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织物平纹地小提花组织图
第九章 织物的组织与结构

(2)方平组织 形成:以平纹为基础,在平纹组织经纬两个方向延长组织
点。 外观:外观平整,如板快状席纹。 产品:牛津布,板司呢等
2,斜纹变化组织 (1)加强斜纹 形成:以原组织斜纹为基础在组织点旁沿经向(或纬向)延长组
织点。 产品:华达呢,哔叽,啥味呢,海军呢等。 (2)复合斜纹 形成:在一个完全组织中有两条或两条以上不同宽度的斜纹线。 产品:巧克丁 (3)山形斜纹,破斜纹 形成:一半左斜纹,一半右斜纹在织物上形成对称的或不对称连 续的山形纹路。 产品:海力蒙,人字呢
产品:安源绸,似纱绸。
4,凸条组织(灯芯条组织)
形成:以一定方式把平纹或斜纹与平纹变化组织组合而成。使 织物表面具有经向的,纬向的或倾斜的凸条效应。
5,蜂巢组织
形成:由斜纹变化组织与长短不等的经纬纱浮长按一定的方式 组合而形成。织物表面形成边凸中凹的方形格,形似蜂巢形状。
产品:鸟眼花呢。
复杂组织
种类: 二重组织(经二重,纬二重) 双层组织 起毛组织 毛巾组织 纱罗组织等
产品:杭罗,花罗。
5,毛巾组织
形成:织物表面起毛圈的织物组织。由毛,地两个系统经纱与 一个系统纬纱交织而成。
第三节 针织物组织结构
一、针织物种类和特征
纬编针织物 :纱线沿横向顺序地弯成线圈,在纵向相互套串形 成织物。
经编针织物:每根纱线在每一线圈横列中只形成一个或两个线 圈,然后按一定规律移到下一线圈横列再形成线圈。
适用:棉毛衫裤,运动裤。
双罗纹组织织物通过一定的变化,可生产晴棉混纺灯心 绒,混纺派力司,涤盖棉等织物。
(5)提花组织
形成:针织物的一种变化组织,编织时把纱线垫放在按花纹要 求所选择的织针上进行成圈而形成。在那些不参加编织的织针 上不垫放新纱线,也不脱下旧纱圈,纱线呈浮线留在织物的反 面。提花组织可在纬编或经编,单面或双面针织物中形成。
织物组织学-4

在组织交界处可采用”底片法“进行配置, 在组织交界处可采用”底片法“进行配置,
正反4枚变则缎纹构 作的纵条纹
4/2和2/4急斜纹构作的纵条纹
附加经
2/2斜纹与5/2经面缎纹构作的纵条纹
4.1.2 横条纹组织 在织物上,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基础组织沿经纱方向排列并置, 形成具有横向条纹效应的组织称为横条纹组织。 横条纹组织的经纱循环数为各基础组织经纱循环数的最小公倍数。 纬纱循环数的计算方法和修正方法与纵条纹组织的经纱循环数的计算 方法和修正方法相同。即是各条子部分的纬纱密度乘以横条宽度的纱 线根数之和。 制织横条纹织物时,所用的综片数等于横条纹组织的完全经纱数(经 纱循环数),一般采用顺穿法上机,纹板数等于横条纹组织纬纱循环 数的一半。
正反3/3斜纹为基础构作的方格组织
以1/3↗和3/1↖斜纹 为基础构作的方格组织 注意正确选择基础 组织的起始点构作 方格组织
4.2 绉组织
利用经纬纱不同浮长交错排列,在织物表面形成具有均匀分布、没 有明显规律的细小颗粒状凸凹的外观效应,织物手感柔软、丰厚、有 弹性而光泽柔和自然,这种在织物表面起细小绉效应的组织称为绉组 织,也称为泥地组织。 构作方法: 构作方法: (1)组织起绉。 (2)强捻纱起绉。采用不同捻向的强捻纱,按一定规律排列,以平纹组 织制织,经过后整理,在织物表面形成细密的小绉纹。 (3)采用特殊原料和普通原料的纱,按一定比例制织而形成绉效应。如 高收缩丝与普通纱作纬纱,按一定比例交替织入,将织物用沸水处理, 高收缩丝产生较大收缩,普通纱不收缩,从而形成绉效应外观。 (4)织造工艺起绉。双经轴织造,如泡泡纱、泡条绉。 (5)后整理工艺起绉。 (6)机械压纹起绉。 设计要点: 设计要点: (1)在绉组织中,不同浮长的组织点应沿各个方向均匀配置,切忌出现 纵、横、斜向的纹路。但一个完全组织循环内,不同交织规律的经纱 数不能太多,否则综片数过多,会造成织造困难或不能制织。 (2)一个组织循环内,不应有大群的组织点(经或纬)纠集在一起,否则 会使织物表面产生明显的亮斑或暗斑团块。
第一章织物组织与织物上机图

第一章织物组织与织物上机图教学目标与要求:1、让学生掌握织物组织的基本概念;2、让学生掌握什么是织物的上机图及上机图的构成与布局;3、掌握穿综方法及原则;4、掌握穿入数如何在穿筘图中表示方法;5、掌握纹板图的含义及其绘图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织物组织的形成及其组织表示方法一、织物的形成二、织物组织与组织循环织物交织示意图如下:平纹组织2/1 斜纹组织图1-1 织物交织(结构图和剖面图)1.织物组织:在织物中经、纬相互浮沉交织的规律,称为织物组织。
1)交错:如图所示经(纬)纱由浮到沉、或由沉到浮,我们称之为交错。
2)交织:经(纬)纱由沉到浮,再由浮到沉;或者由浮到沉,再由沉到浮的过程我们称之为交织2、组织点(浮点):把经纬纱线相交处,称为组织点。
1)经组织点(经浮点):经纱浮在纬纱上,2)纬组织点(纬浮点):纬纱浮在经纱上3、组织循环(完全组织):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的浮沉交织规律达到循环时,称为一个组织循环。
用R 表示。
1)经循环数:构成一个组织循环的经纱数,称为经循环数。
用R j表示。
2)纬循环数:构成一个组织循环的纬纱数,称为纬循环数。
用R w 表示。
4、经面组织:织物组织中,经组织点多于纬组织点的,称为经面组织。
5、纬面组织:织物组织中,纬组织点多于经组织点的,称为纬面组织。
6、同面组织:织物组织中,经组织点等于纬组织点的,称为同面组织。
三、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1、方格法:1)意匠纸:带有格子的纸,其中的横行代表纬纱,纵行代表经纱。
一般习惯上将经纱填绘符号来表示(○、×、■、●、▲等),纬组织点为空白格。
利用交织示意图与组织图示意讲解组织图:绘组织图注意的问题:画组织图以前先画范围和边框,标出经纬纱序号,再画组织点。
2、分式表示法适用于较简单的织物,分子表示每根经纱上的经组织点,分母表示每根经纱上的纬组织点。
四、织物的纵横截面示意图(如图1-1中所示)1、纵向截面示意图:表示沿织物的中某根经纱正中间切断,再将断面翻转900后的剖面视图。
织物结构与设计习题答案(第四版)

由此可见,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三种组织中,平纹最紧密,缎纹最疏松。
8.试绘制 及 变化经重平组织的组织图。
变化经重平组织的组织图 变化经重平组织的组织图
9.试作 及 变化纬重平的上机图,要求综框的负荷尽量相同。
变化纬重平的上机图 变化纬重平的上机图
由tanθ= 可知,影响角度斜纹倾斜角度的因素有:经纬纱密度和经纬向飞数。
19.在设计曲线斜纹的飞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⑴使∑Sj等于0或为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数的整数倍;
⑵最大飞数必须小于基础组织中最长的浮线长度,以保证曲线的连续。
20.以 ↗为基础组织,按下面经向飞数的变化作曲线斜纹,Sj为1,1,0,1,0,1,0,1,0,0,-1,0,-1,0,-1,0,-1,-1。
当经纱为S捻时,织物应为右斜纹,反织采用 ↖。
(4片综顺穿)(8片综飞穿)
6.试做10枚缎纹构成的所有可能的缎纹组织。
10枚7飞纬面缎10枚3飞经面缎10枚3飞纬面缎10枚7飞经面缎
7.比较平纹、 斜纹和5枚缎纹组织的平均浮长,并说明三原组织的松紧差异。
平纹组织:t=2,R=2,Fj=Fw=1;
斜纹组织:t=2,R=3,Fj=Fw=1.5
织物结构与设计
课后练习题
答案
第一章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
1.分别说明织物、织物组织、织物结构的含义。
由相互垂直的两个系统的纱线,在织机上按一定规律交织而成的制品,叫织物。
在织物中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或彼此沉浮的规律叫织物组织。
织物结构是指经纬纱线在织物中的几何形态。
2.说明组织点、组织循环及组织点飞数的含义。
tan74°= ;其中Sw=1;∴Sj≈2;组织图如下:
织物组织与结构

(2)每根经纱或纬纱上,只有一个经(纬)组织点,其他
均为纬(经)组织点。 这就决定了原组织的组织循环经纱数,必然等于组织循环 纬纱数。亦即Rj=Rw=R。
原组织包括:平纹、斜纹和缎纹三种组织。因而称这三种
组织为三原组织,它是各种织物组织的基础。 在三原组织的织物中,在其他条件(纱线的性质、线密度、 密度)相同的情况下。由于组织循环中的每根纱线只与另 一系统纱线纱线交织一次,因而组织循环纱线数(R)愈
在一个组织循环中,组织循环经纱数顺序是从左至右;组
织循环纬纱数顺序是从下至上。在绘制组织循环图时,一
般都以第一根经纱和第一根纬纱的相交处作为组织循环的 起始点。一般情况下,组织图用一个组织循环表示,或者 表示为组织循环的整数倍。
三、织物的纵横截面示意图
纵向截面示意图是表示沿着织物中某根经纱正中间将织物
相交的方格作为起始点。单起平纹、双起平纹。习惯上均
以经组织点作为起始点来平纹组织图。
在织造经密较小的平纹织物里,可采用两页综的顺穿法; 一般织造中等密度的平纹织物,如市布,采用两页复列式 综页飞穿法;在织经密很大的平纹织物,如细布和府绸, 可采用两页四列式综页,或四页复列式综页用双踏盘织造。
二、平纹组织的应用 平纹组织的经纬纱每间隔一根纱线就进行一次交织,因此 纱线在织物中的交织最频繁,屈曲最多,能使织物挺括、 坚牢,因此在织物中应用最为广泛。如棉织物中的细布、
机)。其横行数等于组织图中的纬纱根数。纹板图的画法
是:根据组织图中经纱穿入综片的次序依次按该经纱组织 点交错规律填入纹板图对应的纵行中。
在钉植纹钉时,考虑减少经纱开口张力及操作方便,应使
用机前部分的纹钉。 由于多臂龙头挂置纹板时花筒只有八个槽,所以花筒所挂 纹板数至少应为八块,不够时应使nRw是大于16的偶数。
织物组织与结构(PPT270页)

由上述所举各例知道穿综方法是多样的,要确定穿综方法 可从织物组织、经纱密度、经纱性质和操作几个方面综合 考虑。操作便利的穿综方法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少穿错 的可能性。
在实际生产中,有的工厂往往不用上述的方格法来描绘穿 综图,而是用文字加数字来表示。穿综方法可写成小花纹 织物,用4页综,穿法:1、2、3、4、3、2。又可写成用 8页综,穿法:1、2、3、4、5、6、7、8。
穿综的原则是:把浮沉交织规律相同的经纱一般穿入同一 页综片中,也可穿入不同综页(列)中,而不同交织规律 的经纱必须分穿在不同综页(列)内。穿综图至少画出其 不一个穿综循环。
现将常用的穿综方法分述于下。 1、顺穿法 这种方法是把一个组织循环中的各根经纱逐一地顺次穿在 每一页综片上,一个组织循环的经纱数(Rj)等于所需的 综片页数(Z)。此种方法的穿综循环经纱数(r)也与Rj、 Z相等,即Rj=Z=r。
四、纹板图
是控制综框运动规律的图解。它是多臂开口机构植纹钉的 依据。此种方法绘图方便、校对简捷,所以工厂(尤其是 色织厂)一般采用此法。
纹板图中每一纵行表示对应的一页(列)综片,其顺序是 自左向右,其纵行数等于综页(列)数。每一横行表示一 块纹板(单动式多臂织机)或一排纹钉孔(复列式多臂织 机)。其横行数等于组织图中的纬纱根数。纹板图的画法 是:根据组织图中经纱穿入综片的次序依次按该经纱组织 点交错规律填入纹板图对应的纵行中。
少。
二、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
1.组织图表示法 织物组织的经纬纱浮沉规律一般用组织图来表示。对于简 单的织物组织大多采用方格表示法。用来描绘织物组织的、 带有格子的纸称为意匠纸,其纵行格子表示经纱,横行格 子表示纬纱。在简单组织中,每个格子代表一个组织点 (浮点)。当组织点为经组织点时,应在格子内填满颜色 或标以其他符号。当组织点为纬组织点时,即为空白格子。
4开口机构

轮控制一页综框。
2.综框运动规律由凸轮外形曲线决定,不同的织物需用不同的凸 轮来织制,更换品种则需更换凸轮。
3.凸轮外形曲线一般由小半径到大半径、大半径到小半径、大半
径到大半径和小半径到小半径共四种不同弧段拼接而成。
凸轮外形与综框升降的关系:
织机主轴每回转一转,经纱开口一次,而踏盘每回转一转,则要开 口Rw次,完成一个梭口变化周期。所以
因此经纱同纬纱的交织规律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织物的经向组
织循环数可大到100 – 2000根。
提花开口机构可分为以下结构形式: 单动式提花开口机构 复动式提花开口机构 电子提花开口机构
提刀
机构组成: 纹板、阅读装置、提花装置、回综装置
纹板(card) 横针
(一)传统单动式提花开口机构
(single lift jacquard shedding) 单动式: 提花刀箱在主轴一转内上下往复运动一次, 形成一次梭口。
(2)综框联动式凸轮开口机构的优缺点:
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制造精度要求不高。 吊综皮带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伸长,必须周期性检查梭口位置。 踏综杆挂综处作圆弧摆动,综框在运动中前后晃动,经纱与综丝的 摩擦增多,引起断头。不适宜于高速运转,织机Vmax=230r/min。
上梁和吊综装置影响机台光线,不利于检查布面。
1 2 . . . . . . .
交叉点
1-6页综 7-12页综 后花筒穿综分布
1 2 . . . . . . .
双花筒机构原理
注意织布机有 左右手车之分
12
12
位移
3、常见的两种多臂开口机构
(1)复动式单花筒消极多臂开口机构
1)开口运动规律
第三章 织物

5. 按织物的结构分 二维织物、三维织物、涂层织物、复合层合织物。
纱 织 物:经、纬均采用纱纺织而成的面料,如纱卡、平布等。
全线织物:经纬均采用双股或多股线纺织而成的面料,如卡其、华达呢、
劳动布等。 半线织物:经、纬纱中一种为线,另一种为纱,如克罗丁、巧克丁等,他 们是采用经为股线,纬为纱纺织而成的面料。
按织物后整理工艺分
3. 按织物印染整 理加工工艺分
仿旧、磨毛、丝 光、折皱、模仿、 功能整理
纱线相互串套类织物
非织造织物
纤维成网固结
编结织物
组织结构 纱线相互垂直交 叉排列的正交结 构
性能特征 结构稳定,布面平整, 织物硬挺;悬垂时一般 不出现驰垂现象;弹性 不如针织物
应用 目前市场上80%的服装用 织物是机织物,主要有西 服、牛仔裤等
机织物
针织物
纱线相互圈套、 缠结的线圈结构
伸缩性、柔软性、多孔 服用:内衣、袜子、紧身 性、防皱性、成形的可 装、羊毛衫、泳装等;装 能性;脱散性、卷边性、 饰用:座椅套、窗纱、枕 勾丝与起毛、尺寸不稳 套、汽车内饰等;产业用: 定 人造血管等。
第 三 章
织 物
织物的分类 织物的结构与基本组织 织物的风格
教 学 内 容
织物的性能特点
织物的保养
第一节 织物的分类
织物的概念
–织物是由纺织纤维和纱线制成的、柔软而具有一定力
学性质和厚度的制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纺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