏活检的动物实验报告,从而提出了 NOTES的概念。

妇科微创手术术式的优缺点

妇科微创手术术式的优缺点

1.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就是大家所说的肚子上打孔完成手术,需内镜、特殊器械、熟练的专业技术完成,一般打孔3~4个,大小0.5厘米~1厘米。

腹腔镜手术有100多年的历史,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范围更广,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有经腹腹腔镜,包括多孔、经脐单孔;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V-notes),如子宫肌瘤行腹腔镜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卵巢囊肿手术、宫外孕手术、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清除修补手术、各种早期肿瘤等,目前均属成熟的手术方式。

2.阴式手术阴式手术就是经阴道完成手术操作的手术。

也有上百年历史,传统阴式手术针对阴道前后壁脱垂需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子宫脱垂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等。

患者及家属手术前接受谈话时,医生都会讲解手术目的、手术方式、手术途径,很多都会提及腹腔镜、阴式手术。

其实,两种手术方式均有其适应症及禁忌症,但有些疾病腹腔镜手术、经阴道手术均可完成,又该怎么选择呢?3.腹腔镜手术优点(1)适应症更广泛。

对某些病因不明,但有急腹症表现者,如考虑宫外孕、卵巢囊肿蒂扭转等,腹腔镜手术可以做到对患者诊断和治疗两者兼顾。

(2)探查时视野清晰全面。

腹腔镜下可全面探查盆腹腔,避免病变遗漏;解剖结构清楚,创伤小,出血少。

对盆腹腔内部的干扰小,术后并发症如切口疼痛、肺部感染、血栓栓塞等明显减少。

据统计,肠粘连、肠梗阻、盆腔粘连较开腹手术减少50%。

(3)手术后恢复快。

4.腹腔镜手术禁忌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全麻者;有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全身情况极差者,如严重休克、大出血状态;因腹腔镜术中触感不及开腹手术,若腹腔镜下不能完成手术,如恶性肿瘤晚期肿瘤细胞减免术、大血管损伤、腹腔广泛粘连,需中途改传统开腹手术完成。

5.阴式手术优点(1)利用天然孔道,腹部无伤口,更加符合微创理念。

(2)同腹腔镜手术一样,对腹腔的干扰小,且医疗费用更低。

6.阴式手术禁忌症及缺点适应症稍局限;阴道狭窄、阴道条件差,合并外阴、阴道急性炎症、溃疡者;仍有中转开腹或辅助腹腔镜联合手术可能。

胃肠外科手术的最新技术有哪些

胃肠外科手术的最新技术有哪些

胃肠外科手术的最新技术有哪些在医学领域不断发展的今天,胃肠外科手术也迎来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技术,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胃肠外科手术中的一些最新技术。

首先要提到的是微创手术技术。

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是其中的代表。

腹腔镜手术通过在腹部插入几个小孔,置入器械和摄像头,医生在监视器的引导下进行操作。

相比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显著优势。

患者术后的切口更小,美观度更高,而且能更早地下床活动,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机器人辅助手术则进一步提升了手术的精准度和灵活性。

机器人的机械臂可以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精细操作,尤其对于一些复杂的胃肠手术,如胃肠道肿瘤的根治性切除,能够更好地保护周围的重要组织和神经。

3D 打印技术在胃肠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也逐渐崭露头角。

通过患者的影像学数据,如CT 或MRI 扫描结果,创建出患者器官的3D 模型。

医生在手术前可以根据这个模型进行详细的手术规划,更加直观地了解病变的位置、大小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这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手术中的意外情况。

例如,对于胃肠道畸形或肿瘤位置特殊的患者,3D 打印模型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最佳的手术切口和路径。

荧光成像技术为胃肠外科手术增添了新的助力。

在手术中,通过向患者体内注射特殊的荧光染料,当染料在特定的组织或器官中聚集时,使用特定的设备可以使这些组织发出荧光。

这使得医生能够更清晰地分辨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边界,确保肿瘤的完整切除,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正常的组织和功能。

比如,在结肠癌手术中,荧光成像可以帮助医生准确找到肠管的吻合部位,提高手术的质量。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是另一个创新的方向。

这种手术方式通过口腔、肛门、阴道等自然腔道进入腹腔进行手术,避免了在腹部留下切口。

虽然目前NOTES 技术还处于研究和发展阶段,但它为未来的胃肠外科手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更加微创的思路。

2024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全文)

2024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全文)

2024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全文)摘要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技术日趋成熟,但在一些关键步骤上仍有争议,包括淋巴结清扫范围、肠管切除范围、手术入路及吻合方式的选择等。

新的保功能手术和经自然腔道手术进一步提升了手术微创性。

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结合笔者所在中心经验,阐述了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目前的焦点问题。

在全球范围内,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居第5位[1],其中右半结肠癌占比超过60%[2]。

对于非转移性结肠癌,NCCN指南、ESMO指南和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推荐结肠切除及区域淋巴结清扫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

由于证据的缺乏,这些指南在具体手术方式上无明确推荐,因此右半结肠癌手术的关键问题仍有一些争议之处。

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结合笔者所在中心经验,对目前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焦点问题进行阐述。

1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完整系膜切除术与D3淋巴结清扫针对右半结肠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日本大肠癌研究会(Japanese Society of Cancer for Colon and Rectum,JSCCR)于1976年在其大肠癌规约中提出了结肠癌“D3淋巴结清扫术”的概念,至2019年的大肠癌规约仍主张进展期结肠癌接受D3手术。

只是,JSCCR的大肠癌规约强调了根据“术前临床诊断或者术中发现情况”来确定术中淋巴结的清扫范围。

如果根据术前和术中诊断发现且怀疑淋巴结转移或者考虑肿瘤浸润深度达到或超过固有肌层时,都应该进行D3淋巴结清扫[3]。

2009年Hohenberger等[4]提出结肠癌的完整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原则,核心要素包括按胚胎层面切除、中央组淋巴结清扫及充分的肠管和系膜切除。

CME原则强调的中央组淋巴结清扫,其范围与JSCCR大肠癌规约中的D3淋巴结清扫范围类似。

日本提出的D3手术,强调清扫肿瘤供血血管根部的“主淋巴结”;而CME手术更强调肠系膜上血管表面淋巴脂肪组织(“中央组淋巴结”)的连续清扫。

手术切口分类

手术切口分类

手术切口分类
0类切口:
经人体自然腔道进行的手术以及经皮腔镜手术,如经胃腹腔镜手术、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等。

有手术,但体表无切口或腹腔手术切口。

I类(洁净)手术:
手术野为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害,也不波及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切合上述条件等。

II类(洁净 -污染)手术:
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

III类(污染)手术:
因为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批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

IV 类(污秽 -感染)手术:
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除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

易将 II 类(洁净 -污染)切口混杂为I 类(洁净)切口的手术:
剖宫产、宫颈椎切、子宫次全切、输卵管切开和结扎术、骨胳开放骨折、
断指再植术、泌尿外科输卵管切开术、膀胱肿瘤切除、睾丸鞘膜切除、膀胱造
口术、肾囊肿切开、肾取石术、肾切除、包皮环切术、阴茎手术、胃癌根治术、总胆管切开取石、肺切除术、阑尾切除、胆囊切除术。

这些手术一定切开
或断离与体表相通并有污染可能的空腔脏器,应为II 类。

易将 I 类切口混杂为 II 类切口的手术:
纯真甲状腺手术、乳腺部分切除术、内限手术(白内障)、纯真骨折切开复位术、疝修理、非创伤性颅脑手术、未切开肠腔的肠粘连松解术、妇科剖腹探查术、卵巢手术、盆腔淋巴打扫术、圆韧带悬吊术。

这种手术能做好无菌准备。

能够做到无菌,应为I 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家论坛·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与腹腔镜单孔手术胡三元经自然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是内镜经口、阴道、结直肠、膀胱等自然腔道进入腹腔治疗疾病的微创手术方法,属于无皮肤切口的无瘢痕手术。

腹腔镜单孔手术则是在腹壁只做一个小切口,容纳一个复合套管或多个套管,经其置入腹腔镜和操作器械进行手术的微创外科技术,其切口常位于脐部,借助人体天然瘢痕来掩盖手术切口,美容效果令人满意,而位于其他部位如麦氏点、胆囊体表投影处的切口愈合后美容效果也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NOTES和腹腔镜单孔手术是如今外科领域的研究与临床应用热点,本文就两者的发展、现状与关系探讨如下。

一、发展过程1.NOTES:Peter Wilk于1994年首先描述了NOTES的基本概念。

2004年,Kalloo AN等[1]发表了1份动物实验报告,经口置入内镜,针状刀切开动物胃壁,将内镜经胃壁切口置入腹腔,行腹腔探查和肝活检。

目前已报道的动物实验包括输卵管结扎[2]、胆囊切除及胆囊-胃吻合[3]、胃空肠吻合[4]、脾切除[5]、卵巢切除及次全子宫切除[6]、输卵管部分切除[7]等,进入腹腔的途径从单一经胃入路发展为经胃、阴道、结肠等以及两种入路相结合的手术[8]。

随着动物实验的成功开展,NOTES逐渐走入临床。

印度学者Rao等首先进行了腹腔镜辅助的内镜经胃阑尾切除术[9],之后法国Marescaux小组于2007年4月2日完成了世界首例腹部无瘢痕的经阴道内镜胆囊切除术[10],随后NOTES手术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种报道包括经膀胱NOTES[11]、经阴道迷你腹腔镜辅助的NOTES[12]、经胃内镜腹腔探查术[13]、迷你腹腔镜辅助的经阴道肝切除术[14]、胚胎性自然腔道手术[15]等。

2001年解放军总院消化疾病中心的杨云生等开始了经胃腹腔镜的动物实验。

2009年4月2日胡三元[16]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为1例老年男性患者进行了临床NOTES—胃间质瘤切除及胆囊切除术。

2.腹腔镜单孔手术:1969年Wheeless[17]首先报道了经脐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美容效果。

1991年Pelosi等[18]采用单孔技术成功实施了子宫及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

这是第1例单孔多脏器联合切除手术。

1992年作者单位:250012 济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通讯作者:胡三元,E-mail:husanyuan1962@Pelosi等[19]首先报道了25例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1997年Navarra等[20]最早报道了10例经脐单孔胆囊切除术。

随后的单孔手术包括腹腔镜辅助的经脐单孔Meckel憩室切除术[21]、经脐输尿管切开取石术[22]、经脐腹腔镜肾切除术[23]、经脐单孔肾盂成形术及前列腺切除术[24,25]。

此外,单孔腹腔镜技术还应用于袖套胃切除术[26]、胃捆扎术[27]、右半结肠切除术[28]等。

2008年11月13日齐鲁医院胡三元等[29]为胆囊结石患者成功实施了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二、现状1. NOTES现状:已有多个国家获得了NOTES的初步临床经验,目前报道的主要手术是脏器简单切除,多用于单纯性阑尾炎、胆囊炎等。

各病例报道的并发症发生率并不高,手术对自然腔道(如胃、阴道)的正常功能无明显干扰。

但这尚不能减少手术医师对其潜在危险的担忧,NOTES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1)内脏穿刺孔的闭合:目前已有的闭合技术包括缝合、内镜用止血夹夹闭、特殊设计的闭合装置、生物胶粘合及其他方法。

完全NOTES下缝合需时较长,需要较高的缝合技术,内镜夹有术后脱落的危险,特殊器械昂贵且很多尚处于研究阶段;(2)预防感染:经胃、阴道、结直肠进入腹腔会增加腹腔内感染的危险。

有早期动物实验经胃手术后腹腔内脓肿形成的报道。

经结肠手术更容易污染腹腔,经阴道手术亦需要对阴道进行无菌处理。

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避免腹腔感染;(3)器械:传统的内镜及腹腔镜器械不适于NOTES,如内镜下正位图像难以控制,器械集中经自然腔道切口进入腹腔后彼此平行,互相干扰等。

在这些问题获得解决,专用器械广泛应用前,NOTES的大规模临床应用可能尚需等待。

2.腹腔镜单孔手术:因为可使用传统的腹腔镜器械,手术方式符合腹腔镜医师的操作习惯,其在国内外已有广泛应用。

单孔手术的切口多位于脐部,长约10~20 mm,可被脐孔皱襞所掩盖,体表无明显手术瘢痕,其美容效果同NOTES 相似;其他部位的切口同开腹手术相比也较令人满意;可降低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如切口疝、切口感染等;减轻术后疼痛,减少麻醉药物及镇痛药物的用量;术后患者康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减少。

现在已有单孔手术的专用器械进入临床,集合单孔套管密封性优于多个Trocar;弯曲的器械可克服器械置入部位集中、难以形成操作三角、器械相互干扰影响操作及手术视野等困难,手术部位及邻近脏器的牵引更加方便;弯曲的腹腔镜头可避免器械和光源同轴,有助于术者对深度和距离的判断;加长的器械则使肥胖病人、身材较高患者手术难度降低,扩大了腹腔镜单孔手术的适应证。

三、两者的关系NOTES和腹腔镜单孔手术是近年兴起的微创领域新热点,完全NOTES无腹壁切口,是微创外科的发展方向,但目前NOTES手术要应用于临床尚有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需要克服,内镜视野下软式器械的腹腔操作难度较大,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其专用器械尚在研发之中。

单孔腹腔镜技术较为成熟,更早应用于临床,专用器械同传统腹腔镜相似,术者无需经历较长的学习曲线,是现阶段最具可行性的“No scar”技术。

单孔腹腔镜技术是NOTES现阶段的应用形式和中间过渡期,在NOTES腹腔感染、脏器切口闭合等问题得以完全解决前,是目前最合适的选择。

参 考 文 献1 Kalloo AN, Singh VK, Jagannath SB, et al. Flexible transgastric peritoneoscopy: anovel approach to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in the peritoneal cavity.Gastrointest Endosc,2004, 60(1):114-117.2 Jagannath SB, Kantsevoy SV, Vaughn CA, et al. Peroral transgastric endoscopicligation of fallopian tubes with long-term survival in a porcine model. Gastrointest Endosc,2005,61(3):449-453.3 Park PO,Bergstrom M,Ikeda K,et al.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transgastric gallbladdersurgery: cholecystectomy and cholecystogastric anastomosis (videos). Gastrointest Endosc,2005,61(4):601-606.4 Kantsevoy SV,Jagannath SB,Niiyama H,et al. Endoscopic gastrojej- unostomywith survival in a porcine model. Gastrointest Endosc, 2005,62(2):287-292.5 Kantsevoy SV, Hu B, Jagannath SB, et al. Transgastric endoscopic splenectomy: isit possible? Surg Endosc,2006,20(3):522-525.6 Wagh MS, Merrifield BF, Thompson CC. Endoscopic transgastric abdominalexploration and organ resection: initial experience in a porcine model.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5,3(9):892-896.7 Wagh MS, Merrifield BF, Thompson CC. Survival studies after endoscopictransgastric oophorectomy and tubectomy in a porcine model. Gastrointest Endosc,2006,63(3):473-478.8 Rolanda C, Lima E, Pego JM, et al. Third-generation cholecystec- tomy bynatural orifices: transgastric and transvesical combined approach (with video).Gastrointest Endosc,2007, 65(1):111-117.9 ASGE/SAGES Working Group on Natural Orifice Translumenal EndoscopicSurgery White Paper October 2005. Gastrointest Endosc, 2006,63(2):199-203.10 Marescaux J,Dallemagne B,Perretta S,et al. Surgery without scars: report oftransluminal cholecystectomy in a human being. Arch Surg,2007,142(9): 823-826.11 Gettman MT, Blute ML. Transvesical peritoneoscopy: initial clinical evaluation ofthe bladder as a portal for natural orifice translumenal endoscopic surgery. Mayo Clin Proc,2007,82(7):843-845.12 Dolz C, Noguera JF, Martin A, et al. Transvaginal cholecystectomy (NOTES)combined with minilaparoscopy. Rev esp enferm dig, 2007,99(12):698-702.13 Hazey JW, Narula VK, Renton DB, et al. Natural-orifice transgastric endoscopicperitoneoscopy in humans: Initial clinical trial. Surg Endosc,2008,22(1):16-20.14 Noguera JF, Dolz C, Cuadrado A, et al. Transvaginal liver resection (NOTES)combined with minilaparoscopy. Rev Esp Enferm Dig, 2008,100(7):411-415.15 Desai MM,Stein R,Rao P,et al. Embryonic natural orifice transumbilical endoscopicsurgery(E-NOTES)for advanced reconstruction:initial experience. urology,2009, 73(1):182-187.16 胡三元,张光永,李峰. 我国首例临床NOTES手术成功实施. 腹腔镜外科杂志,2009,14(4):320-321.17 Wheeless C. A rapid, inexpensive and effective method of surgical sterilization bylaparoscopy. J Reprod Med,1969,3(5):65-69.18 Pelosi MA, Pelosi MA.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with bilateral salpingo-oophorectomy using a single umbilical puncture. NJ Med, 1991,88(10):721-726.19 Pelosi MA, Pelosi MA.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using a single umbilicalpuncture (minilaparoscopy). J Reprod Med,1992,37(7): 588-594.20 Navarra G,Pozza E, Occhionorelli S,et al. One-wound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Br J Surg,1997,84(5):695-696.21 Cobellis G,Cruccetti A,Mastroianni L,et al. One-trocar transumbilical laparoscopic-assisted management of Meckel's diverticulum in children. J Laparoendosc Adv Surg Tech A,2007,17(2):238-241.22 Rane A, Kommu S, Eddy B, et al. Clinical evaluation of a novel laparoscopic port(R-port) and evolution of the single laparoscopic port procedure (SLiPP). J Endourol,2007,21(1):22-23.23 Raman JD, Bensalah K, Bagrodia A,et al. Laboratory and clinical development ofsingle keyhole umbilical nephrectomy. Urology 2007,70(6):1039-1042.24 Desai MM,Rao PP,Aron M,et al. Scarless single port transumbilical nephrectomyand pyeloplasty: first clinical report. BJU Int,2008,101 (1):83-88.25 Desai MM, Aron M, Canes D, et al. Single-port transvesical simple prostatectomy:initial clinical report. Urology,2008,72(5):960-965.26 Reavis KM, Hinojosa MW, Smith BR, et al. Single- laparoscopic incisiontransabdominal surgery sleeve gastrectomy. Obes Surg, 2008,18(11):1492-1494. 27 Nguyen NT, Hinojosa MW, Smith BR, et al. Single laparoscopic incisiontransabdominal (SLIT) surgery-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 A novel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approach. Obes Surg,2008,18 (12):1628-1631.28 Remzi FH, Kirat HT, Kaouk JH, et al. Single-port laparoscopy in colorectalsurgery. Colorectal dis,2008,10(8):823-826.29 李峰,张光永,胡三元. 悬吊式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2例报告.腹腔镜外科杂志,2009,14(7):523-525.(收稿日期:2009-11-15)(本文编辑:贾云)胡三元.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与腹腔镜单孔手术[J/CD].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3(1):1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