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加法公开课教案教学提纲

三位数加法公开课教案教学提纲
三位数加法公开课教案教学提纲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

第一课时三位数加法(笔算)

教学目标

1、探索三位数加法的计算过程。

2、掌握三位数加法笔算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练习,提高计算能

力。

3、让学生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一”的算理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竖式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30+540= 320+180= 490-130= 570-380=

2、引入新课

谈话:通过练习,我们知道在计算时只有相同数位才能相加,满十就要进一。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三位数的笔算加法。

3、板书课题:三位数加法(笔算)

二、新课

1、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

例1: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1)用加法计算:271+122=393(种)

(2)想一想竖式应该怎样写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1+2=3,

十位:7+2=9,

百位:2+1=3

271 一定注意从个位加起,相同数位要对齐

+122

393 答: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393种。例2: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1)用加法计算:271+31=302(种)

(2)想一想竖式应该怎样写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1+2=3,

十位:7+3=10,十位满十向前进一

百位:百位上的2加上十位进来的

1是3,即时2+1=3

271 (一定注意从个位加起,相同数位要对齐)

+ 31

302 答: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302种。

(3)使学生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进一位。

3、学生尝试计算:271+903 (强调:百位相加满十向千位进一)

4、小结:计算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时要注意:1、相同数位要对齐;2、

从个位算起;3、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三、巩固练习

1、森林医生:下面各题计算有错误吗?说说错在哪里,并改正。

684+79= 975+765=

2、用竖式计算

919+80= 365+825=

93+802= 201+594=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五、作业

1、课堂作业:数学书练习八第4题写在1号本上。

2、家庭作业:

(1)黄冈小状元22页;

(2)预习数学书38页。

六、板书设计:

三位数加法(笔算)

《三位数加法(第一课时)》教案

三位数加法(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旧知迁移,让学生经历三位数加法的计算过程,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鼓励算法思维和算法的多样化。 3.养成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法的横式、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三位数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我们一年级学过的两位数加法,可以用横式计算,也可以用竖式计算,?你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出示:28+56= 师:谁能用横式来算一算?指名学生口答并板书。 师:谁能用竖式来算一算?指名学生口答并板书。 师:竖式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生:1)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个位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二、探究 1、改题目: 师:看来大家一年级的本领都掌握得不错,那么现在刘老师加大难度,你能试一试吗?出示328+256= 师:大家观察一下,这题和上题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生:个位和十位相同,多了百位。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位数加法”(出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能用两位数加法里面学到的本领来解答这道题目吗? 2、学生尝试解决,把计算方法写在练习纸上。 3、汇报交流

①师:谁能用横式的方法来解答? 1)328+256 300+200=500 20+50=70 8+6=14 500+70+14=584 2)328+256 8+6=14 20+50=70 300+200=500 14+70+500=584 3)328+256 =328+200+50+6 =528+50+6 =578+6 =584 4)328+256 =256+300+20+8 =556+20+8 =576+8 =584 …… 1)、2)用板条块和简图来验证,3)、4)用数射线来验证 师:这些多种横式计算的方法你会吗?请你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计算146+428。 学生计算,并集体核对。 4、竖式计算 师:除了上面这些横式计算的方法,还有同学用竖式计算的吗? 学生汇报:328+256=584 328 + 256 584 师:说说看你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生:1)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算起,满10要向十位进1。 5、模仿练习: 师:同学们太棒了!已经找到了三位数竖式计算的方法。你掌握了吗?我们来做一做好吗?请完成练习纸第2题 用竖式计算,集体核对。 1)718+216 2)582+354 重点反馈2) 师:第2小题和前面的题目有什么不同? 生:个位相加满10了,十位相加也满10了。 师:十位相加满10了,怎么办呢?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公开课精品教案

加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和“=”这两个符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 (2)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的加法,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从不同的计算方法中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 教学准备 5个圆片、5根小棒、三只不同颜色的千纸鹤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复习旧知. 指名数数,可顺数、倒数. 2. 今天这节课,老师有几个小礼物要送给班上的小朋友,是什么呢?(老师出示1只红色千纸鹤)红纸鹤的只数可以用几来表示呢?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1. 老师又出示2只蓝纸鹤,问:这又是什么?又可以用几来表示呢?回答后老师板书:2. 老师将1只红纸鹤和2只蓝纸鹤合到一起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老师说明:1只红纸鹤和2只蓝纸鹤放到一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老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二、探究新知 1. 学习加法算式

(1)把1只红纸鹤和2只蓝纸鹤合起来也就是把1和2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板书:+. (2)数一数合起来有几只纸鹤呢?用数字几表示?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说明:1和2合起来就是3,我们就在1+2的后面写上“=”,并在等号后面写上3. (3)1和2合起来是3,我们就可以用加法计算,用式子1+2=3来表示.“+”叫做加号(板书)“=”叫做等号(板书). (4)这道算式如何读呢?先听老师读,再指名读,同位之间互读. (5)今天新认识的这两个朋友如何记住它们呢? 2. 学习“3+1=4” (1)老师左手拿3个气球,右手拿1个气球,然后把左手和右手合起来.问学生:谁能说一说老师的动作表示什么意思? 多指几名学生回答. (2)小组讨论:用怎样的算式表示刚才老师的动作呢? (3)指名起来说一说,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3+1=4. 齐读算式,并说一说3+1=4表示什么意思. 3. 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可以用加法计算. 三、巩固提高 1. 动手操作,体验加法含义. (1)教材“做一做” 先由老师示范,边操作边说明含义,后由学生操作,表述含义. 再让学生看图操作,表述含义,说出算式. (2)独立操作 让学生拿出5个圆片,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与同位交流一下.如:4+1 1+4 2+3 3+2等. 2. 练习三的第1题. 老师分别出示练习三第1题的左图和右图,让学生说一说图意,然后根据图意填算式. 3. 练习三的第2题. (1)老师出示1+1,问学生:这道加法算式你能不能用小棒摆出来呢? (2)指名口述. (3)出示算式,让学生先摆一摆,再说算式的得数. 四、延伸拓展

二年级数学下册3.2《三位数的加法》教案3西师大版

三位数的加法教学片段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3页例3、例4。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即将举行一场盛大的动物运动会,报名参加的小动物可多啦!按照规则,比赛前要测量运动员的体重。 二、提出问题,探索方法 (一)问题1 1提出问题,估计验证 教师:小猪和小牛刚刚测完体重,正说着什么。 出示情景1:(小猪和小牛对话图片) 小猪:我的体重是153千克。 小牛:我比你重270千克。 教师:小猪、小牛谁轻?谁重? 学生1:从图上看出,小牛重一些。 学生2:小牛说,它比小猪重270千克,可以知道小猪轻,小牛重。 教师:估计一下,这头牛大约重多少千克?(教师板书估算结果和问题) 教师:要求这头牛重多少千克,怎样列算式?(板书:153+270) 教师:究竟谁估计的结果与准确结果最接近,我们来验证一下。这道题你能很快口算出它的得数吗?(不行)那可以用什么方法?(笔算)用竖式在练习本上计算出来。(一学生板演) 2质疑、探讨 教师:介绍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一学生介绍) 教师:在计算时,你认为哪里容易出错,应该特别注意? 学生:加十位上的数时,要特别注意。 教师:你是怎么加的? 学生:十位上5加7得12,十位满十,应该向百位进1,十位上写2。 教师:十位上的5和7分别表示什么?5个十加7个十得12个十,就是120,在百位上写1,十位上写2,所以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十位上的数怎么加?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然后汇报。 学生:百位上容易出错。 教师:你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记住加上十位进上来的1)学生检查自己的计算过程,把错误改正过来。 3得出结论 教师:这头牛重423千克,谁估计的结果与准确得数最接近?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小猪大约重150千克,小牛比它重270千克,小牛大约重420千克。 (二)问题2 1提出问题,尝试解决 教师:知道了小猪和小牛的体重,这时,其他动物的体重也测量完了。它们也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体重告诉小朋友。 出示情景2:(老虎、黑熊、长颈鹿的图片) 老虎:125千克。

加减法 公开课获奖教案

5.2 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2课时 加减法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内容:巩固练习,在练习中发现新的解决方法 怎样解下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呢?(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视、引导、解疑,注意发现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想法,可以让用不同方法解题的学生将他们的方法板演在黑板上,完后进行评析,并为加减消元法的出现铺路.) 35212511x y x y +=??-=-?①② 学生可能的解答方案1: 解1:把②变形,得:5112 y x -=, ③ 把③代入①,得:51135212 y y -? +=, 解得:y=3. 把y=3代入②,得:2=x . 所以方程组的解为23 x y =??=?. 学生可能的解答方案2: 解2:由②得5211y x =+, ③ 把5y 当做整体将③代入①,得:()321121x x ++=, 解得:2x =. 把2=x 代入③,得:3y =. 所以方程组的解为23 x y =??=?. (此种解法体现了整体的思想) 学生可能的解答方案3:(观察发现:两个方程中一个含有5y ,而另一个是

-5y ,两者互为相反数) 解3: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方程①+方程②得:105=x , 解得:2x =, 把2x =代入①,解得:3y =, 所以方程组的解为23 x y =??=?. 通过上面的练习发现,同学们对代入消元法都掌握得很好了,基本上都能够按要求解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如方案1),可是也有同学发现(方案2)的解法比(方案1)的解法简单,他是将5y 作为一个整体代入消元,依然体现了代入法的核心是代入“消元”,通过“消元”,使“二元”转化为“一元”,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那么(方案3)的解法又如何?它达到“消元”的目的了吗? (留些时间给学生观察,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方程中某一未知数的系数,如x 的系数或y 的系数) 引导学生发现方程①和②中的5y 和5y -互为相反数,根据相反数的和为零(方案3)将方程①和②的左右两边相加,然后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消去了未知数y ,得到了一个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从而实现了化“二元”为“一元”的目的.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中的第二种方法——加减消元法. 目的:在练习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分析,通过思考自然地得出我们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设计效果:通过学生练习、对比、讨论,既巩固了已学的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又在此过程中发现了新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加减消元法. 说明:如果班级学生不能发现方法3,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如在方法二中,我们直接解出5y ,代入另一式子从而消去一个未知数,是否可以不解出直接消去这个未知数呢?两个式子中y 的系数有什么关系?能否通过等式性质进行加

三年级三位数加三位数笔算加法评课稿

三年级三位数加三位数笔算加法评课稿本节内容主要是万以内中的加减法的三位数加三位数,这是在二年级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三位数的加法,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掌握三位数笔算加法的格式及算理,特别是在进位加上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十位满十要向百位进一?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本次教研活动主要听了三年级两节课,针对这两节课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 1、教师准备充分,关注问题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教学中教师以做游戏或者看图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2、注重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和思考,让学生享受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学会变为会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引导者。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只做恰如其分的点拨,并没有大包揽。创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学习的方法。 总之,在学习三位数笔算加法过程中要做到教与练,教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练是让学生巩固知识,只教不练学生不能及时巩固,只练不教学生只能是一知半解,所以教与练要和谐并存,同时在练的过程中要及时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情况,一道题目做完要知道有多少学生做得到,有多少学生做不到,可以通过举手的方式等,最后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在写字、列竖式的方面要注意工整规范,特别是不能出现错误书写。

二年级整理复习评课 肖显成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巩固知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体验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法、减法、进位加、退位减,让学生初步学会归纳总结,老师们都知道上练习课是最难的,很难把一节练习课讲得有声有色,针对本节课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 1、注重学生进行计算能力的培养,先复习计算方法,在指名板演,集体订正,引导学生,用新学的的方法进行计算,在计算中巩固新学的方法。 2、通过题目对比,找出加法、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既可以加深对计算法则的理解,又可以初步培养类比的能力。 总之,在教复习课上,要尽量避免练习的单一性、机械性和枯燥性,要突出练习的多样性,复习计算方法时可以设计一些竞赛,既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夺红旗、小动物回家、登山比赛、跨栏等等,对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易出错的内容多设计一些练习,如:小法官、小医生等..在学生做题后给学生适当的鼓励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年级数学上册 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教案 冀教版

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会计算三位数的进位加法。能根据法则准确进行计算 2. 能力目标: 在尝试解决读书问题的活动中,经历自主尝试,并与他人交流三位数进位加法计算的过程。 3. 情感目标: 在自主尝试计算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解决“哪一位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说说怎样算比较简便。 6+9+4= 7+2+8= 3+5+9= 7+8+3= 4+5+9=7+8+2= 说明:6+9+4,先算6+4=10,再算9+10=19,用凑十法口算比较简单。 (2)笔算: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65+19= 53+27= 做笔算加法时,先从个位加起,个位5加9等于14,在个位写4,向十位进1;十位6加1等于7,7再加进上来的1等于8,十位写8;最后结果是84。 一起回忆两位数加法的笔算法则: 1. 相同数位对齐; 2. 从个位加起; 3. 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二、新授 出示三个年级订阅小哥白尼的本数统计表如下:

师:通过上表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生答) 师:你能根据上面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到减法问题,教师要给予肯定,由于不是本课所讲内容不必板书。当提到加法问题时教师要立刻板书出来: (一)提出问题 1. 三年级和四年级共多少本? 2. 三年级和五年级共多少本? 3. 四年级和五年级共多少本? 4. 三年级、四年级和五年级共多少本?教师引导说出:三个年级共多少本? (二)解决问题 上面几个问题是最基本的加法题,所以运算的方法孩子们一定都能选对,我们要重点关注他们的笔算过程。 1. 放手让孩子根据两位数的法则自己解决前三道题,选三名同学到前面板演。下面同学有困难可小组内讨论解决。 2. 板演同学说笔算过程:(举一例) 做笔算加法时,先从个位加起,个位5加9等于14,在个位写4,向十位进1;十位6加8等于14,14再加进上来的1等于15,十位写5向百位进1;百位1加1得2在加进上来的1等于3,百位写3,最后结果是354。 师:通过上面的三道题,你能猜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是什么了吗?生答。 师板书: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师:我们今天所学的三位数进位加法与两位数有什么联系和不同? 生答:大致看法是前两条一样,不同点三位数的计算多了一位——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 师:第三条我们可以怎样简练的说?(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它前一位进一) 3. 学生完整的说法则。 师:动笔写我们能准确知道哪位满十,如果不计算你能不能判断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吗?我们看一看咱们班谁是火眼金睛。 4. 完成练一练第一题,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5. 解决第四个问题 师:列式计算时你发现这道题与前面几道题有什么不同?

《有理数的加法》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2)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 有理数的加法(第二课时) 一温故互查 (二人小组完成) 1. 想一想,小学里我们学过的加法运算定律有哪些?先说说,再用字母表示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30+(-20)=_____ (-20)+30=_____ [8+(-5)]+(-4)=_____ 思考:观察上面的式子与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二设问导读 完成下列各题. 阅读教材P 19 20 由上可以知道,小学学习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在有理数范围内同样适用。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式子表示为______________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式子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想想看,式子中的字母可以是哪些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例2,你认为本题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目的是什么?

《三位数的加法》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

《三位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40页例题及课堂活动。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和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联系生活情景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探索,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三位数加三位数单独进位加法笔算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导入:经过差不多两年的学习,孩子们增长了不少计算方面的本事。今天我就考考你们口算的能力,男女生来个对抗赛,看你们学习得怎么样了,看看谁能当上神算手。现在开始吧! 2、出示复习题。(要求学生口答,在一分钟之内完成)。 教师:孩子们算得真是又对又快,太真棒!我发现了很多神算手,全对的夸夸自己吧!没有当上神算手的孩子也不要灰心,争取早日当上吧! 教师:刚才孩子们运用的是口算,那么在我们平时计算中还有哪些计算方法呢? (口算,心算,竖式计算,估算等)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既然有那么多的计算方法,那么请孩子们去帮助一位开文具店的叔叔,他采购时买了一些铅笔和钢笔,但是他太粗心了,他忘了两种笔一共有多少支?请孩子们帮忙算一算,行吗? (一)教师出示书38页例1。 1、让学生自己读题审题。(要求学生生读懂题) 教师:孩子们细心审题,从这道题中你都知道哪些信息?(主要引导学生回答出题中必须要知道钢笔和铅笔各各有多少支?)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教师:根据这些信息要知道两种笔一共有多少支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算式怎样列呢? 2、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出这些算式:220+260=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万以内加法 第1课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例题1、2,练习八1、2、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进位和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2、使学生比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让学生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应用加法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难点: 理解笔算加法的算理。 教学步骤: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面各题。

71+45= 24+43= 35+47= 52+20= 32+59= 53+28= 2、笔算 430+260= 570+380= 提问: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3、引入新课 谈话:通过练习,我们知道不管口算还是笔算,在计算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满十要进一,这节课我们将要根据这个规律开始学习三位数和两、三位数相加的不进位、进位加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36页的图片以及“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让学生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教学例1) (1)提问:我们湿地的鸟类动物有多少种?爬行类动物有多少种?要求他们一共有多少种应该怎么列算式? (2)板书:271+122 (3)探索算法。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计算方法,可能有口算和竖式笔算两种,口算有点难度,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让学生想一想:竖式应该怎么写? 学生尝试写竖式,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教学设计

2016-20XX年度一师一优课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学校:__六安路小学荣城花园分校 作者:______ 胡蕾____

两、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 六安路小学荣城花园分校:胡蕾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70~71页。 教学目标:1、联系整百数的口算,初步学会用与加数接近的整百数估计三位数加法的得数;通过应用加法笔算法则进行计算,探索三位数加法连续进位的方法,能正确笔算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督促学生逐渐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认真计算、验算和及时改正错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计算时不要忘记加上从低位进上来的1。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1.竖式计算。(全班做,请学生板演,说一说计算方法,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62+253=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检查板演题,说说怎样算的,注意观察哪一位上满10进1的,明确十位满10 向百位进1。 2、通过刚才的笔算,谁能说说笔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满10进1) 大家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今天我们还将应用加法笔算方法,继续学习三位数加法的笔算,看看你能有什么新的发现。(板书课题:三位数加三位数)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学例5 出示例5 (1)学生读题,说一说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2)提问:你能列式吗?教师板书:298+405=? (3)不计算,你能先估算一下一共几百本吗?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只要合理就可以,把它们看成整百数估计。) 学生汇报。298+405可以这样估计:298接近300,405接近400,300+400=700,所以大约一共捐了700本。 小结:同学们说得太好了,那以后我们在进行三位数加法估算时,一般把加数看作与他们比较接近的整百数,再用口算的方法估计出和的范围。这种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同学们一定要熟练掌握。

5以内的加法教案(公开课)

加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4.培养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交流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加法算式 教学难点:学会利用数的分与合正确的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 教学准备: Ppt课件、小棒、卡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习旧知 游戏:我们先来做一个填数抢答游戏,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师:你们对分与合的知识掌握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用分与合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二、创设情境、教学新知 1.魔术情境图。 (1)观察图意。 · 师:同学们喜不喜欢魔术来看一看这一位小丑给我们变出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魔术师变出了3只红气球。 师:你描述得很准确。谁愿意再来说一说

生:我看见了魔术师从帽子里变出了3只红色的气球, 师:你说得很完整。 咱们接着看(出示图:又变出1只蓝色气球),现在呢 生:又变出了一只蓝气球。 师:谁还会说 ' 生:又变出了1只蓝气球。 师:谁能把这2句话连起来说一说说得既清楚又简洁。 生:魔术师从帽子里变出了3只红气球,又变出了1只蓝气球。 师:根据这幅完整的图画,你能算出什么呢。 生:一共变出了多少个气球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出来的呢) 生:把3个红气球和1个蓝气球合起来,就是4个气球 师:你真棒 < 小组合作交流:同桌之间用合起来互相说一说 师: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表示把3个气球和1个蓝气球合起来,把你的方法写在本子上面,等会介绍给同学听。 生1:1和3组成4 生2 生3:3+1=4 (2)认识加法 师:3+1=4。(你都已经知道用算式来表示,真不错。3+1=4有很多小朋友早就知道了,那它表示什么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 师:你知道这是一道什么算式吗(加法算式,出示课题)这个符号你们认识吗(加号,横平竖直)是什么意思(表示合起来),

三位数加法教案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1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 教学内容: 三位数加三位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过程,理解进位加法的原理。 2.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加法的验算方法过程。 4.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进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的算理。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口算下面各题:

排小火车进行回答。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老师带大家来认识一些湿地野生动物。(课件出示课本图) 师:湿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下面是关于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给与鼓励、表扬。 师:你们可真厉害,提出这么多问题。我们从中挑几个问题来解答好不好? 课件出示问题一: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师:怎么列式? 生:271+122 师:这两个加数有点大,而且也不是整十整百数,不容易口算,怎么办呢? 生:笔算。 师:如何笔算?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作答,教师巡视指导。 做完后同桌互相交流,组织学生汇报。 教师边板书边提问:从哪位开始加起?个位写几?十位写

几?百位写几? 总结:不进位加法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教学例2. 课件出示问题二: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师:怎么列式? 生:271+31 师:如何笔算?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作答,教师巡视指导。 做完后同桌互相交流,组织学生汇报。 教师边板书边提问:从哪位开始加起?十位上相加满十了,怎么办? 生:向百位上进1. 3.教学例3. 课件出示问题三:271+903 师:这个又该怎么算呢?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作答,教师巡视指导。 做完后同桌互相交流,组织学生汇报。 教师边板书边提问:百位上相加满十了,怎么办? 生:向千位上进1. 总结:进位加法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4.教学验算方法.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三位数加法教案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37页例1、例2 【教材分析】 例1是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的加法,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注意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例2是三位数加两位数、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主要解决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一的问题,在这里学生要弄清向百位进一、向千位进一的算理。 【学情分析】 由于有了两位数加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基础,例1和例2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并不困难。在创设了情境之后,放手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方法,最后交流汇报。 【教学目标】 1.利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自主探索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自主思考和同桌合作探究等活动,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进位算理,掌握万以内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万以内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算理,能够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法。 难点:理解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算理。 【教学准备】 希沃白板课件。 【学法】 自主思考、同伴交流互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观看有关“湿地野生动物及生存家园受到污染”的视频。 师:孩子,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想? 【设计意图】 (为学习计算提供现实背景,同时渗透环境和动物保护的教育。) 师:湿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野生动物。下面是关于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出示相关统计表。 说一说你从中获取了那些信息? 学生交流: 我知道了湿地动物主要可以分为三类,有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 我知道了其中鸟类最多有271种;哺乳类最少,只有31种。我知道 了爬行类有122种。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从表格中获得了这么多信息。 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自由提问题。 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

加法的认识 公开课教学设计 简案

加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24页内容。 学情分析:本课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加法运算,也是四则运算教学的初始,它的教学地位与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也看到,对于“加法”,很多学生已经在幼儿园或者生活中接触过,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学生的这种经验仅停留在对加法算式的认知上居多,对图意蕴含的加法意义缺乏准确的解读与口述。也就是说,学生对加法含义的认识是模糊的、不明确的、不深刻的,加法结构并没有真正建立。只有当学生对加法生活原型能顺利提炼与表述,才显示学生对加法含义有了正确的认识,对加法结构有了初步构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讨论,使学生体验“加法”产生的过程,认识“+”,并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 2、引导学生用算式表达情境的意思和用情境说明算式的意义,初步构建“加法”模型,理解“加法”的内涵。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了解加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观察现实情境图,口述题意,列出算式。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情境引入加法

上课之前,老师想考考大家以前的知识学得怎么样? (我请了几个同学上来了?又.请了你个同学上来了?合起来请 了几个同学?) 师:谁能把刚才看到的完整的跟大家说一说的?提示学生用“先......又......合起来一共......”句式进行描述。 像刚才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的问题,在数学中可以用“加法”来解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加法。(板书课题) 二、在情境中理解加法的意义 1、在情境中直观了解加法的含义。 动画演示气球图,并提问:谁能把刚才看到的完整的跟大家说一说的?引导学生边说边做手势。 2、在操作中具体感知加法的含义 师:刚才,大家都能说出气球图的意思,每个人的桌面上都准备了几根小棒,你能用小棒代替气球摆一摆、说一说吗? 生自己动手操作,师巡视。 指名学生上台演示。 3、在“点子图”中抽象加法的含义。 师:刚才我们说了气球图和摆小棒的意思。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师:你能不能用圆圈代替气球和小棒,画一幅图把合起来的过程表示出来,让别人能看明白? 二、揭示加法,在算式中理解合并

完整版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学设计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新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3 【课题】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一次进位,一次退位的笔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2、禾用迁移规律,在个位相加满十需要向十位进一的基础上,经历十位相 加满十计算算理的探索过程。 3、理解进位加和退位减的笔算算理,学会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 4.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合作、质疑和创新意识。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要点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学会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连续进位、退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进位加和退位减的算理教学。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每组一个计数器,自主练习单、一张达标测试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 展台。 【过程设计】

环节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教学窗口,以 讲故事的形式串联情境,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看到了上千只整装待发的小蜜蜂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去寻找蜜源。它们飞呀飞,找到了房前屋后的果园和花园,小蜜蜂们打算分两队开始辛勤的采蜜工作了。来,咱们看看它们采花粉的场景吧! 2、读信息,尝试提出问 题。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小组交流,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教师完善学生的问题并及时表扬和肯定学生的课堂表现。 3、教师有目的板书问题。 (两道加法问题和两道减法问题) 师小结并评价,咱们都是爱动脑筋的人,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咱们这节课先解决黑板上的这三个问题,其他的问题放在“问题口袋里”课后解决吧! 环节二:自主探究, 明晰算理 活动一:进位加 (一)个位相加满十学生边听故事,边 进入情境,引发数 学思考。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1、一共有多少只蜜蜂? 2、第一队比第二队多多少只蜜蜂? 3、第二队比第一队少多少只蜜蜂? 4、果园到花园有多远? 5、从家到果园比从家到花园远多少米? 6从家到花园比从家到果园近多少米? 学生独立计算 有的直接写得

2021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看图学习2的加法》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看图学习2的加法》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加号、等于号,并理解其含义。 2、看实物图列加法算式,学习2的加减。 3、在活动中能大胆讲述、积极参与。【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城堡图一幅(三层)第一层:鱼塘第二层:花园第三层:水果店(1条热带鱼+1条金鱼=1条热带鱼1条金鱼)图一幅 2、幼儿操作材料(+、=40个,数字1、1、2各40张)、水果用具若干(每名幼儿两种)、水果购物券84张。 知识准备:幼儿会以游戏的方式进行2的组成【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游戏:复习2的组成T:"小朋友,今天有一个国王要请我们到他的城堡里去做客。滴滴滴,一汽车开来了,我们上车走吧"

二、登城堡,看图学习2的加法 (1)T:"小朋友,看城堡王国到了,(出示城堡图)国王的城堡一共有几层? S:(两层)T:国王听说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非常聪明,要考考我们,问题就在城堡里,我们快来登城堡吧。""看,第一层城堡,有什么呀? S:(鱼)T:有几条鱼? s:(1条)t:今天我们也带来了1条鱼送给国王,我【大班教案 /daban/】们把它放进去,现在城堡里有几条鱼? S:(2条)T:噢,原来1条鱼再加上1条就一共成了2条鱼(教师语气慢)谁再来说一说。(请3-4名幼儿来说一说) (2)理解"+、="T:那我们用一个符号把它们合起来(出示+)你认识它吗?(认识的幼儿给予表扬)'+'的用处可大了,它可以把国王的1条鱼和我们的1条鱼合起来,不过要把它放在中间,谁来找一找它的位置(请1名幼儿到黑板上来操作)加号是什么意思来?

(几名幼儿回答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以上内容源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小结:加号它把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合在一起,它的位置放中间。 T: "现在前面是几条鱼S:(2条)T:我们把前面的鱼放在这个方格里,后面的鱼放在另一个方格里,小朋友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S:(一样多)T:也就是相等,我们也用一个符号来表示,它的名字叫'等于号',谁来找找它的位置?(请幼儿来试一试)你来说说'='有什么意思?"小结:等于号前面两个数的结果和后面的数是相等的。 T:"现在老师增加点难度,请把小鱼都用数字来表示,也要用上'+''=',谁来试一试? (1+1=2)他用数字摆出了一个算式,T:你能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思吗?(让幼儿说一说) (3)幼儿动手操作T:"小朋友太厉害了,我们快去看看第二层城堡吧,有什么呀? (花)T:有几种花?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教案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 一、复习旧知。 1、笔算:59+36= (指名板演) 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先算个位上9+6=15,在个位写0,向十位进1,再算十位上5+3+1=9,所以59+36=95。) 他算得对吗?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用竖式笔算加法要注意些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能笔算两位数的加法,知道了两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按照这样的方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三位数加法的笔算)。 二、探索新知。 1、例题。 (1)出示主题图。 提问: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 (同学们制作了一批树叶粘贴画,选出142副放进橱柜展览后,还剩86副。)追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一共制作了多少副?) 可以怎样列式?(142+86=)师板书。 你能用竖式计算吗?列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 师板书:1 4 2 + 8 6 小朋友们先在书上P68算一算,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算的?(指名板演)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先算个位上2+6=8,再算十位上4+8=12,在十位上写2,向百位进1,最后算百位上1+1=2,所以142+86=228。) 追问:十位上为什么写2?(十位上相加满10,就向百位进1) 真棒!到百位上计算时,可别忘记加进上来的1。你们听明白了吗? 那谁再来说一说?还有谁?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追问:这道题里哪一位上满10要进1?向哪一位进1? (2)学习验算。 这样算的得数对不对呢?我们可以这样验算(红笔板书“验算”):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看得数和原来算的是不是一样。 提问:交换加数的位置,竖式可以怎样列?(指名说) 师板演8 6 + 1 4 2 小朋友们在书上算一算。(指名板演)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验算的得数和原来算的是——(一样的),说明我们刚刚算的得数是正确的,小朋友们真棒!最后不要忘了“答句”,在书上填一填。我们一齐来说一说。 通过这道题,我们知道了三位数加法可以怎样验算得数对不对?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计算一遍,看得数是否一样) 老师还想考考大家。 2试一试 用竖式计算643+752,并验算。

加法 公开课 教案

1~5加法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一年级一班授课教师:王恬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加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ppt、气球、小木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现在做个小游戏5可以分成3和?5可以分成4和?4可以分成2和?3可以分成1和?1和1合成? 二、新课讲授 1、出示校园绿化图 这是某某学校的校园大年级的哥哥姐姐领养了绿地,他们每天要来照顾这些小花小草,请同学们看看,你能从图上看到些什么? (学生回答人、水壶、花)。 好的请大家接着看你又看到了什么呢?现在看到这幅完整的图你

能算出什么呢?真不错。那么我们今天就先来算算有几个小朋友,那么谁会算呢?(生:3+2=5板书)这个小朋友直接说出了加法算式,同学们看这个算式中有一个新的符号是哪个?(加号)读作什么?这个算式完整的读法是怎样都呢?谁能对照图说说3+2是什么意思?(原来的3个小朋友和又来的2个小朋友合起来)像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的方法我们就叫做加法。明白了吗?请问你3+2等于这个5你是怎么知道的?(分与合、数图、3后数2)同学们的算法都不错只要能算出结果都可以。这就是我们学的这个题目,小朋友们劳动了一会就要去轻松一下,老师请你们看这幅图。 2、出示玩荡秋千图 同桌相互讨论这两幅图讲的是一个什么事情?你又能算出什么来? 谁愿意站起来讲个大家听听?(1+2=3板书)式子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小动物们看到小朋友在学习数学他们也想来凑凑热闹。 3、动物世界 (1)小鸡 来看看先出场的是谁?看看能算出什么来? (2)鸭子 还有一个小动物也要来学习,嘎嘎嘎它是谁呀?(鸭子)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接下来出场的是鸭子一家,请哪位小朋友告诉老师第

公开课万以内加减法(二)教案

万以内的加减法(二) 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36-37内容及相关联系。 学习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计算法则。 2.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迁移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方法,培养迁移能力。 学习重点: 1.进一步理解加法的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一次进位加法。 2.通过学习,使学生养成用竖式计算的习惯。 3.能够使用验算来检查运算结果。(至少学会2种方法) 学习难点:1.理解“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并计算正确。 教学过程: 一、复习知识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口算和几百加几百的运算, 今天我们先复习以前学过的 内容。 1.用竖式计算 650+340= 990 370+480=850 指名学生演板 师点评,大部分正确,鼓 励。 师:大家真棒!我们今天 学习新的内容,三位数的 加法(二)。(板书)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第38 页“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 师:同学们,根据前两行

的数据,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回答。直到提到加法 师:刚才有同学提到加法,那老师提出一个问题,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我们用竖式计算,有没有同学愿意上台演板。其他的同学在练习本做题,做完的请举手。 生:答题。 师点评。 师:大家做的非常好,我们找四位同学,用竖式计算课件上的两道题目,其他的同学在练习本做题,做完的请举手。(出示课件) 生:答题。 师点评。 师:同桌相互看看,两道 题作对的请举手,自己给 自己鼓鼓掌,错误的在旁 边订正一下。 师:我们同桌相互讨论一下,想一想在用竖式进行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你遇见哪些新问题?你的解决方法是什么?生:回答 从而得出笔算加法法则(出示课件) ①数位要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②从个位加起。 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师:齐声朗读两遍,同桌相互说一说。 师:想一想,下面这个题应该怎样计算? ?271+903,怎样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