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胃癌基础知识

胃癌基础知识

控制措施
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确保胃癌患者得 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加强医疗资源建设
提高胃癌诊疗水平,加强医疗人才培养和设 备投入。
规范诊疗流程
制定胃癌诊疗规范,提高诊疗效率,降低误 诊和漏诊率。
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胃癌防治合作与交流,引进先 进技术和经验。
公共卫生教育
提高公众认知
等症状。
食欲减退
随着病情的恶化,胃癌中晚期 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明显减退
,甚至无法进食。
腹水
胃癌中晚期,部分患者可能会 出现腹水,表现为腹部膨隆、
腹胀等症状。
体征
上腹部压痛
胃癌患者在进行体格检查时, 医生可能会在上腹部触及压痛
点。
腹部肿块
部分胃癌患者腹部可触及肿块 ,质地多较硬,形态不规则。
肠梗阻表现
地域差异
胃癌的发病率存在地域差 异,部分地区发病率较高。
年龄与性别
胃癌多见于中老年人,男 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02
胃癌的症状与体征
早期症状
轻度上腹部不适
胃癌早期,患者可能会 出现轻微的上腹部不适,
如隐痛、钝痛等。
消化不良
胃癌早期可能出现的症 状还包括消化不良,如 食欲不振、反酸、嗳气
等。
体重下降
消化道出血
胃癌基础知识
contents
目录
• 胃癌概述 • 胃癌的症状与体征 • 胃癌的诊断与治疗 • 胃癌的预防与控制 • 胃癌的科研进展
01
胃癌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 肿瘤,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 。
分类
根据组织学分类,胃癌可分为腺 癌、鳞状细胞癌、腺鳞癌等类型 。

胃的基础知识

胃的基础知识

胃的基础知识有哪些胃不好的人的养胃原则1、每日进餐定时定量不过饱;若有条件,最好少量多餐,每天5-7餐。

2、避免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过强食物,机械性刺激增加对粘膜损伤,破坏胃粘膜屏障,如粗粮、芹菜、韭菜、雪菜、竹笋及干果类等;化学性刺激会增加胃酸分泌,刺激胃粘膜,如咖啡、浓茶、烈酒、浓肉汤等。

3、禁忌易产酸食物,如地瓜、土豆、过甜点心及糖醋食品等;易产气食物,如生葱、生蒜、生萝卜、蒜油、洋葱等;生冷食物,如大量冷饮、冷拌菜等;坚硬的食物,如腊肉、火腿、香肠、蚌肉等;强烈的调味品,如胡椒粉、咖喱粉、芥末、辣椒油等。

4、选择营养价值高,细软易消化的平衡膳食,如牛奶、鸡蛋、豆浆、鱼、瘦肉等,经加工烹调使其变得细软易消化、对胃肠无刺激;同时补充足够热能、蛋白质和维生素。

5、选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食品;主食以面食为主。

6、烹调方法。

可选用蒸、煮、汆、软烧、烩、焖等烹调方法,不宜用油煎、炸、爆炒、醋溜、冷拌等加工食物。

7、其他,进食时应心情舒畅,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根据自己的膳食习惯,配制可口饭菜;供给细软、粗纤维少的食物。

有助于护胃的好习惯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食物以清、软、松为主;进餐要科学,宜坐着吃饭不宜站立或蹲着吃;宜定时定量,每餐食量适度,每日三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还是不饿,都应主动进食;宜少吃多餐,饭只吃七分饱,避免过饥或过饱或暴饮暴食,改掉“废寝忘食”、饥一顿饱一顿的饮食习惯,使胃保持有规律的活动。

2、温度适宜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少吃生、冷、硬的食物,过烫、过冷、过硬的食物进入胃部之后,都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病。

3、细嚼慢咽吃饭太快会增加胃的负担,造成胃部肌肉疲劳,胃动力下降,容易导致胃受伤。

因此对食物要充分咀嚼,可使食物尽可能变“细”,以减轻胃的工作负担。

咀嚼的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4、饮水择时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早晨起床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一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汤最好饭前喝。

胃癌护理常规

胃癌护理常规

胃癌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评估和观察要点(1)病情评估:病人有无上腹或胸骨后疼痛、暧气、反酸、食欲不振,有无呕吐和黑便;有无消瘦和体重下降。

(2)安全评估:评估患者年龄、精神状况及自理能力。

(3)疾病认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评估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程度。

(4)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

2.护理要点(1)术前检查:1)常规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全项,APTT+PT,HBsAg,HIV,HCV,梅毒抗体,心电图,胸部X光片。

2)专科检查:a.影像学检查:X线钢餐检查,腹部超声,CTb∙胃镜检查(2)术前准备:1)呼吸道:保暖,预防感冒,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胃肠道:全麻手术需禁食、水6-8小时,防止全身麻醉所导致的吸入性肺炎、窒息等。

3)过敏试验:询问患者过敏史,遵医嘱做抗生素皮肤过敏试验,记录结果。

皮敏试验阳性者,应在病历、床头卡和患者一览表名牌上注明,并及时通知医生。

4)皮肤准备:术前一日由责任护士应根据医嘱为患者备皮,备皮范围为双乳头连线至双侧耻骨连线,为手术做准备。

5)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术前一日给予漱口水漱口、沐浴、剪指(趾)甲,保持全身清洁,男性患者剃净胡须。

6)睡眠:创造良好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遵医嘱于术前晚给予口服镇静剂。

7)术晨准备:嘱患者取下假牙、眼镜、角膜接触镜,将首饰及贵重物品交予家属妥善保存,入手术室前应排空二便。

手术前遵医嘱给予术前针,并将病历、术中用药等用物带入手术室;检查患者腕带的信息是否清楚、准确、齐全,以便术中进行患者身份识别。

8)床单位准备:备全麻床、输液架、血压表、听诊器、氧气、负压吸引器、引流袋、腹带等。

9)心理护理:合理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介绍手术名称及简单过程、麻醉方式、术前准备的目的及内容、术前用药的作用,并向患者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需要的医疗处置;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解除顾虑,消除紧张情绪,增强信心,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肿瘤学(主治医学)基础知识部分及问题详解

肿瘤学(主治医学)基础知识部分及问题详解

基础知识一、A型题1.规范化癌症疼痛处理的目的A.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延长生存时间B.缓解疼痛,控制肿瘤生长,延长生存时间C.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D.缓解疼痛,规范医疗质量E.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正确答案:C2.目前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导致肺癌发生率增加的最主要因素是A.大气污染B.支气管炎C.吸烟D.哮喘E.肺气肿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承认85%的男性肺癌和46%的女性肺癌是由于吸烟引起的。

很多发展中国家吸烟的人越来越多,肺癌患者也日益增多;发达国家由于宣传戒烟,肺癌的发生率已不再增高。

目前研究显示大气污染与肺癌的发病也有一定相关性。

3.止痛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按阶梯给药B.口服给药C.按时给药D.个体化给药E.不要随便调整剂量正确答案:E4.目前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A.肺癌B.胃癌C.乳腺癌D.结直肠癌E.肝癌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目前,由于吸烟和工业化的发展,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次为乳腺癌,第三为结直肠癌。

5.非复方吗啡口服剂量15mg q4h换算为非肠道用药的等效镇痛剂量为A.5mg q4hB.4mg q6hC.10mg q4hD.12mg q8hE.2mg q8h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全天吗啡口服药物总量的1/3为非肠道用药的剂量。

6.关于肿瘤综合治疗的定义正确的是A.手术+放疗+化疗B.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C.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D.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E.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合理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更好地提高治愈率正确答案:E7.下列药物中不属于麻醉药品的是A.度冷丁B.芬太尼C.强痛定D.吗啡E.氢可酮正确答案:C8.环境致癌因素包括A.生物致癌因素B.物理致癌因素C.化学致癌因素D.以上均是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D9.关于遗传因素和肿瘤发生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A.有些肿瘤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B.环境因素是肿瘤发生的始动因素,而个人的遗传特征决定肿瘤的易感性C.暴露于同一致癌物环境中的人群均会患癌D.抑癌基因的变异或丢失可致癌E.癌基因的激活可致癌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十分复杂的,除了外界致癌因素的作用外,机体的内在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即人的遗传特征决定肿瘤的易感性。

肿瘤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考前点题卷一(精选)

肿瘤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考前点题卷一(精选)

肿瘤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考前点题卷一(精选)[单选题]1.肺癌放疗后,胸部CT扫描有约80%的病人可见肺纤维化,肺纤维化一(江南博哥)般发生在照射后A.3个月B.12个月C.3~4个月D.6个月E.8~12个月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放射性肺纤维化是进行性、不可逆的,大部分病人在放射治疗8~12个月后,可于X线胸片上逐渐出现纤维化[单选题]2.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使用卡铂+紫杉醇治疗,最佳用药方法是A.每3~4周为1个周期,连续6周期后改为每2个月1个周期,第2年起每季度1个周期巩固治疗B.每3~4周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直至肿瘤进展,换用新的治疗方案C.每3~4周为1个周期,连续4周期后停药,改用对症支持治疗并定期随访D.采用多种不同药物方案交替治疗E.生物治疗参考答案:C[单选题]3.下列不属于食管癌高发的地区是A.华北三省交界地区B.四川北部C.鄂豫皖交界的大别山区D.苏北地区E.东北的大兴安岭地区参考答案:E[单选题]4.告诉服用吗啡缓释片的病人A.不要压碎药片后服用B.与吗啡即释片完全一样C.未按时服药,不要紧D.疼痛剧烈时用药E.必要时用药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吗啡缓释片必须整片吞服,不可掰开或嚼碎[单选题]5.与吗啡即释片相比较,吗啡缓释片A.作用时间更长,半衰期也更长B.作用时间更长,半衰期更短C.作用时间相似,半衰期相似D.作用时间更长,但半衰期相似E.作用时间相似,半衰期更长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缓释制剂释药缓慢,血浓度平稳,可延长作用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单选题]6.评估痰涂片满意度的重要标志是下列哪种成分A.鳞状上皮细胞B.柱状上皮细胞C.吞噬细胞D.白细胞E.库司曼螺旋体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正常痰涂片以鳞状上皮细胞居多,主要是表层细胞,中层细胞少见[单选题]7.卡铂与顺铂相比,卡铂的A.消化道反应较重B.骨髓抑制较明显C.容易引起静脉炎D.肾损伤较多E.容易皮肤潮红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骨髓抑制为卡铂最主要的不良反应,而顺铂的消化道反应最为明显[单选题]8.由于溶剂的原因,紫杉醇注射有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是低血压和过敏反应,给药前给予下列药物可以预防其发生A.抗组胺类和升压药B.升压药和类固醇激素C.抗组胺类和大剂量维生素D.抗组胺类和类固醇激素E.大剂量维生素和类固醇激素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紫杉醇的临床不良反应较广泛,主要有过敏反应、神经毒性、造血抑制、胃消化道黏膜炎等。

肿瘤内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二(精选)

肿瘤内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二(精选)

肿瘤内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二(精选)[单选题]1.恶性肿瘤通常采用组织病理学分级来表示肿瘤分化程度,(G1~G4)。

(江南博哥)下列陈述哪项正确A.G1低分化B.G1高分化C.G3高分化D.G3中分化E.G3未分化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恶性肿瘤组织学分级标准:G1分化好,G2中度分化,G3分化差,G4未分化[单选题]2.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应该A.尽早手术B.以化疗为主C.以放疗为主D.以放疗和手术为主E.综合治疗为主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药物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为目前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单选题]3.确诊鼻咽癌的最主要手段是A.鼻咽镜B.X线片、CT、MRIC.病理D.EB病毒检查E.体格检查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确诊鼻咽癌须先进行鼻咽镜检查,发现异常组织后即行活检病理学检查[单选题]4.属于中度癌性止痛的药物有A.阿司匹林B.曲马多C.扑热息痛D.布洛芬E.芬太尼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弱阿片类镇痛药用于当非阿片类镇痛药不能满意止痛时或中度癌性疼痛患者。

[单选题]5.男性,56岁,因“吞咽困难、背痛2个月,伴颈部肿物”而就诊,在钡剂造影检查时发现胸中段食管6cm充盈缺损,局部管壁破坏,管腔狭窄,周围软组织影增厚,颈部肿物穿刺活检诊断为“转移性鳞癌”,为指导放射治疗,下一步应选择哪一种检查方法来进一步明确病变范围A.食管拉网检查B.食管腔内超声C.胸部X线片D.胸部CT扫描E.食管镜检查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食管超声内镜能准确判断食管癌的壁内浸润深度、异常肿大的淋巴结以及明确肿瘤对周围器官的浸润情况,对肿瘤的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单选题]6.临床受益率指A.CR+PRB.CRC.PRD.SDE.CR+PR+SD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有效病例数=CR+PR。

[单选题]7.孤立性肺内结节,具有下列哪一项特征者,多为良性病变A.直径>3cmB.观察2年以上大小无改变C.结节内有偏心钙化灶出现D.边缘不规则毛刺状E.伴有内分泌症状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影像学上恶性结节可表现边缘不规则,“毛刺征”,结节内偏心钙化灶等。

肿瘤基础知识培训

肿瘤基础知识培训

肿瘤基础知识培训新版肿瘤培训资料一第一部分:肿瘤的基本知识一、概述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中恶性肿瘤是目前对人类健康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

在我国,最常见且危害最严重的肿瘤有肺癌、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肝癌、乳腺癌、鼻咽癌、宫颈癌、淋巴瘤和白血病。

尽管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致死的第一或第二位原因,但肿瘤学的进展已使得约三分之一的肿瘤患者有了根治的希望。

二、肿瘤的概念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调控,导致单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这种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因而得名。

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具有本质的区别。

非肿瘤性增生是机体生存所必需的,所增生的组织能够分化成熟,并且能够恢复原来正常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这种增生是具有一定限度的,一旦致瘤因素去除后就不再继续。

然而,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就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和功能,并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分化成熟的能力。

肿瘤生长旺盛,并具有相对自主性。

即使后来致瘤因素不存在时仍能持续生长。

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机体的危害性的不同,肿瘤一般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

三、肿瘤的生长和扩散1.肿瘤是由一个转化细胞不断增生繁衍形成的。

一个典型的恶性肿瘤的自然生长史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一个细胞的恶性转化→转化细胞的克隆性增生→局部浸润→远处转移”。

具有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特点,并且是恶性肿瘤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此过程中,恶性转化细胞的内在特点(如肿瘤的生长分数)和宿主对肿瘤细胞及其产物的反应(如肿瘤血管形成)共同影响肿瘤的生长和演进。

2.肿瘤的生长方式与扩散1)肿瘤的生长速度:各种肿瘤的生长速度有极大的差异,主要取决于肿瘤细胞的分化成熟程度。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恶性肿瘤生长较快,良性肿瘤恶变时生长速度突然加快。

2)肿瘤的生长方式:肿瘤可以呈膨胀性生长、外生性生长和浸润性生长。

1)膨胀性生长:是大多数良性肿瘤所表现的生长方式,肿瘤生长缓慢,不侵袭周围组织,往往呈结节状,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对周围的器官、组织主要是挤压或阻塞的作用。

医学基础知识

医学基础知识

1.安静状态下,细胞内K+外流属于易化扩散2.Na+通过离子通道的跨膜转运过程属于易化扩散3.细胞膜内外正常Na+和K+浓度差的形成与维持是由于细胞膜上Na+-K+泵的作用4.形成Na+、K+在细胞内外不均衡分布的原因是膜上Na+- K+依赖式ATP酶的活动5.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出胞6.当细胞膜内的静息电位负值加大时,称为膜的超极化7.静息电位接近于钾平衡电位8.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下列离子通透性最大的是K+9.当低温、缺氧或代谢障碍等因素影响Na+-K+泵活动时,可使细胞的静息电位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减小10.人工地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的K+浓度,则该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和动作电位的幅度将均减小11.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下降相是由于K+外流12.在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去极相,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Na+13.影响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幅度的主要因素是细胞内、外的Na+浓度14.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接近于静息电位绝对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和15.兴奋性是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特性16.组织细胞在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零17.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阈值18.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刺激强度的大小19.实验中刺激神经纤维,其动作电位传导的特点是呈双向传导20.触发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离子是Ca2+21.躯体运动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22.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乙酰胆碱23.在神经骨骼肌接头处,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胆碱脂酶24.下列各种液体中,属于机体内环境的是脑脊液25.机体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26.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物理、化学因素保持着动态平衡27.最能反映血液中红细胞和血浆相对数量变化的是血细胞比容28.白蛋白的合成主要位于肝细胞29.血浆胶体渗透压决定于白蛋白30.机体细胞内液与组织液通常具有相同的理化参数是总渗透压31.决定血浆pH值最主要的缓冲对是NaHCO3/ H2CO332.红细胞生成的基本原料是铁、蛋白质33.外源性凝血系统的作用起始于组织受伤释放组织因子Ⅲ34.能增强抗凝血酶Ⅲ抗凝作用的物质是肝素35.血液中除去血细胞的液体部分是血浆36.血液凝固、血块收缩后析出的液体是血清37.红细胞血型所涉及的特异物质类型是红细胞膜上凝集原38.血清中含抗A、抗B凝集素,血型为O39.AB血型人的红细胞膜上和血清中分别含A、B凝集原,不含抗A抗B凝集素40.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的血型是A型41.在心动周期中心室充盈主要依靠心室舒展引起的低压抽吸42.在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力上升最快的是在等容收缩期43.主动脉瓣关闭发生于等容舒张期开始时44.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内压力最高的时期为快速射血期末45.当心脏处于全心舒张期时动脉瓣关闭46.最适合在不同个体间比较的心功能指标是心指数47.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发生过程中的"超射"通常指0期去极化呈正电性的部分48.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射血分数49.心指数等于心输出量/体表面积50.心输出量是指每分钟由一侧心室所射出的血量51.引起左室后负荷增高的主要因素是体循环高压52.心脏收缩力增强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舒张期室内压低53.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是有缓慢的2期平台54.心肌有效不应期较长的主要作用为避免心肌发生强直收缩55.心室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相当于收缩期+舒张早期56.心肌不产生完全强直收缩是由于有效不应期特别长57.房室延搁一般发生于兴奋在房室交界内传导时58.兴奋传导速度最快的部位是浦肯野(浦肯耶)纤维59.大动脉弹性降低使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60.在影响动脉血压的诸因素中,搏出量增多而其他因素不变时,脉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变化不大1.软组织中出现骨和软骨组织,应考虑是组织的化生2.组织、细胞代谢障碍所引起的可逆性病变称为变性3.水肿细胞电镜下观察,主要细胞器的病变是肿胀的线粒体和扩张的内质网4.HE染色切片中,发现肝细胞体积变大,胞浆淡染呈空泡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erlay J, Soerjomataram I, Dikshit R,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sources, methods and major patterns in GLOBOCAN 2012[J]. Int J Cancer, 2015, 136(5):E359-386.
胃癌的诊断
辅助检查
X线检查
能大致显示病灶范围,难以 进行肿瘤分期
内镜检查
CT检查
• •
目前胃癌术前分期的首 选检查手段 对炎性和转移性淋巴结 鉴别困难
• •
确诊胃癌的最重要手段 可以直接观察病变的部 位和形态,且可以取得 活检组织,定性诊断准 确率高
腹腔镜检查
能够发现常规影像学检查无 法显示的转移灶
•PS功能状态评分 •体重监测
•胃镜检查(建议一年1次)
•每6个月1次超声或胸、腹CT检查(当血液学检查异常时)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2017.V1 CSCO原发性胃癌诊疗指南
胃癌的诊断与治疗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胃癌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 年第 5 卷第 8 期
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及姑息性治疗的随访
随访频率:开始2年每3个月1次,然后每6个月1次,至术后5年;5年后每年1次随访
随访基本策略:
•临床病史 •体格检查
随访可选策略:
•胸、腹增强CT检查
•PET/CT、MRI检查(持续CEA升 高,腹部CT或超声为阴性)
•血液学检查(CEA、CA19-9、DR-70、CST-4)

目前我国胃癌的早期诊治率低于 10%;进展期胃癌即使接受了以外 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5年生存 率仍低于30%,且生活质量低
早期诊断对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 降低死亡率及改善生活质量具有极 其重要的意义

李世荣, 大肠癌早期诊断的基本策略.继续医学教育, 2007. 21(9): p. 22-25 SEER database – O’Connell J et al. J Natl Cancer Inst 2004;96:1420–5 Ajani JA. J Natl Compr Canc Netw 2013 Isobe Y.Gascric Cancer 2011
二级预防
• •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针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以期早期发现患者,提高胃癌生存率
三级预防
• 采取积极措施提高生存率,促进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胃的结构
粘膜层:包括表面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
粘膜下层:是胃壁内最富于胶原的结缔组织层,是胃壁中最有支持力的 结构。 肌层:浆膜下较厚的固有肌层,由三层不同方向的平滑肌组成。
• •
肠上皮化生
好发于胃窦部 分为两种类型: • 完全型肠上皮化生,多不伴有Hp感染 • 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常常伴有Hp感染
胃粘膜变成肠上皮一样的形态
胃癌的诊断
症状与体征
症状与体征
早期胃癌:可无明显症状与体征,甚至毫无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 可逐渐出现类似胃炎或胃溃疡的症状。上腹痛是最常见的症状,腹痛 为持续性或失去节律性,按溃疡病治疗症状不缓解,可出现呕血、黑 便。 中晚期胃癌:可出现体重下降,进行性贫血、低热,上腹部可触及包 块并有压痛,梗阻及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可有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腹水及恶病质。
胃癌的治疗原则
早期胃癌
早期且无淋巴结转移者,可根据肿瘤侵犯深度,考虑内
镜下治疗或手术治疗,术后无需辅助放疗或化疗。
进展期胃癌
应当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根据肿瘤侵犯深度及是 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可考虑直接行根治性手术或术前先行 新辅助化疗,再考虑根治性手术。成功实施根治性手术的 局部进展期胃癌,需根据术后病理分期决定辅助治疗方案 (辅助化疗,必要时考虑辅助化放疗)。
胃癌的癌前状态
临床概念

• •
胃息肉
增生性息肉:占总数75%以上, 癌变率0~4% 腺瘤性息肉:直径<2cm,癌变 率2%,直径>2cm,癌变率 40~50%

• •
慢性萎缩性胃炎
表现为粘膜固有层有炎性细胞浸 润和腺体萎缩 Hp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中 起决定性作用


胃溃疡
随诊及动物实验研究已证实慢 性胃溃疡可以恶变,但癌变率 不超过5%
进展期胃癌
• 癌组织突破粘膜下层,浸润肌层或浆膜 层者,此时肿瘤不仅发生直接浸润性扩 散,且多伴有淋巴、腹膜和(或)血行 转移,故也称为中晚期胃癌 • 进展期胃癌根据肿瘤在粘膜面的形态以 及胃壁内浸润方式确定,分为Borrmann I~IV型
B
胃癌UICC/AJCC分期 ——TNM分期(第8版)
胃癌的临床分期与生存率相关
复发/转移性胃癌
应当采取以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段,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姑 息性手术、放射治疗、介入治疗、射频治疗等局部治疗,同时也 应当积极给予止痛、支架置入、营养支持等最佳支持治疗。
早期胃癌根治术后的随访
随访频率:开始3年每6个月1次,然后每年1次,至术后5年;5年后每年1次随访
随访基本策略:
•临床病史 •体格检查
胃癌的相关危险因素
• 饮食因素
• • •
• 微生物因素

盐腌食品 新鲜蔬菜水果摄入少 吸烟饮酒

• 遗传因素

幽门螺旋杆菌 (Hp):目前认为Hp 感染是胃癌的致病因 素,在胃癌发病过程中 发挥重要作用 其他微生物:杂色曲 菌、黄色曲菌等真菌
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 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 病以及BRCA2基因突 变不仅与结直肠癌有 关,还与胃癌有关
MRI检查


作为CT检查的补充,主 要适合于严重造影剂过 敏及肾功能不全的胃癌 患者 胃蠕动影响成像质量
肿瘤标记物

PET检查
• •
用于胃癌术前排除远处 转移和随访术后复发 费用昂贵,难以推广
• •
酶类标记物:胃蛋白酶原 (PG),主要由胃底、胃体 主细胞分泌,;PG检测理论 基础,一方面基于PG下降与 胃粘膜萎缩之间的关系,另 一方面基于胃粘膜萎缩是胃 癌的高危因素之一 蛋白类标记物:CEA、 CA19-9、CA72-4等 上述肿瘤标记用于胃癌诊断 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不理想


残胃
因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行胃 大部切除术后5~10年,患 胃癌的危险明显增加

• • •
其他癌前疾病
胃巨皱襞症 恶性贫血 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结 肠息肉病
胃癌的癌前病变
组织病理学概念
介于萎缩和浸润癌之间的过程
胃粘膜不典型 增生
• •
多数胃癌伴有不典型增生阶段,并且经常是先于胃癌出现 不典型增生分为两类: •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发生浸润癌的危险性小,为0~23% •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发生浸润癌的危险性高达60%~85%
胃癌疾病概述
V1.0
目录 CONTENTS
01
02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诊断与分期 治疗与随访
03
04
中国是胃癌的高发国家
全球2012年胃癌新发病例
约95.1万例,因胃癌死亡病 例约72.3万例,分别位于恶 性肿瘤发病率第五位、死亡 率第三位
中国胃癌发病例数和死亡例
数分别占全球胃癌发病和死 亡的42.6%和45.0%,在全球 183个国家中位于发病率第五 位、死亡率第六位
地域:农村地区发病率高于城市地区,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是高发地区
1.左婷婷,郑荣寿,曾红梅,等.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J}.中国肿瘤临床2017,44(1):52-58 2.Wanqing Chen, Rongshou Zheng, Peter D,et al.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J].CA CANCER J CLIN 2016;00:00–00
浆膜层:覆盖于胃表面的腹膜,形成各种胃的韧带,与邻近器官相连
接,于胃大弯处形成大网膜。
胃:上连食管,下续十二指肠。有两口、
两缘,分为4部分:贲门部、幽门部、胃底、
胃体
胃癌的大体分型
A
早期胃癌
• 癌组织局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的胃 癌,不论其范围大小、是否有淋巴结转 移 • 早期胃癌根据形态分为I、IIa、IIb、IIc、 III型 • 早期胃癌的浸润深度直接影响早期胃癌 的转移概率和预后,并决定了可选择的 治疗方式
随访可选策略:
•胸、腹增强CT检查
•PET/CT、MRI检查(持续CEA升高, 腹部CT或超声为阴性)
•血液学检查(CEA、CA19-9、DR-70、CST-4)
•PS功能状态评分 •体重监测
•胃镜检查(建议一年1次)
•每年1次超声或胸、腹CT检查(当血液学检查异常时)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2017.V1 CSCO原发性胃癌诊疗指南
中国胃癌的流行病学特点
2015年中国胃癌新发病例的地域分布
444.0
235.2 179.5 97.7 36.1 城市地区 农村地区 北部 东北 东部 91.1 24.3 中部 南部 西南 174.4 75.5 西北
年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
性别: >50岁男性胃癌发病率为同期女性的2倍以上
• 肥胖

相关危险因素
肥胖是贲门癌的一项重 要危险因素
• 基因改变

• 环境因素

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 因失活以及微卫星不稳 定等
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环境 均与胃癌发病有关
胃癌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 • • 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 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环氧化酶抑制剂:阿司匹林及其他非类固醇性抗炎药能通过抑制环氧 化酶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