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颐和园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课文原文及教案

精心整理 一.导入新课 (出示颐和园全景图) 同学们,在我们首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
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教师板书课题并强调“颐”的笔顺。 二.交流资料,了解颐和园概况。 通过查阅资料,你对颐和园都有了哪些了解?指名说。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提出不懂的问题。 2.前后桌四人一组互相交流不懂的问题。 3.通过交流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 如果有,板书问题。 四.自由结组,合作交流: 1.浏览课文,用“○”画出课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颐和园的哪些
精心整理 明确:万寿山 作者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什么?请同学看图回答。 明确:佛香阁、排云殿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万寿山雄伟壮丽,佛香阁巍峨壮观,排云殿金碧辉煌。 (1)“耸立”指高高的直立,这个词说明了佛香阁巍峨雄伟。 (2)“*的琉璃瓦闪闪发亮”表现了佛香阁的建造气势恢弘。 (3)“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体现了佛香疾的造型精巧。 (4)“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说明排云殿很多,“金
备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你们喜欢的景物。 4.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1)请各组进行汇报,同时,课件出示颐和园景物的相应图片,
并配以古筝音乐。 (2)小组汇报的同时,其它组认真听,听后谈谈感受,也可向这
组进行提问。 (3)教师进行适时评价、点拨。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七自然段,用“——”画出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
(2)“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很高,从半山腰望去能看到掩映在绿树中的屋顶和
精心整理 红红的宫墙。
(3)“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这句话也体了万寿山的高大,向前望,美丽宽阔的昆明湖变成了一面 镜子,一块碧玉。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颐和园》PPT教学课件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 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 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万寿山脚下
佛香阁:高
排云殿:大
叁 课文解析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 舫在湖面上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登上万寿山
向下望
昆明湖
向东远眺
叁 课文解析
这座石桥上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 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贰
好词欣赏
贰 好词欣赏
金壁辉煌
碧:翠绿色。 金碧辉煌, 意指金光碧 色,彩辉夺 目。比喻陈 设华丽。形 容建筑物装 饰华丽,光
姿态万千
姿态万千, 原指女子的 美媚,形容 树木等美丽 的景物形容 容貌。现指 姿态多种多 样。
神清气爽
形容人神志 清爽,心情 舒暢。形容 人长得神态 清明,气质 爽朗。
壹 初读课文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 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 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倒垂的 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 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 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 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 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 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 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课文原文及教案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颐和园是北京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西北郊,占地约290公顷。
颐和园以山水为基础,以建筑为点缀,形成了独特的园林景观。
颐和园的主要建筑有万寿山、昆明湖、长廊、佛香阁、苏州街等。
其中,万寿山是颐和园的制高点,山上建有望湖楼、佛香阁等建筑,登高望远,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昆明湖是颐和园最大的湖泊,湖中建有十七孔桥、南湖岛等景点,湖光山色相映成趣。
长廊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廊内绘有精美的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佛香阁是颐和园内最高的建筑,登临阁上,可以俯瞰整个园林的美丽景色。
苏州街是颐和园内的一条仿古商业街,街上有各种店铺,售卖各种工艺品和美食。
颐和园的美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是北京的一大旅游胜地。
二、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让学生掌握颐和园的主要景点和建筑特点。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颐和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颐和园的主要景点和建筑特点。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和艺术价值。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颐和园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颐和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主要景点和建筑特点,如万寿山、昆明湖、长廊、佛香阁、苏州街等。
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和艺术价值,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4. 活动设计: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导游,向其他同学介绍颐和园的主要景点和建筑特点。
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评价学生对颐和园主要景点和建筑特点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讨论,评价学生对颐和园建筑风格和艺术价值的理解程度。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八课颐和园课件

颐和园是位于中国北京的一座皇家园林,以其宏伟的建筑和壮丽的景色而闻 名于世。
颐和园的简介
位置与规模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占地面积约293公顷,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
建造背景
颐和园是清朝乾隆皇帝为孝顺母亲而修建的,给人一种伟大孝爱之情。
颐和园的重要性
作为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颐和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 值。
文物保护意义
颐和园作为一座古代皇家园林,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需要得到保护和传 承。
2
文物保护措施
颐和园实施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包括加固建筑、修复文物和加强环境保护。
3
游客管理规定
为了保护颐和园的环境和文物,游客需要遵守一些管理规定,如不乱扔垃圾、保 持安静等。
பைடு நூலகம்
颐和园对我们的启示
1 爱护文物
颐和园的保护告诉我们,要珍惜和保护好自己的文物和历史遗迹。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独特多样, 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欧洲风 格,展示了古代皇家建筑的精 华。
园林规划
颐和园以山水为主题,园中有 众多湖泊、山峦和建筑群,形 成了连绵起伏、合理布局的园 林景观。
文物珍品
颐和园收藏有大量的古代文物, 包括瓷器、字画、雕塑等,展 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辉煌。
颐和园的保护和管理
1
颐和园的历史
1
清朝时期
颐和园始建于18世纪中叶,经过乾隆皇
甲午战争后
2
帝的多次改建和扩建,成为了一座宏伟 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在甲午战争后遭到严重破坏,但
随后得到了修复,并保留了许多珍贵的
文物。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四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作文

四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作文早就听说颐和园是个美不胜收的好地方,一直心心念念想去看看。
这不,终于逮着个机会,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踏上了这趟期待已久的旅程。
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我们刚到颐和园的门口,就被那气派的大门给震住了。
朱红色的大门,上面镶嵌着金色的门钉,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仿佛在诉说着这座皇家园林曾经的辉煌。
走进颐和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长长的林荫道。
道路两旁种满了郁郁葱葱的大树,有柳树、杨树、松树……它们就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座古老的园林。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就像一颗颗闪烁的星星。
我忍不住伸手去抓那些光斑,可它们总是调皮地从我指尖溜走。
沿着林荫道一直往前走,就来到了昆明湖边。
湖水清澈见底,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
湖面上有几只小船在悠闲地飘荡着,船头的船夫悠然自得地划着桨,嘴里还哼着小曲儿。
远处的万寿山在湖水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雄伟壮观。
山上的佛香阁高耸入云,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我们决定乘船游览昆明湖。
坐在船上,微风拂面,带来阵阵凉意。
我把手伸进湖水里,感受着湖水的清凉和温柔。
湖水轻轻拍打着船舷,发出“哗哗”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一首动听的乐曲。
湖边的垂柳依依,柳枝随风飘舞,就像少女的长发一样轻盈柔美。
偶尔有几只鸭子游过,它们时而潜入水中,时而浮出水面,欢快地嬉戏着。
船行至湖中央,我看到了一座造型别致的石桥。
石桥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狮子、麒麟、龙凤……每一个图案都栩栩如生,仿佛在向人们讲述着古老的故事。
桥下有一群锦鲤在欢快地游来游去,它们的颜色五彩斑斓,有红色的、黄色的、黑色的……它们在水中穿梭嬉戏,好不热闹。
我忍不住拿出面包屑撒向湖中,锦鲤们立刻蜂拥而至,争抢着食物,那场面真是有趣极了。
下了船,我们沿着湖边漫步。
走着走着,来到了长廊。
长廊全长728 米,共 273 间,是我国古建筑中最长的长廊。
长廊的顶部画满了各种各样的壁画,有山水、人物、花鸟……每一幅壁画都色彩鲜艳,精美绝伦。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作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作文篇一: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7篇范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习作(7篇范文)颐和园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我们将要游览的是颐和园。
颐和园是清代皇家园林和行宫,是我园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游览时请大家自觉保持它的清洁。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颐和园最有名的长廊。
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多美啊!这长廊有七百多米,共有273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
你们相信吗?几千副画没有哪两副是相同的。
现在我们已登上万寿山山顶,这里是欣赏颐和园全景最佳的位臵。
正前面的就是昆明湖,游人常说它像镜子,像碧玉,不知你们是否有同感?下面我们就去昆明湖边仔细欣赏。
看,昆明湖多大,它周围的周围的堤岸更长。
看见湖中心那个小岛了吗?走过这个长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
请仔细看这座桥,它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些小狮子姿态各异,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万寿山。
那个耸立在半山腰的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是佛香阁,房顶闪闪发光的是琉璃瓦。
下面那些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叫排云殿。
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我说也说不尽,请你们慢慢游赏吧!黄山导游词游客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世界遗产——黄山风景名胜区。
很高兴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叫王诗诗,大家叫我王导好了。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闻名中外。
今天我就给大家重点介绍黄山的奇松吧。
大家请看,黄山的松树能在岩石缝中生存,生命力极强。
它们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黑虎松、龙爪松、连理松、迎客松等很多松树都因为它们的形状而得名呢!迎客松是黄山著名的景点之一,外形更是特别:它的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宾客来黄山游览,成为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
等会儿我们还可以在那儿尽情拍照,作为纪念。
四年级下册语文《颐和园》

四年级下册语文《颐和园》一、课文原文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那就是佛香阁。
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垂柳。
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
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
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二、生字词1. 会认的字- 颐(yí)和园:指文中的园林名称。
- 耸(sǒng)立:高高地直立。
如“佛香阁耸立在半山腰上”。
- 阁(gé)楼:文中指佛香阁这种建筑。
- 舫(fǎng):画舫,一种装饰华丽的游船。
- 眺(tiào)望:从高处往远处看。
“向东远眺”。
- 堤(dī)岸:文中指昆明湖的堤岸。
2. 会写的字- 殿:宫殿。
注意笔画顺序,中间部分是“共”字。
- 廊:长廊。
半包围结构,里面是“郎”字。
- 柱:柱子。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课件

得像一面 。
,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 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 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
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 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杨柳
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
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 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
大门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
大殿
绕过大殿,
长廊
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 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 五彩的画,画着人物、 花草、风景,几千幅 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 的。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 那一种又开了。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佛香阁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 筑耸立在半山腰上,
黄色的琉璃瓦 闪闪发光,那 就是佛香阁。
下面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排云殿
金碧辉煌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 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 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 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 和朱红的宫墙。
正前面,昆明湖 绿得像一块
cháng láng
红漆
hóng qī
清 爽
葱郁 栏杆
yuǎn tiào
lán gān cōng yù
qīng shuǎng
耸立
dī’àn
sǒng lì
堤岸 痕迹
hén jì
远眺
画舫
huà fǎng
读写生词:
大殿 长廊 耸立 葱郁 痕迹 堤岸 栏杆 远眺 姿态不一 神清气爽 金碧辉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马(Rome)是历史上大帝国的都城,想象起来,总是气象万千似的。现在它的光荣虽然早过去了,但是从七零八落的废墟里,后人还可仿佛于百一。这些废墟,旧有的加上新发掘的,几乎随 处可见,像特意点缀这座古城的一般。这边几根石柱子,那边几段破墙,带着当年的尘土,寂寞地陷在大坑里;虽然在夏天中午的太阳,照上去也黯黯淡淡,没有多少劲儿。就中罗马市场(forum Romanum)规模最大。这里是古罗马城的中心,有法庭,神庙,与住宅的残迹。卡司多和波鲁斯庙的三根哥林斯式的柱子,顶上还有片石相连着;在全场中最为秀拔,像三个丰姿飘洒的少年用手 横遮着额角,正在眺望这一片古市场。想当年这里终日挤挤闹闹的也不知有多少人,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手法;现在只剩三两起游客指手画脚地在死一般的寂静里。犄角上有一所住宅,情形还好; 一面是三间住屋,有壁画,已模糊了,地是嵌石铺成的;旁厢是饭厅,壁画极讲究,画的都是正大的题目,他们是很看重饭厅的。市场上面便是巴拉丁山,是饱历兴衰的地方。最早是一个村落,只有些 茅草屋子;罗马共和末期,一姓贵族聚居在这里;帝国时代,更是繁华。游人走上山去,两旁宏壮的住屋还留下完整的黄土坯子,可以见出当时阔人家的气局。屋顶一片平场,原是许多花园,总名法内 塞园子,也是四百年前的旧迹;现在点缀些花木,一角上还有一座小喷泉。在这园子里看脚底下的古市场,全景都在望中了。
这样以结果判别行为的伦理,就性质说,与边沁及穆勒父子所代表的伦理学,无甚分别;罗素自己亦说他的主张并不是新奇的,不过不论怎样平常的一个原则,若然全社会认定了他的重要,着力的 实行去,就会发生可惊的功效。以公众的利益判别行为之善恶:这个原则一定,我们的教育,刑律,我们奖与责的标准,当然就有极重要的转变。新濠天地网址平台
十
归根的说,现有的工业主义,机械主义,竞争制度,与这些现象所造成的迷信心理与习惯,都是我们理想社会的仇敌,合理的人生的障碍。现在,就中国说,唯一的希望,就在领袖社会的人,早早 的觉悟,利用他们表率的地位,排斥外来的引诱,转变自杀的方向,否则前途只是黑暗与陷阱。罗素说中国人比较的入魔道最还是的确是他观察现代文明的真知灼见?但吴稚晖先生曾叮嘱我们,说罗素只当我们是小孩子,他是个大滑头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