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中最经典的10个处世哲学
《庄子》十大处世哲学,坦然面对天地人生

《庄子》十大处世哲学,坦然面对天地人生《庄子》十大处世哲学,坦然面对天地人生《庄子》亦称《南华经》,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
原书分为内、外、杂篇,有五十二篇,乃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至西汉大致成形,而今本《庄子》仅33篇6万5千多字,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
《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它和《周易》、《老子》并称为“三玄”。
1、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如果一个人能保持淳朴本性的话,那他就是这世界上最完美的人。
2、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主观偏见会妨碍对真理的追求,花言巧语容易掩盖真言。
3、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最大的快乐就是摆脱了世俗所谓的快乐,最高的荣誉就是摆脱了世俗所谓的荣誉。
如果我们能把世俗的钱财、美色、权利、荣誉都放下,也许就会体会到生活中真正的快乐。
4、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即使全世界的人都称赞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努力,即使全世界的人都反对他,他也不会因此而灰心丧气。
在人生道理上,听取他人的意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准则去做事,不受外界的影响,不做随风摇摆的人。
5、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一个人的嗜好欲望太多的话,他的本性智慧就会被遮蔽。
当人沉醉于财色名食睡等享受时,个人的判断力就会受影响,甚至失去智慧的心。
6、绝迹易,无行地难。
不走路当然不会留下什么痕迹,但如果一个人又要走路又不留下痕迹,这就很难了。
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做事情不能不考虑后果,这便是“因果”了。
7、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知道自己的困难处境无法改变,而安于这种处境,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做到这样。
生活工作中必然会碰到无法逾越的困难,平静地接受现实,这便是生活中的智慧了。
8、以众小不胜为大盛。
在一些小问题上,不与世俗之人争胜负,而在大的方面取得胜利才是真的胜利。
为一点儿小利小益你争我夺,是智者所不愿意做的,以一种超脱的心态看到更高远的目标,就能取得更大的胜利。
《庄子》中的10句话,句句经典有哲理!

《庄子》中的10句话,句句经典有哲理!1.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出自《庄子·知北游》。
人生活在天地间,就像那白马跨过缝隙一样,只是一瞬间的事情罢了。
2.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出自《庄子·天下》。
一尺之长的木棍,每天都截掉一半,这样是永远不会截完的。
3. 登高不可以为长,居下不可以为短。
出自战国·庄周《庄子·徐无鬼》。
人在社会中,都有一定的位置,安于本分,是最为正确的人生态度,但是能够心平气和地安于自己位置的人是极少的,人们往往根据地位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处世态度。
4. 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出自战国·庄周《庄子·至乐》。
如果没有宽大的胸怀,怎么能够容纳一切对自己不利的人和事呢?可以说,心胸狭隘的人,是不能包容挫折、容忍失败的,进而也就不能成就较大的事业。
5. 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出自《庄子·内篇·齐物论》。
身体可以变得像干枯的树木一样,但是可以让心灵变得像死灰那样吗?6.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出自《庄子·秋水》。
不要同井底之蛙谈论大海,因为它被生活的空间所拘泥。
不要同夏天的虫子谈论冰雪,因为他们收到时间的限制。
也不要同乡曲士人谈论大道,因为他们被教养所限制。
7. 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出自《庄子·山木》。
长得笔直的树木会首先被砍伐掉,甘甜的井水人人来取,因此会首先干涸。
8. 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
出自《庄子·山木》。
面对着浑浊的水面,可以看清自己的面容,如果对着清澈的水反而会眼花缭乱。
9. 善人少利少,不善人多害多。
出自战国·庄周《庄子·胠箧》。
天下好人少坏人多,那么有利于天下的人就少,而有害于天下的人就多。
10.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出自《庄子·养生主》。
《庄子》10句蕴含深意的经典名言,每一句都震撼人心!

《庄子》10句蕴含深意的经典名言,每一句都震撼人心!《庄子》10句蕴含深意的经典名言,每一句都震撼人心!素佛堂 2019-02-27 09:58《庄子》10句蕴含深意的经典名言,每一句都震撼人心。
1. 鹤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
——《庄子·天运》。
白鹤不用每天都去洗澡,每天却能白净。
乌鸦没有整日染黑,却一直是黑色。
天然的东西,是很难改变的。
2.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庄子·秋水》。
从天地的自然规律去看,世间的万物是没有贵贱之分的。
3.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渔父》对人不做到真诚,就不可能去打动别人。
4.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神人”的心目中没有功名事业,“圣人”从来不会去追求名誉。
5.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庄子·天下》。
一尺之捶的物体,每天都取用一半,这样就会无限的留有。
6.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庄子·胠箧》偷钩子的盗贼,会被处死。
而盗取国家的人,便称为诸侯。
7. 去人滋久,思人滋深。
——《庄子·徐无鬼》人离开的时间越久,对他的思念便会越深。
8. 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
——《庄子·天运》西施因为心口痛在乡邻间总是皱着眉头,乡邻中的一个丑女人见到后觉得这样子很美,回去后也在乡邻间故意捂着心口皱起眉头让人瞧。
9.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忽然而已。
——《庄子知北游》人生存在天地间,就像白马跳过小缝隙一样,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10. 登高不可以为长,居下不可以为短。
——战国·庄周《庄子·徐无鬼》登在高处不能认为自己比别人高贵,处在低处不能认为自己比别人低下。
《庄子》10句处世名言,道理深刻,用智慧滋养人生

《庄子》10句处世名言,道理深刻,用智慧滋养人生庄子是我国道教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最富影响力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
《庄子》一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蕴含丰富的人生智慧,其中的箴言直到今天依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
1.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征征,其征也不征。
出自《庄子·杂篇·列御寇》。
平:公平。
征:证验。
用有偏私去追求公平,这样的公平不会是真正的公平;用人的感觉去验证事物,这样的验证也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验证。
2.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
出自《庄子·杂篇·天下》。
敖倪:侧目斜视,傲视。
独自与天地的精神互相来往,又不傲视万物。
3.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出自《庄子·杂篇·天下》。
广泛的爱护万事万物,这样便会和天地融为一体。
4.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出自《庄子·外篇·秋水》。
穷:穷困潦倒。
通:顺利通达。
知晓贫穷是天命注定的,也知晓通达是时运造成的,面对大的困难而不畏惧,这就是圣人的勇敢啊。
5.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
出自《庄子·外篇·达生》。
达:通达、通晓。
务:从事,致力。
通达生命实情的人,不会去于追求对那些对于生命没有什么用处的东西;通晓命运实情的人,也不会去于追求那些命运无可奈何的事情。
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出自《庄子·山木》醴:甜酒。
君子之间的交情平淡得像水一样,而小人之间的交情却甘如甜酒。
7.廉士重名,贤士尚志。
出自《庄子·刻意》。
品德高尚的人,重视自己的名声。
有才能的人,崇尚远大的志向。
8.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
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出自《庄子·人间世》。
古代有道德修养的圣贤,总是会先使修己,再去帮助别人。
现在自己的道德修养还没有什么成就,哪里有时间去到暴君那里推行大道呢?9.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
《庄子》中的10句人生箴言,深刻透彻,句句充满哲理!

一尺之长的物体,今天折取其中的一半,明天也去折取其中的一半,这样会永远的分隔下去。
2. 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
——《庄子·外物》放弃小的聪明才能够拥有大的智慧,去除那些矫饰的善行,才能够回归自然的善良。
3. 绝迹易,无行地难。
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
——《庄子·人间世》人不去走路十分容易,但是走了路,想不在地面上留下任何痕迹就很难了。
人们受到驱遣很容易伪装自己,受到自然的驱遣便很难再去伪装。
4.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唯止能止众止。
——《庄子·德充符》人想要照见自己的身影,一定要借助于平静的水面,流水是无法照见自己的身影。
只有静止才能使得其他事物也静止。
人生于天地之间,会有着不同的情感,面对不同的情况,会有欢乐,也会有悲伤。
会有幸福,也会有痛苦,这主要取决于我们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事物。
6. 人心不实。
——战国·庄周《庄子·列御寇》人的心往往是不诚实的。
在生活中,我们应当不断替身我们的辨别能力,能够辨别出身边的君子和小人,这对我们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7. 游不系舟。
——战国·庄周《庄子·列御寇》如果你感觉压力重重,如果你感觉步履沉重,那么不妨放松心情,泛舟水上,去体验自由自在的畅快与适意。
8. 河伯临于海,望洋向若而叹。
——《庄子·秋水》河伯到了北海边,才感叹海洋的伟大。
形容看到别人的伟大才感到自己渺小。
后指对于某事无能为力的感叹。
9.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内篇·养生》我的生命是有长度的,但是知识确实没有止境的。
10.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
——《庄子·外篇·秋水》不可以和那只生长在夏天,秋天便消亡的虫子去谈论冰霜。
指那些见识短浅的人,不能够和他们谈论大的道理。
庄子最有深意的十句话

庄子最有深意的十句话一、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知北游》人的寿命大多不过几十年而已,虽然有时会感觉时间漫长,但相对于无限的时空而言,其实是很短暂的,就如白驹过隙一般,刹那间而已。
二、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庄子.田子方》人生最悲哀的事,莫过于精神上的麻木与愚钝,而人形体的死亡还是其次的。
三、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庄子.刻意》普通人最看重的是私利,廉洁之人看重的是名声,贤人君子崇尚的人生志向,圣人则最重视自然朴素的精神。
四、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
——《庄子.秋水》对着井底之蛙谈论大海,对着夏天的虫子谈论冰雪,它是永远也理解不了的。
人和人的境界与觉悟也不相同,所以对觉悟比较低的人,不能讲太深奥的道理,否则就如对牛弹琴一般。
五、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我们凡夫执着自我,执着名闻利养,充满了烦恼与痛苦。
所以才需要通过修行恢复自性,当修行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后,自然会视万物为一体,不会再执着于自我,不会再执着于功名利禄,不再有烦恼。
六、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庄子.齐物论》有大智慧的人豁达大度,小聪明的人才斤斤计较。
与道相应的言论如醍醐灌顶,让人心悦诚服,耍小聪明的言论,废话连篇,根本说不到点子上。
七、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能达到这个境界,认识到万物与我本是一体,就已经是开悟的人了。
佛教常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因为我们与天地万物都是一个自性,都是一个本体。
八、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己。
——《庄子.养生主》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如果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就会使自己陷入无量的烦恼之中。
所以古人重智慧,重悟性,而不重记问之学。
九、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庄子.养生主》做了善事,未必就能获得好的名声,甚至还可能被人怀疑、毁谤,但最终一定会受到人们的赞叹;做了恶事,也未必马上就会遭到惩罚,但最终还是逃不过惩罚的。
庄子最有深意的10句精髓
庄子最有深意的10句精髓一、哀莫大于心死。
心死:意志极度消沉。
指人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丧失意志。
二、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出自战国时代的《庄子·渔父》。
大意是: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
劝告人们,要以真诚待人,表里如一,不可虚伪。
三、灾人者,人必反灾之。
灾人:害人。
两句以“害人的人必定会遭人所害”,告诫人们不可有害人之心。
四、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
两句的大意是:良好品德习惯的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不良习气养成后难以改悔。
五、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选自《庄子·徐无鬼》。
【译文】狗不因为善于叫唤就认为它是好狗,人也不能因为他会说漂亮话就认为他是贤人。
六、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出自战国时代的《庄子•知北游》。
白驹:阳光,隙(xì):隙。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在宇宙天地之中生存,好像阳光掠过缝隙那样一瞬间罢了。
形容时光飞快流逝,使人痛感美好时光实在短促。
七、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
出自战国时代的《庄子•刻意》。
廉:正直、方正。
精:纯粹之极,此指精神。
这句话的意思是:众小人看重利益,廉洁正直的人看重名声,贤达的人崇尚志向,圣人推崇精神。
八、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选自《庄子·秋水》。
【译文】井里的青蛙不可能和它们谈论大海的事,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能和它们谈论冰冻的事,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
九、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此句出自《庄子·渔夫》。
大意是说: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
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十、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选自《庄子·山木》。
【译文】相互收容与相互抛弃差别也就太远了。
而且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而心地亲近,小人以利相亲而利断义绝。
庄子最经典的十句话
庄子最经典的十句话庄子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深邃而富有哲理。
以下是庄子最经典的十句话:1.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 这句话意味着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追求琐碎的知识,而是能够超脱俗世,宁静自在地生活。
2. "逍遥游,自在其中。
" 庄子主张人应该像自由自在的游鱼一样,超然物外,舒展心灵,融入自然。
3.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这句话表达了庄子对于道(宇宙万物的本源)的理解,认为道无法被言语所描述或命名。
4.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 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有限,但知识的广度无边无际,人应该不断追求知识和智慧。
5.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 这句话表达了庄子对于人与自然的融合的看法,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
6. "夫庸知非好而好非庸知也。
" 庄子认为平凡的人只追求功利和名利,并不能真正理解和追求真善美。
7.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庄子主张以真诚和善意对待他人,用善良的行为回报别人的恶意,以德报德。
8. "无为而无不为。
" 这句话表达了庄子对于无为而治的理解,认为真正的治理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过度干预。
9.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庄子认为生命有限,但人应该保持对于真理和道义的追求,留下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10. "忧祸生于忧虑,乐福生于乐观。
" 庄子认为忧虑会带来痛苦和困扰,而乐观积极的心态能够带来快乐和幸福。
这些庄子的经典语录展示了他对于人生、自然和道的独特见解,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追求智慧和和谐的生活方式。
通过理解和领悟庄子的思想,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快乐。
庄子《人间世》中的处世智慧
庄子《人间世》中的处世智慧Overview1.心斋:虚以待物的境界2.无用之大用:保全自我的策略3.庄子的乱世哲学:适应与解脱心斋:虚以待物的境界心斋的概念•去除名利之心:摒弃对外在名利的追求,保持内心的清净,不受外界诱惑的干扰,以达到心灵的平和与宁静。
•达至心灵空明:通过内省与修炼,使心灵达到一种空明的状态,如同镜子般映照万物而不留痕迹,从而洞察事物的本质。
•应世之道的实践: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心斋的理念,以无为而治的态度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实现内在修养与外在行为的和谐统一。
心斋的实践意义•减少纷争与痛苦:通过内心修炼,达到对外界事物的超然态度,从而避免因执着而产生的纷争和痛苦。
•保持内心的平和:实践心斋有助于培养内在的宁静,即使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也能保持心态的平衡与和谐。
•实现自我超越:心斋的修炼不仅是心理层面的调整,更是精神上的提升,帮助个体超越自我局限,达到更高的生命境界。
无用之大用:保全自我的策略无用的哲学•避免被利用:通过不显露自身价值,降低他人利用意图,如同庄子所言“材与不材之间”,保持适度的隐蔽性。
•保护个人价值:在不引人注目的状态下,维护自身利益,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挑战,实现内在价值的保存与发展。
•促进自我发展:在不被外界干扰的环境中,专注于个人成长,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智慧,达到“无用之大用”的境界。
无用与大用的辩证关系•无用之大用:庄子认为,看似无用的东西实则有大用。
例如,不材之木因其无用而得以长寿,不被砍伐。
这种观念启示我们在复杂的社会中,适当地隐藏自己的才能,避免成为众矢之的,从而保全自我。
•平衡个体存在:庄子的哲学强调在社会价值与个体存在之间寻求平衡。
通过认识到“无用”的价值,个体可以减少外界的期待与压力,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实现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选择生存策略:在面对社会的挑战时,庄子提倡采取灵活的生存策略。
不是盲目追求有用,而是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环境,选择最有利于自我保护和发展的生活方式。
庄子为人处世的原则和道理
庄子为人处世的原则和道理庄子是中国儒家文化中的一位重要哲学家,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庄子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庄子》中,其中包括了许多关于人的处世原则和道理。
庄子认为,人类应该追求自由、自在、无为,这是人类最高的境界。
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遵循一些原则和道理。
以下是庄子为人处世的原则和道理:1. 无为而治:庄子认为,人类应该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
这就是说,我们应该不断地放下自己的欲望和心理负担,让自己处于一种自在、无为的状态中。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做到无为而治。
2. 趋利避害:庄子认为,人类应该在生活中遵循趋利避害的原则。
这就是说,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并避免遭受损失和伤害。
但是,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时,我们不能太过于贪婪和自私,应该体谅和关心他人的利益。
3. 守中行道:庄子认为,人类应该守中行道,保持心灵的平衡和和谐。
这就是说,我们应该追求平衡和协调,不过分偏向任何一方,也不过分追求任何一种境界。
只有保持心灵的平衡和和谐,我们才能真正地守中行道。
4. 众人皆醉我独醒:庄子认为,人类应该保持警觉和清醒,不要被外界的影响所干扰。
这就是说,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被大众的盲目追随所影响。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
5. 善待他人:庄子认为,人类应该善待他人,以和为贵。
这就是说,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不伤害他人的利益和尊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做到和谐相处,让生活更加美好。
总之,庄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关于人的处世原则和道理,这些原则和道理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领悟庄子的哲学思想,用它们来指导我们的行为和生活,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和有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中最经典的10个处世哲学
2014-10-26 18:34
《庄子》亦称《南华经》,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
原书分为内、外、杂篇,有五十二篇,乃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至西汉大致成形,而今本《庄子》仅33篇6万5千多字,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文笔变化多端,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
《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它和《周易》、《老子》并称为“三玄”。
今天就为大家分享《庄子》中最有深意的10个处世哲学:
1、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如果一个人能保持淳朴本性的话,那他就是这世界上最完美的人。
2、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主观偏见会妨碍对真理的追求,花言巧语容易掩盖真言。
3、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最大的快乐就是摆脱了世俗所谓的快乐,最高的荣誉就是摆脱了世俗所谓的荣誉。
如果我们能把世俗的钱财、美色、权利、荣誉都放下,也许就会体会到生活中真正的快乐。
4、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即使全世界的人都称赞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努力,即使全世界的人都反对他,他也不会因此而灰心丧气。
在人生道理上,听取他人的意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准则去做事,不受外界的影响,不做随风摇摆的人。
5、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一个人的嗜好欲望太多的话,他的本性智慧就会被遮蔽。
当人沉醉于财色名食睡等享受时,个人的判断力就会受影响,甚至失去智慧的心。
6、绝迹易,无行地难。
不走路当然不会留下什么痕迹,但如果一个人又要走路又不留下痕迹,这就很难了。
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做事情不能不考虑后果,这便是“因果”了。
7、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知道自己的困难处境无法改变,而安于这种处境,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做到这样。
生活工作中必然会碰到无法逾越的困难,平静地接受现实,这便是生活中的智慧了。
8、以众小不胜为大盛。
在一些小问题上,不与世俗之人争胜负,而在大的方面取得胜利才是真的胜利。
为一点儿小利小益你争我夺,是智者所不愿意做的,以一种超脱的心态看到更高远的目标,就能取得更大的胜利。
9、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
因为利益而结合在一起的人,必然会因为遇到困难、灾祸而互相抛弃。
以名利为出发点的友谊,会因利益关系的结束而结束,真正的友情,来自相同的志趣和人生理想。
1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君子以义相交,他们之间的交情常常像水一样平淡;小人以利相交,他们之间的交情常常像美酒一样甘甜。
君子之间的交情虽平淡,却能保持长时间的亲近;小人之间的交情虽然甘甜,却一点也不牢固,容易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