酯基季铵盐的国内外合成研究及进展
酯基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酯基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作者:李学雷等来源:《价值工程》2015年第19期摘要:酯基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其独特的生物可降解性,使其成为近十几年来界面与胶体化学研究的热点与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本文在介绍酯基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合成方法的基础上,介绍其应用性能及生物降解性,旨在推动可降解性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
Abstract: The synthesis methods of cationic ester surfactants(CESA) are introduced. The excellent properties in biodegradation and application are emphatically discussed, and the research orientation of CESA is also pointed out.关键词:酯基季铵盐;生物降解性;应用Key words: cationic ester surfactants;biodegradation;application中图分类号:O6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9-0189-030 引言随着“绿色革命”浪潮的兴起,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许多不降解、难降解或降解周期长的表面活性剂陆续受到限制,2003年10月29日,欧盟通过了《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的法规》,简称“REACH”法规。
其中关于表面活性剂部分做了严格限制,降解性和毒性成为重要指标。
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柔软剂以双长链烷基季铵盐为主。
由于它生物降解性、抗静电性差,又不易配制成高浓度的产品,且生产成本较高,在污水处理中易被污泥吸附而造成环境污染,早在90年代初,德国和荷兰等国家就已经停止使用[1~3]。
所以开发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可降解且无水生物毒性的生态型表面活性剂是大势所趋。
酯基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进展

酯基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进展王渊;刘强;高文超;李兴;魏文珑;常宏宏【摘要】Synthesis methods of symmetric and asymmetric Gemini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surfactants with ester group (esterquats)as the spacer and as the hydrophobic group were summarized separately. Meanwhile, performance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synthesized Gemini esterquats were briefed. Future development of such category of surfactant was prospected.%综述了酯基分别为连接基和疏水基的对称型季铵盐双子(Gemini)表面活性剂以及不对称酯基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并对合成产物的性能及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最后对酯基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期刊名称】《日用化学工业》【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7页(P582-588)【关键词】酯基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可分解性;合成【作者】王渊;刘强;高文超;李兴;魏文珑;常宏宏【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表面活性剂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 0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23.12表面活性剂是与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品,涉及食品、洗涤剂、化妆品、医药、能源、化工和印染等行业,因此表面活性剂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一个非常必要且十分活跃的领域。
酯基季铵盐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酯基季铵盐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作者:王志军,李季,连工宝•关键词:酯基季铵盐,阳离子衣物柔软剂,生物降解•概述:•阳离子衣物柔软剂的主要原料及活性成分将会是新一代的酯基;酯基由于其具有优异的生物降解性因而对环境友好,将会替代传统的双长链烷基如DHTDMAC等;该文回顾了阳离子衣物柔软剂的发展历史,介绍了新型的酯基的品种、结构和特点,并对酯基的研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内容:•衣物柔软剂是一种能赋予衣物和织物在穿着和使用时有柔软愉悦感觉的日用化工产品;它是随着合成洗涤剂的发展而渐渐从纺织品工业领域进入普通百姓家庭,成为人们日常衣物洗涤护理用品;到20世纪80年代,衣物柔软剂已经发展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常备的家用洗涤护理用品;1国外发展概况织物柔软剂活性物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是类,使用最多的是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ODMAC或称双氢化牛脂基二甲基氯化铵DHTDMAC;国外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销售和使用柔软剂;1981年美国柔软剂销量45万t,人均消费量2.3 kg;德国41万t,人均6.4 kg;1991年法国14.2万t,人均5.7 kg;英国l9.4万t,人均6.4kg;1995年日本23.9万t,人均2.6kg;1991年欧洲柔软剂销量89万t,人均消费量6 kg;德国消费量大减,为l5.5万t,人均l.9 kg;而西班牙和比利时销量则大增,其中西班牙销量23.9万t,人均消费量8.3kg;人均消费量最多的是比利时,达9.2kg;至l986年世界柔软剂的总产量已超过200万t;自1986年以来,世界柔软剂市场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在产品创新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首先是浓缩型产品出现,而以往大多数产品的活性物含量只有3%~5%;l979年德国首次推出活性物含量3倍于普通柔软剂的浓缩型产品,l984年美国推出浓缩产品,l988年日本推出浓缩产品,l990年德国与荷兰推出酯基酰胺替代品,1992年美国再次推出新型浓缩品;其次是柔软剂的活性物也由过去单一的DHTDMAC,转变为更多的新活性物;从1988年开始,浓缩型柔软剂占领了欧洲大部分市场,随之日本与美国相继盛行;在欧洲浓缩产品比例:奥地利占60%,比利时占32%,德国占57%,法国占37%,荷兰占36%,主要厂商P&G、联合利华、汉高占有市场销售额的三分之二;1992年美国流行的浓缩品是含活性物20%,该产品占美国液体产品的17%,至1993年己达35%;主要厂商P&G公司柔软剂市场占有率50%,联合利华公司占25%;日本柔软剂产品以液体型为主,片状产品数量有限,液体产品中普通型与浓缩型各占一半,活性物含量l0%~l5%;l993年日本市场上塑瓶装浓缩型占42.4%,塑瓶装普通型占42.3%;2007年日本的柔软剂销量达到26万t,70%为浓缩型产品,相比2006年增长超过10%,主要厂商是花王和狮子-5可克苏公司;2国内发展概况在我国,较早出现在市场上的是广州油脂化工厂于l982年推出的天丽牌防尘柔软剂,其后上海合成洗涤剂三厂、五厂和北京日化厂,天津合成洗涤剂厂相继推出了各自的衣物柔软剂;l987年我国衣物柔软剂的总产量仅为300吨;经过20多年的发展,衣物柔软剂的全国年销售量由最初的不足300吨增长到现在的近l5万t;特别是2004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中国衣物柔软剂市场的年增长率在20%以上,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和趋势,市场潜力巨大,前景看好;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衣物柔软剂主要以DHTDMAC和酯基这两种阳离子为主,从市场上销售的产品看,可以分为3种类型:1以金纺、柔丽、蓝月亮、开米、卫新和立白为代表的全国范围内销售的品牌,这也是国内生产销售量较大的几个品牌;2以斧头、雪湖湾、威沽、光漂和保洁丽为代表的广东品牌,以广东省及香港地区销售为主,由于这个区域是国内柔软剂使用普及最好的地区,因此这些厂家的产销量也比较大;3以碧珍、绿伞、洛娃、妙管家和正章为代表的区域性品牌,分别在中国北方及华东地区形成自己的销售范围,此外,还有一些大卖场以OEM形式销售自有品牌;衣物柔软剂是赋予纤维以柔软、平滑和抗静电的化学物质;从柔软剂的上划分为两大类:纤维制造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工业柔软剂和家庭洗衣时所用的家用柔软剂;随着家用洗衣机的普及和合纤及其混纺织物的增加,对织物柔软剂的需求日益增长;大部分合纤织物和纯毛、棉绒织物,经过反复洗涤后逐渐变硬、手感粗糙、穿着不舒适,甚至产生静电吸尘、冒火花现象;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外就开发了衣物柔软剂;至今大部分织物柔软是在衣物最后漂洗过程中加入,所谓单功能柔软剂;也有一些是配加在洗涤剂内构成洗涤与柔软一次完成的双功能柔软剂;衣用柔软剂不仅应具备柔软,而且还要具备抗静电作用、抗硬水作用、保温作用以及不损伤衣物、使用方便等特性;当今最广泛使用的柔软剂均属表面活性剂,其中最主要的为;目前国内衣物柔软剂中使用量最大的是双氢化牛脂基二甲基DHTDMAC.虽然其使用效果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它的生物降解性较差,可能会造成对环境的影响;目前在欧洲和北美地区,DHTDMAC已基本被淘汰,代之以生物降解性更好的,如:DEEDMAC,HEQ,TEAQ和EAAQ等;它们的化学结构式如下:1双氢化牛脂基DHTDMAC主要原料:双长链烷基叔胺、氯甲烷2三乙醇胺型酯基.TEAQ主要原料;三乙醇胺、、硫酸二甲酯3双酯基丙基HEQ主要原料:二甲胺基丙二醇、、氯甲烷4甲基二乙醇胺型双酯基DEEDMAC主要原料:甲基二乙醇胺、、氯甲烷5双酰胺羟乙基DAET主要原料:二乙烯三胺、、硫酸二甲酯6酰胺酯基EAAQ主要原料:胺丙基甲基乙醇胺、、硫酸二甲酯7酰胺咪唑啉型主要原料:二乙烯三胺、、硫酸二甲酯在中国,环境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重视,生物降解性更好的将会如雨后春笋般地被开发出来,被到衣物柔软利币;习题是如何解决好生物降解性与产品稳定性之间的矛盾;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穿着衣饰的要求已从单纯的实用型向美化型发展,不仅要求织物吸湿、透气、穿着舒服,而且追求织物具有柔软、滑爽、飘逸的风格;因此纺织品后整理,尤其是柔软整理,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合成纤维的发展,使得柔软整理更显得重要,因为一般合成纤维的手感都比天然纤维差,更需要用柔软剂来改善;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柔软剂以双长链烷基为主;由于它生物降解差,又不易配制成高浓度的产品,且生产成本较高,在污水处理中还易被污泥吸附而造成环境污染,而新产品双长链酯基可以克服这些缺点,是一种市场前.景看好的绿色柔软剂;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这种新绿色环保型柔软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虽然酯基具有多种优点,但是在市场推广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阻力;1产品的自身原因原料的价格导致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国内油脂的价格偏高,主要的油脂和下游衍生物,特别是需要从国外大量进l:3;另外国内的乙醇胺的价格较高,主要原因是上游原料的价格同国外相差较大;最终原因都是由于石油资源的日益紧张;石油资源匮乏,需要寻找替代能源,促进了生物柴油的发展,从而需要大量油脂;石油资源匮乏,造成炼油成本增加,相应的是石化原料如乙烯等价格上扬;由于以上原因导致整个产品的性价比竞争力不明显;因此,原料生产厂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需要再考虑生产成本的控制,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2国家的政策倾向国际上表面活性剂行业一直强调可持续发展,致力于新型“绿色”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国内表面活性剂行业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在新型绿色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开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以双氢化牛脂基DHTDMAC为活性物的柔软剂目前在我国的纺织工业中仍在广泛使用,甚至还有部分出1:3;由于其生物降解性、抗静电性差,不易于制成高浓度的产品,生产成本较高,在污水处理中易被污泥吸附而造成环境污染,所以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等国家就已经停止使用;2003年10月29日,欧盟通过了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的法规,简称“REACH”法规;其中关于表面活性剂部分做了严格限制,降解性和毒性成为重要指标;面对欧盟REACH法规,开发生产DHTDMAC替代物已刻不容缓;而新一代对环境友好的酯基柔软剂双长链酯基,因可生物降解,可以克服这些缺点,代表了柔软剂的发展方向,其在欧洲市场上的占有率已超过80%,主要的原料供应商为CLARIANT,STEPAN、COGNIS和DEGUSSA等跨国公司;因此,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限制对环境不友好柔软剂的生产,鼓励新型环保型柔软剂的研究和生产,以适应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应的行业组织也要向上级国家主管部门提供建议,尽早地促进国家相关法规的颁布和实施;飞翔化工张家港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的龙头,其所承担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一无溶剂连续季铵化的研究和开发”已经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并且已经在酯基的合成中进行了初步实验,显示出良好的前景,相比于传统的生产工艺具有明显的优势:1工艺过程实现零排放无溶剂连续季铵化清洁生产工艺过程实现零排放,整个工艺过程密闭,为闭路循环工艺,不与外界环境接触,不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对环境友好;2工艺节能效率高季铵化采用无溶剂连续工艺,由于反应时间短,反应器能耗降低;无溶剂参加反应,避免了溶剂需要吸收的热量,与传统的间歇法有溶剂季铵化工艺相比较,节能20%~30%;3工艺适用范围广由于产品多种多样,目前所开发的工艺只是针对酯基产品,季铵化原料为硫酸二甲酯,因此若采用其他季铵化原料,如:氯甲烷、氯化苄、硫酸二乙酯,必将产生不同的产品组合,对其他现有工业化产品的季铵化具有指导意义,将有力地推动整个表面活性剂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季胺化反应方法和研究进展季铵盐中由于含有季铵基甚至有的还含有双键,故可以和诸多的不饱和单体共聚,在水溶液中带正电荷,生成阳离子型或两性离子型水溶性聚合物,很容易吸附于固一液或固一气界面上而被用作絮凝剂、抗静电剂、导电纸涂层及油田化学剂;另外,在现代社会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日趋广泛,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具有重要的用途,此外也可被用作柔软剂、抗静电剂、颜料分散剂、矿物浮选剂和沥青乳化剂、金属缓蚀剂及相转移催化剂等,在纺织印染、塑料加工、医疗卫生、日用化工、石油化工、金属加工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来源:中国化工信息随着季铵盐的研究和开发,季胺化反应的应用必将更加广泛;本文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有关季胺化反应的一些方法及其研究进展情况;1 季胺化反应的方法和研究进展能够合成季铵盐的反应就是季胺化反应;过去几年,大部分是通过简单的合成反应获得季铵盐,例如,在乙酸乙酯作溶剂的条件下与三乙胺混合加热、回流、搅拌进行季胺化反应得到三乙基对邻硝基苄基氯化铵;以N-乙基苯胺为原料,经羟乙基化、氯乙基化、季铵化合成N-苯基-N-乙基氨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通过γ-氯丙基甲基硅氧烷-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和N,N-二甲基苄基胺的季铵化反应合成了带有苄基三甲基γ-硅丙基氯化铵侧基的聚硅氧烷;用雌二醇经溴乙基化、咪唑乙基化、季胺化和水解反应,合成一类新型的取代苯甲基雌甾咪唑鎓盐;由1,3,5-三甲基-2,4,6-三咪唑甲基苯与1,3,5-三溴甲基苯直接合成了洞状咪唑鎓环番3C30H33N63+·B-3·3H2O等;除此之外,季铵盐广泛应用于工业;如作为表面活性剂:以脂肪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经过酰化和环化制得中间体2-羟基酰胺乙基咪唑啉,利用硫酸二甲酯活泼的甲基对咪唑啉环上的氮原子进行季胺化反应,生成季铵盐型阳离子咪唑啉表面活性剂;作为杀菌剂,分别以CH3Cl及环氧氯丙烷和有机叔胺为主要原料,得到C8-10双烷基二甲基季铵盐及季铵盐类阳离子聚合物杀菌剂;作为电解质,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1,4二氧六环为溶剂,合成了两种季铵化阳离子聚电解质—聚丙烯酰胺甲基二羟乙基苄基氯化铵和聚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硫酸单甲酯化铵-苯乙烯;还有其他方面的应用,如合成一系列水溶性两性纤维素衍生物等;最近几年,季胺化反应的应用领域更广,原料及产品更加多元化,取得很大的进展;1合成方法的多样化;例如,采用自由基共聚法,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对其改性,得到共聚物P4 VP MMA,再将共聚物与正溴辛烷进行季铵化反应得到线形的、水不溶聚电解质;利用接枝反应,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经胺甲基化、磺化和季胺化反应制得强阳离子型两性絮凝剂;2合成绿色化学产品;例如离子液体,离子液体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简单的盐,由有机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有机阳离子通常包括有季铵阳离子、季磷盐阳离子、杂环芳香化合物及天然产物的衍生物等,其中常见的是咪唑盐,通过季胺化反应一步合成离子液体,操作经济简便,没有副产物,产品易纯化;如1-2-氰乙基咪唑与α,ω-二卤代烃、二溴苄及三溴苄选择性地发生季胺化反应,制备了3个系列咪唑衍生物;几种季铵盐或锂亚氟仿砜吡唑盐TFSI被溶化了入N,N,N,N-己氨基TFSI离子液体,得到一些不对称的季铵盐;另外,利用季铵盐进行有机改性的有机蒙脱土是环境友好的催化剂;3产品的性能及应用进一步的提高;如季胺化改性氨基硅油具有杀菌、抑菌能力;部分丙烯酸化和季铵化的酚醛环氧树脂是一种新型的水显影的阻焊剂;季铵型阳离子淀粉除造纸外,在水及废水纯化、纺织上也有应用;制备了不同的聚合物相转移催化剂;合成硬脂酸三乙醇胺酯季铵盐EQDMS的优良新型柔软剂;合成及应用织物抗菌整理剂有机硅季铵盐ASQA;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与不同的叔胺反应制备了含不同季铵基团的强碱树脂;合成阳离子双酯表面活性剂氯化2,3-二硬脂酰氧基丙基三甲基铵CDESA,合成了一种新型双子苯并咪唑表面活性剂,因其特殊的结构而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可以在涂料润湿剂和乳化剂中应用;有机阳离子酸和季铵盐的混合物被使用了作为载体为果糖的提取等等;近几年,国际上也有利用季胺化反应合成不同用途的季铵盐,如对液态乙苯有氧化作用的季铵盐,对合成1-苯基-2-三甲代甲硅烷基乙炔与芳香醋醛的辛可宁反应有催化作用,作为氰化物离子运输的大块液体膜,不渗透性的抗化剂,聚合物黏土,抗大肠埃希氏菌的季铵盐,由手性季铵盐合成一种高效率的催化剂甲基氮酸硅酯等;2 结语本文通过介绍近几年国内外合成不同用途的季铵盐的方法及其进展的情况,由此可知,季胺化反应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无论是合成的产品或通过它改性的物质,在化学试剂或工业上都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并且同当今的有机化学的发展趋势吻合,有利于课题的延续发展;。
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三、研究进展
近年来,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绿色合成和多功能应用上。
1、绿色合成
传统的季铵盐合成方法主要使用石化原料,对环境影响较大。近年来,研究 者们致力于开发使用生物质原料的绿色合成方法。例如,利用生物发酵法得到的 生物质醇类物质作为原料,与氯气反应可以得到一系列的季铵盐表面活性剂。这 种绿色合成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对化石资源的依赖,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
一、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通过石化或生物发酵等 方法获得烷基卤化物;其次是亲核反应,即烷基卤化物与季铵盐基团反应生成季 铵盐;最后是后处理,包括洗涤、干燥、精制等步骤。
常用的季铵盐合成方法有:氯化和胺化法、酯化法和醚化法等。这些方法在 具体操作和反应条件上略有不同,但基本原理相似。
2、多功能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季铵盐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除了在医药、农业、个人 护理和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季铵盐还被应用于能源、环保、材料等领域。例如, 一些季铵盐衍生物被用作电池的电解质和电极材料;还有一些季铵盐可以作为新 型的纳米材料制备和修饰剂。这些多功能应用进一步拓展了季铵盐的使用范围, 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2、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
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对于优化季铵盐型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具有 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季铵盐基团的链长、连接基团的类型和长度等因素对双子 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等性能有显著影响。
四、未来研究方向
季铵盐型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洗涤剂和去污剂,在 未来的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以下是一些未来的研究方向:
marizes the synthesis methods, research progres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of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type cationic gemini surfactants.
酯基季铵盐的生产现状及预测

酯基季铵盐的生产现状及预测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已在家庭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这些纤维织物(尤其是棉织物)使用一段时间后常会出现僵硬、手感粗糙等不良现象,而一些直接接触皮肤的织物如毛巾、内衣、婴儿服装、尿布等,僵硬现象会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为了使织物能再次恢复柔软,常用方法是对织物进行柔软处理。
织物柔软剂按其分子结构大致分为非离子型反应性柔软剂、季铵盐柔软剂和有机酸柔软剂三大类。
目前主要是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类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盐类,而季铵盐类主要包括:烷基三甲基铵盐、双烷基二甲基铵盐、双酰胺基烷氧基铵盐和咪唑啉铵盐等。
其中,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1821)具有优良的柔软性能,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织物柔软剂。
因DI821生物降解性差、易使织物泛黄、复配性差,近20年来,世界各国都争相开发新型的、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的柔软剂产品,如酯基季铵盐等,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1990年,德国与荷兰推出酯基酰胺季铵盐替代品。
3.1 我国酯基季铵盐生产的发展在我国,较早出现在市场上的织物柔软剂是广州油脂化工厂于l982年推出的天丽牌防尘柔软剂,其后上海合成洗涤剂三厂、五厂和北京日化厂,天津合成洗涤剂厂相继推出了各自的衣物柔软剂。
1987年我国衣物柔软剂的总产量仅为300吨。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衣物柔软剂的全国年销售量由最初的不足300吨增长到现在的近l5万吨。
特别是2004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中国衣物柔软剂市场的年增长率在20%以上,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和趋势,市场潜力巨大,前景看好。
酯基季铵盐在国内的应用推广及工业化生产的试验研究,已经历了十多年的历程。
…德国易美达集团(香港)国际有限公司专业制造纺织品柔软剂,目前集团公司属下拥有三家全资附属公司:广州赢晖贸易有限公司、中山麦兜保险柜制造有限公司、中山市三乡镇溢盛洗涤用品厂。
“Emeer易美尔” 时易美达集团酯基季铵盐系列产品商标,在国内销售已有多年。
甲基二异丙醇胺酯基季铵盐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甲基二异丙醇胺酯基季铵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甲基二异丙醇胺酯基季铵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市场需求。
它是由甲基二异丙醇胺和酸类反应生成的季铵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性能和抗菌性能。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甲基二异丙醇胺酯基季铵盐被广泛应用于清洁剂、柔顺剂、防腐剂等领域。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对于甲基二异丙醇胺酯基季铵盐的研究和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对甲基二异丙醇胺酯基季铵盐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首先,在“2. 甲基二异丙醇胺酯基季铵盐的定义和特性”部分,我们将介绍其准确的定义和命名规则,并详细描述其特性和物理性质。
接着,在“3. 生产方法与工艺流程”部分,将介绍生产甲基二异丙醇胺酯基季铵盐的原料选择和准备、反应条件与催化剂选择以及反应过程控制与优化。
在“4. 环境影响及安全性评估”部分,我们将讨论甲基二异丙醇胺酯基季铵盐的环境影响分析与处理措施,以及安全风险评估与防护措施。
最后,在“5.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部分,将对技术改进与新应用开发进行探讨,并分析市场前景与挑战。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全面了解甲基二异丙醇胺酯基季铵盐的文章,希望通过对其概述、定义和特性、生产方法与工艺流程、环境影响及安全性评估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等方面的介绍,使读者对该化合物有更深入和全面的理解。
同时,通过对市场需求和挑战进行分析,为相关行业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并探索可能的技术改进和新应用开发方向,推动甲基二异丙醇胺酯基季铵盐的发展。
2. 甲基二异丙醇胺酯基季铵盐的定义和特性2.1 定义和命名规则甲基二异丙醇胺酯基季铵盐是一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中包含了甲基二异丙醇胺和季铵盐两个部分。
其通常具有正电荷,可与带有负电荷的阴离子形成稳定的盐型结构。
这种化合物也可被称为甲基二异丙醇胺季铵盐。
命名规则上,这些化合物通常根据其结构中的季铵盐部分进行命名。
不同酯化度的酯基季铵盐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
结果与讨论
柱层析法分离产物的结构表征
将用"洗脱剂的洗脱物 (第#馏分) 、$洗脱剂的
A
!
— @ —A— @62— @— =, ( 26 ) ; — @ — A— @— @62— =, 3+!2 2+9" ( 26 ) ; ( 36 ) ; =— @62— @—A6, 2+#3 =— @— @62— A6, "+,2 (36) 。 综合第&馏分 ;< 和 =>< 的信息,可确定第 & 馏分为硬脂酸三乙醇胺单酯。
收稿日期:!""# $ %" $ %&;修回日期:!""’ $ "% $ "( 作者简介:王友国(%)*& $ ) ,男(汉) ,山东临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电话: ("+’%)#"*""#+, , $ -./0: 1/23/4567 5.899: 39-: 3;。 通讯联系人:王佩维,电话: ("+’%)!"!+)!*。
洗脱物 (第 ! 馏分) 和 % 洗脱剂的洗脱物 (第 & 馏分) 分别收集,然后用 ;< 和! 6=>< 表征。 第#馏分的 ;< 表明: ! #3$ .( ? ! 为酯的羰基的特 ・ !3, 万方数据 ・
$"$
性能评价
(!)柔软性:对 3 种酯基季铵盐和 D!92! 测试结
第:期
王友国等: 不同酯化度的酯基季铵盐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 +] 升趋势 。
!"#
酯基季铵盐的国内外合成研究及进展

酯基季铵盐的国内外合成研究及进展据近年发表的资料,各国研究的新柔软剂品种主要为酯基胺类和酯基季铵盐类,这些被引入酯基、酰胺基、羟烷基等水溶性基团的化合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易于分解成脂肪酸和阳离子代谢物。
国外有关酯基季铵盐类产品的合成及应用,专利文献报导很多,这类产品作为柔软剂比其它新品种使用时间更早,而国内这方面的报导极少。
该类产品作为柔软剂DsDMAC的更新换代产品同样用于毛纺、棉纺、麻纺、合成纤维和造纸等工业,同DsDMAC相比,该类产品不仅工艺路线简便可行,原料易购,而且在设备投资、生产成本方面也有明显的竞争性。
2.1 酯基季铵盐国内外合成研究现状酯基季铵盐作为20世纪90年代初在环境保护浪潮中脱颖而出的表面活性剂新秀,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兴趣,各种不同结构的酯基季铵盐大多以专利的形式相继被报道。
按化学结构分,酯基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大致可分为:阳离子型、甜菜碱型和Gemi—ni型三大类。
目前,对阳离子型酯基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较多,且国外已有性能优异、生态和经济价值很好的商用产品。
酯基季铵盐生产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如下:阳离子型酯基季铵盐…2.1.2 甜菜碱两性型酯基季铵盐…2.1.3 Gemini型酯基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具有抗菌性和良好的钙皂分散能力及耐温性等,被誉为新一代表面活性剂。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开发和使用生物降解性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表面活性剂已经是一种趋势。
据文献报道,与普通的长链烷烃表面活性剂相比,酯键的引入可大大促进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
…2.2 酯基季铵盐的性能生物降解性双长链(含酯基)的季铵(EQ)和三羟乙基甲基阳离子铵(MTEA)的生物降解性好,EQ的酯键在污水中很快断开,生成脂肪酸和母体原料,而脂肪酸易降解。
对EQ及MTEA的短期毒性、长期毒性、皮肤刺激性、过敏性、基因突变性及毒性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证实,二者的毒性均比双十八烷基双甲基氯化铵的低,对人体健康无任何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酯基季铵盐的国内外合成研究及进展
据近年发表的资料,各国研究的新柔软剂品种主要为酯基胺类和酯基季铵盐类,这些被引入酯基、酰胺基、羟烷基等水溶性基团的化合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易于分解成脂肪酸和阳离子代谢物。
国外有关酯基季铵盐类产品的合成及应用,专利文献报导很多,这类产品作为柔软剂比其它新品种使用时间更早,而国内这方面的报导极少。
该类产品作为柔软剂DsDMAC的更新换代产品同样用于毛纺、棉纺、麻纺、合成纤维和造纸等工业,同DsDMAC相比,该类产品不仅工艺路线简便可行,原料易购,而且在设备投资、生产成本方面也有明显的竞争性。
2.1 酯基季铵盐国内外合成研究现状
酯基季铵盐作为20世纪90年代初在环境保护浪潮中脱颖而出的表面活性剂新秀,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兴趣,各种不同结构的酯基季铵盐大多以专利的形式相继被报道。
按化学结构分,酯基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大致可分为:阳离子型、甜菜碱型和Gemi—ni型三大类。
目前,对阳离子型酯基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较多,且国外已有性能优异、生态和经济价值很好的商用产品。
酯基季铵盐生产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如下:
2.1.1 阳离子型酯基季铵盐…
2.1.2 甜菜碱两性型酯基季铵盐…
2.1.3 Gemini型酯基季铵盐
Gemini表面活性剂具有抗菌性和良好的钙皂分散能力及耐温性等,被誉为新一代表面活性剂。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开发和使用生物降解性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表面活性剂已经是一种趋势。
据文献报道,与普通的长链烷烃表面活性剂相比,酯键的引入可大大促进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
…
2.2 酯基季铵盐的性能
2.2.1 生物降解性
双长链(含酯基)的季铵(EQ)和三羟乙基甲基阳离子铵(MTEA)的生物降解性好,EQ的酯键在污水中很快断开,生成脂肪酸和母体原料,而脂肪酸易降解。
对EQ及MTEA的短期毒性、长期毒性、皮肤刺激性、过敏性、基因突变性及毒性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证实,二者的毒性均比双十八烷基双甲基氯化铵的低,对人体健康无任何危害。
…
2.2.2 水解稳定性…
2.3 酯基季铵盐的质量指标
表2.1 酯基季铵盐的质量指标表
企业标准:Q/HYHE01-2004
内容摘自六鉴化工咨询()发布《酯基季铵盐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