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模板大礼堂
谈南京民国时期的建筑

谈南京民国时期的建筑董晓磊【摘要】From the typic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Nanjing during Republic of China Era,the paper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s for the traditional palace buildings in China,classic buildings in western culture,buildings of new national forms,and western modernist buildings,and illustrates the evolution of the building in Nanjing during Republic of China Era from the national forms to international ones.%从南京民国时期的特殊历史文化背景入手,分析了南京民国时期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西方古典式建筑、新民族形式建筑、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四种建筑类型产生的历史背景,并阐述了南京民国建筑从民族化到国际性的演变。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5(000)019【总页数】2页(P6-7)【关键词】民国时期;建筑类别;民族化【作者】董晓磊【作者单位】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092南京现存的民国时期的各种类型建筑总量有236座之多,享有“中国近代建筑历史博物馆”的美誉,这是同时期的其他城市所无法比拟的,南京民国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
这一特殊地位的形成,与其自身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相关联,同时也与其所处的特殊历史文化背景密不可分。
有建筑学家曾经评论说:“南京地处南北之中,交通便利,文化兼容并蓄,其建筑样式既有北方的端庄浑厚,又有南方的灵巧细腻。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

大礼堂始由中央大学首任校长张乃燕筹款兴建,英国公和洋行设计,1930年动工,因经费困难而中辍。
继任校长朱家骅请得拨款,由建筑系教授卢毓骏主持续建,于1931年竣工。
大礼堂造型庄严雄伟,属西方古典建筑风格。
正立面用爱奥尼柱式与山花构图,上覆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铜质大穹窿顶,顶高34米。
堂内三层,面积共4320平方米,可容2700余人。
1965年添建两翼,2544平方米。
数十年来,海内外校友均视礼堂为母校之象征。
1994年4月,台湾中大校友余纪忠先生捐资107万美元修葺大礼堂,使其焕然一新。
2002年百年校庆之际,在大礼堂前增建百年校庆纪念碑和涌泉池,寓师生对父母养育之恩、母校培育之恩、社会携助之恩当涌泉相报。
图书馆即孟芳图书馆。
1921年,东南大学成立时向社会募捐图书馆经费,经校长郭秉文奔走,终获江苏督军齐燮元捐助,独资建馆并置配套设备。
1922年立基,1923年落成,耗资16万银元。
建成后,以齐父之名命名为孟芳图书馆。
张謇题匾。
其两翼及书库,系1933年扩建,总面积3813平方米。
图书馆建筑造型为西方古典建筑风格,比例匀称,构图稳实,风格隽雅,入口爱奥尼柱廊及墙面装饰细部极为精美,是国内近代建筑的优秀作品。
体育馆20年代中国大学最著名的体育馆之一。
1921年郭秉文主政东南大学时筹建,1922年立基,1923年落成。
面积2317平方米。
该主楼耗资6万银元,游泳池及配套设备4万银元,堪称当时国内高校之最。
体育馆建成后,不仅作为体育健身之所,亦为集会、讲学之处。
英国哲学家罗素、美国教育家杜威、印度诗人泰戈尔等,均曾在此作过讲演。
健雄院曾名口字房、科学馆、江南院。
口字房始建于1909年,楼二层,作办公室、图书馆、实验室用。
1923年毁于火灾。
后得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捐助,于口字房原址合资兴建科学馆。
1924年破土,1927年建成,面积5234平方米,为培养理科人才重要基地。
数十年来,师生中仅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便有竺可桢、吴有训、严济慈、李四光、童第周等5位。
跟着校徽去打卡(上)

每所大学都有承载着学府精神文化的老建筑,而这些建筑的剪影,往往是校徽设计的最佳素材。
这些经典建筑在岁月的洗礼和打磨中与一代代学子心手相连,见证了大学办学发展的风雨历程,成为学子们心中永恒的记忆。
想知道校徽上的建筑背后都蕴藏着哪些传奇故事吗?走,让我们跟着校徽去打卡吧!●苏苏跟着跟着校徽校徽去打卡去打卡老图书馆武汉大学的早期建筑,如老图书馆、文法学院、老斋舍等,气势恢宏,布局精巧,大开中国高校建筑之先河。
其中,老图书馆最有故事可说。
1928年,李四光在武汉大学建校的筹备会上提出,新建大学必须体现人文精神。
而图书馆正是人文精神的重要代表。
因此,对于图书馆的建设,无论是选址还是设计建造,学校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这座建成于1935年的图书馆位于校园中轴线上、狮子山顶,是学校的制高点。
图书馆建筑呈“工”字形,整体外观为中国传统宫殿式风格,顶部塔楼为八角重檐、单檐双歇山式,形似皇冠,孔雀绿琉璃瓦,飞檐画角,龙凤卷云,完整地体现出中国宫殿式建筑的庄严;内部则采用了西式的回廊、石拱门、落地玻璃等建筑元素,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今,武汉大学已启用新的图书馆,而这座美轮美奂的老图书馆则作为校史馆和报告厅投入使用。
尽管已不再用于藏书,但这座老图书馆对武汉大学师生们而言,早已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以及精神的殿堂。
武汉大学现行校徽的主体图案即取自老图书馆的造型。
行走在兰州大学(以下简称“兰大”)校园里,学子们有意无意之间总会往积石堂的方向投上一眼。
如果说校园是兰大的身躯,那么积石堂就是学校的心脏。
积石堂是兰大本部的图书馆,其悠久的历史可追溯至1909年。
1946年以后,学校修建了一座二层独立馆舍,正式定名为“积石堂”,它不仅是兰大的标志性建筑,还一度成为整个兰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积石堂以大禹治水“导河积石”的积石山命名。
《山海经》认为,积石山是黄河之源,黄河又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而兰大正位于黄河之滨,每日离不开黄河水,因此学校以“积石”之名警示学子们要“饮水思源”。
东南大学最值得回忆的十个地方-2006

东大最值得回忆的十个地方东大最值得回忆的十个地方,仅代表个人观点。
作者为东大00级学生,文章写于2006年冬天。
PS:文章比较长~2006年,冬天。
前几天坐在床上把阿来的《尘埃落定》又看了一遍,平平的又生出几分惆怅和感动。
望着窗外黑黑的光光的树枝,想想这应该是我在南京度过的最后一个冬天吧?工作定了之后,突然开始留念了这个城市,毕竟在这里已经生活了六年多了,一天晚上经过天桥的时候,无意向桥下望了一下,发现车灯和路灯灯光编织出的南京竟然如此的可爱。
我开始在校园里游走,试图寻找我以前的影子,发现虽然自己在东大生活学习了6年,但自己对她却是如此的陌生,六年啊,自己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孩子长大到踏入社会,也许很多人认为学校压榨了自己很多,但事实上你如果想想自己这几年如果不在东南大学,你自己现在的处境会是怎样呢?看着校园里陌生的建筑和匆忙的行人,冬天特有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树枝印在水泥路上,心中感慨万千,赶快冲动的把学校的影子记录下来,整理成东南大学最值得回忆的十个地方,记录我的成长。
是为序。
东大最值得回忆的十个地方之一——大礼堂你踞守着东大百年的基业屹立你见证着东大百年的发展沧桑你凝视着东大百年的人物风云你记载着东大百年的历史变化大礼堂的历史没有100年,但确是东大校园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去过博物馆的朋友都知道,大小博物馆都会有自己的镇馆之宝,而大礼堂,则是东南大学的镇校之宝,可以代表东大的形象出现在任何场所。
而正是因为大礼堂的存在,南大一直未敢自居中央大学后身。
大礼堂位于学校正中,坐北朝南,灰色的正身,绿色的屋顶,东西各伸出两翼,为礼东礼西。
礼东下为春晖堂。
2002年之前礼堂前为大花坛,校车经常停放在周围的道路上,后校庆时将花坛拆掉改建成水池。
礼堂内有三层,立体结构,可纳两千余人。
舞台面积甚大,可作讲座讲台,亦可举行大型晚会。
无数名家在讲台上做过演讲,我也是无数次做在台下聆听大师的智慧。
古老的大礼堂容纳了前期文化的精髓,也吸取了现在文明的精华。
某高校大礼堂结构设计

3.1抗震等级的确定
本工程位于7度区,大礼堂为乙粪建筑“地震作用按照
7度计算.但抗震措施应按8度设防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表6.1.2,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由于 本工程所在场地类gU为Ⅲ类,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
的不利影响。布置剪力墙时,同时注意考虑结构剐度的均匀
性,减少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的偏心.以减少地震作用下结构
2.2.2基础的确定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资料,本工程采用桂基础.桩型 为钻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选用稳定均匀的第lOb层粉质黏 土层。由于本工程地下水对混凝土和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 一定的腐蚀性。根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工业建 筑防腐蚀设计规范”以及《天津市预防混凝土III.集料反应 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采取如下措施: 柱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40;
的扭转效应。计算时,严格控制有关总体指标:如竖向刚度的 比值,避免出现薄弱层;控制扭转位移比、第一扭转周期和第
一平动周期的比值等。
2
3,3.3条的规定。宜提高一度采取构造措施溶诲有关方面专家
认为。由于大礼堂已按照乙类建筑提高了抗震措施.故本工程 剪力墙抗震构造措施按照比二级强、框架抗震构造措施按照
2基础的设计
j一习。
万方数据
耍一围 塑l一 望一舅一
图4半间房灵活布置平面图
—步。由
【收稿日期12011.12-15
荷载较大,导致网架高度较高.杆件截面较大.支座反力大.对
万方数据
结构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第二方案采用金属屋面复合板,荷 载较小,支座反力小,网架高度及杆件截面合理,但屋面板耐 久性不理想,隔声达不到声学专业要求.且屋面振动的设备产 生的低频噪声易影响观众厅声学效果,也不利于给排水专业 落水管布点;第三方案采用发泡水泥网榘复合板。虽然比金属 屋面复合板略重,但仍在结构专业能接受的范围内,适当加大 杆件截面即可满足要求.保温隔声效果亦较为理想,该技术相 对成熟。屋面开洞、架设设备构造做法较为合理。经过比较分 析,决定采用第三方案。但由于瑚众厅屋面从建筑专业角度为
东南大学简介(PPT)

7.政界:海关总署署长于广洲,交通部原部长、重庆市原市委书记黄镇东,福建省原 省长黄小晶,江苏省原政协主席钱钟韩,中国地震局原局长宋瑞祥,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 新疆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黄卫,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江苏省副省长许津荣,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李康,原湖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许云昭等。
六朝松,相传为梁武帝手植
两江师范学堂全景手绘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一字房,建于1909年
1921年至1923年,东南大学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并设。图为当时的校门。
国立中央大学正门,2011年
东南大学大礼堂
孟芳图书馆,东南大学老图书馆
中大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馆
中大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馆
东南大学简介(PPT)
中国政区图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知名校友
东南大学的前身是1902年筹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后经历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 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南 京大学等历史时期。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以原中央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合并金陵大学 等校有关系科,在原中央大学本部成立了南京工学院。在1952年前的各个历史时期,东南 大学涌现出了大量的杰出人才,这个阶段东南大学的校友名录与由其前身发展而来的其他 姐妹学校的校友名录高度重合,这些学校包括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 东大历史上前身有关系科、东南大学(包括整体并入的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 科学校、南京地质学校)各种学历层次学习过的学生(包括肄业生、转校生、毕业生、研 究生、进修生、成人教育、留学生)和工作过的教职工,均为东南大学校友。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景点讲解

这里是东南大学牌区的南门,也是正门,挺古朴大气的吧。
南门的建筑风格所采用的是简化的西方古典建筑式样,它由我国著名建筑家杨廷宝先生于上世纪30 年代设计的。
你们猜这“东南大学”这四个字是谁的字,这四个大字可是王羲之的哟,这个门还在2010 年被网民评为南京市最美的校门,6不6。
钟(中央路):我们进去吧,大家脚下的就是中央路。
这些树,可能大家司空见惯,也可能十分陌生,我想,既然要讲一讲,那就讲讲他的由来吧,这可是东南一景了。
无法梧,不中央。
现在南京街头多见的“法国梧桐”,其实大部分是“英国梧桐”,少量的主次干道两旁、南大校园、中山陵等地区,还有零星的“美国梧桐”,而正宗的“法国梧桐”,基本已经销声匿迹。
他们通称“悬铃木”,属悬铃木科悬铃木属植物。
其中英国梧桐是法国梧桐和美国梧桐杂交而成,它们之间差异是从果枝上的果球来区分,美国梧桐多为一球、英国梧桐多为两球、法国梧桐则多为三-六球。
当年孙中山先生奉安于中山陵前夕,经过专家的勘查和选定,曾留学法国的东南大学教授常宗会从上海法租界购得悬铃木数千株,其中一千多株种植于陵园大道,余下的则植于中山北路、长江路、江苏路等处。
后来南京又陆续引进这种树木作为行道树,因为它们来自法租界,就一直被称作“法国梧桐”。
东大的贴吧里就曾有人发过帖子说:别走开,四牌楼2号,那片法国梧桐下。
我想,倾一个校园,满眼皆是法梧,中央大道与秋天,每个词语都很美,这里,很美!丁(五四楼):顺着我左手边的方向是五四楼,是不是想到五四运动了,嗯,没错,这栋楼和五四运动没有半毛钱关系,他只是在54年建成的,五四楼现在是我们学校的行政办公楼,是学生处、人事处、财务处以及部分院系如机械、数学、人文等院系在本部的办公地点。
五四楼往西,对面是学校的档案馆。
往里走,是动力楼,能环学院和电气工程学院的原址所在。
讲到1954 就不能不说1952 了,这是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大标志性的一年,这一年全国院系调整,照搬苏联模式,很多原来的实力雄厚的综合型大学在分分合合中实力剧减。
大礼堂场地申请书模板(3篇)

第1篇尊敬的校领导:您好!随着我校各项活动的日益丰富,大礼堂作为校内重要的集会场所,其场地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和校内社团的需求,我们特向校领导申请使用大礼堂场地。
现将有关事宜申请如下:一、申请单位及活动背景申请单位:_______(单位名称)活动名称:_______(活动名称)活动背景:_______(简要介绍活动目的、意义及举办单位)二、活动规模及时间安排1. 活动规模:预计参与人数:_______人其中,校内师生:_______人校外嘉宾:_______人2. 活动时间:活动开始时间: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_______时活动结束时间: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_______时三、活动内容1. 活动流程:(1)开场致辞(2)文艺表演(3)嘉宾发言(4)互动环节(5)闭幕式2. 活动节目单:(1)舞蹈:《_______》(2)歌曲:《_______》(3)小品:《_______》(4)朗诵:《_______》(5)其他节目:_______四、场地布置及设备需求1. 场地布置:(1)舞台背景:_______(2)座位安排:_______(3)灯光音响:_______2. 设备需求:(1)音响设备:_______(2)灯光设备:_______(3)投影仪:_______(4)其他设备:_______五、活动经费预算1. 场地租赁费用:_______元2. 设备租赁费用:_______元3. 活动用品费用:_______元4. 其他费用:_______元总计:_______元六、安全保障措施1. 活动前,我们将对活动场地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场地设施安全可靠。
2. 活动期间,我们将安排专人负责现场安全,维护现场秩序。
3. 活动结束后,我们将对场地进行清理,确保不留安全隐患。
七、活动宣传及报名1. 宣传渠道:(1)校内公告栏(2)校园广播(3)社交媒体平台(4)校内社团宣传2. 报名方式:(1)现场报名(2)线上报名八、总结为确保本次活动顺利进行,我们特向校领导申请使用大礼堂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