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城市雨水径流管理概况与借鉴_张晓昕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美国城市雨洪管理进展与启示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美国城市雨洪管理进展与启示作者:胡宏来源:《国际城市规划》 2018年第3期城市化和工业化造成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被不透水面分割,呈现破碎化和硬质化,导致城市受到不同程度的雨水溢流和水体污染困扰。
绿色基础设施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吸收、减缓和过滤雨水[1]。
已有研究证实绿色基础设施有助于改善城市水质、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经济效益、促进社区价值提升,是建设健康城市的重要内容[2]。
美国现有772 个城市采用雨污合流排水模式[3]。
这些城市的雨洪管理一般分三种方式:一是增加集中布局的大规模雨水管网,二是建设分散的绿色基础设施,三是将两种布局方式相结合[4]。
由于传统的雨污合流管网老化,升级改造的财政预算有限,近年来美国的许多地方政府开始选择将大型城市排水管网与小规模分散的绿色基础设施相结合,进行雨洪治理。
美国环保局也支持将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城市雨洪管理的长期战略。
在20 世纪,城市降水在美国通常被视作废水而非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城市雨洪管理主要以建设传统雨水管网(灰色基础设施)从而促进雨水快排为主。
但是此类灰色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的成本常达数十亿美元,而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雨洪问题。
从1972 年的《清洁水法》(The Clean Water Act)开始,美国环保局不断加强对城市水量和水质的监管,地方政府不得不寻求创新方法,在解决雨洪问题的同时控制成本投入[5]。
1970 年代,政府开始倡导“最佳管理实践”(Best Management Practice),对雨水径流进行末端控制;到1990 年代发展为“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强调恢复雨水下渗的自然生态过程;再到21 世纪的“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战略,进一步丰富了多尺度的可持续雨洪管理模式[1]。
美国政府对于新建或改建的城市用地,明确要求其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对雨水径流进行源头控制。
城市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研究——以美国绿色街道为例

中图分类号 TU985.1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4)02-0027-06 收稿日期 2023-04-10摘 要 城市建成区不透水表面加剧了城市内涝和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作为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类型之一的绿色街道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高效手段,也是美国近年来可持续城市发展的重点方向。
绿色街道还具有提升城市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效益。
波特兰、纽约市和芝加哥很早便开始探索建设绿色街道,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建设模式和管理机制。
该文分析和归纳了三座城市绿色街道在布局形式、植物配置和管理维护方面的经验与不足,以期为我国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微更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色街道 城市雨洪 微更新Abstract The impermeable surface of urban built-up areas has exacerbate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uch as urban waterlogging and water pollution. As one of the types of green stormwater infrastructure, green street is an efficient means to solve such problems, and it is also the key direction of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recent years. Green street also can help improve the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cities. Portland, New York City and Chicago started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streets a long time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reen street, Urban stormwater, Micro-renewalUrban Green Stormwater Infrastructure: Case Studies of Green Streets from Portland,New York, and Chicago徐少琦 | Xu Shaoqi 陈静 | Chen Jing快速城镇化不断挤压自然空间、削弱城市的生态基底,而全球气候变化进一步加剧恶化城市生态环境,频繁的城市内涝和水体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健康发展。
发达国家雨水管理机制及政策

发达国家雨水管理机制及政策栏目编辑王雷I国际交流发达国家一理机制及政策一美国雨水管理政策(一)雨水排放许可雨水不仅是造成城市洪涝,而且也是城市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美国联邦,JJ,I,I,郡等积极立法,以实现雨水的科学管理.清洁水法是美国水资源管理的综合法律.清洁水法原名联邦水污染控制法案,颁布于1948年.后来经过几次年修订,其中1987年修订时将重点放在包括暴雨在内的面源污染上.20世纪90年代,制定了国家污染物排放削减制度,即NPDES(NationalPollutantDischargeEliminationSystem)许可制度.对暴雨排放许可,分两个阶段(PHASEI,PHASEII)实施,表1列出了两个阶段许可的发布时间及规定的内容.表1美国NPDES暴雨许可制度发展阶段阶段颁布时间规定内容大,中型分流与暴雨排放有关扰动范围大于等PHASEI1990薤11B制市政暴雨排的工业活动的雨于5英亩的建筑活放系统水径流排放动暴雨排放小型分流制市扩大了PHASEI阶扰动范围为1~5PHASEII1999年12月政暴雨排放段的"不暴露"豁英亩的建筑活动系统免的范围暴雨排放美国雨排放i午研}殳i争iJ1正和个别许百n正两排放场地的特点,工业或建筑活动.暴雨排放i争礅市政分流制暴雨管道系统(MS4s)的所有者必须获取NPDEs许可证,根搦午正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污染源控制措施.Ms4s分类以人口数目作为戈0分示准,服务人口大于于二25万的~Is4s襁j沩大型Ms4s, 服务人口在10~25万之间的Ms4s被称为中_~JMS4s./J",~_MS4s不是以人口数量作为划分标准,而是指包含在城市化地区内的未获得许可的地区.与暴雨排放有关的活动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有关原材料的储存,运输,材料的加工,中间产物的堆放,副产物及中引起径流污染的活动,美国环保局(EPA)把与暴雨排放有关的工业活动分为11类.建筑活动是其中之_,建筑活动排放许可的负责人可以是建筑场所的所有者,经营者,承包商或转租商.对建筑活动的排放1午可,在PHASEI阶段,Ⅱ围大于等于5英亩的建筑活动,其管理者必须获得NPDEs雨水排放许可;小于5英亩的建筑活动,如果其是大型建筑活动规划中的一部允也需获得建筑排放许可.PHAsEI觑定扰动范围在1~5英亩的建筑活动必须获得暴雨排放许可_对于,J,于1英亩的建筑活动,如属于规定的小建筑活动规划的一部分也须获得暴雨排放许可;干扰范围/J\=j=l英亩的独立的建筑活动如其暴雨排■李俊奇刘洋车伍保局对其具有指定权,要求其获得暴雨许百墩.(二)雨水排放收费除了制定雨水排放许百丁夕,联邦和各州还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激励手段,如使用总税收,发行义务债券,联邦和州给予补贴,联邦贷款等方式鼓励人们采用新的雨水处理方法.如在一些地区建立了雨水收费机制,以社区为单位规划并进行实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如科罗拉多州1的科林斯堡市,1976年第一;欠提出建立雨漕理计划,目的是通过提供雨水调蓄设施,减少洪灾风险,改善地表水质.1980年以政府第七号文件的形式要求实施雨水排放收费制度.雨水排放费主要由运行维护费和基建投资费两部份组成,每部分费用由占地面积,综合径流系数对应的费率因子和各自的基准费率相乘计算得出.华盛顿州的奥林匹亚市从1986 年开始征收雨水排放费,其收费类型分为居民区和非居民区两类,居民区以2528平方米为一个等效居住单元(ERU),一个等效居住单元(ERU)是指该市住户家庭的平均不透水面积,每月收取$4.50.非居民区的费用由三部份组成:管理费用,径流水量费用和径流水质费用.目前的管理费用为每月$8.44,径流水量费用为$1.49xERU的倍数,径流水质费用为$4.13XERU的倍数. 二,英国雨水管理政策(一)多层次全过程控制英国解决城市雨水问题的政策采用多层次全过程控制的对策.建立可持续排放体系(SUDS)是其核内容.从解决大暴雨管道排放问题,发展为综合的雨洪控制体系.SUDS的思想不只是单纯的体积控制,其综合考虑到土地应用规划,水质,水量和提高水生环境质量等.其方法主要包括污染防治,源头控制,小区控制和区域控制4种.污染防治主要依靠污染源的管理和公众的参与.源头控制是通过减少不渗透区域面积或者建立就地雨水收集和处置设施从而减少雨水排放.而小区控制和区域控制是在末端建立渗透系统,过滤系统,湿地系统等滞留系统以控制雨水径流污染,削减径流量.SUDS~前已经在英国,澳大利亚,瑞典等国的多个城市广泛应用.依据可持续排放体系,从规划到建设,维护与管理的过程可以把与SUDS~关的法律规章分成三个部分:规划阶段相关的规定,建设与维护管理相关的规定,可持续排放体系的监管规定.可持续排放体系,首先必须包括在当地地方发展规划之内,这既可怍为当地规划部门颁发规划许可的条件之一,也是开发商2011—875国际交流l栏目编辑王雷建设可持续排放体系的法律依据之一.在英国,规划分为两个不同层次,《区域空间策略》和《地方发展框架》,可持续排放体系作为雨水管理措施在LDF阶段被提出并保证应用.u)F不会确定可持续排放体系具体的实施地点和方案,它只是规划该地区的土地利用分配情况,指出哪个区域用于开发及其程度,是宏观的判断而非严格的条例规定.如果需要地方规划部门还可以提出一个《补充规划文件》,在此可说明可持续排放系统的主要技术,优势,维护等问题,还需提供一份指导书,说明这些技术如何融入到该地区的发展中.在英国,主要有三个韶]负责雨水排放管理:排水工程部,公路局,私有土地所有首先,开发商根据该地区的地形地貌,土壤渗透性,地质及水文地质等特性,确定适宜的可持续排放技术,同时按照环境部门的要求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地下水污染及补偿等问题,对当地的径流特性及地区的限制条件进行评估,以便采用与之相适合的可持续排放技术.其次,要考虑可持续排放系统的长期维护责任,这就需要各部门协商达成—项维护管理协议,明确可持续排放工程在交付使用后的维护责任. (2)行政规制与排放许可当地的环境部门负责地表水,地—F7}(,环境资源的管理,所以环境部门从规划到实施及维护管理对可持续排放体系都有参与.首先,环境部门是当地规划部门在作规划时的法定咨询者,规划部门在做规划时必须征求环境部门的意见.环境部门会对排放体制及洪水控制问题提出建议,还会要求规划部门提出水体(河流,湖泊,水道等)水质改善措施,通过这一要求确保了雨水的适当排放.开发商在提交规划申请时必须要参考环境部门的涝源分布图,地下水保护带分布图和易污染的地下水分布图等.环境部门通过颁发《排放许百n正书》的形式控制雨水径流对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限制条件包括水质,水量等条件.任何直接排人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污染物,排放前必须得到环境部门的授权,否则被看作是违法的.三,德国雨水管理制度(一)政府管制1995~布了第一个欧洲1标准"室外排水沟和排水管道"(EN752-1).EN752—2(1996修订版)中提出通过收集系统尽可能地减少公共地区建筑物底层发生洪水的危险性.1997年颁布了另一个严格的法规EN752—4(1997),其要求在合流制溢流池(CSOs)中,设置隔板,格栅或其他措施对污染物进行处理.2000年欧共『本颁布的水资源政策指导方针(directive2000/60/ EC(2000])指导方针.这个指导方针与美国的清洁水法的作用相同.方针指出:各个或员国在整个规划中,通过各种措施使水『本达到良好状态,并满足共同体的各项指析昙要求;采用综合治理的方法(防止扩散和点源控制)预防污染控制,达到环境的标准和限制值;禁止排放污染物质和有毒物质.这一水资源框架将在其后的76瓣建藏2O年或更长的排水系统.(二)雨水排放费与经济激励为了实现排旨网的径流量零增长的目标,各个城市根据生态法,水法和地方行政费用管理条例的规定,制定了各自的雨水费用征收标准,据此并结合当地降利犬况,业主所拥有的不透水面面积,计算出应缴纳的雨水费(由相应的行政主管部门收取),使用户从经济方面考虑采取雨水利用措施,若用户实施了雨水利用技术,国家将不再对用户征收雨水排放费(德国雨水排放费和污水排放费用一样高,通常是自来水费的1.5倍左右).例如:2001年1月1曰,德国汉诺威市开始征收雨水排放费.汉诺威市规定,如建筑房屋,硬化地面因雨水不能渗入地面而流人城市雨水管网,则要交纳雨7}放费.雨水费按此房屋和硬化地面的面积计算,目前费用为0.63欧元/平方米?年.如果建筑房屋的雨水可以完全渗入地下的话,就可以省去雨水费.在新建的工业,商业及居民小区之前,住宅,厂房,花园等建筑均要设计雨水利用装置.没有雨水利用装置,政府将征收占建筑物造价2%的雨水排放费,此项资金主要用于雨水项目的投资补贴,以鼓励雨水利用项目的建设.对于能主动收集使用雨水的住户,政府每年给予1500欧元的"雨水利用补助".德国废水纳税法中规定,如果来自固定面积的雨水不是由公共排水道排放,固定面积大于1公顷时, 要以每公顷18个有害单位来计算纳税,每个有害单位的年税率为7O马克.雨水排放费(税)的征收有力地促进了雨水处置和利用方式的转变,对雨水管理理念的贯彻有重要意义.四,日本雨水管理政策日本是一个雨水充沛的国家,并不缺水.但是为了保护环境,消减洪峰等,日本采取了一系列雨水利用措施,也制定了雨水相关政策.在日本政策制定涉及到一系列利益相关者:政策的制定(政府),投资者(政府或私人公司),管理者(公众或私人部门)和使用者(社区或社区组织).政府拥有整个雨水及污水管理决策权,许多政府部门都在雨水及污水管理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公众健康部有保护公众健康的职责,其职责是监督,检查,实施和健康有关的措施,提高全国的卫生水平.公共工作部的职责是建立大型的污水和雨水设施,运行和维护雨水及污水的中心处理单元,检查由私人运行的设施.由于雨水及污水管理涉及到许多的利益相关者,所以调解各相关者的利益尤为重要. 日本政府于1992年颁布了"第二代城市排水总体规划",正式将雨水渗沟,渗塘及透水地面作为城市总cj战0的组成部分' 要求新建,改建的大型公共建筑物必须设置雨水下渗设施.雨水利用指南,对雨水利用的工程经济分析,评价方法,投入产出,投资回收期等关键参数进行了分析.此外日还建立卜贝占,基金等经济市0度.(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美国城市雨洪管理水文控制指标体系及其借鉴意义

(3)
式中:尺。为第i种土壤或土地利用类型的体积径流系数;,。为第i种土壤类型或土地利用类型所占 比率。
表l 各种土地利用和土壤类型的径流系数(改编自schueler,2008)。7一
注:A一沙砾土,饱和渗透系数大于140 mm,h;B一沙壤土,饱和渗透系数140~36 mm,h;C一粉质壤土,包和渗透系数36~3.6
理实践中,美国整合出一套水文控制指标体系,包括维持河湖湿地基流与地下水补给的人渗控制指标,减少雨洪 面源污染的水质控制指标,防止河道侵蚀的水土侵蚀控制指标,以及避免小量级洪涝和减轻极端洪涝灾害的洪水 控制指标。在调研美国城市雨洪管理沿革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开展的海绵城市试点T作中的径流控制指标进行 了对比研究;包括指标确定方法比较,指标划分与实施比较,以及指标的涵盖范围与效益分析。在此基础上,提 出了我国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中确定水文控制指标所亟待开展的工作,包括基础科研领先,数据与成果共享,加强 区域及部门间合作以及推行多指标水文控制体系的理念与实践。本文为海绵城市建设中合理确定适合各地具体条 件的水文控制指标体系提供研究思路与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绿色雨洪基础设施;城市雨污管理; 城市水文;径流控制指标;低影响开发 中图分类号:P3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43/j.cn kislxb.20l 50670
发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81(以下简称《指南》)。同年12
月,住建部、财政部和水利部三部委联合启动了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2015年4 月确定了16个城市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目前,海绵城市的理念在我国刚刚兴起,其 基本原则、水文控制指标体系以及配套机制与保障措施尚处于试点探索阶段。本文结合国际实践经 验,从城市水环境安全、河道保护与洪涝防治等角度详细阐述城市雨洪管理中常用的水文控制指标 体系及其控制理念、基本计算方法,区域适用性;并与我国《指南》中提出的径流控制指标做了分析 比较,为我国目前推行的海绵城市试点工作提供参考。
国外雨洪管理发展及对我国启示

国外雨洪管理发展及对我国启示摘要:发达国家城市雨洪管理理念和技术都领先于我国,通过研究发达国家雨洪管理发展历程,对我国城市雨洪管理进一步发展有极强的指导借鉴意义。
关键词:雨洪管理雨水利用雨水收集引言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但由于相应的雨洪管理理念和技术落后,所以雨季城市内涝频发,比较典型如北京“7·21”暴雨洪涝灾害,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领先于我国,经历过我国现阶段城市发展随之而来的雨洪问题。
研究国外雨洪管理发展历程,是我国雨洪管理进一步发展必不可少的,对我国有着极强的借鉴指导意义。
1、国外研究发展状况雨水资源利用是一项被广泛应用的传统技术。
在一些发达国家,雨水被认为是一种被消费的水,也就是说雨水不是废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发展较早,因此雨水利用的起步较早,也较为完善。
日本水资源缺乏,雨量充沛,所以非常重视雨水的收集利用,相关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建了形式多样的滞洪和积蓄雨水的蓄洪池,将积蓄的雨水用作喷洒路面、绿地灌溉等,当作城市杂用水使用。
这些设施大多建在地下,充分利用了地下空间,而建在地上的也尽可能满足多种用途,比如在调洪池内修建运动场,雨季来临可来蓄洪,平时可作为运动场使用。
1992年,日本政府颁布了“第二代城市排水总体规划”,正式将雨水渗沟、渗塘及透水地面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要求新建、改建大型公共建筑物必须设置雨水下渗设施。
近年来,包括渗井、渗沟、渗池等各种雨水入渗设施在日本迅速发展,这些设施占地面积小,可因地制宜的修在楼前屋后,将地面径流就地入渗地下,在控制径流汇集、减少洪峰流量的同时,使地下水得到补给,使遭到破坏的水环境得以恢复,同时也起到阻止地面沉降的作用[2,3]。
美国80年代中期就已编制了大量雨洪管理总体规划。
在有效的总体规划帮助下,越来越多的美国城市雨洪问题在相邻的区域内或流域尺度被缓解或避免,因此,由水量导致的城市雨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随后美国雨洪管理的目标开始转向水质管理。
借鉴国外经验提高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率

国将缺水 3 0多亿立方米 ( 0 见表 1 。 )
表 1 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部分水 量预测
年愉 , 年 城 市化 率/ % 城 市 总人 口/ 亿
着城市雨水利用 的效果 - 。 o
需求量 也不 断地增加 , 造成 城市 常年 缺水 。建 筑密度 不 断增 大 , 地 表不 透水 面积不断增加 , 增加地面径 流 , 阻碍雨水渗 透到地 下 , 导 致洪 水风险增加 , 有些 城市频 频 出现 内涝 。雨 水 的大量 流 失 , 导致雨 水地下渗透量及地下水 位下降 , 有可能就会 出现海水 倒灌 或地面下沉 。2 1 年 6月 ~ 01 7月 , 武汉 、 京、 北 成都 、 南京 等城 市相
第3 8卷 第 6期 20 12年 2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 ARC T T RE XI HI EC U
Vo . 138 No. 6
F b 2 2 e . 01
・1 41・
文章编号 :0 9 6 2 【0 2)6 0 4 —3 10 — 8 5 2 1 0 - 1 10
关键词 : 市 , 水利用 , 城 雨 经验 中 图分 类 号 :U 9 .1 T 9 1 14 文献标识码 : A
0 背景
近几年许多大城市一方面常年缺发 , 这种现象不断地加剧而且范 围继续扩大 。随着 城市化 的 进展 , 城市工业化加 大和城 市人 口迅速 增加 , 致使 城市对 水 资源
1 我 国利用城 市雨水 必 要和现 状
我 国是一个水资 源大 国 , 水资源总量达 2 0 800亿 m , 全球 蓄集雨洪能力近 8o o万 m , 占年降雨总量的 8 o其中城镇建 居 o 约 %,
第六位 。但 由于我 国众多 的人 口, 占世界人 口的 2 % , 2 而淡水 占 设雨洪利用工程 6 8处。北京市 还利用 地下空 间建设蓄水 池 , 8 将
《纽约州雨水管理设计手册》的借鉴

2019.06科学技术创新-177-《纽约州雨水管理设计手册》的借鉴李海心(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0)摘要:在经济发展和高速增长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水环境的恶化已经严重制约和彩响着人类及动植物的健康,水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成为日益重要。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对水体的污染,促使国内外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寻求更多的途径加以解决和防治。
本文中所涉及的是对雨水、融雪水污■染方面在工程上的思考。
关键词:径流污染;水体生物;融雪剂中图分类号:TU991.11+4文献标识码:A1概述《New York StateStormwaterManagementDesign Manual》的中文译名为《纽约州雨水管理设计手册》,是纽约州指导雨水管理设计的一个专业手册,共计642页。
从新开发地块对环境的影响、雨水管理规划到绿色基础设施的设计(类似于低影响开发设施),从每一个环节上告诉设计者手册的编制目的、基础数据的由来及如何应用手册计算。
《纽约州雨水管理设计手册》有三个目的:a.防止城市雨水径流对纽约州水系的污染;b.雨水管理的设计标准。
包括: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标准.SMPs (雨水管理实践),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运行、检查和维护;c.改善低影响设施及SMPs。
我国目前的海绵城市建设中,很大程度上是借鉴和学习欧美的低影响设施设计。
在借鉴和学习欧美的设让方法和数据上,我们是需要甄别对待的。
一是因为低影响设施多数是具有景观和污染物处理这样一个综合的功能。
我国降雨特点是“雨热同季”,多集中在5-9月份。
从南到北,年降雨量从2000毫米作的时候,要在软件中的主菜单的界面下点击采集,然后找到其中的测量,最后进入一个单点测量的界面。
然后使用全站仪的时候,要将物镜与棱镜对齐.用电脑进行控制,就会出现各项测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有效避免测量人员在测量的时候出现一些偏差。
并且这些测量值知识用来对各个测点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判断,并不是它的坐标值。
美国雨水径流控制技术导则讨论及其借鉴

摘要: 介 绍 美 国能 源独立 与安 全 法案 ( E n e r g y I n d e p e n d e n c e a n d S e c u r i t y A c t , E I S A) 第4 3 8条基 本情 况. 4 3 8条 文 实施 的技 术 导 则的核 心理 念是 要 求项 目开发 采取 原 位滞 留雨 水的 “ 绿 色基 础 设 施” 或
5 .D e p a r t m e n t f o C i v i f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u b u r n U n i v e r s i t y , A u b u r n 3 6 8 4 9 — 5 3 3 7,U S A)
A b s t r a c t : I n t h i s p a p e r ,w e d i s c u s s s e c t i o n 4 3 8 o f t h e E n e r g y I n d e p e n d e n c e a n d S e c u r i t y A c t( E I S A) o t ’ t h e 及 其 借 鉴
李俊 奇 , 李 小 静 , 王 文 亮 , 刘 超 , F A N G X i n g , 袁 冬 海
( 1 . 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 系统 与水 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北京 1 0 0 0 4 4 ; 2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 北京 1 0 0 8 3 5; 3 . 北 京建筑大学海绵城市研究 院 , 北京 1 0 0 0 4 4 ; 3 6 8 4 9 — 5 3 3 7 ) 4 . 北 京市首都规划设计工程咨询开发公 司 , 北京 1 0 0 0 3 1 ; 5 . 美 国奥本大学土木工程 系 , 关 罔 奥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数 量 及使 用 情况 的评 估
,
。
垦 务局
用 水 并经 营水 力发 电 设 施
。
隶 属 美 国 内政 部
负责在 西 部 各州 提 供 市政 和 灌溉
》
鱼 类 和 野 生动 植 物管 理 局
隶 属 美 国 内政 部
、
,
负责 保护濒
、
危物 种
、
淡水 和 濒 危 鱼 类
某 些 海洋 哺 乳 动 物 和 候 鸟
美 国联邦 政 府 层 面
美 国 联邦 政府 相关 城 市 雨 水 径流管 理 机 构 联邦 政府 中 与 城 市 雨 水径 流管 理 相 关 主 要 机 构有
》
美 国 陆军 兵 团 等
刀
。
,
负责 管 理河 流 和 海洋 区 域 的洪 水控制
》
美 国环 境 保护 署
、
,
其 职 责包 括发 放 污 染排 放许 可
》
,
如 果所 报 内容
环 境保 护署 必 须确定 名 录 或 日最大 负 荷 总 量
,
。
非 点 源控 制计划 困
美 国环 保 署根 据 《 清洁水 法 》 第
。
节的
只 要 在可
内容为各 州 和 准 州管 区 制定 了新 的 非 点 源控 制计 划 和 资 助 方 针
行 的情况 下
,
该 文 件建 议
,
,
。
美 国 国会 修 订 了 清洁 法案
在 此 政策 的 影 响 下
,
,
美 国 针对 雨
水 污 染 研 究开发 出各 种技 术 和 措施
如城 市 雨 水 污 染 的评 价 与 监测
,
科 学 管 理 城 市 雨 水资源 和 控
。
制 雨 水径 流 污 染的技 术 与非 技 术体 系
下三 种
合流 制排水 系 统及 雨 水 处理 技 术等
美 国城市 雨 水径流 管 理概 况与 借 鉴
张 晓听
马 洪涛
北京 市 城市 规划 设 计 研 究 院
,
北京 市南 礼士 路
号
,
摘要
渐提 高
。
随 着城 市 的 发 展 和 社 会 经 济水 平 的 提 高
,
人 们 对 于 城 市汛 期 排 涝 安 全 和 城 市 水环 境质 量 的 要 求 也 在 逐
隶 属 于 能源 部
,
负责
颁发 水 电 项 目建 设 许 可 证
》
、
提 出 环 境 质 量 保 护措 施等
。
。
流域 管 理 机构有 流域 委 员 会
这 些 委 员 会 是 法 律实 体
。
,
而不 是 纯 粹 的 行 政 机 构
。
负责制
定本 流域 的相 关政策 法 规极其相 关 事务
美 国联 邦 政府 相关 城 市 雨 水径 流管 理 法 规 年颁 布 的 《 联邦 水 污 染控 制法 地方 管 理 部 门 的配合 下
。 。
划
,
包括 使 用 的
该 项 目 的 重 点是 建 设 期 间 的控制
。
而 非 开发 后 的暴 雨 管 理
》
而 场 地 建 设后 的暴 雨 控 制 由 市政府 规 定
雨 水 排水
出
涉 及 各种 工 业 类 型 的 雨 水 排水 设 施 的排 水规 定
,
需
满足
》 》
的要 求
。
预 处理 系 统
日最 大 负 荷 总 量 限制
主 要 的措施 主 要 有 以
卜
实施 雨 污 分流 系统
。
但 是这 类 项 目 的造 价 昂 贵
∀ !
, ,
、
建造 复 杂
。
建立 合流 制储存 设 施 实施 低影 响 开发 技术
包 括 一 些 初 级处 理 存 储 而后 排入 受 纳 水体
。
、
。
以减小 暴 雨 径流 流入 排水 系统
美 国雨 水 管理 体 系概 况
审批联 邦政府 划拨
的水 务 资 金 的使 用
》
国 家海洋 与 大气 管 理 局 伽
局 隶 属 于 商务 部
,
困
、
,
该
负 责沿海地 区 的流域 管 理
!
!
非 点源污 染 以 及渔 业管 理
》
联邦 应 急 管 理 局
掩
。
隶 属 于 美 国 安全 部
,
任
务 是 指 导 防 灾减 灾 等 自然 灾 害 以及 公共 安全
,
,
必 须满 足 《 国 家 污 染排 放 削 除系统 之 雨 水 项 目困
。
而
非 点 源污 染
必 须 实施 管 理 策 略
,
同时
,
该 法案 也 规 定 了 建 设 期 和 建 设后 期 的暴 雨 径 流 和 土 地 开
,
发
。
《 清洁 水法 》 的 总 体框 架 下
》
包 括 一 系 列 重要 的政 策措 施
其他 还有 部 分 机 构 与 城 市 雨 水 径 流 管 理 存 在 一 定 关系
》
美 国 地质 调 查 局
负 责 自然 灾 害
、
! ∀
抓
、
隶 属 美 国 内政 部
。
主 要 职 责是
地质
、
资源
、
地理
、
环境
生 物 信 息等 方面 的 科 学 研 究
、
监测
、
收集
、
分析
》
、
解 释和 传 播
负责 全 国水 资源 质 量
美 国 对 于 城 市 雨 水径 流分 为 两 级 管 理 府 负责 实施
。
,
其 中联邦 政府 负 责制定 总 体政 策
、
规 章和 规 划
,
州政
、
在州 政府 层 面 下
,
城 市 也 会针对 自身特 点 提 出 具 体 的城 市 雨 水 径 流管 理 的法 规
。
标
准 并 编制 和 实施 相 关规划 设 计
、 。
证 出 台有 关规 定帮 助 各州 制 定水 质 标准 及 负责 监 管城 市 工 业 和 建 筑 工 地 的 雨 水排放 环 保 署在 全 国设 有十 个 区 域性 办事 处
,
每 个办事 处 的 管辖 范 围包 括 几 个 州及 一 个 或几 个
、
跨州 的流 域
。
区 域 办事 处 的 职 权包 括批 准州 政府 制 定的规 章 和 标 准
。
还负 责对水 电拦 河 坝
运河 开凿
、
疏浚 和 填 埋 等 活动 的 环 境 影 响评 估
》 》
公共 服 务 部 水 土 保持 局
出
。
负责建 立州 导 则
,
检 查 规划 方 案 文 本
,
。
隶 属 于 美 国农 业 部
其 职 责 包括
协 助 农 民 制定水 土 保 持 计划
》
联邦 能源 监 管委 员 会 田
!
,
》 该 法规 授权 公共 卫 生 部
,
,
,
在 其 它 联邦
、
州和
消 除 或减 少对跨 州水 域 的 污 染
出
提 高地 面水 和 地 下 水 的 卫生 条件
,
。
。
年 颁布 的 《 水 质法
修正 案 》 用 于 控 制非 点 源 污 染 修正 案 》
,
年 颁布新 的 《 清洁 水法
,
一 ‘
,
又称《 联 邦水 授权美 国
环 保 署制 定安全 饮 用 水标 准
,
以 防 止天 然 和 人 工 污 染 物进入 饮用 水 中
, ,
对我 国 具 有较 强 的借 鉴 意 义
,
本 文 通 过 对 美 国 城 市 雨 水径 流 管 理 相 关
、
可 以发现
国 内在 城 市 雨 水 径 流 管 理 方 面 从 理 论
,
思路
、
管理 方 法 和技
。
本 文 以 美 国 经 验 为 基础 总 结 了 美 国 的 经 验
并 初 步提 出 了 能 够 借 鉴 的 方 面
都 要 制定 和 实施 以流 域为 单位 的项 目计 划
,
,
无论这 种 项 目是 保 护未被 污 染
的水 体
,
还 是 恢 复被 污 染 的水体
或者 是 兼 而 有 之
。
新 的资 助 方 针规 定 了基 于 流 域 的非
点 源 控制 计划 必 须包 含 的 内容包 括 理 措 施后 可 能 削减 的污 染 量
!
用 于 控制 直 接 的 污 染排放 入公 共 处 理设 施 的 污 染
它 包 括三 个关 键 部 分
。
。
点源 排放 的
、
废水 负 荷 分配
、
非 点 源 的负 荷 分 配 以 及 安 全边 界 条 件
根据 法律 规 定
,
由州
。
准州 管 区
或 者 自治 区 上 报 的名 录 以及 日最 大 负 荷 总 量 需经 环境 保 护署 批准 或否 决 不 完整
,
美 国于
年通过 了 《 清 洁 水法 》
,
,
美 国环 保 局 况
,
各州 和 地 方水 污 染控 制 机 构 采 取 措 施 减 少排 水管道 污 水 的溢 流 量
。
但 是 考虑 实 际 情
因此
,
美 国很 多城 市 不 能完全 靠新 建 分 流 制 管 网 取 代 旧 合 流制 管 网 来 满 足要 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