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组织教学

合集下载

织物组织与结构教学大纲

织物组织与结构教学大纲

《织物组织与结构》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011004202、课程中文名称:织物组织与结构3、课程英文名称:fabric weaves and structures4、课程适用层次:本科5、总学时:52学时6、理论学时:44学时7、实验学时:8学时第二章织物基本组织及织物本章主要介绍三原组织及其织物方面的知识。

包括三原组织的定义、作图方法、上机要点、组织应用等。

同时还介绍平均浮长的概念。

最后介绍织物分析的方法及步骤。

第一节平纹组织及其织物第二节斜纹组织及其织物第三节缎纹组织及其织物第四节平均浮长第五节织物分析第三章变化组织及其织物主要介绍平纹、斜纹及缎纹组织的变化组织的定义、特点、组织作图法和上机要点;组织的应用范围即对应织物品种。

另外介绍简单组织织物小样的设计与试织的方法及其要点。

第一节平纹变化组织包括经重平、纬重平和方平组织及其织物。

第二节斜纹变化组织第一节织物几何结构概述第二节织物紧度与织物几何结构相的关系第六章复杂组织及其织物主要介绍复杂组织的定义、分类和部分有特色的复杂组织的构图、设计要点。

第一节复杂组织的概念及分类第二节二重组织第三节双层组织及多层组织第四节毛巾组织第五节起毛组织13、执行大纲的几点说明:(1)先修课程:不要求(2)选修教材:顾平.《织物结构与设计学》.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3)主要参考书目:[1]蔡陛霞.《织物结构与设计》(第三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9月.[2]沈兰萍.《织物组织与纺织品的快速设计》.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3]区秋明.《小花纹织物设计》.纺织工业出版社.1998年11月.[4]陈秋水.《织物结构与设计》.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5]苏州大学.《织物组织与纹织学》.纺织工业出版社.1984年5月.[6]蒋高明编.《现代经编产品设计与工艺》.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12.。

基础+能力+创新--Tencel大提花织物开发性教学

基础+能力+创新--Tencel大提花织物开发性教学

好权, 治好权, 控好权, 才能从源头上消灭政府机关及其工作
人员腐败的萌芽。
参考 文献 :
监察委员会还要联办《 反腐报》专门披露和报道反腐信息。 , 通 过新闻媒体积极推进我国监督民主化、 公开化建设, 提高全民 反腐倡廉的信心和决心。 第五,强化系统内部监督部门的事前教育、事中督促功 能, 变事后查处为事前防范, 变被动为主动。不能因强调外部 监督而弱化或忽视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往往更容易, 便 , 更 更直接。应授权监督部门有权参加受监督部门的重大事项讨 论和决策,参与重大工程或活动的监理及被监督人员的任免 等等。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制国家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 它的核 心的定位是政府如何治权和如何控权。 只有依法行政, 才能授
基 础 + 能 力 + 创 新
— Tencel大提花织物开发性教学
郭秀丽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宁波 315000 ) 摘 要: 本文根据Tencel ( 天丝) 的性能特点, 阐述 了天丝 提花床上织物的生产工艺和织造过程, 如织物规格设计、 装造 设计、 织造工艺设计、 并给出了具体的工艺条件、 工艺参数。 关键词 : 大提花 织造 工艺 1.Tencel (天丝)纤维教学认知
为80- 85%0 整理工艺: 由于下机后的布面上还留有疵点和棉粒杂质 ,
组 循 和 吊 的 数, 取 织 环 把 数 倍 所以 20列),褥 行 =内 纱 目总 数 经
数/ 目板选用列数= 16492/20=825行每花 的 目 幅宽= 目板幅 = 板 宽/花数=312/6.5=48cm,每花目 板行数=每花幅宽x行密二 48x
38mm 51mm(适合棉纺、 中长型纺纱) , 60mm 80mm(适合毛纺
系统) 。 2.100%Tencel 40sx40s大提花家纺织物设计 2.1 教学基础 原料: 经纬全Tencel (天丝) , 纱支:40sx40s , 密度: 140x100

织物组织与结构教学大纲

织物组织与结构教学大纲

织物组织与结构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1.了解织物组织与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掌握织物组织与结构的形成原理和方法;3.能够分析织物组织与结构对织物性能的影响;4.培养学生对织物组织与结构的观察和分析能力;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织物组织的概念及分类(1)织物组织的定义;(2)织物组织的分类:平织、斜纹、提花、麻花、针织等;(3)不同织物组织的特点和应用。

2.织物结构的形成原理和方法(1)织物结构的形成原理:经纬纱线的交织;(2)织物结构的形成方法:经编、纬编和全排织等;(3)不同结构方法对织物品质的影响。

3.织物组织与结构对织物性能的影响(1)织物组织与结构对强度和耐磨性的影响;(2)织物组织与结构对透气性和保暖性的影响;(3)织物组织与结构对光泽和手感的影响;(4)织物组织与结构对色彩和图案的影响。

4.织物组织与结构的观察与分析(1)织物组织与结构的观察方法;(2)织物组织与结构的分析方法;(3)织物组织与结构的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5.织物组织与结构的实践操作(1)平织和斜纹织物的织造制样实践;(2)经编和纬编织物的编织制样实践;(3)针织织物的编织制样实践;(4)提花和麻花织物的织造制样实践。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详细介绍织物组织与结构的相关概念、原理和方法;2.实验操作法:通过实验室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进行织物组织与结构的制样实验,并进行观察和分析;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共同探讨并解决织物组织与结构实验中的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织物组织与结构的实际应用情况和实验操作过程。

四、教学评价1.课堂小测:通过课堂小测测验学生对课上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2.实验报告:对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进行评价;3.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织物组织与结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期末考试:对学生综合掌握的程度进行考核。

《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标准

《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标准

《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织物结构与设计设计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纺织品检测与贸易专业1.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能够全面的培养学生具备行业企业需求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个人能力,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课程。

本课程在广泛的社会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纺织品生产工艺设计、纺织产品研发等职业岗位的需要,重点开设机织物设计基础知识、白织物设计与试织、面料分析、色织物设计与试织、复杂织物设计与试织、起绒织物设计与试织、新产品设计与试织等七个项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学会机织物分析、织物规格、织物组织、上机工艺、设计方法等相关知识,进行小样试织等操作技能,并在“教、学、做”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产品研发能力、创新意识及职业素养,达到纺织面料设计师四级职业技能能力。

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织造生产工艺设计、纺织产品设计与开发、纺织品营销等岗位的工作。

本课程是建立在《纺织材料》、《机织工艺与设备》等课程的基础上,并为学习《纺织新产品开发》等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本课程建议总学时为120,学分为3。

2.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描述纺织品设计人员根据销售部门接的订单,按照客户提供样布或客户某种织物规格要求,分析样布确定织物规格、用纱情况、织物组织,设计织造上机工艺。

织物设计以小组或独立工作形式,使用计算机、织物CAD、专用工具(穿综钩、插筘刀和意匠纸)和通用工具(计算器、各种采色铅笔)、各种纱线,参阅材料、纺织品设计手册、国家标准等各种参考资料,按照织物标准和客户要求计算织物规格,确定织物参数,绘制上机图,并进行小样试织、或小批量(500M以下)试织。

试织过程中做好相关试验并记录,试验尽量做全,数据要保持准确性,以便跟踪改进质量。

试织后的小样交客户确认,始终保持工作岗位的整洁,并对记录和设计文件存档,自觉保持安全作业及技术安全保密工作要求。

3.课程目标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及同学指导协助下或借助参考教材、织物工艺设计手册和相关资料,分析产品样品,制定计算织物规格,织物参数,绘制上机图,并进行小样试织等工作的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述计划并检查反馈。

第一章织物组织与织物上机图

第一章织物组织与织物上机图

第一章织物组织与织物上机图教学目标与要求:1、让学生掌握织物组织的基本概念;2、让学生掌握什么是织物的上机图及上机图的构成与布局;3、掌握穿综方法及原则;4、掌握穿入数如何在穿筘图中表示方法;5、掌握纹板图的含义及其绘图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织物组织的形成及其组织表示方法一、织物的形成二、织物组织与组织循环织物交织示意图如下:平纹组织2/1 斜纹组织图1-1 织物交织(结构图和剖面图)1.织物组织:在织物中经、纬相互浮沉交织的规律,称为织物组织。

1)交错:如图所示经(纬)纱由浮到沉、或由沉到浮,我们称之为交错。

2)交织:经(纬)纱由沉到浮,再由浮到沉;或者由浮到沉,再由沉到浮的过程我们称之为交织2、组织点(浮点):把经纬纱线相交处,称为组织点。

1)经组织点(经浮点):经纱浮在纬纱上,2)纬组织点(纬浮点):纬纱浮在经纱上3、组织循环(完全组织):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的浮沉交织规律达到循环时,称为一个组织循环。

用R 表示。

1)经循环数:构成一个组织循环的经纱数,称为经循环数。

用R j表示。

2)纬循环数:构成一个组织循环的纬纱数,称为纬循环数。

用R w 表示。

4、经面组织:织物组织中,经组织点多于纬组织点的,称为经面组织。

5、纬面组织:织物组织中,纬组织点多于经组织点的,称为纬面组织。

6、同面组织:织物组织中,经组织点等于纬组织点的,称为同面组织。

三、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1、方格法:1)意匠纸:带有格子的纸,其中的横行代表纬纱,纵行代表经纱。

一般习惯上将经纱填绘符号来表示(○、×、■、●、▲等),纬组织点为空白格。

利用交织示意图与组织图示意讲解组织图:绘组织图注意的问题:画组织图以前先画范围和边框,标出经纬纱序号,再画组织点。

2、分式表示法适用于较简单的织物,分子表示每根经纱上的经组织点,分母表示每根经纱上的纬组织点。

四、织物的纵横截面示意图(如图1-1中所示)1、纵向截面示意图:表示沿织物的中某根经纱正中间切断,再将断面翻转900后的剖面视图。

常见的机织物组织 平纹 斜纹 缎纹PPT教学课件

常见的机织物组织 平纹  斜纹  缎纹PPT教学课件

3
平纹 组织-概念
平纹组织是指纺织品在织造时采用的织法组 织结构。 分为:梭织平纹组织和针织平纹 组织二大类。 平纹组织 平纹组织是纺织品的基本结构组织,也是最 古老传统的织法。

4
平纹组织 - 梭织平纹

经纱和纬纱以一上一下的规律交织的织物组织,是三 原组织中最简单的一种。 梭织平纹组织 平纹组织由两根经纱和两根纬纱构成一个组织循环,用 分式"1/1"来表示(图1中“塦”范围内为一个组织循 环)。平纹组织的织物正反面外观相同,经、纬纱之 间交织点最多。应用极为广泛,如棉织物中的平布和 府绸;毛织物中的凡立丁,丝织物中的塔夫绸,麻织 物中的夏布,以及工业和国防用的织物等。 平纹 组织织物中的经、纬纱采用不同原料、纱号(支)、拈 度、拈向、色泽、经纬纱密度和改变每筘穿入经纱根 数等,能使织物获得各种不同的外观效应,再经过不 同的后整理工艺便形成各种花色品种,如细经粗纬的绨, 强拈丝制成的乔其纱,不同拈向纱制成的隐条隐格织 物以及采用不同经纱张力织成的条状泡泡纱等。以平 纹组织为基础,沿经或纬向或同时沿经、纬两个方向 延长组织点,使组织循环扩大,能演化出许多平纹变化 组织,如经重平、纬重平和方平组织。用这些组织可织 制多种织物,如用 纬重平组织织制的麻纱(图2),用 方平组织织制的板司呢
7
雪纺的纤维面 料
???
8
雪纺的纤维面料来自雪纺:轻薄的半透明真丝或人造纤维面料。 垂感好,在制作礼服、希腊式婚纱及带有飘 逸感觉的款式时常用该面料 塔夫绸:有光泽的带褶皱纤维面料,非常适合 特别褶皱的婚纱。在设计需要独特光泽的款 式时常用此类面料
9
无纺织布的类型

以纺织纤维为原料经过粘 合、熔合或其他化学、机 械方法加工而成的纺织品。 这种纺织品不经传统的纺 纱、机织或针织的工艺过 程,也称无纺布、不织布。

“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容更加系统和全面 , 能适应新形势下社会 和企业发展 的需 要 。“ 物结 构与设 计” 程 同时也 是一 门实 践性 织 课 较强 的专业 课 程 , 须 重 视 理 论 课 的实 践 教 学 环 节 。 必 通过 开设织 物样 品分 析试 验 , 样 设计 与 试织 , 小 以及综
合 性设 计 的实 验教学 , 使学 生 动手 能力 、 析 能力 与解 分
了纺织 品开 发 的最新研 究 成果 。 比如教 材在 斜纹 变 化
2 1 运用 现代化教 学手段 .
针对这 门课 程 特点 , 论 教 学 中 主要 采 用 课 堂讲 理 授及板 书教学 、 媒 体 课 件演 示 教 学 和 录 像教 学 等多 多
种 教学手 段 , 较好地 弥补 了传统 教学 方 法 的不 足 , 提高 了教学效 果 , 化 了课 堂教 学结 构 , 强 了教 与学 的互 优 增
势下 “ 织物 结构 与设计 ” 为一 门发展 迅速 和应 用性 强 作 的课程 , 紧密 围绕社 会需 求 进行 教学 , 时更 新 教学 需 及 内容 , 灵活 运 用 教 学 方 法[ 。在 课 程 教 学过 程 中应 处 1 ] 理 好传 授 知识 和培养 能力 的关 系 , 既要 强 调基 本理 论 、
容 与要求 的 不 同, 取 不 同 的 教 学 手 段 , 到 优 势 互 采 做
补。
课 程 教 材讲 解 了织 物 组 织 的基 础 理 论 , 录 了经 收 典 的各类组 织及 它们 的应 用情 况 。教材 编 写小 组在 新 的形势 下根据 纺织 技 术 发 展 及 时更 新 了教 学 内容 , 引 人 了本课 程 领域 中的新 工艺 和新 方 法 , 不断 充实 、 映 反
物设 计部分 不仅 介 绍 了织 物设 计 的 内容 和方 法 , 讲 并 述 了棉型 、 毛型 、 型 、 麻 丝型织 物设 计 等知 识 , 使课 程 内

幼儿园大班手工艺术:刺绣教案 幼儿园手工教案

幼儿园大班手工艺术:刺绣教案 幼儿园手工教案

幼儿园大班手工艺术:刺绣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刺绣的兴趣,提升他们的手工艺术水平。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通过刺绣的教学,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致的品质。

二、教具准备1. 绣线、针、织物2. 裁纸、剪刀3. 彩色毛线、彩色布料4. 刺绣图案5. 刺绣架、布料固定夹6. 教师制作好的刺绣范例三、教学内容1. 布料的准备:教师准备好需要用来刺绣的布料,并用布料固定夹固定在刺绣架上。

2. 线的选择:教师向幼儿们介绍用于刺绣的绣线,讲解绣线的选择和搭配。

3. 刺绣图案的选择:教师向幼儿展示不同的刺绣图案,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开始刺绣。

4. 刺绣的基本操作:教师向幼儿们介绍刺绣的基本操作,如插针、打结、缝线等。

并逐步引导幼儿们进行练习。

5. 刺绣范例的示范:教师向幼儿们展示刺绣范例,让他们了解刺绣的效果并有一个参考。

6. 指导和纠正:教师在幼儿刺绣过程中给予指导和纠正,帮助幼儿们克服困难,提高刺绣质量。

7. 创作时间: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刺绣作品。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实际示范给予幼儿们直观的刺绣技巧和效果。

2. 引导法:教师通过引导和提问的方式启发幼儿们兴趣和想象,激发其创造力。

3. 体验法:允许幼儿们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刺绣的乐趣和成就感。

4. 激励法:及时给予幼儿们肯定和鼓励,在他们刺绣过程中建立信心和兴趣。

五、教学过程1. 教师向幼儿们介绍刺绣的由来和意义,并激发他们的兴趣。

2. 教师进行刺绣的基本示范,引导幼儿们感受刺绣的魅力。

3. 让幼儿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刺绣图案,并进行刺绣准备。

4. 教师指导幼儿们进行刺绣,注意细节和技巧。

5. 鼓励幼儿们克服困难,完成自己的刺绣作品。

六、教学评价教师对幼儿的刺绣作品进行评价,重在肯定和激励,提出建议和改进方案。

让幼儿们在评价中感受到成就感和进步,增强创作的自信心。

七、延伸活动1. 刺绣作品展:让幼儿们互相欣赏交流刺绣作品,增进友谊和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经组织点/纬组织点 2.Rj Rw 3.经面组织、纬面组织、 同面组织 4.飞数
➢ 思考:是什么组织(经面、纬 面、同面)?Rj=?
➢ 飞数
飞数: 同一系统相邻两根纱线相应经(纬)组织点之间相距的组织点数。 用符号S表示,经飞为Sj,纬飞为Sw,
对于经纱,飞数向上为正,记为(+ Sj),飞数向下为负,记为(- Sj) 对于纬纱,飞数向右为正,记为(+ Sw),飞数向左为负,记为(- Sw)
织物 组织
➢ 温故知识
1.从纤维到织物的织造过程是怎样的?
纤维
纺纱
纱线
织造
织物
2.纺棉纱的过程用五个字概括是?
清(开清棉)钢(梳理)并(并条)粗(粗纱)细(细纱)
3.棉纺织造的过程用五个字概括是?
络(络筒)整(整经)浆(浆纱)穿(穿结经)织(织造)
➢ 本节学习目标:
1.掌握关于织物组织的基本概念 (经组织点/纬组织点、 Rj/Rw 、经面组织/纬 面组织/同面组织、飞数Sj/Sw )
`2.能根据ຫໍສະໝຸດ 织图,得到织物组织基本数据➢ 织物组织概述:
1、织物组织 :机织物中,经纬纱相互交错或彼此沉浮的规律。 2、组织点 :经纱与纬纱的交叉点,称为组织点。
经 组 织 点 ( 或 经 浮点 ) 经纱浮于纬纱之上的点 纬 组 织 点 ( 或 纬 浮点 ) 纬纱浮于经纱之上的点
C A
D B
➢组织循环概述
1、组织循环 :当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的排列顺序在织物中达到重复的最小 单元,称为一个组织循环或一个完全组织。 2、经纱循环数/完全经纱数:构成一个组织循环的经纱根数;用Rj表示。 3 、 纬纱循环数/完全纬纱数:构成一个组织循环的纬纱根数;用Rw表示。
6
5 4 3 2 1
12345 6
➢ 思考: 图中最小单元需几根经纱几根纬纱?
➢ 思考:如图示,其经组织点 的经飞数是多少?纬飞数又 是多少?
Sj=3 Sw=2
如图其Sj=? Sw=? Rj=?是什 么组织?
Sj=1 Sw=1 Rj=4 是同面组织。
如图,在10*10的意匠图上, 其Sj=? Sw=? Rj=?是什么组 织?
Sj=7 Sw=3 Rj=10 是纬面组织。
➢ 本节小结
➢ 组织图概述:
结构图:表示织物中经纬纱交织规律的示意图。 组织图((意 匠 图):用意匠纸(方格图)来描绘织物组织的图。
➢ 原组织
原组织: 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通常又称三原组织。 经面(纬面)组织:经组织点(纬组织点)占优势 同面组织:经组织点与纬组织点数量相等。 经纬组织按组织点数目划分,可分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