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原理
空调蒸发器工作原理

空调蒸发器工作原理
空调蒸发器是空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液态制冷剂通过蒸发的过程转变为气态,从而吸收室内热量实现空调降温的功能。
工作原理如下:
1. 蒸发器内部含有许多密集的细小管道,这些管道被设计成有很大的表面积,以便增加热传递效率。
2. 当压缩机运行时,液态制冷剂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并通过管道输送到蒸发器内。
3. 一旦进入蒸发器,高温高压气体与蒸发器中较低的室温空气进行热交换。
热交换的过程中,制冷剂释放出热量,使得气体温度下降。
4. 由于蒸发器内部的管道表面积大,所以空气与制冷剂接触更多,热量交换更快。
5. 空气在与制冷剂接触的同时,也在排除水分。
由于空气中的水分与制冷剂接触后会凝结成水,所以通过蒸发器排出水分也有助于除湿。
6. 经过蒸发器后,制冷剂从液态转变为气态,而室内空气则变得凉爽。
冷却过的空气被送回室内,从而实现空调降温的效果。
蒸发器工作原理的关键在于热交换过程,通过将热量从空气中吸收并释放给制冷剂来实现空调降温功能。
同时,蒸发器还能除湿,提高室内舒适度。
空气能蒸发器工作原理

空气能蒸发器工作原理
空气能蒸发器利用空气中的热能进行工作,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空气采集:蒸发器通过内置的风扇,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引入蒸发器内部。
2. 湿度调节:进入蒸发器内部的空气与水面接触,水分分子通过蒸发的方式从液态转化为气态,使空气的湿度得到调节,变得更加湿润。
3. 空气冷却:水分蒸发所需的热能从空气中吸收,使空气温度降低。
热能的吸收导致空气中的水分子蒸发,从而降低整个环境的温度。
4. 出风排放:空气经过蒸发器内部的冷凝器后,通过发布口排放到室内。
此时,空气温度已经降低,湿度得到增加,进而提升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总的来说,空气能蒸发器通过水分的蒸发降低空气温度,通过湿度的增加提高室内舒适度,实现了对空气的调节。
它不需要化学制冷剂,利用了自然界中的水循环过程,具有环保节能的特点。
蒸发器原理及应用

蒸发器原理及应用蒸发器是一种将液体转化为气体的设备,它运用了液体的沸腾和气化过程。
蒸发器的原理是将液体供应到蒸发器内部,并通过合适的方式提供热量以使其沸腾和气化。
在沸腾过程中,液体内部的分子开始获得足够的能量,转化为气体形式的水蒸气。
蒸发器通常具有一个热源,热源可以是燃料燃烧时释放的热能或者是外部供应的热能。
蒸发器应用广泛,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冷凝器和蒸发器:冷凝器蒸发器是制冷循环系统中重要的组件之一。
在制冷循环系统中,蒸发器接收制冷剂的低压低温气体形式,并通过提供热能使其沸腾和气化,最终转化为高压高温气体形式。
冷凝器接收高压高温的制冷剂气体,通过散热将其冷却并转化为液态,以便于再次循环。
2. 浓缩液体:蒸发器可以将液体中的溶质浓缩,将溶液中的溶剂通过热交换过程蒸发出来,从而使溶液变浓。
这种浓缩液体的应用广泛,比如食品工业中的果汁浓缩、化工工业中的溶剂回收等。
3. 蒸发结晶:蒸发器可以在溶液中蒸发出溶剂,使溶液逐渐浓缩,最终达到溶质的饱和度并形成结晶。
蒸发结晶广泛应用于盐类、糖类、药品等领域,可以用于从溶液中获得高纯度的产物。
4. 污水处理:蒸发器可以将低温下难以处理的污水中的水分蒸发掉,将其浓缩为湿固体或者固体。
这种技术在污水处理中被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废水体积,降低处理成本,并提取出污水中有价值的物质。
5. 清洁能源:蒸发器可以利用太阳能或者地热能量,通过蒸发过程产生的蒸汽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这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方式具有环保、低排放等特点,为清洁能源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总的来说,蒸发器利用液体的沸腾和气化过程将液体转化为气体,可应用于制冷循环、浓缩液体、蒸发结晶、污水处理以及清洁能源等领域。
蒸发器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提高了工艺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也为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蒸发器:浅谈蒸发器的原理及分类

蒸发器:浅谈蒸发器的原理及分类蒸发器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在许多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蒸发器能够将液体转化为蒸汽,从而实现物质的分离、浓缩、纯化等目的。
本文将从蒸发器的原理和分类两个方面来介绍蒸发器的基本知识。
一、蒸发器的基本原理蒸发器的基本原理是将液体加热,将其中的“易挥发性”成分蒸发掉,从而得到高纯度的物质。
在蒸发过程中,液体会释放出大量的热,使得蒸发器内部的温度升高。
同时,蒸发过程中产生的蒸汽需要通过换热器进行冷却和凝结,从而转化为液体。
在实际应用中,蒸发器的操作需要根据所处理的物质、蒸发量、温度等因素进行调整。
对于易挥发性成分高的物质,可以采用真空蒸发的方式,控制蒸发过程中的压力,减少物质的损失和氧化反应。
二、蒸发器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蒸发器可以分为众多不同的类型。
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蒸发器:1. 管式蒸发器管式蒸发器是最早出现的蒸发器类型之一,由一系列并排的管子组成。
在管子内部通过加热使液体蒸发,然后通过传热将蒸汽冷却并收集。
管式蒸发器有许多优点,如适用于大量的物质处理、易于清洗和维护等。
但是该类型蒸发器的效率较低,需要大量的空间和时间进行蒸发。
2. 蒸发罐蒸发罐也是一种老牌的蒸发器类型。
其结构通常为一个长方形或圆形的容器,在底部加热,使其中的液体蒸发,然后通过密闭的管道进行收集。
蒸发罐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的优点,但与管式蒸发器相比,其蒸发效率会更加低下。
3. 刮板蒸发器刮板蒸发器是一种现代化的蒸发器设备,其结构主要由刮板和加热器组成。
在蒸发过程中,液体会沿着加热器表面流动,同时刮板不断地将液体搅拌和晾干,从而实现了高效的蒸发作用。
刮板蒸发器的优点在于处理效率高、能耗低,适用于对物质纯度和成分控制要求较高的场合。
但同时,刮板蒸发器的制造和维护成本较高。
4. 旋转蒸发器旋转蒸发器是一种将液体在旋转容器内进行蒸发的设备,其内壁通常有加热器以协助蒸发。
旋转蒸发器适用于小批量的物质处理,如制药、化妆品等领域。
蒸发器原理与操作

蒸发器原理与操作蒸发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传导设备,其原理是通过加热液体,使其迅速蒸发,将液体内部的热能转化为蒸汽释放出来。
蒸发器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领域,如食品加工、化学工程、能源产业等。
蒸发器的操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主要步骤:1.加热液体:蒸发器通常采用外部加热的方式,将液体加热至沸点以上,以促使液体迅速转化为蒸汽。
加热方式可以是直接加热,通过直接接触热源,或间接加热,通过在蒸发器外壳中的热传导来完成。
加热液体的温度可以根据所需的蒸发速率来控制。
2.蒸发蒸汽:当液体加热至沸点以上时,液体内部的分子开始迅速移动,形成气泡,并推动液体分子逐渐蒸发。
蒸发通常发生在蒸发器底部的加热表面上,这是因为热量传导到液体顶部需要一定的时间。
3.蒸汽分离:蒸发后的液体和蒸汽混合物通过蒸发器内部的分离器进行分离。
分离器通常是一种特殊的器件,通过重力、离心力或过滤等方式将蒸汽与液体分离。
液体被收集,以供后续的处理和回收使用,而蒸汽则被排出或进一步处理。
蒸发器的设计和操作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应用进行调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蒸发器类型:1.流动薄膜蒸发器:通过在加热表面形成薄的液膜,利用热传导使液体迅速蒸发。
这种类型的蒸发器通常用于处理高黏度或易结垢的液体。
2.溶剂回收蒸发器:用于回收化学工业过程中使用的溶剂。
通过控制温度和蒸发速率,可以将溶剂从废水中高效地蒸发出来,以便再次使用。
3.多效蒸发器:通过将多个蒸发器串联在一起,利用热能的级联效应,连续蒸发液体。
这种蒸发器通常用于处理高浓度的物料,如造纸工业中的浆料。
在操作蒸发器时1.控制加热温度:根据液体的性质和所需蒸发速率,合理控制加热温度。
太低的温度会导致蒸发速率过慢,而太高的温度则可能引起过度沸腾和产品质量损失。
2.液位控制:保持适当的液位对蒸发效果至关重要。
过高的液位会导致波动和不稳定的蒸发速率,而过低的液位则会降低蒸发效率。
3.温度和压力监控:定期检查和记录蒸发器内部的温度和压力,以确保操作安全和效率。
蒸发器的原理

蒸发器的原理蒸发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装置,广泛应用于化工、制冷、空调等领域。
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液体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蒸汽与冷却介质接触,将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实现液体的蒸发。
以下将详细介绍蒸发器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一、蒸发器的原理蒸发器的原理主要基于液体的蒸发换热原理。
当液体受热后,其中的分子会获得足够的能量而从液态转变为气态,形成蒸汽。
蒸汽具有较高的温度和热量,可以通过与冷却介质接触而传递热量。
蒸发器利用这一原理,通过设计合理的结构和流动方式,使液体能够充分蒸发并将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
二、蒸发器的工作过程蒸发器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蒸发阶段和冷却阶段。
1. 蒸发阶段在蒸发阶段,液体通过进入蒸发器的进口进入蒸发器内部。
在蒸发器内部,液体会被均匀分布到蒸发器的内部表面上,形成一层薄膜。
当蒸发器内部的加热元件加热时,液体的温度逐渐升高,其中的一部分液体会蒸发成为蒸汽。
蒸汽会沿着蒸发器内部的流动通道向上流动,并与液体接触。
在接触的过程中,蒸汽会将热量传递给液体,使其蒸发。
蒸汽在与液体接触的同时,温度逐渐降低,逐渐凝结成液态。
2. 冷却阶段在蒸发阶段后,凝结的液态物质会沿着蒸发器内部的下降通道流动,最终流入蒸发器的出口。
在这个过程中,冷却介质会与液态物质接触,将其余的热量吸收并带走。
冷却介质可以是空气、水或其他冷却介质。
通过与冷却介质的接触,液态物质的温度会逐渐降低,最终达到冷却介质的温度。
三、蒸发器的特点蒸发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效传热:蒸发器通过设计合理的结构和流动方式,使液体能够充分蒸发并将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实现高效的传热效果。
2. 热量利用率高:蒸发器能够将液体中的热量充分利用,使其在蒸发过程中达到最大化。
3. 结构简单:蒸发器的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制造和安装。
4. 体积小巧:蒸发器的体积相对较小,可以满足不同场合的空间要求。
5. 适用范围广:蒸发器广泛应用于化工、制冷、空调等领域,可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蒸发器工作原理

蒸发器工作原理蒸发器是一种重要的热交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量转移和物质分离。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液体的蒸发过程,通过将液体置于高温环境中,使其迅速蒸发,从而实现热量的传递和物质分离。
本文将介绍蒸发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业过程中的应用。
蒸发器工作原理的核心是利用能量转移和物质分离的基本原理。
在一个典型的蒸发器中,液体被加热至其饱和温度以上,从而使其转化为蒸汽。
这种转化过程需要吸收外界的热量,通常是通过燃烧或电加热来提供。
当液体蒸发后,产生的蒸汽会快速升空并在蒸发器内部形成一个蒸汽气流。
在蒸发器内部,有一组密排的管道或板片,这些管道或板片通常用于扩大蒸汽与液体之间的接触面积。
蒸汽通过这些管道或板片流过时,会与液体发生热量交换,从而导致液体快速蒸发。
蒸发过程中液体的温度逐渐降低,而蒸汽的温度逐渐升高。
蒸发器中的蒸汽气流在与液体接触的同时,也会与外界的冷却介质发生热量交换。
这种热量交换使得蒸汽逐渐冷却并凝结为液体,从而释放出热量。
凝结后的液体会被引导到下一级循环中,形成一个循环过程。
蒸发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液体蒸发和蒸汽冷凝的基本原理。
通过不断地加热和冷却循环,蒸发器能够实现热量的传递和物质分离。
蒸发器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一项主要应用是在制冷和空调系统中。
蒸发器作为制冷循环中的关键组件,通过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来实现空气的冷却。
另外,蒸发器还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加工、医药和能源等行业,用于处理废水、浓缩溶液、干燥物料等。
在化工行业中,蒸发器常用于溶剂回收、浓缩溶液和脱水等工艺中。
通过将溶剂或溶液放入蒸发器中,加热至饱和温度以上,将其蒸发并与冷却介质发生热量交换,从而实现溶剂回收或溶液浓缩的目的。
在食品加工行业中,蒸发器可用于浓缩果汁、乳制品和调味品等。
此外,蒸发器还可用于医药行业中药液的浓缩、纯化和制造干粉药物。
为了提高蒸发器的效率和性能,一些先进的蒸发器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
例如,多效蒸发器通过在蒸发过程中使用多个级别的蒸发器来提高能量利用率。
蒸发器的工作原理

蒸发器的工作原理
蒸发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设备,广泛应用于空调、制冷、化工、食品加工等
领域。
它通过蒸发的方式,将液体转化为气体,实现热量的传递和温度的调节。
蒸发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传热、传质和流体力学三个方面。
首先,蒸发器的传热原理是通过将高温高压的蒸汽或热水传递给蒸发器内部的
冷却介质,使其蒸发并吸收热量。
在这个过程中,蒸发器内部的冷却介质会与外部的热源接触,热量会通过传导和对流的方式传递给冷却介质,使其温度升高,从而实现热量的传递。
其次,蒸发器的传质原理是指在蒸发的过程中,液体分子会脱离液体表面,转
化为气体分子,从而实现物质的传递。
在蒸发器内部,液体会不断地蒸发并释放出气体,这些气体会与外部的空气接触,从而实现物质的传递和混合。
最后,蒸发器的流体力学原理是指在蒸发的过程中,液体和气体之间会发生流
动和对流现象。
当液体蒸发成气体后,气体会向上流动,而液体则会向下流动,从而形成对流现象。
这种流体力学现象有助于加快蒸发速度,提高热交换效率。
总的来说,蒸发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传热、传质和流体力学三个方面相互作用,实现液体向气体的转化,从而完成热量的传递和温度的调节。
在实际应用中,蒸发器不仅可以用于空调和制冷系统中,还可以用于化工生产中的蒸馏、浓缩等工艺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蒸发器的工作原理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蒸
发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2)降膜式蒸发器
处理粘度较大的溶液、
热敏性物料。
不适合处理易结晶、
易结垢或粘度特大的
溶液。
22
3)升—降膜蒸发器
处理粘度变化大的 溶液。
23
4)刮板搅拌薄膜蒸发器
叶片边缘与管内壁的间隙为0.25~1.5mm。 处理高粘度、易结晶、易结垢或热敏性溶液。 结构复杂、动力消耗大。
24
25
(生蒸汽)的压强、冷凝器的真空度、末效完成液
的浓度。
设计项目:生蒸汽的消耗量;各效的蒸发量;各效
的传热面积。
计算方法:利用蒸发系统的物料衡算、焓衡算、传
热速率三个方程进行试差计算。
57
H1',W1
H2',W2
Hi',Wi
Hn',Wn
1
2
i
n
D1,T1,H1 F,x0,T0 D2,T2,H2 x1,t1 x2,t2 Di,Ti,Hi xi-1,ti-1 xi,ti Dn,Tn,Hn xn-1,tn-1 xn,tn
2
r :操作压强下二次蒸汽的汽化热,kJ/kg 。
34
35
2)由于加热管内液柱静压强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11
pm p
gl
2
p m t pm
t pm t p
p m:液层中部的平均压强; p :液面的压强,即二次蒸汽的压强; t m:与p m 相对应的水的温度; t p:与p 相对应的水的温度。
出蒸汽,从而使溶液中溶质浓度提高的单元操作。
4
5
分类:
单效蒸发 多效蒸发 加压蒸发 常压蒸发 真空蒸发
6
真空蒸发的特点:
溶液沸点下降,有利于处理热敏性物料,且可 利用低压强的蒸汽或废蒸汽作为热源; 对相同压强的加热蒸汽,可提高传热总温度差; 溶液的粘度加大,总传热系数降低;
对减压系统,系统的投资费和操作费增加。
63
4)有效温度差在各效中的分配 以三效为例:
Q1 S1 K 1 t1 Q2 S2 K 2 t 2 Q3 S3 K 3 t 3 Q1 S1t1 K1 Q2 S 2 t 2 K2 Q3 S3t3 K3
0.6
w L
0.38
2)强制型蒸发器
i 0.023
L
di
0.8 0.4 ReL PrL
46
3)升膜蒸发器
i 1.3 128d i
L
di
R
0.23 eL
R
0.34 eV
L P V
0.9 rL
0.25
V L
4)降膜蒸发器
47
5.2.3 蒸发器的生产能力和生产强度 1.蒸发器的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单位时间内蒸发的水分量,即蒸发量,
单位:kg/h。
生产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传热速率Q,因此可用蒸发
器的传热速率来衡量其生产能力。
48
2.蒸发器的生产强度
生产强度:单位传热面积上单位时间内的蒸发量,
(5)有腐蚀性的溶液
(6)易结垢的溶液 (7)溶液的处理
30
5.2
单效蒸发
5.2.1 溶液的沸点和温度差损失 1.溶液沸点升高
=t - T1 :溶液沸点升高值,oC; t:溶液的沸点,oC; T1:与溶液压强相等时水的沸点,即二次蒸汽的饱
和温度,oC。
31
2.传热的温度差损失
tT - t = tT :理论上传热的温度差,oC; t :实际传热的温度差,oC。
2.加热蒸汽消耗量 D
1)溶液稀释热不可忽略时
DH Fh0 WH F W h1 Dhw QL
WH F W h1 Fh0 QL D H hw
40
若加热蒸汽的冷凝液在蒸汽的饱和温度下 排除,则:
WH F W h1 Fh0 QL D r
T1
T2
Ti
Tn
58
1.基本关系
1)物料衡算
对整个蒸发系统作溶质衡算,可得:
Fx0 F W xn
x0 F x n x0 W F 1 xn x n
W W1 W2 Wn
59
对任一效作溶质衡算,可得:
Fx0 F W1 W2 Wi xi i 2
第五章 蒸 发
1
要求:
1.了解蒸发器的结构及选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掌握温度差损失的计算、单效蒸发的计算及蒸发
器的生产能力和生产强度;
3.了解多效蒸发流程及计算; 4.掌握多效蒸发与单效蒸发的比较; 5.了解蒸发器的工艺设计。
2
重点:
1.温度差损失的计算、单效蒸发的计算; 2.多效蒸发与单效蒸发的比较。
3
蒸发:使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沸腾汽化并移
7
蒸发过程的特点:
(1)传热性质:热、冷流体都发生相变。 (2)溶液性质:蒸发过程中有结晶吸出、易结垢、 产生泡沫、粘度变化大、有腐蚀性。
(3)溶液沸点的改变
(4)泡沫夹带:二次蒸汽中常挟带大量泡沫。
(5)能源利用:如何利用二次蒸汽的能量。
8
5.1 蒸发设备 5.1.1 蒸发器的结构
蒸发器结构:加热室、分离器 循环型(非膜式) 间接加热蒸发器 单程型(膜式) 直接加热蒸发器
12
13
3)外热式蒸发器
加热管长径比为50~100,循环速度:可达 1.5m/s。
14
15
4)列文蒸发器
循环管截面积一般为加热管总截面积的200~ 350%,阻力小,循环速度高达2.0~3.0m/s,适宜 处理晶体析出或易结垢的溶液。
16
17
5)强制循环蒸发器 循环速度高达2.0~5.0m/s。
DH c pwT WH F W c p1t1 Fc p 0 t 0 QL DH c pwT W H c pwt1 Fc p 0 t1 t 0 QL
H c pwt1 r
43
D
Wr Fc p 0 t1 t 0 QL r
36
3)由于管路流体阻力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111
1C,
1 1.5C(末效)
37
5.2.2
单效蒸发的计算
计算项目: (1)单位时间内蒸发出的水分量,即蒸发量; (2)加热蒸汽的消耗量; (3)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38
39
1.蒸发量 W
Fx0 F W x1 x0 W F 1 x 1
单位:kg/(m2﹒h)
W U S
若原料沸点进料,且热损失可忽略,则:
Q Wr KSt Q Kt U Sr r
49
强化途径: (1)适量增大传热温度差
加热蒸汽最高压强:300~500kPa 冷凝器最低压强:10~20kPa (2)增大总传热系数 溶液沸腾传热系数、污垢热阻
S1 t1 S 2 t 2 S 3 t 3 t t t t S
S1t1 S 2 t2 S3t3 S t
52
53
2.逆流加料法的蒸发流程
优点:各效的总传热系数大致相同。 缺点:需要泵;二次蒸汽量较小。 适用场合:处理粘度随温度和浓度变化较大的溶 液,不宜处理热敏性的溶液。
54
55
3.平流加料法的蒸发流程
处理有结晶吸出的溶液。
56
5.3.2 多效蒸发的计算
已知条件:原料液的流量、浓度、温度;加热蒸汽
要求: S1 S2 S3 S
64
Q1 1 S t1 K1 Q2 1 St 2 K2 Q3 1 St 3 K3
1 1 1 2 1 3
1 S1t1 t1 S 1 S 2 t 2 t 2 S 1 S 3 t 3 t 3 S
32
蒸发过程温度差损失的原因:
(1)溶液的饱和蒸汽压下降; (2)加热管内液柱静压强; (3)管路流体阻力(多效蒸发)
33
1)由于溶液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1
t * A T
常压:附录二十三 非常压:经验公式、杜林规则
0.0162T 273 f r
41
42
2)溶液的稀释热可以忽略时 溶液的焓可以由比热算出,则:
h0 c p 0 t 0 0 c p 0 t 0 h1 c p1 t1 0 c p1t1 hw c pw T 0 c pwT
F W c p1 Fc p 0 Wc pw
H c pwT r
9
1.循环型(非膜式)蒸发器
1)中央循环管式(标准式)蒸发器
中央循环管截面积一般为加热管总截面积的
40~100%,循环速度:0.4~0.5m/s以下,适宜用
于处理结垢不严重、腐蚀性小的溶液。
10
11
2)悬筐式蒸发器 环形截面积一般为加热管总截面积的100~ 150%,循环速度:1.0~1.5m/s之间,适宜用于蒸 发有晶体的溶液。缺点是设备耗材量大、占地面 大、加热管内的溶液滞留量大。
61
第i效:
Qi Di ri Fc p 0 W1c pw W2 c pw Wi 1c pw t i t i 1 Wi ri1
Di Wi 1
ri ri1 1
Qi Wi 1ri1 1
ri t i t i 1 Wi Di 1 Fc p 0 W1c pw W2 c pw Wi 1c pw ri r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