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数字电视讲座第二讲-有线数字电视前端播出系统-下

有线数字电视讲座第二讲-有线数字电视前端播出系统-下
有线数字电视讲座第二讲-有线数字电视前端播出系统-下

《中国有线电视》2004(11)CHINA CABLE TELEVISION

?实用连载?

有线数字电视讲座

第二讲 有线数字电视前端

播出系统(下)

□冯传岗,

宋 茜(泰州市广播电视局,江苏泰州225321)

中图分类号:TN949.197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7-7022(2004)11-0064-09

(上接第09/10期)五 网络设备管理系统1 概述

随着CADTV 系统功能的逐渐增加、系统规模的日益扩大,前端设备的数量、厂家,信号的来源、种类、数量都在成倍增加,数字信号的高度压缩复用,使模拟时代只对信号电平监控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数字时代的要求,数字电视系统对网络设备的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CADTV 信号本身的数字化使信号成为可控制、可查错、可纠正、易调整的“0”,“1”符号,对于信号的监测、纠错变得简单易行,而且随着网络协议的丰富和完善,各厂商对于DVB 标准的支持,也适时为网管系统

的统一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在目前的CADTV 市场中,

各CADTV 前端设备知名厂商如BareoNet ,Divicom ,Philips ,Scopus ,都在系统设计之初就将网络管理放在了开发的重要地位。各个厂家的网管系统虽然各不相同,但大都具备设备管理、网络监控、信号控制等几个方面功能,对各自系统的所有前端设备,包括信号的接收、编码、复用、传送等部分,以及整个Cable 网络中不同前端中的设备进行管理。有些厂商如Telesle 开发的网管系统,

甚至对具体到每个光节点都可以进行统一的管理控制。这些新一代的网管系统较之以往,都遵循人性化设计原则,采用了图形化界面,相关设置、管理、控制都力求简单易行。同时,其他的第三方设备厂家开发生产设备时,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大多都

试,如图1所示,接入有线前端进行测试,检验器件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并筛选出性能正常的器件,通过在线

长时间发码,进行加解扰反复操作,发现并淘汰了一些不可靠的器件,这样,安装后有效地降低了故障率。

图1 器件测试的连接框图

管理系统在试运行期间,正是本地最寒冷的季节,非正常加扰或系统不受控的现象频繁发生,造成用户不能正常收看电视。起初,对这种故障的处理无从下手,后来,经过不懈努力,厂家及公司技术人员终于摸清了原因,原来,本地寒冷的气候也影响到系统的正常工作,解码器高高挂在室外线路上,在零下二三十度的气温中,解码器件无法正常解码,经过反复试验,确认低温使解码芯片性能不良,更换解码器中的芯片后,系统经受住了严寒的考验,可见,作为解码器的核心部件,芯片的质量直接影响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国产芯片的性能明显不如进口芯片。

[收稿日期:2004-04-05]

4

6

增加了许多管理连接接口,可以很方便地实现与其他网管系统连接。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数字系统的逐步深入,数字网络管理系统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前端系统构建、管理、维护、运营的核心。而且一个可以综合管理LAN、前端系统、传送系统、业务系统的统一网管也越来越成为数字电视系统发展中的关键所在,必将成为未来系统建设、运行中的核心,发挥模拟网管不可比拟的作用。

2 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

2.1 网络管理系统的定义

网络管理就是对网络的性能、品质和安全性进行监测和控制的过程。所谓网络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为“网管”),就是基于先进的网络技术、接口协议、通信协议,以大型数据库为基础,可以对数字电视系统中的前端设备、网络设备,进行统一管理、系统规划、参数设置、监测报警,同时对整个系统中的信号生成、流向、质量进行控制,并将所有运行信息、错误信息集中管理,提供给网络运营商较为直观的网络数据,保障数字网络系统协调、正常、安全运转。

2.2 网络管理系统的分类

(1)按照系统组成分为

①硬件系统:包含前端设备、管理计算机、连接网络。

②软件系统:网管软件、接口协议、通信协议。

(2)按照分属不同分为

①客户机部分:包含前端设备中固化的或是下载到本机的驱动以及网管远端(Client)程序、相关协议等。

②服务器部分:包含服务器端(Server)的集中管理软件、所有协议、驱动库等。

2.3 数字网络管理的特点

较之模拟网络管理系统,数字网管具有管理统一、备份灵活、自动切换、远程可控、信号可控、信息明显、错误明确、监视直观、日志全面、操作简便等许多特点。

2.4 网络管理的基本功能

ISO(国际标准组织)对网络管理系统建议了5项基本的功能。

(1)性能管理

性能管理是提供对网络设备的状态以及网络和网络单元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和报告的一组功能,包含性能监视、性能管理控制和性能分析等,以便核实所保持的服务等级,鉴别实际和潜在的瓶颈,并建立和报告有

关管理策略的实施情况。

(2)故障管理

故障管理提供对信息、网络及其环境的异常情况进行动态检测、隔离和校正的一组功能,包含监视、故障定位、故障校正、测试、故障管理等,这些操作能迅速地甄别出问题所在以及性能是否降低,必要时启动控制功能,包括诊断、修理、测试、恢复、备份等。

(3)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提供收集、鉴别、控制来自代理的数据并将数据提供给代理的一组功能,这些数据包含软硬件的运行参数和条件、路由控制、备份操作条件等。

(4)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提供保证运行中的网络安全的一组功能,包括认证、访问控制、数据机密性、数据完整性、数据可用性等,安全管理借助风险分析,使成本和风险达到最佳搭配,实现网络安全运行。

(5)计费管理

计费管理提供测量网络中各种业务的使用数量并确定使用成本的一组功能,包括账单功能、资费功能等,主要控制有关资源的用法,面向成本和面向信息收集、解释、处理和报告的过程。

2.5 网管的一般要求

(1)良好的开放性结构,适用多种业务与物理异构网络

支持多业务类型:通常某个单一的信息网络都会有一个特定的网管系统,但是随着业务量的增长和网络形式的多样化,厂家都在大力发展综合管理系统,努力使自己所有产品的管理基于一个单一的平台,这样可以有效地简化网管的操作方式,增强系统的竞争力。

适应大型网络需求:网管的管理功能越强大,所管理的网络范围也就越大,因此网管系统应当具有足够的网络规模容量。

网管系统应该具有良好的开放性结构,易于管理、集成其他厂商的网络系统和设备资源,即具备多厂商设备的管理支持能力。

(2)全面的网管功能

优良的计费系统和用户管理系统是网络成功运营的关键之一,良好的用户界面和简洁明了、易学易用的操作方式也是衡量系统的一个重要标准。

(3)标准化程度

由于网络管理的复杂性,要求网络管理系统应该尽量采用相关标准,尽量靠近标准,如通常的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

56

《中国有线电视》2004年第11期冯传岗等:第二讲:有线数字电视前端播出系统(下)

议)和CMIP(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otocol:公共管理信息协议)标准。由于设备生产的逐渐标准化和SNMP协议的易用性,多数厂家能够严格按照SNMP协议来设计网管,在所有具有IP地址的网元都可以很方便地被系统管理起来。

(4)综合管理能力

要实现真正意义的全程全网集中管理模式,需要建立各系统互联的公共信息平台,即综合网管监视系统。该系统按照有关协议标准与各专业网管系统相连,根据各专业网管提供的数据资源,形成一个综合直观的网管图形监视界面,并能做出综合的全网分析报告。为了不过分增加中央网管的负担,系统应当提高分布式管理能力,在分级管理的情况下,中央管理系统通过控制下层网管系统实现对全网络的整体管理。

3 CADTV前端网管功能

数字网管系统在不同的前端系统中,由于采用技术、实现手段等不同,使用方式以及一些技术细节也不相同,但无论形式如何,它们实现的功能都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

3.1 网络设置

这一部分是一个网络系统构建的基础,网络管理员在构建整个系统之初就应该并且是必须对整个系统进行一次整体的、细致的规划,必须按照CADTV标准的要求,对系统的整体结构,包含节目、节目信息等参数作出详尽的分配参数表,以保证系统的标准性、规范性,为系统未来的扩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防止非标准操作带来的后遗症。

网络结构:明确内部(Active Networks)以及外部(External Networks)网络的定义,完成网络ID的分配,同时对网络中的TS流进行定义,设置相关参数,如:TS流ID,通道属性(卫星、有线),码流参数(频率、码率、前向纠错FEC、调制方式等)。

CA加入:如果称网管系统是数字系统的核心部分的话,那么CAS可以说是整个系统的灵魂,它是整个系统构建、运营、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在这部分,我们需要对内网中每个TS流与使用的CAS进行关联,通过CAS-ID(CA System ID,根据DVB标准定义)号告诉系统使用的是何种CAS。

带宽分配:对TS流中的节目、PSI/SI信息以及EMM信息等分配带宽,以保证在整体TS带宽不超出信道输出容量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带宽,避免带宽溢出。

3.2 系统构建

(1)设备加入

即在网管中添加(安装)系统中所有前端设备的信息,为设备分配IP,定义名称,添加设备物理地址,明确功能板卡以及接口板卡类型,定义接口的ID,为信号连接打下基础。

(2)协议安装

大多数网管系统之间的通信主要采用TCP/IP网络协议,但是Bareo Net公司的前端系统采用了多种通信接口(RS232,RS485,RJ45),并且自己定义一些特定的协议,所以在添加设备时还需要安装相应的通信协议和驱动(RCDS,IIOP,SNMP)软件。

(3)接口定义

数字电视前端设备(编码器、复用器)大多采用模块化设计,在一个单一设备上可以通过功能板进行接口扩展,同时提供给用户多种接口类型进行选择(ASI,SPI,DS3,E3等),以复用器为例:

①Philips的Token MUX可以插14个模块(最多11路输入,不考虑CA接入);

②Divicom的MN20(4RU)可以插10个模块(最多输入可以为8×4=32个,带宽允许的话,可考虑CA 接入);

③BarcoNet的PEGASUS同样提供了6,8,12路以及多种接口的组合供用户选择。

由以上可知,由于设备接口数量的增加,而且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信号流向不再是单一的,而可能是多对一或者是一对多,因此为了明确信号流程,对每一个接口进行定义、编号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4)设备连接

即根据系统设计将前端设备按照设备编号或是相应图标进行软件链路的连接,而且需要具体指定设备接口间的连接方式,从而完成软件链路上通信通道的联通。根据系统的不同,设备连接方式也不尽相同,如Philips公司的前端系统是利用设备编号进行连接的,即在CSM网管中将需要连接的设备输入、输出端口号在特定表格中对应,网管会自动地将相应设备连接,然后在监视图形上可以看到连接效果;而Divicom公司的前端系统则先在创建了各个设备的图标后,利用图标以及绘图工具进行设备的连接,这种方式简单明了,也有效地减少了系统管理者的工作量。

3.3 信号管理

(1)信源加入。对系统中的各种节目源进行统一的定义,包含节目的来源、节目类型、节目所属网络等信息,如标明节目类型,是卫星节目、还是本地编码节

66

冯传岗等:第二讲:有线数字电视前端播出系统(下)《中国有线电视》2004年第11期

目;定义特定信号的来龙去脉,如通过几号编码器编码产生,进入几号复用器,与几号端口连接,从何处输出,最终经几号调制器调制输出等。

(2)信号选取。主要是在复用器中进行节目码流的挑选,即在所有进入复用器的码流中选取符合要求的服务,供复用输出使用。

(3)节目组合。按照标准将多种来源的节目(服务)进行再复用合成一套可供传输的TS码流。

(4)编码定义。定义待编码流的码率以及编码方式等,包含视频、音频两部分。视频指选择PAL,NTSC 制式,采用多大的分辨率、GOP等;音频需要选择编码码率、量化比特、是否采用AC-3编码方式等。

(5)输出控制。决定码流是否输出,在何时输出。

(6)加密控制。决定码流在输出时是否让加扰板工作,是否采用CAS进行加密。

(7)PSI/SI控制。决定输出码流中是否加入系统自定义的PSI/SI信息,该项选择对于系统中是否能成功加入EPG信息有较大影响。一般而言,基本上所有的网管系统均将外部的PSI/SI信息作为输出首选,当外部没有该信息时,系统自动添加信息。

3.4 安全管理

(1)状态监控。现有国外网管系统均采用形象化的网络拓扑图来体现整体网络结构、设备状态,可以让网络管理人员直观地看到系统构建是否成功、系统结构、信号流程、设备信号状态等管理信息,而且可以看到特定设备中的功能板卡、接口板卡的状态,以便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

(2)设备报警。包含设备板卡、电源、输入、输出、参数等错误信息的提示预警。

(3)信号报警。包含信号的有无、码率溢出、PCR 抖动、BER等码流信息。特别是BarcoNet公司的复用器PEGUSUS,在内置网管的控制下,可以自动对输入的码流进行标准分析,分别检验Syncloss,Syncbyte,PAT,Continuity Count,PMT,PID等值,然后确定码流是否可以进行复用。

(4)预警手段。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措施,提供多种预警方式,包含声、光、电等信号,可以帮助网管人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5 系统维护

在重要的播出中,网管系统的优劣不仅在于系统构建的简便,预警的准确及时,更重要的在于网管是否能提供一套多样、全面、实效的管理策略,以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保证安全播出。

(1)备份方案(N:1,1:N)

这部分是相当关键的部分,不仅决定系统各部分采用何种备份方式,是采用N:1还是1:1方式,更重要的是定义备份策略,如备份优先级、备份启动门限、主路恢复条件等要素,从而由网管根据系统状态实现自动备份切换。

目前,在各产品系列中,编码器、调制器等输入/输出单一的设备一般可以采用N:1方式备份,而复用器却无一例外需要采用1:1备份。无论何种方案,系统中均需要加入特定的切换开关或矩阵。切换开关主要用于复用输出时的备份切换,方便而且廉价。但是1 :1方式造成系统造价成倍提高,而且备份设备与被备份设备处在同等损耗状态,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然而,矩阵无疑是最好的备份切换设备,它可以方便地实现复杂的N:1备份方案,灵活、易用、调整容易,但是矩阵一般都价格不菲,因此中小电视台较少使用。同时,矩阵的加入也为系统增加了一个新的单故障点,而且影响面很大(一般涉及到整个系统),虽说该设备安全性极高,但是一旦发生故障,后果就不堪设想。

(2)维护提示

系统能够向系统维护人员提供系统维护信息和需要进行维护的设备及设备状况,如当编码器运行超过3000h时,能够提醒维护人员对编码器进行除尘等护理。

(3)信息汇总

系统能够自动记录系统的每日启动、关闭、错误等所有信息,生成相应的日志文件,并且进行归类管理,同时管理人员可以定义日志的更新频率,根据这些信息,可对系统的负载、设备状态做出正确的判断。

(4)远程控制

系统具有远程控制功能,以便在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通过远程遥控对系统进行处理,而且在多级前端系统中,可以用一个网管系统将所有前端统一管理起来,节约大量投资。

4 网管系统的建立

一般而言,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管系统,可以按以下几步实现。

4.1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根据系统结构图,将其软件化。将所有的前端设备在网管中添加,安装各种驱动程序,并分配合理的IP,设置好相应的工作参数,完成系统的整体连通。4.2 信号流程控制

对系统中的所有节目码流进行参数定义,分配

76

《中国有线电视》2004年第11期冯传岗等:第二讲:有线数字电视前端播出系统(下)

PID、码率、I/O接口等资源,同时对所有输入信号进行编码、再复用、PID过滤等操作。

4.3 节目信息控制

对于所有的输入/输出信号进行属性定义,填写相关的描述信息。根据实践经验,建议描述信息应该尽量明确、详尽,这样可以为未来的系统验收、检测、维护提供极大的方便。

4.4 建立备份、安全方案

这一步关乎系统整体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需要对切换设备进行通道参数、信号测量、备份策略、报警条件、日志策略等安全措施设置,使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愈运行。

4.5 加密控制

在系统中加入条件接收系统,定义相应的通信接口、通信协议,添加加密策略集(加密方式:诸如节目组合,PPC,PPV等),然后对播出码流(TS)或业务(Service)选择相应的加密方式或所使用的CA。

系统(如果是同密系统的话)为终端用户提供多样的接收模式,真正体现数字电视系统的灵活性、优越性。当然以上设置只是实现了前端与CAS间的关联,网管系统均设置了加扰控制开关,以决定是否、何时使加扰器工作,使节目加密输出。

4.6 系统运行

现有流行的国外前端产品,系统运行时大多需要在网管的控制下才能正常工作,因此在设置完各种参数后还需要启动网络管理软件。这样的话,网管系统会根据设置在系统中寻找设备,进行设备初始化、控制信号播出,同时实现监测、校验、备份等安全控制。

5 网管系统的比较

目前,在国内DVB-C市场中,已经投入使用的数字前端系统较多地使用了Philipss,BarcoNet,DIVICOM 3家公司的前端设备。3家公司都开发了自己的前端管理系统,分别命名为CSM(Compress System Manag-er),Rosa,THESYS系统。在数字电视系统中,收费以及用户信息管理功能分别由CA系统以及用户管理子系统协作完成,所以这3款网管系统都具备了ISO推荐的网管系统5大功能中除计费功能以外的其他部分,可以说在功能与结构稳定性上没有太大的差距,但是由于设计思路不同,3款前端网管又各具特点,下面根据实践经验做一个大致的比较。

5.1 结构体系

PHILIPS,DIVICOM公司的前端产品(特别是复用器)的管理、设置均需要在CSM,THESYS的控制下进行操作,才可以实现完整数字电视前端的建立、运行。

BarcoNet公司的前端产品采用了多种控制方式,对于编码器、调制器等设备通过Rosa就可以实现参数的设定,而复用器、编码器因为采用了内置的网管,所以只要利用安装Java(一种新型的计算机语言)虚拟机程序,利用IE浏览器就可以脱离Rosa网管进行控制,这是BarcoNet公司产品的一个最大的特点,这使得产品的连接、使用变得方便、灵活、多样。

5.2 操作方式

Rosa系统采用了树形菜单以及图形化结构进行设备的管理,结构清晰、操作简便,如复用器中再复用TS流的选择,只需要在界面中简单地拖拉就可以实现。

THESYE网管采用了图形化结构进行设备连接,操作简单方便,信号的添加、选取、复用采用表格结构进行控制。

CSM系统安全采用的是表格式结构,所有参数设置、设备连接均需要设置,而且设计较为深层次的接口、协议、标准的设置,在这3款网管中,比较而言CSM网管的可操作性较差。

5.3 支持系统

表5表示网络管理系统支持的操作系统。

表5 网络管理的操作系统

网管系统CSM Rosa THESYS 支持的

操作系统

Windows NT支持支持支持

Windows95支持支持否

5.4 设备连接

要实现系统设备间的连接,特别是编码器与复用器之间的连通,PHILIPS,DIVICOM公司的前端产品不仅仅需要硬件上正确的连接,而且在CSM,THESYS网管系统中需要将对应的软件端口进行连接定义,这样才能保证信号的正常流通。而Barco公司的产品,均能独立使用,只要硬件上连接好,不需要在Rosa中再进行设置。

5.5 错误浏览

3款网管均提供了各自的错误报告并生成详细的日志文件,同时提供声、光、电的报警手段。但是相对而言,THESYS,Rosa网管采用了树形结构体系,错误信息分类清晰,浏览明了,还具有信息过滤功能,使得历史信息的查看简单易行。

而CSM网管在这方面却存在不小的差距,在错误日志的管理上较为简单,所有错误信息只是按照时间

86

冯传岗等:第二讲:有线数字电视前端播出系统(下)《中国有线电视》2004年第11期

顺序逐条罗列,没有分门别类进行管理,给日常的维护、历史错误信息管理带来了许多不便。

5.6 接口协议

网络管理系统的接口协议见表6。

表6 网络管理系统的接口协议

网管系统支持接口相关设备

CSM

RJ45复用器Token MUX以及编码器RS232卫星接收机、调制器

THESYS RJ45复用器、编码器

Rpsa

RJ45复用器、独立扰码器

RS232矩阵

RS485调制器、编码器、卫星接收机

5.7 管理范围

从网管可以控制的网络设备来看,PHILIPS,DIVI-COM的两款网管准确地说是数字前端的网管,作用范围仅仅限在前端设备,如编码器、IRD、复用器、调制器等。而Rosa网管却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管理体系,允许用户对所有的宽带服务及完整的网络进行远程管理和控制,可以管理所有的BarcoNet公司设备,包括数字前端产品、DTV视频分配网络、HFC、模拟CATV、分配骨干网、广播分配系统等。

5.8 运行辅助功能

即根据系统运行情况,对信息进行综合的统计、分析,实现系统的自愈,而且可以自行调整网络设备的参数,以期达到系统的最佳性能体现。在这方面,Rosa 网管可以说是较为全面的系统,它可以根据网络状况,自行调整QAM调制器的输出电平,保证输出信号间的电平平衡。

5.9 管理能力

网络管理系统的管理能力见表7。

表7 网络管理系统的管理能力

网管系统CSM Rosa THESYS 最大可管理的组件253个

最大可管理的TS流16个253个

6 统一网管

6.1 必要性

随着数字电视业务的发展与网络规模日益庞大,网络类型越发复杂。由于中国数字电视市场的特殊性,数字电视系统不可避免存在着多家设备、产品,而且因此存在多个独立的子系统网管,这将给网络运营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有线广播电视台对建立单一的综

合网管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目前,前端厂商开发的网管均包含了SNMP管理模块,提供了相应的API接口,支持第三方设备的加入以及与其他管理系统连接,而且国内外厂商开发的硬件设备也大多按照SNMP协议进行相关网管设计,这使得不同厂家设备的统一管理变得实际可行。

目前的数字电视前端系统大多采用国产的业务系统,如EPG,CAS,数据广播,NVOD等,这些业务系统相对独立,只具有一些简单的状态监测功能,基本没有完整功能的网管。所以在统一网络管理的建立过程中,需要业务提供商大力加强对SNMP支持的力度,完善管理信息库,提供较为完整的API接口,为多业务系统统一网管打下基础。

6.2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1)简介

SNMP是一种基于TCP/IP协议的互联网络的管理协议标准,它将管理部分划分成两部分并分别规定了各部分的标准。第一部分涉及信息通信,协议规定了运行的管理客户端如何与服务器通信。协议定义了客户和服务器交换报文的格式和含义,以及名字和地址的格式。第二部分关于被控制的数据,标准规定网关必须保持的数据项目、数据项目的名字和格式。SNMP的设计原则是简单性和扩展型,简单性通过信息类型限制、请求/响应或协议而取得;扩展型主要是通过将管理信息模型与协议、被管理对象的详细规定(MIB)分离而实现的。SNMP的体系结构分为SNMP 管理者和SNMP代理者。

(2)基本原语

SNMP采用轮询和事件驱动两种访问方法。SNMP使用基本的5种通信原语得到管理信息,这5种基本原语是Get-Request,Get-Next-Request,Set-Re-quest,Get-Response,Trap。Get-Request被Manager用来从Agent取回某些变量的值;Get-Next-Request被Manager用来从Agent取回某变量的下一个变量的值;Set-Request被Manager用来设置或改变Agent上某变量的取值;Get-Response是Agent向Manager发送的应答;Trap被Agent向Manager报告某一异常事件的发生。其中,Get-Request,Get-Next-Request和Set-Re-quest这3种操作都具有原语的特性。

(3)协议数据单元格式

在SNMP中,信息按照SNMP消息的形式在一个管理站和一个代理之间进行交换,每个消息包括一个指名SNMP版本的版本号、一个用于安全性的团体名

96

《中国有线电视》2004年第11期冯传岗等:第二讲:有线数字电视前端播出系统(下)

字以及5种协议数据单元中的一种,这种协议数据单元称为PDU

(Protocol Data Unit :协议数据单元)。PDU 格式都由PDU 类型、请求ID 号、变量域和其他几个方面组成,具体的情况如图15

所示。

图15 五种基本原语的PDU 格式

(4)网络管理信息库

MIB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网络管理信息库)是网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地讲,MIB 是网络管理数据的标准,此标准详细规定了网络元素的标准(如RFC 1213)、网络元素必须保存的数据项目、数据类型,以及每个数据项目中允许的操作。通过对这些网络元素的MIB 库数据项目的存取访问,即可得到对这些网络元素的所有统计内容,对这些统计内容综合分析即可实现基本的网络管理。6.3 统一网管的地位

随着数字电视系统改造的逐步深入,一个统一的、标准的、安全的网管系统必将成为系统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支持统一网管的设备以及系统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存在。统一网管系统的建设不仅需要设备提供商、业务提供商的大力支持,还需要节目提供商、运营商提供更多的建议和意见。可以说,统一的网管系统关系到数字电视产业的每一个环节。六 前端播出系统的集成

CATV 网络公司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完成CADTV 系统的设计方案,前端播出系统的集成将把该设计方案建设成为实际运营的系统。系统集成包括工程方案设计、工程施工、系统试运行、系统测试和系统验收等几个部分,其中工程方案设计是系统集成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1 前端播出系统集成的设计原则1.1 设备选型

(1)设备配置。数字电视前端设备大多采用模块化设计,一个单一设备可以通过功能板进行接口扩展,同时提供给用户多种的接口类型进行选择(ASI ,SPI ,DS3,E3等)。因此,根据用户需求,配置最佳的设备清单。

(2)

安全性。系统中运行的每个设备至少做到N :1的备份方案,同时对故障的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要足够短,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好使用网管系统统

一控制的自动矩阵来实现备份控制。1.2 电缆的选择

在方案设计中,连接设备的电缆的选择也不容忽视,应该根据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音频还是视频、距离的长短、基带信号还是射频信号等几方面去选择。1.3 接口设计

所有的设备用DVB -ASI 作为基带数

字信号传输的连接,网络管理系统采用SNMP 网络协议,条件接收系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决定是否采用同密接口。1.4 布局设计

为了操作方便,播出系统中的几个子系统应该在机柜布局中划分成不同的区,如信源区、存储播出系统区、调制区等,同时为系统扩展保留一部分机柜。1.5 网络设计

前端播出系统涉及多个子系统,网络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从安全性考虑,每个子系统拥有一个独立的网段,彼此之间尽量隔开。

(2)网段从C 类网段中选择,同时网址要有预留,方便以后的扩容。1.6 线表设计

建设一个完整的前端播出系统规模很大,设备之间的信号线缆和控制线缆也相当多,因此,考虑到工程施工、系统维护、系统扩展等因素,必须设计一套直观方便的线表。1.7 网络管理系统

网络管理系统就是基于先进的网络技术、接口协议、通信协议,以大型数据库为基础,对数字电视系统中的前端设备、网络设备进行统一管理、系统规划、参数设置、监测报警等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如前端设备网络管理系统、中间件管理系统、条件接收管理系统等。目前还没有一个网络管理系统能够统一管理系统中的各个系统,因此在方案设计时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1)通常的网络协议标准有SNMP 和CMIP 标准,由于设备生产的逐渐标准化和SNMP 协议的易用性,多数厂家能够严格按照SNMP 协议来设计网管,所有具有IP 地址的网元都可以很方便地被系统管理起来。

7冯传岗等:第二讲:有线数字电视前端播出系统(下) 《中国有线电视》2004年第11期

因此,从易于扩展并尽可能涵盖整个网络的角度出发,要求各个网络管理系统采用统一的网络协议标准,并带有标准软件接口。

(2)

要求各个网络管理系统有远程管理模块,以便于有线广播电视台对系统和设备的管理。

(3)

将各个网络管理系统的监控模块安装在一个监控计算机上,并提供多种预警方式,包含声、光、电等信号,以方便对播出系统中所有系统、设备的监控。2 前端播出系统集成案例2.1 用户需求

(1)第一期工程:主要实现16套数字电视服务以及数据广播服务、

EPG 和股票信息服务3种增值业务。(2)第二期工程:实现节目和服务的付费播出,建

设存储播出系统。

图16 CADTV 前端播出系统的构成(3)第三期工程:开展双向、交互式应用。根据用户需求,采用卫星接收机和编码器完成12套数字卫星节目的接收和4套本地模拟节目的编码,采用UPSYS 中间件实现3种增值业务,采用China Crypt 条件接收

系统和独立扰码器完成节目和服务的付费播出。第一、二期工程的系统结构见图16。2.2 数字电视信源系统

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接收来自卫星的数字电视节目,信号码率最高可达45Mb /s ,输出ASI 接口的SPTS /MPTS 信号,进入切换矩阵,再到传输流复用器,共使用13台IRD ,其中1台用于冗余备份。编码器(PYXIS )用来对演播室的模拟信号或SDI 等信号进行压缩编码,编码的码率可以在2~50Mb /s 任意设置,ASI 接口输出单节目流(SPTS ),进入传输流复用器进行复用。共使用5台编码器,其中1台用于冗余备份,编码器输出的ASI 信号进入切换矩阵,再到传输流复用器进行复用。2.3 复用加扰系统

传输流复用器将从切换矩阵过来的卫星接收机和编码器的信号进行选取再复用,输出速率最高可达214Mb /s ,一般按照64QAM 的调制要求设置在38Mb /s ,然后进入独立扰码器进行加扰,再到切换矩阵。

根据使用的IRD 的数量和编码器的数量,需要的节目数,计算出大概的码率,使用1台6输入口的复用器和3台8输入口的复用器,其中1台8输入口的用于冗余备份。使用7台加扰器,其中3台对卫星和编码的节目进行加扰,1台对股票系统的码流进行加扰,3台对视频服务器播出的码流进行加扰,最后1台作为备份。

2.4 中间件系统

中间件系统基于国内开发的中间件实现,业务包括EPG 、数据广播和股票信息。2.5 NVOD 系统

该系统是存储播出系统的子系统,由离线编码器、上传服务器、磁盘阵列、播控服务器、表单

播放、视频服务器构成。

1

7《中国有线电视》2004年第11期 冯传岗等:第二讲:有线数字电视前端播出系统(下)

视频服务器内部完成节目流的复用,播出3路多节目流的TS信号,每路码率为38Mb/s左右,占用3个模拟频道的带宽,进入独立扰码器进行加扰,由NVOD 管理系统进行播出管理。

2.6 CAS和SMS(Subscriber Management System:用户管理系统)

采用ChinaCrypt的CAS,由前端控制系统主机CAS和SMS组成,前端系统软件由SAS,EMM控制器,EMM注入器,ECM注入器等构成。

2.7 网络管理系统

网管系统由ROSA管理软件、控制主机和客户机构成,系统内的卫星接收机、编码器、矩阵、复用器、独立加扰器、调制器等均由网管统一管理,具有系统运行控制功能、系统维护功能、系统网络控制功能、系统测试功能,使用1台LM860设备进行自动电平检测,检测结果返回到网管系统,由网管系统完成对调制的自动电平调整;系统备份自动切换,为应变突发的故障,需要矩阵将冗余备份设备自动切换到工作状态,矩阵在系统中的使用按信源处理级和调制级各使用一级矩阵,第一级在复用器前,第二级在QAM前,为预防矩阵出现问题,在矩阵的前后各使用了1台无源跳线器,可通过跳线架实现手动切换,以便随时调配或改变信号传输链路。

2.8 频道使用和调制

采用较为成熟的QUASAR MKII QAM调制器可以较好地保证网络的信道指标,经对各个节目码流的事先分析测试,计划使用9个模拟频道,搭建DVB-C系统初级平台。

(1)数字视频传输:占用3个模拟频道,用于卫星数字电视节目和模拟节目转发。

(2)NVOD通道:占用3个模拟频道,提供影视节目、教育、医疗等内容供点播。

(3)增值业务:占用3个模拟频道,数据广播、股票业务通道和STB(Set-Top-Box:机顶盒)软件更新通道,软件更新通道实际占用带宽20M即可,在将来系统升级后可以和其他码流复用。

2.9 系统设计特点

(1)全套采取成熟的数字前端产品,符合DVB标准,保证了设备的最好兼容性、最佳稳定性,提供高质量的节目。

(2)前端设备网管系统可以设置不同级别的管理员账号,对所有设备均可以完全管理,特别是两级自动切换矩阵使系统故障的恢复时间缩短至最小,从而保证了最高的安全性、可靠性。

(3)良好的开放性、兼容性,使用符合DVB信道和信源标准的设备搭建DVB数字电视平台和基于中间件平台的增值业务系统实现了成功、安全的对接。

(4)根据有线广播电视台的80万用户的规模和重要性,采用成熟的、先进的、备份齐全的设备构建DVB-C平台是非常必要也是比较经济的。

(5)可扩展性和升级能力,该系统的SMS和CAS 的加扰功能都具备充足的扩展空间,在一定的情况下只要通道设备增加即可实现系统的升级。

(未完待续)

[收稿日期:2003-11-19

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

]CCTV-3,5,6,8及新闻频道更换转发器接收参数调整注意事项

□齐秋宇(河南中南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方城473264)

2003年10月份中南工业有限公司党工部电视台接到河南省有线电视传输服务中心通知,CCTV-3,5,6,8及新闻频道原使用亚太1A卫星C波段12B转发器,下行频率4180MHz,经高频头(5150MHz)变频后,中频为970MHz,此频率与地面移动通信基站发射信号频率相近,易受干扰,以上电视信号改为C 波段12A转发器,并说明了设备操作程序(同洲机):MENU主菜单5节目安装5节目搜索5更改下行频率(4160MHz)、极化方式(水平)5OK。但这样操作后发现存在这样的问题:断电后开机,会发现当前的频道参数还是更改前的频道参数,当然就收不到信号了,必须重新修改参数。经过摸索,采取如下办法可解决:MENU5节目安装5编辑节目5删除节目表中1,2,3,4,5(分别是原3,5,6,8,新闻频道的参数)5退出菜单。这样操作后,断电后开机可自行恢复,不必重新调整参数。

另外,发现更换转发器后,本台的接收机信号强度由原来的8格降为6格,但不影响收看(但不知道雨季和雪季如何),说明卫星转发器功率下降了或者在南阳地区的覆盖功率下降了,为了提高可靠性,应尽量减少功率分配器的分配路数,有条件的可单独用一副天线接收。

再者,在调整参数时,监视器应直接接到接收机的A/V输出端子上,如果从电视网络中取RF信号,监视器上即看不到菜单,就无法调整参数。

[收稿日期:2003-12-02]

27

冯传岗等:第二讲:有线数字电视前端播出系统(下)《中国有线电视》2004年第11期

有线数字电视技术讲座(扫盲)

有线数字电视讲座(扫盲班) 一、什么是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是相对于模拟电视而言的。我们知道,电视——就是实时向远处传送可视的活动图像。具体的方法,是先把光的图像变成与其对应的电信号,利用电信号可以传得远的特点,实现向远处传送的目的。 (一)什么叫模拟电视?自然界的实际景物图象千差万异,无论从亮度层次上,色彩种类上,都是极丰富的。用电信号表示它,一定是一个可以取任意值的连续变化的电量。我们把这样直接与自然界实际图象对应的,连续变化的电信号称为模拟信号,就是模拟实际,与实际一样。用这种方式传送电视就是模拟电视。 (二)什么是数字电视?先从用离散值代表模拟量谈起。举个例子,人的脚在一定尺度内,其长短分布是无限多个的,数值上是连续的。就是多长的都有,这好比模拟量。但实际在工厂生产鞋的时候,并不是这样,而是仅使用一定数量的号码,就适应了整个人群不同尺寸的脚。只要选择靠近的某些号码,就可以穿。这些尺寸不连续的号码,把连续的脚长“离散化”了,就是用离散量表示连续量,这种用离散量表示连续量的做法叫模拟量的数字化。数字电视,就是设想用离散的电量表示连续的电量,在电视信号的产生、传输、接收各个环节上,都使用离散数字来表示、处理。也就是说,数字电视是信源、信道、信宿三个环节上全面数字化的电视系统。信源指节目的产生:摄、录、编;信道指传输;信宿指接收、显示。 (三)数字电视由五个环节组成: 1、信源编码:就是把原始的模拟电视信号用数字编码来表示,也称为数字化、模/数转换(A/D 转换)。然后,进行压缩。数字电视信号源有三项:视频数据流、音频数据流和辅助数据流。辅助数据流包括管理数据、有条件接收数据以及与节目有关的数据。 2、复用:就是把上述三项数据流合成一路。采用以“包”为单位的时分复用方式。首先把上面说的三项数据流分割成一定长度的包(也称分组),在“包”的头部加上标识,作为区分是属于哪个流的标志,以便在接收时把它们区别开。然后把它们合流为单一的复用流。一个视频数据流、一个音频数据流、一个辅助数据流合成一套节目流。尔后,多套节目流再合成为传输流。 3、信道编码和调制:上述数据流不适于在传输通道中传输。为了使信号适配于传输信道,减少传输过程的差错,还需要对数据流进行必要的处理(再编码),这种做法叫信道适配,也称为信道编码。它的作用主要是负责误码的检错和纠错。调制的作用是把基带数据流搬移到高频载波上去,把基带信号变成频带信号。使之可以在频分复用的模拟信道中 4、传输信道:有HFC、数字干线、卫星、无线、存储介质等。 5、接收机:就是机顶盒,实现上述四项环节的逆过程,把从信道上接收的数据流还原成原始的模拟电视信号。 (四)怎样把模拟电视信号数字化? 1、先要解决用离散数字来表示连续的模拟信号问题。

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的使用

?机顶盒的使用 ?一、机顶盒的连接 1、与用户盒连接 2、与电视机连接 将随机配置的视音频线一端插入到机顶盒AV输出接口,另一端插入到电视机“红、白、黄”三色音视频输入接口,电视机如有多组音视频输入接口可任选一组。若您的电视机支 持HDMI高清输入,请使用HDMI线,连接机顶盒的HDMI输出接口与电视机的HDMI输入接口。 机顶盒与电视机的连接示意图如下:

注:①标清电视机可采用随机配置的AV视音频线与机顶盒相连。 ②高清电视机可采用AV视音频线或HDMI线与机顶盒相连,建议采用HDMI线连接方式 (此种连接方式可保证高清节目信号传输质量)。 3、双向网络连接 广电“一线通”用户或广电、联通、电信、移动宽带用户在使用机顶 盒双向或互联网功能时,由于线路入户方式及接入设备不同,机顶盒连接 与网络设置也会不同,下面将结合不同用户的业务开通方式分别加以介 绍。 无宽带网络用户,是指家庭中没有接入广电“一线通”和广电、联 通、电信、移动宽带网的用户。 广电“一线通”用户,是指家庭中接入广电“一线通”设备的用户。 广电宽带用户,是指家庭中接入广电宽带网的用户。 其他宽带用户,是指家庭中接入联通、电信、移动宽带网的用户。

⑴无宽带网络用户开通广电宽带上网及互动电视业务 可到邻近的广电营业厅办理宽带上网及互动电视业务。网络接入 分为宽带或广电“一线通”两种接入方式,根据用户现场网络情况确定方 式之一。 ①宽带方式 宽带方式是使用网线入户的接入方式。为了使用一根入户网线能够保证同时接入机顶盒和计算机,需增加交换机或路由器等设备,交换机与机 顶盒、计算机连接方式如下图所示: 机顶盒网络设置步骤如下: ⅰ在机顶盒主菜单界面上操作机顶盒遥控器上下左右键移到【自助服务】→【系统设置】→【网络设置】。 ⅱ按遥控器右键移动至【TCP/IP模式】,继续按遥控器右键切换为【PPPOE模式】,按遥控器上下键将焦点框移动至【自动拨号】,并按确 认键。图片显示如下:

最新有线数字电视前端基础知识

有线数字电视前端基础知识 数字电视广播(DVB)分为有线数字电视广播(DVB-C)、卫星数字电视广播(DVB-S)和地面数字电视广播(DVB-T),其信源编码都是MPEG-2标准的数据传输流,信道调制分别采用QAM、QPSK和COFDM(或VSB)方式。基于MPEG-2标准的DVB-C以有线电视网作为传输介质,当采用64-QAM正交调幅调制时,一个8MHz 模拟PAL电视频道可供6-8套数字电视节目复用传输。地市级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以下简称DVB-C系统)主要由DVB前端、宽带传输网络、用户终端DVB接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1 DVB前端 DVB前端是DVB-C系统的信息交换中心,负责信号的接收、处理和控制,完成信号输入、信号处理、信号输出和条件接收、节目管理、用户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为提高DVB-C 系统的安全可靠性,DVB前端中重要的设备可采用“用1备1”自动切换的热备份,一般的设备可用“用N 备1”自动切换备份。 1.1 信号源 DVB前端的信号源有:本地播出的模拟和数字电视信号、模拟和数字卫星电视信号、演播室信号、Internet数据流、SDH网络的模拟和数字电视信号等。DVB/MPEG-2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解码器)负责对DVB-S节目进行QPSK解调,输出标准的数字电视节目传输流(TS)。而TS码流输入器则负责接收、选出上级广电SDH光纤传输网的多节目传输流(MPTS)中相应节目并与其它TS传输流复用成一路MPTS。 1.2 视频服务器 视频服务器负责将接收或采集到的不同信号源、不同格式(文本、数据流、视音频)的信息转换为符合DVB/MPEG-2标准的TS传输流数据,并采用大容量的硬盘阵列,用于存储和传输DVB/MPEG-2 TS传输流数据。视频服务器还负责对本地数字电视节目素材数据库进行有效的管理,并由自动播控系统控制,实现多路节目的自动(或人工手动)播出。 1.3 自动播控系统 自动播控系统负责将本地电视节目上载录入并存储在视频服务器的硬盘阵列中,并编制节目播出列表,在指定的时间按自动播控软件进行定时自动(或人工手动)控制、调用和播出视频服务器硬盘阵列中的数据或节目,自动播控系统主要由上载工作站、播控工作站及其相应控制和管理软件组成。 1.4 DVB/MPEG-2实时编码器 DVB/MPEG-2实时编码器负责对模拟视音频信号源进行数字化采集和MPEG-2压缩编码,输出符合DVB标准的MPEG-2 数字视音频基本流(ES),再进行视频实时数字预处理、时基校正、打包(分组)等处理,打包后的视音频ES 流称为视音频PES流,然后将视音

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服务内容

河北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服务内容 河北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后,基本服务内容分为:基本电视节目、广播节目、电影点播、电视剧点播、新闻录播、阳光政务、信息服务等七大部分。 一、基本电视节目 中央电视台节目套、中央教育一台、河北电视台节目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上星节目套、河北各设区市当地节目—套。

注:以上部分节目可能根据相关政策做出适当调整,但节目总套数不变。 二、广播节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套,河北人民广播电台节目套,设区市地方电台—套,中央国际广播电台英、日、俄语广播节目套。

三、电影点播 每天同时播出部电影,每天更新部电影,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有选择的进行点播。 四、电视剧点播 每天同时播出集电视剧,观众可随时点播。 五、新闻录播 设省、市两个频道,省级新闻录播频道主要录播中央、河北和外省市的新闻,市级新闻录播频道主要录播当地的新闻。让观众任何时间都可以看到最新的时事新闻。 六、阳光政务 阳光政务是政府实施政务公开的一种形式,通过数字电视这一可视化、大众化的媒介将人民群众和政府紧密联系在一起。 阳光政务信息将主要由省、市两级提供,省级平台发布省级内容,市级平台发布本市的内容,以省级平台为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市级平台以石家庄为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七、信息服务

我们将收集整理人们工作和日常生活需要的各种信息,分门别类的放在信息服务栏目里,供广大观众查询。与阳光政务相似,信息服务也将由省、市两级提供,省级平台发布省级内容,市级平台发布本市的内容,以省级平台为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市级平台以石家庄为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有线数字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一、方案介绍: 根据贵单位的需要及实际情况,该系统设计思路定位成集中供电型860MHz邻频传输系统,系统的总容量100套(PAL-D)电视信号,入户电平65±3dB,初期系统节目数量定为20套(根据需要可增加其它节目内容)。数字卫星接收机完全符合DVB-S标准,采用意法ST 处理器,具有高灵度信号接收功能;调制器采用内嵌式微机控制电路,图像中频、伴音中频、射频本振均采用PLL锁相。 二、系统设计依据: 本有线电视系统以国家有关标准为依据,参考国内和研究了国内若干个城市有线电视系统的先进技术资料及经验,并结合贵单位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贵单位特点的有线电视系统。 系统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的依据如下: 1、GY/T106-92 《有线电视系统技术规范》 2、GB50200-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3、GB/T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4、GB6510-86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5、GBJ 《民用建筑电缆电视工程技术规范》 6、GB7401-87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三、本系统功能特点 1)、向用户传输N套(PAL-D)高清晰数字卫星电视模拟信号,也可以在N套节目的

基础上增加自办节目。 2)、网络通过光缆可以实行远距离传输,图像清晰、流畅。 3)、系统容量大,传输节目多。 四、广播电视系统组成及指标分配: 1、系统组成 系统主要由信号源、机房前端、干线传输、分配放大、同轴电缆分配网络组成。 2、指标分配: 五、系统组成框图:

六、主要设备选用 1、华泰750MH邻频调制器或PBI-4000MUV 广播级全频道捷变式邻频调制主机 (入网证书编号:011040100427) (3C证书编号:2003020815000065) 是专业级的全频道870MHz捷变式邻频电视调制器,采用高可靠性残留边带滤波器,中频调制信号处理方式;双重PLL 频率锁定,性能稳定可靠;射频放大采用进口模块组件,非线性失真小,确保高输出电平;其带外寄生输出抑制度大于 60dB(若外加频道滤波器,可大于70dB);微电脑CPU控制,可编程100个频道,两位LED频道显示;有断电记忆功能,具有频率微调功能,最大微调频率范围可达±4MHz,射频输出电平高达115dBμV,有极好的音频及视频线性度;可独立或与视景调制器,PBI-3000MC, 2500MB, 2000MB调制器或其它品牌的调制器组成中大型的CATV系统,尤其可用于CATV系统的扩容和节目的增加。 技术参数: 输出频率:48MHz~870MHz(Ch1~Ch56,Z1~Z43频道连续可调) 图像载频准确度:≤5KHz(VHF);小于等于10KHz(UHF); 射频输出频率微调范围:最大4MHz(0.5MHz步进)

有线电视技术知识培训

有线电视基础培训

目录 第一章网络指标计算理论基础 (3) 第一节分贝 (3) 第二节电平 (6) 作业题 (9) 第二章放大器工作电平的选择 (10) 第一节放大器(最低)输入电平的确定 (10) 第二节放大器最高输出电平的确定 (11)

作业题 (12) 第三章:广电宽带城域网广播信道技术 (13) 第一节广电宽带城域网内容摘要 (13) 第二节有线电视(模拟)系统技术规范 (15) 第三节广播电视信号的失真 (16) 第四节光传输系统…………………………………………………………………… 17 作业题 (18) 第四章HFC双向交互网……………………………………………………………………

19 第一节上行通道的要紧技术规范 (19) 第二节上行数据信号传输网的特点 (20) 第三节上行网络的应付措施和具体做法 (20) 第四节上行数据信号的传输与每Hz固定功率法 (21) 第五节上行激光器的工作点的选择 (22) 第六节HFC光链路组网方式 (23) 作业题 (23) 第五章HFC双向交互网的调试 (24) 第一节下行链

路 (24) 第二节上行链路的调试与细则……………………………………………………… 29 第三节SG2000与SG1000光工作站的调试 (31) 作业题 (31) 第六章住宅小区双向网设计技术参数与实例 (30) 第一节温州市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有关技术参数有线宽带简介 (32) 第二节小区设计讲明………………………………………………………………… 33 第三节小区平面布置图 (35)

第四节小区接入网电原理图………………………………………………………… 36 第七章有线宽带简介 (37) 第一节硬件安装 (37) 第二节网卡驱动程序的安装 (38) 第三节PPPOE拨号方式设置 (41) 第四节Cable Modem的信息 (46) 第五节电脑的信息 (49) 第八章使用中常见问题答疑 (52)

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原理及常见问题处理办法

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原理及常见问题处理办法 1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原理 数字电视机顶盒从功能上看是计算机和电视机相结合的产物,从信号处理和应用操作上看,它包含以下几个层次: 物理层和链路层: 包括高频调谐, QPSK/QAM /COFDM /VSB解调、卷积码解码、去交织、RS(里德- 索罗门)解码、解能量扩散。 传送层:包括解复用,它把MPEG - 2传送流分成视频、音频和数据包。 节目层:包括MPEG - 2视频解码、MPEG - 2 AAC(或AC - 3)音频解码。 应用层:包括业务信息( SI) 、电子节目指南EPG、图形用户界面(GU I) 、浏览器、遥控、CA等。 输出接口:包括模拟视频/音频接口、数据接口、键盘、鼠标等。 图1为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原理框图。 图1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原理框图 高频头(调谐器)接收来自有线网的射频信号并下变频为中频信号,经QAM解调器进行解调,输出包含音频、视频和其他数据信息的传送流( TS) 。传送流中一般包含多个音视频流及一些数据信息。TS流解复用器则用来区分不同的节目,提出相应的音视频流和数据流,送入MPEG - 2解码器和相应的解析软件,完成数字信息的还原。对于付费电视, CA模块对音视频流实施解扰,并采用含有识别用户和进行记账功能的智能卡,保证合法用户正常收看。 视频PES送入MPEG - 2 视频解码模块进行解码,然后输出到PAL /NTSC编码器,编码成模拟电视信号,再经视频输出电路输出。音频PES送入音频解码模块进行解码,输出PCM音频数据经D /A 变换器变换成立体声模拟音频信号,经音频输出电路输出。 2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 1不能正常接收某一个频点上的数字电视节目 (1)原因分析 用频谱仪看此频点的波形图是否有陷波点。正常的数据信号显示的波形应该是完整平滑的,如果有陷波点,只有平坦部分的数据能够收全,该段的数字电视节目就能收到,恰好在陷波点位置的数据就收不到,那一段的数字电视节目就收不到。造成这种现象有可能是用户线和用户盒不规范,也有可能是分支分配器输入输出

对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设计的浅析

对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设计的浅析 摘要:近几年来,有线数字电视在我国的建设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作为有线数 字电视中心环节的前端系统的设计工作也处于不断地进步中。当前时期,设计人 员充分地做好前端系统设计的优化工作,已经成为有线数字电视进一步发展的必 然要求,也是推动有线字电视为人们提供更大的便利的必要保证。而本文则从其 前端系统设计工作的角度出发,通过析有线数字电视的前端系统组成,谈论了设 计工作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求推动前端系统的逐渐完善。 关键词: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组成部分;设计;注意问题 1 有线数字电视的前端系统的系统组成分析 前端系统是整个有线电视网络运行的必要保障,其系统的工作状况将直接对有线数字电 视工作造成影响,我国有线数字电视设计人员要想全面推动数字电视技术的优化发展,就必 须对前端系统进行持续的完善设计。而就前端系统的组成来讲,它主要可以分为信号的接收、处理、输出以及系统的管理工作四个部分,本文下面就对这四个部分做一下详细介绍。 首先,就前端系统的信号接收部分来讲,这一部分主要负责接受数字电视的不同网络所 发出的各种信号,然后再将这些信号转化为与MPEG-2的标准相符的TS信息流。而数字电视 网络所发出的信号繁多、复杂,信号接受工作就变得较为繁杂。信号接收部分主要以卫星接 收机、光收机以及编码器等几种信息转化设备,工作人员要对系统的接收环节进行优化,就 应该选用类似综合IRD接收机的卫星接收机,这种接收机带有AIS标准的基带数字信号的传 输设备。而且,还要为卫星接收机选择具备稳定振频及较低噪声温度的高频头以及与天线技 术标准要求相符合的可靠的卫星天线等。 其次,就前端系统的信号处理部分来讲,这一部分则主要利用复用器设将信号接收环节 所转换的TS流转换为多个电视节目所需要的TS流,同时对这些再度转化后的TS流进行CA 加密处理,最终进行信号传输。而处理环节的具体功能可归纳为对于传输码流即TS流的监视、解扰及复用,还有对于业务信息即SI的处理等,处理环节是整个系统的核 心。工作人员要采用集成管理系统来对此部分信号进行管理,而且每一个前端处理部位都具 备一个异步串行即ASI的接口,以保证设备具有必须的兼容性。同时,工作人员在利用前端 系统处理环节来增加节目时是虚拟进行的,他们是将节目设置到了某个随意的复用器中,然 后由机顶盒利用SI信息找寻到这个虚拟的节目。 再者,就前端系统的信号输出部分来讲,它主要是将处理部分再度处理好的加密的TS系 统制作成为RF信号,然后再传输到整个的HFC网络。这一环节需要使用64QAM的调制器以 及38MB/S的宽带,而且此调制器一般要低于模拟调制器10db的输出电平。同时,模拟频道 的载频则是以图像载波频率的形式呈现,而数字频道的载频一般处于8MHz频道的中心位置。 此外,就前端系统的系统管理环节来讲,它主要是对前端信号输入以及输出工作的状态 进行管理,同时监视其输入及输出信号有无与质量,其设备工作利用DVB-ASI进行基带信号 的传输连接,对所有基于SNMP的前端管理系统皆适用。从细节上来,这个系统管理环节的 管理服务器需要负责对用户信息进行收集,并做好计费工作及各种影视资料的安全保密管理,而管理的网络控制部分则要完成对服务器收集的各种信息进行传递及对影视材料与数据的后 台交换等。 2 前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 设计需求 伴随着双向网的改造深入进行,长沙市数字电视目前拟开展的业务主要包括数字视频转播、数据广播和NVOD准视频点播。其中视频转播主要包括:5套长沙本地的模拟视频信号 数字化;湖南省SDH网络传输的17套数字电视节目信号;国内的卫视节目(24套各省卫视 加上15套中央卫视),从22个央视节目平台和14个境外卫视节目中挑选22套节目。随着 4县并网的完成以及长沙城市的发展,整个数字前端系统将需要提供过百万用户的业务需求(广播业务与交互式业务)。 2.2 设计原则

有线数字电视讲座第一讲-数字电视广播系统-1概述

《中国有线电视》2004(01) C H I N A C A B L ET E L E V I S I O N·实用连载·有线数字电视讲座 第一讲数字电视广播系统(1) 数字电视广播系统概述 □冯传岗,宋茜(泰州市广播电视局,江苏泰州225321) 中图分类号:T N949.1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7022(2004)01-0077-07 序言 电视是一个技术媒体,是人类通信技术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任何信息媒体都没有像电视这样依赖于技术,技术不仅是其得以存在的前提,更影响其传播的内容质量和方式,数字电视更是如此。 20世纪80年代欧洲率先提出数字电视的概念,随后,欧美国家的研发机构和企业在知识产权的经济利益趋动下,用了近8年时间,完成了数字电视技术的研发以及标准的制订,并先后于1998年和1999年分别开播了数字H D T V。 如今,人们越来越感到,发展数字电视的意义已经超出了数字电视本身,它将引发一场信息技术的革命,推动一个国家的产业换代,创造新的商业机会和就业机会,甚至导致资源和财富的重新分配,因而数字电视被各国视为新世纪的“战略技术”,美国已经宣布在2006年淘汰模拟电视,欧洲表示要在2010年实现数字电视的全面普及。 我国在数字电视领域一开始便与世界先进水平保持同步,是世界上第4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数字H D T V收发系统的国家,我国彩电企业已掌握了H D T V的部分核心技术。但这些核心技术的实现,还需要国内许多基础工业的协同配合,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化,如高分辨率显像管、芯片等元器件,又如摄像、广播、C A(C o n d i t i o n a lA c c e s s:条件接收信息)软件及硬件、节目准备、适应H D T V的宽带I C P (互联网内容服务供应商)等配套设施,都对我国彩电工业以外的行业提出了新的课题。发展数字电视,绝非生产一种产品,不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就能解决的事情,它需要广播电视(包括发送、传输、接收)、通信、计算机等领域以及科研、生产等部门的通力合作,需要较高的综合工业化水平和国家的强有力支持才能实现。 由于全国统一的数字电视标准方案仍在加紧试验,目前我国数字电视业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担负数字电视试点任务的北京、上海、深圳3地及国内有关科研院所和企业,不断推出与数字电视相关的新技术、新产品,并在有线电视网络、多媒体信息家电等领域进行有益的探索。 国家《广播电视“十五”规划》已明确了今后5至10年,我国以模拟技术为基础的传统广播电视技术体制将全面向以数字、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体制过渡,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将明显加快。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当前广播电视的实际告诉人们,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必须从C A T V入手,这是因为: (1)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没有网络化,数字化的优势就难以发挥,没有数字化,网络化也不可能实现,只有两者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技术优势,才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C A T V已成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接收广播电 7 7

有线数字电视和无线数字电视的区别小知识

有线数字电视和无线数字电视有什么区别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主要有七点区别。一是传送节目套数,有线数字当前传送一百多套节目,还可以再单独订购几十套其它节目,而无线数字电视当前传送节目只有40套左右,已经是它的最大传送能力了。 二是节目清晰度,平板电视大都支持1920*1080分辨率,就是高清播出,有线数字电视传送的高清节目能让用户充分感受到高清节目的魅力,而无线数字电视没有能力传送高清节目,再好的电视也只是摆设,同时,由于无线传送带宽低,频点少,节目压缩率过高,损失了画面细节,收视感觉甚至不如传统的模拟电视。 三是节目稳定性,无线数字电视采用无线微波方式传送,对恶劣天气非常敏感,如果出现雨、雾、雪等天气,微波在空气中衰减很快,信号基本都消耗在空气当中的水气中,如果出现大风,电视信号也时有时无,基本不能观看。 四节目价格,有些用户考虑,有线数字电视电视价格相对高,可以办理一台有线数字电视放在客厅中,其它电视使用无线方式,其实这样办并不合适,因为有线数字电视按对每户的第二、第三终端都有优惠,对同一住址,同一用户名的第二台终端每月只收8元,对第三台终端免收费用,这比无线数字的每月13元左右的收费明显便宜了很多,况且,使用有线数字电视,每个终端都能收看一百多套节目,从性价比上看,远远优于无线数字电

视。 五是节目内容,因为有线数字电视可以传送高清电视节目,传送节目套数又比较多,因此,用户有很大的选择余地,例如央视3、5、6、8都在网中传送,而无线数字电视虽然也传送3、5、6、8节目,但因为信号是盗用的,节目源没有保障,这几套节目经常无故黑屏。另外,有线数字电视中,专门加入了一些专业频道,例如有两个专业理财频道,有0-6岁儿童教育频道(宝贝家)、旅游频道、游戏频道(电子体育)、老年保健频道、留学频道、女性频道、家居频道、书画频道、摄影频道等,满足各类人群的专业需求。 六是扩展性,有线数字电视设计之初就设计可以双向互动,支持点播、频道回放、节目回放等功能,同时可以电视阅读、上网,交水费、电费、电视费、手机费等,这些功能只需要很低的价格就能实现,而无线数字电视不具备这些功能。 七是政策依据不同,有线数字电视是国家授权的电视节目播出机构,而无线数字则是作为有线电视的补充,主要服务偏远农村地区。

有线电视中数字电视前端设计

有线电视中数字电视前端设计 在有线电视中,技术上先进的数字电视系统必然会取代模拟电视系统。模拟电视传输质量不容易保证,频道数有限,难以提供高速信息服务,特别是很难提供大范围的条件接收和用户管理功能。采用数字方式,则可以有效地克服这些缺点。 数字电视系统的优点在于: (1)大大提高现有电视节目的音像质量。数字电视采用数字传输和误码保护技术,在加工制作、复制、存储和传输交换过程中受噪波和失真的叠加影响少,接收端的信号质量可与发送端的原始信号质量相比拟。 (2)传输的节目多。数字电视采用先进的图像压缩编码技术,每套节目占用的频带窄,可以充分利用频谱资源。例如在有线电视中,传输1套模拟电视的8 MHz频道可以传输4~8套具有标准清晰度的数字电视(SDTV)节目。 (3)容易开展各种综合业务和交互式业务。电视系统全面数字化加强了广播电视、通信与计算机业务的一体化,原本是完全不同媒体的广播、电视、通信和计算机在全部数字化后,图像、声音、图文、数据等都以数字方式按一定规则被复接成数据流进行传送,可实现视频点播(VOD,NVOD)、高速上网、电视购物、电子游戏等增值服务。 (4)容易加密/加扰,开展信息安全/收费业务。条件接收系统(CA)是数字电视收费的技术保障系统。条件接收的基本目的是在电视系统中对用户进行授权控制及授权管理,从而实现收费系统的有偿服务。由于数字信号的易操作性,在前端对信号加密和加扰都比较容易实现。数字传输收费系统保密性高,信号质

量好,操作方便。 以上这些优点使得发展数字电视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数字电视本身。但数字电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加快发展我国数字电视的同时,鉴于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自身规律和我国的特定国情,必须分阶段、分层次循序渐进地推进,逐步从模拟系统向数字系统过渡。 前端系统是有线电视网络的信息源、交换中心,是整个有线电视系统的核心。数字电视前端包含的内容更加广泛,是电视数字化的重要环节之一。数字电视前端包括许多关键性的数字设备和技术,如MPEG- 2压缩编码器、数字多路复用器、数字调制器等。数字电视集成了许多领域的新技术,如数字视频/音频技术、通信技术、条件接收技术、网络技术及微电子技术等。因此,数字电视前端的管理模式比模拟前端复杂,在进行数字电视前端设计之前,必须了解和掌握它的组成及设备功能。 2 有线电视中数字电视前端的组成 数字电视前端不同于传统的模拟电视前端,对应于一个频点(即8 MHz模拟电视频道)的数字电视前端组成如图1所示。 (1)信号源 我国从1996年开始通过卫星传输数字电视信号,目前,中央电视台的12 套节目和全国省市区电视台30几套节目都使用DVB-S数字电视技术标准。利用卫星的一个转发器传送多套数字压缩电视信号有SCPC(Single Channel Per Carrier,即单路单载波)方式和MCPC(Multiple Channel Per Carrier,即多路单载波)方式。SCPC方式的每个载波只传输1套广播电视信号,这样一个转发器内同时存在多个载波,其特点是各套节目可在不同地点上星。MCPC方式的每个载波可同时

有线数字电视讲座第四讲-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2

《中国有线电视》2004(21)CHINA CABLE TELEVISION ?实用连载? 有线数字电视讲座 第四讲 有线数字电视的机顶盒(2) □冯传岗, 宋 茜(泰州市广播电视局,江苏泰州225321) 中图分类号:TN949.197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7-7022(2004)21-0085-05 (上接第19/20期)4 视频解码 视频解码单元从输入基本分组数据流中恢复模拟视频信号,其中包括拆分数据包、解压缩、与有关业务同步、数模转换等处理过程。输出模拟信号至外部基带视频输出端口,以及输出到RF 射频调制器(可选的)。 (1)视频模块的主要功能 视频压缩数据流的获取有两个来源:一个是从TS 流里解复用出来的视频部分数据流;一个是从一段固定存储区里获得的一段视频流,如图10所示。 图10 视频解码示意图 每个接收设备可能有多路视频流输入和输出,视频的输出均显示于视频层。 ①视频解码模块能够接收的输入流格式 a.MPEG -2视频PES 和ES (Elementary Stream 基本流); b.MEPG -1视频流。②主要实现功能 a.选择不同的视频输入; b.视频解码控制; c.静止画面; d.画面的剪切、缩小与放大; e.画面位置调整; f.混合度调整; g.输出格式控制; h.同步效应。(2)视频解码过程 视频解码器的原理如图11所示。来自码流解复用器的视频数据经过视频先进先出存储器的缓冲,进入视频解码存储器。按照视频编码的逆过程,解码需要进行Huffman 解码、反量化、IDCT (反余弦变换),得到原始帧图像I 帧。然后根据I 帧预测得到P 帧,这中间需要运动矢量的结合;按照I 帧、P 帧以及其他数据,获得双向帧B 帧等等;经过对GOP (图像组)显示顺序的重新排列, 可以在存储器中获得原始图像的帧序列,送到显示区域。图像解码器的所有工作过程由内置的RISC 处理器控制完成。 图11 视频解码器原理图 视频解码器需要有芯片外部的存储器来保持压缩的视频数据和解压缩后的图像。解码过程中,视频解码器在支持NTSC (720×480)或PAL (720×576)4:2:0格式时,最少需要有2MB 存储器。通常解码器 5 8

有线数字电视改造前端系统

有线数字电视改造前端系统 解 决 方 案 千羽科技发展

第一章、前言 千羽科技发展是一家从事有线电视器材及智能应用系统设备的开发、生产和经营的专业公司。主要生产有线电视器材前端传输设备:邻频调制器、解调器、混合器、机顶盒等,分高、中、低不同等级。公司产品凭完备的功能、稳定的质量、完善的服务、有竞争性的价格成为行业的主流产品之一。 千羽科技发展在设立有研发中心及工厂,在、、和均设有办事机构,通过正确的经营思路及完善的服务体系让公司在业界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并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大力支持,强大的技术开发和客户服务队伍已为中国不同行业的客户提供众多的电子产品设计方案。 千羽科技发展经营理念着重于与所有的客户建立长期的互惠的合作关系。在这个领域,从系统设计到工程技术支持,我们将与你们紧密合作达成你们的目标。不管你们公司的规模大小,我们总愿意为你提供周到和贴心的服务! 第二章、方案设计思路 根据国家政策《广播影视科技“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明确提出:2010年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2015年停止模拟广播电视的播出。由于一台电视机必须配一个机顶盒,酒店上百台电视机每年都要支付好几万元的收视费,而且机顶盒分散在客房,卡容易被偷,不易于管理。本公司专门针对多用户收视单位提供一套既省钱又实用的解决方案: 1、适用于酒店、宾馆、桑拿、沐足、医院、工厂宿舍等,拥有50台以上电 视机的企业。 2、可连接广电机顶盒、卫星接收机、IPTV机顶盒、DVD(VCD)等,也可增 加现场直播、自办频道播放器。 3、每个房间可以同时收看不同频道的节目,直接用电视遥控器换台。 4、产品集成度高,图象清晰,性能稳定,安装简单快捷,不用重新布线和改 变原房间线路。

有线数字电视讲座第二讲-有线数字电视前端播出系统-下

《中国有线电视》2004(11)CHINA CABLE TELEVISION ?实用连载? 有线数字电视讲座 第二讲 有线数字电视前端 播出系统(下) □冯传岗, 宋 茜(泰州市广播电视局,江苏泰州225321) 中图分类号:TN949.197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7-7022(2004)11-0064-09 (上接第09/10期)五 网络设备管理系统1 概述 随着CADTV 系统功能的逐渐增加、系统规模的日益扩大,前端设备的数量、厂家,信号的来源、种类、数量都在成倍增加,数字信号的高度压缩复用,使模拟时代只对信号电平监控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数字时代的要求,数字电视系统对网络设备的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CADTV 信号本身的数字化使信号成为可控制、可查错、可纠正、易调整的“0”,“1”符号,对于信号的监测、纠错变得简单易行,而且随着网络协议的丰富和完善,各厂商对于DVB 标准的支持,也适时为网管系统 的统一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在目前的CADTV 市场中, 各CADTV 前端设备知名厂商如BareoNet ,Divicom ,Philips ,Scopus ,都在系统设计之初就将网络管理放在了开发的重要地位。各个厂家的网管系统虽然各不相同,但大都具备设备管理、网络监控、信号控制等几个方面功能,对各自系统的所有前端设备,包括信号的接收、编码、复用、传送等部分,以及整个Cable 网络中不同前端中的设备进行管理。有些厂商如Telesle 开发的网管系统, 甚至对具体到每个光节点都可以进行统一的管理控制。这些新一代的网管系统较之以往,都遵循人性化设计原则,采用了图形化界面,相关设置、管理、控制都力求简单易行。同时,其他的第三方设备厂家开发生产设备时,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大多都 试,如图1所示,接入有线前端进行测试,检验器件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并筛选出性能正常的器件,通过在线 长时间发码,进行加解扰反复操作,发现并淘汰了一些不可靠的器件,这样,安装后有效地降低了故障率。 图1 器件测试的连接框图 管理系统在试运行期间,正是本地最寒冷的季节,非正常加扰或系统不受控的现象频繁发生,造成用户不能正常收看电视。起初,对这种故障的处理无从下手,后来,经过不懈努力,厂家及公司技术人员终于摸清了原因,原来,本地寒冷的气候也影响到系统的正常工作,解码器高高挂在室外线路上,在零下二三十度的气温中,解码器件无法正常解码,经过反复试验,确认低温使解码芯片性能不良,更换解码器中的芯片后,系统经受住了严寒的考验,可见,作为解码器的核心部件,芯片的质量直接影响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国产芯片的性能明显不如进口芯片。 [收稿日期:2004-04-05] 4 6

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的故障维修

《中九机各种故障的维修方法及实战实例加图解》 故障现象在不断增加中。 中九机电源多种故障的维修方法及实战实例: 1. 保险烧或炸 主要检查整流电路各二极管,450V电源主滤波电容,及开关管等部位,抗干扰电路出问题也会导致保险烧、发黑。需要注意的是:因开关管击穿导致保险烧一般会把电流检测电阻和电源控制芯片烧坏。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也很容易和保险一起被烧坏。 2. 保险管正常,电压无输出。这种现象说明开关电源未工作或进入了保护状态。首先要测量电源控制芯片的启动脚是否有启动电压,若无启动电压或者启动电压太低,则要检查启动电阻和启动脚外接的元件是否漏电,此时如电源控制芯片正常,则经上述检查可以迅速查到故障。若有启动电压,则测量控制芯片的输出端在开机瞬间是否有高、低电平的跳变,若无跳变,说明控制芯片坏、外围振荡电路元件或保护电路有问题,可先代换控制芯片,再检查外围元件;若有跳变,一般为开关管不良或损坏。 3. 有输出电压,但输出电压过高 这种故障一般来自于稳压取样和稳压控制电路。在直流输出、取样电阻、误差取样放大器如TL431、光耦、电源控制芯片等电路共同构成一个闭合的控制环路,任何一处出问题

就会导致输出电压升高。 4. 输出电压过低 除稳压控制电路会引起输出电压低,还有下面一些原因也会引起输出电压低: a. 开关电源负载有短路故障。此时,应该断开开关电源电路的所有负载,以区分是开关电源电路还是负载电路有故障。若断开负载电路电压输出正常,说明是负载过重;或仍不正常说明开关电源电路有故障。 b. 输出电压端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失效等,可以通过代换法进行判断。 c. 开关管的性能下降,必然导致开关管不能正常导通,使电源的内阻增加,带负载能力下降。 d. 开关变压器不良,不但造成输出电压下降,还会造成开关管激励不足从而屡损开关管 e. 300V滤波电容不良,造成电源带负载能力差,一接负载输出 实例1:一台皇视268中九机,开机无何反应。 开机检查,保险管炸裂熔断,经检查发现整 流电路一只二极管击穿,换后一切正常。 实例2:一台村村通ZL-5188B, 开机无何反应. 开机检查,保险管完好,经检查发现电源控制模块DH321损坏,换后一切正常。

有线数字电视改造前端系统

有线数字电视改造前端系统重庆千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第一章、前言 重庆千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有线电视器材及智能应用系统设 备的开发、生产和经营的专业公司。主要生产有线电视器材前端传输设备: 邻频调制器、解调器、混合器、机顶盒等,分高、中、低不同等级。公司产 品凭完备的功能、稳定的质量、完善的服务、有竞争性的价格成为行业内的 主流产品之一。 重庆千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深圳设立有研发中心及工厂,在贵阳、西 安、昆明和成都均设有办事机构,通过正确的经营思路及完善的服务体系让 公司在业界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并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大力支持,强大的技术 开发和客户服务队伍已为中国不同行业的客户提供众多的电子产品设计方 案。 重庆千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营理念着重于与所有的客户建立长期的互 惠的合作关系。在这个领域,从系统设计到工程技术支持,我们将与你们紧 密合作达成你们的目标。不管你们公司的规模大小,我们总愿意为你提供周 到和贴心的服务! 第二章、方案设计思路 根据国家政策《广播影视科技“十五” 计划和2010 年远景规划》明确提 出:2010 年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2015 年停止模拟广播电视的播出。由于一台电视机必须配一个机顶盒,酒店上百台电视机每年都要支付好几万元的 收视费,而且机顶盒分散在客房,卡容易被偷,不易于管理。本公司专门针 对多用户收视单位提供一套既省钱又实用的解决方案: 1、适用于酒店、宾馆、桑拿、沐足、医院、工厂宿舍等,拥有50 台以上电视机的企业。 2、可连接广电机顶盒、卫星接收机、IPTV机顶盒、DVD ( VCD)等,也可增加现场直播、自办频道播放 器。 3、每个房间可以同时收看不同频道的节目,直接用电视遥控器换台。 产品集成度高,图象清晰,性能稳定,安装简单快捷,不用重新布线和改变原房间线路。 4、

数字电视前端方案

电视前端系统方案

数字DTMB电视高清方案简介 DTMB国标数字电视发展到了今天,国内大大小小的城市也有几套到几十套公益免费资源。而国家从2014年开始。国内主流电视机就开始了内置DTMB一体电视机的说法。到了2014年中,市场39寸以上的电视机基本内置了DTMB数字系统模块。当然,这些功能非专业的人士不会注意。对于高画质,高清晰的电视节目资源。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卫星电视和DVB-C数字有线电视资源。当然,地面数字发展的过程,从08年奥运会的转播地面数字电视,北京和深圳,沈阳那时候有了CCTVHD,现在的CCTV5+HD节目转播。那种高画质的震撼,对于许多人都有点记忆犹新。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面数字电视经过发烧友的推广和带动。对于许多商业化的酒店企业也开始注意到了高画质的应用到酒店系统里面。而许多酒店采用的都是模拟系统。对于数字高清只能望而却步。加上那时候电视机必须另外配置机顶盒。那样对于酒店企业不是一笔不小的投资;随之也只能一笑而过。 14年开始,国家出台了电视机一体化的规定后。这样许多酒店企业开始看到了希望。以下是我公司为一家酒店做的比较成功的系统,就是利用了地面数字公益信号资源。当然酒店采购的都是支持数字信号通道的电视机。酒店申请了国际电视节目资源CBTV国际平台资源。结合了地方广电DVB-C资源。仅限采集编码进入DTMB系统,经过调制到达终端300多个房间流畅收看完美的高画质节目 DTMB数字前端设备广泛应用于星级酒店,公寓楼,学校,体育中心等项目,结合首钢体育中心公寓楼项目,安装该系统体现以下几点优势: 1.功能实用性----满足体育中心公寓特殊要求,增加自己的电视节目,可以播放相关宣传 视频,教学视频等;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用户管理系统入网技术要求和测评方法(暂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技术要求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用户管理系统 入网技术要求和测评方法 (暂行)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 241

242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引用标准和文件………………………………………………………………… 3.定义和缩略语…………………………………………………………………… 3.1 定义………………………………………………………………………… 3.2 缩略语……………………………………………………………………… 4.测评方法…………………………………………………………..………..….… 4.1测评等级……………………………………………….………………..…... 4.2 测评环境…………………………………………………….…………..….. 4.3总体测评方法……………………………………………….………….…… 5.功能测评…………………………………………………….………………...…. 5.1用户管理…………………………………………………….………….…… 5.2产品管理…………………………………………………….…………….… 5.3订购管理…………………………………………………….…………….… 5.4授权信息管理……………………………………………….…………….… 5.5计费管理…………………………………………………….…………….… 5.6收费管理…………………………………………………….…………….… 5.7权限管理…………………………………………………….…………….… 5.8接口要求………………………………………………….….………….…... 5.9资源管理… ………………..……………………….…….….………….…... 5.10报表管理 ………………………………….…………….....………….…... 6. 性能要求和测评方法………………………………………..…….……….…... 6.1容量测评…..…………………………………………….….………….…..... 6.2客户端支持能力测评…..……...………………….….…………………....... 6.3可靠性测评…..………………………………………….…….………….….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用户管理系统入网技术要求和测评方法》(暂行) 编制说明……………………………………………………………………....….. 243 244 244 244 244 245 245 245 245 246 247 247 247 248 248 248 249 249 250 250 250 250 250 251 252 2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