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做个小生态瓶
最新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13做个小生态瓶》精品教案 (1)

最新小学科学精品资料设计
最新小学科学精品资料设计 1 做个小生态瓶第二课时
一、分小组制作小生态瓶。
1、学习小组各成员讲述参观实践活动所见所闻。
发表自己修改设计图的意见。
2、教师展示水族馆、水族箱(生态缸、掌中缸)相关图片或播放录像(课件)。
3、小组讨论修改设计图。
4、各小组汇报修改小生态瓶设计图的内容和原因,相互取长补短。
5、各小组有秩序地在讲台前方不同位置领取不同的材料。
6、分小组按制订的方案和设计图有步骤地制作小生态瓶,教师巡回参与制作活动,对有困难的小组适当指导。
二、交流和讲评。
1、做好了的小组展示给大家看,大家认为合格者,该小组所有同学可以在课本上规定地方画三面小红旗。
评选小生态瓶设计得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的小组,该小组所有同学可以画四面小红旗。
2、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要小结和讲评。
三、课外实践活动安排。
每位同学由家长陪同,在家乡池塘采集小型健康生物活体和无污染水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生态瓶,保证水生生物存活一周。
四、安排准备“自由研究”课堂教学
对学生“了解池塘水质对池塘中水生生物有什么影响”、填写“自由研究”调查表的进度进行抽查,要求学生下一节课将“自由研究”调查表带来。
【精编】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13做个小生态瓶》 教案 (4).doc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做个小生态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与小组同学合作制作简易的科学探究所需的生态瓶,并对生态瓶中生物关系作出科学解释。
2.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正确修订自己的探究方案。
3.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所遇到的现象作出判断和解释,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生活水平。
4.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尊重事实、珍爱生命。
二、教学准备1.生态瓶(缸)样本(或相关图片、课件)。
2.供学生实验所需的小型水生动植物及玻璃或透明塑料容器。
(教师课前准备小型水生动植物,学生自备容器。
农村学校可在教师带领下到浅水池塘或水沟现场采集水生动植物。
3.清洁砂、水、水槽、毛巾或卫生纸。
三、教学过程1.提出探究问题:⑴复习引入:池塘生物群落是怎样保持生态平衡的?⑵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模仿自然界的池塘做一个简易的小生物瓶,要如何选择水生生物种类?⑶让学生拿出自备的容器,如果让你用手中的容器做一个小生物瓶,你认为还应该考虑哪些因素?⑷出示生态瓶(缸)样本,如果将生态瓶放在教室的讲台上,你认为动植物能正常生长吗?为什么?2.制订活动方案⑴学生根据刚才所见的生态瓶样本,分小组讨论制作小生态瓶应该准备什么材料,按照什么步骤进行制作?⑵小组讨论,将所需材料名称填写在39页空框中,制作方法和步骤记录在草稿纸上。
⑶小组汇报。
阅读课本39、40页制作步骤,与自己选用的材料和步骤进行对照,补充遗漏的材料,更改不科学的材料。
⑷小组讨论课本上提示性语句所反映的问题:为什么生态瓶内要装沙?为什么要选择无污染的河水或池塘水,城市学生用自来水做实验为什么要放置24小时以后才加入生态瓶内?生态瓶中的小动物为什么要选择小型健康的动物?生态瓶制作完成后还应注意哪些方面因素来保证生态瓶中生物正常生长。
⑸分小组展开讨论。
⑹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集体订正、教师小结评讲。
⑺学生将讨论结果记录在课本40页空框内。
2019-2020年五年级上册第13课《做个小生态瓶》word教案

2019-2020年五年级上册第13课《做个小生态瓶》word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与小组同学合作制作简易的科学探究所需的生态瓶,并对生态瓶中生物关系作出科学解释。
2.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正确修订自己的探究方案。
3.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所遇到的现象作出判断和解释,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生活水平。
4.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尊重事实、珍爱生命。
二、教学准备1.生态瓶(缸)样本(或相关图片、课件)。
2.供学生实验所需的小型水生动植物及玻璃或透明塑料容器。
(教师课前准备小型水生动植物,学生自备容器。
农村学校可在教师带领下到浅水池塘或水沟现场采集水生动植物。
3.清洁砂、水、水槽、毛巾或卫生纸。
三、教学过程1. 分小组制作小生态瓶。
⑴学习小组各成员讲述参观实践活动所见所闻。
发表自己修改设计图的意见。
⑵教师展示水族馆、水族箱(生态缸、掌中缸)相关图片或播放录像(课件)。
⑶小组讨论修改设计图。
⑷各小组汇报修改小生态瓶设计图的内容和原因,相互取长补短。
⑸各小组有秩序地在讲台前方不同位置领取不同的材料。
⑹分小组按制订的方案和设计图有步骤地制作小生态瓶,教师巡回参与制作活动,对有困难的小组适当指导。
2. 交流和讲评。
⑴做好了的小组展示给大家看,大家认为合格者,该小组所有同学可以在课本上规定地方画三面小红旗。
评选小生态瓶设计得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的小组,该小组所有同学可以画四面小红旗。
⑵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要小结和讲评。
3. 课外实践活动安排。
每位同学由家长陪同,在家乡池塘采集小型健康生物活体和无污染水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生态瓶,保证水生生物存活一周。
4. 安排准备“自由研究”课堂教学对学生“了解池塘水质对池塘中水生生物有什么影响”、填写“自由研究”调查表的进度进行抽查,要求学生下一节课将“自由研究”调查表带来。
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上册第13课《小英雄雨来》word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简要复述主要内容。
作文《制作一个生态瓶》

制作一个生态瓶哎,说起来就头大,上个星期生物老师布置了个作业,做个生态瓶!你说这玩意儿,听起来挺高大上,实际做起来嘛…… 简直是大型灾难现场!一开始我雄心壮志,幻想着弄个小小的热带雨林,想想就刺激!然后呢,兴冲冲跑去花鸟市场,那叫一个热闹啊!各种奇奇怪怪的小鱼小虾,还有五彩斑斓的石头,看得我眼花缭乱。
最后,我挑了一条特别小的,颜色像根葱一样的“小黄瓜”鱼(真的,它就那么绿,就好像一根小黄瓜),还有几颗特别可爱的螺,壳上还带着细细的绒毛,像穿了件小毛衣似的。
我还挑了一捧特别茂盛的水草,绿油油的,看着特别有活力,卖家还说这水草生命力特顽强,能养很久,我当时就信了! (结果……后面再说)然后,就是激动人心的瓶子选择环节了!我找遍了家里,最后选中了一个我妈以前养金鱼剩下的玻璃瓶,圆滚滚的,看着挺有感觉,有点像古代的酒坛子。
清洗的时候可费劲了!瓶口又窄又小,我拿着刷子吭哧吭哧刷了半天,胳膊都酸了,差点把瓶子摔碎!好不容易洗干净了,我还特地用开水烫了烫,生怕有点细菌啥的,影响我“小黄瓜”鱼和小螺的健康。
往里面添水的时候,真是小心翼翼啊,生怕一下子弄洒了,还得考虑水位,免得水太多,小鱼没地方游,水太少,又干旱,我得像个老妈子一样考虑周全。
我还放了点儿鹅卵石,铺在瓶底,看着好看,又方便小螺休息。
最后,把水草小心翼翼地种好,再把我的“小黄瓜”鱼和小螺放进去。
看着它们在瓶子里欢快地游动,我那叫一个成就感爆棚啊!结果呢?好景不长!三天后,我发现“顽强”的水草开始发黄!我当时就懵了!我还特别勤快地给它换水,还特意用小勺子轻轻地搅动瓶里的水,营造氧气,我的“小黄瓜”鱼和小螺也开始蔫蔫的,我的热带雨林计划,彻底凉凉。
总结来说,做个生态瓶,比我想象的要难太多了!虽然我的“热带雨林”失败了,但是整个过程也挺有意思的,而且我学到不少东西呢,比如,选水草不能只看外表,还得了解它的生长习性。
(以后再也不相信卖家的鬼话了!) 下次我得好好查查资料,再做一次,争取养活它们!哈哈!。
最新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13做个小生态瓶》精品教案 (4)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做个小生态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与小组同学合作制作简易的科学探究所需的生态瓶,并对生态瓶中生物关系作出科学解释。
2.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正确修订自己的探究方案。
3.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所遇到的现象作出判断和解释,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生活水平。
4.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尊重事实、珍爱生命。
二、教学准备1.生态瓶(缸)样本(或相关图片、课件)。
2.供学生实验所需的小型水生动植物及玻璃或透明塑料容器。
(教师课前准备小型水生动植物,学生自备容器。
农村学校可在教师带领下到浅水池塘或水沟现场采集水生动植物。
3.清洁砂、水、水槽、毛巾或卫生纸。
三、教学过程1.提出探究问题:⑴复习引入:池塘生物群落是怎样保持生态平衡的?⑵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模仿自然界的池塘做一个简易的小生物瓶,要如何选择水生生物种类?⑶让学生拿出自备的容器,如果让你用手中的容器做一个小生物瓶,你认为还应该考虑哪些因素?⑷出示生态瓶(缸)样本,如果将生态瓶放在教室的讲台上,你认为动植物能正常生长吗?为什么?2.制订活动方案⑴学生根据刚才所见的生态瓶样本,分小组讨论制作小生态瓶应该准备什么材料,按照什么步骤进行制作?⑵小组讨论,将所需材料名称填写在39页空框中,制作方法和步骤记录在草稿纸上。
⑶小组汇报。
阅读课本39、40页制作步骤,与自己选用的材料和步骤进行对照,补充遗漏的材料,更改不科学的材料。
⑷小组讨论课本上提示性语句所反映的问题:为什么生态瓶内要装沙?为什么要选择无污染的河水或池塘水,城市学生用自来水做实验为什么要放置24小时以后才加入生态瓶内?生态瓶中的小动物为什么要选择小型健康的动物?生态瓶制作完成后还应注意哪些方面因素来保证生态瓶中生物正常生长。
⑸分小组展开讨论。
⑹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集体订正、教师小结评讲。
⑺学生将讨论结果记录在课本40页空框内。
《做个小生态瓶》课件

1.准备合适Βιβλιοθήκη 容器。2.将沙和小石头洗净,放入瓶内。
想一想为什么生态瓶内要装洗净的沙和小石头?
生态瓶中的沙和小石头代表地球的土地,为 微生物提供藏身处,免被小虾所吃,也为细菌提 供生长地方,让其能作分解者分解生态系统中之 废物。
淤泥对生态瓶水质的影响是很大的,很容易 使整个生态瓶变得十分脏乱,而脏乱的生态瓶很 多水生动植物是无法生存的,所以要先将沙和小 石头洗干净。
3.加水,最好加没有污染的河水或池塘水。
如果加自来水,要放置24小时后才能加入生态 瓶中。你知道为什么吗?
将自来水放置24小时可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 使其中的含氯化学物质分解除去。大多数水生物 都对含氯的物质很敏感,接触到这些物质后容易 死亡。
4.栽种适宜的水生植物。
在瓶底种一些金鱼藻,在水面放一些浮萍。
为什么不能先栽种水生植物再加水?
先栽种好植物后再加水有 可能把种好的植物冲起来。
5.放置动物,盖紧瓶盖,贴好标签。
舀小鱼小虾小螺等小动物时,轻舀轻放,避免 伤害动物。
6.做好的生态瓶要摆放在便于观察、光照充 足但又不被阳光直射的地方。每天观察瓶内 的变化,填写观察记录表。
日期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做个小生态瓶
回忆“池塘群落”
池塘生物群落是怎样保持生态平衡的?
做小生态瓶
根据池塘群落里的生态平衡关 系,做一个小生态瓶。
思考: 你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 什么样的生物能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生活? 如果要有动物,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 除了加生物外,还需要其他东西吗? 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
……
观察记录表 瓶内变化
讨论: 为了使生态瓶中的生物能正常生长,我
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精编】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13做个小生态瓶》 教案 (2).doc

做个小生态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与小组同学合作制作简易的科学探究所需的生态瓶,并对生态瓶中生物关系作出科学解释。
2、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正确修订自己的探究方案。
3、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所遇到的现象作出判断和解释,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生活水平。
4、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尊重事实、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1、生态瓶(缸)样本(或相关图片、课件)。
2、供学生实验所需的小型水生动植物及玻璃或透明塑料容器。
(教师课前准备小型水生动植物,学生自备容器。
农村学校可在教师带领下到浅水池塘或水沟现场采集水生动植物。
3、清洁砂、水、水槽、毛巾或卫生纸。
第一课时一、提出探究问题:1、复习引入:池塘生物群落是怎样保持生态平衡的?2、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模仿自然界的池塘做一个简易的小生物瓶,要如何选择水生生物种类?3、让学生拿出自备的容器,如果让你用手中的容器做一个小生物瓶,你认为还应该考虑哪些因素?4、出示生态瓶(缸)样本,如果将生态瓶放在教室的讲台上,你认为动植物能正常生长吗?为什么?二、制订活动方案1、学生根据刚才所见的生态瓶样本,分小组讨论制作小生态瓶应该准备什么材料,按照什么步骤进行制作?2、小组讨论,将所需材料名称填写在39页空框中,制作方法和步骤记录在草稿纸上。
3、小组汇报。
阅读课本39、40页制作步骤,与自己选用的材料和步骤进行对照,补充遗漏的材料,更改不科学的材料。
4、小组讨论课本上提示性语句所反映的问题:为什么生态瓶内要装沙?为什么要选择无污染的河水或池塘水,城市学生用自来水做实验为什么要放置24小时以后才加入生态瓶内?生态瓶中的小动物为什么要选择小型健康的动物?生态瓶制作完成后还应注意哪些方面因素来保证生态瓶中生物正常生长。
5、分小组展开讨论。
6、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集体订正、教师小结评讲。
7、学生将讨论结果记录在课本40页空框内。
五年级科学上册 第13课《做个小生态瓶》课件(2) 小学五年级上册自然科学课件

2.一群蚂蚁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形成了
一个蚂蚁群落。
(×)
3.非生物在生态系统里不起任何作用。
(×)
4.生态瓶中的动物.植物越多越好。
(× )
12/13/Βιβλιοθήκη 02112/13/2021
做个小生态瓶
12/13/2021
思考问题:
1.池塘里有哪些水生生物?
水生物包括水生动物和植物,比如:水草,鱼, 乌龟,浮游动物···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水、阳光、土壤(有的需要)、肥料、温度、空气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食物 、避难所 、氧气
4.动物为植物的生长作了哪些贡献? 动物的粪便是植物的养料, 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
5.池塘里有哪些非生物?
非生物:石头,沙子,水···
6.非生物对生物有什么作用?
可为生物提供生命所需物质
12/13/2021
做一个生态瓶
12/13/2021
常绿鸢尾
12/13/2021
12/13/2021
“孤独”
12/13/2021
水葱
小结
1.生物和非生物 互相作用 、 互相依存 ,形成密 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生态系统 。 2.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互相作用、互相依存 的关系。
4.设计并制作的小生态瓶要长期维持稳定,应该注意的是B( )。
A.开放.透明 B.生物种类和数量配比合理 C.置于较弱的散射光下
5.池塘里的生物和非生物,它们是A( )。
A.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 B.相互没有影响
12/13C/2.0生21 物会影响非生物,非生物不会影响生物
判 断:
1.做生态瓶前,我们一定要先了解这些生物的生活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