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同步技术分析

数据库同步技术分析
数据库同步技术分析

数据实时同步或抽取上收的技术分析(社保、电力营销、财政、税务征管、公安警务等地市数据省级大集中应用/异地灾备) 收藏

1 实现数据集中的技术手段分析比较

根据业界提供数据同步或抽取的解决方案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

l 存储复制技术

l 数据库复制技术

l ETL抽取技术

1.1 存储复制技术

实现原理

存储复制技术主要由磁盘阵列复制技术、主机卷复制技术以及一些文件复制技术。

存储复制方案的技术核心是利用存储阵列自身的盘阵对盘阵的数据块复制技术实现对生产数据的远程拷贝,从而实现生产数据的灾难保护。在主数据中心发生灾难时,可以利用灾备中心的数据在灾备中心建立运营支撑环境,为业务继续运营提供IT支持。同时,也可以利用灾备中心的数据恢复主数据中心的业务系统,从而能够让企业的业务运营快速回复到灾难发生前的正常运营状态。

基于存储的复制方案有两种方式:同步方式和异步方式,说明如下:同步方式,可以做到主/备中心磁盘阵列同步地进行数据更新,应用系统的I/O写入主磁盘阵列后(写入Cache中),主磁盘阵列将利用自身的机制(如EMC的SRDF/S)同时将写I/O写入后备磁盘阵列,后备磁盘阵列确认后,主中心磁盘阵列才返回应用的写操作完成信息。异步方式,是在应用系统的I/O写入主磁盘阵列后(写入Cache中),主磁盘阵列立即返回给主机应用系统“写完成”信息,主机应用可以继续进行读、写I/O操作。同时,主中心磁盘阵列将利用自身的机制(如EMC的SRDF/A)将写I/O写入后备磁盘阵列,实现数据保护。采用同步方式,使得后备磁盘阵列中的数据总是与生产系统数据同步,因此当生产数据中心发生灾难事件时,不会造成数据丢失。为避免对生产系统性能的影响,同步方式通常在近距离范围内(FC连接通常是200KM范围内,实际用户部署多在35KM左右)。而采用异步方式应用程序不必等待远程更新的完成,因此远程数据备份的性能的影响通常较小,所以一般可以到100KM左右。

采用基于存储数据复制技术建设复制方案的必要前提是:

l 通常必须采用同一厂家的存储平台,通常也必须是同一系列的存储产品,给用户的存储平台选择带来一定的限制。

l 复制中心的主机平台也需要和生产中心为相同类型。

l 采用同步方式可能对生产系统性能产生影响,而且对通信链路要求较

高,有距离限制,通常在近距离范围内实现(同城复制或园区复制方案)

因此,采用基于存储的数据复制技术建设复制系统是目前金融电信企业采用较多的复制方案,因为这些行业具有很好的网络带宽资源,而且其数据量非常庞大,第三就是这些数据复制的主要目的就是灾难恢复,而重点不在于数据的再利用。

优缺点分析

存储复制技术的优点:

l 支持所有数据类型复制。

l 可支持同步方式复制

存储复制技术的缺点:

l 目标端数据不可用:目标端数据库在复制过程中不能被打开,造成大量投资浪费;

l 必需同构:源和目标必需要求相同的磁盘阵列、相同的操作系统、相同的数据库版本;

l 只能全库复制:复制的对象是整个数据库

l 不能实现数据整合和数据分发;

l 带宽高:要求独占的光纤网络,动辄需要上GB的带宽。

l 距离有限制,不适合于全省范围的多对一容灾。

1.2 数据库复制技术

数据库复制技术是通过数据库的日志或者交易方式来进行数据同步的,代表性的产品例如DSG Realsync,QUEST Shareplex以及ORACLE DataGuard。

实现原理

数据库复制技术的工作原理大都与oracle log相关,例如DSG Realsync数据库复制产品就是通过对Oracle Log日志进行分析获取跟踪源系统的交易指令,然后将交易指令传到目标端进行重新执行的方式来实现数据复制的。

复制系统包括两个部分组成:

-DS: Data Source端,即源系统端;

-DT:Data Target端,即目标系统端。

系统由安装在Data Source端和Data Target上的Agent进程组成,Source端的Agent进程对ORACLE日志进行监控,发现改变及时对目标数据库进行更新。

当应用系统在Data Source端向数据库进行任何操作时时,这些信息都将在Redo Log中保存,RealSync Agent通过对实时获取的Log日志进行分析,获得本次操作的交易指令和交易数据,然后将这些交易指令和交易数据经过格式转化生成xf1数据格式,并实时通过网络传送到Data Target系统。

Data Target系统的RealSync Agent接收数据库包,经过校验码检查,确认正确的数据库包后,调用Oracle函数按照交易的先后顺序在Data Target系统中执行该交易。

优缺点分析

数据库复制技术的优点:

l 异构系统复制:源端系统和目标端系统可以采用异构的操作系统平台、存储平台;

l 支持选择性复制:支持只复制指定的user、指定的Table、指定的行和列。节省存储空间,提高应用灵活性;

l 支持1对多,多对1的复制结构:能够将多个数据库中的数据复制到一个数据库中;能够将一个数据库中的不同数据分发到不同的数据库中。

l 目标端数据可用:目标端数据库在复制过程中出于可用状态,可用作数据查询、报表、数据抽取等任务分担;

l 节约带宽和网络资源:所需带宽一般在几Mbps,几十Mbps。

l 实时性好:一般数据延迟可在秒钟级;

数据库复制技术的缺点:

l 只支持ORACLE数据库系统。

l 只支持异步复制,不支持同步方式。

1.3 ETL抽取技术

实现原理及定位

ETL即数据抽取(Extract)、转换(Transform)、装载(Load)的过程。它是构

建数据仓库的重要环节。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且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以支持经营管理中的决策制定过程。

ETL工具实质上仍为一类数据转换器,提供一种从源到目标系统转换数据的方法。即从操作型系统提取、清洗并转换数据,然后将数据载入决策支持系统的操作型数据存储、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中。具体功能针对不同的数据源编写不同的数据抽取、转换和加载程序处理,这完成了数据集成的大部分工作。总的来说,ETL工具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通用解决方案。

优缺点分析

虽然ETL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可实现数据的集中抽取,表面上看起来和数据复制软件有些类似。但是该软件的定位和重点和前两类技术完全不同的:

首先,ETL的定位是在数据仓库和业务系统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确保新的业务数据源源不断地进入数据仓库;

其次,ELT工具的最复杂点在于其涉及到大量的业务逻辑和异构环境,因此在一般的数据仓库项目中ETL部分往往也是牵扯精力最多的,因此其主要的难点在于数据的清晰转换功能:字段映射;映射的自动匹配;字段的拆分;多字段的混合运算;跨异构数据库的关联;自定义函数;多数据类型支持;复杂条件过滤;支持脏读;数据的批量装载;时间类型的转换;对各种码表的支持;环境变量是否可以动态修改;去重复记录;抽取断点;记录间合并或计算;记录拆分;抽取的字段是否可以动态修改;行、列变换;排序;统计;度量衡等常用的转换函数;代理主键的生成;调试功能;抽取远程数据;增量抽取的处理方式;制造样品数据;在转换过程中是否支持数据比较的功能;数据预览;性能监控;数据清洗及标准化;按行、按列的分组聚合等。

第三:ETL抽取的性能较低,因为该工具是通过数据库的SQL接口来获取数据的,因此其性能比较低。例如在某证券行业(对于1GB的数据,每天完成一次抽取需要几个小时,而当时用DSG Realsync作一次同步只需要3-5分钟)。

1.4 复制技术的推荐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几种数据复制工具各有自己适合的场合:

l 存储级复制技术:适合单纯的数据容灾,但不适合低带宽,远距离,以及不适合在备份中心实现数据的再利用;

l 数据库复制技术:适合oracle数据库的数据复制,可用于数据库系统的备份、以及备份数据的再利用,在备份系统上开发新的业务模块。但是该技术以来于数据库,所以一般都支持ORACLE数据库;

l ETL工具:适合于数据仓库系统,尤其适合于数据抽取中需要进行数据清晰、转换和运算的情况。但抽取的数据不适合作备份使用。

所以,为了满足某省的备份和数据再利用双重需求,我们建议选择数据库复制技术,DSG Realsync就是一款不错的数据库复制软件。

2 DSG Realsync如何实现数据集中

2.1 系统结构

在11个地市的(财政、税务征管、社保、电力营销、综合警务)系统数据库服务器上(RAC环境下只安装在一个服务器上)安装DSG RealSync代理程序,该程序对ORACLE数据库产生的redo log进行实时分析,生成sql语句。并将sql语句通过IP网络传输到区中心。

在区中心上,需要配备数据库服务器,必要时再加上其他的应用服务器(例如全省数据共享服务器、灾备切换接管服务器等)。

在省中心,安装一个ORACLE数据库,创建11个用户,每个用户对应一个地市的系统,这样就将11个地市的系统集中容灾到一个数据库上,只不过在集中数据库上以不同的用户存在。

省集中的数据查询可通过建立联合view的方式来完成,在省中心数据库上再创建一个专门用于查询的用户,在该用户下创建若干视图(view),这些view的数据就来源于13个用户下的表。

2.2 集中数据库的功能

集中的数据库可实现两个功能:集中容灾备份和数据集中共享。

集中容灾备份

在本方案中采用DSG RealSync实现了多对一的容灾结构,各地市将数据统一复制到省数据中心的一台容灾数据库,每个地市在数据库中对应一个用户;

正常情况下各地市的数据可互不干扰的复制到省中心容灾数据库;

在某一地市发生灾难数据丢失时,可在省中心以用户的方式反向复制该地市的容灾数据,最大程度的避免了数据的损失。

同时,当某个地市系统发生严重故障而无法在短期内修复时,可利用省中心的备份数据以及省中心的备用服务器来临时接管出现故障的地市。具体过程如下:

l 将省中心复制数据库中对应用户下的数据装载到备用服务器的数据库上;

l 切换地市应用连接到省中心备用数据库上,恢复业务运行;

l 当地市系统修复后,将省中心备用数据库上的数据恢复到地市数据库上;

l 将地市应用切换回到地市服务器上。

数据集中共享

采用DSG RealSync容灾技术的非常明显的优势还在于省中心集中数据库一直处于open状态,可以对省中心数据库进行实时访问,系统保持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的数据库处于双激活状态;

同时通过DSG Realsync软件将11个地市的数据都集中到了一个数据库平台上,因此比较适合对这些数据进行统一查询和使用。

第三、RealSync的复制延迟很小,从容灾数据库读取到的数据是实时最新数据,

第四、集中的数据还可以为省中心的数据仓库系统提供了ETL操作的数据源。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360docs.net/doc/901859168.html,/dsg_gulibin/archive/2007/07/18/1696365.aspx

物联网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应用分析

学年论文 题目:物联网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应 用分析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 专业:电子商务 班级:08-01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8 年 5 月22 日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自1999年“物联网”的概念被提出,引起全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相继投入研发建设,中国为此也加大开发力度,把握物联网的实质内涵及发展趋势,探讨物联网对产业、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交流国内外物联网的最新研究成果,分享物联网的应用的

实践经验,并取得显著成绩。物联网使物品和服务功能都发生了质的飞跃,这些新的功能将给使用者带来进一步的效率、便利和安全,由此形成基于这些功能的新兴产业,物联网的开发,作为国家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必将引起中国各个领域行业的特别重视,都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字:物联网;射频识别。 Sensor。 Strategic industry 目录 1引言-4- 1.1研究背景及意义-4- 1.2对物联网的字面理解-5-

企业管理与经济技术分析复习资料

企业管理与经济技术分析复习资料 1. 管理的定义: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协调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从而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 2. 管理的含义:①实质是协调内外;②核心是决策;③主体是管理者,客体是资源(人力、物力、 财力、时间、信息);④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过程;⑤目的:达成既定组织的目标;⑥手段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⑦效率是提出与产出之间的比较关系,效果是达成目标的程度;⑧环境变化同时带来机会与危险,管理方式应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3. 管理的特征:①科学性与艺术性;②综合性与应用性;管理方式的不确定性; 4. 管理的职能:①计划(首要职能):对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的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途径的安排和 策划;②组织:对成员活动进行合理分工与合作,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使用,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关系。具体内容:设置管理机构,划分管理层次;③领导:管理者运用组织赋予的权利和自身的能力去影响下属,使之为实现组织目的而努力工作;④控制:A. 纠正偏差B.调整计划;5. 泰罗制《科学管理理论》内容:①工作定额原理;②差别计件工资制;③能力与工资相适应;④ 计划于执行相分离;⑤标准化原理;⑥例外原则;⑦职能工长制;⑧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的“精神革命”; 6. 法约尔管理的十四条原则:①劳动分工;②权力与责任;③纪律;④统一指挥;⑤统一领导;⑥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⑦人员报酬;⑧集权;⑨等级链;⑩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 7. 泰罗,科学管理之父;法约尔,经营管理之父;韦伯,行政管理之父。 8.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未满足需要→动机→(质变产生)行为→满足为满足的需求。(是一个的 循环过程) 观点:①人是有需求的动物,只有为满足的需求才能影响行为;②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是依次需要,依次满足,逐级上升的。 9. 现代企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满足社会需要和获得盈利为目的,以自己可以独立支配的财产为 基础,从事物质产品的生产、流通或服务工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行经济核算并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 10. 判断组织是否是企业:①以赢利为目的;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③独立的法人资 格。 11. 组织的一般原理:①管理幅度:指主管能够直接有效的领导下属的数量;②管理层次:指从最 高管理者到具体员工之间不同的层次数;③在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呈反比例关系。 12. 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①工作能力②工作内容和性质;③工作条件;④工作环境。 13. 组织结构类型及优缺点:P32 14. 决策的定义:是决策者在占有大量信息和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对未来行动确定目标,并借助一 定的计算手段、方法和技巧,对影响决策的诸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后,从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行方案中选取一个满意方案的运筹过程。 15. 决策的特点:①目标性;②选择性;③过程性。 16. 决策的基本原则:①信息原则(做决策的基础);②可行性原则;③动态原则;④满意原则≠最 优原则 17. 决策的类型:(1)按重要程度分类:①战略决策;②管理决策;③业务决策;(2)按决策问题 重复程度分类:①程序化决策(解决例行问题);②非程序化决策(解决例外问题);(3)按决策的可控程度分类:①确定性决策;②风险性决策;③非确定性决策;(4)按影响时间划分:①长期决策;②短期决策; 18. 定性决策方法:①头脑风暴法;②对演法;③德尔菲法;④民议群体法⑤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 19. 定量决策方法:(1)确定型决策方法:①线性规划法;②量-本-利分析法(重点计算);(2)风 险型决策方法:①决策收益表法;②决策树法(重点计算);(3)不确定型决策方法:①乐观原

计算机数据库管理技术分析

关于计算机数据库的管理技术分析 摘要:数据库安全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指系统运行安全,系统运行安全通常受到的威胁如下,一些网 络不法分子通过网络,局域网等途径通过入侵电脑使系统无法正常启动,或超负荷让机子运行大量算法, 并关闭cpu风扇,使cpu过热烧坏等破坏性活动; 第二层是指系统信息安全,系统安全通常受到的威胁 如下,黑客对数据库入侵,并盗取想要的资料。 关键字:数据库 管理 技术 数据库系统在管理数据和数据传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据库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来自各方面的安全风险,由安全风险最终引起安全问题。 一、数据库安全的含义 数据库安全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指系统运行安全,系统运行安全通常受到的威胁如下,一些网络不法分子通过网络,局域网等途径通过入侵电脑使系统无法正常启动,或超负荷让机子运行大量算法,并关闭cpu风扇,使cpu过热烧坏等破坏性活动; 第二层是指系统信息安全,系统安全通常受到的威胁如下,黑客对数据库入侵,并盗取想要的资料。 下面从晰面讲述数据库系统的安全风险。 二、数据库安全的特征 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特性主要是针对数据而言的,包括数据独立性、数据安全性、数据完整性、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等几个方面。下面分别对其进行介绍 1、数据独立性 数据独立性包括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两个方面。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 2、数据安全性 操作系统中的对象一般情况下是文件,而数据库支持的应用要求更

为精细。通常比较完整的数据库对数据安全性采取以下措施: (1)将数据库中需要保护的部分与其他部分相隔。 (2)采用授权规则,如账户、口令和权限控制等访问控制方法。 (3)对数据进行加密后存储于数据库。 3、数据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包括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正确性是指数据的输入值与数据表对应域的类型一样;有效性是指数据库中的理论数值满足现实应用中对该数值段的约束;一致性是指不同用户使用的同一数据应该是一样的。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需要防止合法用户使用数据库时向数据库中加入不合语义的数据 4、并发控制 如果数据库应用要实现多用户共享数据,就可能在同一时刻多个用户要存取数据,这种事件叫做并发事件。当一个用户取出数据进行修改,在修改存入数据库之前如有其它用户再取此数据,那么读出的数据就是不正确的。这时就需要对这种并发操作施行控制,排除和避免这种错误的发生,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5、故障恢复 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一套方法,可及时发现故障和修复故障,从而防止数据被破坏。数据库系统能尽快恢复数据库系统运行时出现的故障,可能是物理上或是逻辑上的错误。比如对系统的误操作造成的数据错误等。 三、计算机安全问题的具体原因的分析 1、操作方面的问题来自操作系统的风险主要集中在病毒、后门、数据库系统和操作系统的关联性方面。 首先在病毒方面,操作系统中可能存在的特洛伊木马程序对数据库系统构成极大的威胁,数据库管理员尤其需要注意木马程序带给系统人驻程序所带来的威胁。一旦特洛伊木马程序修改了人驻程序的密码,并

Oracle数据库同步技术

基于Oracle数据库的数据同步技术大体上可分为两类:Oracle自己提供的数据同步技术和第三方厂商提供的数据同步技术。Oracle自己的同步技术有DataGuard,Streams,Advanced Replication和今年 刚收购的一款叫做GoldenGate的数据同步软件。第三方厂商的数据同步技术有Quest公司的SharePlex 和DSG的RealSync。下面对这些技术逐一进行介绍。 一、DataGuard数据同步技术 DataGuard是Oracle数据库自带的数据同步功能,基本原理是将日志文件从原数据库传输到目标数据库,然后在目标数据库上应用(Apply)这些日志文件,从而使目标数据库与源数据库保持同步。DataGuard 提供了三种日志传输(Redo Transport)方式,分别是ARCH传输、LGWR同步传输和LGWR异步传输。在上述三种日志传输方式的基础上,提供了三种数据保护模式,即最大性能(Maximum Performance Mode)、最大保护(Maximum Protection Mode)和最大可用(Maximum Availability Mode),其中最大保护模式 和最大可用模式要求日志传输必须用LGWR同步传输方式,最大性能模式下可用任何一种日志传输方式。 最大性能模式:这种模式是默认的数据保护模式,在不影响源数据库性能的条件下提供尽可能高的 数据保护等级。在该种模式下,一旦日志数据写到源数据库的联机日志文件,事务即可提交,不必等待日 志写到目标数据库,如果网络带宽充足,该种模式可提供类似于最大可用模式的数据保护等级。 最大保护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日志数据必须同时写到源数据库的联机日志文件和至少一个目标库 的备用日志文件(standby redo log),事务才能提交。这种模式可确保数据零丢失,但代价是源数据库的可用性,一旦日志数据不能写到至少一个目标库的备用日志文件(standby redo log),源数据库将会被关闭。这也是目前市场上唯一的一种可确保数据零丢失的数据同步解决方案。 最大可用模式:这种模式在不牺牲源数据库可用性的条件下提供了尽可能高的数据保护等级。与最 大保护模式一样,日志数据需同时写到源数据库的联机日志文件和至少一个目标库的备用日志文件(standby redo log),事务才能提交,与最大保护模式不同的是,如果日志数据不能写到至少一个目标库的备用日志文件(standby redo log),源数据库不会被关闭,而是运行在最大性能模式下,待故障解决并将延迟的日志成功应用在目标库上以后,源数据库将会自动回到最大可用模式下。 根据在目标库上日志应用(Log Apply)方式的不同,DataGuard可分为Physical Standby(Redo Apply)和Logical Standby(SQL Apply)两种。 Physical Standby数据库,在这种方式下,目标库通过介质恢复的方式保持与源数据库同步,这种方 式支持任何类型的数据对象和数据类型,一些对数据库物理结构的操作如数据文件的添加,删除等也可支持。如果需要,Physical Standby数据库可以只读方式打开,用于报表查询、数据校验等操作,待这些操 作完成后再将数据库置于日志应用模式下。 Logical Standby数据库,在这种方式下,目标库处于打开状态,通过LogMiner挖掘从源数据库传 输过来的日志,构造成SQL语句,然后在目标库上执行这些SQL,使之与源数据库保持同步。由于数据 库处于打开状态,因此可以在SQL Apply更新数据库的同时将原来在源数据库上执行的一些查询、报表等操作放到目标库上来执行,以减轻源数据库的压力,提高其性能。 DataGuard数据同步技术有以下优势: 1)Oracle数据库自身内置的功能,与每个Oracle新版本的新特性(如ASM)都完全兼容,且不 需要另外付费; 2)配置管理较简单,不需要熟悉其他第三方的软件产品; 3)Physical Standby数据库支持任何类型的数据对象和数据类型;

《物联网技术和应用》试题与答案解析

继续教育《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亲测80分以上 网上最全的《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考试答案,亲测轻松过 80分。 1. (A )针对下一代信息浪潮提出了“智慧地球”战略。 A.IBM B.NEC C.NASA D.EDTD 2. 日本在(C )年提出了 U-JAPAN 战略。 A.2002 B.2003 C.2004 D.2005 3. 国在(C )年提出了 U-KOREA 战略。 A.2004 B.2005 C.2006 D.2007 4. 2009 年我国推出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用于地震灾区重建的比重占到 (B )。 A.20% B.25% C.28% D.30%

5.2009 年,温家宝总理提出了(D )的发展战略。 A. 智慧中国 B. 和谐社会 C. 感动中国 D. 感知中国 6. 《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讲话发表于(B )年。 A.2008B.2009C.2010D.2011 7. 近百年来, 人类社会总共经历了 (B ) 次里程碑式的科技革命。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8. 第三次科技革命就是以(A )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 A. 电子信息 B. 生物转基因 C. 空间技术 D. 超级浮点计算 9. 物联网的全球发展形势可能提前推动人类进入“智能时代” , 也称 (D ) 。 A. 计算时代 B. 信息时代 C. 互联时代 D. 物连时代 10. 射频识别技术属于物联网产业链的(A )环节。 A. 标识 B. 感知 C. 处理 D. 信息传送 11. 作为物联网发展的排头兵,(A )技术是市场最为关注的技术。 A. 射频识别 B. 传感器 C. 智能芯片 D. 无线传输网络 12. (D )被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信息产业。 A. 射频识别 B. 智能芯片 C. 软件服务 D. 物联网

企业管理与经济技术分析复习

一、选择题知识点 1、当计划由于受到外部干扰因素而偏离原来方向时,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而采取的管理措施是控制。 2、根据麦格雷戈的理论,X理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坏的,一般都有好逸恶劳、尽可能逃避工作的特性,因此必须进行强、制监督惩罚等才能使他们努力完成工作。 3、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制定计划。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管理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在19世界末、20世纪初。 6、泰罗认为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 7、有“经营管理之父”称号的古典管理学家是法约尔。 8、现代管理理论中,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西蒙。 9、管理的首要职能是计划。 10、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五个层次的需要,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1、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的学者是赫伯特·A.西蒙。 12、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13、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14、管理的任务就是设计和维持使人们能用够尽可能少的支出去实现既定目标的环境。 15、管理是一种艺术,这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 15、管理学家明茨伯格提出的企业战略的5P包括:计划(Plan)、计策(Ploy)、模式(Pattern)、定位(Position)和观念(Perspective)。 16、企业战略规定了战略规划期内的总任务和完成的基本方针、重大措施以及主要步骤,因而它具有全局性、长远性、挑战性、相对稳定性和纲领性等特征。 17、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五力模型、价值分析模型、公司地位和行业吸引力矩阵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个基本竞争战略。 18、迈克尔·波特五力模型中五种力量是指:同行业竞争者间的竞争、潜在竞争对手的威胁、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供应商讨价还价的威胁、顾客讨价还价的威胁。 19、战略联盟的基本形式:合资企业、相互持股和非产权战略联盟。 20、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度文化、价值观文化、人本文化和创新文化。 21、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决策理论学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西蒙。

SQL数据库图书管理系统(完整代码)

作品设计报告书题目:《图书管理系统》 班级网络2012-1班 学号 姓名 课程名称数据库应用技术 指导教师

目录

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书 一、设计目标 1.掌握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的组织 和实施。 2.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编程技术,并能独立完成一般小系统的程序设计、调试 运行等工作。 3.培养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对象,并能求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二、数据库存储设计指导思想 在数据库存储设计的无数选择中,简单是系统架构师和DBA 的秘密武器。 简单,有时候就来自于对一个特定的表或表空间没有选择最优I/O 特性,总有这么一种可能,一个富有经验的DBA 拥有高超的存储技能并可以没有时间限制的去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表或者索引配置一个存储。然而这样做的问题是,就算能达到设计的最佳性能,为了维护原始对象,这也经常造成对一个系统的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好的数据库存储设计的要点是,在一个动态系统上,实现所有目标应该是最初的系统设计的一部分,并应该在数据库运行过程中长期进行。这篇文档简单的最佳实践描述达到了这些目标并且几乎没有性能损失。 三、任务 角色:读者、图书馆馆员、系统管理员;基础数据:读者信息、图书信息、操作员信息;业务数据:借还书记录登记、罚款登记;统计数据:书籍借阅情况统计或读者借阅情况统计。基本要求:利用数据库技术,完成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的储存和操作,数据库设计合理1.设计报告:含E-R图、数据字典、关系模式、关系实例、查询描述、关系代数、SQL 实现的查询语言及查询结果。 2.上机实现。

1.问题描述 1.1背景 随着图书馆规模的不断扩大,图书数量也相应的增加,有关图书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加,面对着庞大的信息量,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会导致图书馆管理上的混乱,人力与物力过多浪费,图书馆管理费用的增加,从而使图书馆的负担过重,影响整个图书馆的运作和控制管理,因此,必须制定一套合理、有效,规范和实用的图书管理系统,对图书资料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 另一方面,IT产业和Internet获得了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已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引起信息管理的革命,实现了信息的自动化处理,提高了处理的及时性和正确性。 提高图书管理工作效率,作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让图书馆更好的为学校,社会服务。 1.2数据需求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完成功能主要有: 1. 读者基本信息的输入,包括借书证编号、读者姓名、读者性别。 2.读者基本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读者借书证编号、读者姓名、读者性别等。 3.书籍类别标准的制定、类别信息的输入,包括类别编号、类别名称。 4.书籍类别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类别编号、类别名称。 5.书籍库存信息的输入,包括书籍编号、书籍名称、书籍类别、作者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登记日期。 6.书籍库存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书籍编号、书籍名称、书籍类别、作者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登记日期等。 7.借书信息的输入,包括读者借书证编号、书籍编号、借书日期。 8.借书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借书证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等。 9.还书信息的输入,包括借书证编号、书籍编号、还书日期。 10.还书信息的查询和修改,包括还书读者借书证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还书日期等。 11.超期还书罚款输入,还书超出期限包括超出期限还书的读者借书证号,书籍编号,罚款金额。

股票技术分析报告

广东金融学院 苹果美股(AAPL)分析报告 课程证券分析 系专业(年级)金融系2011级5131 学号:11513122 姓名:杨晓彤 提交日期:2013年5月20日

学生姓名:杨晓彤成绩: 评阅教师(签名) Apple的分析 首先apple有很好的财报和市盈率,现金储备和华尔街一般的分析师都长期看多apple 管理层一直在利润和成本控制上做得很好,投资也一直没有停过。 无可否认公布财报显着仍然乐观的数据。这本来是高兴,一些投资者也鉴于这些原因,要警惕-苹果有没有什么太多新产品推出,直到在秋季和真正的新产品。 蒂姆·库克吹嘘在管道预计不会直到2014年,我们不知道这些将是什么。 另一方面苹果的分析财报公布之前,在苹果公司的信心在今年早些时候已经回到。换句话说,即使股价继续下滑,有一个基本的趋势,预示着苹果能够更大的信心。 信任和乐观向上的曲线图表显示,尽管仍处于负面。 上面图表显示。它是如何从2月20日(趋势是下降的,从12月中旬起-大

约6个星期后推出的iPad迷你,左右的时间在中国推出的iPhone5)的水平。如果看(“乐观”)的方面,可以看到转折点是三周后推出iPad的迷你。还可以看到它之前停滞的iPhone5后,中国推出之后的新记录后,12月底刚果断地转向积极。 之后,有一个在上周发行市盈率,但它已经恢复上升的趋势。看看怎么用于跟踪股价。说明在股票价格的大繁荣的时候,人们实际上是相当警惕的。 因此,这里是我的观点。信息市场,关于苹果的谈判,认为有其低的时刻,但推出的iPad的迷你,尤其是,亚洲的iPhone5的神勇,,有关于苹果股价已经下降。趋势是积极的意见已经有好几个月-股价终于反应了 还有,很好玩的一点是,我发现苹果的股票和近4年来的金价基本上是正相关的。 apple2013年的财务数据和之前历史数据的对比: 财务数据 历史数据对比

数据库技术的研究领域与技术前沿

数据库技术的研究领域 1、DBMS软件的研制 DBMS本身及周边软件系统;支持新的数据类型,如非格式化数据:声音、图象;面向对象;多媒体 2、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工具、理论; 数据模型、建模;CA数据库设计方法、设计规和标准。 3、数据库理论 关系的规代理论;关系数据理论;数据库逻辑演绎和知识推理、并行算法;演绎数据库、知识库、数据仓库 数据库技术新进展 第一代:网状、层次数据库:支持格式化数据模型(有序树、有向图)第二代:关系数据库系统:支持关系模型,(关系代数、关系理论),属于语法模型(无法表达数据对象的语义) 第三代:面向对象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更丰富的数据模型更强大的数据管理 传统数据库系统的局限性 1.面向机器的语法数据模型 2.数据类型简单、固定 3.结构与行为完全分离 4.阻抗失配 5.被动响应

6.存储、管理的对象有限 7.事务处理能力较差 第三代数据库技术的特点 1.对象标识(与码不同,为系统全局唯一) 2.封装(消息传递来存取) 3.类和类层次(有根的有向非环图) 4.继承(单继承和多重继承) 在面向对象的设计环境中加入数据库功能,如ORIEN,CLOS等 使传统数据库系统支持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如ORACLE8,INFORMIX9等 分布式数据库 1.数据的物理分布性 2.数据的逻辑整体性 3.数据的分布独立性(分布透明性) 4.场地自治和协调 5.数据的冗余和冗余透明性 并行数据库 1.共享存结构(紧耦合全对称多处理器SMP系统) 容易实现;负载均衡;伸缩性不佳;可用性不好。(CPU高效地扩充至32个) 2.共享磁盘结构(松耦合群集机cluster系统) 消除存瓶颈;磁盘瓶颈仍在;能动缓存瓶颈;CPU最多在到数百个。 3.无共享资源结构(大规模并行处理MMP和SMP群集机系统) 负载均衡难;伸缩性极佳;高可用性;难实现。

数据库同步

一个是远程SQLServer数据库,一个是本地SQLServer数据库 回答 验证码:换一张 登录并发表取消 回答 dhy40022008-11-18 10:15:22 下介绍实现复制的步骤。(以快照复制为例) 准备工作: 1.在发布服务器上,新建一个共享目录,做为发布的快照文件的存放目录,操作: 我的电脑--D:\ 新建一个目录,名为: PUB --右键这个新建的目录 --属性--共享 --选择"共享该文件夹"(另外还可以通过"权限"按纽来设置具体的用户权限 --确定 2.设置SQL代理(SQLSERVERAGENT)服务的启动用户 开始--程序--管理工具--服务 --右键SQLSERVERAGENT --属性--登陆--选择"此账户" --输入".\Administrator",或者选择其他系统管理员 --"密码"中输入该用户的密码 3.设置SQL Server身份验证模式,解决连接时的权限问题 企业管理器 --右键SQL实例--属性

--安全性--身份验证 --选择"SQL Server 和Windows" --确定 4.在发布服务器和订阅服务器上互相注册 企业管理器 --右键SQL Server组 --新建SQL Server注册... --下一步--可用的服务器中,输入你要注册的远程服务器名--添加 --下一步--连接使用,选择第二个"SQL Server身份验证" --下一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下一步--选择SQL Server组,也可以创建一个新组 --下一步--完成 lixiaohui11520012008-11-20 10:29:07 假设你的远程SQLServer数据库和你的本地是局域网,不知道sqlServer里面有没有dblin k(oracle中有,oracle就是用DBLink实现数据库同步的)。 ai000052009-10-04 08:05:07 MSSQL数据同步利用数据库复制技术实现数据同步更新(来自网络,也是非常完美的教程) 复制的概念 复制是将一组数据从一个数据源拷贝到多个数据源的技术,是将一份数据发布到多个存储站点上的有效方式。使用复制技术,用户可以将一份数据发布到多台服务器上,从而使不同的服务器用户都可以在权限的许可的范围内共享这份数据。复制技术可以确保分布在不同地点的数据自动同步更新,从而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SQL复制的基本元素包括 出版服务器、订阅服务器、分发服务器、出版物、文章 SQL复制的工作原理 SQLSERVER主要采用出版物、订阅的方式来处理复制。源数据所在的服务器是出版服务器,负责发表数据。出版服务器把要发表的数据的所有改变情况的拷贝复制到分发服务器,分发服务器包含有一个分发数据库,可接收数据的所有改变,并保存这些改变,再把这些改变分发给订阅服务器 SQLSERVER复制技术类型 SQLSERVER提供了三种复制技术,分别是: 1、快照复制(呆会我们就使用这个) 2、事务复制 3、合并复制

技术分析会管理规程

技术分析管理规程 1 目的 分析各产品的质量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根据生产关键和薄弱环节,采取技术组织措施。对重大生产事故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处理意见。 2 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各产品生产的技术分析。 3 职责 生产技术部、质量管理部。 4 内容 4.1 三级技术分析活动的任务 4.1.1 厂级技术分析: 4.1.1.1 分析全厂各产品的质量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4.1.1.2 根据生产关键和薄弱环节,采取技术组织措施。 4.1.1.3 对重大生产事故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处理意见。 4.1.2 车间技术分析: 4.1.2.1 分析产品质量和技术经济指标升降趋势、原因。 4.1.2.2 分析岗位操作法的贯彻执行情况。 4.1.2.3 对生产事故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分清责任,提出改进措施和处理意见。 4.1.3 班组技术分析: 4.1.3.1 应以工序分析为主,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推广先进操作经验,提高本班组技术水平。 4.1.3.2 分析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4.2 三级技术分析的时间要求

4.2.1 厂级技术分析会,每月召开一次,月份开始的一周内举行。 4.2.2 车间技术分析会,每月召开一次,具体时间自行安排,遇较大技术问题时,可随时召开。 4.2.3 班组技术分析会,每半月召开一次,具体时间自行安排。 4.3 三级技术分析的组织分工:分别由同级领导主持。 4.4 级技术分析的参加人员:有关人员。 5 三级技术分析的基本内容 5.1 列表说明各车间最终产品的总成品率、等级品率、各产品的成品率、与升降情况对比(与计划比)及累计完成情况。 5.2 成品率分析: 5.2.1 各产品成品率升降原因分析 5.2.2 总成品率升降原因分析 5.2.3 提高产品成品率的措施和效果 5.3 产品质量分析: 5.3.1 重点产品优级品率升降原因分析 5.3.2 总优级品率升降原因分析 5.3.3 生产过程中出现主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5.3.4 不合格品的品名、批号、数量、原因分析、处理方法及去向。 5.3.5 提高产品质量的措施和效果。 5.4 工艺改进、生产考查、技措效果分析。 5.5 工艺管理、工序管理及工艺纪律执行情况的分析 6 技术分析会议资料的整理保存:分别由同级领导负责。 7 有关工作的监督考核:分别由上一级领导负责。

SQL数据库系统期末试题

. 蚌埠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SQL 数据库系统》期末考试试题(A ) 注意事项:1、适用班级:1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1、本2、本3班) 2、本试卷共2页。满分100分。 3、考试时间120分钟。 4、考试方式:闭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在SQL SERVER 中,使用update 语句更新数据库表中的数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 )每次只能更新一行数据 (B )每次可以更新多行数据 (C )如果没有数据项被更新,将提示错误信息 (D )更新数据时,必须带有WHERE 条件子句 2、在SQL Server 2008中,要防止大于100的数据被保存到int 类型的列,可以使用( d )。 (A )主键约束 (B )限制约束 (C )外键约束 (D )检查约束 3、在SQL Server 2008 中,有students(学生)表,包含字段:Sid(学号),SName(姓名),Grade(成绩)。现要将所有学员的成绩加10分。下列SQL 语句正确的是( d )。 (A )update students set Grade=Grade+10 where Sid=1 (B )update * set Grade=Grade+10 (C )update * from students set Grade=Grade=Grade+10 (D )update students set Grade=Grade+10 4、在SQL Server 2008 中,有一个product(产品)表,包含子段:pname(产品名称),要从此表中筛选出产品名称为“苹果”或者“香蕉”的记录,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c )。 (A ) SELECT*FROM product ON pname=’苹果’OR pname=’香蕉’ (B ) SELECT*FROM product ON pname=’苹果’ AND pname=’香蕉’ (C ) SELECT*FROM product WHERE pname=’苹果’ OR pname=’香蕉’ (D ) SELECT*FROM product WHERE pname=’苹果’ AND pname=’香蕉’ 5、在SQL Server 2008中,附加数据库操作是指( b )。 (A )把SQL Server 数据库文件保存为其他数据库文件。 (B )根据数据库物理文件中的信息,把数据库在SQL Server 2008中恢复。 (C )把所有该数据库表的数据清空。 (D )把数据库删除掉。 6、在SQL Sever 2008中,假设表 users 包含主键列 id ,那么执行“Update users SET id=20 WHERE id=30”,执行的结果可能有( c )。 (A )如果表中含有id 为30的记录,但不包含id 为20的记录,则更新失败。 (B )执行出错,因为主键列不可以被更新。 (C )如果表中同时含有id 为20和id 为30的记录,则更新失败。 (D )如果表中不包含id 为20 和id 为30 的记录,则更新一行记录。 7、在SQL Sever 2008中,查找 student 表中所有身份证号码CardNo 的前三位为010或020的记录,以下语句正确的是( c )。 (A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cardno like ‘010%’ and cardno like ‘020%’ (B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cardno like ‘010%’ or ‘020%’ (C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cardno like ‘0[1,2]0%’ (D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cardno like ‘0(1,2)0%’ 8、在SQL Sever 2008中,学生表student 中包含以下字段:学生编号 sid (主键),学生姓名 sName ,现在查询所有姓名重复的记录,以下语句正确的是( b )。 (A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count(sid)>1 (B )select a. * from student a, student b where a.sname=b.sname (C )select a.* from student a, student b where a.sname=b.sname and a.sid<>b.sid (D )select * from student group by sName where count(sid)>1 9、在SQL Sever 2008 中,有系统数据库和用户数据库,下列不属于系统数据库的是( d )。 (A ) master (B ) model (C ) msdb (D ) pubs 10、在SQL Server 2008中,外键用于将一个表中的列与另一表中的列关联起来,为了确保引用的完整性,要求( a )。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数据库需求分析

第一章系统概要介绍 1.1 系统概述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学习,其主要的目标是能利用课程中学习到的数据库知识与技术较好地开发设计出数据库应用系统,去解决各行各业信息化处理的要求。本实验主要在于巩固学生对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的理解,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能力。 为了使数据库的应用系统开发设计合理、规范、有序、正确、高效进行,现在广泛采用的是工程化6阶段开发设计过程与方法,它们是需求分析阶段、概念结构设计阶段、逻辑结构设计阶段、物理结构设计阶段、数据库实施、数据库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我们按照以上几点开发了机房上机管理系统数据库。 1.2 系统研发背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及大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至于校园数字化的发展和我国高校机房的数量与规模在不断扩大,。各个高校都建设了自己的校园网络,越来越多的学生到校机房上网。这对校园机房进行联合计费管理和机房的配置管理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发挥学校公共机房的职能,解决机房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就要开发出一套满足高校需求的机房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机房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有很多的信息数据需要管理,由于数据信息处理工作量大、数据繁多,因此原有的手工管理方式就存在容易出错、数据易丢失,且不易查找和低效率等弊病。总的来说,就是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基于这此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机房管理系统,使机房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机房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和统计相关情况。 1.3 系统研发的目的和意义 我们根据所学的数据库原理与程序设计的知识,能够针对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编码,测试等,完成 第6/26页题目要求的功能,从而达到掌握开发一个小型数据库的目的。我校的计算机设备和学生上网上机管理还处于较为原始的手工阶段。缺少一套实用可靠的设备和课程管理系统软件。随着电气化教学和无纸化办公的一步步完善,利用机房管理系统管理我校的机房势在必行 第7/26页第二章需求分析 2.1 需求描述 针对一般高校机房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通过对学生上机过程、注册过程、充值过程、的内容的数据流程分析一现设计如下数据项和数据结构

数据库实时同步技术解决方案

数据库实时同步技术解决方案 一、前言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企业内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异构软、硬件平台,形成了分布式异构数据源。当企业各应用系统间需要进行数据交流时,其效率及准确性、及时性必然受到影响。为了便于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及综合利用,保障各业务部门的业务需求及协调工作,常常涉及到相关数据库数据实时同步处理。基于数据库的各类应用系统层出不穷,可能涉及到包括ACCESS、SQLSERVER、ORACLE、DB2、MYSQL等数据库。目前国内外几家大型的数据库厂商提出的异构数据库复制方案主要有:Oracle的透明网关技术,IBM的CCD表(一致变化数据表)方案,微软公司的出版者/订阅等方案。但由于上述系统致力于解决异构数据库间复杂的交互操作,过于大而全而且费用较高,并不符合一些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 本文结合企业的实际应用实践经验,根据不同的应用类型,给出了相应的数据库实时同步应用的具体解决方案,主要包括: (1) SQLSERVER 到SQLSERVER 同步方案 (2) ORACLE 到SQLSERVER 同步方案 (3) ACCESS 到SQLSERVER/ORACLE 同步方案

二、异构数据库 异构数据库系统是相关的多个数据库系统的集合,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透明访问,每个数据库系统在加入异构数据库系统之前本身就已经存在,拥有自己的DMBS。异构数据库的各个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的自治性,实现数据共享的同时,每个数据库系统仍保有自己的应用特性、完整性控制和安全性控制。异构数据库的异构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异构 各数据库可以分别运行在大型机、小型机、工作站、PC嵌入式系统中。 2、基础操作系统的异构 各个数据库系统的基础操作系统可以是Unix、Windows NT、Linux等。 3、DMBS本身的异构 可以是同为关系型数据库系统的Oracle、SQL Server等,也可以是不同数据模型的数据库,如关系、模式、层次、网络、面向对象,函数型数据库共同组成一个异构数据库系统。 三、数据库同步技术

[VIP专享]物联网技术专利分析报告

一、物联网技术概述 1、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最初在1999年提出:即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将物联网定义为:当下几乎所有技术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环境以及状态信息实时的实时共享以及智能化的收集、传递、处理、执行。广义上说,当下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可以纳入物联网的范畴。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路灯照明管控、景观照明管控、楼宇照明管控、广场照明管控、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其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在物联网应用中有三项关键技术: 1、传感器技术,这也是计算机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大家都知道,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计算机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自从有计算机以来就需要传感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才能处理。 2、RFID标签也是一种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是融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RFID在自动识别、物品物流管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嵌入式系统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软硬件、传感器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电子应用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技术。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以嵌入式系统为特征的智能终端产品随处可见;小到人们身边的MP3,大到航天航空的卫星系统。嵌入式系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着工业生产以及国防工业的发展。 如果把物联网用人体做一个简单比喻,传感器相当于人的眼睛、鼻子、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