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本核算论文
成本核算制度设计毕业论文

成本核算制度设计毕业论文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中越来越注重成本核算,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成本控制成为生产经营的核心,越来越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因此,合理的成本核算制度设计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体系的重要一环,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成本核算的概念、重要性、成本核算制度设计原则、成本核算方法、成本管理以及成本核算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成本核算的概念和重要性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指标,每个企业都需要通过成本核算来掌握和管理成本。
成本核算是指企业对生产活动所需的各种资源所产生的费用进行控制、计量、核算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仅需要统计实际产生的成本,还需要对成本进行分配、计算、分析和评价等处理。
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成本核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成本核算可以为企业提供精准、准确的成本数据,帮助企业管理者掌握企业在不同环节的成本支出情况,及时调整和升级企业经营策略。
另一方面,成本核算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使企业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时,能够更好的进行决策,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
成本核算制度设计原则成本核算制度设计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结合如政策、法规以及行业规范等因素。
同时,在成本核算制度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完整性原则成本核算应该确保成本信息记录的完整性,确保所有成本都能够被完整地捕捉、记录和计算,以完整的信息为依据进行经营决策。
2.直接性原则成本核算应该以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记录并计算直接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劳动成本等。
3.精确性原则成本核算应该确保成本信息的准确性,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及真实性,才能使得决策者得出准确的决策。
4.一致性原则成本核算应该遵循一致性原则,主要是指所有成本核算应该以同一标准进行核算,确保信息一致性。
5.经济原则成本核算制度设计应该遵循经济原则,要求在成本核算中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并在企业经营中达到经济运营的目的。
成本核算论文(导师推荐范文10篇)

成本核算论文(导师推荐范文10篇)标题1:成本核算理论的概念与发展成本核算理论的概念是指对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行测算和控制以及成本与收益的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成本核算理论的发展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成本核算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信息化的大潮涌动,成本核算理论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成本核算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成本核算理论阶段,主要特征是以过去发生的成本作为决策依据,以分摊法为核算基础。
第二阶段是先进成本核算理论阶段,主要特征是以当前价值为核心,对成本及其组成要素进行分类、管理和控制。
第三阶段则是现代成本核算理论阶段,主要特征是将成本核算对企业战略的重要性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对全面质量管理、企业资产价值和持续盈利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从成本核算理论的发展看,目前我们所处的是新时期,成本核算理论朝着精细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
这应该是一个更完整的成本核算理论,应该更多地关注诸如如何分析完善的商业模式,达到全面高效的企业管理。
然而,在成本核算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需要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变迁,并不是所有的理论都是永远可行的,需要时刻跟上时代的步伐,创新成本核算理论的方法,提升企业的核算管理水平。
总结:成本核算理论的概念与发展是企业管理理论的核心之一。
从传统成本核算理论阶段到现代成本核算理论阶段,成本核算理论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还面临着如何创新成本核算理论的困境。
因此,我们还需求更加深入地学习掌握相关成本核算理论知识,进一步提升我们的企业管理水平。
标题2:成本分类及其分类依据分析成本分类是成本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指根据不同的标准和依据对成本进行归类。
成本的分类主要有三个维度:首先是根据成本的性质和特征进行分类,其次是根据成本发生的时机进行分类,再次是根据成本使用的对象进行分类。
高校成本核算论文3篇

第一篇高校科研成本核算管理模式分析摘要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离不开高校的支持。
合理有效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体制能够促进高校科研产出。
中国高校科研经费成本核算在管理体系,科研间接成本核算以及科研人力资本补偿方面仍存在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是导致中国高校科研产出量大质量堪忧的关键所在。
明晰中国现行高校科研经费成本核算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中国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助力科研产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科研经费;成本核算管理;间接成本;科研人力资本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发[2005]44号提出要重视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并且将国家科技发展的目标定为到2020年,整个社会的研究开发投入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中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五位。
高校的基础研究经费于2006年超过研究机构。
自此以来,高校成为中国基础研究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科研经费投入大国。
2014年,中国高校科研经费包括基础研究经费和应用研究经费占全国科研经费的比重达到40,比2006年提高了76个百分点。
可见,高校日益成为中国科研活动的主要执行机构。
2014年,中国高校研究与发展经费结构为政府资金5365亿元占高校研究与发展经费总额597,企业资金3027亿元占比为337,国外资金和其他资金共505亿元占比为56。
从图1可看出自2005年至2014年,高校研究与发展经费的主要来源都是政府资金,并且比重基本保持在54以上。
可见,高等学校是中国科研开发活动的重要主体。
政府投入是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
国家巨额科研经费的投入是提高科研产出质量的重要保障。
仅此是不够的,高校对科研经费的有效管理,特别是高校科研经费的成本核算管理在提高科研产出质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校巨额科研经费的有效使用才能带来科研产出水平的显著提高。
2024年建筑企业财务成本核算论文

2024年建筑企业财务成本核算论文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建筑企业作为该行业的主要参与者,其财务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因此,探讨建筑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的方法和策略,对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筑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的基本概念财务成本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环节,它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收集、分配、汇总和核算,以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企业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数据支持。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由于其生产经营活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财务成本核算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和复杂。
三、建筑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材料费用核算: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等,这些材料的费用是构成建筑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材料费用的准确核算是建筑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的基础。
人工费用核算: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包括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
人工费用的核算涉及工资、福利、社保等多个方面,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企业的规定进行。
机械使用费用核算:在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需要使用各种机械设备来完成施工任务。
机械使用费用的核算包括设备的购置成本、折旧费用、维修费用等,这些费用对项目的成本产生直接影响。
其他费用核算:除了上述几项主要费用外,建筑企业还可能发生一些其他费用,如差旅费、办公费、招待费等。
这些费用虽然金额相对较小,但也需要进行规范的核算。
四、建筑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的方法建筑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品种法:这是建筑企业财务成本核算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根据产品的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或车间。
分步法:对于连续加工式的建筑企业,如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采用分步法。
生产材料成本核算论文

生产材料成本核算论文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想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精确的成本核算至关重要。
而生产材料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准确核算对于企业的决策制定、成本控制和利润提升具有关键意义。
一、生产材料成本核算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生产材料成本,简而言之,就是在生产过程中用于制造产品所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等的费用。
它是产品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
准确核算生产材料成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为企业提供了产品定价的基础。
如果不能准确核算生产材料成本,企业就可能制定出不合理的价格,要么过高导致失去市场份额,要么过低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其次,有助于成本控制。
通过对生产材料成本的详细核算,企业可以发现哪些材料的消耗过高,从而采取措施进行优化,降低成本。
再者,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比如在决定是否扩大生产、选择供应商、改进生产工艺等方面,准确的成本核算数据都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生产材料成本核算的方法常见的生产材料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先进先出法这种方法假定先购入的材料先被使用,按照材料购入的先后顺序计算成本。
其优点是可以使存货成本更接近实际情况,但在物价波动较大时,成本计算可能会出现较大波动。
2、加权平均法将期初存货和本期购入存货的成本进行加权平均,以此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
这种方法计算较为简单,但可能会使成本平均化,无法反映出实际的成本变动。
3、个别计价法对于每种材料的成本单独核算,适用于价值较高、易于辨认的材料。
其优点是成本核算准确,但操作复杂,适用范围有限。
企业在选择核算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生产特点、材料的性质以及管理需求等因素。
三、生产材料成本核算的流程生产材料成本核算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材料的采购与入库企业采购材料时,要记录采购的数量、单价和金额,并办理入库手续。
这一环节需要确保采购凭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材料的领用与消耗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生产订单或领料单,记录材料的领用和消耗情况。
总承包企业成本核算论文

总承包企业成本核算论文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总承包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并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成本核算工作至关重要。
有效的成本核算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准确了解项目的成本状况,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还能发现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和潜力,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优化和改进。
一、总承包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成本核算是总承包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首先,它为企业提供了项目成本的准确信息,使企业能够清楚地了解每个项目的投入和产出情况,从而对项目的盈利能力进行评估。
这有助于企业在承接项目时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避免盲目投标导致的亏损风险。
其次,成本核算能够帮助企业发现成本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通过对各项成本费用的详细分析,企业可以找出成本超支的原因,如材料浪费、人工效率低下、设备闲置等,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从而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此外,成本核算也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基础。
只有通过准确的成本核算,企业才能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和计划,并对成本控制的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项目成本始终处于可控范围内。
二、总承包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总承包企业的成本核算内容通常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大部分。
直接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直接机械使用费等。
直接材料是指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的费用;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的工资、奖金、津贴等;直接机械使用费是指施工过程中使用自有机械设备或租赁机械设备所发生的费用。
间接成本则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费、水电费、保险费等。
这些费用虽然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具体的工程项目,但却是为了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活动而发生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计入项目成本。
此外,成本核算还应考虑项目的其他费用,如规费、税金、风险费用等。
规费是指按照国家规定应缴纳的各种费用,如社会保障费、住房公积金等;税金是指企业应缴纳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风险费用则是为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而预留的费用,如材料价格上涨、工程变更等。
物流成本核算研究论文

物流成本核算研究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物流成本核算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准确的物流成本核算能够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优化物流流程,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本文深入探讨了物流成本核算的相关问题,包括物流成本的构成、核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物流成本核算在企业中的应用,提出了改进物流成本核算的建议。
关键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构成;影响因素一、引言物流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全球化和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企业越来越关注物流成本的控制和优化。
而物流成本核算作为物流管理的基础工作,能够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物流策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二、物流成本的构成(一)运输成本运输成本是物流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车辆的购置、维护、燃料、保险、过路费等费用,以及运输人员的工资和福利。
(二)仓储成本仓储成本包括仓库的租赁、建设、设备购置、维护,以及库存管理所产生的费用,如库存持有成本、订货成本、缺货成本等。
(三)装卸搬运成本装卸搬运成本涵盖了装卸设备的购置、维护、折旧,以及人工费用等。
(四)包装成本包装成本包括包装材料的采购、包装设计、包装作业等方面的费用。
(五)流通加工成本流通加工成本涉及加工设备的购置、维护、折旧,以及加工材料和人工费用等。
(六)物流信息成本物流信息成本包括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升级,以及信息收集、处理、传递所产生的费用。
(七)物流管理成本物流管理成本涵盖了物流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办公费用等。
三、物流成本核算的方法(一)传统成本核算方法1、品种法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
2、分批法以产品的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
3、分步法以产品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
(二)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核心,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和计量,将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
成本核算制度论文六篇

成本核算制度论文六篇成本核算制度论文范文1新的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对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不仅扩展了成本核算和分析的范围,而且对详细的事项都进行了具体的说明与规定,对原有的成本核算调理进行了必要的增补,从而建立了比较完善化的企业成本核算体系与财务会计制度,特殊是有效改进了成本核算的详细科目,优化了核算的方法。
2.当前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2.1选取的核算对象缺乏科学性。
一些企业由于选取的核算对象消失偏差,使得企业的成本核算消失问题。
以当前对外出口型的制造业为例,有相当多的企业将因政府财政补贴、政府政策指导以及人道主义救援等而产生的部分都作为一项成本支出,这样一来就简单导致企业成本在整体上的提升,从而导致了数据消失了失真现象;除此之外,对于部分出口费用政策性的减免以及商业违约的赔偿,企业也缺乏必要的会计科目核算。
许多企业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增加企业成本,降低利润,以达到偷税漏税和骗取财政补贴的目的。
2.2缺乏对于成本的掌握意识。
通过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从现在企业的管理者构成来看,大多数都是某一专业技术方面的专家,但是在企业整体的管理上,比如成本管理以及运营等等方面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经常忽视了成本核算对于企业进展的重要作用。
由于这种成本掌握意识的欠缺,所以成本的发生和成本责任之间并没有建立起相互的联系,企业成本核算与掌握受到阻碍,这严峻地影响了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正常开展。
2.3在费用分摊领域的种种弊端。
从过去的财务会计制度中,我们可以知道,成本费用被分为了直接与间接两种主要类别。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处理间接费用的分摊上相当的混乱:首先,许多企业都对间接成本管理费用进行统一的计算,并没有安排管理,这就导致企业的管理费用始终呈现不受掌握的恶性膨胀。
其次,在管理费用的分摊上,一些企业根据部门、产品以及人员的实际比例来进行安排,这样也简单导致收支结余不准的状况发生。
再者,一些企业部门还存在多次迂回的成本安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成本核算品种法及分批法的研究刘娜20110602214市场营销11-02一、绪论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财务决策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降低生产成本,做好成本核算,着力提高利润水平。
企业由于生产类型的特点和管理要求等方面的不同,其成本核算也具有不同的特点。
但是对所有的企业来说,成本核算提供的信息应具备相关,及时,准确地特征。
本文通过举例分析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品种法和分析法,得出所适用的中小企业的类型。
希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下就是我的论文。
二、成本核算方法的介绍分析2.1 成本核算品种法的介绍及分析2.1.1 成本计算品种法的基本内容一、品种法的含义及适用范围: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是以产品的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品种法一般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类型的企业,例如发电,采掘等企业。
在这种类型的企业中,由于产品的工艺流程不能间断,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划分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只能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品种法除广泛应用于单步骤生产类型的企业外,对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类型的企业或者车间,如果其生产规模小,或者按流水线组织生产,或者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品产出的全过程是集中封闭式的生产,管理上不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也可以采用平种法计算成本,例如:小型水泥厂,砖瓦厂,化肥厂,铸造厂和小型造纸厂等。
按照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最基础,最一般的要求。
不论什么组织方式的制造企业,不论什么生产类型的产品,也不论成本管理要求如何,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计算出产品成本。
因此,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
二、品种法的特点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按月定期计算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的计算三、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设置成本计算单计算并登记要素费用分配并结转生产部门费用计算并结转完工产品成本2.1.2 成本核算品种法的计算举例( 1)材料费用:生产甲产品耗用 A 材料 4000 元,生产乙产品耗用 A 材料 5000元,甲、乙产品共同耗用 B 材料 21000 元(甲产品消耗 B 材料的定额耗用量为1000 千克,乙产品消耗 B 材料的定额耗用量为1100 千克),甲、乙产品耗用的原材料均系开工时一次投入,生产车间机器修理消耗 C 材料 5000 元。
(2)工资费用:生产工人工资为 17200 元,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为 2000 元。
(3)其他费用:生产车间厂房机器、设备折旧费用为 1000 元,生产车间的办公费为 4000 元,生产车间的水电费为900 元。
(4).工时记录:甲产品耗用工时为 4000 小时,乙产品耗用工时为 4600 小时。
(5).该厂有关费用的分配方法。
①.乙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按定额耗用量分配。
②.生产工人工资按工时分配。
③.车间制造费用按工时分配。
要求:计算甲、乙产品的生产成本.[2]表 2.1.1、单位 :元甲乙产品共同材料分配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1000400600本月生产费用1400080006000合计1500084006600单位产品成本201411完工半成品成本900063004950月末在产品成本600021001650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900700300本月生产费用1600092006900合计1690099007200单位产品成本2616.612完工半成品成本1430090756600月末在产品成本26008256002.2 成本核算分批法2.2.1 成本核算分批法的基本内容一、分批法的含义及适用范围:分批法亦称订单法,它是以产品的批别(或订单)为计算对象归集费用并计算产品成本法的一种方法。
分批法一般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企业,例如船舶,重型机械制造企业以及精密仪器,专用设备生产企业。
对于新产品的试制,工业性修理作业和辅助生产的工具模具制造等,也可以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在单件小批生产类型企业中,通常根据用户的订单组织产品生产,生产何种产品,每批产品的批量大小以及完工时间,均要根据需求单位加以确定。
同时,也要考虑订单的具体情况,并结合企业的生产负荷程度合理组织产品的批次及批量。
二、批法的成本计算程序(1)按每批产品设置生产成本明细账。
(2)按月归集每批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全部生产费用生产费用,即完工产品成本。
2.2.2 成本核算分批法计算举例资料:某企业2002 年小批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成本计算采用分批法。
由于乙产品的客户要求分批交货,所以分别 3 批组织两种产品的生产和成本计算。
具体资料为:(1)2002 年 5 月投产甲产品 6 件,批号为 051,本月份未完工;本年 3 月份投产乙产品 20 件,其中 10 件批号为 031,本月份未完工,另 10 件批号为 032,本月全部完工。
( 2)各有关批次月初累计生产费用资料见表1。
表 2.2.1各有关批次月初累计生产费用单位:元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批别03180 00040 00018 000138 000032120 00060 00022 000202 000(3)本月( 5 月份)发生的费用资料见表2。
表 2.2.2本月发生的费用单位:元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批别03130 00020 0008 00058 00003210 00010 000 5 00025 00005130 00014 000 6 00050 000(2)要求:根据资料分批计算产品成本,并将计算结果填入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中。
答:产品成本明细账( 051 甲产品)表 2.2.32002年5月批量:6件未完工: 6 件摘要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合计发生费用30 00014000 6 00050 000月末在产品成本30 00014000 6 00050 000产品成本明细账( 031 乙产品)表 2.2.42002年5月批量: 10 件未完工: 10 件摘要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800004000018000138000发生费用3000020000800058000合计1100006000026000196000产品成本明细账( 032 乙产品)表 2.2.52002年5月批量: 10 件完工: 10 件摘要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1200006000022000202000发生费用1000010000500025000合计1300007000027000227000转出完工产品成本1300007000027000227000单位成本130007000270022700二、成本核算方法的分析结果3.1 成本核算品种法的分析结果3.1.1成本核算品种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一)品种法的特点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品种法是基本方法中最基本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既不要求按照产品批别计算成本,也不要求按照产品生产步骤计算成本,而只要求按照产品的品种计算产品成本。
按照产品的生产类型和成本计算的繁简程度,可将品种法分为单一品种的品种法和多品种的品种法。
品种法的特点:1.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归集生产费用。
2.成本计算定期按月进行。
3.月末在产品费用的处理。
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如果没有在产品或在产品数量很少时,就不需要计算在产品成本,成本明细账和计算单上所登记的全部生产费用,就是该产品的完工产品总成本;如果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则需将成本明细账和计算单上所归集的生产费用,采用适当的方法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二)品种法的适用范围1.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2.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中,如果企业生产规模较小,而且成本管理上又不要求提供各步骤的成本资料时,也可以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3.企业的辅助生产(如供水、供电、供汽等)车间也可以采用品种法计算其劳务的成本。
3.1.2成本核算品种法的优缺点优点:品种法适用广泛,计算简单,适用。
缺点:用品种法计算时得出的数字相对于其它的成本核算方法而言不够精确。
3.2 成本核算分批法的分析结果3.2.1成本核算分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一)分批法的特点按照产品批别组织生产时,生产计划部门要签发生产通知单下达到车间,并通知会计部门。
在生产通知单中应对该批生产任务进行编号,称为产品批号或生产令号。
会计部门应根据生产计划部门下达的产品批号,也就是产品批别,设立产品成本明细账。
分批法的主要特点是:1.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批别或工作令号。
2.采用分批法时,生产费用应按月汇总,但由于各批产品的生产周期不一致,每批产品的实际成本,必须等到该批产品全部完工后才能计算确定,因而分批法的成本计算是不定期的。
3.一般不需要分配在产品成本。
(二)分批法的适用范围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是按照产品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例如精密仪器、专用设备、重型机械和船舶的制造,某些特殊或精密铸件的熔铸,新产品的试制和机器设备的修理,以及辅助生产的工具模具制造等。
适用于分批法的工厂或车间通常有下列几种:1.根据购买者定单生产的企业。
2.产品种类经常变动的小规模制造厂。
3.专门进行修理业务的工厂。
4.新产品试制车间。
这些企业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一批产品通常不重复生产,即使重复生产也是不定期的。
采用分批法,产品的批别和批量往往根据需用单位的定单确定,因而按照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往往也就是按照定单计算产品成本,所以分批法亦称定单法。
3.2.3成本核算分批法的优缺点优点:月末完工产品批次越多,核算工作越简化。
缺点: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差。
适用于条件(同时满足):(1)各月份间接费用水平相差不大;(2)同一月份投产的产品批数很多,月末未完工产品批数较多。
四、结语综上所述,本文围绕着成本核算常见的两种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和分析,通过对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其优缺点的分析,得出只有了解其产品成本计算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理解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通过对方法的分析在结合本企业的情况下得出那种方法是最有利于企业的管理与发展。
作为一个非会计专业的学生,知识水平有限,写作的过程中看待问题不是很全面,本文只是粗浅的分析,一些问题还要进一步研究。
今后,我要在工作中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成为一名合格的财会人员。
七夕,只因有你,总有一些人牵肠挂肚难以忘记,总有一些日子温暖甜蜜最为珍惜从春夏到秋冬,从陌生到熟悉,虽不能时时联系,却总在特别的日子想起你,七夕快乐,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