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喜剧
戏剧影视文学中的悲剧与喜剧形式

戏剧影视文学中的悲剧与喜剧形式戏剧、影视和文学作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其中的悲剧和喜剧形式更是深入人心。
悲剧和喜剧作为两种常见的戏剧类型,通过不同的叙事手法和情感表达,与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在戏剧、影视和文学中,悲剧和喜剧以独特的方式展示了人类生活中的各种悲欢离合。
本文将探讨戏剧影视文学中的悲剧和喜剧形式,从情节、角色、对比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1. 情节的对比与发展在戏剧影视文学作品中,悲剧和喜剧常常通过情节的对比来展现剧情的发展和情感的转折。
悲剧往往通过人物的不幸遭遇和剧情的悲惨发展来触动观众的情感,展现了生活中的痛苦和不幸。
相反,喜剧则通过轻松愉快的情节和角色的幽默行为让观众感到开心和快乐。
在悲剧中,常见的情节包括主人公的劫难和悲剧性结局。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因为心理矛盾和遭遇无情的命运,最终导致自己和身边亲人的悲惨结局。
而在喜剧中,情节的发展则常常围绕着误解、混乱和最后的和解展开。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喜剧《仲夏夜之梦》中,角色们的误解和混乱引发了一系列喜剧场景,最终以和解和团聚作为结局。
2. 角色的命运与性格戏剧影视文学作品中的悲剧和喜剧也通过对角色的命运和性格进行描写,来展现不同类型的情感体验。
悲剧中的角色往往具有命运的悲哀和性格的悲怆,他们遭遇不幸的命运注定了他们的悲剧结局。
这些角色通常是有着顽强意志和道德矛盾的个体,他们的悲剧往往是社会环境的压力和道德困境的产物。
相反,喜剧中的角色往往具有幽默和善良的性格,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解决了一系列问题和冲突,最终达到了幸福和和谐的结局。
这些角色通常是善良宽容的人,他们的冲突和困境往往是可笑和荒谬的,给观众带来了欢笑和愉悦的体验。
3. 喜剧与悲剧的对比与并存在戏剧、影视和文学作品中,喜剧和悲剧并不是完全隔离的两种形式,而是相互影响且并存的。
喜剧与悲剧的对比在某种程度上凸显了彼此的特点和价值。
古希腊悲剧与喜剧的比较分析

古希腊悲剧与喜剧的比较分析
介绍
古希腊戏剧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戏剧形式之一,其中悲剧和喜剧是两种主要类型。
本文将对古希腊悲剧与喜剧进行比较分析,从角色、情节、主题等方面来探讨这两种戏剧形式的差异和共同点。
角色
1.悲剧:悲剧中的角色通常是英雄般的人物或权力者,如众神、国王、将军
等。
他们经历着命运不可抗拒的悲惨遭遇。
2.喜剧:喜剧中的角色则往往是普通人,包括市井小民、服务员、丑角等。
他们通过笑料和幽默展示出平凡生活中的荒诞与滑稽。
情节
1.悲剧:悲剧展现了英雄的崩溃和命运的无情。
故事情节常以英雄在追求自
己理念或目标时所经历的挫折和承受的痛苦为核心。
2.喜剧:喜剧则以生活中的荒诞情境和误会为基础,通过幽默的方式展现出
人物之间的矛盾和笑料。
主题
1.悲剧:悲剧常涉及人类存在、命运、道德和人性等深刻主题。
悲剧作品通
过揭示英雄不可避免的灾难和挣扎,引发观众对生命和意义的思考。
2.喜剧:喜剧更注重轻松、愉悦的气氛,通常以嘲讽社会现象、揭示人类弱
点或推动爱情故事发展为主要主题。
总结
古希腊悲剧与喜剧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戏剧形式,它们在角色选择、情节发展和主题探讨上存在显著差异。
悲剧强调英雄式角色的命运与困境,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深刻问题;而喜剧则关注小人物生活中的喜闻乐见,并通过幽默手法带给观众欢笑。
这两种戏剧形式既有各自独特之处,又都对人类情感和社会问题有着深刻的洞察力。
文学作品中的悲剧与喜剧

文学作品中的悲剧与喜剧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的精神表达,也是情感、思想与人生体验的反映。
在这些作品中,悲剧与喜剧是两种常见的叙事模式。
悲剧以悲伤、痛苦和破灭为主题,而喜剧则以欢笑、幸福和团结为核心。
本文将探讨文学作品中的悲剧与喜剧,并解释它们对于读者的意义。
一、悲剧的特点与意义悲剧是一种表达悲痛和破灭的文学形式。
它通常以主角遭遇命运的不公和灾难为基础,揭示人生的抗争和人类的弱点。
悲剧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悲剧强调命运的无常和人类的无力。
无论主角多么努力,他们最终都会遇到不可抗拒的力量,这种无助感使得读者深刻地反思人类的局限性。
其次,悲剧塑造了复杂的人物形象。
主角通常具有矛盾性格和复杂内心,他们既有缺点也有优点。
这种人物塑造使得读者对于悲剧中的主角能够怀有同情和共鸣,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人性的复杂和冲突。
第三,悲剧通过悲伤和痛苦来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悲剧中所描绘的痛苦和破灭能够触动读者的内心,使其思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悲剧对于读者的意义在于,它能够激发人们深入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权衡不同的抉择和行为准则,以及理解并接纳生活中的挫折和痛苦。
悲剧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够帮助读者认识和反思自己在面对困境时的态度和选择,并从中汲取力量。
二、喜剧的特点与意义喜剧是一种以轻松、欢乐和幸福为主题的文学形式。
与悲剧相比,喜剧的情节和人物塑造更倾向于幽默和乐观。
喜剧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喜剧通常描绘着人们在生活中发生的笑料和滑稽事件。
这些情节能够通过夸张和幽默的方式调动读者的笑点,带给读者欢乐和愉悦。
其次,喜剧强调团结与和睦。
在许多喜剧作品中,主角通过协作、合作和友谊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幸福和团结。
这种人际关系的呈现给读者带来了乐观和希望。
第三,喜剧经常通过对社会问题和人性弱点的揭示,展现对现实的讽刺和批判。
这种揭示帮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看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产生对不同观点的思考和思辨。
喜剧对于读者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带给读者欢笑和喜悦,减轻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
戏剧中的喜剧与悲剧比较分析

戏剧中的喜剧与悲剧比较分析戏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的喜剧和悲剧则是戏剧表演中最为经典的两种类型。
喜剧和悲剧在情感、主题和结构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将对这两种戏剧类型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喜剧和悲剧在情感上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
喜剧通常以幽默、欢乐和喜悦为主要情感基调,通过荒诞、滑稽的情节和角色塑造来引发观众的笑声。
相比之下,悲剧则以悲伤、痛苦和悲愤为主要情感体验,通过剧中人物的悲剧命运和悲惨结局来触动观众的心灵。
喜剧和悲剧的情感差异,使得观众在欣赏时会有截然不同的情绪体验。
其次,喜剧和悲剧在主题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喜剧通常以生活中的小人物、荒诞的情节和社会中的滑稽事件为主题,通过夸张和讽刺来揭示社会的荒谬和人性的弱点。
而悲剧则更多地关注人类的命运和道德选择,探讨人性的复杂性和悲剧的根源。
悲剧常常涉及到伦理、宿命和人性的困境,通过剧中人物的遭遇和抉择来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此外,喜剧和悲剧在结构上也有所不同。
喜剧往往以错综复杂的情节和角色关系为特点,通过一系列的误会、误解和困境来制造笑料和喜剧效果。
而悲剧则常常以线性的叙事结构为基础,通过主要人物的冲突和命运的转折来构建紧张的剧情和悲剧的高潮。
悲剧的结构通常更加紧凑和紧张,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和思考。
最后,喜剧和悲剧在戏剧表演中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喜剧往往被视为一种解压和调剂的手段,能够让观众在欢笑中释放压力和疲劳。
喜剧的轻松和欢乐氛围,让观众在戏剧表演中找到一种快乐和愉悦。
相比之下,悲剧则更多地追求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悲剧通过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和对命运的无奈展示,引发观众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从而达到一种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
综上所述,喜剧和悲剧作为戏剧表演中的两种经典类型,它们在情感、主题和结构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喜剧以幽默和喜悦为主要情感基调,关注社会中的荒谬和人性的弱点;而悲剧则以悲伤和悲愤为主要情感体验,探讨人类的命运和道德选择。
鲁迅先生对悲剧喜剧的定义

鲁迅先生对悲剧喜剧的定义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对悲剧和喜剧的定义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悲剧和喜剧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它们反映了人类存在的各种情感和命运的起伏。
鲁迅先生对悲剧的定义是:悲剧是一种通过揭示人类内心的痛苦和悲伤来引起观众共鸣的戏剧形式。
在悲剧中,主人公通常经历了命运的不公和悲惨的结局。
悲剧通过展示人类的弱点和命运的残酷性,使观众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产生思考。
鲁迅先生认为,悲剧是一种触动人心的艺术形式,它通过揭示人类的脆弱性和命运的无常性来引起观众的共鸣。
在悲剧中,人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思考自己的命运,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生的意义。
鲁迅先生对喜剧的定义是:喜剧是一种通过揭示人类生活中的笑料和荒谬来引起观众笑声的戏剧形式。
在喜剧中,主人公通常经历了一系列滑稽可笑的事件和误会。
喜剧通过展示人类的愚蠢和荒谬,使观众产生欢乐和轻松的情绪。
鲁迅先生认为,喜剧是一种让人忘记痛苦和压力的艺术形式,它通过揭示人类的荒诞和笑料来引起观众的笑声。
在喜剧中,人们可以暂时摆脱现实的束缚,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轻松。
鲁迅先生认为,悲剧和喜剧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人类的生活中,既有悲剧的痛苦和悲伤,也有喜剧的欢乐和笑声。
悲剧和喜剧的存在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鲁迅先生对悲剧喜剧的定义是具有深刻见解的。
他认为,悲剧和喜剧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它们通过展示人类的痛苦和欢乐,引起观众的思考和笑声。
悲剧和喜剧的存在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通过观看悲剧和喜剧,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
作品中的悲剧和喜剧

作品中的悲剧和喜剧作品中的悲剧和喜剧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两种基本类型。
悲剧以悲惨的结局和沉重的主题闻名于世,而喜剧则以轻松幽默、欢乐温馨的情节让人愉悦。
本文将探讨作品中悲剧和喜剧的特点,以及它们对于读者的吸引力和文学价值。
一、悲剧悲剧作品常常反映了主人公在命运面前的挣扎和失败。
悲剧情节通常携带着一种无法逃避的命运陷阱,如《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他因为复仇而陷入了自我毁灭的循环中。
悲剧的结局通常是主人公的死亡或灵魂的破裂和沉沦。
悲剧作品中的严重冲突和哲学思考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思考,揭示了现实世界中的矛盾和困境。
悲剧作品中的主要情感常常是悲伤、哀悼和绝望。
通过对人性的深刻揭示,悲剧作品引发人们对命运的反思,并产生共鸣。
悲剧所描绘的深刻人物形象和充满戏剧性的情节,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二、喜剧相对于悲剧,喜剧作品通常以轻松愉快、活泼欢快的情节贯穿全文。
喜剧可以分为情景喜剧和人物喜剧两种形式。
情景喜剧通过荒谬的情节和出人意料的转折让人发笑,而人物喜剧则通过夸张和滑稽的性格塑造带来欢乐。
喜剧作品的主要情感是愉快、幸福和满足。
人们阅读喜剧作品能够得到解压和快乐,舒缓生活中的压力。
喜剧故事的基本特点是冲突的解决和完美的结局。
喜剧作品通常通过幽默的对白和滑稽的情节让读者开怀大笑,给他们带来快乐和愉悦的感觉。
三、悲喜并存的作品一些作品中同时融合了悲剧和喜剧的元素。
这些作品常常通过对人性的深刻剖析,揭示了生命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在这些作品中,悲剧和喜剧相互交织,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这种悲喜并存的作品颠覆了传统悲剧和喜剧的定式,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悲喜并存的作品通过对生活中的矛盾和苦难的深度揭示,使读者既能感受到悲伤和沉重,又能感受到欢乐和轻松。
这种作品通过刻画出生活的真实性和复杂性,引发读者对人生本质的思考。
它们既具备了悲剧的审美价值,又具备了喜剧的欢乐效果,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悲剧与喜剧的辩证

悲剧与喜剧的辩证悲剧与喜剧作为两种戏剧类型,向我们展示了生活中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和人生观。
悲剧主要以悲伤、痛苦和悲惨结局为特点,而喜剧则以欢乐、幽默和喜剧性结局为核心。
然而,这两种类型并非完全对立,它们实际上存在着一种辩证关系,相互影响,共同贡献于戏剧的世界。
第一节悲剧与喜剧的共同点悲剧与喜剧在某些方面有共通之处。
它们都是人类情感世界的表达,通过人物的故事和经历触动观众的内心。
悲剧和喜剧都以讲述人类的苦难和挣扎为主题,以此引起观众对于人类命运的思考。
悲剧在探索人类苦难的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主人公常常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但却因为自身的缺点或命运的不公而走向悲剧结局。
观众由此反思人类的悲惨命运和生活的无常。
相比之下,喜剧通过夸张和讽刺的手法,让观众产生快乐和欢笑。
喜剧更加注重于以幽默的方式揭示现实中的荒诞和荒谬。
通过对人性的讽刺,喜剧引发了观众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思考,并以此达到一种解压的效果。
第二节悲剧与喜剧的区别和互补悲剧和喜剧在戏剧形式和情感效果上有明显的差异。
悲剧以其悲伤和痛苦的氛围著称,情节常常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境地,以引起观众的同情和悲痛。
悲剧通过表现人物悲惨命运来展现其悲剧性,以此唤起观众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而喜剧则以欢快和轻松为特点。
它通过夸张、讽刺和滑稽的手法来让观众产生欢笑。
喜剧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戏仿和调侃,带来观众的解压和快乐。
它的喜剧性结局使观众在欢笑中从繁杂的生活中寻找到片刻的轻松和愉悦。
然而,悲剧和喜剧并非孤立存在。
它们在戏剧舞台上相互交织共存,实现了一种辩证的关系。
悲剧之中往往蕴含着喜剧因素,而喜剧也不时深入探索人类的痛苦与苦难。
这两种戏剧类型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戏剧的完整性。
第三节辩证的观点悲剧与喜剧的辩证关系在戏剧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反映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提醒人们在面对挫折和困境时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悲剧揭示了人类的悲惨命运,警示人们不要被困境击垮,要坚持追求真理和正义。
悲剧与喜剧的故事表达

悲剧与喜剧的故事表达人类的生活中,总有各种各样的故事在演绎。
而这些故事往往可以被分为悲剧和喜剧两大类别。
悲剧和喜剧都是一种表达方式,它们不仅存在于文学作品中,还贯穿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它们通过戏剧性的冲突和情感波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世界。
悲剧是一种以悲伤、痛苦和命运的无情为主题的表达形式。
在悲剧中,主人公往往面临着沉重的困境,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
一个典型的悲剧故事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故事中的主人公哈姆雷特,面对着父亲的被谋杀以及母亲的再婚,他陷入了极度的痛苦和挣扎中。
最终,他的坚定信念和内心的矛盾导致了他的自我毁灭。
悲剧的故事表达方式常常通过剧烈的波动和剧情的转折来达到效果。
它们揭示出人性的弱点和命运的不可控制性,让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存在的困境。
悲剧并非只存在于戏剧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样也能找到悲剧的痕迹。
比如,人们在工作中的失败、人际关系的破裂、亲人的离世等等,这些都是现实中的悲剧,通过悲剧的故事表达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悲伤。
而喜剧则是以嬉笑和欢乐为主题的表达形式。
在喜剧中,通常会展现一系列令人发笑的情节和搞笑的对白。
喜剧的目的是让人们开怀笑、释放压力,使人们感到快乐和满足。
比如,莫里哀的《吝啬鬼》讲述了一个极其吝啬的人在财富和金钱的角逐中,最终被喜剧性的事情所打破,让人们在笑声中思考贪欲的荒谬。
喜剧的故事表达方式常常通过夸张和反讽来达到效果。
剧中的角色和情节常常追求滑稽和荒唐,通过搞笑的对话和情景,让人们感到轻松和愉快。
喜剧不仅能让人们在观看时笑声连连,更能在日常生活中缓解压力,带给人们快乐和温暖。
相比悲剧,喜剧更加乐观和积极,它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可爱的一面。
悲剧和喜剧作为一种故事表达方式,在文学中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
无论是悲剧还是喜剧,它们都通过演绎人生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来引导读者思考生活的真谛和情感的真实。
它们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和启示,让我们在故事中领悟人生的哲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小结: (1)理论上总结悲剧与喜剧,理解 二者在“超越性”上的各自特点。 (2)讨论当下喜剧当道的中国电影 现状;如何理解“喜剧多的时代一 般都是解放的时代”?
第二讲 审美形态
(二)悲剧和喜剧
1、悲剧(Tragedy)
引言:美学上的悲剧和喜剧,又可称为 悲剧感和喜剧感,它们是两个对立的美 感经验形态。这两个形态虽然与作为戏 剧种类的悲剧和喜剧之间有关系,但这 里的悲剧和喜剧,则主要是指美感经验 类型。 如何理解??
(一)悲剧的历史(分类)和特点
(二)美学理论史上对悲剧性质的解 释 1.亚里士多德的“过失说”和“净化 说” 2.黑格尔的“冲突说”和“永恒正义 说” 3.尼采的“酒神精神说” (三)悲剧的本质
3.尼采的“酒神精神说”
• 尼采 《悲剧的诞生》讨论了古希腊艺术的起源、 发展,悲剧的诞生,悲剧的主要特征,悲剧的灭 亡等问题。贯穿于本书的两个基本概念是日神和 酒神。日神阿波罗是光明之神,在其光辉中,万物 显示出美的外观;酒神则象征情欲的放纵,是一种 痛苦与狂欢交织着的癫狂状态。尼采以日神和酒神 象征说明古希腊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及人生的意义。 由日神产生了造型艺术,如:诗歌和雕塑。由酒神 冲动产生了音乐。人生处于痛苦与悲惨的状态中, 日神艺术将这种状态遮掩起,使其呈现出美的外观, 使人能活得下去,希腊神话就是这样产生的。酒神 冲动则把人生悲惨的现实真实地揭示出来,使个体 在痛苦与消亡中回归世界的本体。
• (一)喜剧的特点 • 第一,在感受上的特点是笑。 • 第二,在内容上的特点是“可笑性” (值得笑),指内容上的虚伪、滑 稽和愚蠢。(单纯的高兴开心不是 喜感) • 第三,即结构上的特点,是喜剧有 一个对“可笑”表示笑的旁观者。 旁观者要对“可笑”表示笑,那他 必须具有某种超越性。
(二)美学理论史上对喜剧的解释 1.“鄙夷说”和“突然的荣耀说” • 第一个提出“鄙夷说”来解释喜剧 的,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喜剧 是我们对有弱点的对象的一种鄙夷 的态度所形成的。
日神精神
代表 太阳神阿波罗
酒神精神
丰收之神和酒神狄奥 尼索斯 狂热、过度和不稳定
原则
实事求是、理性和秩 序
象征 形式主义、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音乐和表 视觉艺术 演艺术 结果 走向世界的物质性渴 走向内心的精神性追 望 求
(三)悲剧的本质
• 悲剧感就是由有缺陷的领域与超越领域 之间的稳定的感性结构构成的。正是超 越性领域的显露构成了悲剧的核心。 • 片面性方面的毁灭,虽然产生了最初的 恐怖、怜悯和痛苦,但是,正是这痛苦 和毁灭,使得人们认识到了更高的存 在——超越的领域——超越片面性,走 向新的更高的完善的存在。也正是这超 越道路的启示,使人们在苦痛、恐惧和 怜悯中获得了最大的精神超越。这就是 悲剧快感的来源。(舒婷《船》)
• 第三,就是悲剧感中包含着亚里士多德所 说的“卡塔西斯”(katharsis),即 “净化”作用。(无论是生理上的宣泄, 还是情感上的“净化”,或者是精神上的 超脱,悲剧感都是从最初的压抑、恐惧或 苦痛等,转而导向了一种“净化”和的过程, 从生理上说,它是一种对生理上压抑的 宣泄,观看者在观看悲剧的过程中,将 自身的不幸投射到悲剧人物的不幸上, 通过这样的投射,观看者宣泄了自己在 生活中的压抑感,也就是“借他人的酒 杯浇自己的块垒”,这样就获得一种 “舒畅的松弛”。从情感上说,它是一 种净化,通过将自身生活中积累的哀怜、 恐惧,透过悲剧中人物的命运投射出去, 获得情感上的解脱。从精神、道德上说, 透过悲剧人物的不幸,将观者导向对人 生真谛的领悟,将观者引向一种超越。
• 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霍布斯提出喜 剧的本质是一种“突然的荣耀”, 他认为,笑的情感是在见到旁人的 弱点,却突然想到自己在这方面的 优点时,所引起的一种“突然的荣 耀”的感觉。
• “失望说”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观点, 他认为,可笑的事物大半是不伦不 类的配合,我们根据通常的事理所 做的期望或预料是如此,而结果却 不是如此,甚至正好与预期的、期 望的相反。这个时候就会产生笑。 因此,笑是期望失落的表现。当然, 这种期望的失落不至于过渡严重, 才能引起笑的效果。
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存在悲剧”
1、存在主义(20C西方一个哲学、文论 流派,致力于揭示人存在的真理,表达 了当时充满悲观、危机、荒诞的时代精 神) 2、主张从人由虚无到死亡的全面体悟,从 无到有,从有到无的体悟,包括虚无、 焦虑、自欺、绝望等。
2.悲剧的主要特点
• 第一,人物遭受不幸,这种不幸是死亡、 失败,或者陷入不能自拔的困境。 • 第二,人物的不幸而带来的悲感,与喜剧 的笑构成对立,俗称“花钱买眼泪”。
(二)美学理论史上对悲剧性质的解释
• 1.亚里士多德的“过失说”和“净化 说”。
• 2.黑格尔的“冲突说”和“永恒正义说”
“永恒正义说”
悲剧冲突中,任何一方的立场都有其合法 性,都有理由将自己的立场付诸实施, 实现它。因而冲突不可避免。然后任何 一方在实现自身,与对方发生冲突时, 暴露的恰是其片面性。黑格尔认为,从 表面上看,人物的牺牲、毁灭是个人及 其代表的观念的不幸,但就其理想的片 面性而言,又是罪有应得。因而悲剧展 示的不是简单的悲惨,而是完善的理想, 对片面理想性的超越。
船
舒婷 一只小船 不知什么缘故 倾斜地搁浅在 荒凉的礁岸上 油漆还没褪尽 风帆已经折断 既没有绿树垂荫 连青草也不肯生长 满潮的海面 只在离它几米的地方 波浪喘息着 水鸟焦灼地扑打翅膀 无限的大海 纵有辽远的疆域 咫尺之内 却丧失了最后的力量 隔着永恒的距离 他们怅然相望 爱情穿过生死的界限 世纪的空间 交织着万古常新的目光 难道真挚的爱 将随着船板一起腐烂 难道飞翔的灵魂 将终身监禁在自由的门 槛
因此,笑就是处于时间的绵延之中 的整体生命对于落入机械化和空间 化的生命的优越态度”。
(三)喜剧的本质 • 1、喜剧一定要有一个笑的旁观者, 这个旁观者的笑对于对象的可笑性 具有揭示作用。 • 2、笑者对对象必须具有超越性,没 有超越性,就没有笑。笑者对可笑 者的超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智力的超越; (2)判断力的超越; (3)生命力的超越。
( 一 )悲剧的历史和特点 1.悲剧的历史发展 第一种是古希腊时期的“命运悲剧”。
作者:索福克勒斯 《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情结
人生就是一架摆钟,在痛苦和无聊间徘徊。 ——叔本华
人生就像一张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悲剧)。 ——中国网友
普罗米修斯画像
第二种是“性格悲剧”
第三种悲剧是“存在悲剧”
1、喜剧(Comedy)
• (1)、喜剧如何产生? 滑稽与喜剧的对象是人的性格与行 为中乖谬背理,而当事人又自以为 是的东西,由于它们与人性和人的 生活的正常秩序的摩擦而愈加显得 不近情理,但又没有产生严重的后 果,而只是使当事人哭笑不得,于 是,与此无直接利害关系的旁观者 才可以自由地发出智者的微笑或大 笑。
1、悲剧(Tragedy)
人作为一种存在,不可能一片光明澄澈。 对于有些人,人会死亡这一归宿恰恰是 其一生变得有意义和充实的终极原因; 对于有些人,人会死亡使其一生变得空 虚和无意义。对大多数人而言,他对一 生的理解和创造,徘徊于有意义与无意 义之间。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上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好了歌》
2、“失望说”和“乖讹说”
• 持“乖讹说”的代表人物,是叔本 华和斯宾塞,所谓“乖讹”,就是 不合常理、不协调,这些不合常理、 不协调的对象,在那些按照正常的 规律作判断的人眼里,就构成了可 笑的对象。 3.“生命机械说” • 柏格森认为,生命是活生生的、流 动的、自由的,当有机生命的自由
和活力优越于落入机械的状态或空 间化状态的生命时,就会产生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