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2030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

合集下载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学校健康教育的影响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学校健康教育的影响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学校健康教育的影响作者:尹钜文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年第09期摘要本文即是通过立足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根据其内容的阅读和理解,并基于目前小学体育的现状出发,认真了解和探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当前小学体育乃至学校健康教育的影响,进一步的阐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学校健康教育的理论意义、改革意义以及变革方向的选择,得出结论,助使学校以及学生群体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纲要意义学校健康教育、体育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吹响教育强国的号角,也寄托着党和人民对教育事业的期望。

无疑,在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唯有立足当下,打破常规,建立起能够适应学生心理以及求学需求的开放式体育教学教育体系,才能充分激发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潜在价值,进而推动祖国素质教育得以迅速发展。

1研究目的当前,随着国家向现代化社会的迈进,素质教育开始受到国人前所未有的重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作为当前学校健康教育的“风向标”,也为实现素质教育手段之一的体育课程提出了新要求,其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也逐渐为更多的人所认识。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探究适合當前时代发展趋势、适合学生群体的学校健康教育方式无疑成为了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

2研究方法2.1操作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理论准备:通过图书馆、教育系统以及网络等途径收集专家学者的研究著述和成果;和其他学校的体育教学老师进行沟通,获得其教学实践经验。

政策准备:学习《纲要》对学校健康教育的相关要求,掌握各级教育部门的相关教学标准,对当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方法进行总结。

调查问卷准备:设计针对小学生、体育老师、学生家长等的调查问卷。

“健康中国”背景下搭建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联合发展新平台

“健康中国”背景下搭建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联合发展新平台

“健康中国”背景下搭建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联合发展新平台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中国体育事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这一大背景下,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联合发展成为了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

搭建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联合发展新平台,将有利于促进全民健身,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本文将从当前形势出发,探讨搭建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联合发展新平台的意义、目标、具体举措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形势分析1.1 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构建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和具体路径。

这一战略的提出,将健康放在了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要求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形成全民参与、全方位、全时空的健康促进格局。

1.2 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国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发展仍存在一定的不平衡。

社会体育普及率不高,部分地区和人群参与度低,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学校体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缺乏高水平教练员、运动设施不足等。

这就需要加强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联合,推动两者共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1.3 建议搭建联合发展新平台二、搭建新平台的意义2.1 促进全民健身搭建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联合发展新平台,将有利于促进全民健身。

通过社会体育资源的下沉到学校,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体育项目,培养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运动潜能,让更多的人参与体育运动,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

2.2 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在“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成为了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联合发展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体育项目和更专业的指导帮助,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2.3 推动体育产业发展3.1 实现资源共享搭建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联合发展新平台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资源共享。

社会体育机构拥有丰富的体育资源和设施,学校具有大量的学生和教师资源,两者的联合将带来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体育教学和训练的效果。

“健康中国2030”视域下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策略研究

“健康中国2030”视域下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策略研究

“健康中国2030”视域下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策略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愈发增强。

健康中国2030的提出,更是为我国的健康事业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作为健康事业的一部分,学校体育教育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要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学校体育教育必须进行改革,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本文就在“健康中国2030”视域下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策略进行研究。

一、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学校体育教育一直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和重视。

政府、学校、家长和社会都在为学生的身体健康付出着努力。

现实中我们也不难看到一些问题和挑战。

学校体育教育课程设置单一,主要以传统项目为主,缺乏充分的关注和培养学生的综合体质。

很多学校的体育教育课程更像是单一的体育运动训练,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学校体育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都存在不足的情况。

很多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也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完成学校的体育任务而参与体育活动,缺乏主动性和兴趣。

学校体育教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教育相脱离,缺乏与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

二、改革策略1. 多样化体育课程设置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应该更加多元化,不仅仅围绕传统体育项目,更要关注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

可以增加一些新型体育项目,如瑜伽、攀岩、滑板等,拓展学生的体育活动范围,让学生在多样的体育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持续性。

2. 完善体育设施和师资力量学校要加大对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力度,打造更好的体育场馆,提供更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加大对体育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从根本上保障学生的体育教育质量。

3. 加强体育教育的专业性学校要加大对体育教育的关注和支持,确保体育教育能够融入学校教育的整体发展,强化体育教育的专业性。

健康中国2030战略下“体医融合”体育教学改革探索

健康中国2030战略下“体医融合”体育教学改革探索

95当代体育健康中国2030战略下“体医融合”体育教学改革探索李德武1 引言体育教学在强身健体,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与作用。

为了更好地适应健康的发展需求,进一步促进体育健身和健康的深度融合,需要以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有效落实为契机,创新研究体育教学的创新策略,以教学改革促进成果有效转化,从理念、体系等方面着手,充分发挥体医联合攻关的效能,全面推动体育教学的优化升级,促进健康素质的显著提升。

2 健康中国2030战略下,“体医融合”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健康中国2030战略将健康发展置于战略的高度,强调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基于此背景下,在体育教学中,注重体医融合,将教学内容与活动有效结合,以运动方式积极构建健康发展模式对于提升身体素质,满足健康发展需求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只有通过将体育教学内容和医学的知识理论实现相互融合,使二者互相影响与促进,才能全方位深化健康发展理念,提升体育教学成效,保障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

3 健康中国2030战略下“体医融合”教学策略3.1 深化理念认知,促进体医融合健康中国2030战略背景下,体医融合体育教学改革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原则,将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为主要对教学任务,引导师生共同建立体医融合的思维认知,科学地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将体育理论知识与医学运动等保健知识相互融合,逐渐转变轻视体育运动的认知观念,有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好体育健身的作用。

为了促进体医融合的体育教学改革,可以立足教学内容与理念认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开展体育健康讲座或者观看体育教学视频等方式,将医学运动的相关知识与体育教学内容相互融合,充分结合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相关理念精神,在较广的范围内使师生树立健康为本的运动意识。

另外,利用课间操、体育竞赛活动以及体育训练等,增加体医融合的实践机会,使理念认知进一步外化到实际行动中,使学生形成主动运动的意识,逐步建立热爱运动的日常习惯,有效释放运动活力,促进体育技能与健康素质同步提升。

体育学科角度浅析《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体育学科角度浅析《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体育学科角度浅析《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作者:王先驰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12期(浙江大学公共体育与艺术部浙江杭州 310058)摘要:健康作为民生之本,《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提出也涉及到体育领域,因此从体育领域去解读这一纲要才能够促进健康中国这一目标的实现。

本文从发展战略、具体目标等方面进行解读,从体育领域找到贯彻实施这一目标的途径,进而为健康中国做出贡献。

关键词:体育学;健康中国;全民健身;解读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关注的方向也在发生着不断地变化,由原来的小康社会解决温饱问题,开始转向促进人民身体健康方向转变,这在新近提出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能够深刻的反应惠民方向的转变。

体育作为促进健康的重要途径在促进健康中国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将从体育学科角度解读这一纲要。

通过对纲要的研读,纲要的28章内容中主要从发展战略、目标、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体育服务业与产业等方面涉及到体育领域对促进“健康中国2030”所应做的努力和规划。

1对发展战略的解读首先在发展战略中提出通过促进卫生及体育等行业的发展与转型进而满足人民大众在健康方面发展的需求。

在发展的具体战略目标中强调要让每一个人民大众能够享受到体育健身方面的服务。

从发展战略和具体的发展目标中都涉及到体育领域,反映了体育在促进全民健康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反应体育人肩负责任的重要性。

此外,这一战略也反映了国家意识到人民大众健康的重要性,体魄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前提,也反映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关注点的变化。

而在这样的发展背景和政策下,体育行业作为促进健康尤其是预防疾病方面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自身行业价值重要性的认知是从事行业业务的基础。

2具体发展目标的解读2.1体育参与及人群纲要中在参与体育锻炼中设定的目标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由2015年的3.6亿,上升为2020年4.35亿,2030年达到5.3亿人。

健康中国2030读感

健康中国2030读感

健康中国2030读感健康中国2030读后感在阅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后,我深感这部文件不仅仅是一个健康战略,更是对人民未来健康生活的承诺和指引。

以下是我对这部文件的几点主要感悟。

首先,我认识到健康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它涉及到诸多方面,如环境、经济、社会等。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了这一点,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预防为主,推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这种全面的视角让我深刻理解到,健康不仅仅是医疗问题,更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

其次,纲要提出的“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战略主题,让我感受到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需要全民参与、全面建设。

只有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到健康事业中来,才能实现全民健康的目标。

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共同推动健康中国的发展。

第三,纲要中提到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让我认识到健康不仅仅是疾病的治疗,更是对生活质量的提升。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预防疾病、保持健康,而不是仅仅治疗疾病。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这一理念,让我认识到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行动来实现这一目标。

最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共同推动健康中国的发展。

只有我们齐心协力,才能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所提出的目标。

总的来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让我对健康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它不仅是对未来健康发展的战略规划,也是对人民未来健康生活的承诺和指引。

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促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思考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促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思考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促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思考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与此也带来了一系列健康问题。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上升、体质下降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通知》指出,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人民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

体育是维护健康、强身健体、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促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促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与改进。

需要加强体育教育的力度。

体育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加强体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学校应当合理安排体育课程,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增强学生的运动技能。

应当加大对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力度,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场地和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运动环境,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形成持续锻炼的良好习惯。

需要加强对学生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教育。

饮食与生活习惯是影响学生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校园中,学校可以通过食堂供餐、教育讲座、校园宣传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健康饮食指导,推广营养均衡的饮食理念,减少油炸、烧烤等高热量、高油脂食物的摄入,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学校还可以通过个性化作息安排、校园运动会、健康生活讲座等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和生活方式,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目前,学校在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学术表现,而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不够。

需要建立完善的体育锻炼考核机制,将学生的体育锻炼状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体育比赛、活动、考核等形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他们的体质水平。

学校还应当建立学生体质档案,定期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健康指导和帮助。

健康中国背景下学校体育的时代价值与使命

健康中国背景下学校体育的时代价值与使命

健康中国背景下学校体育的时代价值与使命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话题。

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给予了全社会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体育作为培养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时代价值和使命也变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本文将围绕健康中国背景下学校体育的时代价值与使命展开探讨。

学校体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为学生学业生活的一部分,体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学校体育的重要使命之一。

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学校体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生活方式,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他们终身受益。

与此学校体育也承担着促进全民健身和增强国民体质的重要使命。

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发展的希望,学生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学校体育需要致力于培养健康的体育意识和习惯,促进学生参与各类体育活动,培养他们的运动细胞,提高整体的体质素质。

借助于学校体育的力量,可以让更多的学生热爱运动、投入到运动中去,从而提高全民的体质素质,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助力国家全民健身事业的成功实现。

在健康中国的时代背景下,学校体育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学校教育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校体育在此时可发挥其独特的作用,通过体育活动和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可以胜任各类工作和应对各种挑战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学校体育的时代价值和使命更加突出。

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全民健身和增强国民体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情感教育等方面,学校体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实现这些使命和价值,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目标,让全体学生成为健康、快乐、全面发展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6卷第3期2017年6月福建体育科技Fujian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 36 No. 3June 2017健康中国2030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张佳慧,辛鹏(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006)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发现与分析当前学校体育存在的不足,认为在建设“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应该加大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力度,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深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提高健康教育在教师综合素质中的比重;关注地方和学校差异,选择适用于终身体育的体育教学项目;多种形式充实学校体育,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优化体育教学师资队伍,提高体育教师待遇水平;拓宽学校体育经费渠道,改善体育设施和环境;构建体育安全事故保障体系,保障学校体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关键词:健康中国、学校体育、体育课程改革、师资力量文章编号!1004 -8790 (2017) 03 -0004 -03 中图分类号:G80 -05 文献标识码:A The Enlightenment of Healthy China2030 on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ZHANGJia- hui $XINPeng(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006 $China)Abstract:This paper u se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investigation and logic analysis to find out and analyz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school sports.It is believed that under the background it is 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school health education and develop students〃Deepening the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 nd universities,improving the propor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eachers,paying attention to local and school differences,selecting PE programs for school sports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_ports core To improve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improve the level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to broaden the school sports funding channels to improve environment;to build sports s afety accident system to protect the school sports work in an orderly manner.Key words:Healthy China,school sports,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teacher power.i前言从1995年6月国务院首次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 要》,到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 国2030”规划纲要》,从法规性文件到国家战略,这一步,走了 20余年。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作为惠及亿 万国民身心健康的蓝图,将体育运动纳人其中,可以说,使社会向前发展迈进了一大步。

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制定青 少年体质健康干预计划,而学校体育作为实现健康中国发 展目标的主要路径,是学生在青少年时期能否形成正确的 体育价值观、培养终生体育基础和能力的关键环境。

而近 年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滑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2016年12月,上海市某高中进行国家学生体质测 试抽测的结果显示,男生引体向上能及格的不到三分之一,1个也难做下来的男生大有人在,可见学校体育工作并没有 达到理想的效果,现象背后,原因诸多。

因此,“当下抓好 学校体育工作,将学校体育纳人到建设“健康中国”的大 战略、大教育、大健康格局中去定位、思考和改革”,刻不 。

2研究方法2.1文献资料法通过CNKI网络数据库信息检索系统,查阅关于“健 康中国2030、学校体育、终身体育”等论文和报刊,在文作者简介:张佳慧(1994 -),女,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第3期健康中国2030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5献检索与利用中,了解健康中国2030的主要内容,当前学 校体育发展的主要瓶颈,以及在全民健身进一步转型升级 为健康中国的背景下,学校体育应如何更好的适应发展。

2.2调查法对广州市增城区两所小学、一所初中和一所高中进行 了实地调查,了解学校体育开展现状、师资力量和场地设 施的基本情况。

2.3逻辑分析法通过文献的整理、分析和整合,寻求应对学校体育中 存在问题的合理解决办法,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研究结果与分析3.1加大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力度,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体 育“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且特别强调 ‘健康第一’,而实际上,无论健康教育,还是体育教育都 没有排到应有的地位。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 的影响,家长和学校主管领导一味追求学生文化课成绩,体育课的地位不高,多数学生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甚至 产生厌烦情绪。

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 示,“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视 力不良比例明显上升,并出现低龄化倾向”。

青少年的体质 健康状况连年下降,与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

而义务教育 阶段的九年,是青少年生命观、健康观和体育观形成的重 要时期,进一步构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技能学习与 健康知识教育,体育课与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相结合 的模式;创新思维,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家长开展经常性与集中性宣传工作,使其从根本上意识到 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帮助青少 年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培养体育运动爱好,建立起健 康的生活方式,保障每天不少于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相 信拥有了良好运动习惯和生活方式的青少年群体,将会是 建设“健康中国2030$的主力军和受益者。

3.2深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提高健康教育在教 师综合素质中的比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是接受了专业的运动技能和体 育健康知识培养的群体,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刘斌曾呼吁: “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关系到学校体育工作成败的关键所 在”。

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就是其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 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 影响的各种素质的总和”,具体表现为思想道德、身体素 质、文化科学素质、专业智能和心理素质。

以提高体育教 师综合素质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在体育 教育专业学生课程体系、教学实践中的比重,体育教师要 提高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从思想落到实处,逐步将角色转变为一名“体育与健康教师”,坚定基层体育教师长期 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信念,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尽心尽力。

3.3关注地方和学校差异,选择适用于终身体育的体育教 学项目人的一生,要经历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身份的转变,而现代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性的同时,也将 其束缚在了缺乏身体活动的狭小工作空间,长期处于高压 力、快节奏工作压力之下的现代病严重危害人们健康。

未 来社会需要的是身心健康的知识性人才,学校必须培养出 具有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学生,作为终身体育的重要阶 段,学校体育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 学生的体育意识和素养,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习惯和能力,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各地由于社会经济、地理环境的差异,在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中,形成了各 具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和民间体育文化,因此,要善于发 现、利用和改造地方优秀体育文化资源,选择社会参与度 高、健身效果好的体育项目,结合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将其融人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竞赛当 中,使学生掌握一到两个在进人社会之后依然能够保持较 高参与度的运动项目,实现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良好对 接。

3.4多种形式充实学校体育,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当今学校体育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多数学生喜欢体育活 动,却不喜欢上体育课;学生上了十几年的体育课,却拿 不出一个自己非常擅长的体育项目,试想一下,学生身处 一个完全灌输式教学的课堂,短短的40分钟,基本程序就 是老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老师纠错,反反复复,缺乏 创新与活力,甚至半节课的时间都用来给学生讲解单个技 术动作,严重挤压了学生的课堂练习时间,这对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的青少年学生来说,体育课就是单调和乏 味的,还不如自己自由活动。

除此之外,课外体育锻炼往 往就是跑步和做操,形式单一,体育竞赛活动少,学生难 以将课堂上学到的仅有的几个技术动作应用到比赛实践中 去,难以学以致用。

“就体育与健康课程而言,学生应当形 成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 个方面。

”体育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连续性,改变过去只 项运动技术和知 的教学 ,每堂 教学容的特点,坚持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新型教学方法应 用到课堂中,培养学生兴趣和自主运动能力;根据男女学 生在不同阶段身体发育的规律,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将 灵敏、协调、柔韧等练习融人课外体育锻炼中,促进各项 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积极开展学生乐于参与的体育竞赛,以复杂的、真实的比赛环境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培 养学生团结合作、坚韧刻苦的意志品质。

3.5优化学校体育教学师资队伍,提高体育教师待遇水平在对广州市增城区两所小学、一所初中和一所高中的6福建体育科技第36卷实地调查中发现,体育师资队伍存在很大不足,一所有着 1300多名学生的小学,却只有一名体育院校毕业的专职体 育老师,其他体育老师均为经过短期培训后文化课老师充 当。

大量兼职体育教师专业素质低,是长期以来学校体育 与健康课程稳定性下降和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除此 之外,男女教师比例不均衡,要吸收更多女性体育教师,为进一步落实男女生分班教学减少壁垒;部分学校体育教 师的学历和年龄结构不合理,缺乏创新思维,对新兴课程 的教学能力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