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

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
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

I ]ciian Uni 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

说明书

题目某水泥厂通风除尘系统设计________________ 学院:能源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谭金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04341214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王洪义周恒涛虞婷婷崔秋娜________________

目录

完成时间:2015年06月12日

一、 ................................ 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 课程设计题目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 课程设计资料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 ................................ 课程设计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绘制系统轴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选择最不利环路 (2)

3、确定断面尺寸和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3)

4、计算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 (5)

5、校核节点处各支管的阻力平衡 (9)

6、计算系统的总阻力 (11)

7、选择风机和电机 (12)

五、 ........................................ 主要参考资料

12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附表1管道水力计算表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1.1设计目的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是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中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通风工程》课程结束后学生的一次计算和设计的综合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查阅手册和设计等能力为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

1)、复习和巩固已学的通风工程知识,并在课程设计中进行综合应用,提高学生的计算和设计能力;

2)、进一步熟悉通风工程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重点是熟练掌握除尘系统的设计、计算;

3)、为后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1.2设计任务:

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按设计资料完成管道设计并完成设计说明书和A3图幅的除尘系统轴测图。

二、课程设计的题目

某水泥厂除尘系统管道设计

三、课程设计资料

如下页图所示为某水泥厂的除尘系统。采用矩形伞形排风罩排

尘,风管用钢板制作(粗糙度K = 0.15mm),输送含有铁矿粉尘的含尘气体,气体温度为20C。该系统采用ZC-1型回转反吹风扁袋除

尘器,除尘器含尘气流进出口尺寸为318mM 552mm除尘器阻力△p c=1100Pa。对该系统进行水力计算,确定该系统的风管断面尺寸和阻力并选择风机和电机。

系统制图LJ200n?/h L=3200ni3/h

四、设计主要内容

1、绘制系统轴测图,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标出管段长度和各排风点的排风量。

2、选定最不利环路。

选定最不利环路,本系统选择 1 —2--3--4 —除尘器--5 —6—风机一7--8为最不利环路。

3根据各管段的风量及选定的流速,确定各管段的断面尺寸和单位长

度摩擦阻力。

根据表8-5 (除尘风管的最小风速),输送含有重矿物粉尘的空气时,风管内

最小风速为:垂直风管14 m/s,水平风管16 m/s 管段1—2

s =15.76m/s,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R m,2; =6.79F a /m 。

管段3— 4:

根据P v,34=12900m 3/h 、V i =16m/s ,求出管径。所选管径应尽量 符合通风管道统一规格。

12900 — 533mm JI 3600 16 4 管径取整,令D3^=560mm ,有附

录4查得管内实际流速

V2; =14.60m/s,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R m,2; =3.66F a /m 。

根据L^3200m 3/h 、v i =16 m/s 由附录6可查出管径和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所选管径应尽量符合附录8的通风管道统一规格。

D i 2 q v

JI 3600 , —v 4 3200 266mm

JT 3600 — 16 4 管径取整,令D i 260 mm ,有附录4查得管内实际流速 v^ =16.87m/s,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R m,1 _2 =12.36P a /m 。

管段2— 3:

根据p V ,2

^=6400m 3 /h 、v i =16m/s ,求出管径。所选管径应尽量符 合通风管道统一规格。

q v

:3600 -v :——6400 二 376mm

3600沐巴爼16

管径取整,令

D2:=380mm ,有附录4查得管内实际流速 D3 -4 q v

ji

3600 v 4

综合课程设计方案

Y082231本科(自考)综合课程设计 任务书指导书 西南交通大学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2017年10月

目录 一、综合课程设计的意义、目标和程序 二、综合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三、综合课程设计成果及格式要求 四、设计方法和要求 五、综合课程设计答辩要求及成绩评定附件1:综合课程设计成果格式

一、综合课程设计的意义、目标和程序 (一)综合课程设计的意义 综合课程设计是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根据工程造价专业(独立本科段)考试计划的要求,通过综合 课程设计,可以培养考生用所学基础课及专业课知识和相关技能,解决具体的工程造价实际问题 的综合能力。本次综合课程设计要求考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完成单项工程的造价的编制,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熟悉定额、手册、标准图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显著特点。因而对培养考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其他教学环节 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 综合课程设计是考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习、深化、拓宽、综合所学 知识的重要过程;是考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考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 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考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的重要评价内容。 (二)综合课程设计的目标 综合课程设计基本教学目标是培养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深化与升华,初步形成经济、环境、市场、管理等大工程意识,培养考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使考生通过综合课程设计在具备工程师素质方面更快地得到提高。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程造价(独立本科段)专业的培养目标,对综合课程设计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主要任务 本次任务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给定的设计任务,考生在完成任务后应编写出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提交综合课程设计计算书。 2.专业知识 考生应在综合课程设计工作中,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通过学习、研究和实践,使理论深化、知识拓宽、专业技能提高。 3.工作能力 考生应学会依据综合课程设计课题任务进行资料搜集、调查研究、方案论证、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提高理论分析、言语表达、撰写技术文件以及独立解决专题问题等能力。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2018)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任务书及指导书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2018.7

设计任务书 现某住宅小区需兴建4栋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6层住宅(37-40号楼),计划总工期为九个月,要求学生根据该工程的设计图纸及本任务书的要求,编制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一、已知设计资料 1. 图纸一份(另发)。 2. 建筑场地的“三通一平”工作已经完成。 3. 建筑现场附近有永久性高压线及自来水干管通过,施工用水、电可直接引入。 4. 模板、钢筋在现场加工,混凝土、砂浆购买成品。 5. 可供利用的场地范围及道路见建筑平面示意图。 6. 施工开工日期为2018年11月1日。 7. 因施工单位的基地离该工地不远,故无需考虑现场临时的生活设施(如食堂、宿舍等)。 二、设计要求 1. 列出该工程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工程量(参考工程量清单)。 2. 拟订各个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方法及相应的质量与安全措施。 3. 计算各个工程项目的劳动量,部分材料量和机械台班数。 4. 编制主导工程的流水施工方案。 5. 编制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以日计算)。 6. 设计整个建筑场地的施工平面图,在图中包括: (1)垂直运输机械的布置 (2)加工棚、仓库的布置 (3)布置运输道路 (4)布置行政管理及文化、生活、福利用临时设施 (5)布置水电管网及设施 三、设计的内容 学生在完成本设计时,应包括下列两部分的内容: (一)设计说明书 1. 对该建筑物的概况和施工条件简单叙述,主要包括该建筑物的结构特征,以及施工设计的原始资料。 2. 工程项目的工程量、劳动量计算作为设计说明书的附件。 3. 主导工程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4. 主导工程流水施工方案(包括:流水节拍、流水步距、施工层的划分、每层施工段数、总施工段数、各工种工作队数、计划工期等参数的计算)及整个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说明。 5. 各种为施工服务的临时设施、材料仓库堆场面积的计算。 6. 设计施工平面图的必要说明。 7. 设计说明书及附件以A4打印装订成册,将评分表放在最后一页。打开课堂派网页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013196544.html,/,使用邮箱或手机号注册并绑定微信,使用邀请码GMZJ5F加入班级,编辑个人信息后上传设计说明书部分。 (二)设计图表 1. 该单位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表,采用A3图幅绘制。 2. 施工平面图按比例在A3图幅中绘制,各仓库、堆场应注上尺寸。

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模板

辽宁工业大学 工艺课程设计( 论文) 题目: Al-12.5 Si-3 Cu-2-2Ni-0.5Mg铸造合金热处理工艺设计 院(系): 光伏学院 专业班级: 材料工程技术102 学号: 学生姓名: 杨向天 指导教师: 李青春 教师职称: 副教授 起止时间: -7-5~ -7-16

前言 合金工具钢的淬硬性、淬透性、耐磨性和韧性均比碳素工具钢高, 按用途大致可分为刃具、模具和检验尺寸使用的量具用钢三类。合金工具钢广泛用作刃具、冷、热变形模具和量具, 也可用于制作柴油机燃料泵的活塞、阀门、阀座以及燃料阀喷嘴等。 此设计是经过在课堂学习热处理理论知识后的探索和尝试, 其内容讨论如何设计圆板牙钢的热处理工艺, 重点是制定合理的热处理规程, 并按此完成Al-12.5Si-3Cu圆板牙钢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目录( 小二号黑体, 段前段后1行, 1.25倍行距, 居中排列) 1 低合金刃具钢热处理工艺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圆板牙钢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圆板牙钢的服役条件、失效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圆板牙技术要求及示意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圆板牙钢的材料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圆板牙9SiCr钢的C曲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圆板牙9SiCr钢加工工艺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9SiCr圆板牙(M12)钢退火-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 2.7 9SiCr圆板牙钢退火、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理论错误!未定义书 签。 2.8 选择设备、仪表和工夹具..................................... 错误!未定义书签。 2.9 圆板牙热处理质量检验项目、内容及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0 圆板牙热处理常见缺陷的预防及补救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风除尘课程设计报告书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小组成员:熊静宜 3 润婉 3 吴博 4 晗 6 雒智铭0

专业班级:安全12-5 指导老师:鲁忠良 完成日期:2015.7.11 目录 1 引言 2 第一工作区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计算 2.1 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 2.1.1 焊接平台1排风量计算 2.1.2 焊接平台2排风量计算 2.1.3 焊接平台3排风量计算 2.1.4 加热炉排风量计算 2.2 系统排风量及阻力计算 2.2.1 通风除尘系统布置简图 2.2.2 管段阻力计算 2.3 管道压力平衡核算 2.4 选择通风机和除尘器 3 第二工作区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计算 3.1 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

3.1.1 镀铬1排风量计算3.1.2 镀铬2排风量计算3.1.3 镀铬3排风量计算3.1.4 酸洗排风量计算 3.2 系统排风量及阻力计算3.2.1 通风除尘系统布置简图3.2.2 管段阻力计算 3.2.3 管道阻力平衡校核3.3 风机的选择 3.4 管道计算汇总

1 引言 工业通风就是利用技术手段将车间被生产活动所污染的空气排走,把车间悬浮的粉尘捕集除去,把新鲜的或经专门处理的清洁空气送入车间。它起着改善车间生产环境,保证工人从事生产所必需的劳动条件,保护工人身体健康的作用。 本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在于对一个金属制造加工生产车间进行全面通风以及针对焊接台加热炉镀槽酸洗工艺进行局部通风的设计以期达到车间厂房的通风与除尘。本设计的大体思路是,了解各工艺所产生的有害气体成分并选择局部通风方式。之后对参数进行设计计算需风量并进行相关管道计算,最后选择合适的通风机对厂房进行有效通风。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毕业设计任务书——某工程施工图预算及施工组织设计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匙静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 (工程建筑管理教研室) 2005.3

编制施工图预算任务书 一.编制内容: 1.根据给定施工图完成该工程的施工图预算。 2.完成据实调整部分的材料用量分析。 3、编制基础分部工程量清单形式的招标及投标报价。 二.编制要求: 1.计算书:要求计算过程详细、完整、算式清楚。(手工计算) 2.施工图预算书:含编制说明,定额套用,取费。要求定额套用、换算正确。(手工或使用广联达预算软件上机操作) 3.据实调整材料用量:掌握据实调整材料范围,材料用量计算准确。(手工或使用广联达预算软件上机操作) 4、只编制基础土方开挖和混凝土的清单报价(手工计算后上机操作,加以 比较)。

施工图预算编制指导书 一、准备阶段:收集资料,调查研究 应掌握的有关资料有:现行《河北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河北省建筑工程费用定额》、预算工作手册、现行调价文件、施工图纸等。 1.熟悉现行《河北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 要求掌握定额各章、节内容的划分,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能熟练、正确地套用、换算定额, 2.熟悉现行《河北省建筑工程费用定额》。 要求掌握建筑物、构筑物工程类别的划分,施工单位取费资质等级的划分;掌握建筑工程项目费用构成的内容,取费方法。 3.熟读施工图纸。 必须清楚地了解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的内容,建筑图、结构图、细部大样等各图纸之间是否相互对应,是否有矛盾之处。对图纸中选用的标准图集,要掌握其使用方法。通过熟悉图纸,必须对该建筑的全部构造、材料做法、装饰要求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编制施工图预算打好基础。4.熟悉现行调价文件及据实调价材料的价格。 二、编制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 1.确定工程量计算项目 根据施工图纸的内容和定额项目,列出计算工程量的分部、分项名称。2.计算工程量 工程量的计算工作,在整个预算编制过程中是最繁琐,花费时间最长的一个环节,数据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施工图预算的准确性,因此,必须在工程量计算上多下功夫,才能保证预算的质量。计算时应注意:

课程设计任务书(2级)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一:信号发生器 一、设计目的 根据常用的电子技术知识,以及可获得的技术书籍与电子文档,初步形成电子设计过程中收集、阅读及应用技术资料的能力;熟悉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流程;掌握分析电路原理、工程计算及对主要技术性能进行测试的常见方法;最终,完成从设计图纸到实物搭建的整个过程,并调试作品。 二、任务与要求 1、熟悉信号发生器的组成和基本原理,了解单片集成信号发生器的功能特点; 2、掌握信号波形参数的调节和测试方法的应用; 3、电路能够产生正弦波、方波、锯齿波; 4、掌握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测试方法; 5、工作电源为+5~+15V 连续可调。 参考方案: 图1、ICL8038原理框图 参考原理: ICL8030内部由恒流源I 1、I 2、电压比较器A 和B 、触发器、缓冲器和三角波变正弦波变换电路组成。外接电容C 经过两个恒流源进行充放电,电压比较器A 、B 的参考电压分别为电源电压(U CC +U CE )的2/3和1/3。恒流源的恒流源I 1、I 2的大小可通过外接电阻调节,但必须I 2>I 1。当触发器的输出为低电平时,恒流源I 2断开,I1给电容充电,其两端电压U C 随时间上升,当U C 上升到电源电压的2/3时,电压比较器A 的输出电压发生跳变,使触发器输出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恒流源I 2接通,由于I 2>I 1(设I 2=2I 1),恒流源I 2加到C 上反充电,相当于C 由一个净电流I 1放电,C 两端电压U C 转为直线下降,当下降到电源电压1/3时,电压比较器B 的输出电压发生跳变,使触发器的输出由高电平变为原来的低电平,恒流源I 2断开,I 1对C 充电,如此重复,产生振荡信号。 若通过调节外接电阻使得I 2=2I 1,触发器的输出为方波,反向缓冲后由9脚输出;C 上

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机械制造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机械与电子工程系 二○一四年月日

目录 一、任务书--------------- -------3 二、指导教师评阅表----------------------4 三、序言-------------------------------------------------------------------------------------------3 四、零件的分析-----------------------------------------------------------------------------------3 五、工艺规程的设计------------------------------------------------------------------------------4 (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4 (2). 基面的选择---------------------------------------------------------------------------4 (3). 制订工艺路线------------------------------------------------------------------------4 (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5 (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6 六、设计心得与小结-----------------------------------------------------------------------------11 七参考文献-------------------------------------------------------------------------------------1 1

通风课程设计

第一节设计技术资料 1.1矿井概况 某矿地处平原,地面标高+150m,井田走向长度5km,倾斜方向长度3.5km。井田上界以-165m为界,下界以标高-1020为界,井田内煤层赋存稳定,井田可采储量约1.08亿吨。根据开采条件,煤炭供求状况及“规程”规定,确定此矿为年产150万吨的大型矿井,服务年限为72年。 1.2矿井开采技术条件 井田内有两个开采煤层,为k 1、k 2 。在井田范围内,煤层赋存稳定,煤层15°,各 煤层厚度、间距及顶底板岩性参见综合柱状图。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6.5m3/T,煤层有自然发火危险,发火期为16-18个月,煤尘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36%。 根据开拓开采设计确定,采用立井多水平上下山开拓(见图1-2-1、图1-2-2),第一水平标高-380m,斜长为825×2m,服务年限为27年,因走向较短,两翼各布置一个采区。每个采区上山部分和下上部分各分为五个区段回采。每采区各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和一个高档普采工作面,工作面长度150m,区段平巷及区段煤柱15m。综采工作面产 量在k 1煤层时为1620吨/日,在k 2 煤层时1935吨/日,日进6刀,截深0.6m,高档普 采工作面产量在k 1煤层时为1080吨/日,k 2 煤层时1290吨/日,日进4刀,截深0.6m; 东翼还另布置一备用的高档普采工作面。综采工作面装备的部分机电设备如表2所示,采区巷道采用集中联合布置(图1-2-1、图1-2-2)。 采区轨道上山均布置在k 2 煤层的底板板稳定细沙石中,区段回风平巷与运输上山,区段运输平巷与轨道上山采用石门连接。为了保证生产正常接替,前期东西两翼各安排两个独立通风的煤层平巷掘进头,后期东西两翼各安排两个独立通风的煤层平巷掘进头和一个岩石下山掘进头。东西两翼各有一个绞车房、变电所、火药库,亦需独立通风。主井为箕斗井提煤用,副井为罐笼井升降人员、材料、矸石,也作为进风井用,并设有梯子间。 部分巷道名称、长度、支护形式,断面几何特征参数列入表1-2-1。 井内的气象参数按表1-2-3所列的平均值选取,除综采工作面采用4-6工作制外,其它均采用三八工作制。 井下同时作业的最多人数为700人,综采工作面同时作业最多人数40人,高档普采工作面同时作业最多人数60人。 综合柱状图 柱状厚度(米)岩性描述 240.00 表土,无流砂 8.60 砂质页岩 8.40 泥质细砂岩,沙质泥岩互层,稳定 0.20 沙质泥岩,松软 2.40 K1煤层,块状r=1.25 4.20 灰色砂质泥岩,细砂岩互层,坚硬 7.80 灰色砂质泥岩 4.80 泥岩细砂岩互层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 X-Y数控工作台设计说明书 学校名称:湖北文理学院 班级学号:2013279129 学生姓名:张亮 班级:机电1321 2015年11月

一、总体方案设计 1.1 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数控X-Y工作台及其控制系统。该工作台可用于铣床上坐标孔的加工和腊摸、塑料、铝合金零件的二维曲线加工,重复定位精度为±0.01mm,定位精度为0.025mm。 设计参数如下:负载重量G=150N;台面尺寸C×B×H=145mm ×160mm×12mm;底座外形尺寸C1×B1×H1=210mm×220mm×140mm;最大长度L=388mm;工作台加工范围X=55mm,Y=50mm;工作台最大快移速度为1m/min。 1.2 总体方案确定 (1)系统的运动方式及伺服系统 由于工件在移动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切削,故应用点位控制系统。定位方式采用增量坐标控制。为了简化结构,降低成本,采用步进电机开环伺服系统驱动X-Y工作台。 (2)计算机系统 本设计采用了及MCS-51系列兼容的AT89S51单片机控制系统。它的主要特点是集成度高,可靠性好,功能强,速度快,有较高的性价比。 控制系统由微机部分、键盘、LED、I/O接口、光电偶合电路、步进电机、电磁铁功率放大器电路等组成。系统的加工程序和控制命令通过键盘操作实现。LED显示数控工作台的状态。

(3)X-Y工作台的传动方式 为保证一定的传动精度和平稳性,又要求结构紧凑,所以选用丝杠螺母传动副。为提高传动刚度和消除间隙,采用预加负荷的结构。 由于工作台的运动载荷不大,因此采用有预加载荷的双V形滚珠导轨。采用滚珠导轨可减少两个相对运动面的动、静摩擦系数之差,从而提高运动平稳性,减小振动。 考虑电机步距角和丝杆导程只能按标准选取,为达到分辨率的要求,需采用齿轮降速传动。 图1-1 系统总体框图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例题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开题日期: 2014年 5月 26 日完成日期: 2014年 6 月 1 日 一、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设计,让学生初步掌握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设计步骤、方法及具体的计算过程,并逐步培养从事基础工程浅基础的设计能力。 二、设计内容 (一)设计题目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二)设计内容 1、确定基础埋深; 2、按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3、验算地基变形; 4、基础结构设计:拟定基础剖面尺寸,进行内力分析、强度验算和配筋设计,并满足构造设计要求; 5、绘制基础施工图,包括基础平面图、立面图及配筋图。 三、设计资料

1、地形 拟建建筑场地平整 2、工程地质资料 自上而下依次为: ①号土层填土:厚约0.5 m,含部分建筑垃圾; ②号土层粉质黏土:厚1.2 m,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130 kpa; ③号土层黏土:厚1.5 m,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180 kpa; ④号土层,细砂,层厚2.7 m,中密,承载力特征值f ak=240 kpa; ⑤号土层,强风化砂质泥岩,厚度未揭露,承载力特征值f ak=300 kpa。 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

地基 岩土 物理 力学 参数表 4、水文资料为 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地下水位于地表下1.5 m。 5、上部结构资料 上部结构为多层全现浇框架结构,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柱网布置见图1,图中仅画出了1-6列柱子,其余7-10列柱子和4-1列柱子对称。 图1 柱网平面图 6、上部结构作用: 柱底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和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分别见表2和见表3。 表2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

CAD,CAM课程设计任务说明书

、 八、, 刖言 本次课程设计按照任务说明书的要求,我做的是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三维建模以及运动仿真,主要设计数据来自我的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计算,其中模型的尺寸主要依据我的二维图纸(后附),模型共有以下几部分组成:箱体、齿轮、轴、轴承、轴套、端盖、螺钉。总计用时大概三天时间,我分一周的时间分别各部完成,下面就将我的主要成果一一书写如下,请老师指正。 1 ?零部件建模 箱体 箱体建模主要由拉伸构成,辅助以打孔、阵列、镜像、倒角、筋工具。其中油标孔由旋转而成。具体数据参数见后附的CAD工程图。 齿轮 本模型中共有两对四个齿轮,均采用轮廓法建模而成(方法由网上教程而来),通过参数方 程获得渐开线,而后获得轮齿的完整轮廓,最后阵列,得到一个完整的齿轮,鉴于齿轮建模较为陌生下面我将说明齿轮建模具体的步骤。

1?用拉伸画一个直径为齿顶圆,厚度为齿宽的的圆柱体 2?插入基准曲线---从方程--完成--选取--坐标(三个面的交点)---笛卡尔---输入参数(参数如下) 文件(F)辑揖旧梧式〔6查看M縉助(H) 为馆卡儿坐标系输入参数方程 作根据t (将从0变到D对心y和£ /*画如:対立x-yd面的一个圆「中心在原点 "半径=良参魏方程将是: /* x = 4 * cos ( t * 360 ) /+ y = 4 ?sin ( t * 360 ) /* z = 0 /*--------------------------------------------- m=2 z=98 a=20 r=(m*z*cos(a))/2 fi=t*90 arc=(pi*r*t)/2 x^r^co s(f i)+arc+s i n (f i) y=r*sin(f i)-arc*cos(f i) z=0 3.选中步骤2做好的蓝色的曲线---镜像---得到第2根蓝色的曲线,此时两根曲线是相交的八字形.如图4?点取第2根曲线(注意此时曲线以粗红色显示) 主菜单编辑”--复制”--主菜单编辑”一一选择性粘贴”--在操作面板上选取旋转”按钮,――选取旋转中心轴----输入旋转角度((360/2/z) +) 得到第3根细红色的曲线,该曲线与第一根曲线相交的。(注意:原来的第2根曲线消失了) 5?选中第3根曲线(注意此时曲线以粗红色显示) 、 主菜单编辑”--复制”--主菜单编辑”一一选择性粘贴”--在操作面板上选取旋转”按钮,――选取旋转中心轴----输入旋转角度(-360/z),(即该曲线要与前面旋转的方向相反) ,此时发现模型区域如下所示:点取确定退出操作,得到第4根蓝色曲线,此时两根曲线成八字 所示如图: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燕山大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09级机械设计及理论 学号: 0901******** 学生姓名:乔旋 指导教师:许立忠 教师职称:教授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二、传动方案分析................................... .......................... 三、电动机的选择和参数计算........................................ 四、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五、轴的设计...................................................................... 六、键的选择校核............................................................ 七、轴承的校核................................................................... 八、联轴器的选择及校核................................................ 九、密封与润滑的选择.................................................... 十、减速器附件及说明................................................... 十一、装配三维图........................................................ 十二、设计小结............................................................. 参考资料...................................................................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题目:某水泥厂除尘系统管道设计 院别:建能 专业:建环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周恒涛、王洪义、虞婷婷、崔秋娜 河南城建学院 2015年6月12日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设计目的 (1) 1.2设计任务 (1) 1.3设计题目 (1) 1.4基本资料 (1) 1.5设计依据 (3) 第二章、课程设计内容 (4) 2.1设计内容 (4) 2.2管道水力计算过程 (4) 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管道水力计算表

第一章总论 1.1设计目的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是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中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通风工程》课程结束后学生的一次计算和设计的综合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查阅手册和设计等能力为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 1)、复习和巩固已学的通风工程知识,并在课程设计中进行综合应用,提高学生的计算和设计能力; 2)、进一步熟悉通风工程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重点是熟练掌握除尘系统的设计、计算; 3)、为后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1.2设计任务: 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按设计资料完成管道设计并完成设计说明书和A3图幅的除尘系统轴测图。

1.3设计题目: 某水泥厂除尘系统管道设计 1.4基本资料: 如图所示为某水泥厂的除尘系统。采用矩形伞形排风罩排尘,风管用钢板制作(粗超度K=0.15mm ),输送含有铁矿粉尘的含尘气体,气体温度为20℃。该系统采用XS-4B 型双旋风除尘器,除尘器含尘气流进口尺寸为318mm*552mm ,除尘器阻力c p =1100Pa 。对该系统 进行水力计算,确定该系统的风管断面尺寸和阻力并选择风机和电机。 系统轴测图 1.4设计依据 1、《通风工程》 (王汉青 主编)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珠海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 适用专业: 2015级软件工程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制订时间:2017年6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制

目录 1 《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2 《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模板) 3 《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设计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计算机综合应用课程设计 课程学时:32学时 课程学分:2.0 适用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设计是检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主干课程完成之后,为了加深和巩固学生对前两年所学理论和应用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的问题的能力而开设的一门实践课程。 通过本环节学生能够充分把前两年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到实际的编程实践中,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到的理论。通过实现一个中等规模的应用软件,提高利用计算机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顺利毕业、进入社会打好基础;通过对程序的规范编写,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风格,包括程序结构形式,行文格式和程序正文格式等;并培养学生的上机调试能力。 三、课程设计方式 1、课程设计题目的选定 采用指导教师提供参考题目与学生自主命题相结合的办法选定课程设计题目。要求不多于4个人一个小组,不得重复,所涉及数据库的基本表至少在5张表以上,在尽量满足数据库设计原则的前提下,允许适当冗余以提高检索的速度。其中学生自主命题需要指导教师严格的审核,看是否满足课程要求,检查是否为重复课题。 2、课程设计任务的完成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1) 第四版

2011年度 桥梁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某公路桥梁桩基础设计 1. 课程设计教学条件要求 本设计对象为某公路桥梁,该桥梁的上部结构设计已经完成,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完成桥墩基础与地基的设计与检算。要求同学选择(或由任课教师分配)一个基础,按给定的条件完成相关的设计和计算工作。 2. 课程设计任务 2.1工程概况 某公路桥梁设计采用桩(柱)式桥墩,初步拟定尺寸如图1所示。该桥梁上部结构为25米钢筋混凝土装配式T梁桥。桥面宽7米,两边各0.5米人行道。 该桥墩基础由两根钻孔桩组成,旋转钻成孔。桩的设计直径d(即钻头直径,精确至0.1m)自选,桩底沉渣厚度控制为t=(0.2~0.4)d。在局部冲刷线处设置横系梁,其断面尺寸可按构造等要求确定,高度约1.0m。 2.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地质资料:标高20.00以上桩侧土为软塑亚粘土,各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重=18.5kN/m3,土粒比重G s=2.70,天然含水量w=21%,液限w L=22.7%,塑限w p=16.3%;标高20.00以下桩侧及桩底均为硬塑性亚粘土,其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重=19.5kN/m3,土粒比重G s=2.70,天然含水量w=17.8%,液限w L=22.7%,塑限w p=16.3%。 2.3 设计荷载

(1)一跨上部结构自重G 1=2000×(L /20)1.2 kN (取整),其中L 为跨径; (2)盖梁自重G 2=350kN ; (3)局部冲刷线以上桩重应分别考虑最低水位及常水位;汽车荷载应考虑最不利荷载组合(双孔和单孔布载);人群荷载尚应考虑最不利情况;荷载布载长度为梁长(L -0.1)m 。 (4)设计汽车荷载为公路—Ⅱ级,汽车可能产生的横向偏心距为0.55m ,单孔活载时纵向偏心距为b=0.30m ,并应考虑冲击力。行人荷载为3.5kPa 。 (5)水平荷载 单桩所受水平力如图4所示。其中:H T (制动力)=4.5kN ;W 1(风力)=5kN ; W 2(风力)=8kN 图2 2.4 材料 ,可选 MPa 410×=2.85h E ,混凝土弹性模量C25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拟采用择的钢筋有HPB235和HRB335。 2.5 具体任务要求如下: (1)确定桩的长度,进行单桩承载力验算。 具体计算时按如下不同标准跨径分组进行,同组人员的设计桩径、桩长不得全部相同。 跨 径(m) 13 20 25 30 35 40

园林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1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名称园林工程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设计题目洛阳工会苑小区中心绿地园林工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目的与任务在于使学生能够掌握园林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锻炼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要求学生掌握园林绿化施工图的制作基本原则、制图方法和园林绿化工程设计的具体内容;能综合运用园林工程、城市绿地设计、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专业课程的技能,完成相应园林绿地的设计图纸、园林工程施工图纸以及设计说明。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设计、制图技能的提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正确的园林工程设计概念、编写完善的设计说明以及学习规范化园林工程施工图纸的制作技能。 二、设计内容、技术条件和要求 一)设计内容: 1. 完成给定CAD图纸的设计范围内绿地的设计平面图、竖向与排水设计图、园路与场地的铺装设计和结构设计、绿化种植施工图、以及该园林建设工程的设计说明(设计说明中含工程概算部分)。 2. 所有图纸内容在四张A3的CAD图纸上完成,图纸比例为1:250(园路与场地设计图比例自定)。设计说明字数不少于3000字,格式制作参照毕业论文格式,由指导老师给定。 3. 图样中文字用HZTXT细线体,字高3mm;图样名用宋体,字高6mm。二)技术条件和要求: 1. 设计要体现较好的平面构图,各种园林要素布局合理,地被植物组成的图案样式可以简洁明了,乔灌木行列式配置或自然式配置均可。经济技术指标用

标准的三线表完成,绿地率大于30%。 2. 园林工程设计中植物应具有合理的常绿、落叶树种比例(3:7左右),考虑规划合适的树种以及其他绿化材料,对各种绿化材料的观赏特性、观赏季节、苗木规格安排合理;园路与铺装场地的结构设计图纸符合园林制图标准规范。 3. 绿地的竖向与排水设计一般考虑由中心绿地排向小区内车行道,铺装场地排水坡度要求在0.5%——1%。 4. 种植施工图要求表明植物学名、株高、胸径、冠径等指标,正确统计数量,备注栏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植物图例表要符合园林施工的相关要求。 5. 设计图纸加统一的封面装订成一份,设计任务书加封面(含概算部分)统一装订成一份。 6. 设计说明、设计图纸严禁抄袭,如有抄袭现象,一律重做。 三、时间进度安排 2010-11-17 课程设计动员,明确目的要求和设计任务; 2010-11-18——2010-11-20 完成设计草稿,并由指导教师初步审查; 2010-11-21——2010-11-24 完成CAD图纸,提交指导教师审查; 2010-11-25——2010-11-27 完成施工设计说明,提交指导教师审查; 2010-11-28——2010-11-29 图纸、设计说明整改并打印装订; 2010-11-30 课程设计统一讲评。 四、主要参考文献 孟兆侦毛培琳黄庆喜.园林工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DB11/T 214-2003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 环境景观--室外工程细部构造03J012-1 指导教师签字:苏维2011年11 月16 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 论文统一用A4打印纸书写(不允许用铅笔书写文字) 封面格式:教务处统一印制格式 扉页:装订设计任务书 目录页:书写目录 说明书装订顺序:封面+设计任务书+目录+正文+成绩评定表资料袋上的相关部分都要填写,资料袋底部写学号。 目录 1. 设计任务------------------------------------------------------1 2. 传动方案分析-----------------------------------------------页码 3. 电动机的选择计算-------------------------------------------页码 4. 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的选择和计算-----------------------页码 5.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页码5.1 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计算-------------------------------------页码 5.2 低速级齿轮传动设计计算-------------------------------------页码 6. 轴的设计计算-----------------------------------------------页码 7. 键连接的选择及计算-----------------------------------------页码 8. 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页码 9. 联轴器的选择-----------------------------------------------页码 10. 润滑与密封-------------------------------------------------页码 11. 箱体及附件的结构设计和选择---------------------------------页码 12. 设计小结---------------------------------------------------页码 13. 参考资料---------------------------------------------------页码

通风除尘课程设计说明书

《通风除尘》课程设计指导书 XXX电镀车间工艺过程资料 (试用稿) 东华大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1年09月

一、工艺简述 电镀是对基体金属的表面进行装饰。防护以及获取某些新的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已被工业各个部门所广泛采用。对于电镀本身来说,比较简单,但镀前的准备工作相当复杂。这是因为进行这种表面处理之前,必须首先非常彻底地去掉基体金属表面上的油污和氧化物,否则会直接影响镀层的牢固性或使电镀无法进行。所以,一般的表面处理车间主要包括电镀前准备两部分。 镀前准备包括:磨光、抛光、喷砂处理、除油、侵蚀(腐蚀) 常见的电镀有:镀锌、镀镉、镀铜、镀镍、镀铬、镀银、镀铜锡合金(青铜)锌铜锌合金(黄铜)、镀锌铜合金(白黄铜)、镀镉镍铁合金。 1.镀前准备 (1)磨光 磨光是借助粘有磨料的特制磨光轮的旋转、以切削金属表面的过程。磨光可以提高零件表面的平整和光洁度、去掉表面的各种宏观缺陷、划痕、毛刺、焊缝、氧化皮及锈等,以提高电镀质量。磨光还可以减少后来镀层的抛损量和提高零件的耐蚀性。在加工形状简单的或粗糙的简单钢铁零件时,磨轮园周速度可以大些,而加工复杂的零件或有色金属及其合金时,要采用较小的园周速度。另外,对粗糙度大、切削量大的金属表面应采用硬磨轮;对有色金属及切削量小的应采用弹性大的软轮,例如布轮。 (2)抛光 抛光一般用于镀后镀层的精加工,也可用于镀前件的予加工。抛光机上装有抛光轮布轮,使用时涂抛光膏。抛光的目的是提高制品光洁度,使制品获得装饰性外观;提高制品耐蚀性;进一步除去制品表面的细微不平。抛光金属表面时,抛下来的实质上是金属的氧化膜层。这层膜被抛去后;新的金属表面迅速氧化,然后又被抛去;这样反复进行抛光,最后就可以获得光泽、平整的抛光表面。通常,抛光轮的周围速度要比磨光轮的大。 (3)喷砂 喷砂是用净化的压缩空气将干砂流强烈地喷到金属制品表面上用以除掉表面上的毛刺、氧化皮及铸件表面的溶渣等杂质。在电镀生产中多用于铸件表面的溶渣等杂质。在电镀生产中多用于铸件的镀前处理,它可以打掉翻砂的遗留在铸件上的砂土和高含碳层,保证电镀工艺易于进行。各种铸件镀硬铬时常采用喷砂来清理焊接件的焊缝,对保证组合件电镀层质量也有很大意义。喷砂一般是在喷砂室内进行。 (4)除油 除油包括有机溶剂除油、化学除油和电化学除油。常用的除油方法是后两者。在进行电镀、氧化和磷化之前,必须清除零件表面上的油污,以保证镀层和基体金属的牢固结合,保证氧化和磷化反应的顺利进行。获得质量较好的氧化膜。 化学除油是利用碱溶液对油脂的皂化作用,以去除皂化性油脂(各种脂防酸和甘油脂。各种动植物油多属此类);利用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作用。以去除非皂化油脂(各种矿物油,如机油、柴油、凡士林和石蜡等)。常用的化学除油溶液是由氢氧化钠(NaOH)、碳酸钠(Na2CO3)、磷酸三钠(Na3PO4·12H2O)、水玻璃(NaSiO2)和OP-10乳化剂(表面活性剂),按不同比例配合而成。提高溶液温度,可以大大加速除油过程。但温度过高,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热能,并且

车辆工程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车辆工程综合课程设计 题目某轿车前轮制动器主要零件设计(蹄或钳及轮缸部分)——1 专业车辆工程姓名学号 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已知条件:总质量为2200kg;前轴负荷率为35%;质心高度为1m;轴距为3.05m。轮胎型号:225/60R16。制动性能要求:初速度为50km/h,制动距离为15m. 在以上条件下,完成制动器主要基本参数的选择、确定(与后轮制动器设计的同学共同完成);完成制动器主要零件的设计计算;完成前轮制动器主要零件设计的设计图纸。 工程图纸须规范化,计算说明书须用国际单位制量纲。 参考资料: [1]王望予.汽车设计(第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王国权,龚国庆.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王丰元,马明星.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4]陈家瑞.汽车构造(第3版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余志生.汽车理论(第5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6]张海青.耐高温的盘式制动片.非金属矿.2008

完成期限 2017.8.28至2017.9.22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2014年 9月 18 日 目录 1设计要求 0 2制动器形式方案分析与选择 0 2.1鼓式制动器 0 2.2盘式制动器 (2) 3前轮制动器设计计算 (6) 3.1制动系统主要参数数值 (6) 3.1.1相关的汽车主要参数 (6) 汽车主要参数如表3-1所示。 (7) 表3-1 汽车相关参数 (7) 3.1.2同步附着系数的分析计算 (7) 分析表明,汽车在同步系数为 的路面上制动(前后轮同时抱死)时,其制动减速度g qg dt u 0d ?==,即q=,q 为制动强度。而在其他附着系数 的路面上制动时,达到前轮或者后轮即将抱死的制动强度q<,这表明只有 在=的路面上,地面的附着条件才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