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安全教育教案大全
托班安全教育幼儿教案(3篇)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托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并理解一些常见的安全标识,如禁止、警告、指示等。
2. 培养幼儿对安全标识的敏感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幼儿遵守规则、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 认识并理解禁止、警告、指示等安全标识。
2. 培养幼儿对安全标识的敏感性。
教学难点:1. 让幼儿理解安全标识的含义和作用。
2. 培养幼儿遵守规则、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实物安全标识图片。
2. 安全标识卡片。
3. 小游戏道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讲故事或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安全标识。
2. 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经验。
二、认识安全标识1. 教师出示禁止、警告、指示等安全标识图片,向幼儿介绍这些标识的含义和作用。
2. 幼儿观察图片,尝试说出标识的含义。
3. 教师讲解安全标识的重要性,引导幼儿认识到遵守标识的重要性。
三、互动游戏1. 教师将安全标识卡片分发给幼儿,让幼儿根据标识的含义进行分类。
2. 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对安全标识的认识。
四、实践操作1. 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或教室,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安全标识。
2. 幼儿尝试找到自己认识的安全标识,并向教师或同伴介绍。
3.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安全标识的重要性。
2. 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3.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寻找安全标识,并与幼儿共同讨论。
2. 区域活动:在区域活动中设置安全标识区,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对安全标识的认识。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安全标识的认识程度。
2. 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评价幼儿对安全标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收集幼儿在家庭和区域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安全标识的掌握情况。
备注: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安全标识进行教学。
安全教案200篇托班安全教案大全200篇

安全教案200篇托班安全教案大全200篇1、安全教案篇1活动目标:让幼儿知道身边有哪些危险,增强安全意识,远离不安全因素。
在讲讲、议议中培养幼儿大胆、清楚地讲述自己的想法,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2、安全教案篇1活动目标:通过观看情景表演,了解睡觉的正确睡姿,知道睡觉时不能随便玩玩具。
乐意参加歌表演,能运用自己掌握的正确的健康知识指导玩具娃娃睡觉。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安全教案篇1活动目标: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标志的作用和特征。
通过模拟练习,初步掌握一定的交通规则。
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媒体的动画课件:红红闯红灯。
4、正所谓实践出真知,所以我在活动后请家长在平时生活中引导幼儿,而且做给孩子看,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实现家园共育,以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安全教案篇4活动目标: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标志的作用和特征。
5、安全教案篇1活动目标:1、知道滑滑梯等大型玩具的正确玩法。
2、了解用不正确的方法玩滑滑梯容易造成伤害,初步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1、幼儿玩滑滑梯的录像。
2幼儿园安全教案1、幼儿园安全教案篇1活动目标:探索玩“蹦床”的方法,发展上肢及腰腹力量与动作协调能力。
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建立合作意识与能力。
活动重点:玩“蹦床”游戏的方法探索活动难点:双人合作,协调一致的方法提炼。
2、幼儿园安全教案篇1活动目标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培养幼儿识别游戏时识别安全和危险的能力。
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3、幼儿园安全教案篇1【活动目标】知道在活动和公共场所玩耍时要主动排队,耐心等待。
有初步自我约束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过程】游戏《钻山洞》,体验没有秩序带来的危险。
4、幼儿园安全教案篇1活动目的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有关知识。
托班安全教育教案幼儿园(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学会在遇到危险时寻求帮助。
3. 增强幼儿对安全知识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教学对象:幼儿园托班幼儿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1. 安全教育课件2. 安全标志卡片3. 小故事书4. 安全教育挂图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故事、歌曲等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入安全教育主题。
2.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安全吗?”二、基本内容1. 认识安全标志a. 教师出示安全标志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标志的含义。
b. 教师讲解标志代表的含义,如:“这个标志是禁止标志,表示这里不能做某件事情。
”c. 教师带领幼儿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如:禁止通行、禁止吸烟、紧急出口等。
2. 学习安全知识a. 教师通过小故事书,讲述生活中的安全小知识,如: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不跟陌生人走、不玩火等。
b.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c. 教师总结幼儿的回答,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3. 自我保护能力培养a. 教师讲解在遇到危险时如何保护自己,如:大声呼救、寻求他人帮助等。
b. 教师示范如何正确应对危险情况,如:跌倒时如何保护自己、遇到陌生人怎么办等。
c.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自我保护。
4. 家庭安全教育a. 教师提醒家长在家中也应注意安全,如:不让孩子独自玩火、不让孩子靠近危险物品等。
b. 教师建议家长与幼儿共同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家庭安全意识。
三、巩固练习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安全知识竞赛,巩固所学内容。
2.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家或幼儿园中的安全经验。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2. 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故事、歌曲、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提高了幼儿的安全意识。
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托班(3篇)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托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并了解一些常见的安全标志,如禁止、警告、指示等。
2. 培养幼儿对安全的认识,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内容:1. 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
2. 学习安全标志的含义。
3. 培养幼儿的安全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1. 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
2. 学习安全标志的含义。
教学难点:1. 培养幼儿的安全行为习惯。
2. 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准备:1. 安全标志图片或实物。
2. 安全标志卡片。
3. 安全教育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关于安全的儿歌,激发幼儿对安全教育的兴趣。
2.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安全吗?安全有什么好处?二、认识安全标志1. 教师出示安全标志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标志的名称。
2. 教师讲解安全标志的含义,如禁止标志表示禁止做某事,警告标志表示有危险,指示标志表示指示方向或行动等。
3. 教师分发安全标志卡片,让幼儿自己尝试匹配标志和含义。
三、游戏环节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安全标志接力”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对安全标志的认识。
2. 教师设置一些场景,让幼儿根据安全标志的指示做出相应的安全行为。
四、安全教育视频1. 教师播放安全教育视频,让幼儿了解更多的安全知识。
2. 教师提问:视频里有哪些安全标志?它们分别表示什么?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2. 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遵守规则。
3.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安全标志的认识程度,是否能正确匹配标志和含义。
2. 观察幼儿在游戏环节中的表现,是否能根据安全标志的指示做出正确的安全行为。
3. 通过家园联系,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安全行为习惯。
教学延伸:1. 家长可以在家中引导幼儿认识更多的安全标志,如交通标志、家用电器标志等。
幼儿安全教育课托班(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的安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托班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阶段,幼儿在这个阶段开始接触外界环境,认识各种事物,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潜在的安全风险。
为了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本课程针对托班幼儿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
二、课程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学会在危险情况下应对。
3. 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同伴共同应对危险。
4. 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三、课程内容1. 课程一:交通安全活动目标:让幼儿了解交通安全常识,学会在道路上正确行走。
活动内容:(1)教师带领幼儿观看交通安全动画,让幼儿了解基本的交通安全规则。
(2)组织幼儿进行模拟过马路、等红灯等游戏,巩固交通安全知识。
(3)邀请家长参与活动,与幼儿一起学习交通安全知识。
2. 课程二:消防安全活动目标:让幼儿了解火灾的危害,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
活动内容:(1)教师讲解火灾的危害,引导幼儿认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2)组织幼儿学习火灾逃生技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头逃生等。
(3)模拟火灾逃生演练,让幼儿在实战中掌握逃生技能。
3. 课程三:饮食安全活动目标:让幼儿了解饮食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活动内容:(1)教师讲解饮食卫生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组织幼儿进行“我是小小厨师”活动,让幼儿学习制作简单的健康食物。
(3)邀请家长分享家庭饮食健康经验,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助力。
4. 课程四:居家安全活动目标:让幼儿了解家庭安全隐患,学会在家庭环境中自我保护。
活动内容:(1)教师带领幼儿认识家庭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如电源插座、燃气灶等。
(2)组织幼儿进行模拟家庭逃生演练,让幼儿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应对。
(3)邀请家长分享家庭安全知识,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托班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托班安全教育活动方案(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意识和行为之间的差异,幼儿的自觉性和自制能力都较差,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次两次的教育就能见效的。
以下是精心收集整理的托班安全教育活动方案,下面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托班安全教育活动方案篇1教案目标:1、了解踩踏事故造成的原因。
2、帮助幼儿掌握防止踩踏及发生踩踏事故后的自我保护(方法)。
3、初步培育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初步培育幼儿用已有的生活(阅历)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教案准备:有关踩踏事件的录像短片。
教案流程:1、观看踩踏事件的录像短片,了解踩踏事故造成的原因。
(一)通过短片让孩子们知道踩踏事故是由于人流量过大,过于拥挤发生的意外事故。
(二)老师提问: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踩踏事故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呢?幼儿自由讲述老师引导:因为他受的伤太过严重了,如果不能及时被送到医院救治,有可能会导致残疾甚至死亡哦。
帮助幼儿掌握一些火灾发生时自我保护和自救的方法?(三)小朋友,如果不小心发生了踩踏事故,我们该怎么做呢?(四)老师对正确的做法进行小结:(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
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3)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纳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4)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常2、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开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幼儿托班安全教育主题课(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幼儿期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安全意识教育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本课程以幼儿托班安全教育为主题,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幼儿了解常见的安全隐患,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二、课程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学会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3. 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培养幼儿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三、课程内容1. 交通安全教育(1)认识交通标志:通过图片、实物等形式,让幼儿认识红绿灯、人行横道、斑马线等交通标志。
(2)过马路: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红灯停、绿灯行,不在马路上玩耍、奔跑。
(3)乘坐交通工具:教育幼儿乘坐交通工具时,注意安全,不随意上下车。
2. 食品安全教育(1)认识食品:教育幼儿认识各种食品,了解食品的安全知识。
(2)食品卫生: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食用过期、变质、不卫生的食品。
(3)饮食安全:教育幼儿不暴饮暴食,不吃陌生人的食物。
3. 消防安全教育(1)认识火灾:教育幼儿了解火灾的危害,知道火警电话。
(2)逃生自救:教育幼儿掌握火灾逃生自救方法,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头逃生等。
(3)消防安全:教育幼儿不玩火,不触摸电器设备。
4. 生活安全教育(1)家居安全:教育幼儿认识家居安全隐患,如电源插座、热水瓶等,避免触电、烫伤等事故。
(2)防拐骗:教育幼儿提高警惕,不跟陌生人走,不泄露个人信息。
(3)防溺水:教育幼儿不在无成人监护的情况下游泳、戏水。
5. 环保安全教育(1)认识环保:教育幼儿了解环保的重要性,知道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等。
(2)垃圾分类:教育幼儿学会垃圾分类,提高环保意识。
(3)绿色出行:教育幼儿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
托班安全教育教案12篇

托班安全教育教案12篇教案1:认识身体部位与安全目标:通过认识身体部位及相关安全知识,提高托班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1. 通过歌曲、游戏等方式引导儿童认识身体部位,如头、手、脚等。
2. 展示不同身体部位的图片,让儿童辨认并说出名称。
3. 引导儿童讨论每个身体部位的功能和保护方法,如头部要戴安全帽、手部要勤洗手等。
4. 观看相关安全视频,让儿童了解不同身体部位的安全注意事项。
评估:观察儿童是否能准确认识身体部位,并能简单描述相关的安全知识。
教案2:火灾逃生演练目标:培养托班儿童的火灾逃生意识和应急能力。
活动:1.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火灾逃生工具,如灭火器、逃生绳等,向儿童介绍其作用。
2. 模拟火灾逃生场景,引导儿童学习正确的逃生姿势和路线。
3. 进行火灾逃生演练,让儿童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步骤进行逃生行动。
4. 讨论火灾逃生的重要性,引导儿童分享自己的逃生经验和想法。
评估:观察儿童在火灾逃生演练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正确执行逃生姿势和路线。
教案3:交通安全教育目标:提高托班儿童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规则遵守能力。
活动:1. 展示不同交通工具的图片,让儿童辨认并说出名称。
2. 引导儿童讨论不同交通工具的作用和使用规则,如过马路要找红绿灯等。
3. 观看交通安全视频,让儿童了解交通规则和注意事项。
4. 进行模拟过马路活动,让儿童按照交通规则过马路。
评估:观察儿童是否能正确辨认交通工具,并能简单描述交通安全规则。
教案4:食品安全教育目标:培养托班儿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饮食卫生习惯。
活动:1. 展示不同食品的图片,让儿童辨认并说出名称。
2. 引导儿童讨论食品的来源和制作过程,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进行洗手示范,让儿童学习正确洗手的步骤和时间。
4. 进行食品分类活动,让儿童将食品分为生食和熟食,并讨论其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评估:观察儿童是否能正确辨认不同食品,并能简单描述食品安全知识。
教案5:水安全教育目标:提高托班儿童的水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托班安全教育教案大全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
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3、知道哪些东西尖利不能玩
二、活动准备:
1、手受伤的小熊玩具
2、挂图
三、活动领域:
1、语言领域
2、健康领域
四、活动过程:
1.出示小熊玩具,通过故事导入:
师:“今天小熊在玩的时候可不小心了,弄伤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
2、教师组织幼儿讨论:
师:这个小熊的手怎么啦?(出血了)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玻璃片、针、铁钉、铁丝、剪刀等。
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
)
3、启发幼儿回忆:
师: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疼不疼。
4、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
(平时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
)
师: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
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以免我们的手受伤,影响我们的活动和生活。
3.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小熊(或自己)受了伤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不能,因为没有洗过的手有细菌,会使伤口感染、化脓。
)
(2)手受伤了怎么办?(如果擦伤了皮,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找医生处理。
)
(3)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不能把伤手浸在水里,不能随便揭掉包布,要按时找老师、医生换药等。
) 五活动结束:
总结:如果我们的小手已经受了伤,就更要好好保护,这样才能使它快快恢复健康,为我们服务。
活动反思:
幼儿刚入园时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不会用勺,进餐过程中撒饭粒现象严重;洗手时有的幼儿不挽袖子、不知道搓手;穿脱衣服、整理衣服都要等别人帮助。
在欣赏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时,孩子们说:“我的小手会穿衣。
”“我的小手会洗脸。
”……孩子们有这样的热情和愿望,但还做的不是很好。
安全领域,引导孩子保护自己的手。
幼儿经常在生活
中不小心将自己的手碰伤,然后难受的或害怕的告诉成人自己的手破了,教师从幼儿生活中寻找教育内容,鼓励孩子爱护自己的小手,保护自己的小手。
活动目标:
1.能按消防车的外形拼贴消防车。
2.持续巩固粘贴的技能:抹适量的浆糊,粘贴,擦手。
活动准备:
1.剪好的红色消防车车身、黑色车轮人手一套。
2.浆糊、抹布,每组1筒,油画棒若干盒。
活动过程:
1.托儿听音乐做开消防车的动作进活动室。
2.教师示范粘贴消防车的步骤:选车身一贴一擦手一选车轮一贴一擦手。
3.托儿挑选图形纸,粘贴消防车。
贴好后的孩子可自由添画云梯或火焰等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做小兔跳的动作。
2、通过小兔和狼的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场景布置(草地、萝卜地),兔妈妈头饰,兔宝宝胸饰
活动过程:
一、进入角色
教师以兔妈妈的角色出现。
(1)兔妈妈:我来找我的兔宝宝,谁是我的兔宝宝?(边问边有节奏地做兔跳)引导幼儿回答:我是你的兔宝宝。
(兔宝宝有节奏地回答。
肯定一位幼儿说得真好听,并挂上胸饰)。
(2)谁是我的兔宝宝?(幼儿集体回答后师分发胸饰)幼儿佩带胸饰。
(3)谁是我的兔宝宝?(通过提问集中兔宝宝的注意力)
二、感知乐曲一(小兔的音乐)
1、听乐曲一
兔宝宝长耳朵最灵了,听!谁来了呀?(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合着音乐做小动物相应的动作,如:小鸭子——小鸭子怎么走路的,喜欢到哪里玩?我们一起到水里去玩了,引导幼儿做做小鸭子洗脚、游泳的动作。
2、小动物玩得真高兴啊,走!跟着兔妈妈到草地上玩咯!看看谁的耳朵长得最最长,一蹦一跳出发咯!
3、兔宝宝第二次练习:宝宝,我们在草地上跳个舞吧!长耳朵们,跟着妈妈轻轻跳、慢慢跳
4、宝宝第三次练习:时间不早了,跟着妈妈回家了,我们的家在哪里?(那里)我们的家在前面。
三、感知乐曲二(大灰狼的音乐)
1、到家了,真累呀!擦擦汗、洗洗手,拍拍身上的灰尘舒舒服服睡觉了(大灰狼的音乐)兔妈妈:嗷哟!谁来了?
2、大老虎大灰狼来了我们怎么办?(躲起来、藏起来,
这样我们就安全了)
3、你想躲在什么地方?(我想躲在大树后面,肯定说完整的幼儿,引导后面的宝宝说完整)
4、是呀,大灰狼来了,我们可以躲在很多地方,这样就安全了。
可不要躲在一起,不然大灰狼会发现你们的。
四、音乐游戏:小兔和狼
1、音乐声起,兔妈妈:宝宝记住了,大灰狼来了,要躲在安全的地方)
播放音乐做小兔跳的动作,播放曲二旋律时,小兔躲藏起来,大灰狼出现了,大灰狼自言自语:“怎么一只兔子都没有,咳!今天只能饿着肚子回家了。
”兔妈妈:大狼走了,我们安全了!
2、(音乐响起),再次出现大灰狼音乐,兔妈妈:不好,大灰狼又来了!快藏起来,大灰狼再次自言自语,兔妈妈:宝宝,我们安全了,兔宝宝合着音乐跳出来,兔妈妈:你们刚才躲在什么地方呀?去告诉客人老师吧!
设计意图:
教育幼儿在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知道用“喊叫”(如喊叫亲人、其他成年人、同伴等)的方式来求助。
活动准备:
小兔头饰每人一只,兔妈妈、大灰狼头饰各一只。
活动过程:
一、游戏:主班教师扮兔妈妈,配班教师扮大灰狼,小朋友扮小白兔,分别戴上头饰。
教师边讲解边教会幼儿按以下情节开展游戏。
兔妈妈带领小兔在草地上采蘑菇,采了满满一大筐。
小兔们渴了,兔妈妈让小兔休息一会儿,自己去找水。
大灰狼出现了,小兔“惊慌”万分,有的哭,有的躲……这时一只小兔(开始由老师替代)大声喊:“妈妈快来!来人哪!救命呀!”妈妈及时赶到,赶走了大灰狼。
二、总结:“妈妈”表扬在紧急情况下会喊叫妈妈的小兔。
教育幼儿遇到紧急情况或危险时要喊叫“来人哪”、“救命”、“妈妈快来”。
(此游戏可重复玩,让幼儿练习呼喊的内容。
)
三、提问:“小朋友,你们遇到有危险的事会喊叫吗?你是怎么喊叫的?”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交通规则的认识,引导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知道不乱穿马路,增强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2、增强幼儿与同伴合作的游戏的意识,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录音机、音乐磁带《过马路要看看灯》
2、红绿灯指示牌,布置有人行道和横道线等的马路背景。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手拉手”歌舞入座培养幼儿欢快有表情地进行。
二、欣赏歌曲《过马路要看看灯》并熟悉歌曲内容。
1、老师弹奏乐曲一遍,让幼儿熟悉并感受乐曲。
2、老师自弹自唱一遍,让幼儿说说歌曲的内容,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及歌曲。
3、鼓励幼儿说说并动态表现歌曲的内容。
4、幼儿跟着老师唱一遍。
三、组织游戏。
1、出示红绿灯的牌子,让幼儿说说它们的用处等。
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3、教师和能力强的幼儿示范游戏
4、在老师的引导下,使幼儿形象性地进行游戏,从中让幼儿知道要遵守交通规则。
四、鼓励幼儿自由结伴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