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羰基合成(新)

合集下载

最新8羰基化过程汇总

最新8羰基化过程汇总
主要缺点是催化剂铑的资源有限,设备用的耐腐蚀材料昂贵。
8.3 烯烃的氢甲酰化 一.化学原理
(1)主、副反应(丙烯) 主:
副:a.异构醛
b.加氢生成丙烷
平行反应
c.醛加氢生成醇--连串反应
(2)热力学
放热反应,热效应较大 平衡常数大,热力学有利,动力学控制 副反应比主反应热力学有利,选择催化 剂和工艺条件促进主反应
d.催化剂 HRh(Co)x(PPh3)y
x+y=4
PPh3↑ ,正/异丁醛↑ ,r ↓
羰基化反应。
2 低压法甲醇羰化反应合成醋酸基本原理
Monsanto低压法采用铑碘催化剂体系,主要 化学反应如下:
动力学研究表明,与BASF高压法不同,Monsanto低 压法合成醋酸反应对甲醇与一氧化碳为零级,对铑 及碘为一级,反应速率的控制步骤为碘甲烷的氧化 加成。动力学方程式如下:
反应速度常数为3.5×106e-14.7/RTL/mol·s,式中活化 能的单位是kJ/mol。Leabharlann (3)催化剂①羰基钴
T ↑ ,PCO ↑ 催化剂↑ ,PCO ↑
缺点:正异构醛比例低,催化剂热稳定性差
②膦羰基钴
配位基膦(PR3) 特点:
a.稳定性增加,活性降低 b.直链产物选择性增加 C.加氢活性较高 d.副产物少 e.适应性差
③膦羰基铑
选择性好,活性高,异构化性能高 催化剂稳定,可在较低压力下操作
(3)氢酯化(与CO和ROH反应)
(4)不对称合成
生成单一对映体的醛 某些结构的烯烃进行羰基合成反应能生成含有对映 异构体的醛。若使用特殊的催化剂,使生成的两种 对映体含量不完全相等,理想情况下仅生成某种单 一对映体,这样的反应称作不对称催化氢甲酰化反 应。

8羰基合成新详解

8羰基合成新详解

8.1 概述
主要内容:
1、基本概念(重点) 2、羰基合成反应类型(重点) 3、羰基合成反应催化剂
基本概念
1、羰基合成定义 :
烯烃与合成气(CO/H 2)或一定配比的一氧化碳 及氢气在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 生成比原料烯烃多一个碳原子的醛。这个反应被命名 为羰基合成 (oxo synthesis) ,也称作R? elen反应(即罗 兰反应)。
P(OR)3
3、各类催化剂的特点
①羰基钴催化剂 羰基钴催化剂的活性组分、热稳定性
差、容易分解;异构化活性高
P(OR)3
3、各类催化剂的特点
②膦羰基钴催化剂 热稳定性增加,对直链产物的选择性
增高,加氢的活性较高,副产物少, 不足:活性降低,对烯烃的氢甲酰化
反应的适应性较差。
P(OR)3
3、各类催化剂的特点
基本概念
3、羰基化反应(亦称羰化反应) 随着一碳化学的发展,有一氧化碳参与的反应类
型逐渐增多,通常将在过渡金属络合物(主要是羰基络 合物)催化剂存在下,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 羰基 (>C=O) 的反应均归入羰化反应的范围。
羰基合成的重要性
①羰基合成的初级产品是醛。 在有机合成中醛是最活 泼的基团之一,可进行加氢成醇、氧化成酸、氨化成 胺以及歧化、缩合、缩醛化等一系列反应; ②原料烯烃的多种多样和醇、酸、胺等产物的后续加 工,由此构成 以羰基合成为核心的内容十分丰富的产 品网络,应用领域涉及化工领域的多个方面。
(2)烯烃衍生物的氢甲酰化
不饱和醇、醛、酯、醚,含卤素、含氮化合物等中的 双键都能进行羰基合成反应,但官能团不能参加反应。
HO
?
CH 2
?
CH
?

羰基化过程

羰基化过程

• 用这种方法改变催化剂的性能称之为催化剂的改 性,引入的新配体也叫作改性剂。改变配位体的研 究构成了羰基合成催化剂研究的重要方面。
化 学 工 程 与 工 艺 教 研 室
化 学 工 艺 学 电 子 教 案
8.2.2 配位体
• 三价膦(PR3)的改性效果最为优越,已被工业采用。 • 羰基钴催化剂的主要问题是在较高的CO压力下才能稳定, 且产物的n/i不高。改性目标首先是克服这两个缺点。与 CO配体相比,三价膦是强的δ电子给予体,弱的π电子接 受体,PR3取代CO与钴配位后,增大了钴原子上的负电荷 密度。钴将增强的负电荷密度再通过适当轨道反馈给未取 代的CO,从而加强了钴对CO的配合能力,使整个分子的 稳定性增加。从而使改性后的催化剂可以在较低的压力下 进行反应,但同时造成剐作用是反应速度下降很多,必须 以提高催化剂浓度等方法加以弥补。三价膦是一个不等性 sp3杂化轨道构型,配位后呈四面体结构,因此比原先直线 形的CO配体产生更强的定向效应。大的方向位阻有利于生 成正构醛,使反应的正异比增加。另外对于羰基钴来说, 三价膦改性剂大大增加催化剂的加氢活性,一方面可以使 生成的醛直接加氢为醇,省去了加氢步骤,另一方面烯烃 加氢成烷烃的副反应也明显增加。
化 学 工 程 与 工 艺 教 研 室
化 学 工 艺 学 电 子 教 案
8.3.1 甲醇羰化反应合成醋酸的基本原理 • BASF高压法与Monsanto低压法甲醇羰化反 应合成醋酸化学原理基本相同,反应过程大 同小异,也都有一个催化剂循环和一个助催 化剂循环。并且都采用第Ⅷ族元素为催化 剂,碘为助催化剂,但因具体金属元素不同. 活性、中间体组成相异,催化效果有差别, 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控制步骤也有所不同。 化
化 学 工 程 与 工 艺 教 研 室

8 羰基化过程

8 羰基化过程

化工工艺学

随着一碳化学的发展,有一氧化碳参与 的反应类型逐渐增多,通常将在过渡金 属配合物(主要是羰基配合物)催化剂存在 下,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羰基的反应 均归入羰化反应的范围,其中主要有两 大类。
化工工艺学

过渡金属络合物(主要是羰基化合物)
催化剂下,有机化合物引入羰基。

均相反应,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好。

(4)不对称合成生Fra bibliotek单一对映体的醛
化工工艺学
2.甲醇的羰化反应
(1)合成醋酸 孟山都法(Monsanto acetic acid process)

(2)合成醋酐
化工工艺学

(3)合成甲酸

(4)合成草酸酯、碳酸二甲酯、乙二醇
化工工艺学
8.2羰基化反应的理论基础

在催化反应中,凡催化剂以配合物的 形式与反应分子配位使其活化,反应分 子在配合物体内进行反应形成产物,产 物自配合体中解配,最后催化剂还原, 这样的催化剂称为配位(络合)催化剂,这 样的催化过程被称之为配位(络合)催化过 程。羰基合成反应是典型的配位催化反 应。
化工工艺学
b.在碱存在下缩合为辛烯醛
c.
化工工艺学
2.丙烯低压氢甲酰化合成正丁醛
(1)反应条件
a. 温度
T↑ ,r丁醛↑ ,r副↑ ,催化剂失活速度↑ T↓ ,催化剂活性低,用量大
100-110℃ b.压力
1.8MPa
c.原料配比
H2 ↑ ,丙烯↑ ,丙烷↑ ,原料损失↑ ∴ 控制H2和丙烯的量

压力
PCO ↑ ,r ↓ 总压不变: 钴: PCO ↑ ,正/异↑ 铑: PCO ↑ ,正/异↓ PH2 ↑ ,r ↑ ,正/异↑

羰基化学合成的新技术分析及应用

羰基化学合成的新技术分析及应用

羰基化学合成的新技术分析及应用王㊀鹏,汤永飞摘㊀要:化工技术在工业体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很多化工产品在社会中的需求量较大,其中羰基化学品及其合成物是重要的化学产品㊂首先,分析了羰基化学合成技术的基本概念,其次,阐述了羰基化学合成的具体新技术,并对羰基化学合成技术的相关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㊂关键词:羰基;化学合成;新技术一㊁引言羰基化学品在化工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对羰基苯甲醛是一种较为精细化的化工品㊂在该化工品中,羰基和醛基较为活泼,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并可以用来合成其他多种类型的化学产品㊂文章系统分析了丁辛醇羰基合成催化剂化学再生方法㊁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等羰基化学合成技术,及其在实际应用中所具备的优势㊂二㊁羰基化学合成羰基化学合成是化工系统中常采用的方法,丁醇和辛醇可以在同一套装置中用羟基合成的方法生产,故习惯称为丁辛醇㊂丁辛醇是合成精细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生产增塑剂㊁溶剂㊁脱水剂㊁消泡剂㊁分散剂㊁浮选剂㊁石油添加剂及合成香料等㊂中国丁辛醇产业已处产能过剩边缘,行业饱和度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基本实现自给自足格局㊂通过羰基化学合成反应,研发上述化学产品,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㊂三㊁羰基化学合成的新技术分析(一)丁辛醇羰基合成催化剂化学再生方法对于丁辛醇羰基合成催化剂化学再生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第一,除掉丁辛醇羰基合成催化剂母液中游离状态的S2-和Cl-;第二,除掉丁辛醇羰基合成催化剂母液中杂质与贵金属络合形成的贵金属络合物中的杂质;第三,然后将再生剂C加入催化剂母液中和过量的再生剂B,再生剂C为有机酸;第四,用再生剂A反复洗涤丁辛醇羰基合成催化剂母液数次,直至洗掉母液中残余的再生剂B和再生剂C为止㊂采用这种方法降低了丁辛醇羰基合成催化剂中金属离子Fe3+,Ne2+和S2-等金属离子,降低了丁辛醇羰基合成催化剂中永久性中毒的离子,激发了催化活性㊂在丁辛醇羰基合成催化剂化学再生方法中,在非生产状态下的丁辛醇羰基合成反应工艺条件下,将再生剂A与丁辛醇羰基合成催化剂母液均匀混合,对存在于丁辛醇羰基合成催化剂母液中的游离状态的S2-和Cl-进行洗涤,使催化剂母液中产生丁辛醇羰基合成催化剂相和再生剂A相分层,S2-和Cl-转移到再生剂A相中,保留丁辛醇羰基合成催化剂相,排掉再生剂A相,再生剂A相为脱盐水㊂(二)β-取代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从现有的报道来看,构建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与众多药物活性分子的核心骨架的β-羰基取代的羰基类化合物利用脱羧-Aldol反应来实现㊂但是,由于对该类反应认识的局限,存在底物结构受限㊁产物收率很低㊁对映选择性差等缺陷㊂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新的底物结构,实现一类结构新颖的β羰基酸类化合物的合成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㊂此外,现有的报道具有诸多局限,构建高立体选择性的β羰基酸类化合物以及含多官能团的β羰基酸类化合物的报道极少㊂基于此,进一步了解脱羧加成反应的性质,拓展该反应类型和应用,为β羰基酸骨架结构分子提供了新的技术和途径㊂为此可以采用一种β羰基酸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㊁产品质量好,具有较高的推广及应用价值㊂在该方法的技术方案中,以α,β不饱和酮酸酯类化合物与丙二酸为原料,在有机溶剂A中,加入金属与手性配体以摩尔比1ʒ1 1.5混合反应10 120分钟得到催化剂,在0 60ħ温度的条件下直接充分反应3 120小时,反应完毕后经过分离纯化得到所述脱羧aldol加成的β羰基酸类化合物㊂四㊁羰基化学合成新技术的应用羰基化学合成新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丁辛醇羰基合成装置中的催化剂母液从原始投料运行后,随着催化剂母液的长时间运行,催化活性会慢慢降低,同时由于反应原料(合成气㊁丙烯)㊁溶剂(丁醛)带入的一些毒剂㊁抑制剂(如S㊁ci等),会造成催化活性迅速降低㊂对毒剂而言,生产工艺中对原料(合成气㊁丙烯)中的有毒成分都有严格的控制指标,且丁辛醇羰基合成反应工艺对原料设计了净化装置,实行严格的脱毒工艺,催化剂的活性只会缓慢下降㊂抑制剂能引起催化剂活性降低,但这种降低不是永久性的㊂在反应系统中的主要抑制剂包括:羧酸(丁酸)㊁乙基丙基丙烯醛(EPA)㊁丙基二苯基膦(ropp)㊁丁二烯/丙二烯等㊂故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一种从烯烃淡基化催化剂废液中回收金属铑的方法㊂该方法采用减压蒸馏㊁蒸发和灰化的方法对金属铑进行回收,特别对于低浓度铑废液中铑的回收效果较为理想㊂回收铑粉后,再合成铑配合物催化剂㊂该方法是基于铑配合物催化剂废液中铑粉的再回收,工艺流程长,铑粉在整个回收过程中损失大㊂通过化学合成反应,最终合成所需要的产品,满足实际应用需求㊂五㊁结语随着羰基化学品合成技术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在化工生产实际中也采用了很多羰基化学合成新技术,对于推动羰基化学合成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一样㊂文章所分析的羰基化学合成技术,在实际的化工生产中可以加以采用㊂参考文献:[1]付双滨,秦玉升,乔立军,等.高伯羰基含量聚(碳酸酯-醚)多元醇的制备[J].高分子学报,2019,v.50(4):20-25.[2]罗米娜,朱鹏飞,陈馥,等.2-羰基-1-萘甲醛缩邻苯二胺席夫碱及其铜(II)配合物的合成及组成测定:介绍一个大学化学综合实验[J].大学化学,2019,35(4):65-67.[3]姚坤,刘浩,袁乾家,等.钯催化三组分烯丙基串联反应:化学专一性合成N-酰亚甲基-2-吡啶酮[J].化学学报,2019(10):45-47.作者简介:王鹏,汤永飞,南京诚志清洁能源有限公司㊂491。

第8章 羰基化过程

第8章 羰基化过程
工业上应用:钴和铑
配位体: CO基团--HM (CO)m 改变配位体影响整个配位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和空 间结构
配位体改性:大多是第V主族元素的三价化合物。 提供孤对电子与配合物的中心原子 配位。
HM(CO)m+L→HM(CO)m-1L+CO HM(CO)m-1L+L→HM(CO)m-2L2+CO HM(CO)m-2L2+L→HM(CO)m-3L3+CO
艺条件促进主反应
(3)催化剂
①羰基钴
2Co + 8CO
Co2(CO)8
H2 2HCo(CO)4
催化剂稳定,必须保持足够高的CO 分压
T ↑ ,催化剂稳定所需PCO ↑ 催化剂↑ ,催化剂稳定所需PCO ↑
T( ℃) 20 150 150
PCO(MPa) 0.05 4 8
催化剂用量 0.2% 0.2% 0.9%
采用水溶液膦配位体改性的水溶性铑膦催化剂
8.2 烯烃的氢甲酰化
1.化学原理
(1)主、副反应(丙烯)
主: CH3CH=CH2 + H2 + CO 副: a.异构醛
b.加氢生成丙烷
CH3CH2CH2CHO
平行反应
c.醛加氢生成醇、缩醛--连串反应
(2)热力学
放热反应,热效应较大 平衡常数大,热力学有利,动力学控制 副反应比主反应热力学有利,选择催化剂和工
催化剂:以过渡金属M为中心的羰基氢化物 HxMy(CO)zLn
羰基合成催化剂评价
活性: 单位金属浓度在单位时间内催化产生的目 的产物量
选择性:化学选择性 区域选择性(醛基的位置--正构醛和 异构醛的摩尔比) 对映体选择性(不对称合成)
中心原子

化工工艺学-第四章-羰基化反应讲解

化工工艺学-第四章-羰基化反应讲解

起点
工业化
廉价烯烃原料, 及增塑剂用 醇的需求量 增加,促使 了羰基合成 的高速发展
高速发展
以丙烯为原料用氢甲酰化法生产(丁)辛醇,主要包括下列三个过程:
①在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催化剂存在下,丙烯氢甲酰化合成丁醛。
CH3CH=CH2 CO H2 CH3CH2CH2CHO
②丁醛在碱存在下缩合为辛烯醛


CH CH+CO+H2O CH2=CHCOOH
在双键或叁键两端的 C原子上分别加上一个 氢和一个羧基,故又 称氢羧基化反应。
合 成
③不饱和烃在醇存在下的羰基化(与CO和醇反应)
反 应
RCH=CH2+CO+ROH RCH2CH2COOR
类 型
CH CH+CO+ROH CH2=CHCOOR
甲醇的羰化反应
聊城大学2013级化工工艺学讲义
•概念:羰基化即羰基合成,指有CO参与的在过渡金属络合物 (主要是羰基化合物)催化剂下,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羰基。 这个反应被命名为羰基合成 (Carbonyl synthesis),也叫Röelen 反应。 •重要意义:工业上羰基化往往是碳一化学工业部门开发下游产 品的一个重要手段。 •两大类:不饱和化合物的羰化反应和甲醇的羰化反应。
CH3OOC-COOCH3+2H2O HOOC-COOH+2CH3OH
CH3OOC-COOCH3+4H2 CH2OH CH2OH+2CH3OH
以过渡金属(M)为中心原子的羰基氢化合物,可以被 某种配体(L)所改性,一般形式为HxMy(CO)zLn
HMCO L HMCO L CO
m
m-1

羰基化过程——精选推荐

羰基化过程——精选推荐

羰基化过程第⼋章羰基化过程8.3 甲醇羰基化合成醋酸1.醋酸的⽤途:醋酸是重要的有机原料,主要⽤于⽣产醋酸⼄烯、醋酐、对苯⼆甲酸、聚⼄烯醇、醋酸酯、氯⼄酸、醋酸纤维素等。

醋酸也⽤于医药、农药、染料、涂料、合成纤维、塑料和黏合剂等⾏业。

⼯业上醋酸的⽣产⽅法有多种,但以甲醇为原料羰基合成醋酸⼯艺,不但原料价廉易得,⽽且⽣成醋酸的选择性⾼达99%以上,基本上⽆副产物;投资省,⽣产费⽤低,相对⼄醛氧化法有明显的优势。

8.3.1 甲醇羰化反应合成醋酸的基本原理甲醇羰化反应合成醋酸主要有BASF⾼压法与孟⼭都低压法,⼆种⽅法的化学原理基本相同,反应过程⼤同⼩异。

8.3.1.1 ⾼压法甲醇羰化反应合成醋酸基本原理BAsF⾼压法采⽤钴碘催化循环,过程如图所⽰。

整个催化反应⽅程式如下:Co2(CO)8(催化剂)CH3COOH + HI HCo(CO)4CH3I + H2O(络合物1)CHCOI (络合物5) CH3(络合物2)+ HICH3COCo(CO)4CH3COCo(CO)4(络合物4)(络合物3)对应反应式见P380(8-22)-(8-29).上述反应中,⾸先是Co2(CO)8(催化剂原位)与H2O +CO反应得到HCo(CO)4 (络合物1),CH3OH与HI反应得到CH3I(碘甲烷),CH3I(碘甲烷)⼜与HCo(CO)4 (络合物1)反应得到CH3Co(CO)4(络合物2)+ HI,HI完成⼀个循环。

CH3Co(CO)4(络合物2)与H2O反应转化为CH3COCo(CO)4(络合物3), CH3COCo(CO)4(络合物3)与CO反应得到CH3COCo(CO)4络合物4), (络合物4)与HI反应得到(络合物5), (络合物5)与H2O反应的到CH3COOH + HCo(CO)4 +HI,HI完成了另⼀个循环, HCo(CO)4(络合物1)也完成了⼀个循环.上述⼀系列复杂的反应过程要求在较⾼的温度下才能保持合理反应速率,⽽为了在较⾼温度下稳定[Co(CO)4]-(络合物1)]配位化合物,必须提⾼⼀氧化碳分压,从⽽决定了⾼压法⽣产⼯艺的苛刻反应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甲醇羰化合成甲酸
CH 3OH CO HCOOCH3
HCOOCH3 CH 3OH HCOOHΒιβλιοθήκη 8.1.1.2 甲醇的羰化反应
(4) 甲醇羰化氧化合成碳酸二甲酯、草酸二甲酯或乙二醇 CH3OH + CO + O2 CO(OCH3) 2+ H2O 碳酸二甲酯 CH3OH + CO + O2 (COOCH3) 2+ H2O 草酸二甲酯 (COOCH3) 2 + 2H2O (COOH) 2+ 2CH3OH
以增产醋酸。
8.2.2 甲醇低压羰基化合成醋酸
(2)催化剂
低压法采用铑碘催化剂体系,具体是由可溶性的
铑络合物和助催化剂碘化物两部分组成,活性组分是
[Rh(CO)2I2]-负离子。 助催化剂可以是HI、I2、CH3I,常用的是HI,在反
应过程中HI和CHOH作用生产CH3I。
8.2.2 甲醇低压羰基化合成醋酸
基本概念
2、氢甲酰化反应 反应式: RCH=CH2十CO+H2 →RCH2CH2CHO+RCH(CHO)CH3
上式反应可以看作烯烃双键两端的C原子上分别加
上一个氢和一个甲酰基(-CHO),因此又称作氢甲酰 化反应。
基本概念
3、羰基化反应(亦称羰化反应) 随着一碳化学的发展,有一氧化碳参与的反应类 型逐渐增多,通常将在过渡金属络合物(主要是羰基络 合物)催化剂存在下,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羰基
③膦羰基铑催化剂
选择性好,催化剂性能比较稳定,
活性比羰基氢钴高102~104倍,正/异构 醛比例也高 。 (方法:改变配位基和中心原子)
8.2 甲醇低压羰基化合成醋酸
主要内容:
1、醋酸生产方法简介 2、甲醇低压羰基化合成醋酸 (原理、工艺流程及其优缺点)
醋酸的用途
醋酸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主要
8.1.1 羰基化反应类型
羰基化反应主要类型:
不饱和化合物的羰基化反应和甲醇的羰基化反应。 8.1.1.1 不饱和化合物的羰基化反应 (1)烯烃的氢甲酰化 制备比原料烯烃多一个碳原子的饱和醛或醇
例如
CH2=CH2+CO+H2→CH3CH2CHO → CH3CH2CH2OH
HO CH 2 CH CHO H 2 HOCH2 CH 2 CH 2 CH 2OH
(3)反应机理及动力学
以Rh配合物和HI为催化剂系统的甲醇低压羰基
化反应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
速率控制步骤 反 应 机 理
动力学方程—孟山都法
甲醇低压法羰基化合成乙酸法 研究表明:动力学方程式如下:
d [CH 3COOH ] k[CH 3 I ][ Rh 配合物 ] dr
2. 甲醇低压羰基化生产醋酸工艺流程
催化剂体系
开发的公司


操作压力高、副产物
多及精制复杂等缺点
生产能力大、转化率高、选择
性好、能耗低、产品质量稳定
8.2.1 醋酸生产方法简介
5、乙烷直接氧化法 原料:乙烷和空气
条件:磷改进的钼-铌-钒酸盐催化剂、260℃、
1.38 MPa。
特点:只有在廉价乙烷原料的地区才适宜工业
化应用
8.2.2 甲醇低压羰基化合成醋酸
合成醋酸。
特点:原料价廉易得、选择性高,基本无
副产物。
分类:有高压法和低压法两种。
高压法与低压法比较
因 素 高压法
羰基钴和碘组成催化 体系 反应压力 温 度 65.0MPa 210~250℃ 德国巴斯夫 (BASF)
低压法
铑为主催化剂、碘化物为 助催化剂。 3~6MPa 150~200℃ 美国孟山都 (Monsanto)
工艺流程主要由反应、精制和轻组分回收三部分
组成。
闪蒸 槽 反应 釜
轻组 分槽
脱水 塔
重组 分槽
废酸气 提塔
2. 甲醇低压羰基化生产醋酸工艺流程
解吸塔
CO CH3OH
吸收塔
轻组分
驰放气 轻组分塔
轻组分
含CH3I的醋酸溶液
反应器
重组分
闪蒸槽
脱水塔
含重组分的醋酸 侧线
醋酸
重组分塔
2. 甲醇低压羰基化生产醋酸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主要有反应、精制、轻组分回收
其他用途:溶剂、脱水剂、消泡剂、
分散剂、浮选剂、石油添加剂 。
8.3.1 丁辛醇生产方法简介
乙醛缩合法 发酵法 工业化生产主要方法 齐格勒法 羰基合成法
8.3.1 丁辛醇生产方法简介 1、乙醛缩合法:
8.2.1 醋酸生产方法简介
1、乙醛氧化法: 原料: 空气或氧气 条件:50~80℃、0.6~1.0MPa,以醋 酸锰为催化剂; 反应器:鼓泡床塔式反应器。
8.2.1 醋酸生产方法简介
2、乙烯直接氧化法 条件: 钯基催化剂、150℃、操作压力 0.9MPa固定床反应器; 特点:工艺流程简单、操作压力低、投 资省、废水少。
2. 甲醇低压羰基化生产醋酸工艺流程
(3)轻组分回收
驰放气:来自反应器和轻组分冷凝器
分别送入高压吸收塔和低压吸收塔,分别
用醋酸吸收其中的CH3I。
富含CH3I 的醋酸溶液进入解吸塔。
3 工艺的优缺点
主要优点:
(1) 原料路线多样化;
(2) 转化率和选择性高,过程能量效率高;
(3) 催化系统稳定,用量少,寿命长;
2、 开展脱除醋酸中微量杂质的研究, 如乙醛和
脱碘技术,提升产品质量, 扩展应用领域。
4、 甲醇低压羰基化合成醋酸研究新进展 查阅一下文献资料:
8.3 丙烯羰基化合成丁烯醇
主要内容:
1、丁辛醇的用途 2、丁辛醇生产方法简介 3、丙烯羰基化合成丁辛醇 (原理、催化剂、工艺条件及其典型设备)
丁辛醇的用途
丁辛醇的品种:正丁醇、异丁醇和辛醇,是
合成精细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
1. 正丁醇
主要用于生产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脂肪族二 元酸脂类增塑剂,广泛用于各种塑料和橡胶制 品生产。
丁辛醇的用途
2.辛醇 主要用于生产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 和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产品素有王牌 增塑剂之称,广泛用于聚氯乙烯、合成橡 胶、纤维素树脂的加工等。
醋酸
(COOCH3) 2 + 4H2 (CH2OH) 2 + 2 CH3OH 乙二醇 参与羰化反应的CO、H2、CH3OH等属于碳一化工产品, 羰基化反应是碳一化工开发下游产品的重要手段
8.1.2 羰基合成反应催化剂
主要内容:
1、催化剂结构与类型 2、催化剂的改性 3、催化剂的类型及特点
8.1.2 羰基合成反应催化剂
具体如下: HM(CO)m+LHM(CO)m-1L+CO HM(CO)m-1L+LHM(CO)m-2L2+CO HM(CO)m-2L+LHM(CO)m-3L3+CO
改性配体大多是第V主族元素的三价化合物。 这是由于它们可以提供孤对电子与配合物的中心 原子配位。其中三价膦(PR3)的改性效果最为优 越,已被工业采用。
第 8章
羰基合成
8.1.概述 8.2.甲醇低压羰基化合成醋酸
8.3.丙烯羰基化合成丁辛醇
第 8章
基本要求
羰基合成
1、理解羰基合成的定义、类型;
2、掌握羰基合成反应催化剂结构、类型;
3、了解醋酸和丁辛醇主要生产方法;
4、掌握甲醇低压羰基化反应原理、工艺流程
及其优缺点,丙烯羰基化合成丁辛醇原理、催 化剂、工艺条件。
1、催化剂结构与类型 (1)典型结构:
以过渡金属(M)为中心原子的羰基氢化物
通式:HxMy(CO)zLn,其中(M)为中心原子金属
和(L)为配位体。
8.1.2 羰基合成反应催化剂
2、催化剂的改性: 定义:过渡金属的羰基氢化物中一个或 几个CO基团被其他配位体L取代,从而 改变催化剂性能; 改性剂:引入的新配体
用于生产醋酸乙烯、醋酐、对苯二甲酸、聚乙
烯醇、醋酸酯、氯乙酸、醋酸纤维素等。醋酸
广泛用于基本有机合成、医药、农药、染料、 涂料、塑料和粘合剂等诸多工业部分,醋酸工
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各部分息息相关,其生产与
消费也日益引起各国普遍重视。
8.2.1 醋酸生产方法简介
乙醛氧化法 乙烯直接氧化法 主要生产方法 丁烷或轻油氧化法 乙烷直接氧化法
(4) 反应系统和精制系统合为一体; (5)副产物很少,三废排放物也少,生产环境清 洁
3 工艺的优缺点 主要缺点: 催化剂铑的资源有限,设备用的耐腐蚀 材料昂贵。
4、 甲醇低压羰基化合成醋酸研究新进展 主要方面:
1、开发出高活性、低水含量、 低消耗的高效催 化剂体系, 以大幅提高现有装置的产能, 有效 降低生产成本;
1 、低压法甲醇羰化反应合成醋酸基本原理
(1)主要化学反应
主反应:
CH 3OH CO CH 3COOH
副反应: CH 3OH CH 3COOH CH 3COOCH3 H 2O 由上列副反应可知,生产醋酸甲酯和二甲醚的反应 是可逆反应。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可将他们返回反应器,
2CH 3OH CH 3OCH3 H 2O
8.1 概述
主要内容:
1、基本概念(重点) 2、羰基合成反应类型(重点) 3、羰基合成反应催化剂
基本概念
1、羰基合成定义:
烯烃与合成气(CO/H2)或一定配比的一氧化碳 及氢气在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
生成比原料烯烃多一个碳原子的醛。这个反应被命名
为羰基合成 (oxo synthesis),也称作Rö elen反应(即罗 兰反应)。 反应式 RCH=CH2十CO+H2 →RCH2CH2CHO+RCH(CHO)CH3 烯烃羰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