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新技术发展

合集下载

汽车底盘的新技术发展浅谈

汽车底盘的新技术发展浅谈

汽车底盘的新技术发展浅谈汽车底盘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车身和引擎等重要部件。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底盘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

新材料的应用是汽车底盘技术的一大进步。

传统上,汽车底盘多采用钢铁材料,但是随着轻量化的趋势,许多车企开始使用轻量化材料,如铝合金、碳纤维等。

这些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的特点,可以有效减轻车身负荷,提升燃油经济性和操控性能。

新材料的应用还可以提高车身的刚度和抗扭性,使得底盘更加稳定,减小车身的变形和振动,提升行驶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新的悬挂技术也是汽车底盘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传统的悬挂系统多采用独立悬挂或者麦弗逊悬挂,这种悬挂系统虽然成熟可靠,但是对于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近年来,一些车企开始尝试气动悬挂、电磁悬挂等新型悬挂技术。

气动悬挂可以根据路况和车速实时调整悬挂硬度,提升悬挂系统的适应性和行驶稳定性。

而电磁悬挂则可以根据路面信息和车速实时调整阻尼力,提升悬挂系统的减震性能和乘坐舒适性。

电动底盘技术也是当前的热门发展方向。

电动底盘是指通过电机驱动车轮转动,替代传统的内燃机驱动轮胎。

电动底盘具有零排放、低噪音、高效能等特点,可以带来更为环保和高效的驾驶体验。

近年来,电动底盘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许多车企纷纷推出了电动汽车产品,电动底盘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除了上述几点,自动驾驶技术和智能底盘技术也是汽车底盘技术的发展方向。

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和自动泊车,提升驾驶安全性和便利性。

智能底盘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时监测车身姿态和行驶状态,根据不同的行驶情况调整悬挂硬度和阻尼力,提升车辆的操控性能和舒适性。

汽车底盘的新技术发展是围绕着轻量化、悬挂系统、电动化、自动驾驶和智能化等方向展开的。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汽车的性能和驾驶体验,同时也可以提高驾驶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汽车底盘技术还会有更多的创新和突破,为人们带来更加智能和便捷的出行方式。

汽车底盘电控新技术论文范文

汽车底盘电控新技术论文范文

汽车底盘电控新技术论文范文一、内容综述随着汽车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底盘电控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逐渐成为行业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汽车底盘电控新技术的最新发展、应用现状及未来趋势。

汽车底盘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车的操控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传统的汽车底盘控制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汽车的需求,底盘电控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底盘电控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底盘电控系统主要包括电子控制悬挂系统、电子控制制动系统、电子控制转向系统以及车辆动力学稳定系统等。

这些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汽车的操控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电子控制悬挂系统的应用可以实时调整悬挂系统的刚度和阻尼,以适应不同的路况和驾驶模式,从而提高车辆的舒适性和操控性。

电子控制制动系统的出现使得制动更加精准、快速,同时还可以通过能量回收等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电子控制转向系统可以提供更加精准的转向感觉,提高驾驶的乐趣和安全性。

车辆动力学稳定系统可以通过电子控制技术,实时监控车辆的行驶状态,并通过调整车辆的各项参数,保证车辆在复杂路况下的稳定性。

汽车底盘电控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本文将对汽车底盘电控新技术的最新发展、应用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未来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1. 阐述汽车底盘系统的重要性。

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当下,汽车底盘系统作为车辆的关键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发动机与其他主要部件的重要任务,对于车辆的行驶性能、安全性能以及燃油经济性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汽车底盘系统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车辆性能评价的关键指标之一。

研究汽车底盘系统的重要性对于推动汽车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在汽车底盘系统中,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部件的功能性直接关乎汽车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悬挂系统对于车身支撑和减震作用极为重要,能够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转向系统则是控制车辆行驶方向的关键,其精确性和响应速度直接影响驾驶员的操控感受;制动系统则是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部分,其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制动效果和安全性。

汽车底盘新技术

汽车底盘新技术

ABC, CDC, OUR- e c, n x o d ersr cu ec mpo n sa a i r i gp i cp e a e c ie F C, t. a de p un st i tu t r o h ne t ndb scwo k n r i ls, ndd s rb st n he
引 言
中 国汽 车工 业协 会 发布 了 2 1 00年汽 车产 销数 据 ,
主缸 、液 压 阀和 复杂 的管路 ,提 高 了整 车质 量和 性 能。 B W 不 同于传统 的制 动系 统 ,其传 递 的是 电力 ,而 不 B
是液 压油 或压 缩空 气 。 采用 嵌入 式 总线 技 术 , 以与 它 可
d v l p e ie to fc s i e h lgyi uu e e eo m nt r cin o ha sstc no o nt f t r . d he
K e o ds a t o ie ; h s i yW r : u om b l c a ss;ne tc no o y w e h l g
势 ,A S 大大提 高 了车辆 的安 全性 、机 动 性和 驾驶 乐 附着力 提 高 ,以充 分发 挥轮 胎 的驱动制 动 作用 。汽车 的 F
趣 。它不 仅保 留 了完整 的转 向系统 , 且是用 户在 转弯 载 重量 无论 如何 变化 , 车始 终 以悬 架 的几何 形 式保持 而 汽
耐 控 制 系统 、主动 悬 架控 制系 统 、 盘 线控 系统 和连 续控 动器 ,并且 采用 电线 连接 , 久性 好 ,可 改善 各种 电控 底 制 底盘 系 统 。 新研 究和 发展 趋 势是 利用 高速 网络 将各 制动 能效 。系 统总 成制造 、装 配 、测 试 简单快 捷 。安装 最 种 控制 系 统联 成一 体形 成 总体 控制 系统 , 用于 提 高汽车 和 维 修更 加简 单方 便 。

汽车底盘技术发展趋势

汽车底盘技术发展趋势

传 统 的汽 车底 盘 技术 发 展 到现 在 , 盘 安 全 底 主要通 过可靠 性验 证 和 性能 验证 加 以保证 。 德 系 车通过 其严格 的道 路 耐久 、 劳 台架 试 验 、 户相 疲 用 关 的系统性 滥 用 试 验 以及 严 格 的 系统 匹配 标 准 ,
在底 盘集成 、 能保 证 以及 可 靠 性 方 面 已经 发展 功 到 了 比较成 熟 的水 平 。但是 , 随着 电子 技术 在底 盘 领域 的应 用 以及 新 材 料 和 新 工 艺 方 面 的 不 断 创
为用 户 提 供 了 更 舒 适 、 安 全 、 环 保 的 底 盘 技 更 更
0 引 言
到 2 1 底为止 , 0 0年 中国汽 车年销 量 突破 18 0 0 万 辆 。这意 味 着 , 国这 个 曾经 全 球 第 一 大 汽 车 美 消费市 场此前 创下 的 10 7 0万辆 最 高 销售 纪 录 , 在
汽 车底 盘 技 术发 展 趋 势
张 海亮 牛胜福 芦 勇 (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上海 210 ) 084
【 摘要 】 分析底盘技术现状, 概括性地描述了 底盘技术的发展趋势, 以及主要在底盘汽车电子应用
( S 、 L T MS A C、 C … ) 新 材 料 、 工 艺 带 来 的底 盘 技 术 的 新 发 展 。 E P P A、P 、 D A C 及 新
新 , 底盘技 术提 升 和发 展创 造 了更 广 阔的 空 间 。 给
收 稿 日期 : 0 1 1— 5 2 1 —0 2

32 ・
上海汽车
2 1.4 0 10
美 国国家高 速公 路 安全 管理 局 ( H S 规定 : N T A) 4 5 以 下 的 车 辆 自 2 1 .4t 0 1年 9月 起 , 须 装 备 必

汽车底盘新技术相关的论文

汽车底盘新技术相关的论文

汽车底盘新技术相关的论文汽车底盘新技术论文篇一:《关于汽车底盘新控制技术的分析》摘要: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针对汽车不同的功能而设计的控制器,汽车底盘新控制的发展突飞猛进,很大程度上从整体改善了车辆的性能,保证汽车的稳定性和耐耗性。

本文通过对汽车底盘不断发展的新控制技术的分析,指出了这些新控制技术对汽车的安全性、动力性、操作稳定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希望这些汽车底盘新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促进汽车性能的加强和提高。

关键词汽车底盘;控制技术;线控技术;电子化技术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到了汽车上,汽车底盘控制技术不断翻新,使汽车的使用性能不断提高。

目前汽车底盘的新技术主要包括线控制动系统、主动悬架控制系统等,这些最新的研究和发展趋势是利用高速网络将各种控制系统连为一个整体,形成了总体的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汽车的安全主动性、机动性和舒适感。

1 汽车底盘的电子化技术1.1 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牵引力控制系统、汽车动力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是在传统的制动系统里串联进去了制动压力调节装置,但是传统的制动系统无需进行改动,即使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发生了故障,传动制动性能也能发挥正常的作用[2]。

此外,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对其他系统的依赖性较低,也正因为如此,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成为在电子控制的汽车里应用最为成功的典范。

牵引动力控制系统是在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单单要使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得到拓展,且需要发动机电子管理系统的有机配合。

汽车动力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比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和牵引力控制系统有更多的传感器,从而实现了识别驾驶员对汽车的期望和得知汽车的实际运动状态,提高了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2.汽车转向系统电子控制汽车转向系统的电子控制主要是借助了对车轮转向角的电子控制来达到对汽车转向的控制。

目前主要的汽车转向系统有主动前轮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 power steering)、主动前轮叠加转向系统(active front steering)、后轮转向系统 (rear wheel steering)等。

盘点汽车底盘五大新技术介绍及应用

盘点汽车底盘五大新技术介绍及应用

盘点汽车底盘五大新技术介绍及应用一、 ESP(ESC、VSC)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技术介绍:ESP的英文全称是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 ram,中文意思是“电子稳定控制系统”。

也可称作ESC或VSC。

ESP主要是在紧急情况下对车辆的行驶状态进行主动干预,它整合了ABS和TCS的功能,并且增加横摆扭矩控制——防侧滑功能,可以防止车辆在高速行驶转弯或制动过程中失控。

如图1左侧所视,车辆前轮侧滑,车辆出现转向不足。

此时,VSC系统通过制动器对内后轮施加一定的制动力,由此产生一个逆时针的力矩,改进车辆转向能力。

如图1右侧所视,车辆后轮侧滑,出现车辆甩尾和过度现象。

此时,VSC系统通过制动器对外前轮施加一定的制动力,由此产生一个顺时针的力矩,保证车辆的稳定性。

ESP系统主要在大侧向加速度、大侧偏角的极限工况下工作。

它利用控制左右两侧车轮制动力或驱动力之差产生的横摆力矩来防止出现难以控制的侧滑现象,保证车辆的路径跟踪能力,提高了车辆在高速行使时的安全性。

研究估计ESP降低了30%-50%的轿车单车致命事故和50%-70%的SUV单车致命事故。

技术应用情况:2008年全球的VSC装配率达到33%当今在欧洲和美国,每两辆新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就有一辆装配了ESP。

美国和欧洲的立法者最近都做出决定,要求强制装配ESP。

2011年9月起,美国所有4.5吨以下车辆都必须装配ESP。

2014年11月起,欧洲所有乘用车和轻、中、重型车辆都要求装配ESP。

在2008年,我国只有约11%的新车装配了ESP。

随着今年国内车市新车型的不断推出,目前我国20万元以上新车配备ESP的比率大幅提高,像别克新君越[综述图片论坛]、新天籁[综述图片论坛]、雅阁[综述图片论坛]八代等都装配了ESP。

相信随着我国车市的进一步发展,电子稳定控制系统一定会如同当今的ABS一样,成为我国汽车的一个标准安全配置。

二、 TCS 牵引力控制系统技术介绍:TCS的英文全称是 Traction Control System,中文意思是“牵引力控制系统”。

现代汽车底盘零件及其控制系统新技术

现代汽车底盘零件及其控制系统新技术
1 电控 线路 应用 系统 .

上使用 了很多年 。 目前 在汽 车上 应用 的最 大 的障碍
是驾驶 人 员 ,驾 驶员 认为 使用那 些 经过试 验 的 、可 以信得 过 的各种 传 统控制 装 置更 安全 ,这 些传 统控
制 装 置给 他 们 提 供 了 一种 路 感 以及 至 关 生命 安全 的零 部件 之 问某 种 实 际连 接 的感 觉 。 随着 用户 被逐 渐地 吸 引 ,该种 新技术 将进 一 步 发展 并与 现有 的机 械和 液压 技术 同时 存在 。 成本 仍 旧是该 技术 发展 的一 个 问题 。在 电控 线 路应 用技 术具 有较 高效 率 以及优 势 的 同时,该技术 也变 得更 复杂 ,其成 本 也较 高 。同时还 有一 些法规
死制 动 器和 稳 定控 制 系统 测 量 每 个 车 轮 的旋 转 和
垂直 运 动 、 方 向盘 的偏 转 角 、速 度 、转 向 、发 动 机 扭 矩 以及 各 种 紧 急 障碍 数 据 等 。所 有 这 一 切 都 是 以 电子 线 路 的 形 式 与 轿 车 全 轮 驱 动 系 统 相 连
爹 誊
底 盘 技 术

现 代 汽 车 底 盘 及 零 件 控 制 系统 主要 可 分 为 制 动控 制 、牵 引控 制 、转 向控制 和悬 挂控 制等 。它们 的广 泛 应 用 可 极 大 改 善 汽 车 的主 动 安 全 性 和 操 控 性 。 目前 正进一 步研 究通 过 高速 网络将 各种 控制 系 统联 成 一体形 成 的全 方位底 盘控 制 、汽 车 开放 性系 统 构架 工程和 底盘 线控 技 术等 。
感度 的控 制装 置 ,以利于 芽 、右 手 轮换 驾驶 时能够 更容 易地 进行 开关 转换 。

精选汽车底盘新技术

精选汽车底盘新技术

可控惯容器 可控惯容器结构示意图
目前,电子控制悬架多是1~2个 参数可调的(调节阻尼或调节刚度, 空气悬架还可以调节车身高度),随 着惯容在悬架系统中的应用,阻尼、 刚度及惯容同时调节已成为可能,并 将与底盘其它子系统实现集成控制。
五大传感器:
转向盘转角传感器——转向的快慢、大小 加速度传感器——加速踏板油门动作传感器 车速传感器——输出与转速成正比的脉冲信号 车身高度传感器——车身与车桥的相对高度 制动压力传感器——制动管路中压力信号
DC全称为Dual Control,即双重控制---保证柔软舒适 性和灵活操控性能的双重控制。
该装置采用电子技术控制弹簧和减振器的工作模式,传 感器不断监测路况、驾驶者的风格及车辆负重,然后DC会 在0.05秒内对四个车轮的悬架弹簧和减振器进行精确的调整。 DC有四种模式可供选择: 1)最软模式:当车速低于15km/h时,可减少轮胎噪音;
(CVT): 无级传动由V型金属传动带和带轮组成, 主、被动带轮的可动部分轴向移动时改变传动带 与带轮结合的工作半径从而改变传动比
金属传动带
V型金属传动带由许多套在柔性钢带上具有V型侧面金属 片组成,这种金属带传动,两个带轮间动力传递是靠作为
推力块的金属片的推力实现的。
CVT与AT、AMT比较
驱动力
发动机输出功率 路面附着系数
S 1V1 /V2
措施:控V制滑(V移1 率VSi、1)加/ 速t度
V1——非驱动轮 V2——驱动轮
驱动防滑:—— 控制滑移率
1、静止起步 正确操纵离合器和加速踏板
2、路面一侧很滑、一侧不滑 差速锁
3、两侧很滑 驱动防滑系统+ 差速锁
ASR的主要控制方式
1、发动机输出转矩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底盘的新技术发展浅探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些最新的汽车底盘技术进行介绍,新技术的组成结构,基本工作原理,对汽车底盘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描述。

关键词:汽车;底盘;新技术
2011年,我国汽车产量为1841.9万辆,同比增长了0.8%,同比增长率比2010年下降了31.6个百分点,汽车销量为1850.5万辆,同比增长了2.5%,同比增长率比2010年下降了29.9个百分点。

2012年,我国汽车的产量和销量均超过了1900万辆,增长速度超过了4%,仍然稳定全球第一。

随着汽车市场的热化与稳定,人们对汽车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汽车的专业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对汽车的各个方面都开始进行关注,同样,对汽车底盘的各方面性能也开始关注,并有了更高的要求,涉及汽车底盘的安全性、材料、工艺和电子新技术的应用。

当前备受关注的汽车底盘新技术主要有,转向控制系统、线控制动系统、主动悬架控制系统、连续控制底盘系统,以及底盘线控系统。

一、汽车底盘新技术概述
1.转向控制系统
为了改善操作者的转向操纵感,让操作者的体能消耗减轻,将汽车的转向性提高,出现了转向控制系统,其控制系统包括主动前轮转向系统、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和后轮转向系统等等。

当汽车进行低速行驶时,操作者作用到方向盘的转向力能够得到减少;当汽车进
行高速行驶的时候,适度的转向力能够通过转向盘反馈给操作者。

车身电子稳定系统,是一种牵引力控制系统,其主要组成部分有车轮传感器、转向传感器、横向加速度传感器、方向盘油门刹车踏板传感器、侧滑传感器等等。

它与其他的一些牵引力控制系统进行比较,具有可以控制驱动轮和从动轮的优点。

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各种传感器对汽车的行驶状态进行监控,同时配合操作者的操控动作,通过对汽车失稳程度的电脑估算,可以计算出稳定行驶的调节参数。

车身电子稳定系统,是汽车主动安全性控制系统的一种,是当前智能主动防滑稳定系统的最高形式,是对
asr/abs/ebd集成的发展和延伸。

主动前轮转向系统,能够根据速度状态对传动比进行调节,同时也能够对汽车的稳定性进行控制。

当汽车处于低速行驶状态的时候,传动比比较小,转向直接,转向盘的转动圈数减少,汽车的操控性、灵活性都得到了提高;当汽车处于高速行驶状态的时候,传动比比较大,汽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得到了提高。

通过主动前轮转向系统,让操作者能够充分体会真实的路感,更值得关注的是,主动前轮转向系统不仅将汽车的机动性和安全性大幅度提高了,而且增加了驾驶乐趣。

后轮转向系统的执行机构包括整体式和分离式两种,主要组成包括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以及执行机构等。

在正常情况下,汽车行驶速度、转向盘转向角和后轮转向角三者之间成函数关系。

当汽车处于低速行驶的状态时,后轮会接受由转向盘执行机构传来的相
应方向相反的转向角,从而减小汽车停车或拐弯时的半径;当汽车处于高速行驶的状态时,后轮会接受由转向盘执行机构传来的相应方向一致的转向角,从而提高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2.线控制动系统
线控制动系统包括线控制动控制单元、电制动器、传感器、电源、电子制动踏板、制动手柄等,采用嵌入式总线技术,传递电力,是一种新型的智能化制动系统,具有广泛的未来发展空间。

通过线控制动系统,汽车的制动效果得到提高,制动安全性能得到加强。

同时,安装、维修简单,电控制动能效得到有效改善。

3.主动悬架控制系统
汽车主动悬架控制系统能够对汽车的平稳行驶进行主动调节。

当汽车的行驶路况、汽车负载荷、行驶速度发生变化的时候,对车身的高度,悬架的刚度,减震器阻尼的大小进行自动调节,很大程度上对汽车的行驶平稳性进行改善。

其主要组成部分有转向盘转向与转角传感器,前、后车身高度传感器,节气门为止传感器、控制开关、车速传感器、执行器等等。

4.连续控制底盘系统
连续控制底盘系统,能够对动力分布、悬挂进行调节,主要是由持续调校悬挂系统和电子控制全时间四轮驱动系统组成,通过横向、纵向、倾斜、滚动感应器、车轮速度、输出马力、制动力、方向盘角度等数据,进行调节。

5.底盘线控系统
线控驱动系统、线控制动系统和线控转向系统是汽车底盘线控系统的核心内容。

执行机构执行的整个过程和执行结果都在电子控制器的控制和监测下进行。

二、汽车底盘新技术的发展方向
随着汽车底盘中的转向控制系统、主动悬架控制系统、线控制动系统、底盘线控系统,以及连续控制底盘系统等新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广泛应用,技术的不但成熟,汽车的安全性能、舒适程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那么这些新技术的集成融合,形成整体的汽车底盘智能控制系统必然成为未来汽车底盘技术的发展方向,在集成化方面,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abs/asr/esr的集成和
abs/asr/acc集成两个方面,并成为主要趋势。

汽车底盘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我们要不断努力,加强研究力度,提高技术,为人们提供更高质量的汽车,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需求。

将信息化、网络化、电子化、集成化、智能化融为一体,制造出更舒适、更安全的汽车,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提升。

参考文献:
[1]邱官升.汽车底盘新技术与行车安全[j].陕西交通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2011,(1):20-22.
[2]豪仁.透过上海车展看汽车新技术系列报道之汽车底盘技术
的发展趋势[j].汽车维修与保养,2011,(8):52-55.
[3]徐峰.汽车实用新技术的发展应用现状及分析[j].科技传播,2010,(15):116-1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