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总结:常见7大肿瘤靶区勾画

合集下载

肺癌靶区勾画(二)

肺癌靶区勾画(二)
肺癌靶区勾画
陈庆森 整理
第五节 IV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区勾画
一、靶区勾画专业术语缩写定义 1、GTV:肿瘤靶区 2、CTV:临床靶区 3、ITV:内靶区 4、PTV:计划靶区 二、靶区定义及剂量 1、晚期肺癌原发灶姑息放疗的靶区定义 (1)GTV:基于CT、PET-CT上可见的肿瘤,包括原发肿瘤和转移的淋巴结,原 发灶在肺窗上勾画。 (2)CTV:鳞癌外放6mm,腺癌外放8mm,包括阳性淋巴结,不行淋巴引流区预 防照射。
第七节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靶区勾画
第七节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靶区勾画
第七节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靶区勾画
第七节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靶区勾画
第七节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靶区勾画
第七节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靶区勾画
第七节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靶区勾画
第七节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靶区勾画
第七节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靶区勾画
累淋巴结所在的淋巴分区,不建议淋巴引流区预防性照射。
第六节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靶区勾画
PTV:CTV及其运动+摆位误差0.5-1.0cm。 注:对于接受过诱导化疗的患者,靶区勾画应参考化疗前影 像资料,原发灶应按照诱导化疗后的肿瘤边界进行勾画,淋 巴引流区应包括治疗前受累淋巴结所在的完整淋巴分区。
第七节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靶区勾画
一、靶区定义 广泛期SCLC的靶区定义 GTV:原发肿瘤+转移肿瘤+可见淋巴结 CTV:原发肿瘤外放8mm,淋巴结外放5mm。
ITV:根据器官的移动度外扩
PTV:根据摆位误差外扩5mm。 二、病例 病例一:左肺下叶癌,多发脑转移靶区勾画 左肺下叶癌,多发脑转移治疗经过(放疗指征):患者行CT引导下穿刺,病理活检 为小细胞肺癌。全面检查提示左肺下叶癌,多发脑转移。患者头痛较重,给予同步 放化疗。放疗靶区:肺部加头部。

放疗靶区勾画课件淋巴瘤放疗原则和靶区勾画

放疗靶区勾画课件淋巴瘤放疗原则和靶区勾画

97
93
84.2
92.4
85.8
90.8
84 (EFS) 88 87
88 (10) 85 84
早期HL化疗后的受野淋巴结照射 (INRT)
加拿大: 结果
Campbell BA, et al. JCO, 26:5170-5174, 2008
HD照射野定义
扩大野(EF): 根治性放疗
全淋巴结照射(TNI) 次全淋巴结照射(STNI) 倒Y野: 锄形野+盆腔野 斗蓬野、锄形野、盆腔野
IF: 盆腔野
侵犯部位:双盆腔和腹股沟淋巴结 上界: L4下缘,
靶区:盆腔和双腹股沟
中线左右各旁开4 cm
外界: 股骨大转子垂直向下
下界: 股骨小转子下5 cm
内界: 闭孔中线,
耻骨联合上缘上2 cm
INRT和ISRT的基本原则
放疗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CT、PET/CT或MRI定位 根据化疗前CT或PET确定GTV侵犯区域 CTV根据化疗前GTV范围外放2-5 cm
受累野(IFRT): 化疗后放疗 受累淋巴结照射(INRT) 受累部位照射(ISRT)
HD扩大野照射
TNI
STNI
受累野定义基本原则
治疗一个区域,而非治疗具体的淋巴结。 主要受累野区域:单侧颈部、纵隔和肺门、腋窝(包括锁骨 上下淋巴结)、脾、腹主动脉旁和腹股沟淋巴结. 使用化疗前受侵部位和体积概念。 纵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应使用化疗后缩小的体积。 锁骨上淋巴结被认为是颈淋巴区域的一部分。 所有界线必须容易钩划,大部分为骨性标记。 确定射野时,需明确化疗前和化疗后淋巴结部位和大小。
早期HD的综合治疗
最少最有效化疗周期数
预后好早期:2周期和4周期ABVD方案相同 GHSG HD10

肺癌放疗靶区的定义和勾画PPT课件

肺癌放疗靶区的定义和勾画PPT课件

对照组
10 (23.8)
2 (4.8)
注:5例野外复发部位均为锁骨上区域, 对侧纵隔淋巴结转移(N3)是高危因素
67
SYSU 02-02 – 无进展生存
P rogre s s ion-fre e S urviva l (% of pa tie nts )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对照组 (n=43)
56 (34-75) 83.7% 16.3% 79.1% 20.9% 95.3% 4.7% 9.8% 34.9% 55.8%
P
.20 .78 .09 .15 .67
66
SYSU 02-02 – 局部复发
复发
分组
P
野内 (%)
野外 (%)
研究组
9 (23.7)
3 (7.9)
0.81
75
谢谢您的观看与聆听
Thank you for watching and listening
76
25
纵隔淋巴引流区定义(AJCC)
26
纵隔分区(冠状位)-IASLC
环状软骨 胸骨切迹 隆突水平 下叶支气管
27
纵隔分区(右矢状位)环状软骨Biblioteka 胸骨切迹隆突水平 下叶支气管
28
纵隔分区(左矢状位)
环状软骨 胸骨切迹 隆突水平
29
纵隔分区(横断面)
30
手工修剪
CTV指细胞密度较低的亚临床病灶,通 常不至于突破骨性和致密结构,比如骨 皮质、大血管外膜、纵隔胸膜、大气道
12
GTV-T – 毛刺
密集而短的毛刺 可勾画在GTV内
稀疏而长的毛刺 则不必全部包括
13

靶区勾画[资料]

靶区勾画[资料]

The guideline of Target V olume ContourBrain Tumor高分级胶质瘤GTV1=T1增强+T2/FLAIR;CTV1=GTV1+2cm;GTV2=T1增强(boost)CTV2=GTV2+2cm;PTV=CTV+0.3-0.5cm;低分级胶质瘤GTV=T1增强,或FLAIR;CTV=GTV+1-2cm外放;PTV=CTV+0.3-0.5cm;Head and Neck Tumors鼻咽癌IMRTCTV70=GTV(原发肿瘤与>1cm的淋巴结)+5mm;CTV59.4=整个鼻咽,蝶窦,海绵窦,颅底,鼻腔后1/2,上颌窦后1/3,筛窦后壁,翼颚窝,咽侧、后壁(至中扁桃体窝水平),咽后淋巴结,双侧颈淋巴结包括V区与锁骨上淋巴结;CTV54=低风险淋巴结区;PTV=CTV+计划边界外放;鼻腔鼻窦癌GTV=临床或影像学可见的肿瘤;CTV1=GTV+1cm外放;CTV2=高危复发区域及淋巴结区;CTV3=选择性颈淋巴结;口咽癌IMRTGTV=临床或影像可见肿瘤;CTV1=原发肿瘤外放0.5-2cm,淋巴结GTV外放3-5mm(依赖于相邻正常组织情况);CTV2=选择性淋巴结照射;喉与下咽癌IMRTGTV=临床或影像可见病变;CTV1=原发肿瘤与淋巴结GTV+0.5-2cm外放;CTV2=选择性颈淋巴结;颈部淋巴结分区IA区(颏下淋巴结)前界:下颌骨;后界:舌骨体;上界:下颌骨下缘;下界:舌骨中线;侧界:二腹肌前腹内侧缘IB区(颌下淋巴结)前界:下颌骨;后界:颌下腺后缘;上界:颌下腺上缘;下界:舌骨中线;外侧界:下颌骨内侧内侧界:二腹肌前腹内侧缘;I I区(上颈淋巴结)上界:C1横突下缘;下界:舌骨下缘;外侧界: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内侧界:颈动脉与脊柱旁肌肉内侧缘;IIA前界:颌下腺后缘与颈动脉前;后界:颈内静脉后缘;IIB前界:颈内静脉后缘;后界:胸锁乳突肌后缘;I II区(中颈淋巴结)上界:舌骨下缘;下界:环状软骨下缘;前界:胸锁乳突肌前缘;后界:胸锁乳突肌后缘;外侧界: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内侧界:颈动脉与脊柱旁肌肉内侧缘;IV区(下颈淋巴结)上界:环状软骨下缘;下界:胸锁关节之上2cm平面;前界:胸锁乳突肌前内侧缘;后界:胸锁乳突肌后缘;外侧界: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内侧界:颈动脉与脊柱旁肌肉内侧缘;V区(颈后三角及脊柱附件淋巴结)上界:舌骨上缘;下界:颈血管横断面;前界:胸锁乳突肌后缘;后界:斜方肌前缘;外侧界:颈阔肌与皮肤;内侧界:脊柱旁肌肉;V区(颈前淋巴结,包括气管旁、气管前、喉前、气管食管淋巴结)上界:甲状软骨下缘;下界:胸骨柄;前界:颈阔肌与皮肤;后界:气管与食管之间;侧界:甲状腺内侧缘与胸锁乳突肌前内侧;咽后淋巴结(Retropharyngeal)上界:颅底;下界:舌骨下缘;后界:脊柱前肌肉;外侧界:颈动脉内缘;内侧界:中线;茎突后间隙(Retrostyloid Space)上界:颅底(颈静脉孔);下界:C1横突下缘;前界:咽旁间隙;后界:椎体与颅底;外侧界:腮腺间隙;内侧界:颈动脉内侧缘;锁骨上窝(Supraclavicular Fossa)上界:胸锁关节上2cm平面(IV区下缘)与经血管横断面CT层面(V区下缘);下界:胸锁关节;前界:胸锁乳突肌与锁骨;后界:后斜角肌前缘;外侧界:腮腺间隙;内侧界:后斜角肌侧缘;VII区:上纵膈淋巴结NSCLCGTV:包括可见的原发病灶与直径大于1cm,或PET/CT提示的高代谢区域,或纵膈镜检查提示转移的淋巴结;CTV:GTV+1-1.5cm边界(一般鳞癌6mm,腺癌8mm);PTV:CTV+0.5-1.5cm边界SBRTCTV=GTVPTV=CTV+0.5cm(轴向)、1cm(上下方向)Esophagus CancerGTV=原发肿瘤+累及淋巴结;。

常见肿瘤靶区勾画[仅供参考]

常见肿瘤靶区勾画[仅供参考]

常见肿瘤靶区勾画指引2011 版(仅供参考)脑胶质瘤1、体位固定:仰卧位,三框面罩固定。

2、CT 扫描范围:头顶到 C2 下缘,层厚 3mm。

3、靶区勾画3.1CTV1 定义为 GTV 及其周围潜在的浸润组织或亚临床病灶。

在 MRI 图像上,CTV1 应完全包括肿瘤周围的水肿区(T2 或 FLAIR 异常高信号),通常在 GTV 外加 1~ 2cm(对低分级)或 2~3cm(对高分级)边缘。

原发性淋巴瘤、生殖细胞瘤(局限型)、颅内转移瘤,其 CTV 为全脑;髓母细胞瘤、松果体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播散型)、间变型室管膜瘤以及白血病,其 CTV 为全脑全脊髓。

遇解剖屏障时做适当调整。

3.2CTV2 当CTV1体积较大或包含敏感器官时,可于45~50Gy后另设CTV2 予以缩野照射, CTV2 定义为 GTV+1cm 。

4、剂量 GTV 54~60Gy;低分级: CTV总剂量 45~54Gy;CTV 总剂量 54~60Gy;全中枢照射 36Gy;脊髓播散灶 45Gy。

鼻咽癌1、体位固定:仰卧位,三框 /头颈肩面罩固定。

2、CT 扫描范围:头顶至锁骨下 3cm,层厚 3mm。

3、靶区勾画3.1 CTV1 :(1)包括全部鼻咽粘膜及粘膜下 0.5mm;(2)上下均在 GTVnx 外两层;(3)咽旁侵犯需包括舟状窝、卵圆孔;(4)颈动脉鞘区无直接侵犯或淋巴结转移,视咽颅底筋膜有无侵犯而定,如有侵犯,则需包括颈动脉鞘区;(5)仅有同侧咽后淋巴结转移,包括同侧颈内静脉后缘,对侧颈内动脉后缘;(6)咽后淋巴结转移并咽颅底筋膜受侵,则咽旁、翼内肌、舟状窝、颈动脉鞘区应完整包括;(7)需包括双侧破裂孔软组织、蝶骨基底部;(8)仅鼻咽粘膜侵犯,勿需斜坡皮质及髓腔;(9)头长肌侵犯而无斜坡侵犯,仅需包括斜坡皮质。

3.2CTV2 :(1)仅鼻咽粘膜侵犯,包斜坡骨皮质,侵犯头长肌明显,包斜坡髓腔;(2)常规需包括蝶窦下 1/3~1/2、后组筛窦、颅底诸孔、翼腭窝、鼻腔后份、上颌窦后壁;(3)乳突尖出现平面,二腹肌出现,二区淋巴结出现,双侧均向后伸展包括胸锁乳突肌下间隙;(4)在舌骨水平,咽后淋巴结消失平面,左右分开而且后界后延至斜方肌前缘包括Ⅴ a 区淋巴结;(5)常规包括双侧Ⅳ、Ⅲ、Ⅴ a 区淋巴结,若Ⅱ、Ⅲ、Ⅴ a 区淋巴结其中一区阳性,则扩大至同侧Ⅳ、Ⅴ b 区淋巴结;(6)不常规包Ⅰ a、Ⅰb 和Ⅳ区淋巴结,若Ⅱ a 区淋巴结巨大,侵犯颌下腺或全颈淋巴结转移,需包Ⅰ b 区淋巴结;(7)一般包括胸锁乳突肌厚度 1/3~1/2,如有明确浸润则需包括其厚度1/2~全部。

鼻咽癌总结之二:靶区勾画篇(2)

鼻咽癌总结之二:靶区勾画篇(2)

鼻咽癌总结之二:靶区勾画篇(2)1.1 CTV定义1.11 国内北派、南派少部分:无CTV1、CTV2,只有一个CTV,其范围相当于CTV2范围,剂量为60Gy。

1.12 中肿极大部分:区分肿瘤侵犯高危区域和低危区域分为CTV1(60Gy)、CTV2(54Gy)。

1.2 CTV 的勾画1.21 北美、国内北派、中肿少部分:无论GTV大小、侵犯范围情况,根据鼻咽癌侵犯危及解剖概率,包全所有危及解剖,特别是颅底诸孔、翼腭窝。

1.22 中肿大部分:以GTV为基准,根据肿瘤对数与距离呈反比的观点,界定距离肿瘤1.6-2.0cm区域为危及区域即CTV。

2. CTV1、CTV2界定事项:2.1 CTV1为GTV上下外扩6mm,两侧外扩6-10mm,前缘扩7-10mm,后缘扩3-5mm。

CTV2的扩法与CTV1类似,但可略小。

CTV1与GTV需间隔一定距离,而CTV2与CTV1可以紧贴,特别是极贴近脑干这样的一级危及器官。

如果斜坡骨质无受侵,CTV1紧贴皮质,CTV2包一半髓质,如斜坡皮质受侵,CTV1包一半髓质CTV2包皮质后缘。

CTV1和CTV2前界在鼻腔、鼻中隔处不按GTV轮廊内凹而应向鼻腔方向外凸;到鼻底处近口咽部,即硬腭下缘处应适当往GTV方向回缩,减少口腔粘膜反应。

如果两侧无侵犯翼内肌、翼外肌,CTV2两侧缘至卵圆孔外缘。

CTV1和CTV2到蝶窦部位应整体向前方移,即减少后缘增加前缘,从矢状位看呈倾斜向前势。

2.2 从乳突尖出现平面,二腹肌出现,即Ⅱ区淋巴结出现开始勾画颈部淋巴引流区。

CTV2双侧均向后伸展包括胸锁乳突肌下间隙;2.3 双侧腮腺深叶应包在CTV2内,而口咽前间隙无需包括在内。

2.4 CTV2不常规包括Ⅰ区,根据2010年ⅠB区预防照射共识,其适应症:Ⅱa区淋巴结融合或者≥3cm,ⅠB区淋巴结阳性,同侧颈部≥3个区域阳性,超过鼻腔后1/3侵犯,侵犯口腔或软腭或腮腺或颌下腺。

2.5 在舌骨水平,咽后淋巴结消失平面,CTV2左右分开而且后界向后延至斜方肌前缘包括Ⅴa区淋巴结(新观点:GTV(包括咽后阳性淋巴结)向下2cm,即7个CT层面后左右分开CTV2,但CTV2需包全咽后外侧间隙);2.6 一侧或双侧颈淋巴结阴性,CTV2可以只需包括一侧或双侧Ⅱ、Ⅲ、Ⅴa区淋巴结,若有阳性淋巴结需扩大至同侧Ⅳ、Ⅴb区淋巴结(胸锁关节上2cm);2.7 胸锁乳突肌本身一般其厚度1/3~1/2包括在CTV2,如果其有明确的侵润则包括其厚度1/2~全部。

腹部肿瘤靶区勾画

腹部肿瘤靶区勾画
门脉癌栓
Case2:HCC行TACE术后复发伴门脉癌栓形成
靶区勾画
A
D
B
C
前例患者复发灶放疗计划图:红色区域表示90%处方剂量覆盖的病 灶范围。A、B、C、D分别代表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及病灶体 表投影。
A
D
B
C
前例患者门脉癌栓放疗计划图:红色区域表示90%处方剂量覆盖的 病灶范围。A、B、C、D分别代表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及病灶 体表投影。
SBRT危及器官勾画—十二指肠
SBRT危及器官勾画—十二指肠

上界: 超过PTV 1 cm,不必到达幽门中点 下界: 超过PTV 1 cm 前后左右: 超过PTV 3 cm, 同时勾画肠壁及肠腔。
SBRT 治疗计划要求
50%剂量线覆盖100% PTV 60%剂量线覆盖90% 以上CTV 70%剂量线覆盖80% 以上GTV
化放疗(基于氟尿嘧啶类 或吉西他滨的方案)前后 进行吉西他滨或5-Fu/ 亚叶酸或连续输注5-Fu 全身治疗
如先前未放化疗可考虑 放化疗
镇痛治疗欠佳的重度疼 痛的患者, 可考虑放疗
outline

胰腺癌靶区勾画 胰腺癌SBRT治疗 肝癌靶区勾画
放疗剂量对胰腺癌疗效的影响
CCRT using GEM for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localized pancreatic cancer
SBRT 剂量分隔模式


胰头癌: PTV 45-51Gy CTV 55-60Gy GTV 60-70Gy 体尾部胰腺癌: PTV 40-50Gy CTV 50-55Gy GTV 60-70Gy
(3-4Gy/f, 15-17f)

乳腺癌靶区勾画

乳腺癌靶区勾画

乳腺癌靶区勾画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指导医生在乳腺癌治疗中如何进行靶区勾画,以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准确勾画乳腺癌靶区对于放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二、乳腺解剖学乳腺由腺体和脂肪组织组成,位于胸骨和肋骨之间。

了解乳腺的基本解剖学结构对准确勾画乳腺癌靶区至关重要。

2.1 乳房区域划分根据乳房结构和淋巴引流,将乳腺分为四个区域:上外象限、上内象限、下外象限和下内象限。

每个区域的靶区勾画方法稍有不同。

2.2 淋巴结引流乳腺癌常通过淋巴系统进行转移,因此淋巴结的勾画也是乳腺癌靶区勾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乳腺的淋巴引流主要有腋窝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

三、乳腺癌靶区勾画方法3.1 乳腺癌局部切除术后(含乳腺切除术)靶区勾画针对乳房区域划分,根据术后病理结果,确定靶区的具体范围。

常见的靶区包括肿瘤残存区、原发肿瘤床区以及受侵区域。

3.2 乳腺癌保乳术后靶区勾画针对乳房区域划分,根据术前影像学结果和临床检查,确定靶区的具体范围。

常见的靶区包括肿瘤区和危险区域。

四、靶区勾画技术和准确性评估4.1 影像学技术常用的影像学技术包括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检查、乳腺磁共振成像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医生确定乳腺癌的位置和范围,指导靶区勾画。

4.2 标志物技术乳腺癌标志物如CEA、CA15-3等可用于辅助靶区勾画,提高准确性。

4.3 靶区勾画的准确性评估采用不同的准确性评估方法,如重复性对比、临床效果评估等,来评估靶区勾画的准确性。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详见附件文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乳腺癌:乳腺组织中的恶性肿瘤。

2、靶区勾画:根据肿瘤的位置和范围,确定放射治疗的靶区。

3、恶性肿瘤:对周围组织和器官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的肿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文总结:常见7大肿瘤靶区勾画
速来领取干货!作者丨haixin
来源丨医学界肿瘤频道一肺癌非小细胞肺癌
1. 体位固定:仰卧位,真空垫膜固定(上叶癌或肺上沟癌用头颈肩面罩)。

2. CT扫描范围:下颌到肾上极,层厚5mm。

3. 剂量:单纯根治性放疗60-70Gy,根治性放疗+化疗
60-66Gy,R0术后50Gy,R1术后60Gy,R2术后66Gy 或63Gy+同步化疗。

4. 靶区勾画(CTV):
CTV1GTV外扩6mm或8mm(鳞癌6mm,腺癌、小细胞癌及其他病理类型8mm)CTV2包括阳性淋巴结所在区域的引流间隙,无明显证据显示有血管、食管等周围正常组织侵犯者,边界均以引流间隙为外界修回如隆突下淋巴结或纵隔淋巴结受侵,应包同侧肺门右中下叶、左舌叶或左下叶病变,如纵膈淋巴结受侵,应包隆突下淋巴结左上叶病变,如纵膈淋巴结包括隆突下淋巴结受侵,应包5区淋巴结没有进行足够纵膈淋巴结探查,应包同侧肺门及同侧纵膈淋巴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