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数学《变量之间的关系》

七年级下册数学《变量之间的关系》
七年级下册数学《变量之间的关系》

()

s t ()m S 64

o 812

A

B 《变量之间的关系》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在某次试验中,测得两个变量m 和v 之间的4组对应数据如下表:

1 2 3 4

则m 与v 之间的关系最接近于下列各关系式中的 【 】. A .22v m =-

B .21v m =-

C . 33v m =-

D .1v m =+

2、长方形的周长为24cm ,其中一边为x (其中0>x ),面积为y 2cm ,则这样的长方形中y 与x 的关系可以写为( )A 、2x y = B 、()2

12x y -= C 、()x x y ?-=12 D 、

()x y -=122

3、地表以下的岩层温度y 随着所处深度x 的变化而变化,在某个地点y 与x 的关系可以由公式2035+=x y 来表示,则y 随x 的增大而(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4、如图1所示,OA 、BA 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学生运动 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图中S 和t 分别表示运动路程 和时间,根据图象判断快者的速度比慢者的速度每秒快 ( ) A 、m B 、2m

C 、m

D 、1m

5、表格列出了一项实验的统计数据,表示皮球从高度d 落 下时弹跳高度b 与下落高d 的关系,试问下面的哪个式子能表示这种关系(单位cm )( )

A 、2d b =

B 、d b 2=

C 、25+=d b

D 、

2

d b =

6、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 (cm )与所挂的物体的重量x (kg )间有下x 0 1 2 3 4 5 y

10

11

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x 与y 都是变量,且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

B . 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0cm

C . 物体质量每增加1kg ,弹簧长度y 增加

D . 所挂物体质量为7kg 时,弹簧长度为

50 80 100 150

25

40

50

75

图1

7、在关系式y=3x+5中,下列说法:①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②x 的数值可以任意选择;③y 是变量,它的值与x 无关;④用关系式表示的不能用图象表示;⑤y 与x 的关系还可以用列表法和图象法表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⑤

B 、①②④

C 、①③⑤

D 、①④⑤

8、张大伯出去散步,从家走了20min ,到了一个离家900m 的阅报亭,看了10min 报纸后,用了15min 返回到家,如图2图象中能表示张大伯离家时间与距离之间关系的是( )

9.“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缓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用S 1,S 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 为时间,则下列图象中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

【 】.

10.甲、乙两同学从A 地出发,

自行车在同一条路上行驶到B

地,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 (千米)和行驶时间t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有下列说法:其中,符合图象描述的说法有 (1) 他们都行驶了18千米; (2) 甲在途中停留了小时; (3) 乙比甲晚出发了小时;

(4) 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5) 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 个 个 个 个

(6) 3. 一辆汽车由韶关匀速驶往广州,下列图象中大致能反映汽车距离广州的路程s (千米)

和行驶时间t (小时)的关系的是 【 】. 12.小王利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程序,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如下表: 输入 (1)

2

3

4

5

… 输出

那么,当输入数据8时,输出的数据是 【 】. A.

861 B.863 C.865 D.8

67

13. 如图2,图象(折线OEFPMN )描述了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第3分时汽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 B.第12分时汽车的速度是0千米/时 C.从第3分到第6分,汽车行驶了120千米

A

B

D S (千米)

18

t (小时)

乙 O

1

图2

O

路程(S)10050D.从第9分到第12分,汽车的速度从60千米/时减少到0千米/时

14 向高为10厘米的容器中注水,注满为止,若注水量V (厘米3

)与水深h (厘米)之间的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3所示,则这个容器是下列四个图中的 【 】.

15、水池中原有3升水,现每分钟向池内注1升,

则水池内水量Q (升)与注水时间t (分)之间关系的图象大致为( )

16、对关系式x y 2

1

2-

=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当x 看作自变量时,y 就是因变量 B .随着x 值的增大,y 值变小 C .在非负数范围内,y 可以最大值为3 D .当y=0时,x 的值为

2

3 17、土地沙漠化是人类生存的大敌,某地原有绿地a 万公顷,由于人们环保意识不强,植被

遭到严重破坏,经观察前段时间土地沙化速度为万公顷/年,当人们意识到环境恶化的危害性之后,决定改变环境,以每年万公顷的速度进行绿化,那么t 年以后该地的绿地面积与时间的关系可用下图中的哪一个来近似地刻画( )

18、小强将一个球竖直向上抛起,球升到最高点,垂直下落,直到地面.在此过程中,球的

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中的哪一幅来近似地刻画( ) 19、如图所示是某市某天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通过观察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这天15点时温度最高 B .这天3点时温度最低

C .这天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是13℃

D .这无力点时温度是30℃

20、某装满水的水池按一定的速度放掉水池的一半水后,停止放水并立即按一定的速度注水,

水池注满后停止注水,又立即按一定的速度放完水池的水,若水池的存水量为V (m ),放水或注水时间为t (min ),则V 与t 的关系的大致图象只能是( )

21、小亮的奶奶出去散步,从家走了20分钟到一个离家900米的报亭,奶奶看了10分钟报

纸后,用了15分钟返回家.下面图中的哪一幅能表示奶奶离家的时间与距离之间的关系( )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某城市大剧院地面的一部分为扇形,观众席的座位按下列方式设置:

排 数 1 2 3 4 … 座位数

50

53

56

59

上述问题中,第五排、第六排分别有 个、 个座位;第n 排有 个座位. 2、假定甲、乙两人在一次赛跑中,路程与时间的

图3

关系如图3所示,那么可以知道:

① 甲、乙两人中先到达终点的是 . ② 乙在这次赛跑中的速度为 m/s. 3、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y(m/s)与气温x(o C)之

间在如下关系:3315

3

+=x y

(1)当气温x=15 o C 时,声音的速度y= m/s .

(2)当气温x=22 o C 时,某人看到烟花燃放5s 后才听到声音响,则此人与燃放的烟花所在地相距 m

4拖拉机工作时,油箱中的余油量Q (升)与工作时间t (时)的关系式为406Q t =-.当4t =时,Q =_________,从关系式可知道这台拖拉机最多可工作_________小时. 5、一个长方形周长为12,一边长为x ,面积y 随x 的变化而变化,则y 与x 的关系式是_________.当2x =时,y =_________. 6.根据图示的程序计算函数值,

若输入的x 的值为32,则输出的结果为 7.如图,是甲、乙两家商店销售同一种产品的销售价y (元)与销售量x (件)之间的函数图象.下列说法:①售2件时甲、乙两家售价一样;②买1件时买乙家的合算;③买3件时买甲家的合算;④买乙家的1件售价约为3元,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8.下面是用棋子摆成的“上”字型图案:

按照

以上

规律继续摆下去,通过观察,可以发现:(1)第五个“上”字需

用 枚棋子;(2)第n 个“上”字需用 枚棋子.

9.如图4所示的关系图象反映的过程是:小明从家去书店,又去学校取封信后马上回家,其中x 表示时间,y 表示小明离他家的距离,则小明从学校回家的平均速度为 千米∕小时.

10.如图5所示,是护士统计一位病人的体温变化图,这位病人中午12时的体温约为 .

11.根据图6中的程序,当输入x =3时,输出的结果y = .

12小明早晨从家骑车到学校,先上坡后下坡,行程情况如图7所示,若返回时上、下坡的速度仍保持不变,那么小明从学校骑车回家用的时间是_______分?.

图3 输入x 值

(-2≤x ≤-1) (-1<x ≤1) (1<x ≤2)

输出y 值 x

y

4 3 2 1

1 2

(2,4

甲 乙 第13题

第一个“上”字 第二个“上”字 第三个“上”字

第17题图

图4

13、(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是甲、乙两人同一地点出发后,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此变化过程中,__________是自变量,_________是因变量. (2)甲的速度________乙的速度.

(大于、等于、小于) (3)6时表示________

(4)路程为150km ,甲行驶了____小时,

乙行驶了_____小时.

(5)9时甲在乙的________(前面、后面、相同位置) (6)乙比甲先走了3小时,对吗?__________

三1、如图4,在一个半径为18cm 的圆面上,从中心挖去一个小圆面,当挖去小圆的半径由小变大时,剩下的一个圆环面积也随之发生变化.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因变量各是什么?

(2)如挖去的圆半径为x (cm ),圆环的面积y (2cm )与x 的关系式是_________; (3)当挖去圆的半径由1cm 变化到9cm 时,圆环面的面积由_________2cm 变化到_________2cm .

2、如图6,长方形ABCD 的边长分别为AB=12cm,AD=8cm,点P 、Q 都从点A 出发,分别沿AB-CD 运动,且保持AP=AQ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也随之变化. 当AP 由2cm 变到8cm 时,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平方厘米? 提升能力 超越自我

1、如图7,表现了一辆汽车在行驶途中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1)A 、B 两点分别表示汽车是什么状态?

(2)请你分段描写汽车在第0分到第19分的行驶状况.

(3)司机休息5分钟后继续上路,加速1分钟后开始以6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5分钟后减速,用了2分钟汽车停止,请在原图上画出这段时间汽车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

2、某中学校长决定带领市级“三好学生”去北京旅游,甲旅行社承诺:“如果校长买全票一张,则学生可享受半价优惠”;乙旅行社承诺:“包括校长在内所有人按全票的6折优惠”.若全票价为240元

图4

图6

图7

时间/分

18

36 36

96

路程/百米

图7

(1)设学生数为x ,甲、乙旅行社收费分别为甲y (元)和乙y (元),分别写出两个旅行社收费的表达式.

(2)哪家旅行社收费更优惠?

参考答案

跟踪反馈 挑战自我

一、1、B ;2、C ;3、A ;4、C ;5、D ;6、B ;7、A ;8、D ;

二、1、列表法,图象法,关系式法;2、y=25+;3、61,64,50+3(n-1); 4、s=a 2;5、甲,8;6、340,1721;7、16;

20

3

;8、26y x x =-;8; 三、1、(1)通话时间与电话费;其中通话时间是自变量,电话费是因变量;(2)6元.

2、(1)自变量很小圆的半径,因变量是圆环的面积;(2)2324ππy x =-;(3)323π;243π.

3、①时间和退耕还林的面积,其中时间是自变量,退耕还林的面积是因变量. ②逐年增加;③2970亩.

4、①

28y x =+;②28cm ,38cm ;③6;11.

5、略.只要表述合理即可.

四、1、(1)物体的质量与弹簧的长度,物体的质量,弹簧的长度; (2);(3)逐渐增大;(4)y=12+;(5);

2、当AP=2时,96-4=92,当AP=8时,96-32=64,减少,减少了92-64=28平方厘米;

提升能力 超越自我

1、(1)匀速运动,停止;(2)停止,停止;(3)画图略

2、(1)甲y =240+120x ;乙y =240×60%(x+1);(2)分三种情况讨论(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汇总

12 3 (第三题) A B C D 1 234 (第2题) 1 2 34 5 67 8 (第4题) a b c C D 七年级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 1 2 1 2 1 2 1 2 2、如图AB ∥CD 可以得到( ) A 、∠1=∠2 B 、∠2=∠3 C 、∠1=∠4 D 、∠3=∠4 3、直线AB 、CD 、EF 相交于O ,则∠1+∠2+∠3=( ) A 、90° B 、120° C 、180° D 、140° 4、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 ①∠2=∠6 ②∠2=∠8 ③∠1+∠4=180° ④∠3=∠8,其中能判断 是a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 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 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 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 B D 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

A B C D E (第10题) 水面 运动员 (第14题) A B C D E F G H 第13题 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 面积的比是( ) A 、3:4 B 、5:8 C 、9:16 D 、1:2 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 ① 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 电梯的上下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④ 转动的门,⑤ 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 A 、③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 条直线的距离。 D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0、直线AB ∥CD ,∠B =23°,∠D =42°,则∠ E =( ) A 、23° B 、42° C 、65° D 、19° 11、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若∠AOC =100°,则 ∠AOD =___________。 12、若AB ∥CD ,AB ∥EF ,则CD _______EF ,其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在正方体中,与线段AB 平行的线段有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4、奥运会上,跳水运动员入水时,形成的水花是评委 评分的一个标准,如图所示为一跳水运动员的入水前的 路线示意图。按这样的路线入水时,形成的水花很大, 请你画图示意运动员如何入水才能减小水花?

初一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检测题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 1.-2 32y x 的系数是_____,次数是_____. 2.多项式-3x 2y 2+6xyz +3xy 2-7是_____次_____项式,其中最高次项为_____. 3.在代数式4 ,3x a ,y +2,-5m 中_____为单项式,_____为多项式. 4.三个连续奇数,中间一个是n ,第一个是_____,第三个是_____,这三个数的和为_____. 5.(-x 2)(-x )2·(-x )3=_____. 6.( )3=-(7×7×7)(m ·m ·m ) 7.( )2=x 2-2 1x +_____. 8.(-102)÷50÷(2×10)0-(0.5)-2=_____. 9.(a -b )2=(a +b )2+_____. 10.化简:4(a +b )+2(a +b )-5(a +b )=_____. 11.x +y =-3,则3 2-2x -2y =_____. 12.若3x =12,3y =4,则27x -y =_____. 13.[4(x +y )2-x -y ]÷(x +y )=_____. 14.已知(9n )2=38,则n =_____. 15.(x +2)(3x -a )的一次项系数为-5,则a =_____. 16.( )÷(-6a n +2b n )=4a n -2b n -1-2b n - 2. 17.用小数表示6.8×10- 4=_____. 18.0.000005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 19.计算:[(-2)2+(-2)6]×2- 2=_____. 20.[-a 2(b 4)3]2=_____. 二、选择题 21.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4x 2·5x 2=20x 4 B.5y 3·3y 4=15y 12 C.(ab 2)3=a 3b 6 D.(-2a 2)2=4a 4 22.若a +b =-1,则a 2+b 2+2ab 的值为( ) A.1 B.-1 C.3 D.-3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汇总

七年级下册教案与试卷 12 3 (第三题) A B C D E (第10题) A B C D 1 23 4 (第2题) 1 234 5 67 8 (第4题) a b c A B C D (第7题) 七年级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 1 2 1 2 1 2 1 2 2、如图AB ∥CD 可以得到( ) A 、∠1=∠2 B 、∠2=∠3 C 、∠1=∠4 D 、∠3=∠4 3、直线AB 、CD 、EF 相交于O ,则∠1+∠2+∠3=( ) A 、90° B 、120° C 、180° D 、140° 4、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 ①∠2=∠6 ②∠2=∠8 ③∠1+∠4=180° ④∠3=∠8,其中能判断 是a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 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 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 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 B D 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 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 面积的比是( ) A 、3:4 B 、5:8 C 、9:16 D 、1:2 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 ① 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 电梯的上下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④ 转动的门,⑤ 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 A 、③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 条直线的距离。 D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0、直线AB ∥CD ,∠B =23°,∠D =42°,则∠E =( ) A 、23° B 、42° C 、65° D 、19°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若∠AOC =100°,则∠AOD =___________。

初一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检测题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 1.- 3x 2 y 的系数是 _____,次数是 _____. 2 2.多项式- 3x 2y 2+6xyz+3xy 2- 7 是 _____次 _____项式,其中最高次项为 _____. 3.在代数式 3 , x ,y+2,-5m 中 _____为单项式, _____为多项式 . a 4 4.三个连续奇数,中间一个是 n ,第一个是 _____,第三个是 _____,这三个数的和为 _____. 2 2 3 5.( -x )(- x) ·(-x) =_____. 6.( )3=- (7 ×7×7)(m ·m ·m) 7.( )2=x 2 - 1 x+_____. 2 8.( -102) ÷50÷(2 ×10)0- (0.5)- 2 =_____. 9.( a - b)2=( a+b) 2+_____. 10. 化简: 4(a+b)+2( a+b)- 5(a+b)=_____. 11.x+y=- 3,则 2 - 2x - 2y=_____. 3 12. x y x - y =_____. 若3=12 , 3 =4,则 27 13. [ 4(x+y)2 -x - y ] ÷(x+y)=_____. 14. 已知 (9n )2=38 ,则 n=_____. 15.(x+2)(3 x -a)的一次项系数为- 5,则 a=_____. 16.( ) ÷(- 6a n+2b n )=4 a n - 2b n - 1- 2b n - 2. 17. - 4 用小数表示 6.8 ×10 =_____. 18.0.0000057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_____. 19. 计算:[ (- 2)2+(- 2)6 ] ×2- 2=_____. 20. 2 4 3 ] 2 [- a (b ) =_____. 二、选择题 21. 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 A.4 x 2·5x 2=20x 4 B.5y 3·3y 4=15y 12 C.(ab 2)3 =a 3b 6 D.( - 2a 2)2=4a 4 22. 若 a+b=- 1,则 a 2+b 2 +2ab 的值为 ( ) A.1 B.- 1 C.3 D.- 3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 1.如图,在所标识的角中,同位角是( ) A. ∠1和∠2 B. ∠1和∠3 C. ∠1和∠4 D. ∠2和∠3 2.如图,直线l 1∥l 2 , 则∠α为( ) A. 150° B. 140° C. 130° D. 120° 3.如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 ∠1,∠2是内错角 B. ∠2,∠3是同位角 C. ∠1,∠3是内错角 D. ∠2,∠4是同旁内角 4.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B. 互补的角是邻补角 C. 同旁内角是互补的角 D. 邻补角是互补的角 5.如图,已知a ∥b , 点A 在直线a 上,点B 、C 在直线b 上,∠1=120°,∠2=50°,则∠3为( ) A. 70° B. 60° C. 45° D. 30° 6. 将一把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若∠1=40°,则∠2的度数为( ) A. 50° B. 110° C. 130° D. 140° 7.如图,已知:AD∥BC,AB∥CD,BE 平分∠ABC,EC 平分∠BED,∠ECD=45°,则∠ABC 的度数为( ) A. 45° B. 52° C. 56° D. 60° 8.如图, , ,则 ( ) A. B. C. D. 9.如图,AB∥CD,∠EFD=52°,FG 平分∠EFD,则∠EGF 的度数是( )

A. 26° B. 13° C. 20° D. 16° 10.∠1与∠2是内错角,∠1=40°,则∠2=() A. ∠2=40° B. ∠2=140° C. ∠2=40°或∠2=140° D. ∠2的大小不确定 二、填空题(共8题;共24分) 11.下列说法中:①因为∠1与∠2是对顶角,所以∠1=∠2;②因为∠1与∠2是邻补角,所以∠1= ∠2;③因为∠1与∠2不是对顶角,所以∠1≠∠2;④因为∠1与∠2不是邻补角,所以 ∠1+∠2≠180°. 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 12.如图,∠A=60°,O是AB上一点,直线OD与AB的夹角∠BOD为85°,要使OD∥AC,直线OD绕点O逆时针方向至少旋转________度. 13.命题“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是________命题(填“真”或者“假”). 14.已知三条不同的直线a、b、c在同一平面内,下列四条命题: ①如果a∥b,a⊥c,那么b⊥c;②如果b∥a,c∥a,那么b∥c; ③如果b⊥a,c⊥a,那么b⊥c;④如果b⊥a,c⊥a,那么b∥c. 其中真命题的是 ________.(填写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15.如图,在Rt△ABC中,∠C=90°,AC=4,将△ABC沿CB方向平移得到△DEF,若四边形ABED的面 积等于8,则平移的距离为________. 16.如图,把Rt△ABC放在直角坐标系内,其中∠CAB=90°,BC=5,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4,0),将△ABC沿x轴向右平移,当点C落在直线y=2x﹣6上时,线段BC扫过的面积为 ________ cm2.17.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3cm得到△DEF,若△ABC的周长为20cm,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________. 18.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到△DEF,若A、D间的距离为1,CE=2,则BF=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题;共25分) 19.如图,点A、B、C、D在一条直线上,EA⊥AD,FB⊥AD,垂足分别为A、B,∠E=∠F,CE与DF平行吗?为什么? 20.如图,已知点A,D,B在同一直线上,∠1=∠2,∠3=∠E,若∠DAE=100°,∠E=30°,求∠B的度数.

最新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汇总全册

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汇总 全册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若m>n,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A.m + a<n + b B.ma<nb C.ma2>na2 D.a?Skip Record If...?m<a?Skip Record If...?n 2.不等式4(x?Skip Record If...?2)>2(3x + 5)的非负整数解的个数为(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3.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Skip Record If...?1≤x≤3,则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Skip Record If...? ?Skip Record If...? A. B. ?Skip Record If...? ?Skip Record If...? C. D. 4.若方程?Skip Record If...?的解是负数,则?Skip Record If...?的取值范围是() A.?Skip Record If...? B.?Skip Record If...? C.?Skip Record If...? D.?Skip Record If...? 5.不等式?Skip Record If...?的解集为?Skip Record If...?,则?Skip Record If...?的值为() A.4 B.2 C.?Skip Record If...? D.?Skip Record If...? 6.不等式组?Skip Record If...?的解集是() A.?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1 B.?Skip Record If...?<5

(完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第一单元自主学习达标检测(§5.1~§5.2)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所示,已知三条直线AB 、CD 、EF 两两相交于点P 、Q 、R ,则图中邻补角共有 对,对顶角共有 对(平角除外). 2.一个角的对顶角比它的邻补角的3倍还大20°,则这个角的度数为 . 3.如图2所示,已知直线AB 、CD 交于点O ,OE ⊥AB 于点O ,且∠1比∠2大20°,则 ∠AOC= . 4.已知直线AB ⊥CD 于点O ,且AO=5㎝,BO=3㎝,则线段AB 的长为 . 5.直线a 、b 、c 中,若,a b b ⊥∥c ,则a 、c 的位置关系是 . 6.如图3所示,点D 、E 、F 分别在AB 、BC 、CA 上,若∠1=∠2,则 ∥ ,若∠1=∠3, 则 ∥ . 7.如图4所示,若∠1=∠2,则 ∥ ;若∠2= ,则BC ∥B ′C ′;理由 是 . 8.如图5所示,若∠1=2∠3,∠2=60°,则AB 与CD 的位置关系为 . 9.如图6,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与面11CC D D 垂直的棱有_____. 10.如图7,已知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BOD ∠,OF OE ⊥,120=o ∠, F E D C B A R Q P (图1) E D C B A O (图2) 2 1 (图3) F E D C B A 3 2 1 C B A C ' B ' A ' (图4) 3 2 1 D C B A (图5) 3 2 1 (图6) (图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图8所示,∠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2.已知:如图9所示,直线AB 、CD 被直线EF 所截,则∠EMB 的同位角是( ) (A )∠AMF (B )∠BMF (C )∠ENC (D )∠END 13.如图10所示,AC ⊥BC 与C ,CD ⊥AB 于D ,图中能表示点到直线(或线段)的距离的线段 有(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5条 14.判断下列语句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两条直线相交,若有一组邻补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②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个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③从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垂线的长度就是这个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④画出已知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5.已知:如图11所示,直线AB 、CD 相交于O ,OD 平分∠BOE ,∠AOC=42°,则∠AOE 的度数 为( ) (A )126° (B )96° (C )102° (D )138° 16.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是( ) (A ) 相交或垂直 (B )垂直或平行 (C )平行或相交 (D )不确定 17.如图12所示,下列条件中,能判断直线1l ∥2l 的是( ) (A )∠2=∠3 (B )∠1=∠3 (C )∠4+∠5=180° (D )∠2=∠4 (图9) N M F E D C B A (图12) 2l 1l 5 4 3 2 1 (图11) O E D C B A B (图10) D C A 2 1 1 2 1 2 2 1 (图8)

2017-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多套及答案

123 (第三题)A B C D E (第10题) A B C D 1 23 4 (第2题)1 2345 678(第4题)a b c A B C D (第7题) 七年级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 班级 _______ 姓名 ________ 坐号 _______ 成绩 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 1 2 1 2 1 2 1 2 2、如图AB ∥CD 可以得到( ) A 、∠1=∠2 B、∠2=∠3 C 、∠1=∠4 D、∠3=∠4 3、直线AB 、CD 、EF 相交于O ,则∠1+∠2+∠3=( ) A 、90° B 、120° C 、180° D 、140° 4、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 ①∠2=∠6 ②∠2=∠8 ③∠1+∠4=180° ④∠3=∠8,其中能判断 是a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 A 、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 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 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 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 B D 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 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 面积的比是( ) A 、3:4 B 、5:8 C 、9:16 D 、1:2 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 ① 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 电梯的上下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④ 转动的门,⑤ 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 A 、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 条直线的距离。 D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0、直线AB ∥CD ,∠B =23°,∠D =42°,则∠E =( )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

初一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所示,已知三条直线AB 、CD 、EF 两两相交于点P 、Q 、R ,则图中邻补角共有 对,对顶角共有 对(平角除外). 2.一个角的对顶角比它的邻补角的3倍还大20°,则这个角的度数为 . 3.如图2所示,已知直线AB 、CD 交于点O ,OE ⊥AB 于点O ,且∠1比∠2大20°,则 ∠AOC= . 4.已知直线AB ⊥CD 于点O ,且AO=5㎝,BO=3㎝,则线段AB 的长为 . 5.直线a 、b 、c 中,若,a b b ⊥∥c ,则a 、c 的位置关系是 . 6.如图3所示,点D 、E 、F 分别在AB 、BC 、CA 上,若∠1=∠2,则 ∥ ,若∠1=∠3,则 ∥ . 7.如图4所示,若∠1=∠2,则 ∥ ;若∠2= ,则BC ∥B′C′;理由是 . 8.如图5所示,若∠1=2∠3,∠2=60°,则AB 与CD 的位置关系为 . 9.如图6,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与面11CC D D 垂直的棱有_____. F E D C B A R Q P (图1) E D C B A O (图2) 2 1 (图3) F E D C B A 3 2 1 C B A C ' B ' A ' (图4) 3 2 1 D C B A (图5) 3 2 1 (图6) (图7)

10.如图7,已知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BOD ∠,OF OE ⊥,120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图8所示,∠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2.已知:如图9所示,直线AB 、CD 被直线EF 所截,则∠EMB 的同位角是( ) (A )∠AMF (B )∠BMF (C )∠ENC (D )∠END 13.如图10所示,AC ⊥BC 与C ,CD ⊥AB 于D ,图中能表示点到直线(或线段)的距离 的线段有(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5条 14.判断下列语句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两条直线相交,若有一组邻补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②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个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③从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垂线的长度就是这个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④画出已知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5.已知:如图11所示,直线AB 、CD 相交于O ,OD 平分∠BOE ,∠AOC=42°,则∠AOE 的度数为( ) (A )126° (B )96° (C )102° (D )138° 16.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是( ) (A ) 相交或垂直 (B )垂直或平行 (C )平行或相交 (D )不确定 17.如图12所示,下列条件中,能判断直线1l ∥2l 的是( ) (图9) N M F E D C B A (图12) 2l 1l 5 4 3 2 1 (图11) O E D C B A B (图10) D C A 2 1 1 2 1 2 2 1 (图8) B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章 整式的运算 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 2.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 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法 教师引导学生在回忆幂的意义的基础上,通过特例的推理,再到一般结论的推出,启发学生应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得出新结论,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约是3×105千米/秒,太阳系以外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它发出的光到达地球大约需要年,一年以3×107秒计算,比邻星与地球队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做一做 1、计算下列各式: 【 (1)102×103 (2)105×108 (3)10m ×10n (m 、n 都是正整数) 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2、2m ×2n 等于什么(71)m ×(7 1 )n 呢(m 、n 都是正整数) 议一议: a m ·a n 等于什么(m 、n 都是正整数)为什么 a m ·a n =(a ¥ = =a a m ·a n =a m +n (m 、n 都是正整数)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例1计算: —

(1)(-3)7×(-3)6 (2)( 101)3×(10 1) (3)-x 3·x 5 (4)b 2m ·b 2n +1 解:略 想一想: a m ·a n ·a p 等于什么 例2光的速度约为3×105千米/秒,太阳照射到地球上大约需要5×102秒,地球距离太阳大约有多远 解:3×105×5×102 =15×107 =×108(千米) 地球距离太阳约有×108千米。 、 随堂练习 P15 1 作业 P15 知识技能1、(1)~(4) 2、 }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一) \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 2.了解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幂的运算性质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相结合 教师由实际情景引导学生探究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能灵活运用. ·

年七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第一单元自主学习达标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所示,已知三条直线AB 、CD 、EF 两两相交于点P 、Q 、R ,则图中邻补角共有 对,对顶角共有 对(平角除外). 2.一个角的对顶角比它的邻补角的3倍还大20°,则这个角的度数为 . 3.如图2所示,已知直线AB 、CD 交于点O ,OE ⊥AB 于点O ,且∠1比∠2大20°,则 ∠AOC= . 4.已知直线AB ⊥CD 于点O ,且AO=5㎝,BO=3㎝,则线段AB 的长为 . 5.直线a 、b 、c 中,若,a b b ⊥∥c ,则a 、c 的位置关系是 . 6.如图3所示,点D 、E 、F 分别在AB 、BC 、CA 上,若∠1=∠2,则 ∥ ,若∠1=∠3,则 ∥ . 7.如图4所示,若∠1=∠2,则 ∥ ;若∠2= ,则BC ∥B′C′;理由是 . 8.如图5所示,若∠1=2∠3,∠2=60°,则AB 与CD 的位置关系为 . 9.如图6,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与面11CC D D 垂直的棱有_____. 10.如图7,已知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BOD ∠,OF OE ⊥,120=∠, F E D C B A R Q P (图1) E D C B A O (图2) 2 1 (图3) F E D C B A 3 2 1 C B A C ' B ' A ' (图4) 3 2 1 D C B A (图5) 3 2 1 (图6) (图7)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图8所示,∠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2.已知:如图9所示,直线AB 、CD 被直线EF 所截,则∠EMB 的同位角是( ) (A )∠AMF (B )∠BMF (C )∠ENC (D )∠END 13.如图10所示,AC ⊥BC 与C ,CD ⊥AB 于D ,图中能表示点到直线(或线段)的距离 的线段有(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5条 14.判断下列语句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两条直线相交,若有一组邻补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②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个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③从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垂线的长度就是这个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④画出已知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5.已知:如图11所示,直线AB 、CD 相交于O ,OD 平分∠BOE ,∠AOC=42°,则∠AOE 的度数为( ) (A )126° (B )96° (C )102° (D )138° 16.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是( ) (A ) 相交或垂直 (B )垂直或平行 (C )平行或相交 (D )不确定 17.如图12所示,下列条件中,能判断直线1l ∥2l 的是( ) (A )∠2=∠3 (B )∠1=∠3 (C )∠4+∠5=180° (D )∠2=∠4 (图9) N M F E D C B A (图12) 2l 1l 5 4 3 2 1 (图11) O E D C B A (图10) D C 2 1 1 2 1 2 2 1 (图8) D C B A 4 3 2 1 (图13)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复习) 单项式 整式 多项式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 幂运算同底数幂的除法 零指数幂 负指数幂 $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的乘法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运算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整式的除法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 第1章整式的乘除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温馨提示:每小题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选出来!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 3.设,则A=() A. 30 B. 60 C. 15 D. 12 * 4.已知则() A. 25. B C 19 D、

5.已知则( ) 、 B 、 C 、 D 、52 6. .如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给出了四 种表示该长方形面积的多项式: ①(2a +b )(m +n ); ②2a (m +n )+b (m +n ); ③m (2a +b )+n (2a +b ); ④2am +2an +bm +bn , 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有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 7.如(x+m)与(x+3)的乘积中不含x 的一次项,则m 的值为( ) A 、 –3 B 、3 C 、0 D 、1 8.已知.(a+b)2=9,ab= -121,则a2+b 2的值等于( ) A 、84 B 、78 C 、12 D 、6 9.计算(a -b )(a+b )(a 2+b 2)(a 4-b 4)的结果是( ) A .a 8+2a 4b 4+b 8 B .a 8-2a 4b 4+b 8 C .a 8+b 8 D .a 8-b 8 10.已知 (m 为任意实数),则P 、Q 的大小关系为 ( ) A 、 B 、 C 、 D 、不能确定 …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温馨提示:填空题必须是将最简洁最正确的答案填在空格处! 11.设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_______。

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 1 页 共 24 页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第1页 1 23 (第三题) A B C D E (第10题) A B C D 1 234 (第2题) 1 23 45 67 8 (第4题) a b c A B C D (第7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 1 2 1 2 1 2 1 2 2、如图AB ∥CD 可以得到( ) A 、∠1=∠2 B 、∠2=∠3 C 、∠1=∠4 D 、∠3=∠4 3、直线AB 、CD 、EF 相交于O ,则∠1+∠2+∠3=( ) A 、90° B 、120° C 、180° D 、140° 4、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 ①∠2=∠6 ②∠2=∠8 ③∠1+∠4=180° ④∠3=∠8,其中能判断 是a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 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 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 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 B D 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 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 面积的比是( ) A 、3:4 B 、5:8 C 、9:16 D 、1:2 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 ① 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 电梯的上下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④ 转动的门,⑤ 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 A 、③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D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0、直线AB ∥CD ,∠B =23°,∠D =42°,则∠ E =( ) A 、23° B 、42° C 、65° D 、19°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汇总66290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1 23 (第三题) A B C D 1 23 4 (第2题) 1 2 3 4 b c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七年级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 班级 _______ 姓名 ________ 坐号 _______ 成绩 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 1 2 1 2 1 2 1 2 2、如图AB ∥CD 可以得到( ) A 、∠1=∠2 B 、∠2=∠3 C 、∠1=∠4 D 、∠3=∠4 3、直线AB 、CD 、EF 相交于O ,则∠1+∠2+∠3=( ) A 、90° B 、120° C 、180° D 、140° 4、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 ①∠2=∠6 ②∠2=∠8 ③∠1+∠4=180° ④∠3=∠8,其中能判断 是a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精选资料 A B C D E (第10题) A B C D (第7题) 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 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 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 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 B D 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 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 面积的比是( ) A 、3:4 B 、5:8 C 、9:16 D 、1:2 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 ① 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 电梯的上下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④ 转动的门,⑤ 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 A 、③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 条直线的距离。 D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汇总

123(第三题)A B C D E (第10题)(第14题) 第17题 A B C D M N 1 2 A B C D E F G H 第13题 A B C D 1 234 (第2题) 12345678(第4题) a b c A B C D (第7题)七年级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 班级 _______ 姓名 ________ 坐号 _______ 成绩 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 1 2 1 2 1 2 1 2 2、如图AB ∥CD 可以得到( ) A 、∠1=∠2 B 、∠2=∠3 C 、∠1=∠4 D 、∠3=∠4 3、直线AB 、CD 、EF 相交于O ,则∠1+∠2+∠3=( ) A 、90° B 、120° C 、180° D 、140° 4、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 ①∠2=∠6 ②∠2=∠ 8 ③∠1+∠ 4=180° ④∠3 =∠8,其中能判断是a ∥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 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 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 B D 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 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 面积的比是( ) A 、3:4 B 、5:8 C 、9:16 D 、1:2 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 ① 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 电梯的上下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④ 转动的门,⑤ 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 A 、③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D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0、直线AB ∥CD ,∠B =23°,∠D =42°,则∠E =( ) A 、23° B 、42° C 、65° D 、19°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若∠AOC =100°,则∠AOD =___________。 12、若AB ∥CD ,AB ∥EF ,则CD _______EF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在正方体中,与线段AB 平行的线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奥运会上,跳水运动员入水时,形成的水花是评委评分的一个标准,如图所示为 一跳水运动员的入水前的路线示意图。按这样的路线入水时,形成的水花很大,请你 画图示意运动员如何入水才能减小水花? 15、把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对同旁内角的度数之比是2:7,那么这两个角分别是_______。 三 、(每题5分,共15分) 17、如图所示,直线AB ∥CD ,∠1=75°,求∠2的度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 _______ 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 分) 1.如图1所示,已知二条直线AB CD EF两两相交于点P、Q R,则图中邻补角共有 _________ 对,对顶角共有_________ 对(平角除外) (图 4)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角的对顶角比它的邻补角的3倍还大20°则这个角的度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如图2所示,已知直线AB CD交于点0, OELAB于点0,且/ 1比/2大20°则 / A0C _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直线AB 丄CD于点0,且A0=5c m,B0=3c m,则线段AB的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直线a、b、c中,若a_ b,b // c,则a、c的位置关系是 6. 如图3所示,点D E、F分别在AB BC CA上,若/仁/ 2,则___________ // ___ ,若/仁/3, 则 ______ // ________ . 7. 如图4所示,若/仁/ 2,则_________ // ____ ;若/2 = ___________ ,则BC// BC;理由 是 ______ . 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5所示,若/ 1=2/ 3,7 2=60°,则AB与CD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7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17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12 3(第三题) A B C D 1 23 4 (第2题)1234 567 8 (第4题) a b c 七年级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 班级 _______ 姓名 ________ 坐号 _______ 成绩 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 1 2 1 2 1 2 1 2 2、如图AB ∥CD 可以得到( ) A 、∠1=∠2 B 、∠2=∠3 C 、∠1=∠4 D 、∠3 =∠4 3、直线AB 、CD 、EF 相交于O ,则∠1+∠2+∠3=( ) A 、90° B 、120° C 、180° D 、140° 4、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 ①∠2=∠6 ②∠2=∠8 ③∠1+∠4=180° ④∠3=∠8,其中能判断 是a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 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 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

1 A B O F D E C (第18题) 水面 运动员 (第14题) 第17题 A B C D M N 12 13、如图,在正方体中,与线段AB 平行的线段有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4、奥运会上,跳水运动员入水时,形成的水花是评委 评分的一个标准,如图所示为一跳水运动员的入水前的 路线示意图。按这样的路线入水时,形成的水花很大, 请你画图示意运动员如何入水才能减小水花? 15、把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 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对同旁内角的 度数之比是2:7,那么这两个角分别是_______。 三 、(每题5分,共15分) 17、如图所示,直线AB ∥CD ,∠1=75°,求∠2的度数。 18、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O ,OD 平分∠AOF ,OE ⊥CD 于点O ,∠1=50°,求∠COB 、∠BOF 的度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