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初级钢琴曲集 第21.小步舞曲 钢琴双手简谱 原版 钢琴谱.pdf

巴赫初级钢琴曲集 第21.小步舞曲 钢琴双手简谱 原版 钢琴谱.pdf

《小步舞曲(巴赫)》教学设计

《小步舞曲》教学设计 教学计划: 一、确定活动名称:三声部女声合唱歌曲《小步舞曲》排练 二、确定活动人数:20人。 三、声部划分:高声部音域中声部音域低声部音域 ( c1 — g2 )( a — e2 )( g — d2 ); 人数比例: 9 ︰ 6 ︰ 7 四、活动时间:周一至周五下午大课间活动时间 教材简析: 《小步舞曲》是德国作曲家巴赫的一首经典的钢琴曲,由前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校长吴国钧填词而成。本课是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我个人认为,编者的意图十分明确。为此,音乐课上,教师的自身的审美修养及素质对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通过引导、启发,学生通过聆听、欣赏以及师生共同创设音乐活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思路: 德国诗人和音乐理论家舒伯特曾经说过:“人的心同时也是大音乐家的共鸣板,如果心不起作用,那么音乐家永远也无法创造出伟大的东西。”在《小步舞曲》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综合课型的教学形式,充分运用节奏、发声、唱歌、欣赏、律动等音乐要素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紧紧围绕3/4拍节奏的强弱和巴赫的《小步舞曲》做文章,环环相扣,带领学生饶有兴致地学习音乐,享受音乐。本课内容丰富,知识量较大,各种活动的意图十分明确,能抓住节奏、旋律主要的东西为“切入点”,加强学生对3/4拍强弱的体验,了解巴赫生平、巴赫的代表作及小步舞曲的一般特点,会唱歌曲,实现了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愿意了解德国音乐家巴赫和小步舞曲的相关知识,扩宽音乐视野,为更好地学习歌曲服务。 2、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步舞曲》,体验歌曲丰富的情感内涵。

3、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风格特点,能按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表现歌曲轻盈典雅的韵律,感受歌曲带来的愉快心情。 4、收集相同乐曲不同的演绎形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巴赫及其作品的体验和感受,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愿意了解德国音乐家巴赫和小步舞曲的相关知识,扩宽音乐视野,为更好地学习歌曲服务。 2、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步舞曲》,体验歌曲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钢琴。 2、课前收集小步舞曲音乐知识,在排练此曲前已对此曲进行了视唱练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导语:同学们,伴随着一曲令人身心愉悦的旋律,又开始了我们愉快的音乐课。课前老师布置了关于收集小步舞曲音乐知识的作业,想必大家一定完成得很好了吧?那么我们请各个组的代表上来展示你们的成果。首先我们用掌声有请第一小组的代表。 (课件:用大事年鉴表的方式介绍一组德国各时期的音乐家) (学生:大家好,我们小组根据老师布置的问题……) (师:他的介绍是不是很精彩呀?让我们一目了然地知道了德国各个时期的音乐家……,老师想问问大家,在这些音乐家中你们最喜欢的是哪一位?能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吗?) 学生议论。 (师:对!喜欢一个音乐家自然有喜欢的理由。接下来请第二组的代表上台来。掌声。) (课件:推荐一组小步舞曲作品,重点聆听其中三首小步舞曲的片段) (师:哇!太美了。音乐把我们带进了小步舞曲美妙的意境之中。)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教材推荐巴赫的小步舞曲。

巴赫小步舞曲教案

巴赫小步舞曲教案 教学内容: 1.唱歌《小步舞曲》高声部。 2.介绍音乐家:巴赫 教学目标: 1.演唱歌曲《小步舞曲》高声部,能表现出小步舞曲的风格特点。 2.背唱歌曲主旋律。 3.知道音乐家——巴赫的相关知识。 4.学跳小步舞。 教学重点: 1.背唱歌曲《小步舞曲》高声部 2.知道音乐家——巴赫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1.演唱歌曲《小步舞曲》的高声部,能表现出小步舞曲的风格特点。 2.随音乐进行歌表演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顾上节课所欣赏的莫扎特的《小步舞曲》,复习小步舞曲的风格特点。 2.观看视频《皇后小步舞》了解小步舞曲。 3.介绍巴赫 4.欣赏巴赫两部《小步舞曲》 由第二首《小步舞曲》导入本课。 二、学习歌曲 1.聆听《小步舞曲》 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 2.有节奏的读歌词 3.视唱曲谱 4.学生自主填歌词,如有错误,及时纠正 5.学生完整表现歌曲 6.处理歌曲 按照这首歌曲的情绪演唱 7.巩固歌曲 8.背唱歌曲 三、小步舞的学习 1.基本动作教学。 2.学生边唱边加入动作。 3.两个学生一组配合进行舞蹈。

4.随音乐进行歌表演。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小步舞的风格特点,学习了歌曲《小步舞曲》,并为歌曲编排了动作,同学们表现的都很好!现在,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出教室,下课! 《小步舞曲》 教材简析: 《小步舞曲》是德国作曲家巴赫的一首经典的钢琴曲,由前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校长吴国钧填词而成。本课是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我个人认为,编者的意图十分明确。为此,音乐课上,教师的自身的审美修养及素质对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通过引导、启发,学生通过聆听、欣赏以及师生共同创设音乐活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思路: 德国诗人和音乐理论家舒伯特曾经说过:“人的心同时也是大音乐家的共鸣板,如果心不起作用,那么音乐家永远也无法创造出伟大的东西。” 在《小步舞曲》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综合课型的教学形式,充分运用节奏、发声、唱歌、欣赏、律动等音乐要素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紧紧围绕3/4拍节奏的强弱和巴赫的《小步舞曲》做文章,环环相扣,带领学生饶有兴致地学习音乐,享受音乐。本课内容丰

巴赫初级钢琴曲指导

巴赫初级钢琴曲指导 第一首小步舞曲钢琴教学 小步舞曲原为法国民间流行的土风舞曲,17世纪传入法国宫廷,风行于贵族社会,成为风格典雅、速度中庸的三拍子舞曲,由于后来维也纳乐派的作曲家们在起组曲与交响乐中广泛加以采用,所以在结构与速度方面都有较多的变化。本曲集所收集的28首乐曲中,有10首采用了小步舞曲这一体裁,足见其受欢迎的程度。 这首G大调3/4拍的小步舞曲,旋律轻快、活泼。曲式结构为单三部曲式。第一段(1-16小节)四个乐句构成两个八小节材料相同的复乐段。前段终止在属和弦上,段末在G大调全终止;第二段(17-24小节)由两个4小节乐句构成,它与第一段在材料上基本相同。前句在属调的属和弦上半终止,后句在属调主和弦上全终止;第三段(25-32小节)回到主调(G),引用了第一段第2小节的音调,有再现段的特征。前句在属和弦上半终止,后句在主调上全终止。 在弹奏这首三拍子的小步舞曲时,要求学生把握好节拍甘。乐句开始两小节的音型在此曲中具有典型性。第一拍四分音符应稍加强调,后面的四个八分音符处在弱拍上,要注意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时值的准确,在它们之间连接要圆滑,随着歌唱的气息有起伏地弹出后面的八分音符。第2小节的后两个四分音符跳音应弹得略轻。一般来说,弹奏巴赫的作品时,声音应结实、集中,不能飘浮。应重视乐

句线条的表现。弹跳音时,一般弹奏起时值的一半,可从听觉上把握好顿音的效果,应注意手指尖的控制。在第25、26小节和第29小节中,出现了多声部的进行,特别是左手要承担两个声部的旋律,这于初学复调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应采用慢速度,分手练习。要首先明确是两个不同的声部在进行,若两个相邻的音不属于同一个声部,当弹奏后一个音时,一定要保持住前一个音的时值。这是复调作品最基本的弹奏方法,需要反复练习,好好掌握。在弹奏多个声部时,应适当突出主旋律,此时左手内声部的音可略轻,要注意倾听声部的层次感。另外,第8小节出现了本曲中唯一的装饰音,此装饰音应与左手D音同时下键。 第二首 这是一首g小调小步舞曲,旋律优美,歌唱性强。起结构为单三部曲式,与前首基本相似。第一段(1-16)小节)为复乐段,前段半中指在g小调的属和弦上,后段全终止在平行大调(降B)上;第二段(17-24小节)为两句乐段,前句进入属F大调,后句回到降B到调上作全终止;第三段(25-32小节)为两句乐段,前句从c小盗引入紧接着回带g小调作半终止,后句在g小调作全终止。从材料上看,旋律大多采用级进,并伴随四分音符跳音,为第一首较为相似。此曲与前一首作品无论在曲式、材料的选择,还是音型、节奏的运用上,都有一直或相似之处,从中能感受到两曲之间同音主音调的联系。在第二首作品结结束处,有一句说明围子“此曲结束时,可把前一曲重奏一遍”,

钢琴一到十级的考试曲目

钢琴一到十级的考试曲目 一级 一、基本练习(抽查其中一组)本级练习的范围有三组:(1)、C 大调(2)、G 大调(3)、F 大调每组内容有:1、音阶:大调音阶、一个八度,双手同向;2、琶音:分解主三和弦短琶音,三个音为一组;3、和弦:主三和弦的原位及转位。 二、练习曲1、练习曲No88、 三、奏鸣曲1、G 大调小奏鸣曲四乐曲1、在花园里2、划船拜厄阿特伍德 玛依卡帕尔汤普森 二级 一、基本练习(抽查其中一组)本级练习的范围有三组:(1)、D 大调(2)、 A 大调(3)、E 大调每组内容有:1、音阶:大调音阶、两个八度,双手同向;2、琶音:分解主三和弦短琶音,两个八度,双手同向,本级短琶音分为A、B 两种,考生自选一种3、和弦:主三和弦的原位及转位。 二、练习曲1、练习曲op599 三、复调1、、小步舞曲 四、奏鸣曲1、C大调小奏鸣曲,第二乐章op57、No1 五、乐曲1、天真烂漫车尔尼巴赫比尔布格缪勒 三级 一、基本练习(抽查其中一组)本级基本练习的范围有六组:(1)、 C 大调与a小调(2)、G大调与e小调(3)、大调与b小调(4)、A大调与#f小调(5)、E大调与#c 小调(6)、B大调与#g小调每组内容有:1、音阶:大调及其关系和声小调音阶,三个八度,双手同向2、琶音:分解主三和弦琶音,三个八度,双手同向 二、练习曲1、练习曲op37 三、复调1、加伏特舞曲 四、奏鸣曲1、 F 大调小奏鸣曲0P168 第一乐章 五、乐曲1、第一次丧失op68 莱蒙巴赫迪亚贝利舒曼四级 一、基本练习(抽查其中一组)本级基本练习的范围有六组:(1)、F 大调与d小调(2)、bB大调与g小调(3)、bE大调与c小调(4)、bA大调与f小调(5)、bD大调与 b 小调(6)、bG大调与 e 小调每组内容有:1、音阶:大调及其关系和声小调音阶,三个八度,双手同向1、琶音:分解主三和弦琶音,三个八度,双手同向 二、练习曲1、练习曲op718 三、复调1、G 大调前奏曲 四、奏鸣曲1、、G 大调小奏鸣曲op20 第一章 五、乐曲1、、孩子们的舞蹈车尔尼亨德尔杜舍克桑桐五级 一、基本练习(抽查其中一组)本级基本练习的范围有六组:(1)、 C 大调与a小调(2)、G大调与e小调(3)、D大调与c小调(4)、A大调与#f 小调(5)、E大调与#c小调(6)、B大调与#g 小调每组内容有:1、音阶:大调及其关系和声小调音阶,三个八度,双手同向2、琶音:分解主和弦琶音,三个八

《小步舞曲》

教学基本信息 课 题 《小步舞曲》 学科 音 乐 学段:初中 年 级 初一 相 关 领 域 感受与体验、表现、音乐与舞蹈 教材 书名: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教材音乐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4 年 7 月北京第 3 版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感受、体验《小步舞曲》的音乐风格。 (二)理论依据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提出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参与各种音乐活动,教师要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提倡学科综合,如音乐与舞蹈。通过艺术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十三册教材第五单元“巴洛克风格”的教学内容。本课是此单元的第二课时,学唱巴赫的《小步舞曲》。本单元是欣赏、感受和体验西方巴洛克时期的

音乐作品。在此基础上,本课着力于感受和体验小步舞曲的音乐风格。希望学生能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 《小步舞曲》是由巴赫所创作的《 G 大调小步舞曲》填词改编,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这时期的音乐对比度增强,体现在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音的高低、不连续音与连续音的对比,音乐更富于律动感。歌曲《小步舞曲》是《 G 大调小步舞曲》的第一乐段,结构为 A(a+a')+B(b+c) ; 3/4 拍;节奏型较固定,变化简洁;旋律以音阶上、下行级进居多,偶有大跳音程;大跳音程加强了音乐的律动感,较固定、变化简洁的节奏和平稳的级进,使得音乐风格典雅、优美。歌曲的源出处为复调音乐,复调音乐是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一大特点,并且巴赫把复调音乐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步舞曲原为法国土风舞,一种三拍子的舞曲。约 1650 年传入宫廷,逐步变得速度徐缓、风格典雅的舞曲,流行于贵族社会。十七、十八世纪常用于古钢琴组曲和管弦乐套曲中,作为一个乐章,也可作为单独的器乐曲。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初中学生音乐基础一般,有些学生识谱能力弱。由于是舞蹈特色校,所以每班基本上有一至两名舞蹈特长生,初一的学生基本具备自学较简单知识的能力,这些都为这节课的设计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在以前的课里,学生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发声方法,但是,初一的每个班基本上已经有一小部分学生开始进入变声期,不过,他们歌唱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 学生对巴洛克音乐比较陌生,以前没有接触。在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观看、开始知道了巴洛克时期的建筑、美术、雕塑作品,并对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有了初步的认知。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课堂教学以体验为基本方式,主要过程是:导入阶段采用问答的教学方式,通过设问,让学生产生好奇心,知道作曲家。新课讲解阶段采用自主学习与教授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首先,一方面通过听唱、视唱、启发、分析等方式,感受、体验歌曲风格;同时,另一方面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观看视频资料与舞蹈队同学教授相结合,学跳小步舞,感受、体验歌曲风格。其次,以相互汇报的形式,展示各自的学习成果,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纠正。最后,以联欢会的形式进行歌舞表演,体验歌曲风格。拓展阶段采用对比、分析、体验等方式,初步了解复调音乐。 (四)技术准备 1.拍摄校舞蹈队《小步舞曲》的舞蹈。

小步舞曲

小步舞曲 郑雪洁 【教材依据】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跳起来”中的一课《小步舞曲》。 【教学理念】 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透析,舞蹈都可以说是音乐中不可缺少的因素。音乐借助舞蹈特有的表现力可以变得更加完美、更加动人。结合四年级小学生好动且比低年级小学生更具备一定的表现舞蹈的能力及知识面的特点,我主要“以情入手”、“以动激情”、“以图激趣”,调动各种有效的方法、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学唱、欣赏、学跳产生共鸣。舞蹈中内在的旋律流动感、起伏感、强弱感等与本课教材丝丝相连、密切关系并切《小步舞曲》的本体风格的多种可利用的因素,使《小步舞曲》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乐曲的新授教学中,我们常常注重多听多感受,然而在简单舞步的引导下,学生从身体多方面全方位的感受了歌曲、乐曲美的风格。当然,本课的设计尚需推敲和尝试。 【教材分析】 《小步舞曲》是作曲家巴赫的经典之作。乐曲为二段体结构,第一段旋律以级进与跳进交替,连音与顿音相间,十分生动活泼;第二段与第一段没有太多对比,只是音区提高,力度增强,情绪更为明朗。 【教学目标】: 1、了解小步舞曲的由来与作用,体验法国宫廷礼仪文化底蕴 2、聆听音乐并学会小步舞曲的三拍子舞步,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意识 3、学会用连贯以及弹跳的声音来演唱《大家跳起来》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 2、欣赏乐曲《小步舞曲》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白纸、黑板、记号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小步舞曲》慢版,生进入教室 师:不知道我们班的同学刚才有没有注意到老师播放的乐曲?你有什么感受?它是几拍子的?

幼师钢琴基础教程 巴赫g大调《小步舞曲》钢琴弹奏说课稿

幼师钢琴基础教程巴赫G大调《小步舞 曲》钢琴弹奏说课稿 巴赫G大调《小步舞曲》钢琴弹奏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巴赫G大调《小步舞曲》的弹奏训练,下面我按说教材、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首先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四个方面进行陈述。 1、说教材分析 今天我选的乐曲是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钢琴基础教程》一里的,巴赫G大调《小步舞曲》。该乐曲作者是德国音乐家巴赫,他被誉为“西方音乐之父”。这首《小步舞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它曲调简单、曲调动听,是一首轻快典雅的名曲,它几乎成为每一个初学钢琴的人接触复调音乐时必定要练习的曲子。 2、说学情 本课教学对象是幼教5班的46名学生,班级中有45名女生,1名男生。在班主任的带领和科任教师、班级学生的共同配合下,班上已经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再加上该班学生均为秋招生,文化基础较春招学生要好很多,从而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强,同时在前期学生在键盘学习方面都很刻苦努力,弹奏基本功好。

3、说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想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认知目标:了解《小步舞曲》的音乐风格特点,曲式结构,掌握乐句间的呼吸弹奏技巧,以及多声部复调音乐的弹奏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课前查阅资料,自主弹奏,探究弹奏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复调作品的练习弹奏,使学生双手的独立性、控制能力和声部组合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自身的钢琴演奏能力。情感目标:在作品的弹奏过程中,感受乐曲优美典雅的气息,陶冶情操,从而增强自身对钢琴的喜爱!在学习过程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4、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首先要了解作品的音乐风格特点,准确的理解音乐情绪和结构特点,熟练掌握弹奏技法。 本课教学的难点:是对曲式结构的分析(段落、乐句、调性、终止),及弹奏复调乐曲时手指技巧的训练。 二、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根据学生学习现状,我采用了三种教法: 1、自学指导法: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巴赫的相关资料,并且预习和弹奏《小步舞曲》,以便课堂上的交流展示。在课堂上,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共同整理、归纳知识点,完成复调弹奏技能的学习。 2、演示引导法:以教师示范弹奏、音乐播放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观摩教师的弹奏中,更明确练习的要点,从而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小步舞曲 教案

《小步舞曲》 教材简析: 《小步舞曲》是德国作曲家巴赫的一首经典的钢琴曲,由前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校长吴国钧填词而成。本课是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我个人认为,编者的意图十分明确。为此,音乐课上,教师的自身的审美修养及素质对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通过引导、启发,学生通过聆听、欣赏以及师生共同创设音乐活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思路: 德国诗人和音乐理论家舒伯特曾经说过:“人的心同时也是大音乐家的共鸣板,如果心不起作用,那么音乐家永远也无法创造出伟大的东西。”在《小步舞曲》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综合课型的教学形式,充分运用节奏、发声、唱歌、欣赏、律动等音乐要素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紧紧围绕3/4拍节奏的强弱和巴赫的《小步舞曲》做文章,环环相扣,带领学生饶有兴致地学习音乐,享受音乐。本课内容丰富,知识量较大,各种活动的意图十分明确,能抓住节奏、旋律主要的东西为“切入点”,加强学生对3/4拍强弱的体验,了解巴赫生平、巴赫的代表作及小步舞曲的一般特点,会唱歌曲,实现了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愿意了解德国音乐家巴赫和小步舞曲的相关知识,扩宽音乐视野,为更好地学习歌曲服务。 2、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步舞曲》,体验歌曲丰富的情内涵。 3、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风格特点,能按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表现歌曲轻盈典雅的韵律,感受歌曲带来的愉快心情。 4、收集相同乐曲不同的演绎形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巴赫及其作品的体验和感受,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活动重点与难点: 1、愿意了解德国音乐家巴赫和小步舞曲的相关知识,扩宽音乐视野,为更好地学习歌曲服务。 2、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步舞曲》,体验歌曲丰富的情感内涵。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钢琴。 2、课前收集小步舞曲音乐知识,在排练此曲前已对此曲进行了视唱练习。 活动过程: 一、引入 导语:同学们,伴随着一曲令人身心愉悦的旋律,又开始了我们愉快的音乐课。课前老师布置了关于收集小步舞曲音乐知识的作业,想必大家一定完成得很好了吧?那么我们请各个组的代表上来展示你们的成果。首先我们用掌声有请第一小组的代表。 (课件:用大事年鉴表的方式介绍一组德国各时期的音乐家) (学生:大家好,我们小组根据老师布置的问题……) (师:他的介绍是不是很精彩呀?让我们一目了然地知道了德国各个时期的

巴赫g大调《小步舞曲》钢琴弹奏说课稿

巴赫G大调《小步舞曲》钢琴弹奏说课稿 ——赵燕 我说课的题目是巴赫G大调《小步舞曲》的弹奏训练,下面我按说教材、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首先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四个方面进行陈述。 1、说教材分析 今天我选的乐曲是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钢琴基础教程》一里的,巴赫G大调《小步舞曲》。该乐曲作者是德国音乐家巴赫,他被誉为“西方音乐之父”。这首《小步舞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它曲调简单、曲调动听,是一首轻快典雅的名曲,它几乎成为每一个初学钢琴的人接触复调音乐时必定要练习的曲子。 2、说学情 本课教学对象是11幼教5班的46名学生,班级中有45名女生,1名男生。在班主任的带领和科任教师、班级学生的共同配合下,班上已经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再加上该班学生均为秋招生,文化基础较春招学生要好很多,从而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强,同时在前期学生在键盘学习方面都很刻苦努力,弹奏基本功好。 3、说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想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认知目标:了解《小步舞曲》的音乐风格特点,曲式结构,掌握乐句间的呼吸弹奏技巧,以及多声部复调音乐的弹奏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课前查阅资料,自主弹奏,探究弹奏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复调作品的练习弹奏,使学生双手的独立性、控制能力和声部组合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自身的钢琴演奏能力。情感目标:在作品的弹奏过程中,感受乐曲优美典雅的气息,陶冶情操,从而增强自身对钢琴的喜爱!在学习过程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4、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首先要了解作品的音乐风格特点,准确的理解音乐情绪和结构特点,熟练掌握弹奏技法。 本课教学的难点:是对曲式结构的分析(段落、乐句、调性、终止),及弹奏复调乐曲时手指技巧的训练。 二、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根据学生学习现状,我采用了三种教法:1、自学指导法: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巴赫的相关资料,并且预习和弹奏《小步舞曲》,以便课堂上的交流展示。在课堂上,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共同整理、归纳知识点,完成复调弹奏技能的学习。 2、演示引导法:以教师示范弹奏、音乐播放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观摩教师的弹奏中,更明确练习的要点,从而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3、小组讨论法: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小组学习,互相倾听,相互指点,交流体会、分享经验,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巴赫初级钢琴曲集第16首教材分析

《巴赫初级钢琴曲集》第16首 《进行曲》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这首曲子是巴赫初级钢琴曲集的第16首练习曲,它是一首精神抖擞、铿锵有力的进行曲,体裁是属于进行曲,为降E大调,2/2拍子,中等快板的速度,一拍=69 二、年级:高一 三、课时:30分钟 四、教学目的: 学生弹奏完这首练习曲,能够很好地练好三连音的正确弹法,保持稳定的节奏 五、教学重难点: 三连音、切分音以及装饰音的节奏,要做到准确无误,要做到奏出进行曲的节奏感,精神饱满,节奏明快。 六、教学手段:钢琴 七、教学过程: (一)起始阶段 1、导入新课:老师先演奏一曲《义勇军进行曲》,请同学们思考这首曲子有什么特点? 生:节奏很鲜明,很有力量。 师介绍:进行曲是一种富有节奏步伐的歌曲。最初它产生一毂队的战斗生活意志,激发战士热情,后来人们在社会生活也常采用这种体裁来表达集体的力量和共同的决心。雄劲钢健的旋律和坚定有力的节奏是进行曲的基本特点。节拍是强弱的特点。 师:接下来我们今天也来学习一首进行曲,看它是不是跟我们听的这首有一样的特点呢?(二)展开阶段: 1、学习新曲子:《巴赫初级钢琴曲集》第16首 师:这首曲子是上节课己经布置给大家识谱练习了,现在先让学生自己演奏一遍。(1)首先,认真听一下学生在演奏过程中有没有出现错音的情况,及时改正过来; (2)其次,一句一句地重新分析:第4小节的三连音要很平均地弹出 来;还有,第5小节右手的三连音后面接的是八分音符,很容易把三连音弹成前8后16或前16后8,并且容易把2个八分音符的实值弹快了,像第6、7、8小节一样。强调学生注意三连音的平均和后面的八分音符; (3)然后,在第9小节出现了一个颤音,它正确的奏法是从那个dol 的上方音开始颤,在这里虽然只是半拍的实值,但速度和节奏上还是要均匀。在第17小节

人音版 欣赏课 小步舞曲

篇一:小步舞曲教案《小步舞曲》教材简析:教学思路: 德国诗人和音乐理论家舒伯特曾经说过:“人的心同时也是大音乐家的共鸣板,如果心不起作用,那么音乐家永远也无法创造出伟大的东西。”在《小步舞曲》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综合课型的教学形式,充分运用节奏、发声、唱歌、欣赏、律动等音乐要素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紧紧围绕3/4拍节奏的强弱和巴赫的《小步舞曲》做文章,环环相扣,带领学生饶有兴致地学习音乐,享受音乐。本课内容丰富,知识量较大,各种活动的意图十分明确,能抓住节奏、旋律主要的东西为“切入点”,加强学生对3/4拍强弱的体验,了解巴赫生平、巴赫的代表作及小步舞曲的一般特点,会唱歌曲,实现了教学目标。活动目标: 1、愿意了解德国音乐家巴赫和小步舞曲的相关知识,扩宽音乐视野,为更好地学习歌曲服务。 2、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步舞曲》,体验歌曲丰富的情内涵。 3、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风格特点,能按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表现歌曲轻盈典雅的韵律,感受歌曲带来的愉快心情。 4、收集相同乐曲不同的演绎形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巴赫及其作品的体验和感受,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活动重点与难点: 1、愿意了解德国音乐家巴赫和小步舞曲的相关知识,扩宽音乐视野,为更好地学习歌曲服务。 2、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步舞曲》,体验歌曲丰富的情感内涵。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钢琴。 2、课前收集小步舞曲音乐知识,在排练此曲前已对此曲进行了视唱练习。活动过程:一、引入 导语:同学们,伴随着一曲令人身心愉悦的旋律,又开始了我们愉快的音乐课。课前老师布置了关于收集小步舞曲音乐知识的作业,想必大家一定完成得很好了吧?那么我们请各个组的代表上来展示你们的成果。首先我们用掌声有请第一小组的代表。(课件:用大事年鉴表的方式介绍一组德国各时期的音乐家)(学生:大家好,我们小组根据老师布置的问题??) (师:他的介绍是不是很精彩呀?让我们一目了然地知道了德国各个时期的 音乐家??,老师想问问大家,在这些音乐家中你们最喜欢的是哪一位?能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吗?) 学生议论。 (师:对!喜欢一个音乐家自然有喜欢的理由。接下来请第二组的代表上台来。掌声。)(课件:推荐一组小步舞曲作品,重点聆听其中三首小步舞曲的片段)(师:哇!太美了。音乐把我们带进了小步舞曲美妙的意境之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教材推荐巴赫的小步舞曲。二、新课 导语:要想真正了解巴赫就要从了解他的音乐开始,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巴赫,走进他的小步舞曲。 1、聆听歌曲范唱(课件:音频) (师: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情不自禁的唱起来,这样,我们先来演唱、体验这首歌曲。)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要求:请同学们在演唱中特别要关注小步舞曲的音乐特点。) 2、学唱歌谱(老师右手弹奏单旋律,唱两遍,慢、快各一遍)强调:准确唱好歌曲中的各种装饰符号和变化音记号。(师:巴赫的这首小步舞曲就是因为有了这些神奇的变化音和装饰符号,才具有他的风格和特点。如果没有了这些微妙的符号,那就不是巴赫的音乐了,这也正是老师喜欢巴赫和他的音乐的原因。) 3、完整哼唱歌谱,老师伴奏,按照正常速度演唱旋律。 4、唱歌词,要求三拍子节奏的强弱规律要在歌声中体现出来 5、明确小步舞曲的音乐特点: (师:通过欣赏和演唱小步舞曲,那大家能否来归纳一下小步舞曲的音乐特点。)(课件:小步舞曲音乐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