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及诉讼法中对近亲属范围的不同规定

合集下载

亲属关系 定义

亲属关系 定义

亲属关系定义如下是有关亲属关系的定义:一.民法上的亲属概念1.亲属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条第一款:亲属包括配偶、血亲和姻亲。

2.近亲属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条第二款: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为近亲属。

3.家庭成员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条第三款: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为家庭成员。

4.血亲词语解释:指有血缘联系的亲属。

5.自然血亲词语解释:指出于同一祖先、有血缘联系的亲属,如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兄弟姐妹等。

6.拟制血亲词语解释:指本无血缘联系或者没有直接的血缘联系,但法律确认与自然血亲有同等权利义务的亲属。

7.直系血亲词语解释:指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包括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的亲属。

8.旁系血亲词语解释:指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与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

9.姻亲指以婚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配偶一方与另一方的血亲之间为姻亲关系。

二.民法上亲属的功能1.未成年人设立监护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2.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设立监护民法典第二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3.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民法典第四十二条:失踪人的财产由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或者其他愿意担任财产代管人的人代管。

代管有争议,没有前款规定的人,或者前款规定的人无代管能力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人代管。

法定直系亲属包括哪些 直系亲属指哪些人

法定直系亲属包括哪些 直系亲属指哪些人

法定直系亲属包括哪些直系亲属指哪些人在法律上直系亲属主要包括了自己的配偶、父母、子女以及祖父母、孙子女这几类人。

我们较常见的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就是直系亲属的内容。

我们简单理解的话,可以理解为与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就是直系亲属。

法律规定直系亲属包括哪些人?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我们做的许多事情都与相关法律规定息息相关,这其实也体现出了法律的实效性,即法律是为了维护某种秩序,以服务于广大人民。

在各种民事活动、刑事活动、行政活动等活动过程中,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个直系亲属,那么直系亲属包括哪些人呢?一、法律规定直系亲属包括哪些人?直系亲属包括直系血亲和直系姻亲。

直系血亲包括父母、祖父母、子女、孙子女等,即是指两者之间有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收养、抚养关系也能成立直系亲属关系,譬如收养人与收养的子女、继父母抚养的继子女等。

直系姻亲包括女婿与岳父、岳母,儿媳与公、婆,即是指与配偶一方的直系血亲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法律相关规定中,直系亲属会以另一个词汇表示出现“近亲属”,而且在民诉法、刑诉法、行政诉讼法中彼此的含义还有所区别。

二、《民诉法》中的近亲属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民事诉讼法》中的近亲属一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当然有时这里的近亲属还会作扩大解释,在关于自然人的近亲属可以担任当事人的民事诉讼代理人规定中,相关司法解释规定,除了上述的“近亲属”外,还包括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其他有抚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三、《刑诉法》中的近亲属根据《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刑诉法中的近亲属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可以享有多种权利,如申请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权利;在法院对被告人进行判决或裁定后,对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提出申诉的权利等等。

四、《行诉法》中的近亲属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行政诉讼法》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民事诉讼委托代理人范围是什么样的

民事诉讼委托代理人范围是什么样的

民事诉讼委托代理⼈范围是什么样的在民事诉讼中,诉讼双⽅当事⼈除了可以⾃⼰单独参加诉讼,还可以委托诉讼代理⼈参与诉讼,在委托诉讼代理⼈时,要依据法律规定选择有资格作为诉讼代理⼈的⼈参加,不能随意指定,诉讼代理⼈的范围就由店铺⼩编来为⼤家介绍吧。

民事诉讼委托代理⼈范围有哪些民法通则中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母、⼦⼥、兄弟姐妹、祖⽗母、外祖⽗母、孙⼦⼥、外孙⼦⼥。

”被委托的近亲属在参与诉讼活动时,应向⼈民法院提供近亲属关系证明。

近亲属的关系证明应由公安机关出具,可以提供结婚证、出⽣证、户⼝簿等官⽅⽂件证明,也可以由受委托近亲属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出具亲属关系的⾝份证明。

这⾥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不是所有的亲戚都可以作为委托诉讼代理⼈,⽽必须是“近亲属”,“近亲属”是个法定概念,“亲戚”不等于“近亲属”。

相关知识:代理⼈的权限委托诉讼代理⼈的代理权限,来源于当事⼈、法定代表⼈或法定代理⼈的委托,因此委托诉讼代理⼈只能在被代理⼈授权的范围内实施诉讼⾏为。

只有在被代理⼈授权范围内实施诉讼代理⾏为,其⾏为的法律后果才能由被代理⼈承担。

当事⼈在诉讼中的权利,可以分为两类:⼀类是实体权利或与实体权利密切相关的诉讼权利,如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另⼀类是纯粹的诉讼权利或与实体权利关系不密切的诉讼权利,如申请回避。

对于前⼀类权利,由于与当事⼈的利益关系密切,因此民事诉讼法规定,对这类权利,需要被代理⼈特别授权。

所谓特别授权,是指被代理⼈对涉及⾃⼰的实体权利的处分事项,专门、明确地授予诉讼代理⼈特定权限。

在诉讼代理实务中,有的委托书只笼统地写上“代理诉讼”、“特别代理”、“全权代理”,这都是不正确的。

对此,《民诉意见》第69条专门规定,授权委托书仅写“全权代理”⽽⽆具体授权的,诉讼代理⼈⽆权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

正确的授权⽅法是明确地写明授予何种涉及实体权利的处分权限。

对于后⼀类权利,由于不涉及被代理⼈实体权利的处分权限,因此⽆须被代理⼈的特别授权。

法律规定直系亲属包括哪些?

法律规定直系亲属包括哪些?

法律规定直系亲属包括哪些?当我们出生到这个世界,就会由我们的亲生父母作为我们法定的第一监护人,对我们进行保护。

如果说,当第一监护人发生状况时,则是由其他的直系亲属来充当我们的监护人。

那么说,这个直系亲属包括哪些呢?来看看相关规定中的内容。

法规法规来源:截止2014年3月,我国《婚姻法》《继承法》以及《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均未对“直系亲属”进行明确界定(但对“近《婚姻法》中提及的“直系血亲”也没有进一步解释。

亲属”有界定),《婚姻法》中的直系亲属一般是指直系血亲,是指自己的父母和自己的子女上上下下的各代亲属,如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等。

劳动和社会法律法规中供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18号令),这里所指的是供养亲属而不是直系亲属)亲属是指职工的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子女、兄弟姐妹、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

具体范围亲属是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我国法律所调整的亲属关系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孙子女和外孙子女、儿媳和公婆、女婿和岳父母、以及其他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如伯、叔、姑、舅、姨、侄子女、甥子女、堂兄弟姊妹、表兄弟姊妹等。

亲属不等于家庭成员,有亲属关系的人可能分属于多个不同的家庭;家庭成员并不绝对有亲属关系。

根据亲属关系发生的原因,可以将亲属分为配偶、血亲和姻亲三类。

血亲包括自然血亲和拟制血亲,前者是指出于同一祖先具有血缘联系的亲属;后者是指彼此本无该种血亲应当具有的血缘关系,但法律因其符合一定的条件,确认其与该种血亲具有同等权利和义务的亲属,如继父母与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就是拟制血亲。

姻亲是指除配偶外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包括血亲的配偶、配偶的血亲、配偶的血亲的配偶,姻亲之间只有在法律特别规定的情况下才具有权利义务关系。

血亲还可以分为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前者是指生育自己的和自己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后者是指彼此间具有间接的血缘联系,除直系血亲以外的亲属。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诉讼代理人资格的认定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诉讼代理人资格的认定

There are no difficulties in life that cannot be overcome, and there are no people who cannot live without.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诉讼代理人资格的认定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当事人的工作人员担任诉讼代理人。

本解释起草过程中,有意见提出,实践中经常出现一些当事人将本不属于其工作人员的公民,通过出具虚假的证明(在授权委托书中注明其为本单位工作人员),得以委托该公民参加诉讼。

面对民事诉讼法中诉讼代理人资格的认定上,许多人对于它的理解是比较模糊的。

比如,在民事诉讼中是否必须有诉讼代理人的存在,哪些人必须要求请诉讼代理人等问题。

那么,对于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诉讼代理人资格的认定,法律是如何规定的,下文将为您一一解释。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的确定程序关于法定代理人的确定问题,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法定代理人之间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

为进一步细化指定程序,本解释规定如下:第一,事先没有确定监护人的,可以由有监护资格的人协商确定。

即先确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随之确定了代为其参加诉讼的法定代理人。

对此,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十七条分别规定了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的确定范围。

人民法院可以从此范围中按照法定顺序予以确定相应的监护人;第二,有监护资格的人对监护人确定一事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在他们之中指定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

对此,《民通意见》作了详细规定;第三,当事人没有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二款或者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监护人的,可以指定该法第十六条第四款或者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的有关组织担任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即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在该情形下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民法总则中近亲属包括哪些人

民法总则中近亲属包括哪些人

民法总则中近亲属包括哪些人在日常生活当中提到近亲属,可能大家的第一感觉就是自己的父母或者兄弟姐妹这些。

但是如果涉及到具体的案件当中的话,其实我国的民法、刑法和行政法,对近亲属的具体范围都是不一样的,由于近亲属的性质比较特殊,有些情况下会影响到案件的审判。

在下文当中小编就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民法总则中近亲属包括哪些人?在日常生活当中提到近亲属,可能大家的第一感觉就是自己的父母或者兄弟姐妹这些。

但是如果涉及到具体的案件当中的话,其实我国的民法、刑法和行政法,对近亲属的具体范围都是不一样的,由于近亲属的性质比较特殊,有些情况下会影响到案件的审判。

在下文当中小编就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民法总则中近亲属包括哪些人?▲一、民法总则中近亲属包括哪些人?民法总则中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二、近亲属的范围影响到民事诉讼中诉讼代理人的确认第五十八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由于《意见》中已界定了“近亲属”的范围,因此,这就意味着在民事诉讼中,能够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有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规定:本条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和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意见》中的子女、父母、兄弟姐妹范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规定的范围是否一致,法律没有进一步规定。

三、近亲属的出庭佐证特免权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中对争议许久的证人出庭和证人的权利保障问题也出台了新的规定,刑诉法的近亲属出庭作证有特免权制度对长期以来,我国在证人制度中实行的是强制作证主义,法律规定如实作证是任何一个知晓案情的公民的义务,不如实提供证据被视为妨碍司法机关办案的行为,甚至要受到刑法的制裁。

我国三大法律关于近亲属范围的规定

我国三大法律关于近亲属范围的规定

我国三⼤法律关于近亲属范围的规定不论是在民法体系还是刑事法律体系抑或⾏政诉讼法律体系,关于近亲属的规定,最重要的是都赋予近亲属很多法定权利。

如果法律对近亲属范围规定不⼀致,或者不合理,不但会对公民的诉讼权利造成重⼤影响。

下⾯,就由店铺⼩编为⼤家整理相关资料,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我国法律中关于“近亲属”范围的规定(⼀)民法中的“近亲属”范围《民法典》第⼀千零四⼗五条第⼆款规定:“配偶、⽗母、⼦⼥、兄弟姐妹、祖⽗母、外祖⽗母、孙⼦⼥、外孙⼦⼥为近亲属。

”(⼆)刑事诉讼法中的“近亲属”2013年修改的《中华⼈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百零六条规定“近亲属”是指夫、妻、⽗、母、⼦、⼥、同胞兄弟姐妹。

这⼀条实际上继续沿⽤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条第(六)项关于近亲属的规定。

(三)⾏政诉讼法律中的“近亲属”2000年最⾼⼈民法院《关于执⾏《中华⼈民共和国⾏政诉讼法》若⼲问题的解释》第⼗⼀条规定:“⾏政诉讼法第⼆⼗四条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母、⼦⼥、兄弟姐妹、祖⽗母、外祖⽗母、孙⼦⼥、外孙⼦⼥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从上述法律规定看,⾏政诉讼法律中的“近亲属”范围最⼤,概括吸收了继承法第⼗条规定的⼈为“近亲属”,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近亲属”范围最窄。

不论是在民法体系还是刑事法律体系抑或⾏政诉讼法律体系,关于近亲属的规定,最重要的是都赋予近亲属很多法定权利。

如果法律对近亲属范围规定不⼀致,或者不合理,不但会对公民的诉讼权利造成重⼤影响,⽽且还会影响到诉讼活动的开展。

因此,在今后的⽴法中,应完善有关亲属制度的⽴法,避免出现不同法律不同近亲属的现象。

以上就是店铺⼩编为⼤家整理的相关资料。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政诉讼中的近亲属包括:配偶、⽗母、⼦⼥、兄弟姐妹、祖⽗母、外祖⽗母、孙⼦⼥、外孙⼦⼥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如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线咨询。

如何界定“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关系密切的人”

如何界定“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关系密切的人”
的 国家 工作 人 员 基 于上 述 关 系 而进 行 利 用 影 响 力 收受
件, 为请 托 人谋 取 不 正 当 利益 , 取 或 收受 请 托 人 财 物 索 的行 为 。笔者 认 为在 实 践 中 须把 握 以下 几 点 : ( ) 罪 客 观行 为 的本 质 特 征是 利 用影 响力 。其犯 1本
响 力受 贿 罪 中 的 “ 亲 属 ” 近 而言 ,刑 事诉 讼 法 》 8 《 第 2条
第() 6 项规 定 的“ 亲属 ” 范 围 明显 过 窄 , 予适 当扩 近 的 应 大 , 以 最高 人 民法 院《 于 执行 ( 应 关 民法 通 则 ) 干 问 题 若
的 意见 ( 行 ) ( 简 称 《 行 》 所 确 定 的 近 亲 属 的 范 试 》下 试 )
根 据 《 法 修 正 案 (x) 第 1 刑 q 》 3条 的规 定 , 用 影 响 利 力受 贿 罪 的主 体 包括 三类 :一是 国家 工 作 人员 或 者 离
职 的 国家 工作 人 员 的 近亲 属 ;二 是 与 国家 工作 人 员 或
者离 职 的 国家 工 作人 员 关 系 密 切 的人 ;三 是离 职 的国 家工 作 人员 。利 用影 响力 受 贿 罪 的 主体 从 特定 关 系 人 到关 系 密切 的 人 , 到 包 括 已离 职 的 国家 工作 人 员 , 再 扩 大 了对 受贿 行 为 的打 击 范 围 , 管 如 此 , 尽 利用 影 响力 受 贿 罪 的 主体 仍 然没 有 明 确 。 1近 亲 属 的 涵 义 。刑 法 没 有 明确 规 定 国 家 工作 人 .
这 类犯 罪 的 查 处 . 察 机 关几 乎 没 有 前 例 可循 , 有 通 过 实践 办案 , 检 只
不 断探 索 . 渐总 结规 律 。 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诉讼法中对近亲属范围的不同规定
作者:袁建华发布时间:2010-09-25 14:06:21 打印字号:大 | 中 | 小《刑事诉讼法》中的近亲属范围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民事诉讼法》中的近亲属范围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行政诉讼法》中的近亲属范围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一、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二、法律依据: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12.民法通则中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