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重点难点

《认识人民币》重点难点

《认识人民币》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认识人民币》教学目标是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还是有的,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已经有了相应的知识经验。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人民币都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认识的面值,并能从人民币中找出识别的信息,但是缺乏对人民币清晰、系统的认识,对人民币的附加价值缺乏了解。在另一个班试教时就发现,孩子们虽然都认识人民币,但对其各种面值之间的联系、大小关系都不甚了解,甚至有孩子说5张2角的人民币可以换一个1分钱的硬币。因此在后来修改时,我有意识的将元、角、分的十进制关系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 孩子们大多都有购买的经验,但是支付方式和购买方案欠灵活,因此采用了课本上做一做的习题,1元可以买什么东西?商品有1元的冰棒、5角的作业本、1角的扣子。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自己寻求答案,想出多种购买的方案,

可以只买一种商品,也可以两种或多种商品,在思考中进一步体验到人民币在生活中重要性。 一整课上下来,我自己感觉孩子们学得很开心,本来就是生活中常见的经常接触的东西,学起来很有劲,认识人民币和换钱游戏的环节都积极踊跃的参与。但是从随堂的练习中来看,我对新版、旧版人民币的认识这一块还是把握不够。教材是2019年编写的,那个时候市面上大多流行的是第四套人民币,而到如今第四套已经渐渐淡出人们视野了,特别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第五套人民币大多都能从生活中认识,这堂课只是把知识系统化清晰化;而第四套人民币对他们可以说是一种新的知识点。但是书上的习题大多已第四套人民币为主,孩子们纷纷说看不清楚。其实在认识人民币一环节,我就将同样面值的第五套人民币和第四套人民币就出示在一起,我的本意是这样孩子们就可以两种版本的人民币联系在一起了。

人民币教学反思

反思一:人民币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为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重点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和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学生虽然见到过人民币,但是并不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的换算应用是本课的难点。 首先,教学认识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对人民币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于是我设计提问你们认识人民币吗,学生都很自豪地表现自己,回答认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不过,并不是每个孩子、每张人民币都认识,所以在开展认一认活动时,我逐个出示每张人民币,让学生认一认它们各是多少,并说说辨认的方法,加深他们的印象,既而总结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第二,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我引用教材中的情境,提出:1元钱,小明付10角可以吗?学生同桌讨论结果,合作交流。继续使用情境,利用情境中的营业员阿姨给出结果:10角就是1元,使学生明确1元=10角,元、角之间的进率。角和分的进率采用让学生猜的形式,学生受到元与角的启发,不难猜出,然后带着全班同学一起数一数,明确1角=10分。针对这一难点,我将教材中的试一试情境化,老师手上有一张1元,可以和你换几张5角呢?如果老师要和你全部换2角的,几张2角才是1元?学生在解决换钱的问题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元、角、分进率的理解与掌握,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 第三,综合练习力求扎实而不乏拓展,有层次而不乏应用性。想想做做4。这一题提供了4种文具的价格,引导学生思考购物时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有利于学生积累购物的经验,进一步体会1元的实际价值。 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问题:(1)1元钱买1枝铅笔应找回多少钱?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体会购物的一般过程,进一步提出如果让你用1元钱买一件文具,你想买什么?怎样买?让学生说一说。(2)1元钱可以买哪几件物品?着重强调是哪几件,让学生同桌交流交流,说一说。也可以进一步深化,提问1元钱能不能买2枝铅笔?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经过认钱,拿钱,付钱,购物等实践活动,当发现付出的钱币与兑现的钱币相等时,他们就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增加成功感。假如有所差错,他们就会自己查找原因。 如此设计,不仅注重学生认知上的需求,更重视学生学习情感上的满足,使学生心中充满激动与挑战,获得内心的充实和满足。 反思二:人民币教学反思 一、研究学生知识经验水平是教师教学的起点。 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特别是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时,教师更应该先对学生在生活在对这些知识了解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样的实际经验可以借用做一个细致的思考。 比如在设计这一节认识大面额人民币时,由于考虑到我班学生家长大多数是在自由市场买菜

幼儿园教案 《认识人民币》

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其颜色、图案、种类及用途;能熟练、准确地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等。 3、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从小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通过活动对幼儿渗透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100元、50元、20元、10元等八种不同面值的纸币和1元、1角的硬币,了解它们的颜色、图案。 2、难点:练习正确使用人民币,购买家乡特产,。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幼儿人民币学具若干套、压岁包一个。 五、课时安排: 共两课时(本节为第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安静律动《请你像我这样做》。 2、谈话,揭题。 (师出示压岁包)小朋友们,请猜一猜这是什么?我们再来一起看看里面有什么?这么多的钱、钞票,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人民币”。 3、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并引导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人民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什么情况下用到它?你能说出它们是多少吗? 师小结:看数字可以判断人民币的面值,其实在我的数学奇妙屋里还有很多的方法,快跟我来一起看看吧! 4、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其颜色、图案及种类。 ①、认识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正面、背面图案、颜色及数字。 100 元红色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人民大会堂 50 元绿色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布达拉宫 20 元棕色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桂林山水

10 元蓝黑色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长江三峡 5 元紫色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泰山 1 元橄榄绿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西湖 5 角紫色正面:国徽苗族壮族人物头像 背面:国徽 1 角棕色正面:高山族满族人物头像 背面:国徽 ②、了解人民币的种类。 长方形,像纸张一样的人民币叫纸币;圆圆的、硬硬的、金属材料做成的叫硬币。 ③、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 5、游戏:看谁说得快又准。 师手里拿着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从中随便抽出一张,让幼儿快速、准确地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以下是关于《认识人民币》单元教学反思,仅供参考! 这一周多主要让孩子认识了人民币,没想到会这么困难!累的我嗓子都快不出音了,孩子还是晕晕乎乎的!好郁闷! 《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能正确、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进行合理、灵活地思考;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正确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关信息;能正确地解决购物时常见的问题…… 要完成上述这些目标,是要依赖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人民币”,我觉得学生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所以在上本单元之前,以为会非常容易的,还曾想着压缩课时,但是开始之后,我才发现一切根本不是我所想的那样,原本3个课时的课,我足足用了一个星期,又复习了2天,直到今天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迷迷糊糊。 这让我思考了许久,怎么会这样呢?《人民币的认识》学生掌握起来难度很大,每次教学总感觉效果不理想,在三年前的教学中早就领教过它的“看似容易实则很难”,所以

在课前我充分进行了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力求帮助孩子们轻松掌握本节课知识,觉得准备的比较充分了,但是上完课我还是感到不满意。 再次反思,发现根源可能在以下几方面: 1、教材与生活的脱节: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本以为那样可以更直观的让学生看到人民币。但由于我的疏忽,书上或练习题中的人民币有些是旧版的,而学生现在用的几乎是新版的人民币,所以对于旧版的不是很了解,当然我也准备了有关5套人民币的知识,可是只是匆匆认识,毕竟不是孩子们每天所见的,可效果不是很好,遇到旧版人民币的图时大多学生不认识,尤其是现在几乎不用的2元钱。还有孩子们年龄小,平时接触人民币机会少,他们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可能只限于收几百元压岁钱,绝大部分还是家长保管,平时家长很少让孩子自己去买物品,偶尔买的也多限于一两元的小东西,接触较多的是5角和1元,其他的几乎很少接触,所以他们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难度,更不用说兑换人民币和买卖物品的计算,他们掌握起来更困难。 2、学具的缺乏使得学习成为纸上谈兵:考虑种种因素,害怕让学生带人民币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没有让孩子们带学具,致使学习这部分知识成了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操作,完全是靠想象完成,效果当然不理想。

《认识人民币》公开课教案

庐山路小学王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知道1元二10角,1角 =10 分。 2 .通过猜钱和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类物品若干(标上不同的价格)。 每组一个钱篮(内装1 角、2 角、5 角、1 元面值的人民币)。生准备-5 元至一 分的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猜猜他是谁》 二、情景引入,揭示和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看学生照片,引出买东西要用到“钱” ,钱在中国还叫“人民币” ,板书课题,生读课 题。 三、师生互动,合作学习 (一)、认识人民币 1 、学生全班交流:孩子们都认识哪些人民币啊?通过交流,使全班孩子对人民币有一个 初步的认识:钱上有图案、颜色、花纹 2、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出人民币上有“国徽” ,对孩子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合理用钱的教育。

3、猜猜我手上的人民币是多少钱?老师带着孩子逐步认识人民币上颜色、中国人民银行、数字、汉 字,从而体会到认识人民币要找到主要特征。 4、按照上面的方法依次认识:5 元、2 元、一元、5 角、1 角、5 分、2 分、1 分、6 角、8 元、 一元5 角。在认识2 元时,看它的的背面,了解如果从人民币的背面来看,该怎么看?并对2 元和2 角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人民币上不是有2 就是2 元。认识6角和8 元时,让孩子对人民币能进行简单的计算。然后得到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并对人民币按照质地不同分为“纸币”和“硬币” 。 5、认识盲文 (二)、买橡皮擦,学习“元” 、“角”、“分” 1、出示橡皮擦和橡皮擦的标价签,认识商品的标价签,看得懂标价签的信息,知道商品 卖多少钱。 2、小组活动: (1)请组长一张一张地拿出来,带着大家认识这些人民币。 (2)然后小组内商量:要买这个一元钱的橡皮擦,应该怎样付钱?关键是,怎么让你们小组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拿到合适的钱。 3、学生汇报,老师把4 种卖法都贴在黑板上。 (1 )用1 元钱 (2 )5 个2 角 (3 )2 个5 角 (4 )10 个一角提问:他用的是一元钱买到橡皮擦的,但那三个小朋友用的是10 角钱,为什么也能 买到 了这个一元钱的橡皮擦?从而使孩子认识到一元=10 角,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观察老师一元钱的拿法。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黎家勇 一年级同学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本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概念的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并了解元与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1.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 我个人认为本课的重点就应该是让学生能够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能够会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灵活应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付钱、找钱、换钱能实际问题。而这些本领的获得更多的需要学生自己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 所以在上课时,我采取了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来认识人民币。因为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学生并非是一张白纸,因为这是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我是先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对人民币有哪些认识。通过交流了解到其实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有的甚至已经知道1元就是10角。在此基础上我就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来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而课本上的“1元”

面值的人民币现在市面上已经很少了,我就让学生看了一下,了解了一下,更多的是让学生来介绍市面上流通较多的版本。学生介绍的很好,不仅能说出看到人民币上的数字和单位可以看出它的面值,还能说出为了防伪上面还有水印,还可以怎样来识别真币和假币等等。 学生在介绍的时候很积极主动,尽管他们介绍的内容有的甚至与本课无关,但是内容很全面,有的甚至是我都还不了解的,让学生来唱主角,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体现了教学相长。 2.可以发挥小组活动的优势,解决问题。 做一做中有一个练习是给学生3种人民币,问学生拿出5角,可以怎样拿?这道题的方法不止一种,而学生往往不容易找全,更容易把5角换成5个1角和几个2角,不明白题目的意思,我想,如果在这里我就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和同桌交流,最后到4人小组里说一说,那样效果会好一些的,让学生逐步找到最全的方法。先自己思考是让学生养成一种独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在自己有了一定的思考之后,再和其他同学交流,可以比较自己的答案和别人不同的地方,获得更多的方法,以开拓自己的思路。最后全班总结交流,得到最完全的拿法。 对于这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丰富了课堂活动的形式,也能起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

一年级认识人民币知识分享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内容: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单元教法学法:探究法。 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 认识人币………………………………………………………2课时 简单的计算……………………………………………………2课时 第五单元第一课时认识人民币 教学内容:义务教材第46页的第例1----------例2(认识人民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过程语方法: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 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法学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课件,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人民币,同学们知道什么是人民币吗?说一说什么是人民币。人民币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人民币 (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 (2)、操作初认人民币 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谁认得多(学生活动)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马桥完小姜钦林 任何经历都是一种积累,积累的越多,人就越成熟;经历的越多,生命就越有厚度。但你不要畏惧经历中的困难,它似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正如本次我主动要求上交流课,一直以为只有经验丰富的老师才有资格上并且上好,但我向上岗不久的自己发出了挑战,我认为我也可以上,并且上的不差劲,于是一场“战役”的准备,悄然而至。 解读教材、教参是第一步,第二步是网上查阅各相关优秀案例以及视频,第三步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的教学环节,第四步是试讲,请经验丰富的老师给与指导和建议,第五步反复修改确定方案,第六步正式上课。看似小小的几个环节,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现在我主要谈谈实际教学及各环节反思: 片段一: 一、谜语引入 为了激趣,我请孩子们帮忙猜谜语。“孩子们喜欢才谜语吗,老师被这个谜语难倒了,你们能帮帮我吗?”“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买书买笔都要用到它”,由此引出“钱”。 T:谢谢孩子们帮老师解决一个大问题。买东西需要钱,要使用钱,我们首先得认识钱,我们中国的钱叫什么呢? Ss:人民币。 T:你们对人民币有多少了解呢,这节课咱们一起来学习“认识

人民币”(板书课题)。 评析:这个环节,个人觉得用谜语引入比较恰当,如果出示实物,标价格,由此引出“钱”也是可以的。本环节,小小一个谜语,直接引出主题。因为谜语简单,学生易猜中。 二:认识元、角、分人民币 片段二: T:孩子们请看,老师这里有两种人民币,他们的面值是多大,分别是什么币? Ss:1元、硬币。 T:另外一种纸质的叫“纸币”。你是怎么知道它是1元的呢? S:上边有“1”和“元”字,所以是1元。 T:孩子们真聪明,认识1元。你还认识手里的其他人民币吗? 学生活动,相互认识手里的人民币。 T:我请认的最认真的小朋友来为大家介绍,它认识的人民币。 S:这是1元,上边有个数字“1”和“元”,所以是1元;这是5元,上边有个数字5和元,所以是5元;这是10元……大家跟着我一起读;这是1角……;这是1分……大家跟着我一起读。(师帮助学生认读,给与适当补充认识人民币上的标识和指导)。 T:谢谢这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他所认识的人民币,谢谢你,奖励你一朵红花。如果按照刚才认识人民币的方法,我们可以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Ss:元、角、分。

认识人民币(1)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第53页的内容。 “认识人民币”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掌握100以内数的知识的基础上认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后面的学习,尤其是小数的学习作铺垫。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掌握辨别人民币的基本方法,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会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2.初步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广泛作用,了解简单的货币文化,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之间的进率。 难点: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教学策略:一年级的学生爱玩、好动、好奇心强,并且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愉快教学法,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分一分、换一换、说一说,以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人民币”、卡片、磁性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自己买过东西吗?谁来说说你买过什么东西? 哟,同学们买过的东西可真多!有吃的、有玩的…… 那买东西需要用到什么? 对呀,我们的吃、穿、住、行都要用到钱,所以说钱的用处非常大。 2.介绍人民币。 我们用的钱叫人民币,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的,我们要爱惜它,不能乱折乱画。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好吗? (出示课题:认识人民币)请把课题响亮地读一遍。(嗯,读得真好!)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联系学生买东西的经历,让他们说说买东西需要用到什么,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引出课题,并趁势介绍人民币,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人民币。 1.认识人民币。 (1)大家都认识这些人民币吗?谁来认认?先看这张? (2)说说你是怎么识别这些人民币的?(说得多好,表扬他们) (3)小结:是的。每种人民币上的汉字、数字、颜色、图案都不一样,我们可以从人民币上的汉字、数字、颜色、图案可以识别这些人民币。 2.刚才认识了人民币的面值,现在请看老师出示的人民币,说说共是多少钱。看谁的眼睛最厉害。 (设计意图:通过认币活动,激发了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心理需求,在动口动手的过程中初步感知人民币的不同面额及辨别方法。) (二)对人民币分类。 1.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些人民币。接下来,我们给它们进行分类,好吗?(1)先想一想,你想怎样分?

《认识1元及1元以内的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1元及1元以内的人民币》教学反思 常熟市莫城中心小学翁晓娜 2016年4月“认识人民币”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有一定的直接经验,但这个经验都是零散的。记得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影响学生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特别是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时,教师更应该先对学生在生活中对这些知识了解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样的实际经验可以借用做一个细致的思考。基于这样的理念,备课时我考虑到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家长一般不放心小孩独自出门,因此他们独立购物的机会较少。虽然学生对认识人民币有一定的基础,但对如何合理使用缺乏经验。针对以上分析,在教学前,我又利用家长接孩子的时机,先询问家长,孩子对人民币的认识情况,还找了不同程度的孩子进行调查。结果不仅证明了我的分析是正确的,还发现多数学生在买东西时付几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比较难。就这样,我确定了自己教学的重难点,多处创设了良好的购物环境,让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认识并使用人民币。实践证明这样的安排是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是准确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没有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估计不足而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倦怠情绪。只有在要跳起来摘果子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才能得到有效的激发,也只有在跳起来能摘到果子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效果的、有意义的。 这节课上下来,感觉还不错。把成功之处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1、师生之间关系是平等的。这节课我与学生进行了很好的互动,让他们来说来讲,让他们在课堂上当小老师,给了他们很大的自主空间。 2、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来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知识。如本节课,把人民币以多媒体形式出现,使学生在较清晰地看到它们的面值与样式的同时,初步感知人民币的表象,为下面的具体探究与辩识作铺垫。让学生自己看真实的人民币,架设了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桥梁。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较好地认识了各种小面值人民币的特征。接下来是灌输爱护人民币的思想,这是每位公民的责任与义务。从小教育小学生养成对人民币的尊重,养成合理用钱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适度的引导与发散,使学生很好的联系生

新人教版认识人民币教案及反思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例例4 (认识人民币) 完成相应地做一做及和P55:1、2题 教学要求: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地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地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 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地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地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地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一套常用地面额地人民币(不同版本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CAI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地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CAI演示) (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 (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2、认识人民币 (1)、师:中国地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 (2)、操作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地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谁认得多(学生活动) a: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 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纸做地钱币是纸币,金属做地人民币叫硬币 (3)再认人民币 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地纸币,把你地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 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处是什么所以它们地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地单位是什么(学生口答) 师:人民币地单位有元、角、分.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 师:识别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地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观察1元、5角硬币正面,它们有相同地标记是什么 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地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地,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小游戏: (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地人民币 (2)我说面值,你举起起相应地面值 (3)我说颜色,你来回答 4、元、角、分地关系 师:蓝猫想让大家看一个小片段,看完后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观看CAI课件:元、角、分之间地兑换关系) 师:看完了这个片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元=10角1角=10分) 问:你知道1元=()分吗 (可以小组讨论后再回答) 想一想: 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2元可以换几个1元,几个5角,几个2角,几个1角 5、电脑出示第49页地例4,让学生口答 三、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第53页地第一题

认识人民币反思

教学反思-------《-认识人民币》 响石镇中心校罗安彬孩子们对人民币接触过,应该说是熟悉的,所以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首先我用电子白板出示了人民币,问,他们认不认识钱,他们都异口同声的回答,认识。然后再问你们仔细观察够吗?教室里鸦雀无声。于是引导他们认真仔细观察人民币,使学生能够迅速、准确地辨认出各中面值的人民币。在学生学会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尝试把人民币分类。 这节课我把重点放在人民币的换算上,这部分内容是比较难理解的,所以我创设了学生兑换人民币的游戏。(人民币的兑换就是不同的付钱方法,如拿1元,有些学生没有1张1元时,可以想办法用5角或2角的凑齐1元。同样1角的付钱方法也是运用兑换人民币的游戏)。从而使学生知道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理解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摆钱。巩固了1元=10角1角=10分。 然后创设了小组购物活动,让学生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购物,学会自己付钱。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也高涨。 这节课我把重点放在人民币的换算上,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设计了看钱、认钱、、换钱、摆钱、购物等活动,让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自己寻求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同事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整个活动中,让学生畅所欲言,对于每个学生的回答,都给以热情鼓励或表扬,“你真棒!”“你们真了不起!”等充满激情的话语,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兴趣浓厚。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收获很大。首先,作为一位老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读懂教材,备教材、备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探索。放手让学生去想去学;其次,多用现代教学媒体,使课堂生动形象;其次,关注每一位学生,对学生提问或回答都要给以正面的评价或引导性的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积极性,求知欲。 2013年4月25日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反思类型可有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等, 反思方法可有行动研究法、比较法、总结法、对话法、录相法、档案袋法等等,下面以的范文为例,为大家展开介绍。 认识人民币一课是第五单元的一节课,主要目的是要学生认 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学生都见过人民币,根据学生的生活 实际,所以我把认识的重点定在人民币的换算上,这部分内容是 比较难理解的,教材中人民币的兑换是用文字题方式出现的,而 我则把它容入学生的购物活动中,其实人民币的兑换就是不同的方法付钱,如拿1元,有些学生没有1张1元时,可以想办法用5角或2角的凑齐1元,先学会小面额的,由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新《课标》指 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 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 重要方式。在本节课中,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设计了看钱、摸钱、认钱、比钱、换钱、取钱、购物等活动,让学 生以小主人的身份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鼓励学生自己寻求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而教师始终是

个合作者和引导者、 质疑解难者,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 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自学重点的出示方式可以多样, 如小黑板、幻灯片等,要让 每一位学生都清楚地知道。另外,课文的中心思想, 不能在自学 重点中出示,而应该是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自学方法, 个人自学、 小组交流和集体交流之后,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所感悟到的, 其感受则因人而异。 的话语,营造了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兴趣浓厚, 生满脑子的“为什么”,所以, 在本节课的最后一环节,我为学 生创造机会,进行质疑问难,使学生的探索活动进入更深的境界, 也许有的问题是老师都解决不了的,这不更加体现了学无止境 吗,或许还是吸引学生永住直前,不断探索的动力呢。 细读新课标,发现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让学生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合作式学习, 落实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特别是在人数多的班级, 来,总会有一部分同学成了观战者。 另外一个就是人人都来动手 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渴望, 希望得到教师、同伴的认可,在 整个活动中,让学生畅所欲言, 对于每个孩子的真情告白, 都给 以热情鼓励或表扬,“你真棒! “你们真了不起! ”等充满激情 信心十足。学无止境,进入了最佳学习习状态的学生, 往往会产 节课下

认识人民币教案(1)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关键: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 第一课时认识人民币(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一套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教具准备: 1、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课件及人民币有关挂图。

2.1角的硬币10个,用胶布粘连在一起;1分的硬币l个,用胶布粘在一起。 3.学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1.10十一是( )十 1个十有( )个一 2.一百有( )十十一百有( )个一 3.2个十是() 5个十是( )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出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板书: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板书:元、角、分) 2.教学例1 教师: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教学挂图,请小朋友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 (1)从哪里可以看出它是多少钱? (2)它是什么模样的? ? 3.教学例2 (1)出示一枚一分硬币和一枚一角硬币。 (2)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一个1角硬币可以换几个1分硬币?1角=10分 (3)出示10个l角的钱,一角一角地数,数出10角用胶布粘连,把它贴在黑板上。又出示1元问:“谁知道l0角和l元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推出1元=10角。(板书) (4)引导学生想一想:1元等于多少分?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l题。 2.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2题。 四、布置作业 1.填空。 (1)1张5角饯可以换()张1角钱。 (2)1张1元钱可以换( )张5角钱。 (3)1张1元钱可以换( )张1角钱。 2.填空。 70分=( )角 3元=( )角 8角=( )分 10角=( )元 50角=( )元 20角=( )元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 作业设计:相关内容。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教学背景: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培智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也应该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与时俱进,体现数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运用,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为此,在培智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1至10的加、减法,了解1至10的数序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了《认识人民币》这一课。 一、教师在内容选择上要考虑智障学生特点和理解水平,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以他们能够达到的水平为目标,以便于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二、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弱智儿童一般智力水平比同龄儿童低,且发展速度缓慢,大都不善言谈;这些孩子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口吃,吐字不清,语言表达能力差的缺陷,有羞怯心理表现或者任性、多动的毛病。在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过程中,有的智障儿童认真观察,有的却在用手搓人民币玩,教师发现并没有狠狠批评他,他在玩人民币证明他对这节的内容还是有一定兴趣的,只是没有按老师要求来,教师只是轻轻摸摸他的头,指指别的同学怎样观察人民币的,然后和他一起观察。 三、陶行知根据“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陶行知生活教育的重要教学原则是—“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而智障教育的教学原则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情景性原则。它

要求教师不仅在教学环境中创造出情景,而且也要求教师在学生的生活场景中进行教育活动。因此,二者都强调“用生活来教育”,“小银行游戏”,“猜猜看游戏”,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气氛很活跃切实感受到数学是有用的,来自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四、在人的学习过程中,人的视觉感受能力最强,弱智儿童也不例外。在教学活动开始时笔者就出示一套人民币,学生很快反应出这就是钱,以吸引弱智儿童注意,使他们的大脑皮层能克服抑制状态兴奋起来,这有利于补偿他们反应迟钝,感官范围窄,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缺陷 五、认真关注个体差异,给以这部分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赞扬,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学会简单的取币、换币。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生活经验,在换币、取币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模拟购物,初步认识商品有标价,感知购物的过程。 3、情感与态度: 使学生从小懂得要爱护人民币、爱惜人民币,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认识人民币 一、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储蓄罐) 师: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样礼物,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储蓄罐 师:你们有储蓄罐吗?他有什么作用呢?当你把自己的零花钱慢慢变多的时候,你打算怎样用他们呢? (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渗透思想: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 师:看来钱的用处非常大,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要用到钱。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 生:人名币。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人名币 1)、认一认,说一说。

师:小朋友认识人民币吗? 生:认识。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都认识哪些人民币? 生1:我认识1毛,2毛,1块,2块。 生2:我认识5毛,10块,20块,100块,50块。 师:刚才小朋友说的几毛、几块又叫几角、几元。 生3:我全部都认识。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认识这么多人民币。现在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人民币,咱们一起来认一认,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认识它们的? (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引导:“同学们真不错,用那么多方法来认识人民币。请把课桌上你认识的人民币,给你的伙伴说一说。” 学生活动,互相说认识的人民币。 随机认识样币。 小结:识记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 观察人民币的正面,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都有国徽,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人们银行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同时我们小朋友要勤俭节约,不能浪费一分钱。 师:小朋友学的真快,人民币的国王可有点不服气了,所以他委派我来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 (2)我说面值,你举起起相应的面值 2)、归纳整理。 师:这么多的人民币小朋友都能认识,真棒!不过,这么多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同学们按规律分一分,把钱摆整齐。(同学先思考再小组互相讨论怎样给人民币分类,然后动手分类。)” 生:我们组是这样整理的,我们把元的人民币放在一起,角的放在一起,分的放在一起。(边说边展示不同的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5)

理解人民币教学反思 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仅仅初步的理解,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个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理解,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本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个概念的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理解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并了解元与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实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1.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 我个人认为本课的重点就应该是让学生能够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能够会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灵活应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付钱、找钱、换钱能实际问题。而这些本领的获得更多的需要学生自己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 所以在上课时,我采取了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来理解人民币。因为对于人民币的理解学生并非是一张白纸,因为这是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我是先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对人民币有哪些理解。通过交流了解到其实绝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有的甚至已经知道1元就是10角。在此基础上我就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来介绍自己理解的人民币,而课本上的“1元”面值的人民币现在市面上已经很少了,我就让学生看了一下,了解了一下,更多的是让学生来介绍市面上流通较多的版本。学生介绍的很好,不但能说出看到人民币上的数字和单位能够看出它的面值,还能说出为了防伪上面还有水印,还能够怎样来识别真币和假币等等。 学生在介绍的时候很积极主动,即使他们介绍的内容有的甚至与本课无关,但是内容很全面,有的甚至是我都还不了解的,让学生来唱主角,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体现了教学相长。 2.能够发挥小组活动的优势,解决问题。 做一做中有一个练习是给学生3种人民币,问学生拿出5角,能够怎样拿?这道题的方法不止一种,而学生往往不容易找全,更容易把5角换成5个1角和几个2角,不明白题目的意思,我想,如果在这里我就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和同桌交流,最后到4人小组里说一说,那样效果会好一些的,让学生逐步找到最全的方法。先自己思考是让学生养成一种独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在自己有了一定的思考之后,再和其他同学交流,能够比较自己的答案和别人不同的地方,获得更多的方法,以开拓自己的思路。最后全班总结交流,得到最完全的拿法。 对于这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能够让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丰富了课堂活动的形式,也能起到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不能怪学生的.

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为认识人民币,重点为认识人民币和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换算应用是本课的难点。本着目标,我针对重难点进行了以下设计: 首先,教学认识人民币时: 1.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对人民币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于是我设计提问“你们认识人民币吗”,学生都很自豪地表现自己,回答“认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不过,并不是每个孩子每张人民币都认识,所以在开展“认一认”活动时,我提出:“对照你面前的人民币,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和同桌说一说你认识哪些?还要说一说你是怎样辨认的?”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觉的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 2.同桌合作交流后反馈,请学生“向大家介绍你认识的人民币”,进而追问:“你们怎么知道每张人民币是多少钱呢?”学生的思维由发散指向集中,指出认识人民币的方法,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3.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思想时,力求自然的,避免僵硬的说教,当学生介绍人民币提到到国徽时,我立刻抓住机会提问:“看到国徽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想到了国家、我们国家的国旗、天安门等等,自然就有孩子想到“要爱护人民币”。 4.针对这一重点,设计练习:想想做做1“连一连”、想想做做2“填一填”和取币游戏。其中,“填一填”后引申问题:“它们是这两张卡片的价钱,老师用1元钱能买到卡片吗?”渗透7角、1元、1元3角的比较,是一个小延伸,也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另外,不少的人民币教学中,都有认识人民币后,教师报面值学生拿人民币的强化训练,而我将其设计为小猴摘桃游戏,要求学生“先说出是几元、几角或几分,再找到人民币举起来”,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口、手、脑并用,达到了较好的强化效果。 第二,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时: 1.我创设情境,提出:“买钢笔1元钱,小明可以付钱?”当有学生指出1元就等于10角时立刻予以肯定,然后带着全班同学一起数一数,明确1元=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